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金融
搜索文档
邮储银行:深耕“五篇大文章”特色篇章 全方位融入发展大局
人民网· 2025-10-31 11:01
财务业绩摘要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650.80亿元,同比增长1.82% [1] - 公司实现净利润767.94亿元,同比增长1.07% [1] - 公司净利息收益率为1.68%,保持行业优秀水平 [1] - 公司中收同比增长11.48%,在营收中占比提升0.75个百分点 [1] 资产质量与资本充足率 - 公司不良贷款率为0.94%,延续低位运行态势 [1] - 公司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为10.65%,较上年末提升1.09个百分点 [1] 普惠金融服务 - 公司涉农贷款余额达2.47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万亿元 [2] - 公司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达1.75万亿元,本年累计投放金额超过1万亿元 [2] - 公司广泛触达客户近170万户,向推荐清单内经营主体累计授信超1万亿元 [2] 科技金融发展 - 公司在6家分行设立科技金融事业部,重点服务硬核科技领域 [2] - 公司科技贷款余额突破9400亿元 [2] 绿色金融业务 - 公司绿色贷款余额为9992.84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6.32% [3] - 公司三季度投资5亿元绿色债券基金 [3] 养老金融服务 - 公司服务55岁及以上中老年客户超3亿户 [3] - 公司金融社保卡发卡量超1.3亿张,个人养老金缴存规模稳定增长 [3] 数字化能力建设 - 公司第三代资金业务核心系统上线,单笔交易审批用时减少97% [3] - 公司新一代资金清算系统全面上线,效能提升近50倍 [3]
奏响变革下的金融开放合作时代强音——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观察
新华网· 2025-10-31 10:35
论坛概况与全球参与 - 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于10月27日至30日在北京举行,主题为“创新、变革、重塑下的全球金融发展” [1] - 论坛汇聚了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0余位嘉宾 [1] - 年会首次设立5个境外分会场,覆盖东南亚、中东、欧洲、北美等地区,包括阿布扎比、迪拜、卡萨布兰卡、法兰克福等国际金融中心城市 [3] - 论坛期间举办了40余场专题讨论和投融资对接活动 [3] 金融开放与外资动向 - 阿联酋投资部副部长表示中国仍然是全球最具吸引力的投资热土之一 [3] - 汇丰集团将汇丰人寿保险持股比例从50%提高到100%,并将汇丰前海证券持股比例从51%提高至90%,作为对中国金融开放政策的积极回应 [4][5] - 论坛年会为国际金融机构把握中国政策导向、理解监管思路提供了重要窗口 [4] 金融科技创新与数字化转型 - 论坛设置“人工智能时代金融生态变革”议题,强调AI必须向善并为全人类服务,治理需透明可靠 [5] - 中国建设银行推出“科创雷达”数字化平台,整合了6000余万家工商注册企业数据和2000多万项知识产权信息,覆盖百余条科技产业链 [6] - 《中国数字金融独角兽榜单2025》显示超过40%的上榜企业集聚在北京,在人工智能、绿色金融等赛道表现抢眼 [7] 政策支持与资本引导 - 北京市发布《关于促进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和《关于助力并购重组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助力畅通“募投管退”全链条 [6] - 政策成果将引导更多资本投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以培育新质生产力并支持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6] -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并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等目标 [8] 国际合作与项目落地 - 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与摩洛哥卡萨布兰卡金融城管理局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丝路基金与土耳其安塔利亚-阿拉尼亚高速公路项目公司签署高速公路贷款项目 [7] - 卡萨布兰卡金融城期待与北京金融街在绿色金融、金融科技等领域开展更多合作 [7] - 论坛年会首次设立民营经济主题的平行论坛,汇聚企业家和金融从业者交流行业动向 [8] 产业发展与经济转型 - 过去十年中国制造业总体规模连续保持全球第一,并正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产性服务业被视为民营企业的巨大机遇 [9] - 中国经济发展的目标从低成本制造向高附加值转型,追求更高质量和更高标准的增长 [9] - 中国强化科技创新、注重以人为本的发展导向,为企业家注入了强劲信心,近期资本市场表现活跃 [9]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推动创新突破与服务提质
金融时报· 2025-10-31 10:03
核心观点 - 非银金融机构紧密围绕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五篇大文章” 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领域精准布局并取得显著成效 成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特色力量 [1][4] 科技金融 - 非银机构聚焦科技创新攻关、高端制造业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及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深度参与科创企业全生命周期 [1] - 一批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领域的特色产品落地见效 [1] 绿色金融 - 非银机构锚定绿色能源、节能环保、生态修复等领域 打造差异化绿色金融服务方案 为绿色技改、节能降碳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1] - 