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辅助驾驶

搜索文档
改款智界R7亮相!智驾升级增配置,剑指Model Y?
电动车公社· 2025-07-21 23:26
品牌焕新与产品升级 - 智界发布全新六边形车标,采用镍合金材质和微米级电铸工艺,设计源于"LUXEED"的X四向留白,象征探索未知[1][2] - 改款智界R7登陆工信部,外观、智驾硬件、配置和舒适性全面升级,车身长度扩展至4956mm/4982mm,高度扩展至1649mm/1650mm[4][5] - 新车提供多样化选装配置,包括后视镜样式、轮毂、前后保样式、尾翼、摄像头等,储能装置采用磷酸铁锂电池,由江苏时代新能源提供[5] 智能化与安全性能提升 - 智界R7智驾硬件与问界M8看齐,增加4D毫米波雷达和后向固态激光雷达,提升悬空障碍物探测能力(垂向3米、横向10米)和后向追尾预警距离(夜间增加70%)[7][8][10] - 软件升级至华为ADS 4,支持车位到车位智能辅助驾驶和泊车代驾功能,现款车型也将同步更新[13][17] - 改款后拥有30万以内最强的智能辅助驾驶和主动安全能力,符合市场智能化趋势和用户需求[14][15] 产品定位与市场竞争 - 智界R7定位家庭用户,侧重辅助驾驶、空间和舒适度,与小米YU7的年轻化、驾控导向形成差异化[31][32] - 主要竞争对手为特斯拉Model Y,华为智能辅助驾驶的强背书是核心优势,曾单月销量达1.5万辆[33][36] - 需通过鸿蒙智行渠道能力、智能化技术展示和产品力增强来重建用户信心[40] 营销策略与市场前景 - 智界邀请10万+用户参与新车标共创,联合高德地图、得力文具等品牌营销,传递"不被定义"的品牌理念[44][45][47] - 现款R7起售价降至22.98万元,处于价格低点,明年新能源车购置税将调整为减半征收[49][50] - 下半年行业将面临"抢订单大战",交付能力成为关键,智界需平衡订单、产能和交付周期[51][52][53]
威马即将复活?披露复产规划和未来经营计划!贾跃亭时隔8年再次发布新车!理想i8 35万起开启预售!丨一周大事件
电动车公社· 2025-07-20 23:27
新车上市 - 沃尔沃EX30上市,售价17.98-23.38万元,采用EX90设计语言,长宽高4233/1850(1838)/1573(1555)mm,轴距2650mm,四驱版前后电机最大功率115kW/200kW,后驱版200kW,CLTC续航530/590km [2][3][4][6][8] - 贾跃亭发布FX Super One,定位大6座MPV,定价8万美元以内,已获10034台订单,年产能3万台,设计类似魏牌高山9但前脸改为AI屏幕 [12][13] - 理想i8开启预售,预售价35-40万元,风阻系数0.218,长宽高5085/1960/1740mm,轴距3050mm,双电机四驱400kW,CLTC续航670/720km,搭载MindVLA智驾系统 [22][24][26][28] 工信部新车 - 特斯拉Model Y L轴距加长15cm至3040mm,采用6座布局,四驱版前后电机142/198kW [31][34] - 智己LS9长宽高5279/2000/1806mm,轴距3160mm,四驱版前后电机160/230kW,匹配112kW增程器 [35][37] - 享界S9T提供纯电/增程版,纯电版单电机227kW,增程版搭载118kW 1.5T增程器 [39] - 奥迪A6L e-tron长宽高5073/1942/1522mm,轴距3076mm,搭载260kW电机 [40][42] - 吉利银河星耀6搭载79kW 1.5L发动机+电机插混系统,长宽高4806/1886/1490mm,轴距2756mm [43][45] - 别克至境L7搭载252kW电机+110kW 1.5T增程器,长宽高5032/1952/1500mm,轴距3000mm [46][49] - 尚界H5纯电版续航655km,增程版综合续航超1300km,长宽高4780/1910/1657(1664)mm,轴距2840mm [50][52] 车企动态 - 比亚迪上线车手互联功能,兼容华为、小米等主流手机品牌,支持投屏、导航流转等功能 [53][55] - 大众全新CEA电子电气架构将落地,控制单元减少30%,2026年推出4款新车型,研发周期缩短30% [56][57][59][61][63] - 享界S9T官图发布,尾部改为旅行车造型,搭载华为ADS 4智驾系统 [64][65][67][69][70] - 新威马计划9月复产EX5/E.5,目标2025年产销1-2万台,2026年10万台,2027-2028年25-40万台,2030年挑战100万台 [71][74][75][77] -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中国本土化智驾系统,基于AI大模型提供全场景辅助驾驶 [78][80] - 吉利汽车将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实现私有化,极氪将从纽交所退市 [81][83] 行业数据 - 豪车消费税起征点从130万元降至90万元,7月20日起施行 [84][86] - 国内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纯电占比69.23%,上半年新注册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 [87][90][91] - 美国拟对中国石墨产品加征93.5%关税,总税率达160%,将导致电池成本上涨约3% [92][93][94]
