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
搜索文档
大增60.58%,前10月销量超去年全年,长安新能源做对了什么?
36氪· 2025-11-06 21:45
核心财务与销量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收422.36亿元,同比增长23.36% [3] - 2025年10月新能源汽车销量11.9万辆,同比增长36%,驱动公司整体销量达27.8万辆,同比增长11% [3] - 2025年1-10月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同比增长60.58%,已超越2024年全年销量 [3] - 2025年前三季度毛利率14.99%,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扣非归母净利润20.18亿元,同比增长20% [22] 三大数智新能源品牌战略 - 构建阿维塔、深蓝汽车、长安启源三大差异化新能源品牌矩阵,覆盖不同价格区间和用户群体 [8] - 阿维塔定位“原创设计、智能新豪华”,价格覆盖20万-70万元,2025年10月销量13506辆,同比增长34%,连续8个月销量破万 [10][11] - 深蓝汽车定位“年轻科技运动品牌”,价格覆盖15万-30万元,2025年10月全球销量36792辆,同比增长32.1%;1-10月累计同比增长57.1%;深蓝S05单月全球销量突破20000辆 [13] - 长安启源面向全球大众主流家庭用户,价格覆盖8万-25万元,2025年10月销量3.7万辆,同比增长8.5%,连续3个月销量突破3万辆 [15] 全球化战略与布局 - 实施“海纳百川”全球化战略,从“产品出海”向“品牌出海”和“生态出海”升级 [17] - 2025年10月海外市场销量5.8万辆,同比增长25%;2025年1月出口量环比暴涨超8倍,首次进入中国汽车出口量品牌榜前三 [18] - 规划的20个海外工厂中已有9个投入运营,首个海外新能源基地泰国罗勇工厂于2025年5月投产 [20] - 业务拓展至全球103个国家和地区,建立超过14000个渠道网点,覆盖欧洲、东南亚等五大核心区域 [20] 战略支持与智能化发展 - 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于2025年7月29日成立,为“新央企”,注册资本200亿元,资产总额3087亿元,拥有143家控股子公司,长安汽车为其关键组成部分 [22] - 集团以“打造世界一流汽车集团”为目标,为长安汽车提供资源整合与战略协同 [22][23] - 2025年9月发布智能化品牌“天枢智能”,推动安全理念从“被动安全”向“主动智能安全”转变 [25] - 公司自2017年发布“香格里拉”计划转型新能源,2018年发布“北斗天枢”计划提升智能化战略高度 [6][8]
中国宝武胡望明:聚焦“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 构建现代化品牌治理新体系
证券时报网· 2025-11-06 18:44
公司品牌荣誉与战略定位 - 公司入选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第二批创建成果(集团品牌),与中核集团、中国石油等10家央企共同获此认可 [1] - 公司认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品牌核心价值在于强,是国家战略的坚定执行者、行业进步的积极引领者、美好生活的有力支撑者,归纳为绿色智慧钢铁,铸就美好未来 [1] - 公司展望未来将聚焦新阶段、新战略、新模式战略部署,持续深化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强化战略引领并构建现代化品牌治理新体系 [2] 科技创新与产品成就 - 公司以科技自立自强夯实品牌根基,做关键领域的破局者,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材料与技术难题 [1] - 一批高精尖特材料成功替代进口,有力支撑新一代先进航空发动机、大型运载火箭、白鹤滩水电站、国和一号等国家重点项目和重大工程 [1] - 公司有100多项产品实现全球首发 [1] 未来发展方向与战略 - 公司以绿色与智慧双轮驱动重塑品牌未来内涵,以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引领全球钢铁行业绿色转型,争做绿色发展示范者 [2] - 公司深化钢铁+AI融合创新,推动工业现场全域互通和数实融合,争做智能制造先行者 [2] - 公司未来将聚焦价值创造,铸就世界级产品与技术品牌新标杆,努力将品牌打造成为国家信赖的战略支撑力量、客户首选的价值共创伙伴、员工自豪的事业发展平台、世界认可的中国工业名片 [2]
龙利得(300883):一站式包装解决方案供应商 数字化智能化开启增长新纪元
新浪财经· 2025-11-06 12:55
