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资本市场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时代风口】以资本之笔 绘产业新篇
证券时报· 2025-10-24 01:20
文章核心观点 - 深圳市出台《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7年)》旨在通过“产业+资本”深度融合激活产业链并培育新质生产力 [1] - 方案设定量化目标为20万亿市值和千亿交易额 并衔接国家层面“国九条”和“并购六条”的改革要求 [1] - 方案立足深圳“20+8”产业战略 探索以并购重组等资本工具打通产业升级路径 为全国提供可复制样本 [1][2] 产业并购逻辑 - 方案锚定“向新性”的产业并购逻辑 聚焦“20+8”产业体系 跳出规模扩张的传统思维 [1] - 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链主”企业收购未盈利优质资产以突破技术瓶颈 [1] - 鼓励未来产业通过并购加速迭代 国资对轻资产科技企业实施估值包容政策 [1] - 建立“后备—意向—储备”标的库机制 使并购精准对接产业升级需求 [1] 资本供给创新 - 构建“耐心资本+工具矩阵”支撑体系以解决融资难和退出不畅的行业痛点 [1] - 试点非居民并购贷款和科技专项贷款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1] - 通过S基金和“反向挂钩”机制畅通资本循环 目标是培育万亿级产业基金群 [1] - 该闭环设计旨在为并购市场注入长期资金活水 探索价值远超地域范畴 [1] 深港联动与开放性布局 - 依托大湾区协同优势 方案支持企业赴港融资以强化资金储备 [2] - 创新跨境换股和双向并购等工具 推动两地交易所互联互通 [2] - 使深圳企业可高效利用“两个市场”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抢占先机 [2] - 强化了大湾区资本配置中心的功能 [2] 方案落地面临的考验 - 产业整合端需避免盲目并购导致的资源浪费 平衡规模扩张与核心能力提升的关系 [2] - 资本运作端需应对跨境并购的汇率波动和合规风险 以及科技型企业并购估值的专业性难题 [2] - 生态建设端需加强专业人才培育和跨部门协同机制的高效运转 仍需长期投入与磨合 [2]
清华大学田轩:构建长效激励制度,培育耐心资本生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23 13:55
记者丨崔文静 编辑丨包芳鸣 站在"十四五"规划迎来收官与"十五五"规划启航的关键交汇点,中国资本市场深化改革的画卷正徐徐展 开。 过去几年,从注册制全面落地到退市制度刚性执行,市场根基得以夯实;在新"国九条"引领下,上市公 司治理与回报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然而,如何培育"耐心资本"、实现投融资的高质量平衡,又如何 在高水平开放中构建安全韧性,成为迈向新征程必须回答的关键问题。 回顾"十四五"时期,资本市场在基础制度建设上取得了标志性进展。发行、并购、退市等一系列改革, 特别是注册制的全面实施,从根本上重塑了市场生态,推动其更好地服务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但挑战 依然存在,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市场板块功能定位等深层次问题,仍需在"十五五"时期通过制度型开 放和更深层次的改革来破解。 "十五五"新的征程即将开启,资本市场的建设重点正从"渠道式"开放向"制度型"开放深度转变,从基础 制度完善向投资端生态优化持续迈进。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清华大 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副院长田轩,共同探讨如何通过税优政策、长周期考核等关键制度突破,培育"耐心 资本",并构建起能有效防范外部冲击的跨境监管体系, ...
证券ETF(512880)近20日净流入超90亿元,规模近590亿元居同类规模第一
搜狐财经· 2025-10-23 10:56
平安证券指出,证券板块方面,近期市场景气度改善、交投活跃度维持高位,板块从估值到业绩均呈现 β属性,全面受益于市场回暖。长期来看,资本市场新一轮改革周期开启,券商行业仍有较大发展增量 空间。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围绕董事高管激励约束机制、控股股东行为规范等方面升级 监管制度,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治理水平,为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夯实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 预计后续资本市场活跃度维持高位,建议关注全市场规模最大、流动性最好的证券ETF(512880),把 握证券板块投资机遇。 注:数据来源wind、截至2025.10.22,证券ETF规模为588.65亿,在同类21只产品中排名第一。如提及 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 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 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匹配的产 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1023
山西证券· 2025-10-23 08:54
核心观点 - 报告涵盖煤炭、非银行金融及光伏三大行业的最新动态 [3] - 煤炭行业三季度债市呈现平均期限创新高与龙头企业重组带来的结构性机会 [4][6] - 非银行金融行业受益于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修订及市场情绪回暖,两融新开户数创年内新高 [5][10] - 光伏产业链价格整体持稳,呈现结构性分化,需关注新技术方向与供给侧变化 [9][11][12] 煤炭行业评论 - 2025年三季度煤炭市场受益于反内卷政策,煤价反弹,行业盈利能力回升,市场悲观预期有所缓和 [6] - 煤炭债平均久期持续创新高,基本面改善的持续性存疑,导致机构可能增加控制久期的行为 [6] - 2025年9月25日,平煤神马集团与河南能源集团实施战略重组,新主体资产体量和煤炭产销量将大幅提升,规模优势增强 [6] - 重组后预计平煤神马集团资产负债率可能上升,但整体利好双方存量债券,风险抵御能力有望改善 [6] 非银行金融行业评论 - 