港股“科技双雄”你方唱罢我登场!港股互联网ETF(513770)上探2%,创新药热度持续,520880连涨8日
新浪基金· 2025-07-18 20:11
港股市场表现 - 7月18日港股持续走强 恒指和恒科指均上涨超过1% 科技和创新药板块表现活跃 [1] - 科网板块领涨 哔哩哔哩-W上涨超4% 阿里巴巴-W上涨近3% 快手-W上涨超2% 小米集团-W和美团-W上涨超1% 腾讯控股跟涨 [1]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场内价格一度上涨逾2% 收盘上涨1.61% [1] - 创新药板块震荡整理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早盘冲高逾1% 午后回落 尾盘再度发力收涨0.61% 日线转阳 自7月9日以来已连续8日上涨 [2] 行业分析 - 港股稀缺性资产主要集中在互联网 新消费 创新药和红利等领域 基本面修复和资金面改善有望推动港股市场继续上行 [4] - 科技和新消费是港股市场两条成长主线 科技方面建议关注AI 智能辅助驾驶 机器人和创新药等领域 [4] - 宏观环境 AI技术发展和市场结构优化三大因素将共同推动港股下半年维持反转行情 建议关注互联网板块 创新药板块和技术进步催生的消费新方向 [4] 指数表现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本轮行情启动至6月末累计涨幅超28% 优于恒指和恒科指同期表现 区间最大涨幅达56.21% [4] - 中证港股通互联网指数近5年涨跌幅分别为2020年109.31% 2021年-36.61% 2022年-23.01% 2023年-24.74% 2024年23.04% [5]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上半年累计上涨58.95% 领涨创新药指数 前十大成份股合计权重达75.85% [6]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发布以来各年度涨跌幅为2021年-22.72% 2022年-16.48% 2023年-19.76% 2024年-14.16% [7] ETF持仓情况 - 港股互联网ETF(513770)及其联接基金重仓"ATM三巨头" 合计持有"阿里系" "腾讯系" "小米系"权重达61.06% [4]
华为智驾落地硬派越野,猛士M817用技术换销量
雷峰网· 2025-07-18 08:42
产品发布与定位 - 东风猛士与华为联合推出越野SUV猛士M817 推出Pro Max两个版本 预售价分别为32 99万元 35 99万元 [2] - 整车尺寸达5100×1998×1899/1919mm 轴距3005mm 基于上万个用户调研强调大空间需求 [2] - 定位硬派越野市场 通过智能化技术弥补传统短板 挑战城市SUV主导格局 [4] 性能与续航 - CLTC工况下纯电续航140km 综合续航1300km 沙地巡航速度104km/h 高速达153km/h [2] - 系统综合功率505kW 综合扭矩848N·m 轮边扭矩超11000N·m 相当于传统6 0T发动机 零百加速5 2秒 [2] - 配备3kW高压风扇 支持300kW以上持续输出 保障极限越野场景稳定性 [2] 智能化技术 - 搭载华为乾崑智驾ADS 4 端到端响应速度提升50% 通行效率提升20% 刹车频率降低30% [3] - 支持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 覆盖城市道路 高速公路 地下车库等 接入全国超50万个停车场 [3] - 采用WEWA架构 AI生成极端场景训练 提升鬼探头 急刹车等复杂情况应对能力 [4] 差异化功能 - 支持6种地形自定义调节 最小转弯半径3 5米实现原地掉头 [2] - 纵置P1+P3+P4智能电四驱架构 11种动力组合模式智能切换 [3] - 多模态语音交互 多屏协同 越野可视化路书等车云功能强化智能交互 [4] 行业影响 - 华为首次深度整合智驾 座舱 车云 底盘技术进入硬派越野领域 [3] - 华为城区智驾使用时长占比超50% 技术成熟度成为关键卖点 [3] - 产品尝试将检验硬派用户与技术用户的双重认可度 [4]
宝马“联姻”中国智驾独角兽
华尔街见闻· 2025-07-16 20:31
