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辅助驾驶
icon
搜索文档
蔚来新ET5、新ET5T上市:搭载自研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蔚来世界模型,售价29.8万元起
新浪科技· 2025-05-26 17:18
智能化方面,新ET5、新ET5T搭载蔚来第三代智能系统NT.Cedar S雪松。标配全球首颗车规5nm高阶智 驾芯片神玑NX9031、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 · 天枢,以及具备中央大脑的可进化智能底盘;搭载 NWM蔚来世界模型技术架构,带来全域覆盖的点到点全域领航辅助NOP+。基于NWM蔚来世界模型的 智能辅助驾驶服务,将于6月底正式向NT.Cedar S雪松用户推送;新车搭载全新NOMI Mate 3.0,拥有 340°范围灵动摇摆幅度。 安全方面,新ET5T升级Cedar S Aquila蔚来超感系统,标配ADB智能多光束大灯;基于NWM蔚来世界 模型能力,新ET5T新增RCM追尾碰撞预防及保护功能,新增紧急自主靠边停车功能,新增ET9同款影 像技术——神玑安全影像以及高速爆胎安全控制功能。 新浪科技讯 5月26日下午消息,蔚来智能电动中型轿跑新ET5,智能电动旅行车新ET5T正式上市,官方 称历经两年研发,升级超500项。新ET5和新ET5T整车购买起售价为29.8万元,采用BaaS电池租用方式 购买,起售价为22.8万元。 外观方面,新ET5、新ET5T提供9种车身外观颜色,5种内饰色系选择;内饰 ...
AEBS装配市场空间巨大,前视一体机方案将成增量市场主流
全景网· 2025-05-26 17:09
工信部规范智能驾驶宣传 - 工信部对车企智驾宣传进行明确界定 要求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并明确系统功能边界和安全响应措施 [1] - AEBS将成为国家强制标准 所有乘用车和轻型载货汽车都将标配AEBS系统 [1] - 前视一体机方案将成为增量市场主流 利好一体机芯片及整机供应商 [1] AEBS市场现状与前景 - AEBS是汽车主动安全技术核心组成部分 与LDWS、ACC共同构成ADAS基础功能 [2] - 2025年1-2月中国乘用车AEBS整体装配率为56.5% 新能源乘用车装配率达62.9% [2] - 不同价格区间车型装配率差异巨大 32万元以上车型超93% 8万元以下仅2.6% [2] - 新规落地后AEBS市场规模或从2024年380亿元激增至2026年1200亿元 [3] - 市场增长源于N1类载货汽车新增350万辆/年空间和8万元以下车型装配率从2.6%提升至100% [3] 前视一体机技术发展 - 8MP前视一体机方案成本已降至500元左右 摄像头模组+域控制器方案成本仍高达数千至万元以上 [4] - 前视一体机方案预计成为法规给乘用车AEBS带来的主要增量 [4] - 均胜电子2025年开始提供支持所有2级智能辅助驾驶场景的前视一体机 [4] - 均胜电子已获取某海外主机厂客户L2和L2++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业务订单 [4] 行业合作与产品进展 - 均胜电子与东风汽车、黑芝麻智能联合开发的舱驾一体化方案进入量产阶段 [5] - 均胜电子将为某知名自主品牌车企多款车型提供高阶智能辅助驾驶域控制器解决方案 [5] - 辅助驾驶行业法规日益完善 将推动高阶辅助驾驶向L3级智能驾驶进化 [5]
新ET5、ET5T同步上市!蔚来公司今年还计划发布三款新车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6 16:10
产品发布与升级 - 公司推出新ET5和新ET5T车型,整车购买起售价29.8万元,电池租用方案起售价22.8万元(月租728元起)[1] - 新车型实现超500项零部件升级,全车焕新率达45%,搭载第三代智能系统Cedar S雪松和5nm车规工艺高阶智能驾驶芯片神玑NX9031[1] - 新车型标配激光雷达、4D成像毫米波雷达,采用NWM蔚来世界模型技术架构,支持NOP+领航辅助功能[2] - 基于NWM的智能辅助驾驶服务将于6月底向Cedar S雪松用户推送[3] 产品规划与销量目标 - 2025年计划推出9款新车型,目前已上市6款,包括ET9、新ES6、新EC6、新ET5、新ET5T和firefly萤火虫首款车型[3] - 即将上市车型包括第三代ES8(Q4发布)、乐道L90(Q3上市)和乐道L80(Q4上市)[3] - 2025年销量目标为44万辆,1-4月累计交付6.6万辆,4月交付2.39万辆(同比增长53%),需后续8个月月均交付4.7万辆[3] 基础设施布局 - 计划下半年打通318国道换电路线(成都-拉萨),布局14座换电站[4] - 全国已建成换电站3331座(含高速公路换电站988座),即将建成1000座高速公路换电站[4]
