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带货
搜索文档
调查 | 直播带货竟有“既视感”?主播原来是AI数字人
搜狐财经· 2025-05-23 11:50
直播带货行业问题 - 珠宝首饰类直播存在虚假宣传问题 主播通过展示"999"印记暗示足金含量但实际证书与产品不符且未明确标注足金银比例 [2][3] - 部分直播间使用工作人员在弹幕中配合主播营造产品可信度氛围 但实际商品质量存疑 [2] - 保健食品类直播存在违规宣传现象 有普通食品冒充保健食品并标注治疗功能违反《广告法》 [5][7] - 市场监管总局保健食品查询系统功能不完善 仅支持产品名称查询不支持批准文号查询导致验证困难 [9] 消费者权益保护措施 - 官方建议消费者要求主播出示商品检测报告但实际执行中主播展示证书时存在遮掩行为 [3] - 保健食品需认准"蓝帽子"标志但部分直播间存在标志造假现象 [5] - 第三方比价工具识别率低且无法反映直播间的实际优惠价格 仅显示商品原价 [10][13] - 直播平台自身缺乏比价功能 消费者需自行在不同直播间比价 [15] 直播技术滥用 - 部分直播间使用AI数字人进行录播但未明确提示 存在误导消费者嫌疑 [16][18] - 数字人直播采用固定话术循环播放 包括虚假的限时优惠和库存紧张话术 [18] - 平台监管缺失导致数字人直播长期使用不合时宜的营销话术如"年底优惠"实际在5月份使用 [18]
我,女博士,去义乌做主播
投资界· 2025-05-22 16:04
直播带货行业现状 - 义乌北下朱村被称为"直播带货梦工厂",吸引大量草根从业者涌入,其中多数为学历不高的外省女性[3][20] - 行业呈现金字塔结构,新手主播月薪5-6千元,老主播8千-1万元,与头部主播差距显著[18] - 2024年起行业竞争加剧,公司要求主播工作时长从4小时延长至6小时,部分强制坐班[18] 主播工作生态 - 典型直播间配置30多台手机组成"直播矩阵",空调24小时维持25℃以防设备过热[4] - 新人需经历7天无薪培训期,每日仅获10元补贴,违规则延长培训期[8][10] - 主播被全方位监控,包括摄像头监管和线上录屏抽查,如厕需群内报备且限时[8][9] 流量与业绩波动 - 流量机制不透明,同一账号单日GMV可从8.3万元骤降至不足1000元[13][14][15] - 主播采用戏剧化表演(如扛矿泉水桶、制造冲突)试图挽救流量下滑[15] - 行业流动性极高,主播年均换7家公司属常态,公司突然倒闭导致失业频发[16][19] 主播群体特征 - 从业者中90%为外省人员,仅1%浙江籍,普遍学历在高中及以下[20][21] - 女性占比超80%,多从房产销售、流水线工人、酒店前台等职业转行[21] - 主播村单间月租1000-1200元,居住环境简陋但区位便利[22] 行业运作模式 - 公司通过低俗话术(如将内裤与性功能关联)吸引流量,违反平台规定[5] - 采用短视频剧情引流策略,常见出轨等争议性内容导致用户骚扰主播[6] - 代运营公司利用"免费培训"名义获取廉价劳动力,新人流失率3天达37.5%[10] 职业健康问题 - 主播日均重复话术80遍,连续工作导致咽喉损伤,诊所雾化成常见治疗[19] - 作息紊乱引发内分泌疾病,曾有主播直播至呕吐仍坚持工作[21] - 心理压力显著,失业主播凌晨3点仍刷招聘软件,焦虑症高发[19] 商业模式脆弱性 - 中小直播公司平均存活周期不足3个月,亏损数千元/日即关停[16] - 账号起号阶段需凌晨开播避开竞争,新主播面对0人直播间需保持激情[13] - 供应链不稳定,换品直接导致主播失业,无任何赔偿机制[19]
从无市弃树到日发货量突破3万斤!三代传承里的高州荔枝产业缩影丨荔乡三代人
南方农村报· 2025-05-22 15:33
