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一体化
搜索文档
决胜“十四五” 打好收官战|城乡融合、协同创新双提速——长三角一体化涌动发展新活力
新华社· 2025-10-13 21:45
城乡融合发展 - 安徽马鞍山市博望区丹阳镇与江苏南京市江宁区丹阳社区通过设立苏皖“两省一街”丹阳警务室,成为跨省融合、高效治理的新样本 [2] - 浙江平湖市广陈镇山塘村与上海统一建筑风貌、共享旅游资源、联合招商运营,使老街修旧如旧,商铺业态互补,游客已感受不到省界存在 [2] - 上海金山区与浙江平湖市在毗邻地区发展高附加值农业新产品,努力实现跨省合作共赢 [3] - 浙江嘉善县干窑镇组建的农事服务企业累计耕作长三角区域农田达3万亩,其中江苏吴江1000多亩,上海青浦约500亩 [7] 科技创新协同 - 惠智康(浙江)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上海的南浔(青浦)人才科创中心进行研发,后到南浔区的长三角高层次人才科创基地投入转化,迁移直线距离不到80公里 [4] - 由思必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牵头的“长三角语言计算创新联合体”优化抗噪语音识别引擎及声纹识别技术,新成果已运用在长三角制造的汽车上 [4] - 复旦—欧普全球智慧照明校企联合实验室研究适老光环境、大空间光环境等课题,加速科研成果转化和培养创新型人才 [5] - 长三角首部以协同立法形式针对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地方法规于9月1日起同步施行,以制度创新推动全方位协同创新 [6] 产业升级与经济效益 - 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开弦弓村依托5G等技术建设智能监测站,“江村大米”最高能卖到12元一斤 [7] - 全球首条8英寸硅基氮化镓量产线、国产首台商用2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全球领先的人形机器人生产线等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在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投产投用 [7]
安徽建工(600502):动态点评:高股息优质建筑国企,受益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东方财富证券· 2025-10-13 20:20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2][7] 核心观点 - 报告认为安徽建工是高股息优质建筑国企,将受益于长三角一体化建设 [1][6] - 公司作为安徽省基建头部企业,有望核心受益于省内“十五五”期间保持较高强度的投资建设 [6] - 公司通过地域和业务领域拓展(如新能源运营)为增长提供支撑,经营韧性凸显 [6] - 公司股息率具有吸引力,现金流有望随业绩回升和化债推进而好转,为分红提供保障 [6] 基本数据与市场表现 - 截至2025年09月30日,公司总市值为7,84456百万元,52周涨幅为482% [4] - 52周最高/最低股价分别为522元/436元,对应最高/最低市盈率(PE)分别为669/559 [4] - 52周最高/最低市净率(PB)分别为082/068 [4] 行业与区域发展机遇 - 安徽省“十五五”高速公路建设强度有望保持高位:根据规划,到2035年高速公路里程需达10165公里,截至2023年底为5804公里,未来年均需新增363公里,较“十四五”年均300公里的水平提升约21% [6] - 市政建设方面,安徽将建设长三角世界级港口群,市政、港航建设景气度良好 [6] - 水利建设保持高景气度:2025年前8月水利管理投资增速达74% [6] 公司经营与竞争优势 - 2025年上半年,在行业下行背景下,公司新签订单同比增加268%至75086亿元,体现经营韧性 [6] - 公司加速地域拓展,实施全省、全国、全产业链、全球“四大战略布局”,设立18个省外分公司,重点开发京津冀、长三角、大湾区、新疆等市场 [6] - 公司拓展运营类业务:截至2024年底,控股运营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246MW,年设计发电量约10亿度;2024年水力发电业务营收163亿元,利润总额070亿元 [6] - 公司已投入运营三个分布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合计9MW,并大力推进光伏建筑一体化 [6] 盈利能力与股息分析 - 盈利预测:预计2025-2027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338亿元、1439亿元、1538亿元,对应增长率分别为-050%、751%、688% [7][8]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EPS)分别为078元、084元、090元 [8] - 基于2025年9月30日市值,公司股息率达59%;2024年现金分红463亿元,分红率为3446% [6] - 预计2025-2027年市盈率(P/E)分别为599倍、557倍、521倍,市净率(P/B)分别为048倍、046倍、043倍 [7][8]
宁淮城际铁路跨淮河入江水道段连续梁全部合龙
新华社· 2025-10-13 15:14
项目工程进展 - 宁淮城际铁路洪泽至金湖双线特大桥8座连续梁全部合龙,成功跨越约2420米宽的淮河入江水道,标志着项目重难点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1] - 该进展为宁淮城际铁路按期通车奠定坚实基础 [1] 项目线路概况 - 宁淮城际铁路新建线路长约179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1] - 线路跨越苏皖两省,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东站引出,引入在建的北沿江高铁南京北站 [1] - 洪泽至金湖双线特大桥全长约31.7公里,是项目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其跨淮河入江水道段为全线跨水域面积最大、跨度最长的连续梁桥群 [1] 行业战略意义 - 