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化

搜索文档
固态峰会回顾 | 5位行业大咖描绘应用前景
高工锂电· 2025-06-14 18:09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日-9日在成都举行 [2]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与趋势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从0到1"突破,正向规模化、成熟化与降本发展,预计2025年出货超10GWh [5] - 全固态电池因成本高昂预计2028年后有望突破1GWh,2030年将带动高镍+硅基材料需求超5万吨,电解质+导电剂超5000吨,设备市场超百亿级 [5] - 2025-2026年是产能建设高峰期,储能领域有望优先释放,新能源汽车仍是主要应用方向 [5] - 固态电池在储能、机器人、飞行器、工程机械、矿卡及换电等领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5]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与突破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接触难题导致锂离子传导效率低,以及单一固态电解质材料难以满足需求两大挑战 [6] - 卫蓝新能源采用原位固态化思路解决固-固接触难题,通过氧化物、聚合物与液态电解质结合实现低成本量产 [6] - 利元亨开发干法涂布设备、电解质与极片热复合一体机等设备应对离子传输瓶颈 [9] 航空动力电池发展 - eVTOL成为最主要低空飞行器类型,纯电航空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400Wh/kg [11] - 混动方案能提升载重、飞行时间与距离,有望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需能量密度>200Wh/kg [11] - 欣旺达纯电航空电池实现能量密度>360Wh/kg、功率密度>3900W/kg,混动产品支持功率密度8000W/kg [11] 干法工艺与材料创新 - 当前电极材料缺乏对干法加工特性的适应性,建议实施"面向工艺的材料设计" [14] - PTFE作为干法负极粘结剂存在界面惰性和结构封闭性问题,建议加快第二粘结剂开发 [14] - 清研电子已建成0.1GWh全自动化贯通线和干法实验室 [14] 固态电池应用与产业化 - 会议将探讨新场景驱动下的固态电池应用机会和中国企业的短板与长板 [15] - 主题包括"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15]
固态峰会回顾 | 5位行业大咖描绘应用前景
高工锂电· 2025-06-14 18:09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与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 - 第十八届高工锂电产业峰会主题为"产业链格局重整 全场景应用共振",2025高工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主题为"AI+新材料 引领能源变革" [1] - 高工锂电产业峰会将于2025年6月25-26日在常州举行,由高工锂电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4] - 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大会将于2025年7月8-9日在成都举行,由高工锂电、高工储能和高工产业研究院主办 [5] 固态电池发展现状与前景 - 半固态电池已实现从0到1突破,正向规模化、成熟化与降本发展,预计2025年出货超10GWh [8] - 全固态电池因未产业化成本高昂,预计2028年后有望突破1GWh [8] - 预计到2030年,固态电池将带动高镍+硅基材料需求超5万吨,电解质+导电剂超5000吨,设备市场超百亿级 [8] - 2025-2026年将是产能建设高峰期,储能领域有望优先释放 [8] 固态电池应用场景 - 新能源汽车仍是固态电池最主要应用方向 [8] - 储能与机器人、飞行器等细分市场将成为2025年主要增长环节 [8] - 工程机械、矿卡以及换电等领域用固态电池也将迎来新一轮增长 [8] 固态电池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 固态电池面临固-固接触难题导致锂离子传导效率低,以及单一固态电解质材料难以满足需求两大挑战 [9] - 卫蓝新能源提出原位固态化思路,通过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将液体电解质转化为固态,解决固-固接触难题 [9] - 卫蓝新能源采用氧化物、聚合物与液态电解质结合策略,兼顾固态与液态优势并实现低成本量产 [9] 固态电池生产设备 - 利元亨开发干法涂布设备、电解质与极片热复合一体机、胶框印刷与叠片一体机等设备,解决固-固接触带来的离子传输瓶颈 [11] - 针对硫化物电池毒性与易燃性,利元亨构建完整防毒防爆设计体系,覆盖设备防爆分区、密闭传输、H2S监测与应急响应 [12] 航空动力电池需求与进展 - eVTOL已成为最主要低空飞行器类型,纯电航空器对动力电池能量密度需求更高 [13] - 混动方案能有效提升载重、飞行时间与距离,适用更多复杂场景,有望将每航时直接成本降低60% [13] - 纯电航空电池需能量密度>400Wh/kg(对应300km续航)、5~12C持续高功率放电 [13] - 混动航空电池需能量密度>200Wh/kg、20C持续放电,均需-35~80℃宽温域适应性 [13] - 欣旺达纯电高比能高功率航空动力电池产品可实现能量密度>360Wh/kg、功率密度>3900W/kg [13] - 欣旺达混动超高功率产品支持功率密度8000W/kg、循环寿命超5万圈 [13] 干法工艺挑战与进展 - 当前电极材料缺乏对干法加工特性的深度适应性,建议实施"面向工艺的材料设计" [16] - 干法成膜工艺是高度协同过程,但当前设备设计延续传统湿法,缺乏对干法独特物理机制的理解与适配 [16] - PTFE作为干法负极粘结剂,其界面惰性和结构封闭性诱发严重耗锂行为,建议加快第二粘结剂开发 [16] - 清研电子已公布0.1GWh全自动化贯通线,实现从自动上料到成膜全过程自动化 [16] - 清研电子建成适用于固态电池干法工艺探索的干法实验室 [16] 固态电池产业峰会主题 - 新场景驱动下的固态电池应用机会 [17] - 固态电池产业化,中国企业的短板与长板 [17] - 打通固态电池产业化最后一公里 [17]
海南:非遗“烟火气”激发文旅新活力
海南日报· 2025-06-14 08:10
海南非遗保护与产业化发展 - 海南非遗资源丰富,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2项,省级以上非遗项目103项,市县级以上非遗项目398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32人,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49人 [3] - 建设黎锦技艺传习馆15个,国家级、省级传统工艺工作站3个,非遗工坊119个,认定非遗传承村16个 [3]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群从不足千人扩大至近2万人,2024年成功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4][5] 非遗产业化与经济效益 - 全省老爸茶店超4000家,年销售额约100亿元,带动5万余人就业 [7] - 海南沉香产业2023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145家沉香企业构建完整产业链 [7] - 非遗美食品牌如临高烤乳猪、福山咖啡等崛起,成为经济发展新动力 [7] 非遗教育与数字化传承 - 在全省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非遗技艺实践课,涉及21个项目,超5万人次学生参与 [6] - 完成国家级传承人及18名省级传承人的数字化记录工程,出版14部非遗丛书及口述史 [6] 非遗与文旅融合 - 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以10多项非遗打造景区,年接待游客上百万人次 [9] - 昌江保突村结合黎陶技艺打造"产学研旅"模式,三亚南山非遗季吸引10多万游客,文创销售额近2000万元 [10] - 儋州泊潮村端午活动单日吸引游客近2万人,推动非遗与乡村旅游融合 [10] 国际化发展与品牌输出 - 黎锦亮相巴黎时装周、米兰设计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等国际舞台 [4] - 通过海外巡展(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及日本大阪世博会展示东方非遗生命力 [4]
乌干达咖啡行业正处于十字路口:从产量到增值
商务部网站· 2025-06-14 01:11
咖啡产量与出口收入 - 乌干达咖啡产量从2022/23财年的780万袋(60公斤袋)增加到2023/24财年的820万袋 [1] - 咖啡出口收入从8.45亿美元飙升至11.44亿美元 [1] - 政府计划到2030年将年产量提高到2000万袋(60公斤袋) [1] 政府支持与研发投入 - 政府拟于2025/26财年向国家咖啡研究所(NaCORI)拨款300亿先令 [1] - 拨款用于开发高产、抗虫害和气候适应性强的咖啡品种 [1] 农业经济地位变化 - 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占比从2000年的34.1%下降到如今的24.9% [2] - 农业仍为乌干达大多数人口提供就业机会 [2] 咖啡行业转型机遇 - 咖啡行业为扭转农业低附加值趋势提供独特机会 [2] - 需要加强本地价值提升和农业产业化投资 [2] - 卢韦罗咖啡园建成后每年将加工35,000余公吨咖啡 [2] 重点项目进展 - 卢韦罗咖啡园由Nonda Commodities牵头与沙特投资公司Ingazi Group International和政府合作 [2] - 该项目将成为乌干达最大的咖啡增值中心之一 [2]
