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周期调节

搜索文档
按兵不动!LPR,最新公告!
天天基金网· 2025-07-21 13:25
7月LPR报价情况 - 7月LPR报价保持不变 1年期LPR为3 0% 5年期以上LPR为3 5% 与上期一致 [2] - 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因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延续持稳 [2][3]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 报价行缺乏调整LPR加点的意愿 [3] 货币政策现状与展望 - 二季度经济运行总体较好 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迫切性降低 [2] - 央行处于政策观察期 正评估前期政策效果 将根据形势灵活把握力度和节奏 [3][5] - 若下半年经济受冲击影响增长目标 可能实施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 [2] 利率水平与融资成本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 3%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为3 1% 分别同比低45和60个基点 [5] - 当前利率处于历史低位 但银行息差压力导致后续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 [6] - 需从降低融资成本转向降低社会综合融资成本 更多关注非息成本压降 [6] 房地产市场与LPR调整 - 6月房地产市场数据不及预期 需更大力度推动止跌回稳 [6] - 下调5年期LPR可减轻房贷负担 激发购房需求 下半年可能单独引导其下行 [7] - 5月已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未来可能推动居民房贷利率更大幅度下调 [7] 外部环境与政策空间 - 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大 若9月开启降息将改善全球流动性 打开国内政策空间 [6] - 降准和降低存款利率等操作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进而引导LPR下行 [6]
7月LPR继续“按兵不动”
证券时报· 2025-07-21 12:24
7月LPR报价分析 - 7月LPR报价保持稳定 1年期LPR为3.0% 5年期以上LPR为3.5% 与上期一致 [1][2] - LPR不变符合市场预期 因公开市场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延续持稳 [2][4] - 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 等待新的政策指引 [5] 货币政策与市场预期 - 二季度经济运行较好 货币政策进一步发力的迫切性降低 [2] - 若下半年经济增长受冲击 央行可能实施更大力度的宽松政策 [2] - 央行将评估已实施政策的效果 根据国内外形势把握政策力度和节奏 [4][7] 商业银行与LPR调整 - 商业银行净息差承压 报价行缺乏调整LPR加点的意愿 [5] - 偏低的净息差对货币政策宽松形成掣肘 内部均衡成为主要矛盾 [5] - 平衡支持实体经济与保持银行体系健康性成为货币政策主要思路 [5] 下半年LPR走势展望 - 市场预计下半年LPR有进一步下行空间 以推动社会融资成本下降 [2][6]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3.3% 个人住房贷款利率3.1% 分别同比低45和60个基点 [7] - 若美联储9月降息 我国货币政策宽松空间将打开 降准降息有望落地 [7] - 降准和降低存款利率可降低银行负债成本 进而影响LPR报价 [7] 房地产市场与利率调整 - 6月房地产市场数据不及预期 需更大力度推动止跌回稳 [7] - 下调5年期LPR可减轻房贷负担 激发购房需求 [8] - 5月已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 未来可能单独引导5年期LPR下行 [8] 融资成本与政策转向 - 信贷成本已明显降低 后续贷款利率下降空间有限 [8] - 政策需从"推动融资成本下降"转向"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 关注非息成本压降 [8]
易方达瑞锦混合A:2025年第二季度利润980.66万元 净值增长率1.81%
搜狐财经· 2025-07-21 09:45
基金业绩表现 - 第二季度基金利润980.66万元,加权平均基金份额本期利润0.0221元,基金净值增长率为1.81% [4] - 近三个月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23%,位于同类可比基金57/142 [5] - 近半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8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43/142 [5] - 近一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7.75%,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5/142 [5] - 近三年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20.90%,位于同类可比基金3/142 [5] - 近三年夏普比率为1.0558,位于同类可比基金2/142 [10] 基金风险指标 - 近三年最大回撤为2.81%,同类可比基金排名126/142 [11] - 单季度最大回撤出现在2024年四季度,为2.81% [11] 基金持仓情况 - 近三年平均股票仓位为19.42%,同类平均为18.43% [14] - 2024年上半年末基金达到33.73%的最高仓位,2023年三季度末最低为8.73% [14] - 截至2025年二季度末,基金十大重仓股分别是长江电力、分众传媒、江苏银行、粤高速A、中国汽研、大秦铁路、传音控股、邮储银行、川投能源、宁沪高速 [18] 基金基本信息 - 截至二季度末,基金规模为6.79亿元 [4][15] - 该基金属于灵活配置型基金,截至7月18日单位净值为1.305元 [4] - 基金经理是杨康,目前管理9只基金近一年均为正收益 [4] 市场环境分析 - 二季度经济受到内生需求不足与外部冲击的约束,但在政策托底支撑下展现韧性 [4] - 宏观政策进行逆周期调节加码与精准发力,总量层面央行出台一揽子货币政策 [4] - 结构性层面重点关注"两重"、"两新"政策,房地产与资本市场推出细化支撑政策 [4] - 消费领域国补政策持续,二季度最大外部冲击来自关税 [4]
按兵不动!LPR,最新公告!
