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产教融合
icon
搜索文档
大模型确定868个紧缺专业 今年首期紧缺人才政策宣贯会解读专业需求
苏州日报· 2025-10-01 08:08
近日,由苏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指导、苏州人才发展有限公司主办的今年苏州市首期"聚才 引智·赋能发展"紧缺人才政策宣贯会,在国家平板显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举行。 此外,苏州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现场展示最新AI教具及平台,从功能特点、应用场景到对企业人才 培养的赋能价值,逐一细致讲解,引发与会者广泛关注;AI领域专家同步开展互动答疑,针对企业提 出的AI教具操作、平台应用等疑问精准回应,助力企业深化对AI技术的理解与实践应用。 产教融合环节成为现场一大亮点,企业代表主动分享在人才培养、岗位需求对接、校企合作中的实 践经验与优化建议。与会人员围绕实习实训体系搭建、就业精准对接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互动氛围浓 厚。 "我们同步建立了专项交流群,为企业提供持续的线上咨询服务。"苏州人才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 人介绍,还计划于10月至11月开展"政策申报辅导进企业""AI教具体验日"专项服务,针对重点企业及高 校提供上门指导,推动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未来,苏州将持续加大产业人才集聚力度,以更精准的 政策、更优质的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人才根基。 现场,苏州市人社部门详细介绍了紧缺人才政策申报流程,深度解读202 ...
天津高等院校:向企而行 服务产业能力再提升
中国发展网· 2025-09-30 21:29
中国发展网讯 记者朱波报道 9月29日上午,天津市政府新闻办举行解读《天津市高等院校向企而行 服 务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政策吹风会。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市科技局副局长赵莉晓、市工信局二级 巡视员李学杰、市国资委党委副书记王洪出席,介绍《天津市高等院校向企而行 服务产业能力提升行 动计划》的相关情况,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 罗延安介绍: 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近期,市教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工信局、市国资委、市发展改革委、市 科技局等部门,联合制定了《天津市高等院校向企而行 服务产业能力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向 企而行行动计划》)。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有关情况。 近年来,我市扎实推进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持续提升高校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 发展能力,在构建高水平学科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提升服务效能等方面成效显著。2024年举办高校与 企业对接活动220余场,天津市高校共承担横向项目8681项,较上年同期增长44.1%;合同总额39.9亿 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6.9%,均创历史新高。在推动提升我市高校服务产业创新能力的同时,我们在工 作中还需着力解决"资源供给机制待完善、人才素养需提升、企业参 ...
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技工教育联盟大会成功举办 共绘区域技工教育协同发展新蓝图
新浪证券· 2025-09-30 16:24
行业政策与区域合作 - 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技工教育联盟大会于9月28日-29日举行 旨在以高质量技工教育赋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 - 大会发布《长三角2025-2027年技工教育合作十件事》及《长三角一体化技工教育联盟倡议书》 明确未来三年区域技工教育协同发展的重点任务与合作方向 [3] - 大会主题为“技融长三角 共促一体化” 汇聚各方力量共商区域技工教育发展大计 [4] 公司参与与行业地位 - 中国东方教育集团董事会秘书毛超圣受邀参加第二届长三角一体化技工教育联盟大会 [4] - 公司代表参与大会设立的专题研讨会 并在“人工智能背景下新职业与技工院校新专业建设”研讨会上分享实践思考 [6] 公司业务模式与运营优势 - 公司依托与3万家企业的战略合作深入分析全产业链人才需求 确保专业设置精准对接市场 [8] - 公司构建敏捷响应市场变化机制 通过毕业生回访与企业调研建立反馈闭环 年专业更新率达到30% [8] - 公司不断深化“人工智能+”融合 通过引进外部专家与派遣教师入企学习打造“双师型”师资队伍 [8] - 公司课程方面依托自主研发体系 开发特色教材与课程以强化各专业的差异化优势 [8] - 公司凭借95%的推荐就业率确保学生直达合作企业优质岗位 体现人才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的深度契合 [8]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刘亚军一行走进金徽酒考察调研
