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研发创新
icon
搜索文档
擦亮创新底色!梓橦宫研发成果转换蹄疾步稳 创新驱动持续夯实核心竞争力
全景网· 2025-04-30 17:38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达4.16亿元,同比更上台阶 [1] - 归母净利润8564.39万元,毛利率78.80%,保持较高水平 [1] - 克服行业整体景气周期下行影响,展现经营韧性和稳健发展态势 [1] 业务布局与产品表现 - 形成以神经系统类、消化系统类药品为主导,多系统药品协同发展格局 [1] - 胞磷胆碱钠片销售强劲,成为业绩压舱石 [1] - 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普瑞巴林口服溶液等明星产品表现亮眼 [1] - 普瑞巴林口服溶液中选第十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2] - 新品种塞来昔布胶囊快速上量,老品种东方胃药胶囊、苯甲酸利扎曲普坦胶囊销量显著增长 [2] 研发投入与创新 - 研发投入营收占比高达9.55%,资本化研发支出比例提升至73.66% [1] - 一类创新药马甲子胶囊开启I期临床试验 [1] - 新品种塞来昔布胶囊、磷酸奥司他韦胶囊陆续上市销售 [1] - 新研发项目富马酸伏诺拉生片、布洛芬缓释胶囊按计划推进 [1] - 新启动地屈孕酮片、盐酸利多卡因无菌凝胶等项目,提前布局"十五五"产品管线 [1] - 研发创新持续为公司可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有望引领未来业绩 [2] 发展战略与市场拓展 -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2] - 适时进行战略投资,拓展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2]
宏达高科(002144) - 002144宏达高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7:2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61,829.62 万元,较上年上升 15.53% [3] - 2024 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 2,794.45 万元,较上年下降 66.03%,若不考虑宏达小贷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影响,本报告期归母净利润应为 9,358.75 万元,同比增加 13.78% [3] - 一季度营收增加利润变少,原因是国内乘用车市场竞争激烈,主机厂向下游供应商传导降本压力,影响公司一季度毛利率 [6] 业务相关问题 业务结构与投资 - 公司以面料织造和医疗器械为双主业,2024 年 12 月拟以自有资金及自筹资金 20 亿元实施产业化升级项目,包括原厂区零土地技改和建设高端功能性面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工厂及商业一体化项目 [4] - 公司历年对外投资项目及对应年度损益变化情况,详见合并财务报表项目注释的长期股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等科目,若项目在报告年度发生重大变化,会在其他重要事项段落披露 [2] 产品与市场 - 高端功能性面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工厂及商业一体化项目,公司会积极推动建设争取早日投产,项目实施前已开展长期技术和市场调研 [3] - 高端面料产品除用于汽车内饰外,还广泛应用于功能性服饰、家纺产品中,高端应用场景对面料技术指标要求高、认证测试周期长,产品开发和市场营销团队将继续开拓市场 [3] - 公司经营团队将以市场为导向,瞄准高价值客户,积极开发新能源汽车客户业务,加强销售团队建设,提升服务水平 [6] - 为适应市场需求,公司自主研发一系列起绒类面料,仿麂皮面料属高端产品 [12] 医疗器械业务 - 子公司威尔德未来将投入研发成本,提升研发创新能力,完善产品结构,丰富产品型号,开发细分市场,提升市场占有率和综合竞争力,制订更贴合市场的销售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探索智能辅助技术融合解决方案,拓展应用边界;招揽海内外优秀人才 [4] 财务相关问题 长期股权投资减值 - 受市场环境影响,宏达小贷近三年净利润逐年下降,公司结合审计机构判断,认为该项长期股权投资存在减值风险,2024 年期末对持有的宏达小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减值测试,计提减值准备 77,227,069.37 元 [5] 资金来源 - 产业化升级项目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和自筹资金,目前暂无增发股票计划 [4][7][9] 其他问题 股价与市值 - 2024 年 2 月 5 日至 2 月 7 日,董事长沈国甫在二级市场增持本公司股票 1,305,700 股,占公司股本总数的 0.74% [8] - 公司将做好自身经营工作,建设新项目,开拓新市场,以自身发展回报投资者 [6] 行业前景 - 面料织造行业,2024 年公司产能利用和效益水平向好,2025 年汽车销量预计增长,将带动汽车内饰面料需求;服饰面料受国际形势影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12] - 医疗器械行业,2024 年市场稳健增长,政策推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替代,超声设备市场呈“高端化 + 基层化”发展,未来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12] 低空经济布局 - 公司近期新征土地 89.58 亩,建设高端功能性面料和碳纤维复合材料智能工厂及商业一体化项目,碳纤维复合材料在各类装备轻量化领域有广泛应用前景 [12]