宝马与Momenta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 - 宝马与Momenta官宣联合开发新一代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首先应用于2026年国产的新世代iX3车型,提供全场景、点到点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 [3] - 该系统采用AI驱动的"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融合超大规模神经网络用于环境感知、路径规划和车辆控制,实现高度智能化的驾驶判断,并能够不断自我学习改进 [3] - 此次合作标志着宝马在智驾路线上的重大转向,过去其功能多停留在主动巡航、车道保持等基础层面 [6] 合作背景与动机 - 宝马上半年在华销量同比大幅下滑15.5%,成为其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内部多次复盘将原因指向市场策略 [7][8] - 奔驰、奥迪已相继与Momenta开启合作,奔驰纯电CLA去年11月搭载Momenta智驾系统,奥迪纯电品牌AUDI也在今年4月宣布将采用Momenta技术 [9] - 宝马全球研发负责人曾表示不会为追求自动驾驶先进性而牺牲转向和悬架的真实反馈,但市场剧变迫使公司作出变化 [7] 技术整合与产品规划 - Momenta的AI系统将与宝马底盘系统深度整合,实时获取底盘数据,在转弯和变道过程中提前调整悬架硬度与车身姿态,以保持宝马标志性的精准感与操控感 [5] - iX3搭载的驾控超级大脑将动力传动系统与车身底盘控制系统深度融合,响应低至1毫秒 [5] - 宝马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兼CEO高翔表示,要为中国用户打造"拥有宝马DNA和中国智能的纯粹智能驾趣" [5] 市场竞争与战略调整 - 奔驰总部每年做两次全球竞品分析,中国有专门竞品技术分析团队,部分新车开发已全面对标新势力品牌 [9] - 奥迪成立新品牌AUDI来与新势力竞争,宝马则通过牵手华为鸿蒙生态、与阿里巴巴合作开发AI语言大模型,补全在华智能化战略 [9] - 宝马"新世代"车型要到2026年才能正式登台,在瞬息万变的中国市场,这一时间表显得颇为漫长 [10] 未来挑战 - 智驾功能本身难以扭转所有用户的购车决策,宝马必须剖析产品定义、重视中国研发团队、拥抱中国供应链 [10] - 如何将外部技术与自身体系真正深度融合,并快速响应市场变化,是宝马接下来必须独立完成的课题 [10]
从技术落地到“兜底承诺”,比亚迪重塑智能辅助驾驶责任边界
贝壳财经· 2025-07-16 10:03
汽车产业智能化趋势 -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加速普及,前沿AI技术迅速向新能源汽车渗透推动产业智能化[1] - 中国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全球领先,对全球汽车产业起到引领作用[2] - 智能化成为中国消费者购车最重要考量因素之一,部分年轻消费者将智能化体验置于传统性能指标之上[3] 智能驾驶技术发展现状 - 当前智能驾驶以L2级辅助驾驶为主,L3级处于试点阶段,L4级需车路协同技术突破和规则优化[11] - 智能属性提升便捷性和安全性是消费者核心关切,但行业普遍存在责任划分模糊问题[4] - 比亚迪全球首个实现量产车L4级智能泊车,并承诺中国市场安全兜底[5][6] 比亚迪技术突破与行业影响 - 公司为搭载"天神之眼"系统的车型提供智能泊车场景终身兜底权益,事故责任由车企承担[12][15] - 该承诺打破行业惯例,成为唯一在特定场景比照L4级自动驾驶进行责任划分的车企[15] - 城市领航和高快领航是智能驾驶成熟场景,公司即将进行史上最大规模智驾OTA升级[16] 比亚迪技术支撑体系 -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200万辆,其中100万辆搭载"天神之眼"系统,占中国智能驾驶车辆1/3[17] - 每日生成4400万公里真实路况数据(绕地球1100圈),拥有中国最大智能驾驶车云数据库[17] - 全球12万名工程师中70%为硕士/博士,构成智能驾驶研发"人才特种部队"[20]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公司以最大数据库、最大研发团队和最大制造体系支撑技术自信[21] - 行业竞争从功能堆砌转向责任闭环,推动"好技术人人可享"理念[22] - 智能泊车兜底计划体现技术实用化,开创全民智驾时代[21][22]
今日新闻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新威马披露复产规划和未来经营计划!大众全新CEA电子电气架构即将落地!
