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大循环

搜索文档
产业链自主完备不是闭门造车
经济日报· 2025-05-30 06:21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完备的重要性 - 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完备是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要一环,强调安全可控,确保在核心技术、零部件等受限时仍能维持经济运转 [1] - 核心目标是构建能抵御内外部风险冲击的高效经济体系,避免关键时刻"掉链子" [1] - 自主完备并非追求全面自给自足,而是聚焦关键领域如芯片制造、基础软件、高端装备等的自主可控 [2] 产业链供应链对经济的影响 - 生产端:保障原材料、设备、技术等要素稳定供给,避免断链风险干扰企业生产 [2] - 消费端:持续提供多样化高品质产品,激发居民消费意愿 [2] - 创新端:推动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向高端攀升 [2] 实现自主完备的路径 - 补链:聚焦关键环节和核心技术,减少对国外进口的依赖 [4] - 强链:巩固优势产业竞争力,推动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4] - 拓链:培育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拓展产业链广度和深度 [4] 区域协作与全球化平衡 - 发挥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优势,实现专业化分工和地区间协作 [3] - 自主完备需在开放格局中寻求动态平衡,通过全球合作补短锻长而非闭门造车 [3] - 合理利用国际分工和全球资源是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3] 产业链供应链的战略意义 - 产业链供应链是一国经济的筋骨血脉,需通过强筋健骨提升韧性 [4] - 从"被动保安全"转向"主动创优势",推动中国经济和全球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4]
学习笔记丨创新中国特色企业制度,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9 18:41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战略部署,近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中国特 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这份新时代完善企业制度的纲领性文件,对于以高质 量企业支撑高质量发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建设需要根据我国市场体系、制度环境以及社会传统文化等国情进行推进。产权清 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共同特征,但简单形式上搭建公司治理框架不足以解决 治理中"形似而神不至"的问题。因此,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建设需要具备如下特征:在领导体制层 面,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保 证;在产权结构层面,强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尊重企业独立法人财产权,优化企业股权结 构,充分激发各类企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在公司治理层面,强调加快建立健全权责法定、权责透 明、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机制,支持民营企业优化法人结构、完善内部治理规则; 在企业创新层面,强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完善企业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在社会责任层面,强调推动 将企业社会责任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
市场有望迎来指数牛,风格转向核心资产趋势性行情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9 09:20
市场表现 - 周三A股窄幅整理 上证指数跌0 02%报3339 93点 深证成指跌0 26% 创业板指跌0 31% 市场成交额1 03万亿元 [1] - 可控核聚变 新消费题材持续发酵 [1] 市场展望 - 港股和A股市场将有望迎来指数牛市 三季度末到四季度可能是指数牛市的关键入局时点 风格转向核心资产的趋势性行情 [1] 政策分析 - 政策层面持续强化"国内大循环"战略支点 通过消费补贴 税收优惠等精准施策 推动内需结构升级 [1] - 当前政策注重"外需缓和期"与"内需培育期"的衔接 若未来美方关税政策出现反复 政策可快速启动 对冲外部影响 [1] - "短期纾困+中期转型"的政策组合 标志着我国正加速构建更具韧性的经济发展体系 [1] 食品饮料行业 - 主要酒企渠道库存已降至合理水平 白酒需求温和恢复 [1] - 大众品方面 黄酒消费热度渐起 啤酒消费进入旺季 乳业上游供给端原奶价格企稳 休闲零食 能量饮料等细分赛道景气度高增 [1] - 食品饮料公司分红意愿较强 预计行业整体分红率在茅台 五粮液等标杆公司的带领下仍可进一步提升 [1] 投资工具 - 食品饮料ETF(515170)跟踪中证细分食品饮料产业主题指数 聚焦白酒 饮料乳品 调味发酵品等高壁垒 强韧性板块 [2] - 前十大成分股囊括"茅五泸汾洋" 帮助投资者一键配置"吃喝板块"核心资产 [2] - 相较于其成分股动辄数万 数十万的最低投资门槛 食品饮料ETF是小资金参与板块投资的便捷工具 [2]
苏州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 学深悟透 实干担当
苏州日报· 2025-05-28 08:08
5月26日,市政府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考察时、在部分省区 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对辽宁辽阳市白塔区一饭店火灾事故和贵州毕节市黔西 市游船倾覆事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李强总理在做强国内大循环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精神、省委书记信长 星在苏州调研时的讲话要求。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政府党组书记吴庆文主持会议。 会议要求,要切实扛好经济大市挑大梁责任,进一步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市政府党组要把做强国内大循 环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多措并举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切实解决一批群众急难愁盼,努力实现经 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要科学谋划全市"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突出抓好重大任务、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高 质量编制好"十五五"规划。 会议强调,要筑牢安全生产坚实底板,确保交出发展和安全两张高分报表。端午假期临近,市政府党组要更 好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入推进安全生产"六化"建设,扎实开展消防安全排查整治,强化重点领域安全管理,确保 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濮建明 摄 会议指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市政府党组 ...