券商中国· 2025-07-21 09:36
LPR报价与货币政策分析 - 7月LPR报价维持不变,1年期LPR为3.0%,5年期以上LPR为3.5%,与上期一致[1][2] - LPR报价不变符合市场预期,因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持稳且货币政策进入观察期[2][4] - 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报价行缺乏调整LPR加点的意愿,银行体系健康性成为货币政策考量因素[5][6] 货币政策展望 - 若下半年经济增长受冲击,央行可能实施更大力度的宽松货币政策[2] - 美联储年内降息概率大,若9月开启降息将改善全球流动性,为我国货币政策宽松打开空间[8] - 下半年LPR有下行空间,可能通过降准、降低存款利率等方式引导,但贷款利率下降空间已相对有限[8] 经济与市场影响 - 1-6月新发放企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利率分别为3.3%和3.1%,同比分别下降45和60个基点[7] - 6月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市场数据不及预期,需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7] - 下调5年期LPR可减轻房贷负担,央行可能单独引导其下行以刺激购房需求[8] 政策传导与效果 - 5月出台的一揽子金融支持政策效果仍在传导中,央行将密切关注政策实际效果[4] - 货币政策需从降低信贷成本转向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关注非息成本压降[8] - 央行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4][7]
年中经济·智库专家谈①丨张立群:以全面辩证眼光看上半年中国经济形势
搜狐财经· 2025-07-18 13:17
宏观经济表现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较上年全年提高0.3个百分点,显示经济韧性和增长潜能 [2] - 投资累计同比增长率从一季度4.2%降至上半年2.8%,低于上年全年增速(3.2%) [2] - 消费累计同比增长率从4.6%提高到5%,较上年全年提高1.5个百分点,但6月当月同比增长4.8%,较5月降低1.6个百分点 [2] 价格水平与供求关系 - 6月CPI同比上涨0.1%,较年度2%的预期涨幅差距明显 [3] - PPI同比降幅自2月以来持续扩大,从-2.2%扩大到6月份的-3.6% [3] - 价格持续低位波动表明市场供大于求情况明显且仍在发展 [3] 经济增长区间分析 - 中国当前潜在增长率仍在8%以上 [4] - 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经济合理增长区间宜保持在7.5%-8.5% [4] - 当前经济增速已偏离合理区间较多,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总量失衡严重 [4] 投资与消费动态 - 二季度投资增速明显下降,制造业投资增速下降主要因企业预期不佳 [7] - 一季度房地产投资同比下降9.9%,上半年同比下降11.2% [7]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消费增速提高,但可能透支未来需求 [6] 政策建议与展望 - 需显著加大政府投资力度,特别是公共产品投资 [9][11] - 建议发行20年、30年、5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规模可大幅持续扩大 [12] - 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可带动企业投资、就业和居民消费 [12] 外部环境因素 - 美国对中国出口产品关税水平较高,外贸出口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 [8] - 增量政策支持与内外环境形成的下行压力处于相互角力阶段 [8]
2025年上半年银行间货币市场回顾与下半年展望
搜狐财经· 2025-07-18 11:03
2025年上半年经济形势与货币政策 - 外部挑战包括世界经济增长动能不足、贸易壁垒增多、地缘冲突持续 [1] - 内部挑战包括国内需求不足、物价持续低位运行 [1] - 央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强化逆周期调节,保持流动性充裕 [2]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 - 健全市场化利率调控机制,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5000亿元,合并支农支小再贷款并提升额度3000亿元 [3] - 降准0.5个百分点,综合运用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工具实现各期限资金净投放 [3] - 5月调降公开市场操作利率10个基点,带动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行10个基点,调降再贷款利率25个基点 [3] - 阶段性暂停国债买卖操作,维护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3] 货币市场运行情况 - 银行间市场DR001和DR007均值分别为1.66%和1.78%,较去年均值基本持平和下行3BP [4] - 上半年资金利率走势分三阶段:1-2月紧张(DR007最高2.34%),3-4月缓解(隔夜SHIBOR均值1.7%),5-6月宽松(DR001在1.35%以上) [5] - 银行间货币市场累计成交786.23万亿元,同比减少7.13%,质押式回购占比94.7% [6] 同业存单市场 - 2025年同业存单备案额度总计约33万亿元,较2024年增加约6万亿元,增幅约22% [7] - 上半年同业存单总发行量17.4万亿元,同比增加1.08万亿元,增幅6.6% [8] - 股份行1年期存单发行利率呈倒V字型走势,最高达2.07%,季末下行至1.65%附近 [8] - 非法人类机构一级配置占比合计约39%,较去年同期提升12个百分点 [11] 货币市场运行特点 - 央行货币政策基调适度宽松,兼顾稳增长、稳币值与防风险 [12] - 资金利率先上后下,国有银行1年期存单利率从2.0%回落至1.65% [13] - 流动性分层现象缓解,R007与DR007利差均值11BP,较去年下降5BP [14] - 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3.3%,同比下降约0.5个百分点 [15] 2025年下半年展望 - 外部环境不确定性提升,内部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需巩固 [16] - 货币政策将保持适度宽松,重点支持服务消费、养老产业和科技创新 [17] - 资金利率中枢或存在小幅下行可能,存单利率期限利差或有压缩空间 [18]
