Workflow
合成生物学
icon
搜索文档
国海证券晨会纪要-20250821
国海证券· 2025-08-21 09:03
特步国际/服装家纺 - 2025H1总收入68.4亿元同比+7.1%,归母净利润9.1亿元同比+21.5%,归母净利率13.4%同比+1.6pct [3][4] - 专业运动收入7.85亿元同比+32.5%,经营利润大幅提升236.8%至7900万,经营利润率提升6.1pct至10% [4] - 鞋履收入41.5亿元同比+6.3%,服装收入25.5亿元同比+9.5%,配饰收入1.3亿元同比-7.8% [4] - 毛利率45%同比-0.1pct,净现金增长94.3%至19.13亿元,存货周转天数94天同比持平 [5] - 截至2025H1拥有6360家特步成人店铺(70%为新形象店)及1564家少年店铺,索康尼中国店铺达155家 [6] 美图公司/软件开发 - 2025H1营收18.2亿元同比+12.3%,经调整归母净利润4.7亿元同比+71.3%,毛利率73.6%同比+8.7pct [8][9] - 影像与设计产品收入13.5亿元同比+45.2%,MAU达2.8亿同比+8.5%,付费渗透率5.5%对应1540万付费用户 [10] - AI智能助手RoboNeo于2025年7月推出,海外MAU达9800万同比+15%占总MAU35% [10] - 美业解决方案收入0.3亿元同比-89%,广告收入4.3亿元同比+5% [11] 波长光电/光学光电子 - 2025H1营收2.2亿元同比+17.8%,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50.6%,毛利率30.1%同比-5.7pct [12] - 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收入3477万元同比+99%,AR/VR光学产品收入803万元同比+470% [14] - 财务费用率同比+3.2pct主要因利息收入减少,研发费用率5.8%同比-0.1pct [13] 东方财富/证券Ⅱ - 2025H1营收68.56亿元同比+38.65%,扣非归母净利润52.52亿元同比+35.38% [16] - 经纪业务收入38.47亿元同比+60.62%,融资融券收入14.31亿元同比+39.38% [17] - 天天基金非货保有量6752.66亿元,代销产品11143只全市场第一 [19][20] - 妙想AI应用于投研场景,2025年7月居民净存款减少1.11万亿元显示资金入市迹象 [21] 中科飞测/半导体 - 2025H1营收7亿元同比+51.4%,毛利率54.3%同比+8.1pct,净亏损同比大幅收窄 [22] - 存货22.7亿元环比+11.5%,合同负债6.1亿元环比+1%,研发费用率40.6%同比-4pct [24] - 明场/暗场检测设备在头部客户验证中,暗场设备已获积极反馈 [25] 同程旅行/旅游及景区 - 2025Q2营收47亿元同比+10%,经调整净利润7.8亿元同比+18% [26] - 国际机票销量同比+30%,国际酒店加强热门目的地布局 [27] - 微信平台新付费用户69%来自非一线城市,12个月年付费用户2.52亿同比+10.2% [28] 利民股份/农化制品 - 2025H1营收24.52亿元同比+6.69%,归母净利润2.69亿元同比+747% [30] - 代森锰锌均价2.4万元/吨同比+4%,百菌清均价2.8万元/吨同比+60% [32] - 代森锰锌国内市占率70%-80%,阿维菌素市占率25%-35%,目前满负荷生产 [35]
金禾实业:萜类香料项目中,瓦伦西亚橘烯等高附加值香料产品已完成中试放大工艺验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08:56
合成生物领域技术布局 - 公司已构建合成生物创新平台,通过自主研发与产学研合作掌握菌种改造、发酵工艺优化及产物分离纯化等核心技术 [2] - 依托合成生物学基地开展非粮生物基材料原料化利用、食品配料、日化香料等萜类衍生物的研发储备 [2] 萜类香料项目进展 - 瓦伦西亚橘烯等高附加值香料产品已完成中试放大工艺验证 [2] - 正在落实工业化生产方案的探索,并进一步推进降本增效工作 [2]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巩固在生物合成领域的技术优势与市场布局 [2]
内蒙古自治区首家!合成生物与微生物改造领域院士工作站落地包头
内蒙古日报· 2025-08-20 22:45