绿色信托存续规模超过3000亿元 绿色租赁资产余额突破1万亿元 [1] 普惠金融 - 非银机构针对小微企业、县域群体等重点服务对象需求创新普惠产品 推出适配不同场景的信贷方案 并下沉服务至乡镇社区 [2] - 信托投向普惠金融领域的资金达1.6万亿元 消费金融公司累计为8543万人次的县域客户提供普惠金融服务 [2] 养老金融 - 非银机构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消费、健康护理、医疗照护等需求 整合资源完善养老服务链条 推动服务从单一资金支持向综合服务延伸 [2] - 信托业共设立养老金融相关项目1148个 投入资金144.93亿元 [2] 数字金融 - 非银机构以数智升级驱动服务效能 主动搭建全线上业务系统或自研数据平台 将客户画像、风险评估等环节嵌入数智化流程 [3] - 消费金融公司已累计取得技术专利1242项 为数字化转型提供技术保障 [3] 政策与监管 - 金融管理部门密集出台一系列关键政策 为非银机构划定合规边界并留足创新空间 引导其聚焦主业、守正创新 [4] - 相关政策包括《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 [4]
农行前三季度净利润增3% 县域贷款增万亿 总市值领跑四大行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31 08:44
财务业绩表现 - 前三季度营业收入5508.76亿元,同比增长1.97% [1] - 前三季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208.59亿元,同比增长3.03% [1] - 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809.39亿元,同比增长4.36%,单季净利润813.49亿元,同比增长3.66%,增速均高于前三季度累计水平 [4] - 利息净收入4273.08亿元,受净息差收窄影响同比下降2.40% [1] - 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698.77亿元,同比增长13.34%,成为拉动营收改善的重要动力 [1][3] 资产负债与息差 - 截至9月末总资产48.1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1.33%,总负债44.9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2.01% [1] - 贷款总额26.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6%,吸收存款余额32.07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5.82% [1] - 三季度末净息差为1.30%,较上年下降12个基点,但降幅同比收窄 [3] - 资产端贷款收息率延续下行趋势,负债端付息成本因存款重定价等因素将下降,例如2026年一季度到期的3年期存款重定价后利率至少下降135个基点 [4] 非息业务与资本市场表现 - 非利息收入快速增长,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显著高于营收整体增速,得益于把握财富管理、消费金融等机遇 [3] - 截至10月30日,公司总市值2.74万亿元,在国有四大行中居首位,领先工商银行1688亿元 [2] - 今年以来A股股价涨幅已超过57%,成为市场表现最佳的银行股 [2] 县域金融与乡村振兴 - 截至9月末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在境内贷款中占比超过40%,较上年末新增1.04万亿元,增速10.57% [7] - 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保供相关领域贷款余额1.25万亿元,增速高达25.1%,乡村产业贷款、农户贷款增速也在20%以上 [7]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 [8] - 绿色贷款余额5.8万亿元,发行660亿元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居可比同业首位 [8]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 [8]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71亿户,新增2120万户,互联网高频场景数6.41万个 [8]
增强服务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7
10月29日,2025中国品牌论坛分论坛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在河北雄安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 高质量发展""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议题展开对话交流,集中展示金融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凝聚强大合力。 锚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不断增强服务多样性、普 惠性、可及性。 "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一级巡视 员张显球说,鼓励银行综合考虑企业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等"技术流"要素,完善特色金融产品。截至三 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贷款余额3.56万亿元,同比增长22.3%。未来将持续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 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 "增强金融服务包容性,更好支持重点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小微企业,助力企业实现技术突破。"中国 工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王景武说,积极利用新技术打通数据孤岛,重构业务流程,创新商业模式, 完善以客户为中心、数据为驱动、生态为支撑的普惠金融服务体系。 "邮储银行加强普惠金融、科技金融融合发展。"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 ...