永冠新材2024年年报解读:净利润大增97.39%,现金流却下滑34.28%
新浪财经· 2025-04-30 16:07
文章核心观点 - 永冠新材2024年在营收和净利润方面取得较好成绩,但经营现金流下滑、扣非净利润下降等问题值得关注,同时需积极应对面临的多种风险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1][14] 关键财务指标分析 营业收入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2.05亿元,较2023年增长13.72%,得益于销售规模扩大 [2] - 民用消费级胶粘新材料收入31.10亿元,同比增长7.23%,占主营业务50.66%;工业级胶粘新材料收入12.69亿元,同比增长18.22%,占比20.67%;可降解新材料收入15.41亿元,同比增长15.36%,占比24.93%;车规级胶膜新材料收入2.19亿元,同比增长108.31%,占比3.57% [2] 净利润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3亿元,较2023年增长97.39%,得益于营收增加及成本控制和经营效率提升 [3]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9227万元,同比下降14.72%,主营业务盈利能力或面临挑战 [3] 基本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为0.88元/股,2023年为0.43元/股,同比增长104.65%,反映为股东创造价值能力增强 [4] - 扣非每股收益为0.50元/股,较2023年下降12.28%,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盈利能力下滑 [4] 费用分析 - 销售费用为6435万元,比2023年增长17.64%,因销售规模与产品领域增加致人员薪酬增加 [5] - 管理费用为1.04亿元,较上年增长11.86%,系管理人员薪酬及折旧摊销增加所致 [5] - 财务费用为2108万元,相比2023年下降51.81%,因本期汇兑收益增加,对利润增长有积极作用 [5] - 研发费用为1.95亿元,较2023年增长25.30%,为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加新产品技术研发投入 [5] 现金流分析 -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4亿元,较2023年减少34.28%,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速低于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6] -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3.57亿元,上年同期为 -6.88亿元,因本期购买理财产品基金等投资支付的现金较上期下降 [6] -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 -2.11亿元,上年同期为 -3.90亿元,因本期因经营所需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增加 [6] 研发情况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合计1.95亿元,全部费用化,研发投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比例为3.14%,体现对技术创新重视 [8] 研发人员情况 - 研发人员数量为228人,占公司总人数的5.66% [9] - 学历结构上博士研究生0人,硕士研究生3人,本科29人,专科87人,高中及以下109人 [9] - 年龄结构上30岁以下46人,30 - 40岁102人,40 - 50岁52人,50 - 60岁27人,60岁及以上1人,以中青年为主但高学历人员占比低 [9] 管理层报酬情况 - 董事长、总经理吕新民税前报酬总额为224.78万元;财务总监石理善为91.09万元;董事会秘书卢莎为52.42万元,报酬依据多种因素确定 [14]
人福医药(600079):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定增长,研发与重整双轮驱动
东吴证券· 2025-04-30 16:0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近期发布2024年及2025年一季度财报,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有不同表现,25Q1单季度营收下降但归母净利润增长 [8] - 各子公司竞争力提升,核心业务稳定增长,医药工业和商业板块不同子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有不同变化 [8] - 聚焦核心产品加速研发创新,控股股东重整助力新发展,研发费用增加,获批多个新产品,控股股东重整计划获批 [8] - 考虑集采降价和医保控费影响,调整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预计2027年情况,维持“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4525|25435|27089|28985|31077| |同比(%)|9.79|3.71|6.50|7.00|7.2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134|1330|2224|2653|3056| |同比(%)|(14.07)|(37.70)|67.22|19.31|15.18| |EPS - 最新摊薄(元/股)|1.31|0.81|1.36|1.63|1.87| |P/E(现价&最新摊薄)|15.92|25.56|15.28|12.81|11.12|[1] 