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零售

搜索文档
国补「续命」,京东「重生」
雷峰网· 2025-03-10 18:31
财报表现 - 2024年全年收入达11588亿元,同比增长6.8%,归母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大增71.1% [2] - Q4营收3470亿元,同比增长13.4%,净利润99亿元,同比激增190.8% [7] - 财报发布后股价一度涨幅超9%,但未持续 [3] 国补政策影响 - 国补政策显著提振业绩,Q4商品收入2810亿元(+14%),其中3C家电收入1741亿元(+15.8%)[7] - 京东覆盖28个省市国补,领先于淘天(23个)和拼多多(7个)[9] - 2024年手机品类1-2月增长约20%,家电品类因供给受限增长待二季度释放 [11] - 国补规划以三年为基础周期,2025年前红利仍明显 [7][8] 业务结构调整 - 日用百货商品收入2024年增长9.2%,Q4达1068亿元(+11.1%),商超品类连续四季双位数增长 [14] - 转向低价策略:升级京喜为“全托管模式”,聚焦9.9包邮和产业带商家 [13] - 第三方平台(3P)用户数和订单量增速超越整体零售业务 [14] 外卖业务布局 - 外卖业务通过达达履约,但达达2024年Q4净亏12.27亿元,全年净亏20.39亿元 [20] - 京东外卖定位高品质,旨在阻击美团即时零售对核心业务的侵蚀 [18][25] - 京东秒送(整合小时达和到家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下降40.6% [20] - 管理层称外卖投入为“丰富消费场景”,但市场认为其核心目标是引流高频用户 [22][23] 竞争环境与挑战 - 阿里聚焦AI叙事,京东仍处电商竞争漩涡 [5][27] - 外卖业务面临商户入驻意愿低、流量不足等问题,需调整审核系统和BD模式 [25] - 即时零售规模较小,需依赖外卖高频品类带动 [23] 长期战略方向 - 供应链和物流体系仍是核心优势,达达私有化后或与京东物流深度协同 [24] - 公司强调以客户为导向的战略转型,灵活性提升 [24]
2025,中国互联网公司们正重启一场“大乱斗”
创业邦· 2025-03-06 11:23
文章核心观点 中国互联网公司在2025年进入新的“大乱斗”时期,新战场和交战双方发生变化,这些争夺将决定未来五年中国新的商业格局 [2] 分组1:阿里与百度在AI领域竞争 - 阿里宣布投入超3800亿元建设云和AI硬件基础设施,其CEO提出追求AGI目标,若实现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或影响约50%的GDP构成 [4][5] - 投资者认为阿里本质更科技,使互联网竞争格局转变,此前百度一直高喊AI,如今处境尴尬 [6] - 阿里成为苹果在中国的本地化合作伙伴,旗下大模型在测试榜单表现出色,发布新推理模型;百度文心大模型4.5将上线 [7] 分组2:腾讯与字节竞争 - 腾讯旗下元宝App和微信接入DeepSeek R1模型,带动资本市场关注和股价上涨,腾讯还为元宝引流和加大广告投放,使其排名上升 [9][10] - 此前字节主动进攻腾讯,如今攻守改变,腾讯多款产品接入DeepSeek,字节则转向重视AI技术底层创新,“Google Fellow”吴永辉加盟字节 [10][11][12] 分组3:抖音、支付宝与微信竞争 - 微信国民度高,影响力大,其接入DeepSeek、推出电商功能引发关注,抖音和支付宝合作对抗微信社交 [14][15] - 拼多多市值逼近阿里促使阿里电商变革,阿里与京东关系亲密,体现商业竞争中对手在更有威胁的对手下会成为朋友 [16] 分组4:小红书与B站竞争 - 小红书预计2024年利润大幅增长超10亿美元,B站连续两季度利润为正,二者需“破圈”以实现用户和商业发展 [18] - 2025年春晚小红书成为独家笔记分享平台,B站成为独家弹幕视频平台,二者首次短兵相接,未来还会拼抢流量和产生商业化摩擦 [20] 分组5:京东外卖业务布局 - 2月11日京东“0佣金”入局外卖市场,招募“品质堂食餐厅”,变革外卖骑手待遇,缴纳五险一金 [22] - 京东做外卖意在即时零售,该赛道增速高,预计2030年交易规模超2万亿,但京东电商根基也受即时零售威胁 [23][24] 分组6:拼多多面临挑战 - 拼多多专注有边界感,在AI和一些合作中隐身,但家电国补使其落后,需付出高成本维持价格竞争力,营收增速下降 [26][29] - 微信电商入局和阿里AI拉动电商增长将影响拼多多利益,拼多多或不能一直置身事外 [29]