公司定位与业务概览 - 公司是纸包装行业知名企业,专注于先进制造业应用、智能智造、两化融合应用以及印刷科技与包装容器的设计、研发与智造 [1] - 公司产品线丰富,涵盖瓦楞纸箱、纸盒、彩盒、纸袋、纸杯等多种纸质包装,并为日化、家化、茶饮、快消、高端器械、烟酒、快递等诸多领域客户提供一站式包装综合解决方案 [1] - 公司持续推动传统运输包装向终端消费包装及高附加值产品升级,实现从B端到C端的市场延伸 [1]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2024年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10.9万家,同比增长2.3%,印刷总产值1.5万亿元,同比增长3.9% [2] - 包装行业正向精细、精致、精品方向发展,产品趋向多样化、功能化和个性化 [2] - 公司推进产品与客户结构优化,核心战略是从B端运输包装向C端消费包装升级,新增纸杯、纸袋、无纺布袋等产品线 [2] - 公司盈利模式从定制化产品销售转向提供一站式包装综合解决方案,产品附加值和客户粘性提升 [2] - 2023年、2024年、2025年上半年,彩盒和环保纸袋等新兴消费类产品合计营收占比分别约为0.77%、8.72%、9.57% [2] 智能制造与产能布局 - 公司全方位推动现代化、智能化、数字化工艺技术与生产装备的迭代升级 [3] - 上海“龙利得文化科创园”已于2023年内建成投产并顺利投入使用 [3] - 安徽明光龙利得绿色智能文化科创园(一期)即将投产,将依托大数据平台、区块链、物联网等数字技术催生“互联网+数字智能+包装”的产业新业态 [3] - 新工厂产能投放将助力公司产品向高端化转型,更好地满足下游新兴市场客户需求 [3] 财务业绩预测 - 预计公司2025-27年实现营收8.69亿元、9.35亿元、10.21亿元 [4] - 预计公司2025-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0.01亿元、0.11亿元、0.14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7年市盈率分别为1618.5倍、217.2倍、170.7倍 [4]
今日开幕!多图直击进博会汽车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6 10:26
展会概况 -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于11月5日至10日举行,汇聚15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与,4108家境外企业参展,整体展览面积超过43万平方米,规模再创新高 [2] - 汽车及智慧出行展区以“出行,无限可能”为主题,新增汽车未来技术与汽车文化两大板块,集中展示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智能化、低碳化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 [2] 绿色多元技术 - 大众汽车集团展示五款电动化车型,包括专为中国市场打造的ID EVO、ID AURA、ID ERA等概念车,体现其从规划布局迈入全面交付的战略转型 [3] - 现代汽车展示与Plus AI联合打造的自动驾驶XCIENT氢燃料电池8级重型卡车,这是世界上第一辆量产的氢动力重型卡车,配备L4级自动驾驶系统 [5] - 丰田汽车展示多路径新能源技术解决方案,包括纯电动车型bZ5、铂智3X和铂智7,以及与中国重汽联合打造的氢能重卡,该车采用300KW级氢燃料电池动力系统,首批车辆已投入运营 [7] - 特斯拉打造“未来街区”,全面展示从太阳能发电、家用储能到充电桩的完整能源生态循环 [9] 智能网联技术 - 特斯拉Cybercab进行亚太首秀,彻底取消方向盘、踏板和后视镜,车内空间采用全数字化控制与感知模块,由AI系统进行控制 [10] - 特斯拉展出人形机器人Optimus,能够完成精细物体操作、自主导航等复杂任务,预计2026年年底启动量产,2030年实现年产100万台目标 [12] - 时的科技、沃兰特、天翎科等企业展示低空飞行器,其中天翎科的eVTOL飞行器为全球首架全尺寸倾转涵道翼“空中专车”,最大航程600公里,最高巡航速度360公里/小时,可搭载1名驾驶员与5名乘客 [14] - 宝马展示BMW新世代技术,包括BMW驾控超级大脑、新世代电驱系统、大圆柱电池等,并携手中国合作伙伴集成DeepSeek的AI大模型能力,与阿里巴巴深度定制AI智能体,融合华为鸿蒙生态,与Momenta共同开发智能驾驶辅助解决方案 [16] 本土化战略与合作 - 参展的12家跨国整车汽车集团及品牌中,有9家是连续八年参展的“全勤生”,“在中国,为中国”成为共同宣言 [17] - 大众汽车集团CARIAD中国展示本土研发成果,包括已迭代到大众、奥迪品牌本土车型上的智能座舱和创新应用,以及将于年底完成首代交付的区域控制电子电气架构CEA [19] - 高通展台全面覆盖手机、PC、汽车、XR、物联网等领域,集中展示与合作伙伴在5G/6G连接、计算与人工智能方面的最新合作成果 [21] - 中国已不仅是全球最大的汽车销售市场,更成为全球汽车技术创新的重要策源地和产业链升级的关键支点 [21]