市场数据 - 收盘价20.82元,一年最低/最高价15.68/25.90元,市净率1.87倍,流通A股市值32128.98百万元,总市值33982.94百万元 [5] 基础数据 - 每股净资产11.11元,资产负债率42.59%,总股本1632.23百万股,流通A股1543.18百万股 [6] 事件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254.35亿元(+3.71%),归母净利润13.30亿元(-37.70%),扣非归母净利润11.39亿元(-37.50%),因营销体系建设、汇率变动及计提减值损失;25Q1单季度营收61.37亿元(-3.61%),归母净利润5.40亿元(+11.09%),扣非归母净利润5.31亿元(+14.35%) [8] 各子公司情况 - 医药工业:宜昌人福营收87.02亿元(+7.97%),净利润27.03亿元(+11.30%);葛店人福营收13.22亿元(+10.66%),净利润2.42亿元(+29.07%);武汉人福营收4.33亿元(-37.18%),净利润0.39亿元(-73.17%);Epic Pharma营收13.53亿元(+27.83%),净利润1.40亿元(+21.16%);新疆维药营收11.25亿元(+12.12%),净利润1.30亿元(+15.47%);三峡制药营收4.59亿元(+23.36%),净利润 - 0.17亿元(同比减亏0.45亿元) [8] - 医药商业:北京医疗营收19.75亿元(+13.98%),净利润1.09亿元(-21.45%);湖北人福营收82.29亿元(-3.90%),净利润 - 0.30亿元(-132.58%) [8] 研发与重整 - 研发:2024年研发费用14.71亿元(+0.59%),25Q1研发费用4.09亿元(+17.02%),有在研项目500多个,1、2类创新药项目60多个,获批近20个新产品 [8] - 重整:控股股东当代科技重整计划获法院批准,招商生科将控制公司3.8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3.70%表决权 [8] 财务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流动资产(百万元)|19858|22453|26100|29867| |非流动资产(百万元)|16650|15667|14683|13570| |资产总计(百万元)|36508|38120|40783|43437| |流动负债(百万元)|13340|13334|14081|14478| |非流动负债(百万元)|2475|2473|2473|2473| |负债合计(百万元)|15815|15807|16555|16951| |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百万元)|17624|18542|19664|20957| |少数股东权益(百万元)|3069|3771|4564|5529| |所有者权益合计(百万元)|20693|22313|24228|26486|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25435|27089|28985|31077| |营业成本(含金融类)(百万元)|14103|14845|15565|16285| |税金及附加(百万元)|178|241|252|273| |销售费用(百万元)|4631|4917|5171|5622| |管理费用(百万元)|1932|2072|2243|2405| |研发费用(百万元)|1471|1625|1739|1865| |财务费用(百万元)|351|54|42|58| |营业利润(百万元)|2522|3641|4270|4850| |利润总额(百万元)|2423|3568|4202|4787| |净利润(百万元)|1778|2926|3445|4021|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330|2224|2653|3056| |每股收益 - 最新股本摊薄(元)|0.81|1.36|1.63|1.87| |EBIT(百万元)|3005|3622|4244|4845| |EBITDA(百万元)|4048|4780|5301|5963| |毛利率(%)|44.55|45.20|46.30|47.60| |归母净利率(%)|5.23|8.21|9.15|9.83| |收入增长率(%)|3.71|6.50|7.00|7.22|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37.70)|67.22|19.31|15.18| |经营活动现金流(百万元)|2164|3834|4329|4451| |投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742)|(129)|(31)|23| |筹资活动现金流(百万元)|(1498)|(1488)|(1531)|(1763)| |现金净增加额(百万元)|(100)|2223|2767|2712| |折旧和摊销(百万元)|1043|1158|1057|1119| |资本开支(百万元)|(985)|(176)|(142)|(84)| |营运资本变动(百万元)|(1431)|(203)|(132)|(658)| |每股净资产(元)|10.80|11.36|12.05|12.84| |最新发行在外股份(百万股)|1632|1632|1632|1632| |ROIC(%)|7.43|9.68|10.75|11.81| |ROE - 摊薄(%)|7.55|11.99|13.49|14.58| |资产负债率(%)|43.32|41.47|40.59|39.02| |P/E(现价&最新股本摊薄)|25.56|15.28|12.81|11.12| |P/B(现价)|1.93|1.83|1.73|1.62|[9]
贝特瑞(835185):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新技术持续推进