宁淮城际铁路是长三角城际轨道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1] - 项目建成后将与徐盐高铁、连镇高铁等互联互通,实现淮安与南京1小时直达 [1] - 项目对完善区域城际轨道交通网络布局、便利沿线群众出行、促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新澳股份跌2.06%,成交额2.89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380.38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0-13 13: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情况 - 10月13日盘中下跌2.06%,报收7.60元/股,成交金额2.89亿元,换手率5.15%,总市值55.50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380.38万元,特大单净买入370.06万元,大单净买入10.32万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上涨13.26%,近5个交易日、近20日、近60日分别上涨20.44%、23.78%、30.14% [2] - 最近一次于10月10日登上龙虎榜,当日龙虎榜净买入-5086.95万元,买入总额1.12亿元(占总成交额27.48%),卖出总额1.63亿元(占总成交额39.94%) [2]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数据 - 公司主营业务为羊毛纱线及羊毛毛条、羊绒纱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5.54亿元,同比微降0.08% [2]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2.71亿元,同比增长1.67% [2]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毛精纺纱线56.11%,羊绒30.77%,羊毛毛条11.87%,改性处理及加工等1.26%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3.72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43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1.47万户,较上期增加2.22%,人均流通股48,921股,较上期减少2.17% [2] - 同期,交银新生活力灵活配置混合A(519772)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纺织服饰-纺织制造-其他纺织 [2]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长三角一体化、小盘、昨日涨停、龙虎榜热门、抗菌面料等 [2]
上海银行涨2.07%,成交额8.0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2186.02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0-13 11:12
上海银行所属申万行业为:银行-城商行Ⅱ-城商行Ⅲ。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低市盈率、破净股、长期破 净、QFII持股、长三角一体化等。 截至6月30日,上海银行股东户数9.80万,较上期增加8.35%;人均流通股144983股,较上期减少 7.69%。2025年1月-6月,上海银行实现营业收入0.00元;归母净利润132.31亿元,同比增长2.02%。 10月13日,上海银行盘中上涨2.07%,截至11:02,报9.38元/股,成交8.06亿元,换手率0.61%,总市值 1332.80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2186.02万元,特大单买入1.32亿元,占比16.33%,卖出1.05亿元,占比 13.03%;大单买入2.13亿元,占比26.43%,卖出2.18亿元,占比27.02%。 上海银行今年以来股价涨5.04%,近5个交易日涨3.76%,近20日跌0.21%,近60日跌14.02%。 资料显示,上海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上海市黄浦区中山南路688号,成立日期1996年1月30日,上市日 期2016年11月16日,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公司金融业务、零售金融业务和资金业务等。 分红方面,上海银行A股上市后累计 ...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投资基金登记成立
搜狐财经· 2025-10-13 10:14
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新发展建设有限公司 5 省属国企 20.00% 10000 | 全国企业信用查询 | | 江苏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投资基金合伙企业(7 8 | 查一下 | | --- | --- | --- | --- | | 基本信息 10 | 法律诉讼 | 经营风险 | 经营信息 | | 执行事务合伙人 | 苏州东方创禾私募基金管理有限 公司 | 登记状态 | 存续 | | | 委派代表:宋中华 | 出资额 | 50000万元 | | 组织机构代码 | MAG0WNR2-1 | 工商注册号 | 320584001585214 | | 企业类型 | 有限合伙企业 | 营业期限 | 2025-10-11 至 2037- | | 人员规模 | | 参保人数 | - | | 所属地区 |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 | 登记机关 | 苏州市吴江区数据局 | | 国标行业 | 资本市场服务 (J67) ∨ | 英文名 | Jiangsu Yangtze Riv Fund Partnership (Li | | 主要经营场所 | 苏州市吴江区黎里镇汾湖大道558号6号楼11楼(邮编215200) 附近企业 | | | | 经 ...
