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

搜索文档
工信部|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的公示(274家)
机器人圈· 2025-09-05 18:39
政策发布 - 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于2025年9月4日公示2025年度卓越级智能工厂项目名单 共274家企业入选 [1][4] - 公示期为2025年9月5日至9月11日 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反馈 [5] 行业分布 - 覆盖集成电路、汽车制造、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等关键工业领域 [8][10][11][12][13][14][15][16][17] - 地域分布广泛 涉及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 其中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制造业大省入选企业数量领先 [8][10][11][12][13][14][15][16][17] 技术特征 - 普遍采用AI驱动、数据全流程贯通、数智融合、柔性制造等先进技术模式 [8][10][11][12][13][14][15][16][17] - 强调端到端协同、产业链联动、精益化管理及绿色低碳制造能力 [8][10][11][12][13][14][15][16][17] 重点企业项目 - 北京北方华创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开展集成电路装备5G柔性制造 [8] - 江苏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设超高速锂离子电池智能工厂 [10] - 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实施先进半导体存储器全流程数字化闭环制造 [12] - 库车利华纺织有限公司推行AI赋能的高效低耗纺纱智能工厂 [17]
国家明确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方向,共56个
机器人圈· 2025-09-05 18:39
近日,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发布了《矿山智能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以下简称《目录》)。《目录》以降低从 业人员劳动强度、减少作业安全风险、增强安全保障能力为目标,聚焦矿山险累苦脏岗位机器人替代,提出重点 研发应用掘进类、采矿类、运输类、选矿类、辅助作业类、安控类、救援类等 7大类共56种矿山智能机器人,明 确了每一种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和应当具备的基本功能。 2025 年 第 3 号 《 矿山智能 机器人重点研发目录 》已经 国 家 矿山 安全监察局 2025 年第 14 次局务会 审议通过, 现 予公 告 。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鼓励支持矿山企业、装备企业与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联合开展科技攻关,加快矿山智能机器 人研发及产业化应用,推动险累苦脏岗位机器人替代,有效防控重大安全风险,提升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国家矿山安全监 察局将积极提供相关政策支持和信息服务。 政策链接: https://www.chinamine-safety.gov.cn/xw/zt/2018zt/mkjqryfyy/gzdt_01/202509/t20250905_557064.shtml 国家 矿山 安全监察局 公 告 联系人及电话:崔竟成, 0 ...
三六零梭哈AI亟需新的流量入口?纳米AI搜索月活腰斩逾200亿研发换不来利润
新浪财经· 2025-09-05 18:37
核心观点 - 三六零持续加码AI战略背后反映其传统PC端流量商业模式面临困境 公司营收持续下滑且陷入亏损[1] - 移动互联网时代广告主预算转移至移动端 PC端广告市场受冲击 公司互联网广告业务呈现负增长[2] - 尽管推出纳米AI搜索等产品并取得部分流量排名 但产品月活跃用户出现下滑态势 研发投入成效待观察[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8.27亿元 同比增长3.67% 归母净利润-2.82亿元 同比增长17.43% 扣非归母净利润-2.97亿元[1] - 销售费用增长率显著高于营收 上半年销售费用增速近35% 而营收增速不足4%[1] - 2021年至2024年研发投入分别为31.29亿元、33.14亿元、31.04亿元、32.02亿元 2025年上半年为15.65亿元 累计研发投入超200亿元[1][3] 业务模式 - 互联网广告及服务业务主要依托纳米AI搜索、360搜索、360浏览器、360安全卫士、360软件管家等PC端及移动端产品作为流量入口[2] - PC安全产品用户规模持续领先 PC安全卫士平均月活跃用户数4.3亿[2] - 移动端承接近89%的互联网广告费用 根据QuestMobile2025年互联网广告市场半年报告[2] AI产品进展 - 纳米AI超级搜索(bot.n.cn)位居2025年6月"AI产品榜-智能体榜(网站榜)"榜首 月访问量超过1.5亿次[3] - 纳米AI搜索APP在2025年2月"AI产品榜·应用榜"中月活跃用户超过2400万[3] - 公司自研产品体系涵盖通用大模型、AI应用、AI安全产品和各类智能化解决方案[1]
