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经济学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特色流域经济学:解锁中国流域治理的“密码”
中国环境报· 2025-05-06 07:23
流域经济学理论框架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流域治理提供指引 包括新发展理念驱动经济协同升级 生态文明思想统筹生态与经济统一 文化思想激活文脉生态价值 法治思想筑牢制度根基 [2][3] - 中国特色流域经济学需整合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 产业布局理论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 生态补偿机制理论 流域系统治理理论 构建兼具解释力与预测力的自主知识体系 [6][7][8] - 理论框架需量化资源环境动态阈值 构建"绿色技术-产业-市场"联动机制 设计跨区域生态补偿标准 突破西方理论局限 [9] 流域治理实践案例 - 长江经济带实施"生态筑基 绿色突围"战略 2016年后水质提升且鱼类物种恢复 上海等城市淘汰落后产能并培育新兴产业集群 [4] - 黄河流域推行"节水固本 修复强基"模式 构建水资源消耗"双控"体系 上游农业节水改造提升利用率 水土保持工程减少入黄泥沙 [4] - 珠江三角洲通过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深化开放 培育战略性产业 打造"一小时通勤圈"凸显区域协同效应 [5] 学科建设实施路径 - 需扎根中国实践 聚焦"大江小流并存 生态经济博弈 上下游冲突"等本土问题 构建适配国情的分析框架 [9] - 以长江 黄河 珠三角为样本形成"问题驱动-实践验证-理论升华"闭环 实现治理经验向理论创新的转化 [9] - 融合生态经济学 区域科学 环境法学等交叉学科 研发生态价值核算体系 建立协同发展模型 制定立法负面清单 [9]
休假经济学:比996更狠的经济退烧药,新增两天假期的深层逻辑
搜狐财经· 2025-05-04 01:30
文章核心观点 休假制度调整是经济转型风向标,2025年新增法定假是“经济退烧药”,休假正重塑中国经济底层逻辑,目标是将“世界工厂”变为“全球消费中心”,人们消费能助力经济转型 [1][3][5] 休假制度与经济转型 - 1999年国企下岗潮遇东南亚金融危机,政府推黄金周,2800万游客和141亿旅游收入拉动经济 [3] - 2007年拆黄金周为小长假,将消费从“暴饮暴食”变为“少食多餐” [3] - 2025年制造业占全球31%而消费仅占13%,多放假成经济转型刚需 [3] 消费刺激与经济 - 上海静安区3000万消费券撬动4.5倍消费,身份证立减25%让补贴精准滴灌消费场景 [3] - 南京东路商圈跨年消费额暴涨14.8%,政府补贴、商家让利和消费者热情激活市场 [3] 旅游消费与区域经济 - 2024年国庆7.65亿游客花7008亿旅游,实现区域财富再分配 [4] - 丽江旅游消费形成长达10级产业链,避免资金困在一线城市 [4] 企业休假与效益 - 互联网大厂取消大小周,某头部企业强制下班制度使员工效率提升30%,离职率下降50% [4] - 员工加班时薪低且摸鱼效益不如回家消费,老板应关注员工健康 [5] 休假制度方案 - 调休是经济转型过渡方案,“带薪休假+错峰休假”是真正解药 [5] - 政策制定者需结合“黄金周”“小长假”“带薪假”制定适合国情的休假制度 [5]
2025西安“AI+商业应用”主题展发布会举行
陕西日报· 2025-05-02 07:40
活动当天还举办了AI中国发展联盟西安论坛,举行了AI产品发布会,充分展示AI技术在商业应用 领域的最新成果与广阔前景。陕西省创业投资协会、国家超算(西安)中心等10家单位联合发起了"AI 创投联盟"。(记者 孙亚婷) 本次活动由西安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陕西省秦商总会、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发展促进会指导,以"你 好,AI:从技术奇点到商业裂变"为主题,汇聚了全国多家顶尖AI技术企业,多位行业精英、专家学 者,旨在打造西北地区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AI商业应用展示及产业对接平台。 4月30日,2025西安"AI+商业应用"主题展发布会暨AI中国发展联盟西安论坛在西安国际会展中心 举行。 AI技术在推动经济发展、产业升级、人才培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次活动特别设置了 主旨演讲环节,邀请行业精英及高校专家分享前沿观点。北京智谱华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智谱AI副总 裁吴玮杰以《大模型时代的商业重构:从技术突破到场景革命》为题,深入剖析了大模型技术在商业化 道路上的关键突破点;西安中科光电精密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易明以《具身智能:下一代AI的商业 化临界点》为题,介绍了具身智能的概念和广阔应用场景;西北大学经管学院院长马莉莉结 ...