张小飞:固态电池要往实处走
高工锂电· 2025-06-13 19:04
告别喧嚣,迈入固态电池量产"最后一公里" 在固态电池产业从技术走向应用,迈入 " 最后一公里 " 的关键时刻, 高工锂电 董事长张小飞于 首届固态电池技术与应用峰会上,发表了题为 " 固态电池规模量产前奏 " 的主题演讲 。 他指出,在材料端取得显著进展、部分企业已将 60 安时半固态电池装车验证的背景下, 产业的 核心焦点已全面转向工程化难题。 他强调,行业 需要 回归理性,脚踏实地, " 往实处去走 " ,才能将巨大的潜力转化为市场价 值。 张小飞判断,未来 3-5 年将是产业实现全固态电池初步小规模量产装车的窗口期,至 2030 年则 有望迎来大规模验证,这将为全产业链带来巨大机遇。 演讲中,张小飞首先分析了驱动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政策与资本。 在他看来,国家政策的核心价值在于为前沿技术提供方向性指引和安全底线。他表示, 工信部发 布的 " 史上最严苛的电池安全 "新国标( GB 38031-2025 ), " 是对固态电池一个极大的保 障 " 。 GGII 统计 数据显示 , 今年前四个月,固态电池行业的扩产规划规模超过 50GWh ,拟投资总额 超 200 亿元 。 在扩产企业中,电池端有 15 ...
张小飞:固态电池要往实处走
高工锂电· 2025-06-13 18:59
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现状 - 行业已进入工程化难题解决阶段,未来3-5年将实现全固态电池初步小规模量产装车,2030年有望迎来大规模验证[1] - 中国固态电池产业链初具规模,相关企业数量超280家,其中电池企业超130家,电解质企业超75家,硅基负极企业超30家[3] - 2025年相比2024年企业数量整体增长超20%,其中固态电池企业增加30家,电解质企业增加15家[4] - 产业产能主要集中在山东、江苏、浙江等东部地区[5] 驱动因素与资本投入 - 政策与资本是驱动产业发展的两大核心力量,工信部发布的GB 38031-2025新国标为固态电池提供安全保障[2] - 2025年1-4月固态电池领域融资事件6起,投资走向集中,扩产规划规模超50GWh,拟投资总额超200亿元[2] - 卫蓝新能源总规划产能超100GWh,清陶、辉能等企业规划均超50GWh[2] 行业问题与挑战 - 行业存在定义混乱问题,部分企业技术路线受到质疑[7] - 全行业规划产能接近450GWh,对应超2500亿元投资,但实际投产产能仅25GWh左右,有效利用率不足20GWh[7] - 具备百兆瓦时生产能力的企业超30家,但产能超1.5GWh的企业仅6家[8] - 半固态电池成本仍较液态锂电高出50%左右[10] 技术路线与发展预测 - 半固态电池核心任务是降本增效,2024年国内民用领域出货量突破7GWh,2025年将步入10GWh级[10] - 全固态电池核心任务是攻克工程化,预计2028年突破1GWh里程碑[10] - 2025至2026年行业将迎来产能释放高峰期[9] - 硫化物为主流技术路线,产业化瓶颈在于工程问题[10] 应用场景与产业链影响 - 储能与机器人、飞行器等细分市场将成为主要增长环节,新能源汽车未来将成为核心带动板块[10] - 到2030年将催生超5万吨高镍、硅基材料需求,电解质、导电剂等材料需求超5000吨级[11] - 将催生一个超百亿级别的先进设备市场,利元亨、先导智能、海目星等设备企业已实现部分工段设备交付[12]
灵武市1家企业再登“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6-13 12:51
公司荣誉与资质 - 宁夏兴唐米业集团有限公司再次荣登农业农村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名单 [1] - 公司自2008年获评全国第四批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以来,连续18年通过严格监测 [1] 产业链布局与产能 - 公司实现从科研育种、规模种植、智能储运到精深加工、多元销售的水稻全产业链覆盖 [3] - 年加工水稻能力达22万吨 [3] 商业模式与农户带动 - 创新构建"公司+联合体+科研部门+基地+农户"模式,牵头组建优质水稻产业联合体 [3] - 累计发展优质稻订单22万亩,累计签订订单面积370万亩,商品交易量185万吨 [3] - 累计带动农户增收4亿余元 [3] 产品与市场覆盖 - 产品矩阵覆盖有机米、富硒米、特色米线等19大系列113种规格 [3] - 3000余个线下网点辐射全国二十余城 [3] 政府支持与行业前景 - 灵武市将持续强化政策扶持与精准服务,深化"龙头企业+数字赋能"战略 [5] - 依托兴唐米业等标杆力量,加速推动农业科技集成、产业链条延伸与乡村业态创新 [5]
上市公司紧抓技术突破与成本控制 促固态电池产业化再提速
证券日报· 2025-06-13 00:42