东莞证券· 2025-04-30 15:4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增持”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业绩承压但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2025Q1业绩下降速度放缓,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研发成果获市场认可,预计2025 - 2026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11元和1.36元,对应PE分别为18倍和15倍 [1][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2.37亿元,同比-43.32%;归母净利润9.3亿元,同比-43.76%;扣非归母净利润9.13亿元,同比-42.2%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3.92亿元,同比-3.88%;归母净利润1.76亿元,同比-19.2%;扣非归母净利润1.63亿元,同比-35.77% [1] 公司业务情况 - 2024年负极材料销量突破43万吨,同比正增长,产品收入106.92亿元,同比下降13.04%;正极材料销量下滑至约2万吨,营收30.79亿元,同比下降74.99%;其他品种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8.80%,营业成本增长105.06%,毛利率下降 [4] - 截至2024年末,已投产负极材料产能为57.5万吨/年,已投产正极材料产能为6.3万吨/年 [4] 2025Q1财务指标情况 - 2025Q1毛利率为22.78%,同比上升1.79个百分点,环比下降2.07个百分点;净利率为6.23%,较上年同期下降0.05个百分点,较上一季度下降0.61个百分点 [4] - 2025Q1期间费用为3.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0.72万元;期间费用率为9.04%,较上年同期上升2.39个百分点 [4] 公司战略布局情况 - 2024年成功推进印尼年产8万吨新能源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一期)投产,启动印尼二期年产8万吨负极材料产能建设,在摩洛哥启动年产5万吨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项目、年产6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 [4] 公司研发成果情况 - 硅基负极材料领域,硅碳负极材料已开发第六代产品,比容量达2,000mAh/g以上,硅氧负极完成多款氧化亚硅产品技术开发和量产,比容量达1,500mAh/g以上;2024年新一代硅基负极产品打入国际头部客户供应链,CVD硅碳产品预计2025年批量供应 [5] - 快充负极材料领域,创新推出T石墨负极产品,兼具6C快充能力、超长循环寿命及高低温性能优势,已向客户送样并获认可 [5] - 氢能与钠离子电池材料领域,自研燃料电池扩散层、催化层多款关键材料,已在氢燃料电池膜电极上商业化应用;新推出的BNS - O3B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比容量可达150mAh/g,压实密度大于3.4g/cc [5] 公司盈利预测情况 |科目(百万元)|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14,237|15,660|18,793|21,799| |营业总成本|12,894|14,447|17,170|19,884| |营业成本|10,960|12,215|14,470|16,786| |营业税金及附加|110|126|139|168| |销售费用|72|76|90|107| |管理费用|849|886|1,091|1,266| |财务费用|130|282|338|360| |研发费用|772|861|1,042|1,197| |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230|-84|-84|-84| |资产减值损失|-266|-68|-147|-179| |营业利润|1,149|1,533|1,880|2,207| |加:营业外收入|3|6|6|6| |减:营业外支出|8|10|5|5| |利润总额|1,144|1,530|1,881|2,209| |减:所得税|197|237|291|342| |净利润|946|1,293|1,590|1,867| |减:少数股东损益|16|47|58|68| |归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930|1,246|1,532|1,799| |摊薄每股收益(元)|0.83|1.11|1.36|1.60| |PE(倍)|24|18|15|12| [6]
盈利王出炉!六大维度盘点河南A股上市公司
搜狐财经· 2025-04-30 14:00
顶端新闻记者 金艾琳 4月29日晚,河南111家A股上市公司公开披露2024年年报。 2024年,谁才是河南A股上市公司中的 "KPI达人"?是稳扎稳打的老牌巨头,还是异军突起的后起之秀? 通过2024年年报数据,一探究竟。 【营收双雄!洛阳钼业、牧原股份营收超千亿】 | 序号 证券代码 | 证券名称 | x VIV X | | | | --- | --- | --- | --- | --- | | 1 | 603993.SH | | 洛阳铝业 可 | 2,130.2866 | | 2 | 002714.SZ | | 牧原股份 = | 1,379.4689 | | 3 | 000895.SZ | 双 发展 四 | | 595.6122 | | ব | 600531.SH | 豫光金铝 四 | | 393.4454 | | 5 | 000933.SZ | | 神火股份 " | 383.7266 | | e | 600066.SH | | 宇通客车 四 | 372.1759 | | 7 | 601717.SH | | 郑煤机 ~ | 370.2457 | | 8 | 601677.SH | | 明泰铝业 可 | ...
