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元贬值
icon
搜索文档
景顺投资赵耀庭:美元贬值周期或开启 资产配置迎拐点
上海证券报· 2025-07-06 22:57
全球金融市场变革 - 美联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持续 美元可能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 下半年贬值幅度或达5% [1] - 美元走弱意味着非美元资产迎来配置窗口期 新兴市场融资环境将显著改善 本币计价资产回报率提升 [1] - 美股估值处于历史高位 标普500指数当前市盈率接近22倍 远高于过去15年均值 非美市场相对估值优势凸显 [1] 新兴市场跑赢发达市场的关键因素 - 美国经济增长须适度放缓但避免衰退 维持全球需求 [2] - 美元须处于贬值周期 缓解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并提升资产吸引力 [2] - 石油价格须稳定在每桶80美元以下 避免能源成本对新兴市场进口国造成冲击 [2] - 新兴市场央行须推行降息政策 通过宽松货币环境刺激本地经济增长 [2] 欧亚资金流动趋势 - 欧洲投资者对亚洲市场关注度明显提升 亚洲投资者也对欧洲市场表现出更大兴趣 [2] - 欧亚之间资金流动呈现积极态势 投资者将在下半年至明年逐步转向美国以外市场寻找机会 [2] 中国科技企业表现 - DeepSeek-R1大模型展现中国企业在软件领域的强劲创新能力 [3] - 美国科技股与中国科技股之间存在显著估值差异 前者长期享有较高溢价 但随着中国创新成果出现 这一溢价正在逐步收窄 [3] - 投向美国科技七巨头的资金可能部分转向更具估值吸引力的中国科技股 [3] 中国科技行业前景 - 估值更具吸引力 增长潜力尚未充分释放的中国科技公司值得看好 [3] - 中国科技股目前展现出更高的投资性价比 [3] - 量子计算 生物科技和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获得政策支持 已形成从研发到商业化的完整产业链 [4]
大锤落地!所有人做好财富洗牌的准备
大胡子说房· 2025-07-05 12:50
全球财富萎缩与债务模式 - 全球私人净财富总额近几年下降2.4%,人均财富缩水3.6%,相当于每人减少3200美元(约2.33万人民币)[1] - 美欧国家中产及新兴国家(如金砖、东盟)居民财富同步缩水,债务推动发展模式已达临界点[1] - 2024年全球公共债务规模突破102万亿美元,创历史峰值,其中美国占比达三分之一[1] 美国债务扩张政策 - 美国通过《大美丽法案》,计划新增3.4万亿美元债务,表明其选择持续扩大债务而非解决债务问题[2] - 美国债务周期进入第四阶段(去杠杆阶段),但美国逆周期操作,继续发债加剧全球风险[4][6] 债务周期理论 - 达利奥将债务周期分为5阶段:稳健货币、债务泡沫、顶峰、去杠杆、危机消退,跨度约80年[3][5] - 美国债务周期阶段: - 50-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约束货币增长[3] - 70-2000年:脱离金本位后债务规模激增[3] - 2000-2021年:金融危机与疫情推动美债达顶峰(2008年增6.39万亿,2020年增8万亿)[3] 美元贬值趋势与影响 - 2024年美元已贬值10%,历史三次大幅贬值(1971-1973年25%、1985-1987年48%、2006-2008年21%)[6] - 当前贬值兼具主动(政策推动)与被动(信用危机)因素,预测本轮贬值幅度或达50%[7] - 美元资产风险上升,美股创新高或为危机前泡沫信号,巴菲特等投资者现金持有量增加[8] 避险资产配置建议 - 资金转向高股息资产(如银行股),银行股因高分红特性获市场青睐并达历史高位[8] - 避险选项包括大宗商品、贵金属及储蓄型资产,市场趋势以避险为第一需求[8][9] - 公开直播将探讨具体避险资产配置策略(如稳定吃息方法、风险资产比例)[9]
大摩邢自强:中国25H2财政政策预测,美联储后面会强降息、快降息
贝塔投资智库· 2025-07-04 12:13
