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通信

搜索文档
国盾量子: 国元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024年度募集资金存放与使用情况的专项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3-25 21:32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2020年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65,593.94万元 实际到账时间2020年7月2日 [1] - 2024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净额175,184.61万元 实际到账时间2024年12月13日 [1] - 截至2024年末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余额20,030.22万元 其中现金管理未到期14,000万元 专户余额6,029.57万元 [1] -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截至2024年末尚未使用 专户余额175,516万元 含未支付发行费用187.17万元 [1] 募集资金管理情况 - 公司制定《募集资金管理制度》并开设多个专项账户 分别与徽商银行、民生银行、合肥科技农商行等机构签署监管协议 [1] - 截至2024年末正常存续的募集资金专户包括民生银行合肥自贸试验区支行(余额4,622.91万元)、平安银行合肥分行(余额1,079.63万元)、兴业银行济南高新支行(余额327.03万元) [1] - 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专户已销户 [2] - 向特定对象发行募集资金专户设于农业银行合肥长江路支行 余额175,516万元 [2] 募集资金使用情况 - 2024年度使用首次公开发行募集资金总额32,933.60万元 累计使用51,143.40万元 [9] - 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累计投入7,284.46万元 较调整后投资额15,306.57万元差额8,022.11万元 [9]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累计投入2,971.94万元 已全部使用完毕 [9] - 使用超募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10,569.21万元 占超募资金总额35,230.71万元的30% [6][9]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永久补充流动资金总额32,775.29万元 [6] 闲置募集资金管理 - 2024年董事会授权使用不超过43,500万元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 [2][3] - 截至2024年末使用闲置募集资金进行现金管理未到期余额14,000万元 [10] - 现金管理产品包括国盛收益系列、华泰证券寰益系列、平安银行结构性存款等 预期年化收益率介于0.1%-4.0% [2][3] 募投项目变更与结项 - 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调减投资额10,367.60万元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调减1,717.12万元 [6][11][12] - 特种行业量子通信设备项目调减投资额1,300万元 调整后投资额2,749.06万元 [3][6] - 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已结项 节余资金转入超募账户 [3][4][5] - 项目变更主因系2021年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导致进口设备采购受限 以及房产交付延期 [7] 项目效益实现情况 - 量子通信网络设备项目2024年实现效益-1,141.87万元 未达预期主因市场需求波动及库存消化优先 [9][13] - 特种行业量子通信设备项目2024年4-12月实现效益147.10万元 低于预期因未生产相关产品 [9][13] - 研发中心建设及量子计算研发项目未设置承诺效益 无法单独核算 [13]
国盾量子:2024年报净利润-0.32亿 同比增长74.19%
同花顺财报· 2025-03-25 20:47
财务表现 - 2024年净利润为-0.32亿元,较2023年-1.24亿元同比增长74.19% [1] - 营业收入为2.53亿元,较2023年1.56亿元同比增长62.18% [1] - 基本每股收益为-0.4元,较2023年-1.54元改善74.03% [1] - 每股净资产为31.5元,较2023年18.75元增长68% [1] - 净资产收益率为-2.12%,较2023年-8.23%改善74.24个百分点 [1] - 每股公积金为30.11元,较2023年16.84元增长78.8% [1] - 每股未分配利润为0.2元,较2023年0.66元下降69.7% [1] 股东结构 - 前十大流通股东合计持有3559.2万股,占流通股比例44.29%,较上期减少68.02万股 [2] - 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为第一大股东,持有1080万股(占总股本13.44%)且持股未变动 [3] - 科学家潘建伟持有660.8万股(占8.22%)且持股稳定 [3] - 楼永良持股173.51万股(占2.16%),本期减持19.47万股 [3] - 安徽润丰投资集团持股151.02万股(占1.88%),本期减持30.68万股 [3] - 柳志伟新进前十大股东,持有131.63万股(占1.64%) [3] - 合肥鞭影股权投资合伙企业退出前十大股东,原持有148.5万股(占1.85%) [3] 利润分配 - 公司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为不进行现金分红也不实施资本公积转增股本 [4]
西安光机所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半导体芯闻· 2025-02-28 18:03
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创新进展 -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一系列显著性创新进展,相关成果发表在《科学进展》、《物理评论通讯》、《自然通讯》及全球光通信大会OFC等 [1] - 在集成光学频率梳领域,西安光机所与中科大、国防科大合作实现两套独立泵浦的"全同"微腔孤子光学频率梳,验证了50通道梳齿对之间的高可见度HOM干涉,为大规模并行量子通信奠定技术基础 [2] - 该成果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并被编辑推荐为本期精选 [3] 硅基光互连芯片研发突破 - 西安光机所成功研制国际首款单端口速率为2Tbps的硅基OIO光互连芯片,岸线带宽密度达4Tbps/mm,创OIO光互连单纤速率最高纪录 [5] - 该芯片融合高性能微环调制器、高增益雪崩光电探测器等技术,攻克高带宽、低功耗、高可靠性难题,为AI、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提供国产化解决方案 [5] - 团队构建了从理论建模到芯片集成的完整技术链,通过光电协同设计实现全局优化,2篇论文被2025年OFC会议录用 [5][7] 超表面芯片理论创新 - 提出广义超表面偏振光学相位调控理论,拓展偏振调控边界,研制出量子态层析偏振复用超表面芯片 [8] - 该理论可实现多通道任意偏振态相位独立控制和能量分配,为多功能超表面光子器件开辟新途径 [8] - 基于该理论设计的超表面可对量子态进行广义测量,提出的自学习量子态重构方法显著降低实验复杂度,成果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 [11] 技术应用与产业化 - 硅基光互连芯片研发采用光电协同设计与混合集成技术,通过等效电路模型实现高速光电信号完整性全局优化 [7] - 超表面芯片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偏振探测、显微成像、量子态测量等领域 [8] - 量子态重构方法SLST结合SPSA算法,在同样采样数目下以较少迭代次数达到更高精度,具有抗噪声优势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