保龄宝2024年营收下滑4.84% 净利润1.11亿元
犀牛财经· 2025-04-30 13:5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4.02亿元,同比下滑4.84% [2] - 净利润1.11亿元,同比大增105.97% [2] - 扣非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254.56% [2] - 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3.78个百分点至11.88% [2] 业务发展 - 益生元、膳食纤维和减糖甜味剂三大核心业务营收同比分别增长16.02%、14.52%和29.73% [2] - 赤藓糖醇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2.58%,受益于欧盟反倾销政策后以34.4%最低税率抢占欧洲市场 [2] - 饲料及副产品业务营收同比骤降31.98%,成为拖累整体收入的主因 [3] 成本控制 - 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玉米、玉米淀粉等原材料采购成本 [2] - 改进生产工艺提升效率 [2] 研发创新 - 2024年研发投入占比提升至4.08% [3] - 研发团队规模扩大至154人,高学历人才占比显著提高 [3] - 2025年3月凭借"高纯度母乳低聚糖舒慕滋"技术获iSEE全球创新奖 [3] 未来规划 - 计划加大欧美市场拓展力度 [3] - 推进美国功能性糖醇项目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3]
“扫地茅”科沃斯强势回归,一季度净利同比增60%再创行业新高
贝壳财经· 2025-04-30 08:34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总收入达165.42亿元,同比增长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06亿元,同比增长31.70% [6]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收38.58亿元,同比增加11.0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75亿元,同比增加59.43%,环比翻倍增长 [7] - 2024年运营成本、销售费用得以控制,营销费用同比减少3.53% [11] - 2024年公司毛利率46.52%,同比增加1.94个百分点 [24] 双品牌战略 - 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2024年销售收入80.82亿元,占全部收入的48.86%,添可品牌高端智能生活电器销售收入80.61亿元,同比增长10.87%,占全部收入的48.73% [11] - 科沃斯品牌服务机器人产品全球出货达295万台,同比增长16.9%,添可品牌洗地机全球出货达414万台,同比增长28.3% [20] - 添可洗地机在美、法、德、加、意等9大国家站点中稳居市占第一 [30] 研发投入与创新 - 2024年研发支出达8.85亿元,同比增长7.30% [22] -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合计获得授权专利2415项,在申专利1470项,新增专利申请410项,其中发明专利157项 [23] - 公司在机器人技术的三维空间理解、交互能力、AI算力、多模态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方面已提交专利申请152项,其中100项为发明专利 [23] - 科沃斯推出T30、T50和X8系列等多款畅销扫地机器人产品,X8系列洗地机器人凭借行业首创的滚筒恒压活洗功能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16] 海外市场拓展 - 2024年科沃斯和添可品牌实现海外收入共计68.08亿元,同比增长12.6%,占公司品牌业务收入的42.2% [32] - 科沃斯和添可品牌在欧洲市场营业收入较上年分别显著增长51.6%和64.0% [28] - 添可已进入欧洲20多个国家超过50个重要的零售渠道 [32] - 2024年擦窗机器人、割草机器人海外收入展现强劲发展势头 [31] 行业背景 - 2024年中国清洁电器市场规模突破400亿元,成为第六大家电品类,行业销售额423亿元,同比增长24.4%,零售量3035万台,同比增长22.8% [10] - 2024年全球清洁电器市场零售额规模达到200亿美元,同比增长8%,东欧、拉丁美洲、中东和非洲零售额同比增速均接近20% [27] - 2024年全球扫地机器人市场出货量2060.3万台,同比增长11.2%,全年销售额达93.1亿美元,同比增长19.7% [27] - 2024年国内洗地机市场零售量同比增长31.1%,添可在内的前三品牌占据洗地机市场65.0%的零售额份额 [27]
三元股份2024年年报解读:财务指标波动背后的机遇与挑战
新浪财经· 2025-04-30 08:00