宏观经济与政策 - 上半年中国实际GDP增速达5.2%,略超目标,但名义GDP相对疲软因CPI和PPI仍处通缩[2] - 财政政策前置发力,1-5月支出速度快于往年,包括地方债置换、以旧换新补贴、社保福利支出,可能透支全年增速[2] - 7月高层会议预计保持温和观察基调,8月中美贸易暂停键结束后不确定性增加,短期内不大可能提前下发更多财政刺激[2] - 新增加码政策预计在秋季推出,可能等到9月底或10月三季度数据明朗后[2] 美联储与美元走势 - 尽管美联储今年不降息,但未来两年可能快速降息175个基点[2] - 美元预计继续贬值10%,累计贬值幅度将达20%[2] 稳定币与金融创新 - 中国推广稳定币的视角是跨境贸易结算,而非投资加密货币或交易所工具[2] - 建议将稀土出口管控与稳定币试点结合,由国企与银行联合发行专用于稀土贸易的稳定币,构建非美元结算网络[3] 稀土与战略资源 - 人形机器人平均含1公斤稀土、2公斤锂、3公斤石墨、6.5公斤铜[3] - 中国占据全球稀土供应88%、石墨93%、锂精炼市场75%[3] - 预计到2050年全球机器人产业对关键矿物需求达8000亿美元[4]
张瑜:“弱美元”or“去美元”?“美元贬值”or“美元反弹”?——张瑜旬度会议纪要No.116
一瑜中的· 2025-07-04 11:54
美元走势分析 核心观点 - 当前美元走势的背离现象(美元走弱但美国国债利率走高)与新兴市场崩溃前期的资本外流情景不同,需谨慎对待直觉性叙事 [2] - 宏观格局为"内平外变",内部环境偏平淡,外部"去美元化"叙事存在理解偏误,真正的"弱美元"交易已较极致,未来半年美元走弱接近尾声,可能进入震荡期甚至反弹 [11] 概念辨析 - 去美元化交易:在资产端出售美元资产,本质是对美国的资产负债表收缩 [3] - 弱美元交易:无需收缩美元资产敞口,通过增加美元看空仓位实现,未对美国资产缩表 [3] 背景分析 - 强美元周期下海外机构有意维持美元敞口:2014-2015年美联储Taper及加息后,全球长期寿险和养老保险公司大量进行美债套期交易,保留美元敞口以赚取美债套息和美元升值双重收益;2023-2024年美元指数创新高,"美国资产例外论"盛行,2024年底至2025年初全球养老保险公司美元对冲比例降至十几年低位 [4] - 养老保险公司的美元对冲比例与汇率波动率正相关:波动率越高对冲需求越强,波动率越低对冲比例越低 [4] 当前交易性质推演 - 4月3日对等关税后美元汇率波动率大幅上行,环亚太及欧洲养老保险公司需提升美元对冲比例,可选去美元化交易(抛售美元资产)或弱美元交易(补入美元空仓) [5] - 弱美元交易更可能是事实:国际宽基资本流动数据未显示外资持续大幅流出美股美债;美元空头持仓量大幅上行,资管机构美元投机持仓从净多头转为净空头,当前空头持仓当量达过去三四年极值位,主流机构或通过做空美元补仓以回归对冲比例 [5] 未来美元走势预判 - 美元空仓补仓是否完成:部分机构(如欧洲、丹麦)对冲比例已回升至较高水平,与汇率波动率匹配,美元快速贬值阶段基本结束,但需继续观察 [9] - 美元空仓持有人结构:当前净空头持仓当量达四年最大值,但持仓集中度(CR4、CR8)处于15年历史低位(30%-40%),远低于正常均值(60%-80%),空单分布分散导致交易结构脆弱性高;若美国经济稳健、美股科技板块强劲,美元波动率回落后可能引发空单反向踩踏,未来六个月美元或进入震荡期甚至反弹 [10]
降息博弈或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10:20
白宫与美联储的政策博弈 - 白宫近期加大对美联储及主席鲍威尔的抨击 要求立即降息并威胁提前宣布继任人选 导致美联储降息决策政治化[1] - 鲍威尔拒绝降息主要担忧关税传导滞后效应 预计6-8月数据将体现通胀压力 避免重蹈2022年误判通胀的覆辙[1] - 美联储陷入两难困境:过早降息可能被迫后续激进加息 维持高利率则可能冲击经济及劳动力市场[1] 政策组合的经济影响 - 白宫试图通过"大而美"税收与支出法案扩大政府债务 降息可节省利息成本 两者形成政策组合[2] - 经济基本面无需降息时强行降息可能引发通胀 导致美债需求下降收益率上升 反而加重政府利息负担[2] - 美元指数年内已下跌10.8% 因高关税与财政风险促使投资者加强汇率对冲 若美联储独立性受损或加剧贬值[2] 滞胀风险与数据质量 - 美元贬值10%叠加高关税将推高输入型通胀 与关税同样具有滞后效应 9月降息可能进一步刺激通胀[3][4] - 美国劳工局CPI数据估算比例从10%升至30% 因联邦裁员影响数据准确性 5月非农就业增加14.7万超预期[4] - 失业率降至4.1%显示就业市场强劲 但非法移民驱逐可能干扰数据 叠加CPI质量下降酝酿新风险[4]
降息博弈或加剧美国经济不确定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4 06:53
