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潮
搜索文档
“国潮”成二次元游戏赛道新流量密码“谷子经济”助厂商重视周边产品开发
南方都市报· 2025-07-31 11:13
行业现状 - 中国二次元游戏赛道在沉寂近一年后突然升温,形成新一轮行业高潮 [1][2] - 2025年二次元赛道异常"拥挤",新老厂商同步提速,市场或迎来新一轮洗牌 [2][4] - 2024年二次元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93.48亿元,同比下降7.44% [8] 产品表现 - 《胜利女神:新的希望》上线首日登顶iOS免费游戏榜第一,海外版全球累计营收达10亿美元(日本贡献超50%) [2] - 《闪耀!优俊少女》国服回归首日iOS下载约3万,12天流水约203万,全球累计收入突破20亿美元 [2] - 《杖剑传说》国服首月流水破两亿,《银与绯》5天流水破4000万 [3] - 《异环》在Taptap和B站分别收获超300万和160万人预约,预计2025年底或2026年初上线 [3] 厂商动态 - 腾讯布局多元二次元产品线,包括《异人之下》《命运扳机》《归环》等 [4] - 网易押宝"二次元GTA"《无限大》,鹰角网络推进《明日方舟:终末地》 [4] - 米哈游新作《绝区零》上线初期表现不及《原神》《崩坏:星穹铁道》,后逐步稳住 [8] - 完美世界《一拳超人:世界》海外表现不及预期,引发裁员事件 [7] 行业周期与趋势 - 近十年中国二次元游戏经历三次高潮:2015年《崩坏》、2020年《原神》、2025年本轮热潮 [5][6] - 本轮热潮特点:厂商不再盲目跟风,转向沉淀IP、结合熟悉游戏类型、探索垂直细分市场 [10] - 玩法多元化趋势明显,ARPG、射击、开放世界等类型打破传统二次元玩法边界 [11] - "国潮"成为新流量密码,本土文化元素降低开发门槛并增强差异化 [12] 创新与挑战 - 二次元游戏天然高门槛,玩家群体对细节极度敏感,易引发口碑雪崩 [9] - 厂商尝试将二次元与游戏衍生品关联,"谷子经济"与游戏形成正向飞轮 [12][13] - 行业观点认为爆款需长期打磨,当前"收割期"难现现象级产品,独立游戏或更受期待 [16]
“中国核 潮流壳” 王府井商圈着力表达中国时尚消费独特体验
消费日报网· 2025-07-31 10:59
行业市场规模与政策背景 - 中国时尚消费市场规模已达2万亿至3万亿元 正从单一商品向生活方式延展[1] - 北京市通过多元场景打造、品牌创新推动和文化氛围营造释放本土文化潜能[1] - 时尚消费成为构建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王府井商圈成为行业风向样本[1] 文化生态构建与场景创新 - 行业从符号嫁接转向文化生态构建 强调与年轻人精神认同和生活方式深度融合[2] - 王府井喜悦购物中心财神展融合传统元素与赛博风格 营造庄重潮趣的中式氛围[2] - 有仙儿财神殿通过互动签墙、招财猫装置将传统仪式转化为日常社交体验[3] - 和平菓局沉浸式街区还原80年代北京生活场景 唤醒城市记忆与代际情感[3][5] 年轻消费群体战略布局 - 王府井商圈19至34岁年轻客群占比达59% 同比提升15个百分点[6] - 王府井喜悦打造主理人文化场域 涵盖潮流、二次元、美妆和手作集市[6] - 银泰in88融合脱口秀、传统京剧与乐高体验 东方新天地汇聚八大咖啡品牌服务白领群体[6] 全球化表达与文化输出 - 王府井商圈成为文化输出接口 APM引进海外潮玩IP首发并举办莫斯科文化节[7] - 以中国核为底色、潮流壳为触媒 用国际通用语言传达中国创意[7] - 行业进入3.0阶段 从元素嫁接迈向本土文化生态与品牌精神构建[7]
第四届数贸会将扩大数字国潮展区
杭州日报· 2025-07-31 10:23
