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
搜索文档
“家居零售教父”汪林朋坠楼身亡,湖北政商界今年已多人被查
第一财经· 2025-07-28 21:07
公司核心事件 - 居然智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兼CEO汪林朋于2025年7月27日在家中不幸身故 [1] - 公司公告称董事会运作正常 日常经营管理由高管团队负责 经营情况一切正常 [1] 公司发展历程 - 1999年汪林朋进入家居流通业 2001年主导北京居然之家改制 斥资455.89万元成为公司股东 [2] - 2002年推行"先行赔付"策略 推动家居卖场从"二房东"升级为"商业运营商" [2] - 2015年居然之家年营收突破百亿 汪林朋个人财富达125亿元 [2] - 2018年引进阿里巴巴等16家企业战略投资 总额130亿元 估值达363亿元 [3] - 2019年借壳武汉中商上市 交易价值356.5亿元 上市后总市值达662.2亿元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同比下降4.04%至129.66亿元 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0.83%至7.69亿元 [5]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33.12亿元 同比增长5.58% 归母净利润2.12亿元 同比下降39.39% [6] - 2019-2023年现金分红金额分别为3.38亿元、10.48亿元、12.54亿元、3.89亿元 占母公司可供分配利润比重均超90% [7] 资本运作 - 2023年7月控股股东通过大宗交易减持1.25亿股 占总股本1.99% [6] - 2023年11月引入金隅集团套现约20.98亿元 [6] - 汪林朋通过直接间接权益获得分红接近20亿元 [7] 债务状况 - 截至2023年底货币资金35.68亿元 有息负债75.14亿元 有息负债是货币资金的2倍多 [6] - 2024年一年内到期非流动负债和短期借款合计43.3亿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21.81亿元 现金短债比0.5 [6] - 2024年经营性现金流同比减少31.31% [6] 监管调查 - 汪林朋被武汉市江汉区监察委员会留置调查 所持3.72亿余股股份被司法冻结 [7] - 湖北省监察委员会作为司法冻结执行人 引发对借壳上市中国资流失的猜测 [7] - 原武汉市副市长徐洪兰因受贿等违纪违法问题被"双开" [4] 关联企业 - 汪林朋在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担任董事 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0% [8] - 在京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北京约瑟投资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并直接或间接持股 [8]
居然智家汪林朋坠楼身亡,今年3月公开发声:将来要活到120到150岁才行!不能退,退了人生会很无聊
新浪证券· 2025-07-28 15:44
公司动态 - 居然智家董事长汪林朋在留置措施解除5天后坠楼身亡,公司已推举董事王宁代行董事长及CEO职责[6] - 汪林朋名下3.72亿股(占持股100%)于4月18日遭司法冻结,冻结期至10月16日[7] - 公司2024年净利润暴跌40.83%至7.69亿元,但近三年仍坚持高分红策略,累计分红及回购17.84亿元占年均可分配利润143.94%[8][9] 资本运作 - 2019年武汉中商以356.5亿元对价借壳居然之家,交易后武汉国资持股从43%骤降至1.7%,汪林朋系持股飙升至61.93%[7] - 借壳交易后业绩对赌失败,公司以"1元回购2.41亿股"的补偿操作引发利益输送质疑[8] - 公司2024年12月更名后业绩持续恶化,母公司未分配利润为-125.26亿元[9] 经营状况 - 终端市场出现失控迹象,广州新塘居然之家商场内多家品牌门店3月突然关店,涉及200户消费者及1300万元资金[9] - 汪林朋生前最后公开活动为4月8日智能家居论坛,强调AI转型对家居行业的重要性[9] - 行业整体面临系统性危机,红星美凯龙创始人5月被立案留置,靓家居董事长7月坠亡[10] 管理层动态 - 汪林朋3月在新春座谈会上驳斥"跑路"谣言,宣称"要活到120-150岁"并坚持不退[3][4] - 其4月发言推动AI创新与资本动作形成矛盾,最终在7月23日被变更强制措施为"责令候查"后选择极端方式结束生命[5][6][8] 行业趋势 - 家居行业面临智能化转型压力,汪林朋曾提出"设计AI"和"智能装修"四大转型方向[9] - 行业寒冬下头部企业接连出现管理层变故,反映体制转型过程中的系统性风险[10]
润田实业声明黄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与公司无任何股权或劳动关系
第一财经· 2025-07-26 17:25