党外人士大调研丨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民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新华网· 2025-05-27 22:31
新华社北京5月27日电 题: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民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在乐山,大佛盲盒、乐山美食主题刺绣冰箱贴等文创产品颇受消费者青睐,"最热"单品年销量超20万 件…… 新华社记者邢拓 "文旅消费产品的打造,既要突出地域特色、文化底蕴,提升其独特性与吸引力,又要让技术充分赋能 文旅,提升游客的参与感体验感。"调研组认为,在总结成功经验基础上,要进一步通过创新内容、数 字赋能和营销传播打通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避免服务消费空间单一、体验同质化等问题。 内部可循环、内需为主导,是大国经济的独有优势。提振消费是扩大内需、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的重中 之重。 如何优化"一老一小"服务供给,促进服务消费提质惠民? 当前服务消费市场发展面临哪些堵点卡点?如何优化政策与机制,充分释放服务消费巨大潜力?日前, 受中共中央委托,民盟中央调研组围绕"优化政策与机制 促进服务消费"这一主题,在四川、海南开展 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现在家政服务市场需求大,从事相关工作的学生多不多?""校企合作还有没有不顺畅的地方?"……在 四川卫生康复职业学院,调研组走进实训教室、课堂,深入了解学校康复行业、养老行业 ...
【新华解读】前4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缘何加快增长?
新华财经· 2025-05-27 20:05
工业企业效益恢复 - 1至4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1 4%,增速较1至3月加快0 6个百分点,4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3 0%,增速较3月加快0 4个百分点 [1]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 4%(1至4月),PPI同比下降2 4%,营收利润率升至4 87%(较1至3月提升0 17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 2%(1至4月),增速较1至3月加快4 8个百分点,拉动规上工业利润增长3 6个百分点 [3] 政策支持与产业升级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一业一策、一企一策"支持外贸外资,强化出口退税、金融支持等政策 [1] - "两重"建设与"两新"政策推动产业升级,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3 2%和11 7%(1至4月) [3]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 0%(1至4月),增速较1至3月加快5 5个百分点,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7 6个百分点 [3] 行业表现与结构分化 - 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23个行业利润同比增长,增长面近六成 [3] - 家用电力器具、厨房电器具、非电力家用器具制造利润分别增长17 2%、17 1%、15 1%(1至4月) [3] - 装备制造业对工业利润增长的拉动作用较1至3月增强1 6个百分点 [3] 挑战与展望 - 规上工业企业营收增速仍处低位,1至4月同比增速较1至3月下降 [4] - 中美关税调整或推动出口成本下降,叠加内需政策发力,利润增速有望延续回升 [5]
又一世纪运河来了?中国拼命“挖运河”,背后是一场真正的国运之战
36氪· 2025-05-27 15:48
中国内河航运新动向 - 浙江正式实施《关于高水平建设"航运浙江"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谋划推进浙赣运河,该运河规划全长约760公里,途经浙江杭州、衢州和江西上饶、鹰潭、南昌等城市,旨在打通长江水系和钱塘江水系 [1] - 浙赣粤运河总投资预计3200亿,规划全长1988公里,比京杭大运河长194公里,将横跨浙江、江西和广东三省,与京杭大运河直接"牵手" [5][6] - 水运成本优势显著,是铁路运输成本的1/2,公路运输成本的1/5,航空运输成本的1/20 [7] 全国运河建设热潮 - 全国八大省份联手推进内河航运复兴,总投资超8500亿元,包括浙赣粤运河、湘桂运河、江淮运河、荆汉运河、平陆运河等重大项目 [2] - 部分重点运河项目投资额:浙赣粤运河3200亿、湘桂运河1500亿、江淮运河950亿、荆汉运河748亿、平陆运河680亿、河南运河网1416亿 [2] - 这些运河项目总投资约等于7座港珠澳大桥,将形成新的水运网络 [2] 重点运河项目进展 - 浙赣运河始于1986年研究,因跨省协调、生态评估等因素仍处前期筹备阶段 [5] - 荆汉运河规划从松滋市松滋口到武汉市东荆河口,长约230公里,可通行万吨级船,预计总投资784亿,将缩短航程260公里、减少运输时间约14小时、每年降低物流成本300亿 [11][13] - 平陆运河总投资超680亿,目前进展约七成,计划2026年建成,将成为中国西南地区最短出海通道 [2] - 江淮运河总投资949.15亿,已于2016年12月开工,2023年通航 [2] 运河经济价值 - 江西将显著受益于浙赣粤运河,其丰富矿产资源可通过低廉运费实现南北流通,链接长三角、珠三角海港 [7] - 湘桂运河预计总投资1500亿,贯穿湖南、广西,将缩短长江中上游地区货物至北部湾水运里程约1200公里,使湖南成为南北水运大通道的航运枢纽 [14] - 运河建设将带动上下游工业发展,如江西可能凭借水运和资源优势实现产业升级 [8] 国家战略意义 - 中国正推进"国内大循环"战略,水运在降低物流成本方面发挥关键作用,2024年中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为14.1%,较2020年14.7%有所下降 [20] - 交通运输部《内河航运发展纲要》提出到2035年中国内河千吨级航道里程达到2.5万公里,目前仅1.5万公里,未来十年需新增1万公里 [17] - 运河网络将形成"横贯东西、辐射南北"的超级水运之网,覆盖整个华夏大地,为相关省份提供发展机遇 [22]