刘强东宣布,明起实施!骑手高呼“干到退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2-28 22:07
据京东黑板报,在2月2 8日签约仪式现场,北京大兴区"女单王"石师傅,对成为京东外卖全职 骑手,并能缴纳五险一金解决"看病难"问题感到非常开心。"我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人, 为了看病和养老有保障,就看重社保。没想到京东外卖率先给我解决了这个难题,不止五险 还给我交一金,而且不用自己出钱,特别高兴,现在我爱人也很羡慕我, 家庭地位都一下子 上来了 。"石师傅说。 刘强东改写外卖江湖 作 者丨陶力,易佳颖,孔海丽,实习胡梓杨 编 辑丨包芳鸣,江佩佩 视 频丨柳润瑛 图 源丨IC 沉寂多时的外卖战场,再度风云骤起。继抖音强势入局后,京东也高调宣布杀入本地生活领 域。此刻,外卖江湖,战火重燃。 2月2 8日下午,京东外卖在京东集团北京总部,与首批全职骑手代表举办签约仪式。 3月1日 起,京东将与全职骑手们签署正式劳动合同,为他们缴纳五险一金,并承担他们个人所需缴 纳的部分。 外卖骑手上社保:"我可以干到退休了!" 京东选择从最核心的骑手资源切入,试图以此为突破口,从美团和饿了么盘踞已久的市场中 分得一杯羹。与此同时,美团今年已多次举办商家恳谈会,致力于打通沟通渠道,快速响应 并解决商家问题,这已成为其当前的重中之重 ...
谁能买下星巴克中国?
创业邦· 2025-02-28 17:50
以下文章来源于零售商业财经 ,作者RBF团队 零售商业财经 . 新零售的思想者,新商业的参与者,新财经的见证者,中国零售大商业领域影响力媒体。 来源丨零售商业财经( ID:Retail-Finance ) 作者丨Annie 图源丨图虫创意 近日,一则关于星巴克中国可能出售股权的消息搅动了全球咖啡市场。 2月25日,据多家媒体报道,国际私募基金KKR、方源资本、太盟投资集团,以及中国本土企业华润集团、美团等均被列为潜在买家。目前,交易的具体架构仍 在磋商中,并可能随谈判进程动态调整。 对于将出售中国业务的说法,星巴克方面没有正面否定,而几名潜在买家则对于这一消息并未给予回应。 事实上,这场涉及全球咖啡巨头在华命运转向的传闻,恰逢星巴克全球宣布裁员1100人、星巴克中国业绩承压的关键节点。当"第三空间"的缔造者开始考虑战略 撤退,这场跨国品牌本土化的终极实验,正将中国消费市场的深层变革推至聚光灯下。 令人好奇的是,在这场资本与商业的博弈中,究竟谁能买下星巴克中国?华润、美团等潜在买家的入场,又将如何改写中国咖啡市场的格局? 潜在买家之华润集团 "全渠道优势"与本土化基因 华润集团作为最受关注的潜在买家,其商业版图 ...
美团-W:关注AI赋能,有望同时提升体验和提高效率-20250228
华安证券· 2025-02-27 20:28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1年9月战略升级为“零售 + 科技”,将科技融入本地生活与零售业务,结合长期战略,在DeepSeek引领突破背景下,AI大模型对公司的赋能值得关注 [4] - 长期看好美团的经营、组织和业务壁垒,看好其“极致执行”的组织在零售领域的长期探索,建议关注其在“零售 + 科技”战略下AI对业务的全面赋能,维持“买入”评级 [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B端SaaS - 美团自2016年起布局餐饮SaaS并复用至其他本地服务行业,为商户提供全链路解决方案,即时零售领域有牵牛花SaaS中台 [5] - 美团餐饮系统为餐饮企业提供一站式方案,涵盖线上引流和线下体验多方面能力;海外AI为餐饮SaaS赋能提效空间大,如Toast和Doordash通过AI提升门店运营效率 [5] - 美团牵牛花系统为本地零售商家提供即时零售数字化解决方案,助力商家降本增效;海外SaaS公司自23Q1 - Q2起尝试将AI融入产品,2024年向“AI Agent”发展,24Q3末至24Q4初生成式AI商业化加速及宏观经济改善预期带动相关指数反弹35% [6] C端交互提升体验 - DoorDash通过AI语音点餐服务、聊天机器人“DashAI”、AI工具“SafeChat +”、生成式AI联络中心等多项AI技术,从个性化推荐、服务流程保障、客服等方面显著提升C端客户体验 [7][8] 技术储备 - 美团自2018年起研发自动驾驶技术,针对城市末端配送场景取得多项核心技术成果;截至2024年底,美团无人机在国内多地开通53条航线,累计配送订单超45万单 [8] - 2021年起美团战略投资部重点投向机器人、大模型等领域,截至2024年12月已投资超30家相关公司,包括细分领域机器人头部企业 [9] 经营提效 - 公司2024Q3财报显示核心本地商业分部佣金及配送营销服务占该分部收入比例为57%;海外公司通过AI提升广告转化率和效率,拉动广告收入 [9] 投资建议 - 维持公司2024 - 2026年营业收入预测3367/3857/4352亿元,增速分别为22%、15%及13%;维持经调整净利润预测423/522/708亿元,增速分别为82%、23%及36% [10]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3|2024E|2025E|2026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6,563|336,699|385,681|435,161| |收入同比(%)|26%|22%|15%|13%| |经调整净利润(百万元)|23,253|42,305|52,213|70,790| |同比(%)|730%|82%|23%|36%| |每股收益EPS|2.24|5.71|7.54|10.42| |市盈率(P/E)|73|28|22|16| [13] 财务报表与盈利预测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相关比率,如2023 - 2026年总资产分别为293,029,632千元、394,435,360千元、429,256,881千元、560,598,587千元,归母净利润(NON - IFRS)分别为23,253,418千元、42,304,550千元、52,212,501千元、70,790,028千元等 [14]
我回县城创业
投资界· 2025-01-07 15:33
下沉市场潜力 - 中国有1812个县城 常住人口达7 48亿 占全国消费市场38%比重 [6] - 2024年1-10月数据显示 50个县城即时零售活跃商家同比增长18% 订单量同比增22 59% [10] - 国庆期间50个网红县城即时零售交易额增速超24% 订单量增速超22% [12] 即时零售商业模式 - 线上便利店模式在县域市场验证成功 单店日营收达8000元 商品种类超1200个 [9][10] - 24小时营业+30分钟配送模式填补市场空白 本地网购习惯已形成 [9][10] - 县域消费者需求集中于生活必需品 客单价低于一线城市但便利性需求趋同 [9] 县域文旅产业升级 - 滑翔伞等小众运动带动县域文旅 教练旺季日接单16次 70%客户为18-35岁女性 [12] - 网红县城面临"一次性消费"挑战 需通过特色体验+基础设施升级实现游客留存 [13] - 海南案例显示国庆期间60 5%游客为本岛居民 本地消费形成正向循环 [13] 新兴职业生态 - 即时配送骑手在旅游旺季月入过万 收入超当地公务员水平 [15][16] - 数字化基础设施使边境小城居民外卖消费习惯与大城市趋同 [16] - 多元化职业路径吸引年轻人回归 包括零售创业者 文旅从业者 配送服务者等 [15][16] 商业创新方向 - 即时零售通过精准选品+高效配送激活县域消费 贺兰县试点验证模式可复制性 [9][10] - 文旅产业需结合本地特色(如滑翔伞)与数字化营销(短视频传播)提升吸引力 [12] - 商户数量与用户数量同步增长(均约18%)显示县域商业生态持续优化 [13]
美团怎么做 “电商”:一个绝对长板和七年磕磕绊绊
晚点LatePost· 2024-12-17 22:59
核心观点 - 美团与阿里、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最终将进入同一个零售战场,竞争交集越来越多[2][5][19] - 生鲜是最高频的消费,线上零售平台通过生鲜业务可增加用户粘性、降低获客成本[3] - 美团依托餐饮外卖优势和骑手网络,自然延伸至即时零售业务,战略调整为"零售+科技"公司[3] - 即时零售与线上零售平台的界限逐渐模糊,商品选择和价格差距缩小[4] - 美团做电商的优势是骑手网络,但面临库存管理难题[6]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发展 - 