白宫与美联储的政策博弈 - 白宫近期加大对美联储及其主席鲍威尔的抨击 要求立即降息并威胁提前宣布继任人选 导致美联储降息决策政治化[1] - 鲍威尔拒绝降息建议 主要担忧关税引发的通胀滞后效应可能体现在6-8月数据中 避免重蹈2022年误判通胀的覆辙[1] - 美联储面临两难困境:若提前降息后通胀显现需激进加息 若维持高利率则可能冲击经济及劳动力市场[1] 政策组合的经济影响 - 白宫试图通过"大而美"法案扩大政府债务 配合降息降低利息成本 二者形成政策组合[2] - 非必要降息可能引发通胀 导致美债需求下降收益率上升 反而加重政府利息负担[2] - 特朗普拟提前宣布鲍威尔继任者 可能削弱美联储独立性 今年以来美元指数已下跌10.8%[2] 滞胀风险与数据质量 - 美元贬值10%叠加高关税将推高输入型通胀 与关税同样具有滞后效应[3] - 市场押注9月降息 结合减税、美元贬值等因素 通胀概率显著上升[3] - 美国CPI数据质量下降 5月估算比例从10%升至30% 影响通胀指标准确性[3] 就业市场与政策博弈 - 6月非农就业增加14.7万人超预期 失业率降至4.1% 支持美联储按兵不动[4] - 大规模驱逐非法移民可能干扰就业数据 CPI数据质量恶化降低经济透明度[4] - 白宫与美联储博弈持续 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酝酿新的经济风险[4]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天天基金网· 2025-07-03 13:14
美元前景与市场反应 - 自4月美国实施"对等关税"以来,美元指数下跌超7%,亚洲货币集体反弹至去年10月以来新高 [1] - 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离岸人民币升值至7.15(去年11月以来新高),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亚洲货币同步上涨 [2]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隐含未来十年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加剧美元贬值预期 [2] 机构对美元策略 - 花旗集团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建议"逢高做空美元",因美国经济表现不及全球且全球经济步入"软着陆" [3] - 兴业证券提示需关注7月9日关税谈判变数及美债/日债市场动荡风险,防御性资产成为资金首选 [4] 港股成为避险资产 - 港股因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恒指2025年预测PE 11倍、PB 1.2倍、股息率3.2%),高股息板块如银行/电信/公用事业股息率普遍超5% [5][6] - 5月以来香港Hibor利率骤降,一月期利率跌至0.52%,隔夜Hibor接近0%,创2000年以来最低,显示市场流动性旺盛 [4] - 港股央企红利ETF(513910)上半年规模增长73%至30亿元,反映资金持续流入低估值蓝筹 [5] 国际资本配置逻辑 - 莲华资本认为美元进入数年贬值周期,港股将替代黄金成为新避风港,类比日韩公司治理改革后国际资金涌入的历史 [5] - 南向资金与跨国资本共同推动港股重估,尤其青睐高分红标的(如国企提升股东回报政策驱动) [5][6]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证券时报· 2025-07-03 12:0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正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谈判预期引发非美货币广泛升值及美元资产减持 [1][5]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上半年大跌10.8%,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2][5] -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离岸人民币升至7.15附近,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马来西亚货币、韩币、泰铢等升至去年10月以来高点,新加坡货币汇率创10年新高 [6] 美元前景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税收和支出法案,预计未来十年推动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7]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建议"逢高做空美元",因美国经济表现不及全球且全球经济步入"软着陆" [7] - 