观车 · 论势 || 汽车擎动“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
中国汽车报网· 2025-11-06 10:17
文章核心观点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提供重要指南,提出优化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任务,目标相当于“未来10年将再造一个中国高技术产业”,为汽车行业指明方向与任务,开启产业升级新通道 [1] - 汽车产业因产业链长、技术集成度高、市场容量大等特点,成为“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支点和核心引擎,在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的世纪大变革趋势下,产业需将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技术红利转化为新动能,在新能源赛道巩固优势,在智能化战场抢占先机 [1][5] 政策指引与产业定位 - 《建议》提出打造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支柱产业,这些领域已成为当前和未来汽车产业布局与融合的重点 [1] - 汽车产业不仅是“再造中国高科技产业”的关键支点,更将跃升为推动其发展的核心引擎 [1] - “十五五”时期是推进汽车产业变革和汽车强国建设的关键时期,行业需坚持创新驱动、科技引领 [5] 技术变革与产业融合 - 汽车产业正经历以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为主要标志的世纪大变革,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1] - 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多项前沿技术赋能下,已形成独特且领先的技术、供应链与市场优势 [1] - 飞行汽车正从概念走向现实,前沿领域的快速发展仅是未来巨大市场空间的冰山一角,战略性新兴产业催生万亿元级市场 [2] - 未来产业如量子科技、生物制造、氢能和核聚变能、脑机接口、具身智能、第六代移动通信等正逐渐与汽车产业持续融合,深度赋能 [2] - 氢能在汽车领域的开发应用成为世界汽车产业博弈新热点,中国氢燃料电池汽车保有量位居全球首位,产业链关键环节瓶颈正被逐一攻克 [3] - 可控核聚变能开发有望使电动汽车实现“终身免充电”,脑机接口技术未来或成为无人驾驶的重要“钥匙”,具身智能可赋能自动驾驶和改变汽车生产模式,第六代移动通信将为车路协同、“双智”目标实现铺平道路 [3] 产业现状与全球合作 - 从车身到内饰,从芯片到电池,高强钢、碳纤维、零污染环保内饰等新材料的创新及应用不断深入 [2] - 国内已有车企开始结合后量子密码和量子密钥分发技术,布局智能汽车深度防御的量子安全体系,量子芯片、量子计算“上车”也在推进中 [2] - 在高端芯片、基础软件、精密仪器等关键领域,中国汽车产业仍面临“卡脖子”困境 [4] - 中国车企的技术优势已初步呈现“溢出效应”,丰田与比亚迪、大众与小鹏、Stellantis与零跑等中外企业之间的技术合作,印证中国正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稳步转型,并开始为全球汽车产业变革提供“中国方案” [4] 发展目标与使命 - 面向“十五五”乃至更远未来,全面落实《建议》提出的目标任务,是汽车行业不可推卸的责任与使命 [4] - 中国汽车产业必须将突破核心技术置于创新战略的顶端,在跨界融合中开拓新局,谱写汽车强国建设崭新篇章 [4][5]
林武在日照临沂调研并主持召开钢铁产业提质升级专题座谈会
大众日报· 2025-11-06 09:05
11月4日至5日,省委书记林武在日照市、临沂市调研并主持召开钢铁产业提质升级专题座谈会,强调要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论述,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积极探索具有山东特色的钢铁产 业提质升级路径模式,努力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钢铁产业基地。 4日,林武深入山钢日照公司、日照钢铁、日照宝华新材料、山钢永锋临港项目和企业,实地了解钢铁 产业发展情况。5日上午,林武主持召开座谈会,听取省发改委、省工信厅、日照市、临沂市有关情况 汇报;山钢集团、青岛特钢、石横特钢、永锋集团、明锐钢板企业负责人作了发言;有关省领导同志讲 了意见。 林武在日照临沂调研并主持召开钢铁产业提质升级专题座谈会 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 打造具有全国竞争力的先进钢铁产业基地 林武强调,加快推动钢铁产业提质升级,必须着力做强产业基地,狠抓项目推进、延链强链、企业培 育;着力优化产品结构,强化技术攻关、标准引领、产量调控;着力推进绿色转型,加快设备更新,发 展低碳排放冶炼工艺,推进再生资源高效利用;着力推动数智赋能,加速"人工智能+钢铁"深度融合 ...