羽衣甘蓝里的健康生意经
新华日报· 2025-05-01 18:10
从"纤体瓶"到"超模水",从"瘦瘦轻畅杯"到"控糖小绿瓶",近段时间,多家新式茶饮品牌纷纷推出了主 打瘦身、健康的果蔬饮品,而这些产品的主要原料,均是一款名为羽衣甘蓝的蔬菜。 羽衣甘蓝原产于地中海沿岸,曾因口感粗糙苦涩让很多人望而却步,而更多作为观赏性的作物。被新式 茶饮品牌"捧红"后,羽衣甘蓝身价也随之倍增。有菜农表示,羽衣甘蓝由原来几毛钱一斤涨到3.5元一 斤。 羽衣甘蓝缘何能从无人问津到身价暴涨?这其中的"卡路里经济学"耐人寻味。随着轻食风的兴起,"减 重"热度的推高,越来越多人放弃高糖高油,选择低卡低脂的饮食。羽衣甘蓝营养全面,富含膳食纤 维、维生素和矿物质,被誉为"超级食物",顺理成章成为健康消费新宠。不过,健康属性只是基础,真 正让羽衣甘蓝从众多健康食材中脱颖而出的,更多是茶饮品牌在产品创新上的不断突破。 在健康消费成为重要趋势的大背景下,健康食品市场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功能性需求,二是场景化消 费,三是社交货币属性。羽衣甘蓝饮品的走红恰恰诠释了这一规律。茶饮品牌通过持续的配方改良和口 感优化,成功解决了羽衣甘蓝口感不佳的痛点,并将其打造成兼具健康功效与时尚属性的产品。这些需 求对接、场景设置以及 ...
罕见!公募“首席”要当总经理?
券商中国· 2025-05-01 12:55
近日,鹏扬基金前首席经济学家陈洪斌加盟汇泉基金。 据市场消息,陈洪斌或将出任汇泉基金总经理。不过,截至券商中国发稿,这一消息尚未得到官方确认。 在公募基金业,首席经济学家作为一个群体出现的时间不长,但目前已出现了杨德龙、魏凤春、姚余栋、李湛、袁 宜、韩贤旺等多位风格鲜明、活跃的首席经济学家。和胡祖六、彭文生等早一批卖方首席不同,这些公募首席呈现 出两大差异性:一是学术气息淡化,倾向于通过喜闻乐见和鲜活的文风输出策略观点,二是买方特质凸显,个别公 募首席亲自下场管理基金组合。 如果陈洪斌接下来出任汇泉基金总经理,他可能会成为首位转任公募总经理的公募首席经济学家,还成为"研优则 仕"的生动诠释。 陈洪斌已入职汇泉基金 4月29日,券商中国记者从基金业协会官网信息获悉,陈洪斌的基金从业资格信息已变更为汇泉基金,他此前在鹏扬 基金的基金从业资格已注销。截至目前,陈洪斌在汇泉基金的职务角色尚未有官方信息。据市场消息,陈洪斌或将 在相关流程后出任汇泉基金总经理。 从公开消息来看,陈洪斌有过丰富的买卖方投研乃至高校学术等经历,但公司管理经历较少。具体来看,陈洪斌是 清华大学的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拥有多年金融从业经验,曾任国海 ...