行业活动与政策支持 - 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数字国潮展筹备座谈会召开,20余家老字号品牌、企业与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共同探讨老字号数字赋能与国潮品牌消费转型升级 [1] - 浙江省老字号协会宣布今年将新增专门的老字号数字化推介会,旨在发挥杭州数字化技术优势,助推老字号产品出新、出海 [2] - 本届数字国潮展区位于数字文娱馆,面积从200平方米扩展至500平方米,划分为产品展示、互动演绎、直播、数字文创四大区域 [2] 企业参与与案例 - 姚生记、鸿光浪花、万事利等老字号品牌,以及网易、遥望科技两家携“老字号焕新合作计划”的企业参与会议,介绍如何借力AI和赋能平台支持老字号数字化改革 [1] - 毛源昌眼镜品牌总监彭倩提出企业已在数字化方面拥抱AI眼镜,与众多AI智能眼镜品牌达成合作,寻求通过多种途径实现数字赋能 [1] - 径山书院作为老字号品牌集合展示专区,其创新产品“径山素酱”已注册国际商标,期待在数贸会开出有竞争力的新成果 [1] 行业痛点与发展机遇 - 老字号品牌普遍面临数字化领域涉足不深、年纪大规模小等共同痛点与难点 [1] - 老字号插上数字的翅膀被视为企业实现创新升级的重要路径 [1] - 上一届数贸会上数字国潮展技术采购及销售意向约150万元,现场成交100万元,本届展区规模扩大一倍预计将带来更多商业机会 [2] 数字化进程与目标 - 今年老字号数字化比例将进一步提升,涵盖产品、展现形式等多个方面,预计引入更多数字化平台 [2] - 行业目标为深入挖掘老字号内在价值与文化,借助数贸会以数字技术赋能企业焕新升级 [2]
于正邀你“穿越”吃御膳!华帝又在微综艺里把“国潮”玩出花
中金在线· 2025-07-30 11:40
微综艺《宫厨尚食》的市场影响 - 公司联合宫廷题材金牌影视剧编剧于正、明星嘉宾及美食达人推出微综艺《宫厨尚食》,通过复刻千年宫廷御膳展现饮食文化 [1] - 节目突破传统美食综艺形式,融合唐、明服饰文化场景与艺术科普,以厨房为载体传递中式美学 [1] - 公司定位"文化转译者",将"时尚""干净"品牌DNA融入烹饪场景,创造新时尚生活方式 [1] 文化赋能产品策略 - 节目首集复刻唐代驼蹄羹和槐叶冷淘,通过历史典故展现中西文化交融,公司产品缩短传统烹饪时间(如华帝小飞碟燃气灶308G将三天煨煮缩短至三小时) [4] - 公司自2018年起持续探索传统文化传承,2020年敦煌发布会将飞天壁画融入厨电设计,后续洛阳/襄阳发布会分别演绎厨房变迁与盛唐市井美学 [7] - 行业中国风崛起趋势显著,体现在博物馆文创/汉服/游戏《黑神话:悟空》等领域,反映年轻群体文化自信 [6] 高端厨电市场表现 - 2025年1-6月行业数据显示:油烟机全渠道零售额同比增11.8%,燃气灶增10.1%,洗碗机增7.5%,蒸烤一体机增超5% [9] - 公司提出厨房场景从功能型转向情绪价值型(秀场/治愈场/游乐场),消费者购买重心转向生活方式 [9] - 公司构建行业首个"净洁厨房"体系,截至2025年2月累计获得543项"好清洁"专利,从产品/空间/感官三维度提升体验 [11] 产品技术升级路径 - 公司提出"三好产品策略"(好用/好看/好清洁),通过人性化动线设计/空间风格适配提升烹饪愉悦感 [11] - 技术创新聚焦解决备菜-烹饪-清洁全链路痛点,如控火技术缩短厨房时长,洁净技术优化餐后体验 [11] - 现代控火与洁净技术(如油烟机吸排系统/蒸烤箱智能提示)帮助用户提升生活品质 [11]
李宁(02331.HK):李宁增持显信心 经营改善趋势可期
格隆汇· 2025-07-29 19:36
投资逻辑 - 李宁通过非凡领越累计增持5179万股 总金额约8.09亿港元 持股比例由10.57%提升至13.08% 为2006年以来增持幅度最大一年[1] - 非凡领越账面上拥有现金类资产约7.16亿元[1] - 李宁正式成为2025-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 为洛杉矶2028年奥运会、米兰2026年冬奥会、爱知-名古屋2026年亚运会等十余项国际性赛事提供专业装备支持[1] 渠道优化 - 截至25Q2末大货门店6099家 年内累计净减少18家 其中直营净减少19个 批发净增1个[2] - 李宁YOUNG门店数精简至1435个 年内累计净减少33家[2] 品牌营销 - 推出故宫文创联名系列、赞助北京马拉松赛事、开展航天主题联名合作以及签约篮球新星杨瀚森[2] 财务表现 - 25年Q1/Q2公司大货流水同比均录得低单位数增长[2] - 2024年末账面货币资金高达75亿元人民币[2] - 预计2025-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7/28.27/31.28亿元 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3/12倍[2]
直营关店、电商增速放缓,李宁的“阵痛期”还在持续
犀牛财经· 2025-07-29 15:31