泓德基金:上周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新浪基金· 2025-05-26 17:18
市场表现 - 上周国内权益市场震荡 主要宽基指数周涨跌幅在1%以内 日均成交量维持在1.1万亿元附近 [1] - 北证50指数突破1500点创历史新高后出现明显调整 [1] - A股科技成长边际走弱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亮眼 [1] 创新药行业 - 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创新药数量达3575个 位居全球首位 [1] - 2024年大型跨国药企引进的创新药候选分子约31%来自中国 2019年这一数字为0 [1] 宏观经济 -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 [1] -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提速 新能源产业发展态势较好 [1] - 智能产品生产快速增长 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51.5% [1] - 1至4月份货物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2.4% [1] 产业体系 - 产业体系完备 市场空间广阔 国内大循环具有内在稳定性和长期成长性 [2] - 锻长板 补短板 提升"国内大循环"是关键 [2] 债券市场 - 上周债券市场整体震荡 长债表现略好于短债 [2] - 信用债收益率整体下行 中短端下行幅度小于长端 [2] - 利率债总体震荡 此前10BP降息和银行存款利率挂牌价下调对市场影响不大 [2]
农银汇理投资部副总经理、基金经理谷超:中国优质资产将迎来价值重估
上海证券报· 2025-05-26 02:03
经济形势与政策导向 - 2024年我国经济实现预期目标 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 2025年延续复苏态势但4月起制造业景气度受外部贸易环境影响[1] - 2024年出口金额占GDP比重降至18.9% 显著低于2006年34.9%的峰值 且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9%[1] - 政府首要任务为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 次重点为发展新质生产力 聚焦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人工智能终端 智能机器人等先进制造领域[1] 行业突破与竞争力 - 生成式AI领域实现算力成本大幅下降 用户数量显著增长 自主可控能力提升[2] - 智能辅助驾驶技术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进入智能化阶段 预计将快速渗透10-20万元价位家用车市场[2]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高端装备制造 生物医药等行业优秀企业快速成长 部分技术已达全球领先水平[2] 发展格局与市场前景 - 加速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双循环互促"新格局 以内需对冲外需疲弱影响[2] - 工程师红利与庞大内需市场支撑技术突破 国产汽车厂商全球份额有望持续提升[2] - 具备核心竞争力的优质企业将迎来价值重估 重点领域投资机会显现[2]
提振消费+赋能地方资源 银行业多举措助推国内大循环
证券日报· 2025-05-25 23:21
国内大循环政策导向 - 国务院会议强调将做强国内大循环置于更突出位置,统筹扩大内需与供给侧改革,提升经济循环质量并促进国内外市场高效联通[1] - 银行业通过多维度创新路径服务国内大循环,聚焦消费提振和地方特色资源品牌建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动能[1] 消费领域金融创新 - 银行业锚定大宗消费与服务消费赛道: - **大宗消费**:中信银行与新能源汽车品牌合作推出"超低首付""以旧换新补贴贷"等定制化方案,实现购车与贷款流程深度融合[2] - **服务消费**:河南淅川农商银行搭建"智慧旅游"平台并推出低利率信贷产品,广发银行通过信用卡优惠活动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场景[2] - 联动商户开展促销活动:工商银行贵州省分行启动"百城惠民"行动投入专项补贴资金,江苏银行升级"消费提振计划"叠加政府与银行双重优惠[3] - 专家建议银行在大宗消费领域深度融合购车、家电置换等场景信贷,在服务消费领域构建"积分+信贷"模式并应用金融科技提升审批效率[3][4] 特色产业金融支持 - 产品创新:安徽青阳农商银行推出"民宿贷",湖北宣恩农商银行创设"硒畜活抵贷""贡信贷"支持茶叶、白柚等特色产业供应链[6] - 政银合作:广西多家银行与政府部门共建商标品牌指导站,推动"桂字号"品牌标准化发展[6] - 长效服务机制:银行业参与品牌策划与市场推广,助力区域特产升级为全国品牌[6] - 专家建议银行结合区域大数据定制金融服务,并通过金融科技支持直播电商、传统电商数字化转型及制造业智能化升级[7] 行业整体动向 - 银行业通过精准多元的金融举措打通国内大循环堵点,激活产业发展潜力,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