营收与利润 - 2024年营业收入70.12亿元,同比减少10.73%,主要因市场需求变化和首农畜牧不再纳入合并范围 [2] - 液态奶收入44.11亿元(-8.84%),固态奶收入9.63亿元(+3.50%),冰淇淋及其他收入14.99亿元(-11.65%) [2] - 归母净利润5481.18万元,同比减少77.44%,主因2023年股权转让收益缺失 [3] - 扣非净利润2982.15万元,同比减少87.72%,反映核心业务盈利能力仍需提升 [4] 每股收益 - 基本每股收益0.036元/股(-77.50%),与净利润下滑趋势一致 [5] - 扣非每股收益0.020元/股(+900%),显示核心业务盈利实质性改善 [6] 费用结构 - 销售费用12.10亿元(-4.67%),仓储费及营销费用减少 [7][9] - 管理费用2.67亿元(-14.58%),因首农畜牧剥离减少职工薪酬 [7][10] - 财务费用8415.48万元(+250.84%),因香港三元债转股利息收入减少 [7][11] - 研发费用1.19亿元(-15.56%),占营收比例1.69% [7][13] 研发团队 - 研发人员49人(占总人数0.83%),其中博士7人、硕士24人 [14] - 30-40岁研发人员27人,为团队中坚力量 [14] 现金流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59亿元(+153.52%),受益于业务结构调整 [15]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9326.53万元(-122.98%),因支付联营企业增资款 [16]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5.38亿元,反映资金筹集压力 [17] 管理层薪酬 - 总经理薪酬209.54万元,与运营效率挂钩 [22] - 副总经理薪酬209.24万元,分管业务表现相关 [23] - 财务总监薪酬105.51万元,需强化财务管控 [24] 行业挑战 - 乳制品行业整合加速,区域市场竞争加剧 [18] - 原料奶及包材价格波动影响成本控制 [19] - 食品安全标准持续升级,质量控制体系需强化 [20]
ST百灵2024年年报解读:经营改善与风险并存,现金流与研发投入变动引关注
新浪财经· 2025-04-30 05:45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4年营收下滑但净利润扭亏为盈,费用管控有成效但研发投入结构待优化,现金流波动大且面临多种风险挑战,管理层薪酬有不同表现 [1][2][4] 营收与业务结构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8.25亿元,较2023年下降10.26%,行业政策变化、集采扩面、市场竞争加剧冲击公司业务 [1] - 工业板块收入22.74亿元,同比下降7.72%;商业板块收入14.51亿元,同比下降14.31%,核心业务面临较大市场压力 [1] 净利润情况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62.19万元,较2023年大幅增长108.11%,成功扭亏为盈 [2]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 - 8243.52万元,虽较2023年有所改善但仍亏损,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待加强 [2] 每股收益表现 - 基本每股收益为0.02元/股,较2023年增幅达106.67%,反映每股盈利层面积极改善 [3] - 扣非每股收益为 - 0.06元/股,核心业务每股盈利水平仍不理想 [3] 费用管控 - 2024年公司总费用为216.49亿元,较2023年下降19.5%,各费用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4] - 销售费用下降体现市场推广策略优化,但可能影响产品市场推广和销售增长 [5] - 研发费用下降,投入占比降低、资本化率上升,可能影响公司未来创新能力和产品储备 [6] 现金流状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902.06万元,较2023年大幅减少92.83%,现金支付压力增大 [8] -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8051.86万元,较2023年增加331.17%,积极回笼资金 [9] - 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1.69亿元,较2023年增加21.31%,债务压力有所缓解 [10] 风险挑战 - 行业监管与政策风险,政策变化可能影响公司产品市场准入和价格体系 [11] - 市场竞争风险,公司面临同行强大竞争压力,可能导致市场份额下降 [12] - 研发风险,在研项目若进度不及预期或失败,将对公司未来发展不利 [13] 管理层薪酬 - 董事长姜伟自愿不领取工资报酬,体现降本决心,提升管理层与股东利益一致性 [14] - 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薪酬整体稳定,需评估薪酬体系与公司长期发展目标契合度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