林毅夫:中美贸易局势影响可控,中国仍有望实现预期增长目标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29 19:57
文章核心观点 林毅夫认为美国关税政策对中国出口影响不如一些机构预测严重,中国凭借自身优势仍有很大可能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且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经济复苏有拉动作用 [1][3][5] 中国经济现状与应对策略 - 2024年中国对美出口额达5246.56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4.65%,面对对美出口压力,中国可出口转内销、拓展新兴市场,且货币和财政政策空间充足 [2] - 解决消费能力不足关键在于提升居民消费意愿,提升生产力、增加就业和收入是关键 [2] - 反驳将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的观点,强调投资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关键动力,要按比较优势投资 [2] - 中国消费者实际消费潜力未充分释放,需丰富优质产品、提振市场信心 [2] 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 除非美国贸易战引发全球性经济危机,否则中国经济实现5%左右增长可能性高,若无美国关税政策因素,有望实现5.3%以上增长 [3] - 中国从改革开放后到1995年平均9.7%高速增长,1995 - 2024年平均8.3%高速增长,是同时期增长最快且无系统性经济金融危机的国家 [3] - 2024年中国的人均GDP按现价美元计算是13445美元,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高速增长拉动东亚及世界经济复苏 [3]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原因 - 发展需生产力和新质生产力提高,发展中国家可利用后来者优势,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实现更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4] - 1949年后中国优先发展重工业,1978年后遵循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利用后来者优势发展经济 [4][5] 中国经济发展与国际对比 - 二战后发展中国家普遍选择资本相对密集的进口替代战略 [5] - 20世纪80年代后按主流理论市场化转型的国家多数经济停滞、崩溃、危机不断,中国凭借渐进双轨制改革保持稳定快速发展 [5] 中国经济未来意义 - 中国凭借人才、市场和产业链优势有很大可能实现5%增长,若实现有助于强国复兴目标,为世界稳定发展提供基石 [5]
《人文经济学——数字时代的生产、消费与治理》出版
搜狐财经· 2025-04-29 09:58
人文经济学:数字时代下的人文价值重构 ——《人文经济学——数字时代的生产、消费与治理》出版 在全球价值链重构与数智技术加速迭代的背景下,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成为新动能,逆全球化 趋势加剧了经济的不确定性,美学的转型和精神消费的兴起对经济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面临 传统产业转型与数字资源创新的双重挑战,催生了人文经济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全球化碎片化时代下,世界经济合作碎片化加剧,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推动着世界经济 向着互联网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为全球化注入新质动能。在这种环境下,中国面临生产方式转型 和数字资源创新发展,数智化时代改变了资源生产方式,形成了数实融合新形态,推动着人文经济学生 发。人文经济学的兴起不仅是对经济学"人性回归"的呼应,更与中国式现代化目标深度契合。中国在数 字经济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全球提供了独特的实践样本。同时,世界美学转型推动精神消费崛起,新消 费业态如数字艺术市场等重构宏观经济格局,经济学学科人文转向趋势显著,需回应"人的全面发展"这 一终极命题。而人文经济学通过强调文化认同、社会治理与生态平衡,探索人文价值与数字经济的深度 融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理论 ...
突然!史诗级“大抛售”
新浪财经· 2025-04-29 09:06
据晨星的最新数据,今年一季度,全球投资者持续抛售ESG可持续基金,净流出额高达86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627亿元),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其中,欧洲投资者更是首次成为净卖家, 为2018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 有分析认为,特朗普政府推动的反对ESG和多元化、公平、包容政策的浪潮正在影响全球资产 管理公司,使他们在全球范围内更加谨慎。 今年以来,美国新能源与ESG政策都在发生重大转变。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明确表示,要取消 与清洁能源相关的补贴和激励政策。他反对强制性碳排放披露的规定,他认为这类规定会增加 企业的合规成本,尤其是对能源、制造业等传统行业的负担,可能会削弱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 力。 根据晨星的最新数据,美国投资者连续第十个季度减少对可持续共同基金和交易所交易基金的 敞口,而欧洲投资者则首次成为净卖家,为2018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首次,撤资金额达12亿美 元(约合人民币87亿元)。加上亚洲投资者也在减少敞口,全球ESG可持续基金一季度净流出 额达8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27亿元),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 晨星Sustainalytics可持续投资研究主管Hortense Bioy表示:"本季度标志着一个转变 ...