以科技赋能出行新体验 蔚来汽车新ET5和新ET5T正式上市
证券日报· 2025-05-26 13:54
智能配置方面,新ET5与新ET5T搭载了蔚来第三代智能系统"NT.CedarS雪松",配备了全球首颗车规 5nm高阶智驾芯片"神玑NX9031"和整车全域操作系统"SkyOS·天枢",为用户带来全天候全向感知能 力。全域领航辅助NOP+功能实现了高速、城市快速路、城市地面道路等场景的完整衔接,为用户提供 了不间断的点到点智能辅助驾驶体验。此外,全新NOMIMate3.0的加入,更是为日常出行增添了更多有 趣、有温度的陪伴体验。 安全性能方面,新ET5T升级了蔚来超感系统,新增了RCM追尾碰撞预防及保护功能、紧急自主靠边停 车功能等先进安全配置,为用户出行提供了更加周全的守护。 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CEO李斌表示:"2025年是蔚来的技术收获大年、产品大年、基建大年。依 托十年科技创新的竞争力,以及系列重磅新产品的上市,蔚来品牌正在不同价位段与细分市场中不断打 破和重塑价值标杆,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随着新ET5与新ET5T的正式上市,蔚来汽车再 次展示了其在智能电动汽车领域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新ET5与新ET5T在保持原有设计精髓的基础上,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升级。新E ...
小鹏 MONA M03 Max 车型 5 月 28 日发布会“上市即交付”,号称“15 万级最强智能辅助驾驶”
新浪财经· 2025-05-26 03:34
产品发布信息 - 小鹏汽车将于5月28日发布并交付MONA M03 Max车型,该车型为MONA M03产品线中的顶配版本 [1] - MONA M03 Max车型的指导起售价为15.58万元 [1] 外观设计 - Max版车型新增"星暮紫、微月灰、星雨青"三款车漆颜色,加上原有的"星瀚米、暗夜黑、星云白"共提供六种外观颜色选择 [5] - 用户还可选择50多种官方改色方案 [5] - 前脸配备T型大灯组和主动式进气格栅,侧面采用隐藏式门把手和侧后向摄像头 [5] - 提供18寸低风阻轮毂和19寸熏黑运动轮毂两种选择 [5] 内饰与智能驾驶 - 内饰新增拂晓紫配色 [7] - 配备2颗英伟达Orin辅助驾驶芯片,相比标准版新增1颗毫米波雷达(共3颗)和4颗车外摄像头(共12个) [7] - 前脸区域配备智能辅助驾驶小蓝灯,号称"搭载20万以内唯一高阶智能辅助驾驶" [7] - 支持城市NGP、高速NGP、泊车辅助等智能驾驶功能 [7] 动力性能 - MONA M03 515车型电机最大功率140千瓦,峰值扭矩225牛・米,配备51.8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515公里 [7] - M03 620和M03 580车型电机最大功率160千瓦,峰值扭矩250牛・米,配备62.2千瓦时磷酸铁锂电池组,CLTC续航分别为620公里和580公里 [7]
计算机行业周报:车企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落地加速
华西证券· 2025-05-25 18:25
证券研究报告|行业研究周报 [Table_Date] 2025 年 5 月 25 日 车企加速布局机器人,产业落地加速 [Table_Title2] 计算机行业周报 [Table_Summary] 本周观点: 车企公司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据高工机器人产业研究所预测,到 2030 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到 151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 1107 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将超过 56%。根据中国商报,据不完 全统计,当前国内已有广汽、上汽、比亚迪、小鹏、奇瑞、小米等 15 家车企,以及华为、地平线、禾赛科技等供应链企业,相继投 入人形机器人赛道。 赛力斯研发人形机器人,2025 年 3 月 31 日,赛力斯与北京航空航 天大学联合成立了北京赛航具身智能技术有限公司,这一举措标 志着赛力斯在相关领域的首步。小鹏 26 年内推出第五代人形机器 人。何小鹏认为,将来智能汽车的厂商都会同时是智能机器人的厂 商,智能汽车跟智能机器人将来会是一致的产业,且能够产生 "1+1>2"的效应。小鹏计划在 2026 年推出面向工业和商业场景 的 L3 级别人形机器人,这款机器人将通过量产场景的数据驱动实 现快速进化,为行业带来新的 ...