高州荔枝产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80年代高州根子镇开始大规模种植荔枝,柏桥村率先通过荔枝种植致富,高峰期收购价达每斤百元[19] - 90年代后期因种植面积扩大导致市场过剩,荔枝收购价跌至每斤几毛钱,产业一度萧条[21][22] - 2008年国家荔枝龙眼产业技术体系成立后,妃子笑、白糖罂等新品种因品质优良逐渐受市场青睐[31] - 2015年前荔枝销售依赖外地采购商定价,市场渠道不畅[33] - 2019年广东启动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拓宽销售渠道,提高荔农议价能力[61] 钟家三代产业转型 - 第一代钟培江通过嫁接改良品种(妃子笑、白糖罂)和修剪树冠提升品质,成为村里最早尝试新品种嫁接的荔农之一[29][32] - 第二代钟伟略2016年引入电商模式,日发货量从几百斤增长至2023年的3万斤,客单价始终比市场高1-2元[41][45] - 第三代钟明轩2023年试水直播销售,通过"现摘现发""私人定制"等模式吸引年轻消费者[71][72] - 根子镇荔枝电商渗透率超98%,"荔枝季家家户户做电商"[78] 商业模式创新 - 建立三重选果体系:树上淘汰青果、分拣台筛瑕疵果、打包前人工复检,确保品质[49][50] - 采用"高价高质"循环策略,收购价每斤比市场高2元,带动南邦村收购价常年领跑茂名地区[44][50] - 通过微信私域流量维护近万客户,形成稳定客源和价格护城河[43][46] - 利用顺丰冷链解决物流瓶颈,实现荔枝全国配送[46][51] - 直播销售通过展示荔枝生长环境、种植过程和家族故事建立情感连接[67][76]
董明珠与孟羽童将在格力直播?接近格力人士回应:可能确实会来
搜狐财经· 2025-05-20 13:49
董明珠与孟羽童直播合作传闻 - 网传董明珠与前秘书孟羽童将在格力进行联合直播 接近格力人士回应"可能确实会来"但具体时间未定 [2] - 2021年孟羽童加入格力担任董明珠秘书 同年"格力董明珠店"直播带货爆发式发展 形成"董小姐""羽童"为代表的直播网红矩阵 [2] - 2022年618大促期间格力抖音直播矩阵销售额突破4000万元 其中明珠羽童精选账号销售额3000万元占比超70% [2] 孟羽童离职事件 - 2023年5月孟羽童离开格力 格力员工透露其因违反公司纪律被开除 [2] - 孟羽童曾透露离职原因 认为工作内容以基础性事务为主 包括行程安排、行政工作及市场营销策划 [2] - 孟羽童称月薪5000-10000元 与传闻"年薪百万"存在较大差距 [2] 董明珠对孟羽童的评价 - 董明珠在2023届大学生入职仪式中批评孟羽童"工作中不尽如人意" 称其只想用格力平台当网红 [3] - 董明珠透露孟羽童是9名实习生中唯一留任者 最初因其勤奋选择培养为秘书 [3] - 董明珠评价孟羽童"与行尸走肉无异" 认为其仅追求高收入而缺乏价值追求 [3] 双方关系缓和迹象 - 2024年5月孟羽童在社交媒体主动示好 称前老板为"人生贵人" 否认存在"互撕" [4][6] - 从孟羽童公开表态到传出联合直播消息仅间隔15天 [6] - 孟羽童2023年12月曾表示正在备考 计划2026年出国留学 未直接回应董明珠言论 [6]
通讯:草原村播成长记
中国新闻网· 2025-05-16 17:24
草原村播发展现状 - 奥宝峰首次直播销售风干羊肉440斤 销售额达5 2万元[1] - 通过直播累计销售阿尔巴斯山羊肉25万元 带动10多户农牧民增收[3] - 草原村播平台已培养首批"草原带货王" 目标培养5-10名第一书记主播[3][5] 产品与供应链 - 阿尔巴斯山羊肉通过"牧场-冷链-消费者"通道实现直销[3] - 自主研发产品包括阿尔巴斯山羊肉烧麦 草原粽等[3] - 木凯淖尔土鸡 苏米图牛肉 螺旋藻等特产将纳入直播带货范围[5] 平台建设与生态 - 诚邀知名电商平台设立"草原专区"共享流量红利[5] - 计划构建"村播基地"+"共享直播间"+"云上集市"完整生态[5] - 目标实现草原好物48小时通达全国[5] 运营策略 - 直播内容融入民俗文化 讲述产品背后故事增强代入感[3] - 邀请知名网红 流量主播进行多元化数字实践[3] - 采用无人机拍摄等创新形式丰富直播内容[5]