公司关系澄清 - 润田实业声明黄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与公司无任何股权或劳动关系 [1] - 润田饮料已于2020年6月5日被吊销营业执照 [1] - 黄安根为润田饮料法定代表人及实际控制人,该公司2014年因资金链断裂陷入危机 [1] - 润田实业2014年成立并对润田饮料进行承债式资产重组,重组后作为唯一主体经营包装饮用水业务 [1] - 润田实业2016年引入国资,变更为国资控股企业 [1] 借壳上市计划 - 润田实业正谋求借壳上市,拟通过ST联合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其100%股权 [2] - ST联合披露润田实业2021年营收超10亿元 [2] - 润田实业2023年营收11.5亿元,2024年营收12.6亿元 [2] - 润田实业2023年净利润1.47亿元,2024年净利润1.77亿元 [2]
宏辉果蔬易主在即,苏州国资携IPO未果药企接盘
华夏时报· 2025-07-25 21:38
控制权变更 - 宏辉果蔬控股股东黄俊辉将持有的151380521股股份(占总股本26.54%)转让给苏州申泽瑞泰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并完成过户登记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实控人将变更为叶桃、刘扬和苏州投管集团,黄俊辉放弃12%股份表决权后控制权变更将正式生效 [1][4] - 转让价格为每股5.68元,合计价款8.6亿元,分四期支付,黄俊辉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46.54%降至20%,表决权比例降至8% [5] 新实控人背景 - 申泽瑞泰由苏州战兴投(80%出资)和叶桃、刘扬控股的两家企业(20%出资)共同设立,叶桃旗下腾瑞制药曾于2021年进行IPO辅导但未果 [5][6] - 腾瑞制药核心产品"艾夫吉夫"为国家一类新药,属于医保乙类药品,主营生物药、化学药等研发生产 [6] 公司经营状况 - 2023年及2024年公司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双双下滑,2024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450.47万元,同比下降44.38% [2] - 公司回应称主营业务仍聚焦果蔬产业,未来若有重大调整将及时披露,未提及剥离亏损资产计划 [1][7] 市场反应与交易细节 - 7月24日公司股票涨停,次日收盘跌2.59%至7.52元/股,总市值42.89亿元 [7] - 第三期款项4.5亿元支付条件包括完成高管更换程序,交易被分析为"混合型资本运作",目前未达借壳上市条件 [7] - 创始人黄俊辉近年多次减持,2020年套现1.8亿元,2021年套现4679.61万元 [5]
11连板创造A股神话,谁在爆炒上纬新材?
投中网· 2025-07-24 14:50
公司股价表现 - 上纬新材股价连续11个交易日涨停,累计涨幅超过640%,盘中股价一度达到57.83元,总市值超过230亿元,刷新A股"20cm"连板纪录 [4][5] - 公司市盈率显著高于行业水平,最新滚动市盈率为174.58倍,而行业平均滚动市盈率为23.99倍 [19] - 公司多次发布风险提示公告,但未能抑制股价涨势 [3][16] 控制权变更事项 - 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计划通过协议转让和要约收购取得上纬新材控制权,完成后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智元机器人及其核心团队持股主体,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智元机器人董事长邓泰华 [4][5] - 智元机器人否认借壳上市,称本次收购为控股权收购,不构成重组上市,未来将通过注入优质资产加速商业化落地 [5][10] - 控制权变更事项尚需履行股东会审议、交易所合规性确认等程序,存在不确定性 [4][10] 公司基本面 - 上纬新材主营业务涵盖环保高性能耐腐蚀材料、风电叶片用材料等,是全球环保耐蚀树脂主要供应商 [7] - 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收入分别为14.94亿元及3.6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73%及10.65%,归母净利润分别为8868.14万元及2255.06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5.01%及22.26% [7] - 公司研发投入占比较低,2024年及2025年第一季度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比例分别为2.03%、2.06% [7] 市场交易情况 - 上纬新材近一个月累计16次登上龙虎榜,东亚前海证券上海分公司、机构、东北证券宁波江安路证券营业部交投活跃 [12] - 7月9日复牌首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26.83万元,龙虎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371.63万元 [12][13] - 7月21日龙虎榜营业部合计净买入4101.22万元,华泰证券北京东三环北路证券营业部买入4609.16万元,东亚前海证券上海分公司大举卖出3595.54万元 [18][19]