在全球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固态电池凭借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和长循环寿命等显著优势, 成为下一代电池技术的核心发展方向。近期,固态电池领域迎来多项技术突破,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纷纷 加快布局,商业化进程明显提速。 多位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业内人士预计,随着技术逐步成熟和成本的有效控制,固态电池有望 在未来5年至10年内迎来大规模应用,重塑全球能源存储格局。 企业积极行动 在技术突破的驱动下,国内企业积极投身产业化实践并取得持续进展。国轩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在今年5 月份举办的2025全球科技大会上,推出包括G垣准固态电池、金石全固态电池在内的6款新品,并宣布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该生产线100%自主开发,设计产能达0.2GWh,良品率高达90%,且已开启装 车路测,展现出强劲的产业化能力。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依托软包电池技术积累,在硫化物全固态电池领域取得突破。5月21 日,公司相关负责人在投资者互动平台上表示,目前,能量密度高达400Wh/kg至500Wh/kg的全固态电 池研发进展顺利,其中60Ah的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计划于2025年底向战略合作伙伴小批量交付。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 ...
5月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保持快速增长
东莞证券· 2025-06-12 17:1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超配(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今年以来汽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加力扩围持续显效,叠加车企新品投放和多地车展促销,刺激需求潜力释放,新能源汽车销量保持快速增长 [3] - 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及新型数据中心配储需求提升驱动储能需求快速增长,预计锂电池整体需求将维持较快增长 [3] - 下游需求保持较快增长,新建产能扩张放缓,落后产能持续出清,行业供需关系逐步改善,有利于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产业链盈利有望继续边际改善 [3] - 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推进,材料体系和设备环节迭代升级需求将带来新增长点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新能源汽车产销情况 - 2025年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7万辆和130.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和36.9%,环比分别增长1.52%和6.61% [3] - 1 - 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569.9万辆和560.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2%和44% [3] - 5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48.7%,环比上升1.4pct;1 - 5月渗透率44% [3] - 5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1.2万辆,同比增长1.2倍,环比增长6.1%,占出口总量的38.5%;1 - 5月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占出口总量的34.3% [3] 动力电池装车量情况 全球 - 2025年1 - 4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308.5GWh,同比增长40.2% [3] - 全球装车量位居前五的宁德时代、比亚迪、LGES、SK On、中创新航分别占比38.1%、17.3%、10.2%、4.3%、3.9%,CR5为73.8%,同比下降1.3pct [3] - TOP10中6家中国企业市占率合计68%,同比上升4.4pct [3] 国内 - 2025年5月,动力电池装车量57.1GWh,环比增长5.5%,同比增长43.1% [3] - 