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产出售
icon
搜索文档
消息人士:雪佛龙(CVX.N)已委托摩根士丹利探索出售炼油厂股份及其他亚洲资产的可能性。还在考虑出售其他亚太地区资产的兴趣,包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终端和储存设施。
快讯· 2025-06-19 16:22
资产出售计划 - 雪佛龙已委托摩根士丹利探索出售炼油厂股份的可能性[1] - 公司考虑出售其他亚太地区资产包括澳大利亚和菲律宾的终端及储存设施[1] 资产覆盖范围 - 潜在出售资产涉及亚洲炼油厂股份[1] - 亚太地区资产覆盖澳大利亚与菲律宾的能源基础设施[1]
德美化工: 公司关于拟出售股票资产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6-12 20:18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出售不超过450万股奥克股份股票以优化资产结构并提高流动性 [1] - 出售授权期限为12个月管理层可自主决定交易时机方式和价格 [1] - 若奥克股份发生送股或转增股本等情况出售数量将相应调整 [1] 交易标的基本情况 - 标的资产为公司持有的奥克股份股票权属清晰无质押或司法冻结 [2] - 奥克股份注册资本6.8亿人民币主营聚乙二醇等化工产品生产销售 [2]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公司持有奥克股份3269.59万股占总股本4.81% [4] - 奥克股份2025年一季度总资产56.01亿元净资产27.48亿元 [5] - 奥克股份2024年净利润亏损1.59亿元2025年一季度续亏328万元 [5] 交易安排 - 当前公司持有奥克股份3226.72万股占总股本4.74% [6] - 授权管理层在12个月内灵活处置不超过450万股股票 [6] 交易目的及影响 - 出售旨在提升资产运营效率优化结构促进股东价值最大化 [6] - 具体收益取决于实际出售股数和价格将按会计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6] 股权结构 - 奥克控股集团持股52.89%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4] - 公司为奥克股份第二大股东持股比例超4.8% [4]
银宝山新溢价1211%出售青鼎装备 负债率升至95%扣非净利润连续6年为负
新浪财经· 2025-06-10 16:43
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计划以公开挂牌方式转让全资子公司持有的深圳市青鼎装备有限公司不超过11.99%股权 [1] - 此次出售是继5月底宣布拟转让南通银宝山新科技80%股权后的又一次资产出售行动 [1] - 公司通过旗下深圳市银宝山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持有青鼎装备28.99%股权 此次计划出售不超过11.99%股权相当于减持其间接持股比例的逾四成 [1] - 公司此前已宣布拟公开挂牌转让子公司南通银宝山新科技有限公司80%股权 惠州市银宝山新实业有限公司100%股权也已挂牌转让 [1] 财务危机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显示公司资产负债率已攀升至94.49%的历史高位 [1] - 截至2025年3月末公司总资产35.23亿元 净资产仅为2.18亿元 较上年度末减少20.17% 意味着公司实际上已处于技术性破产的边缘 [2] - 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货币资金仅1.31亿元 远不足以覆盖短期债务 [3] 经营状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21亿元 同比下降4.34% 归母净利润-2.72亿元 盈利仅维持一年后又再度转亏 也是公司近六年的第五年亏损 扣非净利润则连续6年为负 [3] - 公司2015年上市后仅201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9904.33万元的高峰 此后便开始一路下滑 2017年至2023年间营业收入在25-32亿元区间波动 但盈利能力持续恶化 2019年后更陷入连年亏损 [3] 自救措施 - 除出售资产外 公司还通过担保融资 关联方借款等方式缓解资金压力 [3] - 2022年公司将2021年定增募投项目资金变更为补充流动性资金 2022年4月公司董事会还通过了使用不超过2亿元暂时闲置自有资金进行现金管理的议案 [3] 公司背景 - 公司成立于2000年10月 2015年12月在A股上市 曾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会长单位 [3] - 公司聚焦汽车零部件 通讯及消费电子 高端装备三大核心业务 为全球高科技企业提供智能制造一体化解决方案 [3] 高层变动 - 2023年8月23日公司选举贺飞为董事长 这是公司2015年上市至今的第六任董事长 八年六次更换掌舵人在A股市场实属罕见 [4] - 2023年5月深交所曾下发问询函 要求公司说明"主营业务的持续盈利能力是否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4] 技术资产 - 青鼎装备专注于超声加工装备 控制系统和工艺解决方案 在难加工材料领域具有技术优势 [1] - 青鼎装备的46项专利中最新一项申请于2023年8月3日 名为"一种可调节的超声发射器组件及一种超声机床" [4]
万达退到悬崖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3:25