零跑汽车(09863):毛利率超预期,国内外双轮驱动长期成长
国盛证券· 2025-05-25 17:2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给予零跑汽车977亿港元目标估值,对应1.5x 2025e P/S,目标价73港元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益战略合作,2025Q1毛利率超预期,预计2025年全年销量50 - 60万、毛利率10% - 12%、净利润盈亏平衡 [1] - Q1销量强势,B系列新车发布、C系列改款升级有望推动销量持续增长 [2] - 出海表现优秀,持续推进本地化生产 [3] - 零部件业务未来可期,长期有助于获得更好规模经济 [4] 各部分总结 财务表现 - 2025Q1实现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187.1%,销量同比增长162%至87552辆,单车收入同比增长4.9%,毛利率14.9%,同比扭亏,环比提升1.6pct,归母净亏损-1.3亿元,净亏损率1.3% [1] - 预计2025 - 2027年销量约55/75/87万辆,总收入达600/846/998亿元,归母净利润为9.3/33.6/66.2亿元,净利润率为1.5%/4.0%/6.6% [4] 销量情况 - Q1销量87552辆,同比增长162%,C系列占比提升5.7pct至77.5% [2] - 1 - 4月出口量13632台,4月海外终端销量3000台 [3] 产品情况 - 基于全新LEAP 3.5架构的B平台首款车型B10于4月10日上市,上市40天交付量破万;5月15日C10改款上市,C16和C11改款预计6月和7月上市;预计7月B01、Q4 B05上市 [2] - 当前海外销售车型为T03和C10,4月C10增程版海外批发销售,下半年预计增加B10车型 [3] 渠道建设 - 截至2025年3月31日,国内销售门店756家、服务门店449家,预计2025年突破1000家,2025年单店店效同比提升50% [2] - 截至3月底海外建立500 + 家兼具销售和售后服务功能网点,欧洲/亚太分别有450 + /近50家 [3] 智能化发展 - 计划在25H2及26H1分别推出城市记忆通勤和城市NOA等智能辅助驾驶功能 [2] 本地化生产 - 与Stellantis预计2025年底前启动零跑C10马来西亚本地化组装项目,预计2026年中实现欧洲本地化制造 [3] 战略合作 - Q1与中国一汽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与标致雪铁龙订立电驱项目合作协议,合作期限自2025年4月29日至2027年6月30日 [4] 财务指标 | 财务指标 | 2023A | 2024A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 | 16,747 | 32,164 | 60,006 | 84,634 | 99,811 | | 增长率YoY(%) | 35 | 92 | 87 | 41 | 18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4,216 | -2,821 | 930 | 3,359 | 6,615 | | 增长率YoY(%) | 17 | 33 | 133 | 261 | 97 | | 归母净利润率(%) | -25.2 | -8.8 | 1.5 | 4.0 | 6.6 | | EPS(元/股) | -3.62 | -2.11 | 0.70 | 2.51 | 4.95 | | P/S(倍) | 4.6 | 2.4 | 1.3 | 0.9 | 0.8 | | P/E(倍) | -16.0 | -27.4 | 83.1 | 23.0 | 11.7 | [5] 核心盈利预测 年度 | | 2023 | 2024 | 2025E | 2026E | 2027E | | --- | --- | --- | --- | --- | --- | | 总销量(辆) | 144,155 | 293,724 | 550,332 | 750,770 | 867,504 | | 总收入(百万元) | 16,747 | 32,164 | 60,006 | 84,634 | 99,811 | | 