证监会修订《上市公司治理准则》,从董事高管任职、履职、离职及薪酬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规范,旨在促进利益绑定与投资者保护 [5] - 2025年9月市场新开两融账户达20.54万户,环比增长12.24%,同比大幅增长288%,创年内单月最高纪录,反映投资者信心修复 [10] - 2025年10月13日至17日,主要指数下跌,上证综指跌1.47%,沪深300跌2.22%,创业板指数跌5.71%,A股日均成交额2.19万亿元,环比下降15.76% [10] - 截至10月17日,两融余额为2.43万亿元,中债-总全价指数较年初下跌1.94%,10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21.69个基点至1.82% [10] 光伏行业评论 - 电池片价格出现结构性下滑,182-183.75mm N型电池片均价为0.315元/W,较上周下降1.6%,而210mm N型电池片价格持平于0.31元/W [9] - 多晶硅价格结构性上涨,致密料均价为52.0元/kg,较上周上涨2.0%,颗粒硅均价持平于50.0元/kg [11] - 预计2025年第四季度多晶硅产量为38.2万吨,同比增加约3%,但2025年全年国内产量预计约134万吨,同比下降27.3% [11] - 硅片价格持平,182-183.75mm N型硅片均价1.35元/片,210mm型硅片均价1.70元/片,预计11-12月减产确定性强 [11] - 组件价格持平,TOPCon双玻组件价格0.693元/W,BC组件较TOPCon溢价8.6%至10.9%,终端需求疲软导致对涨价接受度低 [12] - 报告重点推荐BC新技术方向(如爱旭股份、隆基绿能)、供给侧方向(如大全能源、福莱特)及海外布局方向(如博威合金、横店东磁)等投资标的 [12]
券商晨会精华:公募新发放量,关注优质金融
新浪财经· 2025-10-23 08:29
市场整体表现 - 市场弱势震荡,沪深两市成交额1.67万亿,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060亿,自8月5日以来首次跌破1.7万亿 [1] - 截至收盘,沪指跌0.07%,深成指跌0.62%,创业板指跌0.79% [1] - 油气、工程机械、风电设备等板块涨幅居前,贵金属、煤炭、电池等板块跌幅居前 [1] 建筑行业 - 上海市发布行动方案,明确建筑企业发展方向,旨在减少同质化竞争,巩固3家以上综合实力相当于ENR全球承包商250强的大型全产业链建设集团地位 [1] - 方案支持企业培育专注细分市场的特色中小企业,并推动其参与城市更新投资运营和出海实现转型 [1] - 建议关注上海优质建筑企业 [1] 金融行业 - 2025年9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6778份,环比增长18.0% [1] - 公募基金新发份额大幅提升,9月为1675亿份,月环比增长64% [1] - 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改落地,新规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并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 [1] - 私募证券基金8月备案429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备案规模同比增长227% [1] - 低利率时代下资产配置逻辑重塑,建议把握具备财富管理优势的优质个股,银行推荐零售及财富管理标杆,券商推荐大财富管理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的公司 [1] 货币政策 - 从银行角度看,基于呵护息差健康性、减轻银行资产再配置压力等因素,年内下调LPR的可能性不大 [2] - 近5年来,11-12月份LPR下调概率较低,且认为今年第四季度下调LPR以刺激信贷需求的意义不大 [2] - 今年更倾向于采取财政贴息、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等方式实现变相降息 [2] - 当前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最大痛点在于资产再配置压力 [2]
华泰证券:公募新发放量,关注优质金融
证券时报网· 2025-10-23 07:57
人民财讯10月23日电,华泰证券指出,2025年9月全市场发行理财产品6778份,环比+18.0%。公募基金 新发份额环比大幅提升,9月为1675亿份,月环比+64%。9月5日公募费率改革第三阶段销售费改落地, 新规有望引导销售机构由赚取"流量"向赚取"保有"转变,引导投资者长期持有基金。私募证券基金备案 规模保持较高水平,8月备案429亿元,年初以来累计备案规模同比+227%。资本市场改革持续深化,低 利率时代下资产配置逻辑重塑,建议把握具备财富管理优势优质个股,银行推荐零售及财富管理标杆, 财富管理战略地位提升的公司;券商推荐大财富管理产业链具备较强优势的公司。 ...
刚刚!中国股票突传利好!
天天基金网· 2025-10-22 09:02
外资最新发声,看好中国资产配置价值。 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表示,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 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广发证券策略首席分析 师刘晨明认为,对外资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与H股,是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基准指数的重要策 略。 牛市来了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 量发放!先到先得! 他进一步表示,7月以来中国资产"赚钱效应"显现,海外投资者逐渐意识到提高中国资产配置比例的必要 性。对外资而言,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与H股,是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基准指数的重要策略。 回到市场层面,A股、港股市场21日全线走强,截至收盘,沪指涨1.36%,重新站上3900点;创业板指 大涨超3%,恒生科技指数涨超1%。展望后市,有券商机构认为,支撑本轮A股、港股向上的中长期逻辑 仍在,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结构性景气提供支撑,资金面充裕。 摩根士丹利:增持中国资产 10月21日,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在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 ...