美团闪购2024年有望完成2500亿元成交额,其中闪电仓模式贡献约五分之一[3] - 小象超市(原美团买菜)在2024年下半年替代美团优选成为美团食杂零售事业群最重要业务,但仍处于巨额亏损阶段[3] - 美团通过多种模式探索零售业务,包括快驴、小象超市、团好货、菜大全、美团优选、闪电仓等[4] - 闪电仓数量从2022年约2000家增加到2023年5000家,2024年10月达到3万家,计划未来三年达到10万个[8][9] - 闪电仓模式从吸引中小商家转向与大商家合作,如名创优品、屈臣氏等连锁品牌[9] 美团闪电仓模式 - 闪电仓单仓投资约30-50万元,每天300单左右,最快6-10个月收回成本[8] - 白牌日用品数量占比约三四成,却贡献大多数利润,消费者愿为快速配送支付更高价格[8] - 美团推出数据系统"牵牛花"和进货系统"美团供销平台",为商家提供选品指引和经营数据支持[8] - 美团自营闪电仓"松鼠便利"采取强控货政策,商家需从美团供销平台进货,平均扣点3%,低于行业5%的标准[14] - 闪电仓商家可分为五类:美团合作品牌、大型连锁零售品牌、深度合作闪电仓品牌、中小商家和垂类仓、多平台经营品牌[11] 小象超市(美团买菜)发展 - 小象超市前身为美团买菜,2019年推出,采用自营生鲜前置仓模式[4] - 2022年学习朴朴超市改为大仓模式,增加百货商品,单仓日均订单量超3000单[18] - 2023年12月更名为小象超市,表明业务范围从生鲜扩展到全品类超市商品[18] - 2024年三季度在广州、深圳等城市成交额已超过朴朴超市,重心转向华东市场[18] - 小象超市通过模仿竞争对手已验证模式,逐步提升供应链能力和经营效率[18]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电商行业经历前所未有的价格战,各平台在流量来源、商品选择、物流时效差距逐渐消失[5] - 阿里重推小时达,接入服饰品牌门店;京东做秒送,配送范围从iPhone到水果蔬菜[5] - 即时零售品类中,美团进展困难的品类主要是服装、家电和消费电子产品[18] - 美团探索"官方旗舰店合作仓"计划,吸引品牌低成本尝试即时零售,改善品牌商品价格劣势[16] - 美团推出斑马超市项目,与地方商超合作提供生鲜杂货零售前置仓服务,目前处于早期试验阶段[16]
零售业寻找新出路,美团提供了一种思路
晚点LatePost· 2024-10-23 20:38
闪电仓模式发展现状 - 美团闪电仓数量已达3万家,计划未来三年扩张至10万家,年营收目标2000亿元[3] - 名创优品成为闪电仓行业扩张最快的品牌,10个月内开设约500家,计划年底超800家[4] - 闪电仓吸引日用百货、美妆、宠物、医药等垂直类目商家参与,增速远超预期[3]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闪电仓数量达1万家深度参与仓,领先竞争对手2-3年[5] - 京东、饿了么、抖音等平台闪电仓规模仅数百至近千家[5] - 美团闪购业务已接入4000家名创优品线下门店,新客年增长超70%[10] 商业模式创新 - 闪电仓采用100-200平方米小场地,精选数千SKU满足应急需求[6] - 日百商品货损率低于生鲜,可复制性强,管理成本更低[7] - 美团提供数据指引和选址支持,商家自主经营降低平台成本[7] 用户需求与供给变化 - 闪购过去一年售出28万台轮椅、64万副拐杖、4亿份果切、1.5亿升啤酒[7] - 低线城市单仓日均达700单,三四线城市新开便利店闪电仓超1800家[8][9] - 名创超级店70%商品与线下门店不同,动态调整SKU匹配区域需求[10][11] 战略合作案例 - 名创优品与美团合作推出24小时超级店,实现同款同价三渠道销售[8][10] - 美团为名创提供选址、选品、运营体系支持,单仓SKU达1500个[10][11] - 平台与屈臣氏等品牌探索新供给形态,丰富商品品类[11] 行业趋势 - 即时零售核心要素排序为快>多>好>省,差异化避免低价竞争[8][11] - 闪电仓推动用户从应急需求转向常态化购物习惯[7] - 美团完成"从无到有"基建阶段,进入"从有到优"的供给优化期[10]
晚点独家丨即时零售动向:美团开了 800 个仓送酒、680 个前置仓送生鲜;盒马重启前置仓;名创优品入局
晚点LatePost· 2024-08-21 20:35