5天发起3起并购!青岛民企7月资本大手笔扩展版图
齐鲁晚报网· 2025-07-23 21:39
青岛民营企业并购潮 - 7月5天内青岛3家本土企业发起重大并购 包括核芯互联、德固特、赛轮轮胎 展现资源整合和版图拓展意愿 [1] - 并购主体多元化 模式丰富 从创始人控股到跨界并购再到整合外资资产 体现青岛民企成熟资本运作思维 [3] 核芯互联收购长龄液压 - 核芯互联创始人及关联方斥资21.13亿元 通过"协议转让+要约收购"取得长龄液压41.99%表决权 实现控制 [1] - 长龄液压主营液压产品 与核芯互联业务无直接交集 业内推测可能借壳上市 [1] - 无锡国资旗下公司提供6亿元股权支持 为收购关键资金来源 [1] 德固特收购浩鲸科技 - 德固特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收购浩鲸科技100%股权 交易构成"小鱼吃大鱼" [2] - 浩鲸科技近两年营收均近40亿元 净利润超2亿元 德固特2024年营收仅超5亿元 [2] - 收购后德固特业务将拓展至电信软件、云和AI软件开发及服务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 - 浩鲸科技为数字技术运营领域独角兽 获阿里云、天翼云等多家云厂商高级认证 [2] 赛轮轮胎收购普利司通沈阳 - 赛轮轮胎全资子公司拟以2.65亿元收购普利司通沈阳公司100%股权 [3] - 目标资产包括成熟工业用地、厂房及年产170万条载重子午线轮胎产线 [3] - 收购有助于快速增加产能规模 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力和需求满足能力 [3]
润田纯净水创始人被曝“家丑”,证代如此回应
新浪财经· 2025-07-22 23:01
公司动态 - 自称"魏苗苗"的用户在抖音发布多条视频,涉及润田创始人黄安根个人生活及公司历史问题,视频播放量突破千万 [1] - 润田实业声明黄安根及其配偶魏苗苗与公司无任何股权或劳动关系,黄安根曾控制的润田饮料已于2020年被吊销营业执照 [2][4] - 润田饮料2014年因资金链断裂进行重组,债权人成立润田实业承接业务,2016年引入国资变为国资控股企业 [4] - 润田实业2023年拟申请上交所主板IPO未果,两个月前通过借壳ST联合实现"曲线上市" [6][7] - 借壳交易披露润田实业2023年营收11.5亿元、净利润1.47亿元,2024年营收12.6亿元、净利润1.77亿元 [8] 公司历史与债务问题 - 润田饮料2007年获软银赛富2亿元A轮投资,曾计划IPO但未成功 [4] - 2014年重组后黄安根从润田出局,其目前仍为失信被执行人,涉案总金额达7012.44万元 [4][6] - 魏苗苗称自曝丑闻的核心诉求是为解决2014年重组协议中未清偿的债务问题 [5] 市场表现与竞争格局 - 润田近10年营收增长几乎为0,2024年12.6亿元营收与2014年12.8亿元基本持平 [9] - 在中国包装饮用水市场,前五名品牌合计占据58.6%份额,润田市场份额可能在10名之外 [11] - 润田翠矿泉水天猫旗舰店售价约2.7元/瓶,京东秒送渠道单瓶价格超4元,高于主流1-2.5元价格带 [12] 产品与渠道 - 润田产品线包括纯净水和矿泉水两大单品,润田翠主打"天然含硒矿泉水"差异化概念 [4][12] - 润田在北京主流商超渠道未见销售,仅在部分电商渠道有售 [12] - 公司产品线单一且渠道较弱,仍属地域性品牌 [10][13]
创始人黄安根之妻自曝“家丑”引流 质疑润田实业业绩踏步
中国经营报· 2025-07-22 19:12
公司创始人家庭与品牌关联 - 润田矿泉水创始人黄安根妻子魏苗苗公开宣称黄安根结婚4次并生育5个子女 其本人育有2个女儿 [1][2] - 魏苗苗通过社交平台"暴躁十亿姐"为自有护肤品牌引流 产品包括售价198元/盒的胶原钟钻和冻干粉 以及680元的精华液 [2] - 魏苗苗担任深圳秦沃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监事 深圳秦沃食品有限公司董事 深圳汉朔建元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兼总经理 上述公司均为小微企业 [2] 润田实业股权结构与上市进展 - 润田实业正通过ST联合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实现100%股权收购并募集配套资金 交易属于同一控制人下资产整合 [5][6] - 公司股权构成为江西迈通持股51% 润田投资持股24.7% 金开资本持股24.3% 实控人均为江西省国资委 [1][5] - 