六大都市圈“建群”,长三角一体化如何形神兼备
央视网· 2025-10-11 14:49
长三角一体化新阶段 - 行动方案正式印发,提出30项具体任务举措,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从基础设施硬联通转向制度规则软对接,从城市群体化走向都市圈同城化 [1] - 区域发展新理念为“形神兼备的现代化都市圈”,核心要义在于通过制度统一与互认降低区域运行的制度性交易成本,是战略的关键性升维 [1][4] 长三角经济与基建成就 - 长三角GDP占全国比重从2018年23.9%提高至2024年24.6%,6年间贡献中国约26%的经济增量,万亿GDP城市数量从6个增至9个,占全国三分之一 [2] - 区域进出口总值突破16万亿元,占全国36.5%,并形成26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如大飞机 [2] - 基础设施硬联通成就显著,7年多来16条省际断头路建成通车,区域高速公路断头路清零在即,轨道上的长三角今年建设投资预计超1300亿元 [2] 行动方案核心框架:“七个一” - 方案围绕“七个一”展开,包括共建跨区域协调发展“一个群”、共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一张网”、共铸科技产业创新协同“一条链” [4] - 其他“一”包括共促市场环境优化提升“一站享”、共下高水平开放合作“一盘棋”、共用生态环境共保联治“一把尺”、共推民生服务便利共享“一张卡” [4] 都市圈同城化战略重点 - 长三角一体化的核心引擎在于六大都市圈,方案将都市圈同城化置于突出位置,目标是实现空间规划协同化、基础设施网络化、要素流动自由化等 [5] - 同城化关键是拆解行政壁垒和制度差异,方案通过“一卡通”“一网通办”等举措精准拆解壁垒,并探索建立更高层级的协调机制 [5][6] 规则统一与利益共享机制 - 推动重点领域规则标准统一和互认,如在医疗检验结果、职业技能资格、食品安全、环保等领域建立区域协同标准体系 [6] - 通过宁淮智能制造产业园等特色合作园区探索构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机制,旨在形成合作共赢的制度安排 [6] 改革背景与战略意义 - 当前长三角一体化已进入深水区,方案选择以空间范围较小的都市圈为突破口进行制度创新先行先试,是务实的改革策略 [9] - 在全球产业链重构背景下,区域一体化程度决定竞争力,长三角目标是打造全国发展强劲活跃增长极和世界级城市群 [9][10]
谋划“十五五”|合肥新能源汽车产业需充分协同长三角产业链
新浪财经· 2025-10-11 10:36
行业战略定位 - 合肥将新能源汽车产业作为“首位产业”进行战略布局,目标是成为全国乃至全球产业版图上的重要一极 [1] - 产业正迎来新拐点,需从“单点突破”迈向“系统协同”,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以寻找新发展动力 [1][3] - 合肥凭借整车制造与动力电池的双重优势,正成为长三角地区的重要增长极 [3] 产业链协同 - 增强产业链韧性:推动合肥整车龙头企业兼并重组以提升集中度,并与长三角其他省市在核心环节建立协同机制,例如与上海协同创新智能驾驶、车联网和车规级芯片,与江苏稳定动力电池等核心零部件供应 [4] - 补齐关键短板:通过“引进+共建”方式弥补车规级芯片、智能驾驶系统等短板,重点与苏州、宁波、常州等零部件集聚城市合作,引进高端零部件企业,形成“合肥整车+长三角零部件”互补格局 [5][6] - 推动产业链延链拓展:依托本地龙头企业建设长三角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中心,并融入长三角后市场网络,打造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售后服务标准统一与体系互认 [7] 技术创新体系 - 健全创新链与研发体系:依托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牵头建设产业创新联合体,并联合南京、杭州、上海等地共建“长三角新能源汽车研发创新中心”,聚焦动力电池、车规级芯片等关键技术领域 [9] - 完善跨区域攻关机制:建立协同机制,明确合肥牵头动力电池与芯片技术,上海主攻人工智能与软件系统,江苏专注材料科学,浙江强化制造工艺,以突破“卡脖子”难题 [10] - 强化成果转化:牵头建立跨区域常态化对话机制和一体化数据中心,构建统一的技术市场协同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跨区域转化 [11][12] 市场拓展策略 - 差异化市场布局:针对长三角不同城市制定策略,在上海、南京、杭州等国际化大都市聚焦高端智能车型,在江苏、浙江等经济发达城市推出高性价比车型,在安徽省内满足家庭及公共服务需求 [14] - 推动区域市场互通:联合举办展会论坛构建品牌联合推广机制,推动跨区域销售与服务协同,并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动新能源汽车跨城运营,统一采购标准及共享运维体系 [15] - 开拓海外市场:推动长三角企业“抱团出海”,联合参与国际车展,以上海港、宁波舟山港等为核心建立出口集运中心,组建“长三角汽车出口联盟”共享海外渠道 [15] 基础设施与政策保障 - 建设充换电网络:牵头推动长三角区域统一的充电设施标准和认证体系,构建“共建共管共享”的服务网络,实现跨城充电即插即用与费用结算互认,并与江苏、浙江协同电力调度 [17] - 加快智能交通系统:以合肥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为基础,与上海、苏州、杭州合作推动5G-V2X通信网络全域覆盖,建设统一的智能交通管理平台,实现跨区域交通数据互通 [18][19] - 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建议设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协调小组”,统筹产业政策、技术攻关等,推出跨区域配套政策如购车补贴、税收优惠等,并建立联合监管机制 [20] - 健全人才与金融体系:牵头打造人才协同体系,联合培养高级工程师,并设立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利用股权融资、债券发行等多渠道筹资 [21][22]
杭衢高铁今日联调联试,跑出最高试验时速385公里
新浪财经· 2025-10-10 17:54
杭衢高铁测试进展 - 10月10日综合检测列车在单列动车组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中跑出385公里每小时的目标速度值[1] - 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测试按线路设计时速350公里的110%标准进行最高测试速度运行试验[1] - 后续将进行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和信号系统测试为全线拉通运行试验打下基础[1] 杭衢高铁线路概况 - 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桥隧比达78.7%[1] - 线路途经杭州市建德市和衢州市龙游县、衢江区、柯城区、江山市共设6个车站[1] 项目战略意义 - 建成后将在环杭州湾经济带和金衢丽经济带之间构筑高效便捷的交通大动脉和经济纽带[2] - 对优化区域铁路网结构布局助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促进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
杭衢高铁联调联试跑出最高试验时速
中国新闻网· 2025-10-10 16:55
杭衢高铁是国内首条采用"PPP+EPC"(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工程总承包)模式运作的高速铁路,位于浙 江杭州建德市和衢州市境内,正线全长约131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共设建德(既有)、建德南、龙游 北、衢江(预留)、衢州西、江山(改扩建)6个站,桥隧比达78.7%。 中新网杭州10月10日电(王逸飞 许文峰 张子扬)据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消息,10月10日,杭衢 高铁在前期逐级提速测试的基础上,进行了单列动车组最高测试速度等级提速试验,综合检测列车顺利 跑出385公里每小时的试验目标速度值,实现了联调联试阶段性目标。 据了解,逐级提速测试分为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测试和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两个阶段。在单列动车 组逐级提速测试阶段,安排综合检测列车在线路上逐步提升试验速度,直至按线路设计速度110%的速 度标准进行最高测试速度运行试验。杭衢高铁设计时速为350公里,按上述标准,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 试验的最高测试速度应达到385公里每小时。 根据计划安排,杭衢高铁单列动车组逐级提速试验还将持续开展,后续将进行重联动车组逐级提速试 验、信号系统测试等,为全线拉通运行试验打下基础。 据铁路部门消息,杭衢高铁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