太古集团再度亮相进博会
人民网· 2025-11-06 09:02
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开幕,太古集团(以下简称"太古")以"精益求新,共启美好"为主 题,携旗下太古地产、太古可口可乐、国泰集团(独立展台)、港机集团以及太古轮船亮相服务贸易展区,集中展示在华 业务的创新实践。 太古中国区主席蒋意达表示:"从'头回客'到'回头客',太古以升级的参展阵容,彰显对中国市场的长期承诺。进博会 既是展示的窗口,更是链接伙伴、共创价值的平台。我们将持续以高品质和创新的产品与服务,响应中国消费者对美好生 活的追求。" 展台同时呈现了太古在智能化、绿色化转型方面的探索。港机集团通过多媒体互动演示,展示机器人、人工智能等新 质生产力在飞机维修领域的应用,以及厦门太古翔安国际机场维修基地的未来运作场景,呈现其以数字化技术升级维修效 能、以绿色标准打造世界级设施的行动。首次参展的太古轮船则介绍了航线布局与低碳解决方案。此外,参观者还可通过 贯穿展台的一系列具体案例,直观感受太古旗下多元业务在践行可持续发展、推动产业绿色转型方面的深入布局与长远规 划。 太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参展,通过呈现各业务在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太 古以实际行动践行对 ...
解码赛力斯:迄今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11-06 08:07
公司估值与市场地位 - 公司于11月5日登陆港交所主板,市值超2200亿港元,是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中国车企IPO,也是2025年以来全球规模最大的车企IPO [1] - 公司是全球第四家实现盈利的新能源车企,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53.12亿元,同比增长31.56% [7] - 2025年三季度毛利率高达29.9%,超越特斯拉及BBA传统豪华品牌,上半年单车成交均价超40万元 [7] 资本市场信心 - 港股IPO引入22家基石投资者,合计认购金额达8.2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58.8亿元),占募资总额的49%,远超2024年港股IPO基石投资30.75%的市场平均水平 [8] - 基石投资者结构多元,覆盖国资、产业资本、公私募基金、跨境机构四大类,包括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国有大行资管、全球头部资管机构及产业链相关方 [8] - 募得资金的70%(约90亿港元)将用于研发投入,其中40%用于技术研发,30%用于产品研发,显示出市场对其长期成长潜力的认可 [11] 产品战略与盈利能力 - 问界品牌在2024年贡献了公司超九成的营收,成为核心业绩引擎 [17] - 公司采用大单品战略,问界M9上市21个月累计交付突破25万辆,创50万级车型交付纪录;问界M8累计交付突破10万辆,上市4个月蝉联40万级销量冠军 [21] - 2024年营收飙升至1452亿元(同比增305%),归母净利润扭亏为盈达59.5亿元;汽车业务毛利率从2021年的2.1%跃升至2024年的25.9% [19] 全球化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营收同比增长145%,海外销售占比从2024年的6%提升至11%,且海外业务已成为毛利率最高的业务板块 [26] - 公司已在东盟拥有约50家经销商网络,在印尼设有智能工厂,并在阿联酋设立子公司,积极拓展中东市场 [25] - 2024年公司新能源汽车出口单价从5000美元跃升至4万美元,显示出高端出海战略的成功 [26] 智能化与研发投入 - 公司在高端智能电动汽车领域已累计投入近300亿元研发资金,并与华为通过持有深圳引望10%股权进行深度绑定 [14] - 公司通过子公司与字节跳动旗下火山引擎共同研发具身智能,将豆包大模型接入车机,意在构建独立的智能化平台技术能力 [29] - 90%的消费者愿意为先进的辅助驾驶服务额外付费,其中30%的消费者愿意支付超万元费用,智能化成为高端化的核心标签 [14]
国金证券:底部拐点纷纷确认 电新再迎景气上行
第一财经· 2025-11-06 07:47