2023年营业收入11.5亿元 净利润1.47亿元 2024年营业收入12.6亿元 净利润1.77亿元 [6] 润田实业历史经营状况 - 黄安根在2000-2004年经营期间将润田营收从0提升至12.8亿元 但2015年离职后十年间市场份额无增长 2023年营收仅12.5亿元 [3] - 2014年原江西润田饮料公司出现欠薪欠款问题 同年新成立的润田实业对其完成承债式并购重组 [3] - 2016年引入国资后转变为国资控股混合所有制企业 黄安根同期退出公司 [3] 公司发展历程与合规问题 - 润田创立于1994年 是江西省最大国资控股包装饮用水企业 早期凭借1元/瓶纯净水和"滴滴润心田"广告语占据超50%区域市场 [6] - 2007年获软银赛富A轮融资 2008年完成股改并被列入南昌市拟上市企业名单 但2009年IPO计划因市场环境搁浅 [6] - 2013年因"首长专供"包装涉嫌虚假宣传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 2014年起持续出现债务纠纷 [6][3] - 2022年接受中信证券上市辅导 2023年6月被指出存在同业竞争问题 [7] 关联企业状态 - 黄安根曾经营的"江西润田天然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于2024年4月9日被吊销 其本人仍为被执行人 [3][4] - 魏苗苗名下酩媛系列企业包括深圳酩媛皮肤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酩媛化妆品有限公司等6家关联实体 均成立于2020-2021年期间 [2]
借壳上市?这家锂电企业被收购!
起点锂电· 2025-07-22 19:09
交易概况 - *ST威尔拟以5.46亿元现金收购紫江新材51%股份,交易对方包括紫江企业、宁德新能源、长江晨道等[2] - 交易完成后,*ST威尔成为紫江新材控股股东,紫江企业保留31.05%股份[5] - 交易构成关联交易,因双方实控人均为沈雯,被市场视为"左手倒右手"的资产转移[5] 标的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紫江新材主营动力储能和3C数码软包锂电池用铝塑膜,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称号[6] - 2024年铝塑膜销售量达5127.7万平方米,国内市场占有率22.2%[6] - 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ATL、欣旺达等,其中比亚迪2021年贡献营收31.59%,ATL占13.63%[8][7] 财务表现与业绩承诺 - 2023-2024年营收分别为7.11亿元、6.23亿元,2025Q1营收1.55亿元[9] - 2024年净利润5351.51万元,同比下滑40.7%[9] - 交易方承诺2025-2027年净利润不低于6550万元、7850万元、9580万元[10] 行业与技术趋势 - 软包电池因CTP/CTB技术导致成组效率劣势,铝塑膜出货量增速下滑[10] - 比亚迪创新应用铝塑膜于刀片电池封装,推动技术场景扩展[10] - 半固态/固态电池商业化预期将为铝塑膜创造增量市场[11] 资本运作历史 - 紫江新材曾计划分拆至科创板/创业板上市,2023年撤回申请后转至新三板创新层挂牌[12] - 比亚迪和ATL原持股比例分别为3.87%、2.53%,交易后ATL退出股东行列[9] 收购方现状 - *ST威尔主营业务为自动化仪器仪表及汽车检具,连续三年亏损(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5500万元)[13] - 公司上市后年营收未突破3亿元,当前面临退市风险警示[13]
日播时尚14亿元跨界收购实控人持股资产 是否构成借壳有待考证
新浪证券· 2025-07-22 16:33
交易方案概述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茵地乐71%股权,对价14 2亿元,并向控股股东梁丰及其控制的上海阔元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两项交易互为前提[1] - 标的茵地乐股东全部权益估值20 05亿元,增值率高达103 4%,交易预计形成商誉6 4亿元[2] - 收购发生在实控人变更后36个月内,标的资产规模20 05亿元远超公司2024年总资产10 37亿元,是否构成借壳上市有待考证[2] 交易背景与动机 - 公司2024年净利润亏损1 59亿元且营收下滑,而茵地乐2023年净利润1 81亿元、2024年增长至2 04亿元,收购可快速改善财务指标避免退市风险警示[1] - 实控人梁丰同时掌控璞泰来(新能源材料龙头),此次将锂电池粘结剂资产注入形成"服装+锂电"双主业格局,是其新能源资产证券化的重要举措[1] 潜在风险与挑战 - 标的公司高增值率导致商誉达6 4亿元,若未来业绩不达预期可能引发商誉减值,严重冲击财务状况和股价表现[2] - 历史案例显示标的公司对赌期后业绩"变脸"风险需警惕,公司需防范类似风险[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