电动车公社· 2025-07-15 23:52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10% -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占汽车总量10.27% [1] - 其中纯电车型保有量2553.9万辆,占比69.23% [5] - 2025年上半年新注册新能源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渗透率达44.97% [5] - 相比1年前7.16%的保有量占比,1年内提升3个百分点 [7] 大众CEA电子电气架构进展 - 一汽-大众计划2027年后在长春投产4款基于新平台的新能源车型,搭载CEA架构 [8] - 2026年将推出紧凑级纯电车型,配备L2辅助驾驶和AI智能座舱,瞄准14-18万元市场 [10] - CEA架构由大众与小鹏联合开发,控制单元减少30%,曾应用于小鹏G9 [11] 享界S9T新车发布 - 定位中大型旅行车,计划2025年秋季上市 [12] - 采用华为乾崑智驾ADS 4系统,配备激光雷达 [17] - 尾部设计优化带来更宽敞的后排空间和后备厢 [14] - 可选装车顶行李架拓展载物能力 [19] 新威马复产规划 - 分三步走战略:2025年复产EX5/E.5车型,目标年产销1-2万台;2026年扩产至10万台;2030年挑战100万台 [21] - 同步布局泰国KD工厂,开拓东南亚及中东市场 [21] - 计划2027-2028年实现年销量25-40万台,启动IPO筹备 [21] 宝马与Momenta合作 - 联合开发面向中国市场的智能驾驶辅助方案,基于AI大模型 [22] - 聚焦全场景点到点领航功能,提升本土化适配 [23] - Momenta现有客户包括智己、腾势、昊铂等品牌 [23] 吉利收购极氪 - 吉利汽车将收购全部极氪股份,实现私有化及纽交所退市 [25] - 股东可选择现金或置换吉利汽车股份 [25] - 标志着"一个吉利"战略深化,向科技公司转型 [26]
激辩2025:中国汽车人的“破局”方法论 ——直击中国汽车论坛现场
中国经营报· 2025-07-15 22:30
行业动态与趋势 - 汽车行业"反内卷"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主流车企加强自律并采取实质性举措维护供应链稳定和供应商利益 [1] - 2025中国汽车论坛以"提质向新,智赢未来"为主题在上海举行,聚焦行业转型升级与全球竞争力构建 [2] - 新能源汽车年产销规模跨越1000万辆门槛,保有量占比达10%,2025年销量预计达1600万辆,新车销售占比有望首次超过50% [2][3] - 行业正经历电动化加速和人工智能兴起带来的结构调整,迈向"换道赛车"的下半场 [3] 供应链与竞争环境 - 工信部发布《供应链账期举报机制》,宝马等车企承诺缩短对供应商的付款账期以维护公平竞争 [1] - 行业呼吁回归良性竞争轨道,通过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构建长期竞争力,而非依赖短期恶性竞争手段 [9] - 长期主义强调对品质的坚守、创新倡导和用户价值挖掘,而非被短期市场波动左右 [9] -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指出中欧在绿色低碳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目标上高度契合,呼吁更多对话与开放透明 [9] 技术创新与市场策略 - 地平线城区辅助驾驶系统Horizon SuperDrive(HSD)已能处理复杂交通场景,将于今年实现量产 [11] - 汽车之家启动战略焕新,依托AI技术赋能五大汽车消费场景,助力厂商出海 [12] - 车企通过向内降本增效、向外产能出海寻求破局,应对"明增暗降"的市场态势 [12] 行业合作与未来发展 - 深化企业间合作,创新合作方式,促进优势互补,共同塑造中国汽车产业良好形象 [2] - 宝马倡导自由贸易和技术路线开放,加强与中国合作伙伴的协同创新,促进可持续发展 [11] - 论坛设置多个热点议题,包括品牌建设、ESG、AI创新、动力电池发展等,全面探讨行业未来 [12]