慢生物微信小店开始提速
36氪· 2025-05-15 18:33
微信小店发展现状 - 微信小店GMV在2024年四季度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但腾讯未披露具体交易规模[1] - 2025年Q1腾讯为微信小店商家提供更多入驻支持以扩充品牌商品库,推动交易额同比迅速增长[1] - 目前KA商家仍是微信大盘交易主力军,白牌/厂牌/中小商家需更长时间探索生态位[1] 商家运营案例 - 云南商家方源通过视频号直播销售滋补类中药材,客单价分100-500元和500-1000元两档,单场成交额从初期8000元增长至2025年初的5-7万元[3] - 广州商家阿骏通过私域粉丝转化销售职场女装,初期月销售额20-30万元,后因库存问题降至10万元左右[6] - 无锡商家小布在视频号销售紫砂茶壶,客单价达五六百元(为其他平台两倍),单场成交稳定在20多万元[7] 用户特征与运营策略 - 视频号用户以中老年为主,消费力强且退货率低(部分用户找不到退货入口),茶具类目客单价达其他平台两倍[8] - 商家采用差异化主播策略(如"小老头"主播搭配传统文化内容)以匹配用户群体[8] - 30-40岁用户现已成为视频号购买力最强群体,用户年龄层呈现多元化[9] 平台数据表现 - 某周期数据显示:自营直播成交金额环比增长106%达117.31万元,但自营视频成交金额下降29%至370.9元[4] - 商品点击人数3.27万(环比-7.1%),成交退款金额38.98万(环比-35%)[4] - 茶壶类目头部商家在抖音单场GMV可达六七百万元,而视频号仍在数十万元级别[11] 品类发展与平台政策 - 截至2024年底,家居日用/食品生鲜类目增速最快,玉翠文玩/日用快消仍是优势赛道[12] - 平台对促销套路管控严格,夸大宣传可能导致封号(有商家被禁3650天),判罚机制被指过于严苛[13][14] - 视频号仅开放2%-3%流量给商业化内容(约为抖音1/10),基建水平相当于抖音2021年阶段[15] 商家挑战与行业展望 - 商家面临供应链响应慢(爆款补货需3-4天)、私域运营反噬风险(微信群投诉导致生意下滑20%)等问题[6][16] - 行业认为微信小店未来可能联动微信群/朋友圈释放更大商业力量,但部分商家对私域流量持保留态度[15]
山东泰安东平县:服装与电商“双向奔赴” 激发产业新活力
大众日报· 2025-05-15 10:03
走进东平县州城街道湖韵苑社区服装加工园7000多平方米的生产基地,在生产车间,布料裁剪、车位 缝制、锁眼钉扣等环节有序运转。在物流车间,一件件电商平台的订单正在进行打包发货。"我们在全 国各地共有8个直播间,每天向平台输出大量的高品质视频,在行业内有很好的专业口碑,这几个品牌 我们也陆续的打造出了几个行业现象级的产品。"辰洲服饰负责人刘泽柱表示。 东平县纺织服装产业链围绕县委、县政府把纺织服装产业发展作为全县重点培育的民生产业这一工作 重点,在布局发展、扩大订单、吸纳就业、群众增收等方面主动作为,发展规模持续扩大,企业数量 不断增加。辰洲服饰电商物流项目作为大力扶持的重点项目,街道在了解到企业的扩规需求后,组织 专班到青岛总部实地考察企业情况,洽谈合作事宜。以盘活湖韵苑社区服装加工园"沉睡资产"为切入 点,为企业发展释放空间、激发活力。街道拿出最大诚意,在厂房租赁、帮办手续、人员招聘等方面 持续发力,最终成功引进该项目落户州城。 传统服装业的经营模式是以产定销,有了订单后再组织生产销售,而电商注重推爆款、出新款、抢流 量。近年来,辰洲服饰抓住直播带货的风口,陆续与茵宝、探路者、Kappa等公司洽谈合作意向,凭 ...