增强服务多样性、普惠性、可及性 ——二〇二五中国品牌论坛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侧记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31
10月29日,2025中国品牌论坛分论坛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在河北雄安举行。专家学者围绕"普惠金融 高质量发展""完善金融机构体系,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等议题展开对话交流,集中展示金融行业高 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为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金融强国凝聚强大合力。 "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是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中国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杨军说,中 国银行将数字化基因融入普惠金融服务全过程,搭建中银速贷线上产品体系;依托中银E企赢线上撮合 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寻找国内外合作伙伴。 "保险服务要更加突出便捷性,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服务体验。"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合规官许 崇苗说,中国人寿持续优化线上投保流程;在"快理赔"上下功夫,利用人脸识别、人工智能等技术,提 供全流程无人工理赔服务,上半年数智化服务赔案占比超过75%,平均理赔时效仅数小时。 锚定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近年来,金融机构加大资源倾斜力度,不断增强服务多样性、普 惠性、可及性。 "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政策研究司一级巡视 员张显球说,鼓励银行综合考虑企业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等"技 ...
分析新进展 展示新亮点 《中国普惠金融报告(2025)》发布
人民日报· 2025-10-31 06:29
报告认为,加强技术赋能、发展数字金融成为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引擎。金融机构与互 联网平台、科技公司等深度合作,不断优化服务供给、下沉服务场景,大数据征信、智能风控、"场景 +金融"模式深度融入服务全流程,有效扩展普惠金融服务覆盖面。报告还重点关注金融消费者权益保 护,认为应持续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监管体系,更好推动金融机构履行主体责任,营造良好市场秩 序。 (文章来源:人民日报) 本报雄安10月30日电 (记者张艺开、屈信明)10月29日,在2025中国品牌论坛金融高质量发展报告会 上,人民日报中国品牌发展研究院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联合编制的《中国普惠金融报告(2025)》 发布。报告深入研究分析中国构建高水平普惠金融体系的最新进展、创新成效,生动展示服务乡村振 兴、小微企业、民生保障等领域的成果亮点,为进一步做好普惠金融大文章提供实践参考。 ...
A股市值“一哥”最新公布:日赚超8亿元!股价年内涨幅超50%,居同行业全球市值第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3:13
核心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28% [1]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 [1] - 以此计算,公司前三季度日均净利润超过8亿元人民币 [1] 资产规模与结构 - 报告期末总资产达48.1万亿元人民币 [2] - 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99万亿元人民币,较上年末增加2.08万亿元,增长8.36% [2] - 金融投资15.3万亿元人民币,新增1.48万亿元 [2] - 个人贷款余额9.33万亿元人民币,新增5191亿元 [2] - 对公贷款余额15.55万亿元人民币,新增1.41万亿元 [2] 负债与客户基础 - 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8.49万亿元人民币,新增3.52万亿元,增速10.06% [6] - 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余额30.61万亿元人民币,新增1.85万亿元,增速6.4%,增量与增速均居同业首位 [6] - 个人客户总量达8.93亿户,居同业首位 [7] - 对公客户数量超过1300万户 [7] 业务发展亮点:科技与普惠金融 - 科技贷款余额超过4.7万亿元人民币 [2] - 发行科技创新债券200亿元,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 [2] - 制造业贷款余额3.84万亿元人民币,新增5987亿元,增速18.4% [2]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人民币,新增7311亿元 [2] - 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新增65万户,相关指标均居同业首位 [2]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1万亿元人民币,新增9736亿元,增速14.9% [2] 业务发展亮点:县域与数字金融 - 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人民币,新增10417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2.21个百分点 [4] - 县域贷款余额占境内贷款比重达40.98% [4]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71亿户,新增2120万户,增速8.5%,保持同业领先 [3] - 