核心交易 - 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涉及39个国内城市包括一线城市 [2] - 交易金额据媒体报道达500亿元,但未获官方确认 [4] - 此次交易是继2017年"世纪交易"后万达最大规模资产出售,去年3月万达还出售轻资产业务30%股权获资600亿元 [5] 交易背景 - 万达近年遭遇流动性危机,资产出售成常态,目前约60%万达广场仍以重资产形式持有 [10] - 2023年万达商业未能如期港股上市触发300亿元对赌回购条款,公司无力支付 [8] - 2024年3月太盟联合5家投资方向新达盟投资600亿元,万达持股比例从70.15%降至40% [9] 交易结构 - 太盟计划注资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国有大行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 [13] - 高和资本首次参与万达交易,将投资北京、上海项目并可能介入运营 [13] - 腾讯、京东通过追加投资试图获取收益,与部分要求仲裁的早期投资者形成对比 [13] 股权变动 - 新达盟目前太盟等投资人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15] - 2024年3月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40%降至12.3%,27.66%股份转让给7家新成立公司 [15] - 分析认为若新投资者希望入股新达盟,万达持股可能进一步被稀释 [15] 资产状况 - 万达广场是万达最核心资产,全国已开业400多座 [8] - 2023年以来已出售20多座万达广场,保险资金为主要接盘方 [11] - 2024年大连万达商管股权被冻结8次,4次成为被执行人涉及金额1.39亿元 [11]
王健林再卖48座万达广场!太盟珠海、腾讯、京东等参与收购
南方都市报· 2025-05-26 22:52
万达商业资产出售 -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近期出售48座万达广场100%股权,涉及39个城市,交易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但未披露金额[1] - 收购方包括太盟、腾讯、京东、阳光人寿等机构,均为万达历史合作伙伴[1][2] - 此次交易是近两年万达广场出售规模最大的一次[1] 万达资本运作历史 - 2018年腾讯、苏宁、融创、京东等以340亿元收购万达商业14%股份[2] - 2024年3月太盟等5家机构向大连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导致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78.83%降至40%[2] - 2024年9月新达盟注册资本从162.10亿元增至405.17亿元,显示新战投资金逐步到位[2] 万达财务状况 - 截至2024年9月末,万达商管货币资金151.16亿元,短期债务439.7亿元(38.9亿元短期借款+400.8亿元一年内到期负债),长期债务1126.5亿元[2] - 2023年至今已累计出售近40座万达广场[3] - 2025年4月同程旅行以24.9亿元收购万达酒店管理公司100%股权[3] 万达债务处理进展 - 公司通过资产出售和珠海商管重组改善资产负债结构[3] - 所有公开债均如期兑付,目前仅剩余极少公开债务[3]
万达退到悬崖边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1:36
交易概述 - 太盟投资、高和资本、腾讯、京东、阳光人寿共同设立合营企业,收购大连万达商管持有的48家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 [1] - 48家目标公司分布于39个国内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 [1] - 此次交易是继2017年"世纪交易"后万达最大规模资产出售,去年3月万达曾出售轻资产业务30%股权获资600亿元 [1] 交易背景 - 万达广场是万达集团最核心资产,全国开业400多座,其中约60%以重资产形式持有 [4][9] - 2017年万达曾将13个文旅项目和77个酒店售予融创、富力,作价637亿元 [4] - 2021年珠海万达商管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需在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否则支付300亿元回购款,最终未能如期上市 [5] - 2023年末太盟投资与大连万达商管签署新投资协议,2024年3月太盟联合5家投资方向新达盟投资约600亿元,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70 15%降至40% [6][7] 交易结构 - 交易由太盟主导,计划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国有大行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 [11] - 高和资本首次参与万达交易,将重点投资北京、上海等项目,可能以资产证券化形式参与 [11] - 腾讯、京东此次追加投资,而2018年入股的其他投资者融创、苏宁已发起仲裁要求偿还投资款 [11] 股权变动 - 目前太盟等投资人持有新达盟60%股权,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 [13] - 2024年3月大连万达商管持股比例从40%下降至12 3%,27 66%股份转让给7家新成立公司 [13] - 原有投资人中多数仍愿意追加投资,新达盟股权结构可能继续变化 [12] 万达现状 - 2024年以来大连万达商管共8次股权被冻结,王健林持有的3 05亿股权及孙喜双持有的2 18亿股权被冻结 [10] - 大连万达商管四次成为被执行人,被执行总金额1 39亿元 [10] - 房地产市场调整导致住宅销售现金流不畅,出售万达广场成为主要选择 [10]
王健林甩卖48个万达广场:仍有巨额债务,“老友”出手接盘
观察者网· 2025-05-26 16:32