即时零售行业概况 - 即时零售定义为商品在3-5km范围内发货,1小时内送货上门,主要由外卖配送员完成履约 [3] - 行业头部玩家为山姆(2023年交易额超400亿元)和美团(2023年交易额约2000亿元),美团闪购拥有约9000个闪电仓 [4] - 生鲜电商主要玩家包括盒马、叮咚买菜、朴朴超市和美团小象超市 [4] - 淘宝小时达、京东秒送、抖音小时达等平台2023年加大投入,名创优品、中石化易捷等新玩家入局 [4] 美团即时零售业务 小象超市 - 截至2023年Q2拥有超680个前置仓(550个位于一线城市),覆盖苏州/杭州/无锡/东莞等城市,2023年上半年销售额增速超30% [5] - 前置仓面积从400-500㎡扩至800-1000㎡,SKU从3000-4000增至6000-8000,一线城市日均订单约3000单 [6] - 商品结构中生鲜占50%销售额(约1000个SKU),其余为食品和日用品,通过价格对标竞品策略保持竞争力 [6] 歪马送酒 - 截至2023年8月拥有超800个前置仓(150自营+650加盟),覆盖12省80城,日均单量7万单,2023年目标营业额30亿元 [7] - 采用"自营供应链+前置仓+自有配送"模式,客单价达130元,成熟仓日均单量超150单(一二线)或80-100单(二三线) [7] - 加盟成本约30万元(含3万品牌费/15万铺货/12万运营),平均回本周期2年,部分优质加盟商10-15个月回本 [7] 名创优品即时零售 - 2023年推出"24小时超级店"前置仓业态,已开超200家,覆盖3-10公里范围,客单价30-40元 [8] - 当前SKU约1000个(仅为门店1/10),热销品类为一次性差旅用品,依托1000+供应商和"711"供应链更新机制 [9] - 通过IP联名策略(如Chiikawa)拉动销售,IP产品占比达26%,但需突破原有SKU限制以适应即时需求 [9] 盒马前置仓重启 - 2023年在上海重启前置仓试点,目标覆盖鲜生店未触达区域,负责人为原X会员店主管孙硕 [9] - 2019年曾开70家盒马小站后放弃,因客单价低(对比山姆200元vs盒马90元)、时段性缺货/损耗问题 [10][12] - 重启决策基于山姆前置仓年销400亿元的示范效应,以及盒马库存管理能力提升 [12] 行业竞争策略分化 - 叮咚买菜聚焦生鲜深度开发(自有品牌占比超20%),2023年实现4540万元经调整利润 [12] - 朴朴超市拓宽SKU至6000个(生鲜占30%),山姆精简SKU至1000个但保持最高单仓产出 [12] - 行业整体从规模扩张转向供应链效率优化,头部企业开始实现盈利 [11][12]
晚点独家|美团冲击增长天花板,用拼多多的办法做外卖
晚点LatePost· 2024-05-16 22:10
美团拼好饭业务发展 - 拼好饭2024年一季度日均单量接近500万单,占美团餐饮外卖日均订单量5700万单的10%,远期目标占比20% [3] - 拼好饭客单价15元以下,0配送费,相比美团外卖平均客单价50元(不含配送费)大幅降低 [4][6] - 拼好饭通过"热门餐品推荐+拼单点餐+统一配送"模式降低用户、商家、骑手三方成本 [3] 拼好饭商业模式 - 平台介入供给环节,与商家协商制定低毛利供货价格,商家以价换量 [8] - 采用畅跑配送模式,骑手相同时间内完成订单量是普通骑手的2-3倍,有效控制配送成本 [8] - 以SKU逻辑呈现产品,类似拼多多,限制最高价和最低规格,保证用户端性价比 [9] 拼好饭对商家的影响 - 商家利润大幅降低,例如成都某炸鸡商家每单利润从2-3元降至1元 [10] - 初期商家积极性不高,美团允许拼好饭销量累加至外卖店铺销量吸引入驻 [9] - 2024年调整策略,拼好饭订单数据不再记入外卖门店,推动商家专注拼好饭业务 [9] 行业竞争格局 - 美团占据超70%外卖市场份额,拼好饭有助于巩固领导地位 [11] - 饿了么曾尝试类似产品"小宝团"但未成功,主要因缺乏用户数据和市场份额 [11] - 低价外卖是突破增长天花板的有效方式,让少点外卖的人多下单 [12] 美团业务拓展 - 即时零售业务闪购2023年日均700万单,2024年目标980万单,同比增长40% [18] - 美团医药峰值日单量达500万单,均为各自领域第一名 [18] - 闪购开拓闪电仓新供给模式,2023年开设超6000个,2024年计划新增2000个 [18] 市场潜力分析 - 中金曾估算美团外卖潜在日均单量6100万单,2023年实际日均约5300万单 [15][16] - 美团外卖2023年三季度日均单量5942万单,已接近中金预估值 [16] - 核心用户定义为月薪4000元以上人群,估算目标用户约8500万人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