李宁2025年第二季度运营状况 - 全平台零售流水同比仅实现低单位数增长 线下直营渠道录得中单位数下降 [2] - 截止2025年6月30日 上半年零售业务销售点(不包括李宁YOUNG)数量净减少19个 [2] - 线上渠道表现尚可 录得中位数增长 但增速较第一季度有所回落 [3] 渠道调整与门店数量 - 截止2025年6月底 李宁销售点数量(不包括李宁YOUNG)为6099个 较上一季末净增加11个 但与年初相比仍净减少18个 [3] - 2025年上半年直营销售点净减少19家 批发销售点新增1个 [3] - 2024年直营门店净减少217家 2025年上半年关店力度显著减弱 净减少不到20家 [8] 库存管理与行业挑战 - 2025年第二季度末库销比恢复到4个月水平 处于相对健康水平 [4] - 行业促销氛围浓厚 全渠道折扣加深挤压利润空间 [5] - 消费复苏不及预期 "618"大促表现疲软拖累了电商增速 [4] 营销投入与品牌合作 - 公司成为中国奥委会官方合作伙伴 合作覆盖2026年冬奥会 2026年亚运会及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 [6] - 签约NBA新星杨瀚森 计划围绕其NBA首赛季推出限量产品和个人LOGO [7] - 预计下半年营销费用率将显著上升 全年预计维持在低双位数水平 [7] 产品策略与品类表现 - 跑步和篮球是支柱品类 2025年第二季度跑步 健身产品预计有高单位数增长 [8] - 持续推进跑步IP产品迭代 加大马拉松赛事赞助力度 [8] - 拓展羽毛球 网球 户外等细分市场 试图打造更丰富和均衡的产品组合 [8] 童装业务表现 - 截止二季度末 李宁YOUNG销售点共计1435个 较年初净减少33个 [8] - 童装零售流水增速预计优于公司整体 [8] 市场预期与分歧 - 国信证券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7 9-19 2港元 [9] - 交银国际持谨慎态度 给予"中性"评级 目标价16 28港元 [9] - 市场关注下半年能否借助奥运和NBA营销势能实现流水回升 [9]
李宁(02331):增持显信心,经营改善趋势可期
国金证券· 2025-07-28 17:2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2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品、渠道、营销调整持续发力,李宁大额增持彰显发展信心,看好公司未来经营趋势逐步改善,26年释放业绩弹性 [3][16] - 公司目前估值性价比较高,看好经营趋势改善带动戴维斯双击 [4][2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李宁增持显信心,经营改善趋势可期 - 2025年李宁通过非凡领越累计增持5179万股,总金额约8.09亿港元,持股比例由10.57%提升至13.08%,为2006年以来增持幅度最大一年,显示出董事长李宁本人对公司发展的重视与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截至2024年末,非凡领越账面上拥有现金类资产约7.16亿元 [2][14] - 5月6日,李宁正式成为2025 - 2028年中国奥委会体育服装合作伙伴,将为十余项国际性赛事提供专业装备支持,合作发布会后展示“荣耀”系列产品,此次合作有望充分发挥李宁产品优势,对核心品类有较大赋能,期待COC产品系列为公司带来显著增量 [2][15] - 公司持续关闭尾部低效店,截至25Q2末,大货门店6099家,年内累计净减少18家,李宁YOUNG门店数精简至1435个,年内累计净减少33个,渠道结构优化带动整体店效水平提升显著 [3] - 公司积极拓展多元文化触点,构建了立体化的品牌营销矩阵,有望提升品牌力 [3][16] - 25年Q1/Q2公司大货流水同比均录得低单位数增长,流水较为稳健,公司预计在2025年增加费用投放,短期可能对利润率构成压力,但中长期来看战略性费用投入效果有望在未来几年显现,2024末账面货币资金高达75亿元人民币,充足的现金储备体现了强大的抗风险能力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24.27/28.27/31.2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5/13/12倍 [4][20]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预计2025 - 2027年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290.31亿、314.52亿、338.6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2%、8.3%、7.7%;净利润分别为24.27亿、28.27亿、31.28亿元 [23] - 资产负债表:预计2025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66.41亿、62.42亿、61.38亿元;资产总计分别为376.92亿、405.90亿、438.00亿元 [23] - 现金流量表:预计2025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分别为24.16亿、28.51亿、33.72亿元;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 8.58亿、 - 3.99亿、 - 1.03亿元 [23] 市场中相关报告评级比率分析 | 日期 | 一周内 | 一月内 | 二月内 | 三月内 | 六月内 | | --- | --- | --- | --- | --- | --- | | 买入 | 1 | 22 | 23 | 37 | 60 | | 增持 | 0 | 1 | 1 | 2 | 7 | | 中性 | 0 | 3 | 3 | 4 | 7 | | 减持 | 0 | 0 | 0 | 0 | 0 | | 评分 | 1.00 | 1.27 | 1.26 | 1.23 | 1.28 | [24]
颐莲如何以文化为锚,在美妆红海开辟新航道?
FBeauty未来迹· 2025-07-28 17:27
行业趋势与市场背景 - "国潮"从热词沉淀为行业共识,消费者对品牌的期待从"好用"升级为"共鸣",美妆品牌竞争转向文化价值的深层较量 [2] - 2024年中国化妆品市场规模为10738.22亿元,国货品牌占比超55.2%,但TOP50品牌中仅1个国货零售额突破百亿,国际巨头主导高端市场 [7] - 68%消费者愿为有文化内涵的美妆产品支付溢价,72%的Z世代认为品牌文化表达影响购买决策 [25] 品牌文化战略 - 颐莲以"莲"为文化符号,通过"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形式将千年宋韵与现代美妆跨界融合,探索品牌文化建设路径 [4][6] - 品牌提出"五共"价值观(共创、共进、共享、共赢、共生)和文化伦理(取之有度、不投机取巧、以美济世),推动中国制造升华为文化使者 [7] - 行业专家提出破局路径:从符号借用到精神共鸣、以现代技术激活古籍配方、建立"中国香调"标准体系 [8] 产品与科技融合 - 全新"芙光沁驻"系列融合宋瓷美学与现代科技,瓶身采用天青釉色灵感源自北宋汝窑,配方含荷叶黄酮HA包裹体、超玻因PRO等前沿成分 [22][23] - 第三方检测显示,该系列15分钟可提亮肤色39.6%、提高含水量40.9%,28天后皮肤平滑度改善12.9%、粗糙度改善15.6% [23] - 品牌以"科技传承东方美"为核心理念,将玻尿酸从化学名词转化为情感符号,通过文化叙事增强消费者认同 [27] 文化传播实践 - 首创"文化论坛+宋式雅集"双轨体验,复刻宋人四般闲事,通过诗词拼贴、飞花对诗等活动唤醒文化认同 [11][13] - 联名李清照诗词、荣宝斋、非遗扎染等,将国宝纹样转化为产品视觉符号,并通过快闪店打造沉浸式东方生活场景 [30] - 采用"三维一体"方法论:基因契合点、现代语言转译传统文化、全链条文化融入,避免文化与品牌"两张皮" [27] 品牌基因与定位 - 颐莲诞生于中国玻尿酸产业起源,以"玻尿酸护肤专家"为定位,依托母公司福瑞达22年科研积累 [16][10] - 品牌名源自周敦颐《爱莲说》,"莲"象征洁净坚韧,与"科技之力传递自然之美"理念高度契合 [16][17] - 布局济南—上海双研发中心、透明工厂、"双美生态",以"妆药同源,科技美肤"为技术底座 [10]
黄金珠宝行业深度:国潮年轻化,黄金“新趋势”
上海证券· 2025-07-28 14:39