新视野丨统筹好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辩证关系 - 总供给与总需求是市场经济内在关系的两个基本方面,既对立又统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 [1] - 供需失衡会导致资源浪费或短缺,引发经济波动,需通过供给侧改革与扩大内需协同破解结构性矛盾 [1] -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揭示供给与需求互为条件、相互转化,现代经济学体现为"双向适配"机制 [2] 供需动态平衡的特征 - 动态平衡性:生产与消费的矛盾运动推动经济螺旋式上升,需供需两侧协同发力 [3] - 相互转化性:供给侧改革印证"供给创造需求"规律,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培育新消费增长点 [3] - 制度依存性:需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和政府作用,推动供给体系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3] 供需协同的宏观经济治理 - 供给侧改革解决结构性问题提升供给质量,需求侧管理通过收入分配改革激发消费潜力 [4] - 需打破"供给决定论"或"需求决定论"单向思维,在动态平衡中释放增长潜能 [4] - 国际经验表明供需协同是宏观经济治理核心命题,中国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循环 [4]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践 - 构建"创新引领、要素协同、制度完备"的高质量供给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6] - 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突破高端芯片、工业软件等核心技术 [6] -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梯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6] 扩大内需战略实施 - 构建"消费牵引、投资优化、分配协调"的内需新格局,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 [7] - 培育首发经济、银发经济、低空经济等消费集群,推进5G基站、AI算力中心等新基建 [7] - 完善第三次分配制度体系,创新慈善信托等公益模式,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 [7] 数字技术赋能供需适配 -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数据驱动、智能匹配的数字化发展范式 [7] - 建设国家统一大市场数据中枢,归集13个重点领域数据,杭州"城市大脑"提升供需对接效率37% [7] - 培育工业互联网平台生态,推动个性化定制模式,试点数据跨境流动"白名单"制度 [7] 政策协同与治理体系 - 完善跨周期调节的宏观经济治理框架,用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双调控"体系 [8] - 在长三角试点产业链供需平衡指数,建立跨省市产能调配补偿基金 [8] - 动态监测41个工业大类产能利用率,建立战略性资源"产供储销"全链条预警机制 [8]
细品文创有“回甘”(评论员观察)
人民日报· 2025-04-29 06:36
文创产品市场趋势 - 文创产品通过设计创新和文化内涵吸引消费者,成为消费市场爆款[2] - 文创产品不仅具有商品属性和审美价值,更作为文化载体传递人文价值[2] - 国博凤冠冰箱贴销售超百万个,敦煌文创店九色鹿产品广受欢迎[2] 文创产品文化价值 - 文创产品以形式创新为支点,融入古典与现代文化元素[2] - 文创产品能激发人们对经典著作和文化典籍的兴趣[1][3] - 文创产品增强文化自信,吸引年轻人投身文化传承[3] 文创产品市场影响 - "小文创"拉动消费新需求,推动文旅融合迸发新活力[2] - 90后设计师曾舟受三星堆文物启发设计的青铜像系列潮玩斩获大奖并赢得市场[3] - 文创产品成为照亮文化的一缕光,促进文化传承[3] 文创产品消费心理 - 消费者购买文创产品不仅图新奇,更感知其中文化魅力[2] - 文创产品"始于颜值、忠于文化、久于热爱"的消费特点[3] - 文创产品让消费者"感到一种召唤",强化文化熏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