毛利(百万元) | 80 | 2,694 | 7,796 | 10,492 | 13,866 | | 毛利率 | 0% | 8% | 13% | 12% | 14%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4,216 | -2,821 | 930 | 3,359 | 6,615 | | 净利润率 | -25.2% | -8.8% | 1.5% | 4.0% | 6.6% | [13] 季度 | | 24Q1 | 24Q2 | 24Q3 | 24Q4 | 25Q1 | 25Q2E | 25Q3E | 25Q4E | | --- | --- | --- | --- | --- | --- | --- | --- | --- | | 总销量(辆) | 33,410 | 53,286 | 86,165 | 120,863 | 87,552 | 133,790 | 151,776 | 177,213 | | 总收入(百万元) | 3,486 | 5,378 | 9,856 | 13,444 | 10,020 | 14,467 | 16,371 | 19,148 | | 毛利(百万元) | -50 | 151 | 803 | 1,791 | 1,494 | 1,815 | 1,996 | 2,491 | | 毛利率 | -1% | 3% | 8% | 13% | 15% | 13% | 12% | 13% | |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1,013 | -1,199 | -692 | 82 | -130 | 112 | 241 | 707 | | 净利润率 | -29.1% | -22.3% | -7.0% | 0.6% | -1.3% | 0.8% | 1.5% | 3.7% | [14]
脉脉:大模型算法岗位新发平均月薪达70107元,年薪最高达135万元;智谱清言、Kimi等被通报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丨AI周报
创业邦· 2025-05-24 18:33
国内AI行业动态 - 大模型算法岗位平均月薪达70107元,AIGC算法工程师和搜索算法岗位紧随其后[5][10] - 小鹏汽车发布年薪最高135万元的自动驾驶算法专家岗位[5] - 小米投入135亿研发芯片,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10][28][29] - 理想汽车引入芯片领域资深高管,拥有2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10] - 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CyberSense问世,可精准植入动物大脑[11][12] 企业AI产品发布 - 昆仑万维发布天工超级智能体,支持多模态内容生成[14] - 腾讯混元发布工业级AIGC游戏内容生产引擎,提升美术设计效率数十倍[16] - 京东云发布九大AI产品和三大行业一体机,助力企业生成数字员工[18][19] - 智元机器人发布灵犀X2全智能机器人,定价10-40万元,预计年出货数千台[19][21] - QQ浏览器升级为AI浏览器,集成腾讯混元和DeepSeek双模型[23] 海外AI进展 - Anthropic发布Claude Opus 4和Claude Sonnet 4,提升编码和推理能力[33] - 特斯拉愿意授权FSD技术给其他车企,正在与多家公司洽谈[34] - 苹果计划2026年推出智能眼镜,与Meta竞争AI设备市场[34] - OpenAI计划推出1亿台AI伴侣设备,目标2025年底前发货[34] - 特斯拉"擎天柱"机器人展示家政技能,可通过语言学习新任务[35] 投融资情况 - 全球AI融资14起,总规模79.5亿元,平均单笔6.625亿元[55] - 国内AI融资10.32亿元,太力科技创业板上市募资4.62亿元[62] - 海外AI融资69.18亿元,Cyera完成5亿美元D+轮融资[68] - 软银获150亿美元贷款支持AI投资,计划收购Ampere Computing[37] - OpenAI数据中心获116亿美元投资,将扩建至8栋建筑[38] 行业趋势与预测 - 2030年中国数据产业规模预计达7.5万亿元,年均增长超20%[31] - 英伟达CEO预计2026年中国AI市场规模将达500亿美元[41] - IDC预测2028年全球新生成数据量达393.9ZB[52] - 开源大模型增多,中美AI技术差距迅速缩小[38] - 谷歌Gemini AI应用月活超4亿,覆盖200多个国家[37][44]
小米高速碰撞爆燃事故后,雷军能否通过新车YU7挺过“信任危机”?