中国股票,突传利好
证券时报· 2025-10-21 19:48
外资对中国资产的配置观点 - 全球投资人对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进一步增持是大势所趋 [1][2] - 增配目前仍低配的A股与H股是外资跑赢MSCI新兴市场等基准指数的重要策略 [1][4] - 净流入中国股市的外资在2024年9月份反弹至46亿美元,创下自2023年11月份以来单月最高 [4] 摩根士丹利的投资建议 - 对中国市场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 [2] - 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市场波动 [2] - 特别看好贵金属,尤其是黄金,认为黄金在目前水平上或有进一步上涨5%的可能性 [4] - 预计美元指数将从98左右逐渐走弱,到2024年底可能降至95,到2025年底可能降至85 [4] 市场表现与资金面 - A股市场于10月21日全线走强,沪指涨1.36%重新站上3900点,创业板指大涨超3%,沪深两市成交额达1.87万亿元,较上一交易日放量1363亿元 [1][6] - 港股市场同步上涨,恒生指数收涨0.65%,恒生科技指数涨1.26% [1][6] - 美联储重启降息周期有助于改善中国股市流动性,历史数据显示美联储降息后A股与H股多呈上涨走势 [4] 机构后市展望 - 支撑A股和港股向上的中长期逻辑包括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以及结构性景气和充裕资金面提供支撑 [1][7] - 有机构认为2025年第四季度有科技引领的行情,2026年春季可能是阶段性高点但非全年高点,全面牛市条件将越来越充分 [7] - 中期视角下泛科技仍是市场主线,AI产业趋势仍在演绎,TMT板块订单和补库处于上升趋势,有望延续高景气 [8] - 若市场担忧解除,港股科技板块更受益于产业趋势,外资回流和南向资金流入有望推动港股四季度行情,AI驱动下港股科技仍是主线 [7]
吴晓求:我们找到了正确发展资本市场的道路,三项改革让市场有长期向好趋势的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1 13:31
资本市场改革核心观点 - 告别“到了3300点就跑”的短线思维,资本市场已找到正确发展道路,三项改革奠定长期向好趋势基础 [1] 资产端改革 - 从发行端着力推动上市公司结构转型,使高科技企业、科创型企业成为市场主力军 [1] - 推动中国产业升级迭代是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战略任务,使市场具备预期性、成长性和可投资价值 [1] 需求端改革 - 改善市场流动性,改革约束大资金进入市场的一系列规则 [1] - 央行对资本市场的关注和金融监管总局对大资金限制性条款的改革是重要举措 [1] 制度平台改革 - 证监会重点推进制度平台改革,首要任务是确保市场透明度 [1] - 制度平台改革要求不能有歧视性条款 [1] - 对违规违法行为需有严正威慑,对严重违规违法行为采取刑事处罚和民事赔偿并重的处罚机制 [1]
市场震荡上行,中证A500ETF(560510)盘中涨超1%,前三季度两市成交额高增,社会信心备受提振,机构研判“牛市逻辑仍在”
新浪财经· 2025-10-20 13:23
中证A500ETF及指数表现 - 截至2025年10月20日午间收盘,中证A500ETF(560510)盘中涨超1%,半日收涨0.71%,成交5754.36万元 [1] - 其跟踪指数中证A500指数(000510)当日上涨0.98%,成分股士兰微上涨9.95%,天孚通信上涨8.94%,思源电气上涨8.36%,中际旭创上涨8.31%,东山精密上涨7.37% [1] - 截至10月17日,该ETF最新资金净流入2728.45万元,近5个交易日内有3日资金净流入,合计净流入2718.03万元 [1] - 中证A500ETF近1年净值上涨24.49%,排名可比基金前三 [1] 宏观经济与市场环境 - 2025年前三季度,国家发展着力点更多放在扩大内需上,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改善市场竞争秩序,加快货物、人员、资金等要素流动,提速产业链配送 [2] - 在稳定和活跃资本市场政策作用下,前三季度沪深两市股票成交额同比增长106.8% [2] - 市场进入牛市整理期,呈现资金高切低、指数横盘、缩量轮动特征,主要因牛市整理期结束条件未达、中美关系不确定性、关键会议前波动收敛所致 [2] - 牛市逻辑仍在,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结构性景气提供支撑,资金面充裕,下修幅度或有限 [2] 中证A500指数特征与ETF产品 - 中证A500指数从各行业选取市值较大、流动性较好的500只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各行业最具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2] - 指数市场表征性更强,对新兴领域覆盖度更高,兼具行业代表性与成长弹性 [3] - 指数"百业龙头"特性精准契合经济转型升级中行业集中度提升趋势,成为捕捉各赛道核心力量的优质工具 [3] - 中证A500ETF设有场外联接基金,包括泰康中证A500ETF联接A(022426)、联接C(022427)、联接Y(02294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