公司合作与战略发展 - 华资实业与德国国家工程院院士张友明签署合作协议,共建"包头华资合成生物学与微生物改造技术院士工作站",这是自治区首家合成生物与微生物改造领域院士工作站 [3] - 公司作为我国北方历史悠久、规模领先的大型机制糖企业,是全国甜菜制糖行业唯一上市公司 [3] - 近年来公司聚焦实业发展与产业转型,在技术研发领域持续发力,已在大规模黄原胶生产技术升级及高端应用方面具备扎实的产业化与研发基础 [3] 技术研发与合作内容 - 合作将围绕新型微生物菌种筛选与发酵工艺优化、黄原胶及其他产品高端应用领域开发与技术攻关等核心方向开展工作 [4] - 双方将构建"企业实验室—院士团队—中试平台"三位一体的协同研发体系 [4] - 以此为基础建设山东大学微生物改造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包头创新基地,推动高层次技术人才培养和先进生物技术成果转化 [4] 行业影响与区域发展 - 合作将为包头合成生物学、微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创新发展搭建高端平台 [4] - 对推动包头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助力城市绿色创新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 - 包头市始终将院士工作站建设作为深化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招引集聚高端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 [4]
金威转债:营养健康全产业链龙头
东吴证券· 2025-08-20 15: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金威转债上市首日价格在122.16 - 135.89元之间,中签率为0.0048%,建议积极申购 [1][13][14] - 金达威是营养健康全产业链龙头企业,2020年以来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波动,产品结构年际变化,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下降等 [1][20][2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转债基本信息 - 金威转债2025年8月20日开始网上申购,总发行规模12.92亿元,扣除费用后用于辅酶Q10改扩建等项目 [1][8] - 当前债底估值98.24元,YTM为2.16%,转换平价99.95元,平价溢价率0.05% [1][11] - 转债条款中规中矩,总股本稀释率9.76%,对股本摊薄压力较小 [1][12] 投资申购建议 - 预计金威转债上市首日转股溢价率在29%左右,对应上市价格122.16 - 135.89元 [13][14] - 预计原股东优先配售比例为68.21%,网上中签率为0.0048% [17] 正股基本面分析 财务数据分析 - 金达威从事保健食品和饲料添加剂业务,是全产业链公司 [18][19] - 2020 - 2024年营收复合增速 - 1.94%,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 - 22.73%,2025年Q1营收8.27亿元、归母净利润1.22亿元 [20] - 营收主要源于保健品、辅酶Q10和维生素A系列,产品结构年际变化 [22] - 销售净利率和毛利率下降,销售费用率上升,财务费用率下降,管理费用率上升,外销收入占比高 [23] 公司亮点 - 以合成生物学为底层技术,布局新产品,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研发体系 [31][32] - 拥有多个研发平台,掌握五大核心技术,截至2024年底有境内外专利194项 [32]
梅花生物:上半年扣非净利同比增长24.98% 全球化运营进入实质阶段