AI 时代 硬件设备公司正主动变“软”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05 18:36
行业趋势与创新方向 - AI驱动消费电子行业从"硬件参数比拼"转向"软件定义硬件"的生态竞争 [1][2] - 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幅仅0.6% 消费者换机周期延长至31个月 硬件创新进入瓶颈期 [2] - AI PC出货量占比将从2024年17%增长至2025年43% 智能眼镜2025年预计同比增长60% 2029年前保持超60%年均增长率 [2] 联想集团战略布局 - 发布两款AI PC概念产品:14英寸横竖屏切换电脑及搭载AI感知技术的概念机 具备人脸追踪/语音控制/健康管理功能 [1] - 研发人员数量近两年翻倍至约两万人 其中半数(约1万)为软件开发人员 采用"N代在售 N+1开发"的研发体系 [3] - 软件研发围绕"端-边-云-网-智"新ICT架构打造全栈能力 聚焦办公/家庭等用户场景 [3] AI技术革命性影响 - 人机交互变革:从键盘鼠标转向自然语言与传感器交互 AI算法解读需求并驱动智能体完成任务 [4] - 计算方式变革:采用异构计算架构(如X-Engine)根据场景需求调配CPU/GPU等计算平台解决性能与功耗问题 [4][5] - 软件形态变革:从单一应用转向智能体驱动服务 通过自然语言调用服务满足需求 [5] 硬件形态演进观点 - 目前无新硬件形态能取代PC/平板/手机 技术积累与用户体验为核心考量而非硬件本身 [6] - 智能戒指等新兴设备价值在于背后健康监测与数据处理平台而非硬件载体 [6]
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2025年上半年利润8699.2万元 净值增长率5.24%
搜狐财经· 2025-09-05 18:34
基金管理人在半年报中表示,中期来看,A 股盈利增速正在接近底部,未来盈利回升或将进一步推动上行。配置上,一是在广谱利率下行背景下,经营稳 健、分红率高的红利资产或仍具备配置性价比;二是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发展空间较大;三是中期维度,顺周期龙头资产也在逐渐走出盈利底部, 赔率较高。关注海外政策不确定性可能对市场带来的冲击。 AI基金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005939)披露2025年半年报,上半年基金利润8699.2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1307元。报告期内,基金净值增长 率为5.24%,截至上半年末,基金规模为16.29亿元。 该基金属于偏股混合型基金,长期投资于先进制造股票。截至9月3日,单位净值为3.282元。基金经理是张剑峰、邢梦醒和张姝丽。 截至9月3日,工银新能源汽车混合A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34.82%,位于同类可比基金14/171;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3.01%,位于同类可 比基金29/171;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65.17%,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4/169;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5.1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8/130。 通过所选区间该基金净值增长率分 ...
合肥创业军团,不止“中科大系”
AI研究所· 2025-09-05 18:33
高校创业生态与产业格局 - 杭州与浙江大学形成创业共生经典样本 浙大系创业者以技术构建杭州数字经济核心骨架 代表企业包括安防龙头海康威视 大华股份 宇视科技及每日互动 [1] - 合肥创业版图以中科大系为基石 科大讯飞市值千亿 国盾量子曾创1000亿市值纪录 奠定科技创业策源地地位 [1][5] 合肥工业大学产业贡献 - 合工大成为合肥本土高校人才输出第二极 校友阳光电源董事长曹仁贤成新晋安徽首富 并向母校捐赠1亿元人民币 [2][9] - 合工大在机械工程 汽车工程 材料科学领域优势显著 为新能源 汽车零部件 智能装备等合肥重点产业输送领军人才 [5][6] - 汽车产业领域代表校友包括: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 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 宁德时代技术灵魂黄世霖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首席科学家刘汉如 雅迪科技董事长董经贵 江淮汽车前董事长左延安等 [9] - 合工大系专注于技术落地制造业 在细分领域打造隐形冠军 与中科大系共同构成合肥高校创业双引擎 [11] 外部创新力量导入模式 - 清华大学猛狮团队携智能飞行汽车项目落户合肥蜀山区 团队拥有200余项国内外专利 技术水平国内领先国际先进 [13][16] - 合肥产业培育逻辑超越本土高校孵化 通过精准导入模式吸引全国顶尖创新团队 清华猛狮团队将整个大本营迁至合肥 [3][13][16] - 合肥低空经济产业集聚近200家核心企业 包括亿航智能 零重力 迅蚁科技 览翌航空 峰飞航空 尚飞航空等 形成以eVTOL整机制造为核心的产业链 [16] - 2024年合肥新签约21个低空产业项目 协议投资123亿元 预计年产值突破300亿元 [17] 多元创业生态格局 - 合肥创业军团呈现三元结构:中科大系主导前沿领域突破 合工大系深耕制造业细分领域 外来军团注入新兴赛道活力 [18] - 三者共同构成创业生态稳定三角 推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 [18][19]