美元指数当前在96附近徘徊,市场普遍看淡美元前景 [6][7]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市净率1.2倍,股息率3.2%,银行、电信、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普遍超5% [12] - 5月以来香港Hibor利率快速下降,一月期利率跌至0.52%,隔夜Hibor降至0%附近,创2000年以来最低 [11]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大增12.5亿元,增幅73%,最新规模超30亿元,显示资金持续流入 [12] 资金流向与避险选择 - 防御性资产成为资金首选,港股因对美联储政策、地缘政治、汇率波动敏感,成为避险资金新避风港 [10][11] - 莲华资本CIO洪灏认为美元将进入数年贬值周期,港股将替代美元资产成为新"安全资产",类似日韩公司治理改革后资金涌入 [11] - 全球资本正进行再平衡配置,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已在进行中 [3][12]
7月防御性资产或成首选!机构最新观点
券商中国· 2025-07-03 07:19
全球市场动态 - 市场密切关注7月9日美国关税谈判结果 该谈判将影响7月行情定价 [1][3] - 美元指数自4月以来下跌超7% 亚洲货币集体反弹至去年10月以来新高 [2][3] - 2023年上半年美元指数大跌10.8% 创1973年以来最差半年表现 [3] 美元走势分析 - 花旗集团报告指出美元面临持续不对称风险 建议"逢高做空美元"策略 [4] - 美国参议院通过"大而美"法案 预计未来十年财政赤字扩大3.9万亿美元 远超众议院版本的3万亿美元 [3] - 离岸人民币汇率升至7.15 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 马来西亚/韩元/泰铢等亚洲货币同步走强 [3] 港股市场机遇 - 港股因绝对估值处于全球洼地 正成为跨国资本再平衡配置的主要选项 [8] - 恒生指数2025年预测市盈率11倍 市净率1.2倍 股息率达3.2% 银行/电信/公用事业板块股息率普遍超5% [8] - 港股央企红利ETF规模上半年增长73% 新增12.5亿元 总规模突破30亿元 [8] 资金流动趋势 - 香港Hibor利率创历史新低 一月期利率跌至0.52% 隔夜利率接近0% [7] - 莲华资本指出港股将取代黄金成为新避风港 预计国际资金将持续流入 [7] - 南向资金和全球资本涌入推动港股低估值蓝筹重估 公司治理改革提升外资吸引力 [7][8]
全球大涨,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大胡子说房· 2025-07-02 20:47
全球资本市场表现 - 全球股市普遍上涨,美股指数重新站上历史最高点,上证指数站稳3400点创年内新高 [1] - 欧洲股市中法国CAC40指数上涨1.34%,德国DAX指数上涨2.92%,英国富时100指数上涨0.28% [1] - 韩国综合股价指数6月上涨13.9%,为2020年11月以来最大月度涨幅 [2] - 日本日经225指数突破40400点,创今年以来新高 [3] 大宗商品市场动态 - 铜期货价格涨至5美元以上,接近年初高位 [6] - 铝价格涨至近3个月新高并持续上涨 [6] - 伦敦铅期货价格连续上涨一周 [6] - 布伦特原油期货从79美元跌至66美元 [8] - 现货黄金价格从3452跌至3289 [9] 美元贬值与资本流动 - 美元指数从101跌至97,美国有意推动美元贬值 [14][15] - 美元贬值目的包括降低债务压力和促进制造业资本回流 [16] - 全球股市上涨与市场交易美债扩大、美联储放水预期相关 [22] - 铜、铝等大宗商品上涨因美国提前储备,黄金和石油因资金虹吸下跌 [24][29] 未来市场展望 - 7月关键事件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大美丽法案表决和对等关税到期 [35][36] - 美元和美债信用危机加剧,市场不确定性增强 [39][40] - 非美元资产价格可能继续上涨,建议关注避险资产和稳健生息资产 [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