蔚来,亮出了新的底牌。。。
自动驾驶之心· 2025-07-15 20:30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乐道L90开启预售,整车购买价格为27.99万元,超出市场预期[4] - BaaS方案价格19.39万元,现场反响热烈[6] - 发布会后蔚来美股股价大涨6.03%,收盘价3.690美元,成交额2.68亿美元[8][9] 产品设计与功能亮点 - 乐道L90为车长超5.1米的大型SUV,三排六座设计,空间表现突出[13][41] - 前备箱容积240L,支持电动开启和空气悬架自动降低10公分[15][17][43] - 车内配备35英寸AR-HUD、17英寸中控屏、17.3英寸吸顶屏及8英寸小屏[22][30][31] - 二排零重力座椅、可形成沙发床的设计及小冰箱(容纳12罐可乐)提升舒适性[24][26][32] - 三排空间宽敞,腿部余量一拳,两侧配备杯架和Type-C接口[35][39] 技术创新与性能 - 采用900V碳化硅电机,四驱版零百加速4.7秒,两驱版5.9秒[45] - 自研49合1热管理模块等技术创新节省空间,如前备箱通过集成化设计多出230L[43][45] - 百公里电耗14.5度,85度电池续航605km,支持换电体系(上千座换电站)[48] - 智能驾驶采用主视觉路线,配备30个感知硬件,支持城区领航辅助[48] 市场定位与用户评价 - 定价19.39万起,被视作30万内三排纯电SUV的标杆产品[12][50] - 国内外用户反响强烈,美国网友关注其高性价比与设计合规性[9][10]
宝马合作Momenta,驾控之王要如何做智能辅助驾驶?
36氪· 2025-07-15 18:14
宝马AI战略布局 - 公司与中国自动驾驶技术公司Momenta合作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驾驶辅助软件,聚焦中国出行场景,覆盖高速及城区道路全场景点到点功能[3][5][6] - 合作方案采用端到端大模型技术,实现"感知-规划-控制"一体化架构,具备自我进化能力,通过OTA持续迭代[17][18] - 2023年启动360度全链AI战略,覆盖生产运营、用户体验、研发创新三大领域[13] 本土化技术合作 - 座舱领域与华为合作开发HarmonyOS NEXT应用,支持手机解锁车辆功能[15] - 联合阿里通义大模型开发"用车专家"和"出行伴侣"智能体,支持模糊语义理解和多模态交互[15] - 接入DeepSeek大模型升级智能助理的语义理解与情感交互能力[16] 新世代车型技术架构 - 采用4台高性能计算机组成的电子电气架构,其中自主开发的"驾控超级大脑"实现动力底盘二域合一,决策延时<1毫秒,处理速度提升10倍[25][27] - "智能驾驶辅助超级大脑"算力较前代提升20倍,整合四大控制单元功能[27] - 全景iDrive系统提供视平线全景显示和3D抬头显示,保持驾驶专注度[28][30] 电动化技术突破 - 第六代eDrive采用46系列大圆柱电池,能量密度提升20%,续航增加30%,800V平台实现10分钟快充350公里[31][32] - 电池包采用无模组设计和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质量更轻且能量密度更高[31] 安全与系统整合理念 - 智能辅助驾驶系统继承公司20余年安全技术积淀,建立全方位冗余机制[38][39] - 坚持数据安全合规,所有数据处理严格遵循中国法律法规[39] - 强调系统整体优化而非参数堆叠,保持驾驶乐趣与智能辅助的平衡[24][38] 行业竞争态势 - 中国智能驾驶领域年为单位技术进化,月为单位版本更新,10亿级资金投入[6] - 车载计算单元算力快速升级,座舱芯片进入30TOPS时代,驾驶计算单元达上千TOPS[36] - 特斯拉FSD技术推动全球驾驶革命,跨国车企加速本土化智能整合[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