光伏储能 - 行业反内卷促使三季度亏损收窄,部分环节实现扭亏 [1] - 9月新增装机量达9.7GW,环比回升,四季度有望小幅翘尾 [1] - 阳光电源业绩超预期,加温储能领域热度 [1] - 数据中心配储升级,带动量与利润提升,持续推荐海外大型储能龙头公司 [1] 氢能 - Bloom Energy三季度实现扭亏为盈 [1] -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成本实现双位数百分比下降,叠加数据中心潜在订单,推动利润率持续提升 [1] - 绿氢、绿氨、绿醇及燃料电池被纳入十五五规划,成为新增长点 [1] 电网 - 十五五规划提出优化能源通道、加快智能电网和微电网建设 [1] - 特高压与电网智能化领域将保持长期高景气度 [1] - 海兴电力三季度净利润增长30%,业绩超预期 [1] - 电网出海与数据中心需求高速增长,三季度板块总营收达936亿元,净利润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0%和15% [1]
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主板上市公告书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11-06 07:25
上市基本信息 - 大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11月6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 [1] - 本次发行后,公司总股本为40,000.10万股 [5] - 本次发行价格为12.55元/股 [6] 股权结构与流动性 - 发行后,无限售条件的流通股为3,103.7597万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7.76% [5] - 公司上市初期流通股数量占比较少,存在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5] - 发行前,公司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控制公司83.50%的股份 [19] - 发行后,实际控制人及其一致行动人仍控制公司75.15%的股份 [19] 发行估值与行业比较 - 本次发行价格对应的2024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孰低的摊薄后市盈率为17.97倍 [7][9] - 发行人所处的汽车制造业(C36)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为30.42倍 [7] - 发行市盈率低于行业最近一个月平均静态市盈率,也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静态市盈率平均水平 [9] 公司主营业务与行业状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车身电子电器控制系统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 [10] - 公司业务发展与全球及中国汽车整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10] - 2024年度,中国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3,128.20万辆和3,143.60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 [11] 客户集中度与市场应用 - 报告期内,公司对前五名客户的销售收入占当期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42%、63.89%、58.24%和57.51% [13] - 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应用于新能源车的比例分别为20.81%、29.63%、41.47%和48.25% [18] 财务状况 -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39,886.67万元、38,793.04万元、48,760.99万元和56,764.20万元 [22] - 报告期各期末,发行人资产负债率分别为68.76%、63.74%、60.76%和57.94% [21] - 报告期内,主要原材料(电子元器件、塑料粒子、线路板)采购金额占原材料总采购金额比例分别为64.71%、60.59%、56.52%和54.78% [21] 生产与供应链 - 报告期内,外协产生的加工费占公司同期采购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17.43%、18.81%、18.05%和17.29% [17] - 公司将部分注塑加工和涂装加工环节等予以外包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