其中三元电池装车量10.5GWh,环比增长13.1%,同比增长1.6%,占总装车量18.4%,环比上升1.2pct;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46.5GWh,环比增长3.9%,同比增长57.7%,占总装车量81.6%,环比下降1.2pct [3] - 1 - 5月动力电池累计装车量214.4GWh,同比增长50.4% [3] - 其中三元电池累计装车量44.8GWh,占比18.6%,同比下降12.4%;磷酸铁锂电池累计装车量196.5GWh,占比81.4%,同比增长79.8% [3] 动力电池出口情况 - 5月动力电池出口13.5GWh,占总出口量的71.1%,环比下降6.3%,同比增长30% [3] - 1 - 5月动力电池出口65.8GWh,占总出口量的63.9%,同比增长29.2% [3] 国内装车量企业占比情况 - 1 - 5月,国内装车量位居前五的宁德时代、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分别占比42.9%、24.1%、6.3%、5.2%、4.0%,同比 - 3.8pct、 - 1.0pct、 - 0.5pct、1.6pct、 - 0.2pct [3]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业绩有较强支撑的电池环节,边际改善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以及固态电池产业链受益环节 [3] - 重点标的:宁德时代(300750)、亿纬锂能(300014)、科达利(002850)、当升科技(300073)、璞泰来(603659)、天赐材料(002709)、星源材质(300568)、天奈科技(688116)、纳科诺尔(832522)、先导智能(300450) [3]
不破不立,2025固态电池直面“问题清单”
高工锂电· 2025-06-12 17:05
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 - 2025年固态电池产业化进程已从实验室阶段进入工程化落地阶段,暴露出具体问题标志着产业化的真实里程碑 [1] - 行业普遍认为短期内液态电池仍将主导市场,半固态电池有市场空间,全固态电池将首先应用于高端电动车、军用、航空等高要求场景 [2] - 硫化物电解质因室温离子电导率最高,仍是实现高性能全固态电池的最有潜力技术路线 [2] 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挑战 - 硫化物电解质面临空气敏感性、材料成本高(5000元/kg与1000元/kg之间的成本预期差)、连续化生产工艺难题等挑战 [2] - 全固态电池在真实装车场景下的性能验证仍存在未知数 [2] - 能否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将决定2027年GWh级装车目标能否实现 [3] 中国全固态电池发展 - 中国在全固态电池全球竞争中加速赶超,国家"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支持多个全固态电池项目 [3]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制的固态电解质材料电导率达10mS/cm,膜厚最低14μm,电池能量密度达369.93Wh/kg [5] - 开发的Ah级固态电芯可实现8000次稳定循环,容量维持率超80%,10Ah电芯能量密度可达240Wh/kg,20Ah电芯达280Wh/kg [6] 产业化关键窗口期 - 2025-2027年是全固态电池产业化关键窗口期,2025年计划实现百兆瓦时级制备,2027年实现GWh级制备和约千辆级装车示范应用 [7] - 若全固态电池实际性能或性价比不如液态电池,将主要在军工、航天等对成本不敏感的高要求领域落地 [9] - 当前关键瓶颈包括硫化物电解质的大规模制备、空气稳定性控制及低成本化 [9] 企业技术突破 - 中科固能已建成首条连续规模化制备的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生产线,达到百吨级规模 [10] - 屹锂科技自研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室温离子电导率超过17 mS/cm,开发出20Ah级别全固态电芯能量密度达474 Wh/kg [13] - 蓝廷新能源推出MOF材料提升固态电池锂离子传导,循环寿命延长30~50% [23] 生产工艺创新 - 大族锂电聚焦固态电池生产设备开发,实现±5μm视觉定位精度,通过国产替代关键部件降低设备成本30%以上 [16] - 博路威开发X-Roll交叉辊压技术实现±0.5μm超高辊压精度,S-Roll无级调压均匀辊压技术提升极片厚度一致性 [20] - 星源材质开发3-5μm超薄隔膜,LATP半固态电解质复合膜实现行业首家千万平方米级批量交付 [27] 材料创新 - 苏州大学严锋团队开发聚离子液体与无机固态电解质复合材料,室温离子电导率达0.78 mS/cm [31] - 中天储能提出"准固态"先行方案,采用原位聚合技术实现规模化生产,安全性能显著提升 [35] - 蓝廷公司计划2025年实现1-2款MOF产品量产,2026年推出超级固态电解质复合膜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