用好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呵护流动性
经济日报· 2025-07-17 08:21
货币政策操作 - 中国人民银行将于2025年7月15日开展14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其中3个月期限8000亿元、6个月期限6000亿元 [1] - 7月共有12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到期,当月净投放2000亿元,为连续第二个月加量续作 [2] - 5月央行降准释放约10000亿元长期流动性,近两个月连续实施买断式逆回购净投放 [2] 政策透明度与沟通机制 - 央行6月份打破月末公告惯例,分别于6月5日和6月13日发布买断式逆回购公告,7月再次于月中公告,显示每月买断式逆回购已从月末披露转变为月中披露 [1] - 货币政策操作透明度增强,沟通机制进一步完善,能够更加有效引导和稳定市场预期 [1] - 3月中期借贷便利(MLF)首次提前公告,稳定市场预期、流动性就此开始转松 [1] 政策目标与效果 - 央行操作有助于在政府债券持续处于发行高峰期阶段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2] - 释放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加力的信号,有助于强化逆周期调节 [2] - 通过降准以及MLF操作增加中长期流动性供给,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操作增加中短期流动性供给 [2] - 适当减少短期流动性工具的滚动续作,优化市场流动性的期限结构 [2] 政策导向 - 人民银行将进一步落实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抓好各项已出台的货币政策措施执行 [2] - 总量方面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保持流动性充裕 [2] - 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2]
宏观周周谈:什么是关税不确定性下的最佳决策
2025-07-16 14:13
纪要涉及的行业或公司 涉及汽车、半钢胎、有色、基建、热卷、PTA、一手房销售、工业企业(涵盖上游采矿业、中游原材料加工业、中游装备制造业、下游消费品制造业、公共事业等细分行业)、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美国关税不确定性显著** - 观点:美国关税情况复杂多变,不确定性显著 [3][4] - 论据:美国贸易法院裁决特朗普关税相关事宜,剧情多次反转,上诉期情况意外,6月上旬法院才接受辩词决定最终关税;特朗普号称有plan b,可依据1974年贸易法122条对多数国家多数商品征150天最高15%关税 2. **关税对汽车半钢胎开工率有影响** - 观点:关税税率变化类似疫情冲击,影响半钢胎开工率 [5] - 论据:上海疫情封城期间,半钢胎开工率从封城前70%降至4 - 5月的40%,解封后6月恢复到60%但未达封城前水平;5月3号汽车零部件关税使半钢胎开工率下滑,虽5月12号实质性进展后反弹但仍低于去年水平 3. **关税对美国库存和消费的影响类似疫情期间** - 观点:美国消费者面对关税税率变化的行为与疫情期间女性囤护肤品库存逻辑相似 [7][8] - 论据:2020 - 2021年中年,女性因疫情和免税折扣囤护肤品库存,后消化库存;美国面对关税,3月耐用品订单同比激增带动全球贸易量跳升,4月同比降至年内最低,一季度进口透支20% 4. **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透支** - 观点:美国部分品类商品进口存在透支,未来需求可能弱化 [11][12][13] - 论据:工业品同比增长53%,能源因未落地对等关税和价格因素无明显进口增长,下游消费品和部分资本品有进口投资;汽车和零部件一季度进口支付多,或因本土生产、出口转口及国内价格战 5. **国内部分行业数据表现及经济趋势** - 观点:国内内外需数据偏弱,经济数据有下滑空间,可考虑基金周期影响 [15][19][20] - 论据:历清开工率有季节性变化,基建数据有变好机会但目前一般;热卷表需比历史同期高但5月下滑,PTA中伏处于今年较低位置;一手房销售有亮点;4月经济数据同比算成实际GDP 5.6,5月不差,全年目标5.0,上半年可达5.2,下半年到4.8也可,允许6 - 7月数据下滑 6. **美国可能再次施压时间及应对** - 观点:7月中旬到8月上旬美国可能再次对中国关税施压,中方会回应 [21][22] - 论据:特朗普此次谈判对象增多,5月中旬与中国达成共识或为与其他国家谈判样本;7月中旬前美国要与非美国家达成共识及推进大美利法案,22号是中国R4豁免deadline 7.