中证网· 2025-08-20 15:09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2.80亿元,同比下降2.87% [1] - 扣非净利润16.28亿元,同比增长24.98% [1] - 毛利增长主要得益于味精、98%赖氨酸、饲料级异亮氨酸销量增长及70%赖氨酸量价齐增 [1] - 材料成本下降和生产效率提升推动生产成本降低 [1] 全球化运营进展 - 海外"绿地投资"项目进入选址考察阶段,并于2025年7月完成跨境并购交割 [2] - 新增精氨酸、组氨酸等氨基酸品类和新菌种 [2] - 新增上海、泰国、北美三处医药氨基酸生产基地 [2] - 获得GMP认证、全球氨基酸原料药注册证及泰国HMO生产基地资质 [2] - 欧盟赖氨酸反倾销税率从84.8%下调至47.7% [3] - 出口比例长期稳定在30%以上 [3] 产能与数字化转型 - 上半年项目支出10.87亿元 [4] - 通辽味精产能升级项目满产达效,部分产线技改转产 [4] - 吉林赖氨酸项目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投产试车 [4] - MES系统标准化功能已上线,差异化功能预计第三季度上线 [4] - 采购业务管理系统计划第四季度上线 [4] - 存货周转天数50天,应收账款周转天数9天 [4] 研发与技术创新 -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 [4] - 完善"研发-中试-产业"联动机制,建成吉林中试研发平台 [4] - 中试平台覆盖氨基酸、多糖等产品的小试放大需求 [4]
金斯瑞生物科技(01548.HK):生命科学稳健增长 CDMO延续复苏态势
格隆汇· 2025-08-20 11:09
核心业绩表现 - 1H25收入5.19亿美元 同比增长81.9% 剔除礼新相关一次性预付款后实现双位数增长 [1] - 毛利润3.21亿美元 毛利率61.8% 经调整净利润1.78亿美元 净利率34.3%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 - 归母净亏损0.25亿美元 同比大幅收窄 主要受联营公司传奇生物投资亏损1.94亿美元拖累 剔除该影响后实现利润1.69亿美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生命科学服务与产品收入2.5亿美元 同比增长11.3% 增长主要由蛋白业务(增速52%)、基因编辑平台和AI研发需求拉动 [1] - CDMO(蓬勃生物)收入2.5亿美元 同比增长511.1% 剔除礼新2.14亿美元一次性预付款后仍保持双位数增长 [2] - 工业合成生物学(百思杰)收入0.39亿美元 同比增长8.4% 主要来自酶产品市场份额提升及头部客户合作深化 [2] 运营与战略进展 - 生命科学业务经调整毛利率51.0% 环比2H25的50.6%有所提升 主要受益于平台自动化升级及运营效率优化 [1] - 蓬勃生物拥有16项外许可资产 其中4项进入临床阶段 预计2025年底至2026年初实现CD3 VHH授权交易里程碑 [2] - 工业合成生物学业务经调整经营亏损58万美元 同比环比转亏 主要因加大研发投入 创新产品甜蛋白获FDA GRAS认定 商业化设施预计2026年中投产 [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维持2025年及2026年盈利预测不变 [2] - 上调目标价22.2%至21.50港元 基于DCF估值法 较当前股价存在21.3%上行空间 [2]
梅花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摘要
上海证券报· 2025-08-20 03:00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2.80亿元,同比下降2.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7.68亿元,同比增长19.96% [32] - 通辽味精产能升级项目已实现满产,成为全球单体味精产能最大的生产线之一,吉林赖氨酸项目预计2025年四季度投产试车 [33] - 公司于2025年7月1日完成对日本协和发酵旗下食品、医药氨基酸及HMO业务的跨境并购,新增30+专利家族及多处海外生产运营实体 [34] 研发与技术投入 - 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系统推进合成生物学技术产业化,构建覆盖多基地的中试体系,吉林中试研发平台已于上半年建成投用 [37] - 未来将引入人工智能工具构建数据驱动的智能研发模式,缩短技术演进周期,提高产品迭代效率 [37] 投资者回报与沟通 - 公司自2010年重组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120亿元,2025年5月完成2024年度利润分配,派发现金红利11.99亿元,加上中期分红及回购注销合计分红22.70亿元,约占2024年净利润的83% [38] - 公司将通过多元化渠道加强与投资者沟通,包括业绩说明会、路演、上证e互动等,并建立投资者调研机制 [39] 公司治理与规范运作 - 公司计划调整治理架构,包括取消监事会、由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并修订《公司章程》等相关制度 [40] - 公司已连续5年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强化管理层与核心骨干的激励,上半年发布2025年员工持股计划 [42] 会计师事务所变更 - 公司拟聘任容诚会计师事务所为2025年度审计机构,替代原审计机构政旦志远,变更原因为保证审计独立性、客观性和公允性 [6][20] -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2024年收入总额25.10亿元,其中审计业务收入23.49亿元,证券期货业务收入12.38亿元,共承担518家上市公司审计业务 [10] 业绩说明会安排 - 公司将于2025年9月1日召开半年度业绩说明会,董事长、财务总监等高管将出席,投资者可通过上证路演中心提问 [46][47]
两部委发文!事关食品生物制造
政策动态 - 工信部和国家卫健委联合发文征集食品加工领域生物制造创新技术应用方向,旨在推动合成生物学、发酵工程、酶工程等技术在食品原料、添加剂及相关产品领域的产业化应用[2][3] - 申报技术需满足国内研发完成并进入试产阶段、具有安全性证明或海外审批记录、符合"三新食品"申报条件等要求,重点支持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的项目[4] - 申报主体限境内注册的企事业单位及科研机构,需具备生物制造研发基础且近3年无重大事故,每家单位最多推荐5个产品[5] 会议信息 - SynBioCon 2025第四届合成生物与绿色生物制造大会将于8月20-22日在宁波举行,聚焦AI+生物制造、绿色化工、未来食品、未来农业四大方向[9] - 会议设置生物制造青年论坛、产业高层座谈会、AI赋能生物制造蓝皮书研讨会等同期活动,并举办科技成果展示对接会[9][19][39] - 参会嘉宾包括深圳理工大学合成生物学院院长张先恩等学界领袖,以及酶赛生物、蓝晶微生物等60余家产业链企业代表[11][22][39] 技术前沿 - 专题论坛将展示聚酰胺单体生物制造、非粮秸秆糖应用、CO₂耦合绿氢发酵等20余项创新技术,涉及戊二胺、1,3-丙二醇等关键材料单体[33][34] - 未来食品分论坛重点研讨功能糖生物制造(阿洛酮糖、HMOs等)、甜味蛋白、益生菌创新等方向,江南大学等机构将发布最新成果[45][47] - AI应用专场涵盖数据驱动的蛋白工程、工业生物过程智能控制、高通量筛选等技术,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等将分享案例[42][43] 科技成果 - 功能糖制备技术已实现阿洛酮糖、塔格糖等10余种产品的生物法量产,其中母乳低聚糖HMOs完成2'-岩藻糖基乳糖等产品开发[49] - 微藻基硒蛋白项目通过基因改造莱茵衣藻实现人源硒蛋白异源合成,并完成小试生产[49] - 天然萜类化合物平台成功开发驱蚊成分圆柚酮的公斤级生产工艺,产品对蚊虫趋避率达100%[50]
入选工信部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嘉必优2'-FL生产跻身国际先进水平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8-19 20:10
工信部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示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名单 共36项产品入选 涵盖生物材料 生物化工 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 [1] - 名单遴选旨在推动生物制造领域原创性 颠覆性技术攻关和标志性产品推广 加快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提升技术研发—生产制造—市场推广一体化发展能力 [2] - 产品征集经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 专家评审等程序最终形成公示名单 [2] 嘉必优2'-FL产品与技术优势 - 公司申报的2'-岩藻糖基乳糖(2'-FL)成功入选首批名单 标志着生物制造实力获国家高度认可 [1] - 2'-FL是一种母乳低聚糖(HMOs) 是母乳中含量最丰富 科研充分的HMOs 具有促进新生儿肠道和免疫系统发育等生理活性 [2] - HMOs是母乳中仅次于脂肪和乳糖的第三大丰富的固体成分 加入婴配奶粉可达到更接近母乳喂养的效果 [2] - 公司自2012年起启动合成生物学技术合成HMOs项目 通过CRISPR联合转座等基因编辑策略对底盘细胞进行遗传改良 将合成线路整合至基因组使产物表达更稳定 [5] - 采用代谢工程改造 工程化技术集成等先进工艺 通过大肠杆菌工程菌株发酵生产 遗传操作背景清晰且生物安全性高 [5] - 通过理性设计及突变文库构建 高通量筛选组合策略 筛选对底物高特异性关键酶 减少副产物生成 提升产品纯度和生产效率 [5] 嘉必优HMOs产业化进展 - 截至2023年底 公司嘉启初®系列HMOs产品已通过农业农村部生物安全审查 2'-FL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获国家卫健委批准及食品生产许可 [6] - 已实现2'-FL 3-FL LNT 3'-SL 6'-SL LNnT等多种HMOs的高效生产 其中2'-FL 3-FL LNT发酵产量达国际先进水平 3'-SL 6'-SL LNnT达国内先进水平 [6] - 2025年岩藻糖基乳糖项目顺利投产 2'-FL中试产能达200-300吨 [6] - 积极推动HMOs产品国标 行标创建 已布局涵盖生产菌株构建 技术平台 终端产品等方面的13项发明专利 [6] 市场合作与研发规划 - 公司逐步达成与中国飞鹤 君乐宝 贝因美等知名乳企合作 推进国内 欧洲 澳新等已实现HMOs法规准入的国家及区域市场发展 [7] - 2025年研发中心&武汉合成生物创新中心即将启用 聚焦合成生物学技术 融合生物信息学 生物计算及人工智能等前沿科学技术 [7] - 与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 天津大学合成生物前沿研究院等形成联动互补 构建研发与孵化于一体的合成生物产业生态 [7] 行业影响与发展前景 -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增长和HMOs产业化技术进步 市场容量有望持续扩大 带动婴幼儿配方食品 成人营养品 功能性食品等产业升级 [6] - 首批生物制造标志性产品的推广应用将进一步激发生物制造领域创新活力 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助力我国在全球生物制造领域占据重要地位 [7]
嘉必优(688089):Q2业绩出色,多催化有望逐步展开
信达证券· 2025-08-19 19:34
投资评级 - 报告维持对公司的"买入"评级 [1][3] 核心财务表现 - 25H1营业收入3.07亿元(同比+17.60%),归母净利润1.08亿元(同比+59.01%),扣非归母净利润9992万元(同比+88.51%)[1] - 25Q2营业收入1.51亿元(同比+4.84%),归母净利润6296万元(同比+44.47%),扣非归母净利润5855万元(同比+71.43%)[1] - Q2毛利率达50.63%(同比+7.24pct),主要系产能利用率提升、降本增效及产率提升[3] - Q2信用减值损失因客户回款形成正向贡献1671万元[3] 业务分项表现 - 国内业务在新国标奶粉替换背景下主导增长,海外收入同比基本持平[3] - 藻油DHA产品持续快速增长,部分大客户加速替换鱼油DHA[3] - 雅培部分工厂已完成产品准入并开始商业化合作,藻油DHA和HMO单体2'-FL积极推进国际客户准入[3] 产能与并购进展 - 上半年核心产品产量创新高,新产能进一步释放[3] - 欧易生物并购已于6月10日回复上交所并修改重组报告书,若成功将完善"AI+多组学+合成生物学"布局[3]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EPS为0.99/1.14/1.30元,对应PE 30X/26X/23X[3] - 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6.21亿元(同比+11.7%),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33.6%)[4] - 2025-2027年毛利率预测为48.3%/48.7%/49.5%,ROE为9.8%/10.4%/10.7%[4] 行业与产品前景 - 新国标红利有望持续,ARA和DHA预计持续放量,HMO国内应用逐步打开[3] - 海外新客户如雅培或带来增量,并购后将在人类营养、动物营养等领域实现突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