县域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1.25亿户,增速8.6% [3] - 互联网高频场景数达6.41万个 [3] 零售业务与资产质量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人民币,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与增速均居同业首位 [6] - 不良贷款率为1.27%,较年初下降3个基点 [8] - 逾期贷款率为1.22%,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为负 [8] 市场表现与估值 - 截至10月30日,A股股价报8.06元/股,年内涨幅达50.94% [9][1] - 总市值达2.74万亿元人民币,持续位于A股市值首位 [1][9] - 总市值约合3869亿美元,在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中超过美国银行,仅次于摩根大通 [1]
农业银行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3亿元 超越美国银行,成全球市值第二大银行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0 21:50
核心财务业绩 - 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2223亿元,同比增长3.28% [2] - 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508亿元,同比增长1.87% [2] - 总资产达48.1万亿元,其中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26.9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36% [2] 股价与市值表现 - 截至10月30日A股股价为8.06元/股,年内涨幅达50.94% [2][7] - 总市值2.74万亿元,全球银行业市值排名超过美国银行,仅次于摩根大通 [2] - 近月来持续位于A股流通市值首位 [2][7] 资产与负债详情 - 金融投资15.3万亿元,较上年末新增1.48万亿元 [2] - 全口径客户存款余额38.4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0.06% [5] - 境内人民币日均存款余额30.61万亿元,新增1.85万亿元,增量增速居同业首位 [5] 贷款业务构成 - 个人贷款余额9.33万亿元,新增5191亿元;对公贷款余额15.55万亿元,新增1.41万亿元 [2] - 县域贷款余额10.90万亿元,新增10417亿元,增速10.57%,高于全行平均水平 [5] - 个人消费类贷款余额1.46万亿元,新增1261亿元,增速9.4%,增量增速居同业首位 [5] 重点业务领域发展 - 科技贷款余额超4.7万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3.84万亿元,增速18.4% [3] - 普惠贷款余额4.33万亿元,新增7311亿元;普惠型小微企业有贷客户数523万户 [3]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7.51万亿元,增速14.9%;有贷客户数836万户 [3] 客户基础与资产质量 - 个人客户总量达8.93亿户,居同业首位;对公客户超1300万户 [6] - 不良贷款率1.27%,较年初下降3个基点;逾期贷款率1.22% [6] - 逾期与不良“剪刀差”连续21个季度保持为负,资产质量稳定 [6] 数字化与科技金融 - 个人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2.71亿户,新增2120万户,增速8.5% [4] - 县域手机银行月活客户数1.25亿户,增速8.6%;互联网高频场景数6.41万个 [4] - 发行200亿元科技创新债券;承销科技创新债257亿元;设立14只AIC试点基金 [3]
“做小做散”战略下高质量进阶 张家港行三季报显增长韧性
证券时报网· 2025-10-30 21:00
核心业绩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6.76亿元,同比增长1.18% [2]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72亿元,同比增长5.79% [2] - 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反映出盈利结构优化与成本管控能力提升 [2] 财富管理业务 - 前三季度代销业务规模达43.43亿元,较年初大幅增长162.73% [2] - 理财余额244.34亿元,较年初增长14.85% [2] - 财富管理业务快速发展,成为传统存贷业务之外的新增长极,有助于提升非息收入占比 [2] 资产负债规模 - 截至2025年9月末,总资产达2212.01亿元,较年初增长1.05% [3] - 总存款1763.46亿元,较年初增长5.83% [3] - 总贷款余额1463.11亿元,较年初增长6.55% [3] 信贷结构与战略定位 - 母公司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余额1247.86亿元,占全部贷款的90.34% [3] - 制造业贷款余额358.67亿元,较年初增长8.1% [3] - 民营企业贷款余额852.44亿元,较年初增长7.19%,增速均超过全行贷款平均水平 [3] 资产质量与风控 - 截至9月末,不良贷款率为0.94%,与年初持平,维持在行业较低水平 [4] - 拨备覆盖率为355.05%,风险抵御能力充足 [4] - 构建“1+1+3”风险控降团队模式及专业化“百人风控团”,优化前中后三道防线架构 [4] 战略发展布局 - 围绕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及数字金融五大方向积极布局 [5] - 母公司绿色信贷余额52.98亿元,较年初增长21% [5] - 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122.04亿元,较年初增长19.42% [5] 数字化进程与股东回报 - 通过引入DeepSeek等开源大模型实施本地化应用,数据币服务体系试点以来交易量超890亿元 [6] - 2025年10月首次实施中期分红,体现对股东回报的重视 [6] - 公司坚持“支农支小、做小做散”的战略定位,深耕本土,构建“生活+金融”社区循环生态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