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及趋势** - 观点: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尤其是装备制造业有望延续回升,但受价格因素压制,若无新政策上行幅度受限 [24][28] - 论据:4月工业企业营业收入累计同比3.2%(3月3.4%),利润累计同比1.4%(3月0.8%);各行业盈利结构分化,中游原材料加工和装备制造业表现较好,上游采矿业走弱,下游消费不温不火;GDI降幅扩大反映中端需求偏弱和产能过剩,5月下旬上中游高频数据提前进入淡季 8. **五月PMI数据情况及后续展望** - 观点:五月三大部门PMI涨跌不一,制造业环比回升但仍在荣枯线下方,6月制造业PMI回升有压力 [29][32] - 论据:综合PMI产出指数50.4,环比上升0.2;制造业环比上行0.5个百分点但仍在荣枯线下方,建筑业环比下跌;五一假期、天气、关税冲击等制约PMI回升幅度;6月年终淡季和美国关税政策不确定性或冲击制造业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电话会议仅面向招商证券专业投资机构客户或受邀客户,嘉宾发言内容仅代表个人观点,信息或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未经许可严禁录音等操作 [3] 2. 从康沃周期角度看,这一轮萧条从16年开始尚未结束,中美双向防范,或需用科技穿越周期 [23]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消费政策将继续加力
北京商报· 2025-07-15 18:24
在基础设施方面,上半年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5.4%。国家发展改革委基础设施发展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将加快"102项重大工 程"建设进度,发挥地方政府专项债资金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水利、城市管网等项目投资。 7月15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经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为660536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3%。 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国内多重结构调整背景下,我国经济延续回升向好态势,发展韧性持续显现。在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 车"中,最终消费支出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2%,稳居第一动力;货物和服务净出口贡献率为31.2%,显示出外需回暖趋势;资本 形成总额贡献率为16.8%,固定资产投资仍具稳定支撑力。国家统计局副局长盛来运表示,"消费的恢复性增长基础不断夯实,下一步 相关政策还将继续加力。" 最终消费支出贡献率52%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45458亿元,同比增长5.0%,其中二季度增长5.4%,比一季度加快0.8个百分 点,逐季提升。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环比下降0.16%。盛来运介绍,从统计数据看,人流物流资金流都 ...
超市场预期 上半年GDP增长5.3%的多重含义
经济观察报· 2025-07-15 16:54
核心观点 - 上半年中国GDP同比增长5.3% 其中一季度增长5.4% 二季度增长5.2% 超出市场预期 显示经济韧性和潜力 [1][2] - 消费成为经济增长主要动力 贡献率52% 但存在收入预期弱 房地产调整等制约因素 [2][3] - 投资增速名义增长2.8% 实际增长5.3% 受价格因素和结构调整影响 民间投资观望情绪浓厚 [4][5][6] - 下半年经济增长面临压力 但通过政策加力有望实现全年5%目标 [8][9][10] 经济增长表现 - 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3% 一季度5.4% 二季度5.2% 超出市场5.17%的预期 [1][2] - 名义GDP增速4.25% 与实际增速差值连续三个季度扩大 超1个百分点 [3] - 在经济复苏乏力 房地产调整 需求不足等多重压力下取得 显示经济韧性和潜力 [1][2] 消费表现 - 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52% 是最大动力 [2]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5.0% 高于去年同期3.7%和一季度4.6% [3] - 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增速较高: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30.7% 文化办公用品类25.4% 通讯器材类24.1% 家具类22.9% [3] - 制约因素包括居民收入预期偏弱 储蓄倾向高 房地产调整导致财富缩水 [3] 投资表现 -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24.9万亿元 名义增长2.8% 低于去年同期和去年全年 [4][5] - 实际增速5.3% 考虑价格因素后实物工作量不低 [5] - 投资波动原因:生产资料价格下降 外部环境复杂 企业投资谨慎 传统行业饱和 [5] - 基础设施投资低迷 民间资本观望 房地产投资持续下行 地方财政承压 [6] 政策展望 - 下半年消费政策继续加力 各地出台促消费措施 [9] - 需要扩大有效投资 特别是民生领域和气候变化相关投资 [6] - 建议加快财政支出节奏 推动专项债落地 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10] - 适时推出准财政政策工具 利用政策性金融工具加大支出 [9] 挑战与风险 - 下半年GDP增长压力加大:基数效应 内外部多重挑战存在 [8] - 净出口贡献率可能难以保持30%以上 因关税缓冲期结束 [9] - 消费政策额度集中上半年:以旧换新下达1620亿元(全年3000亿元) 设备更新下达1730亿元(全年2000亿元) [9] - 企业周平均工作时间高达48.5小时 不利于消费改善和产量控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