环球网· 2025-09-30 11:48
公司战略与发展 - 公司依托甘肃自然生态优势,在品牌建设中深耕文化内涵,在市场布局上拓展全国版图,在产品创新上聚焦消费需求,已成为甘肃白酒产业升级领军企业[3] - 公司未来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与科技创新投入,与高校的合作将为公司引入高端智力资源、优化管理体系提供重要支撑[3] - 公司长期关注员工职业发展,为技术、管理、营销序列设计清晰晋升通道,明确各层级考核标准,推行导师制助力青年员工成长,同时以项目制激励和股权激励增强人才归属感[5] 公司运营与展示 - 公司展示了其传统酿造工艺与现代化生产体系,包括精准控温的制曲环节和智能化包装生产线[1] - 公司展示了彰显人文关怀的员工生活配套和承载品牌底蕴的酒文化展馆,体现了从酿造到人文的全链条价值传递[1] - 公司将传统酒文化与现代管理模式深度融合的经验,为高校管理学教学科研提供了鲜活实践案例[1] 校企合作内容 - 双方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并举行了实习就业基地授牌仪式,标志着在产教融合领域迈出实质性步伐[1][6] - 合作将围绕人才联合培养、科研合作、实习基地建设及供应链管理展开,高校将通过定制化培养、联合科研攻关为公司输送实战型管理人才[5][6] - 此次合作是公司引才引智、赋能发展战略的重要落地,未来双方将以合作为新起点,深化人才、科研与产业协同[8]
中国的工程教育,世界的工程师红利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30 08:45
(原标题:中国的工程教育,世界的工程师红利) 会议现场 王峰/摄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王峰 北京报道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工程技术人才? 回答这个问题,中国有很大的发言权。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规模且高质量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在校生 超过900万人。 特别重要的是,今年首届2100多名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简称"专项试点")硕士毕业,明年首 届专项试点博士将毕业,中国探索出了一条科教融汇、产教融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新路径。 近日,由中国卓越工程师培养联合体主办的第二届卓越工程师培养国际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上完成了 多项重磅签约:我国与世界两大工程教育国际组织分别签署文件,标志我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开启国际合 作与互认新进程;六所国内高校与六所海外高校等组织签约共建海外卓越工程师学院,助推我国工程教 育出海。 在会议上,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指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工程科技创新进入 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各领域关键技术集群式突破,特别是以人工智能、生命科学为代表的新技术、 新业态正不断迭代进化,工程教育面临诸多新机遇、新挑战,需要我们以发展的方式,研究思考工程教 育的改革和创新。 2021年9月2 ...
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开学 研学中心全面启用
经济观察网· 2025-09-29 16:43
游钧指出,北京通过系统谋划、创新组织模式、打造融合示范,探索集成电路领域 "北京模式",未来 将持续构建产学研用融合生态,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 "北京样板"。郝彤亮指出,基地是落实教育 强国战略的先行示范,是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多主体协同的创新平台。 开学仪式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科院微电子研究所与北京集成电路重大项目办公室签署了首批落 地项目协议;屹唐基金会为 6 家首批捐赠单位授牌。本次开学仪式,共有300 余位相关单位代表参会, 并共同参观了研学中心及产教融合建设成果。 孔磊介绍,四年来,基地通过构建三大支撑体系,为74个高校院所攻关项目中的12个解决了关键技术难 题,并建成了10.55 万平方米研学空间。共计培养了约 600 名硕博研究生,且九成进入了集成电路行 业,已形成全栈式自主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北京亦庄集成电路产业 2024 年产值达 900 亿元,2025 年 有望突破1000亿元。 经济观察网 9 月 26 日,北京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基地新学期开学仪式在北京亦庄举行,基地研学中心全 面启用。北京市委副书记游钧、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副司长郝彤亮出席并致辞,北京经开区 工委书记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办长三角对外经贸合作与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研讨会