搜狐财经· 2025-05-23 10:55
作者|张雅婷 沉寂两个月,雷军现身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在发布会上,小米发布首款自研大芯片玄戒、第二款新车小米YU7等。情绪激动时,雷军一度哽咽:"无论前方有多少困难,我们都绝不放弃,我们一定要坚持 下去。" 4月以来,雷军在抖音有一个多月没发布新视频,在此之前他几乎是日更。在上海车展上,去年一度被誉为"车展顶流"的雷军也缺席了,小米的营销手段是 免费发放棒球帽。 高调进入造车领域4年的小米,正经历最严重的信任危机。在小米SU7安徽铜陵高速事故、小米SU7 Ultra挖孔机盖"虚假宣传"风波、小米SU7大灯及翼子板 翘边等一系列负面事件后,外界对于小米汽车的质量安全以及过度营销产生了强烈质疑。 而在这之前,小米可以说把汽车圈搅得"天翻地覆"。仅用了11个月零20天,小米汽车交付量突破20万辆,创下了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首年交付量的纪录。雷 军的个人化IP营销,"倒逼"一众车企老板亲自下场走向前台"营业"。 "这是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雷军在内部演讲时表示,5岁的小米已不再是行业新人,在任何产业里都没有了新手保护期,要有更高的标准和目 标。 相比于手机,汽车关乎人命安全,技术复杂性和安全性要求都更高 ...
小米YU7,用技术驱散舆论阴云|焦点分析
36氪· 2025-05-23 09:54
经历交通事故风波的小米,终于回归大众视野。 5月22日,在15周年的战略发布会上,小米首先发布了制程领先的3nm手机芯片玄戒O1,并在最后推出了小米汽车的第二款产品YU7。 行业中似乎曾上演与小米相似的节奏与步调。2023年,华为和赛力斯联手推出的问界M7,一直处于销量低谷,不见起色。9月,华为带着自研麒麟芯片与改 款问界M7亮相。 芯片领域的关键技术突破,打碎了问界销量的低靡局面。改款问界M7上市后,同月大定数量便超过3万辆。由此,问界乃至鸿蒙智行共同走向上升趋势。 今天的小米,几乎就在复刻这样的道路:借助核心技术突破带来的重大势能,让全线产品走上增长道路,重振汽车业务的低垂情绪。 小米YU7,设计、续航、安全都是重点 设计一直是小米汽车的重要锚点,小米YU7的产品介绍也是从设计开始的。 车身比例、颜色以及细节设计都与SU7保持了一致风格,唯一的大不同,便是YU7做了大量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全车共有40处风阻优化设计,以及10组贯穿 式风道、19个风口来整理全车气流。 最终,小米YU7的风阻系数达到了0.245Cd,而空气动力学优化带来的最直接表现便是续航里程的提升。 小米15周年战略发布会 小米YU7共分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