存储芯片大厂,突然涨价
半导体芯闻· 2025-09-05 18:29
价格调整 - Sandisk宣布自9月4日起对所有渠道和消费者客户产品价格上调10%以上 [2] - 价格调整仅适用于新报价和订单 不涉及现有承诺 [2] - 公司未来将继续定期评估价格 可能在未来几个季度进行其他调整 [2] 需求驱动因素 - 闪存产品需求强劲 受人工智能应用推动 [2] - 数据中心、客户端和移动领域存储需求增长 [2] - 价格调整旨在支持高性能闪存解决方案和持续创新投资 [2] 行业动态 - 半导体行业获得10万亿级别投资 [3] - 芯片巨头出现市值大幅下跌情况 [3] - HBM技术被行业领袖称为技术奇迹 [3] - RISC-V架构被专家预测将胜出 [3] - 全球市值最高的10家芯片公司名单受关注 [3]
芯片关税,特朗普威胁
半导体芯闻· 2025-09-05 18:29
如果您希望可以时常见面,欢迎标星收藏哦~ 来 源 :内容 编译自CNBC 。 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再次发出警告,他将很快对那些没有将生产转移到美国的公司进口的半导 体征收"相当高"的关税,但不会征收苹果等在国内扩大投资的公司。 特朗普周四晚间在白宫与包括苹果在内的二十多位主要科技巨头共进晚餐时发表了上述言论。 总统说:"我已经与这里的人们讨论过芯片和半导体问题,我们将对那些不进入的公司征收关税。" 我们很快就会征收关税。你可能听说了,我们会征收相当高的关税,或者说,虽然没那么高,但也 是相当高的关税。 特朗普上个月在与库克的一次活动中表示,他将对进口半导体征收 100% 的关税,同时豁免将制 造业转移到美国的公司的产品。当时,苹果承诺在国内制造业计划上再投入 1000 亿美元,这是苹 果在 2 月份宣布的 5000 亿美元投资基础上的额外投入。 在周四的活动中,特朗普指出,对于潜在的进口税,"蒂姆·库克将会表现得非常好"。 美国多年来一直致力于将其半导体供应链转移到美国本土。自2020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 司,例如台积电和三星电子已承诺斥资数千亿美元在美国建厂。 因此,预计这些大型半导体公司将在特朗普 ...
Open AI首颗芯片要来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9-05 18:29
核心观点 - OpenAI计划于2026年推出首款AI芯片 旨在降低对NVIDIA GPU的依赖 优化AI模型推理性能与成本效益 [1] - 芯片由博通合作设计 台积电3纳米制程制造 合作金额超过100亿美元 目标处理GPT-4及未来模型计算需求 [1][2] - 自研芯片动机包括应对AI运算瓶颈 削减NVIDIA主导地位 缓解供应链压力 并维持OpenAI在生成式AI领域的领先优势 [2] 技术合作与制造 - 芯片开发由前Google工程师Richard Ho领导 团队包含前Google TPU开发人员 [1] - 选择与博通和台积电合作 避免自建晶圆厂的高成本与冗长时程 [1] - 采用台积电3纳米先进制程进行芯片制造 [1] 市场影响与竞争格局 - 可能挑战NVIDIA市场主导地位 OpenAI已开始将AMD芯片整合至基础设施 [2] - 合作有望提升博通在AI芯片市场的地位 [2] - 若芯片验证成功 可能侵蚀NVIDIA定价权 并推动产业类似行动 [3] 战略意义与行业定位 - 对市值超过1500亿美元的OpenAI至关重要 用于应对Google、Meta和Anthropic等竞争对手压力 [2] - 客制化芯片专注于AI推理任务 而非NVIDIA擅长的密集训练领域 [2] - 合作体现新创公司敏捷性与半导体巨头实力的结合 推动下一波AI发展 [3] 潜在挑战与限制 - 客制化芯片设计存在延迟和性能不足的风险 [2] - 半导体供应链地缘政治紧张 尤其台积电位于台湾带来不确定性 [2] - NVIDIA在CUDA等软件生态系统的既有优势 使OpenAI芯片不会立即颠覆其市场地位 [2]
SK海力士,优势更大了
半导体芯闻· 2025-09-05 18:29
全球DRAM市场竞争格局 - SK海力士第二季度DRAM市场份额达39.5% 连续两个季度位居全球第一[1] - 三星电子市场份额降至33.3% 与SK海力士差距扩大至6.2个百分点[1] - 两家公司营收差距超过19亿美元 SK海力士实现122.26亿美元营收[1] HBM市场领先优势 - SK海力士占据HBM市场50%以上份额 为主要供应商[2] - HBM产品主要供应英伟达等AI巨头企业[2] - HBM出货量增长推动公司第二季度DRAM产业营收增长17.3%[1] 财务表现与员工激励 - 全球DRAM产业第二季度营收达309.16亿美元[1] - 公司预计2025年营业利润达30-33万亿韩元[2] - 劳资协议决定支付营业利润10%作为奖励 平均每位员工可获得1亿韩元[2] - 取消超额利润分配上限 新设营业利润10%作为PS上限[2] 历史性市场地位变化 - 自1992年以来首次有企业超越三星电子成为DRAM市场第一[1] - 市场份额从第一季度36.9%提升至第二季度39.5%[1] - 与三星电子的份额差距从2.5个百分点扩大至6.2个百分点[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