环球网· 2025-09-29 11:44
会议概况与核心目标 - 会议于9月27日在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成功举办,主题为长三角对外经贸合作与语言服务高质量发展,吸引了全国150余名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参与 [1] - 会议核心目标是深化长三角商务外语教育改革,促进教育资源融合共生,实现优势互补与高位发展,以全面服务长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商务语言服务领域的协同发展 [3] 区域战略重要性 - 长三角被定位为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开放程度最高、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之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与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平台 [5] - 成立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专家指导委员会契合国家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是推动语言服务智慧化、产业化与国际贸易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 [5] 语言服务行业人才培养新动向 - 行业强调需打通校企、校际及国际资源的协同合作,建议联合企业将课堂搬进企业、把企业请进课堂,加大交流与合作力度 [7] - 提出邀请企业发布真实项目需求,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组建团队,从商业计划书到跨境路演进行全程实战以提升能力 [8] - 语言密集型岗位存在两类市场需求:“一带一路”语言人才需精通沿线国家语言并具备中英双语及专业知识,语言科技人才需掌握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支持数字中国发展 [23] - 针对市场需求,高校被建议增设语言科技专业,强化“小语种+外贸”融合教学,企业需完善人才晋升体系,政府需搭建供需对接平台 [23] 企业出海与人才培养创新 - 在中美博弈与全球化转型背景下,中国企业出海面临核心人才短缺瓶颈,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24] - 建议通过科教融合培育科技创新与管理人才,以产教融合培养产业经营与技术应用人才,并建立多元化市场与供应链机制应对系统性风险 [24] - 重点在于培养具备全球胜任力的高端复合型人才,以支撑企业国际化战略 [24] 数字经济下的教育变革 - 数字经济发展与全球经济格局变革背景下,跨境电商等新业态对商务外语人才提出更高、更复合型的要求,亟需重构课程体系并推进教学改革 [24] - 商务外语教育应主动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汇聚行业资源,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有效衔接 [25] 专业标准与能力建设 - 商务外语人才能力标准研究旨在构建科学、动态且开放的能力指标体系,界定了人才应具备的五大能力,并搭建了理论框架与能力模型 [27] - 研究通过比较分析国内外权威描述语,首次编制出中国商务外语人才能力量表,具有重要创新意义 [27] 圆桌论坛核心议题 - 院长圆桌论坛围绕企业出海战略下的语言服务需求与人才培养创新、跨境电商发展与语言服务人才培养、人工智能技术在经贸语言服务中的应用与实践三大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30] - 专家一致认为在人工智能与大国博弈时代,商务外语需以更开放姿态重构专业内涵,让技术成为语言能力放大器,让文化洞察成为国际性 [35] 重要机构成立 - 会议期间成立了长三角国际商务与语言服务专家委员会,并举行了启动仪式及聘书颁发仪式 [10] - 由上海市商务委员会外事处与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携手共建的“上海市地理标志产品国际传播中心”正式揭牌成立,旨在推动地理标志产品“走出去”,整合政校资源服务国家战略 [19][21]
职业教育的三重价值:社会、经济与个人的共赢之路
新浪财经· 2025-09-29 10:18