小杨哥徒弟七老板换淘宝开播
北京商报· 2025-05-14 18:39
主播七老板跨平台动态 - 抖音主播七老板在淘宝开播 账号MCN标识为明澄网络 首播场观量达53.04万 粉丝关注量为5592人 主要售卖美妆和防晒产品 [1] - 七老板曾为三只羊旗下知名主播 是小杨哥徒弟 擅长美妆直播 抖音粉丝量为666.8万 直播动态停止在去年9月 去年12月移除了三只羊MCN标识 [1] - 七老板和红绿灯的黄等主播在多平台布局 在视频号有账号 七老板视频号介绍称会"不定期直播" 商品橱窗带货美妆类产品 [2] 三只羊公司整改及经营恢复 - 合肥市联合调查组发布关于三只羊公司整改情况通报 公司足额缴纳罚没款6894.95万元 对涉案产品累计赔付2777.85万元 继续执行退一赔三标准 [1] - 经综合评估 三只羊公司整改符合要求 具备恢复经营条件 直播业务开始活跃 旗下自营品牌小杨臻选App上线 售卖垃圾袋和椰子水等热销款 推出99元/年会员制 [2] - 三只羊未来仍将在抖音等公域平台开展直播业务 但近期接连注销公司 包括沈阳三只羊网络运营有限公司和合肥聚百星传媒科技有限公司 [2]
上桌——预制菜的前世今生
经济观察报· 2025-05-14 10:36
预制菜市场发展 - 2023年中国预制菜市场规模突破5000亿元 较2019年2445亿元增长104% 预计2026年将超万亿元 [1] - 疫情加速市场扩张 2020年规模达4196亿元 三年实现翻倍增长 [1] - 行业争议集中在校园场景和食品安全 但未阻碍整体增长势头 [1] 历史演变与技术突破 - 预制菜概念可追溯至古代风干盐渍工艺 孔子时代"束脩"即为早期形态 [2] - 现代预制菜起源于19世纪罐头技术 20世纪冷链技术实现关键突破 [4] - 二战期间美军大规模使用预制军粮 奠定工业化生产基础 [4] 区域发展模式对比 - 美国模式:50年代依托冷链和中央厨房 B端主导催生麦当劳等标准化连锁 [5] - 日本模式:60年代创新杯面技术 C端通过便利店渗透 即食产品占比达70% [6] - 亚洲市场共性:高密度城市 家庭小型化 通勤时间长 推动预制菜普及 [7] 餐饮业变革 - 中央厨房体系降低厨师依赖 火锅等标准化品类已验证可行性 [9] - 供应链管理替代传统烹饪 蜜雪冰城等案例显示加盟模式效率优势 [10] - 预制菜使"无厨师餐厅"成为可能 人力成本下降50%以上 [9][10] 直播电商驱动 - 2020年罗永浩直播5分钟售出2000万元小龙虾 2022年趣店酸菜鱼单场销售额2.5亿元 [13] - 头部企业如安井食品 广州酒家等布局直播间 麻六记通过粉丝经济实现流量变现 [13] - 直播间转化率达传统渠道3倍 情绪营销显著提升非刚需品类销量 [12][13] 消费场景迁移 - 城市青年厨房使用率下降40% 电磁炉/空气炸锅搭配预制菜成主流 [14] - 川菜小酥肉单品市场规模超100亿元 火锅店采购占比达60-70% [15] - 堂食社交属性强化 预制菜B端渗透率提升至餐饮成本的35% [14][15] 新兴营销模式 - 《种地吧》节目创新"农业+娱乐"模式 直播带货转化率提升200% [15] - 食品行业借鉴奢侈品赋魅策略 构建田园叙事提升产品溢价 [15] - 预制菜与粉丝经济结合 头部品牌营销费用占比升至营收的15% [13][15]
酸菜也“卷”起来了,朱老六去年酸菜产品收入同比下滑近三成
贝壳财经· 2025-05-13 20:10
公司2024年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2.38亿元,同比下滑1.38%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1839.52万元,同比下滑15.93% [2] - 腐乳产品销售收入同比增长8.38%,酸菜产品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7.95% [2] 酸菜产品毛利率分析 - 2024年酸菜产品毛利率为9.09%,同比大幅减少16.07个百分点 [2] - 酸菜产品毛利率大幅下滑主要受产品平均售价下降影响 [1] - 平均售价下降原因包括行业竞争者增多导致价格战激烈,公司相应调低出厂价 [1] - 公司增加了酸菜产品的促销活动也导致平均售价下降较多 [1] - 2023年秋季白菜价格较低为行业背景因素 [1] 2025年公司改善毛利率计划 - 计划通过注重酸菜产品品质和质量,以品质和品牌溢价提高毛利率 [2] - 随着收购白菜价格上涨,公司已调高酸菜产品的出厂价 [2] - 寻求与餐饮机构合作以拓宽销售渠道 [2] - 通过企业号直播带货增强产品到终端客户的触达,电商渠道可推出高毛利产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