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商贸零售行业"增持"评级 [1][92] 核心观点 - 黄金消费结构分化显著,避险需求推动金价走高:7月21日COMEX黄金重返3400美元/盎司上方,国内品牌黄金饰品价格重回千元区间,预计金价长期上涨趋势不变 [4] - 古法金与小克重产品引领需求:2025年1-6月限额以上单位金银珠宝类零售额1948亿元(同比+11.3%),黄金首饰消费量199.826吨(同比-26%),但古法金、硬足金和小克重产品需求旺盛 [4] - 年轻群体成为消费主力:18-34岁消费者贡献超1/3黄金首饰销售额,品牌通过IP联名(如周大福Chiikawa联名款、老凤祥《圣斗士星矢》系列)迎合年轻需求 [5][49] 金价走势 - 国际金价从2025年初2623美元/盎司最高涨至3499.45美元/盎司(涨幅30%),国内足金饰品价格突破1000元/克 [20] - 驱动因素包括:美联储降息预期、特朗普关税政策、全球央行购金(2024年净购1045吨,中国连续8个月增持) [35] 行业规模与结构 - 2024年中国珠宝市场规模7280亿元(CAGR2019-2024为3.6%),黄金珠宝占比73%达5688亿元(同比+9.8%) [26] - 细分品类中黄金主导(73%),其次为玉石(12.6%)和钻石(5.5%),培育钻石成本仅为天然钻石1/4 [26] - 古法黄金市场快速增长:2023年规模1573亿元,预计2028年以22%CAGR增至4214亿元 [58] 消费趋势 - 消费场景从婚嫁转向悦己:自戴需求占比27%超过婚庆(24%),Z世代对情感表达需求提升 [39][49] - 高端化与性价比分化:古法金工艺溢价显著,同时深圳水贝模式凭借低价策略实现单季销售额超8亿元 [58] 渠道变革 - 线上渠道高速增长:2024年金银珠宝线上零售额2982.6亿元(同比+16.4%),直播带货成为重要驱动力 [47] - 线下门店扩张放缓:头部品牌如周大福(6274家门店)加速出海,周大福、六福海外门店数量同比增超10% [47]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提升:2024年CR5达30.3%,周大福以10%市占率领先,老凤祥(9.4%)、周大生(3.2%)紧随 [76] - 重点公司: - 老铺黄金:古法金赛道龙头,产品一口价模式定位高净值客群,门店覆盖80%顶奢商场 [79] - 潮宏基:年轻化设计+IP联名(哆啦A梦、三丽鸥),花丝镶嵌工艺创新 [79] - 周大福:传福系列和故宫系列单年销售额均达40亿港元,定价黄金产品营业额同比+105.5% [83] - 老凤祥:拥有国家级非遗"金银细工技艺",2024年门店5838家(含境外15家) [90]
市场挑战重重 Supreme入局中国市场有胜算吗?
北京商报· 2025-07-28 11:01
Supreme进军中国市场的意图与挑战 - VF集团首席执行官Steve Rendle在财报电话会议上表示Supreme不排除进军中国市场[1] - Supreme已于2020年1月21日在中国成功注册商标,涵盖衬衫、裤子、夹克等产品[1] - 2020年5月11日Supreme在微博注册官方账号supremenewyork,引发消费者期待[2] 中国市场环境分析 - 中国潮流文化不断壮大,国潮关注度过去十年上涨528%[6] - VF集团旗下Vans、The North Face和Timberland在亚太区收入分别增长32%、104%和65%[2] - Supreme全球仅有13家门店,主要分布在纽约、东京等潮流文化盛行地[3] 品牌现状与消费者认知 - 部分Supreme产品在二级市场价格开始低于原价,如一款tote包发售价599元,实际交易价559元[5] - Supreme社区App显示部分款式商品消费者不喜欢比例超过80%[4] - 伦敦门店发售日排队消费者中近1/3为中国人,国内市场需求较高[3] 市场竞争与挑战 - 国内市场山寨Supreme问题严重,曾出现在头部主播薇娅直播间[6] - 国潮兴起对国外潮牌形成竞争,但国内设计师品牌仍处于发展阶段[6][7] - 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受损严重,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突出[8] 专家观点 - 香颂资本董事沈萌认为Supreme需要重视政策公关而非品牌营销[2] - 可持续时尚创始人杨大筠预言Supreme在中国销售增长不会太好[5] - 时尚专家张培英建议Supreme需做好品牌授权战略和产品创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