国家政策支持 - 国家将职业教育定位为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制度安排 明确提出构建职普融通 产教融合 校企合作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5] - 2025年3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实施"技能照亮前程"行动 计划每年支持超千万人次接受职业技能培训[5] - 教育部对职业教育专业目录进行动态调整 新增专业超过一半集中于先进制造业与数字产业 并建立"红黄牌"预警机制[6] 产业发展需求 - 中国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接近3000万 数字化 智能化场景中的复合型人才缺口超过2500万[9] - 新能源汽车产业到2025年对各类人才需求将超过150万人 当前人才储备不足一半[9] - 智能制造领域工业机器人 自动化运维 数控技术等岗位长期供不应求[9] 公司业务布局 - 公司收入主要来源于烹饪技术 信息技术及互联网技术和汽车服务三大板块[10] - 旗下拥有新东方烹饪教育 新华电脑教育 万通汽车教育 欧米奇西点西餐教育 欧曼谛时尚美业教育 华信智原 美味学院七大职教品牌[10] - 重点布局新能源 智能制造 人工智能等战略性产业领域[10] 产教融合实践 - 与比亚迪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通过顶岗实习方式输送学员 仅在安徽区域就向比亚迪输送数百名实习生[11] - 与奇瑞汽车合作十余年 累计输送实习学子过万人[13] - 通过联合设立实训车间 共享生产设备 引入企业工程师授课等方式形成"校企共育"完整闭环[13] 课程体系创新 - 形成以"地方产业链—技术方向—课程体系"三位一体为核心的设计逻辑[14] - 针对新能源汽车行业新开设"新能源汽车技术工程师"专业 涵盖电机与电控系统 动力电池管理 智能驾驶辅助等模块[14] - 课程以比亚迪及其上下游企业的实际岗位需求为蓝本设计[14] 人才培养成果 - 在第三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旗下32名师生勇夺1金1银1铜8优胜奖[16] - 新华电脑教育学生谢良昊在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中斩获银牌[16] - 新东方烹饪学子王志伟在烹饪(西餐)项目中荣获金牌[18] 教育体系升级 - 推动旗下院校向"技师学院"方向升格 安徽万通技师学院和贵州新东方烹饪技师学院获批[20] - 与国家开放大学等院校合作开展学历提升项目 实现"技能+学历"双认证体系[20] - 通过投资并购将山西冶金技师学院纳入职教生态体系 该学院重点建设数控技术 电气自动化等专业[20] 职业素养培育 - 将职业礼仪 沟通能力 团队协作 问题解决等内容系统化纳入课程体系[21] - 在烹饪教育中增设与顾客沟通 菜单设计及营养搭配等软技能课程[21] - 通过举办技能大赛 设立校园匠心工作坊 邀请行业大师开展讲座等方式强化"工匠精神"培育[21]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举行新生开学典礼
苏州日报· 2025-09-29 06:15
活动现场,新生代表、人工智能工程技术本科专业颜奕怡,校友代表、苏州太湖雪丝绸股份有限公 司董事长胡毓芳,企业代表、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倪祖根作发言分享;6位爱心人士获颁捐赠 证书;新生代表向劳模工匠和技能大师献花致敬。 苏州职业技术大学党委书记温贻芳;副市长刘博,市政府秘书长徐本参加活动。 本次新生开学典礼以"产教融合、城校共生"为特色。活动中,"城市与匠心:苏州未来工匠计划"正 式启动,标志学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推动"城校共生"上迈出新步伐。至此,学校2025级121个新生班级 均实现企业冠名,为学子搭建起"所学即所用、技能对接产业"的实践桥梁。 昨天(9月28日)上午,苏州职业技术大学2025级新生开学典礼在石湖校区举行。5128名来自全国 22个省份的新生齐聚现场,以"致苏州·致匠心"为主题开启大学新征程。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出席 活动。 今年6月,学校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成为苏州首所职业本科大学。苏州职业技术大学以"与产业共 生、与企业共进、与城市共发展"为办学理念,着力建设"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服务发展 高能级"的全国一流职业本科大学。 ...
审批快50%!南沙掀起文化投资潮,超50个项目及企业落户
南方都市报· 2025-09-28 22:52
今年以来,南沙每月都有文化相关企业落户,港澳机构更成了当天活动签约的亮点。这得益于政策红利 与创新业态在此加速汇聚:审批改革让效率提升50%,AI短剧、国际赛事等新质生产力纷纷落子。南沙 正从政策、项目、人才、场景四大方面发力,全面塑造区域文化产业生态链。 一批企业签约落户南沙。 项目签约:港澳元素成为亮点 本次大会签约项目及企业达50余个,覆盖滨海度假、数字电商、演艺赛事等多个领域。其中,港澳企业 的深度参与尤为引人注目,澳门青旅集团、亚太文化创意产业总会、文化公所(澳门)、香港东方文体 4家港澳机构集体与南沙签约,进一步深化粤港澳文化产业协同创新。 澳门青旅集团计划将总部迁至庆盛先行起步区,该集团在广东拥有20余家分公司及营业部,年服务游客 超10万人次。"南沙在地理区位上优势显著,在大湾区开发差异化的旅游产品拥有巨大潜力。"澳青集团 上海分公司总经理陈莹璇表示,公司计划将南沙打造为深度游的"中心站",推出"一程多站"式联动线 路,串联大湾区其他城市的特色。 单日签约超50个项目及企业、8个区级文化产业园区正式挂牌、7个文体娱消费新空间项目同步发布、1 个专注海洋文旅的产教联合体宣告成立——9月28日,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