交易概况 - 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售48个万达广场项目公司100%股权,交易金额预计达500亿元[1] - 收购方包括太盟(珠海)管理咨询合伙企业、高和丰德(北京)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腾讯控股、北京市潘达商业管理有限公司、阳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1] - 48个万达广场分布在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成都等一、二线城市[1] - 交易已获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无条件批准[1] 交易结构 - 交易通过专项基金平台完成,太盟注资约50亿元认购基金次级份额并主导投资[2] - 银团提供300亿元贷款授信,剩余150亿元通过夹层融资募集[2] - 交易预计2023年下半年完成交割,与万达商管债务到期时间对应[3] 万达商管财务状况 - 截至2023年9月,万达商管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超过400亿元,短期借款达38.89亿元(同比增190%)[3] - 2023年末万达商管上市失败后,太盟投资与大连万达商管签署协议,对珠海万达商管进行再投资[6] - 王健林持有的3亿元万达商管股权于2024年5月被法院冻结[4] 收购方背景 - 太盟投资曾参与2021年万达商管380亿元Pre-IPO融资,并在2023年珠海万达商管重组后持股60%[6] - 高和丰德母公司高和资本在商业地产领域经验丰富[6] - 潘达商管母公司为京东海外创新有限公司,腾讯与京东曾于2018年参与万达商管340亿元战略投资[7] - 阳光人寿此前已收购至少6家万达广场[7] 历史交易对比 - 2017年7月万达曾以637.5亿元出售13个文旅项目和77家酒店给融创、富力,创国内地产并购纪录[4] - 本次交易买方结构从地产开发商转变为投资机构/险资/科技企业组合[5]
沙特阿美正考虑出售部分资产以筹措资金
快讯· 2025-05-24 02:39
沙特阿美资产出售计划 - 公司正在探索潜在的资产出售计划以释放更多现金流 [1] - 资产出售是降本增效的重点考虑选项之一 [1] - 公司已邀请多家投资银行提交方案探讨如何通过现有资产筹措资金 [1] 财务状况与股息调整 - 今年预计将股息支付削减近三分之一 [1] - 油价下跌严重影响了公司营收 [1] 行业背景与战略动向 - 国际油价低迷是公司采取行动的主要背景 [1] - 公司同时推进全球扩张战略 [1] - 作为全球最大石油生产商和沙特政府主要收入来源公司动向对行业有重大影响 [1] 市场反应与信息披露 - 截至目前公司尚未对相关消息作出回应 [1] - 消息来源于四名知情人士分别透露不同细节 [1]
闻泰科技: 闻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拟出售产品集成业务所涉及的相关股权及业务资产包模拟合并报表范围内所有者权益价值估值项目估值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5-17 00:24
闻泰科技出售产品集成业务估值报告核心分析 交易背景与估值概况 - 闻泰科技拟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出售产品集成业务相关股权及资产包,涉及5家公司股权和3家公司业务资产包[4][5] - 估值基准日为2024年12月31日,采用收益法进行估算,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438,946.09万元[5] - 交易背景源于2024年12月美国商务部将公司列入实体清单,导致产品集成业务受到全面不利影响[8] 资产包构成与财务数据 - 资产包包含香港闻泰、印尼闻泰、昆明闻讯、深圳闻泰、黄石智通等主体股权及无锡、印度等地业务资产[5][9][12][13][15] - 模拟合并报表显示:2024年总资产247.98亿元(YoY+0.6%),负债204.09亿元(YoY-5.7%),净资产43.89亿元(YoY+46%)[8] - 2024年营业收入598.26亿元(YoY+30.6%),但净利润亏损39.40亿元(2023年盈利5.03亿元)[8] 主要资产明细 - 实物资产占比23.93%,包括价值59.34亿元的存货、房屋建筑物、设备等[18] - 固定资产包含昆明智能制造产业园一期/二期、黄石产业园等物业,其中46项房屋未取得产权证[18][19] - 无形资产包含19.09亿元土地使用权及外购软件,另有34项未入账专利(12项发明专利)[21][27] 业务资产包详情 - 无锡闻泰资产包:固定资产净值768.87万元,长期待摊费用831.89万元[15] - 印度闻泰资产包:固定资产净值1.71亿元,在建工程1.16亿元(含制造产业园),土地使用权2.24亿元[15] - 香港闻泰持有印尼闻泰99%股权,后者2024年净利润2,313.62万元[9][10] 特殊事项说明 - 黄石智通17项房产正在办理产权证,印度闻泰29项房产未取得使用证书[19] - 部分土地使用权已办理抵押登记,涉及黄石智通6宗工业用地[22] - 模拟报表已抵消内部交易,并剥离未出售的8家关联公司业务[6][8]
闻泰科技:拟43.89亿元出售资产
快讯· 2025-05-16 23:23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交易方式向立讯精密及立讯通讯转让昆明闻讯、黄石智通、昆明智通、深圳闻泰、香港闻泰(含印尼闻泰)的100%股权以及下属公司无锡闻泰、无锡闻讯、印度闻泰的业务资产包 [1] - 本次交易价格为43.89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将战略性退出产品集成业务 [1] 财务影响 - 交易前公司资产总额为749.78亿元,负债总额为401.37亿元,营业收入为735.98亿元,净利润为-28.58亿元 [1] - 交易后公司资产总额下降至664亿元,负债总额下降至315.91亿元 [1] - 交易后营业收入下降至152.56亿元,净利润上升至13.41亿元 [1] 战略调整 - 公司将集中资源专注于半导体业务发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