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民币国际化
icon
搜索文档
稳就业新政出台,美国关税隐忧再现
西南证券· 2025-07-11 21:44
国内动态 - 截至6月末外汇储备33174亿美元,较5月末升0.98%,央行连续8个月增持黄金[8] - 7月8日债券通多项优化扩容,“南向通”试点拓宽至非银机构[10] - “十四五”经济总量预计达140万亿左右,内需是经济发展主动力和稳定锚[14] - 7月9日稳就业19条举措出炉,从7方面发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15] 海外情况 - 特朗普宣布8月1日起对日韩等14国输美产品征25%-40%关税,市场或震荡[18] - 欧元区5月零售销售同比增1.8%,环比降0.7%,消费增长势头减弱[20] - 美国财政部计划7月底将TGA现金储备增至5000亿美元,9月增至约8500亿美元[22] - 7月8日日本30年期国债收益率升12.5个基点至3.09%,股债市场波动或增大[24] 高频数据 - 本周布伦特原油、铁矿石价格环比升2.70%、2.22%,阴极铜降1.49%[3] - 本周30个大中城市商品房成交面积环比降47.29%,7月乘用车日均零售同比增1%[44]
四川中行:构建跨境支付新防线 筑牢安全屏障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7-11 19:35
跨境金融基础设施 - 公司打造覆盖全球、多级备份、数智融合的跨境金融基础设施,涵盖跨境支付、金融安全、数字人民币出海等领域 [1] - 公司构建包括人民币在内50多个币种、覆盖187个国家和地区、直连90个境外本地清算系统的全球一体化跨境支付服务网络 [1] - 2024年公司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870亿元,保持省内市场第一 [1] 金融安全与备份体系 - 2024年12月公司获批设立"全球跨境人民币清算常态化异地备份中心",与上海总部、巴拿马分行等节点形成全球多中心互备 [1] - 公司创新建立"1热备+2冷备+多机构互备"三级应急处理模式,统筹45家分支机构实现跨境支付全币种、全渠道、全链条秒级切换 [1] 数字人民币创新应用 - 公司落地全川首笔数字货币桥交易,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秒到账、低成本、全透明" [2] - 公司通过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加快支付清算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确立人民币在数字新赛道的规则优势和技术优势 [2] 实体经济跨境服务 - 公司为承建全球最大乙烯一体化项目的大型企业提供定制化结算产品,跨境结算效率从2至5天缩减到1小时内 [2] - 公司为成都农商行、四川天府银行等同业提供涵盖10余个币种的代理清算服务,服务同业数量和代理清算规模保持川内第一 [2] - 公司构建交易直通处理、AI智能翻译等创新服务体系,推出"中银薪汇达""中银留学生汇款"等普惠型支付产品 [2] 战略定位与发展方向 - 公司从"金融通道"升级为"安全防线",从"支付节点"跃升为"战略备份",致力于筑牢自主可控的金融长城 [3] - 公司将持续深化支付基建与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人民币国际化浪潮中发挥作用 [3]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11 19:29
熊猫债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达1012亿元,同比减少138亿元,去年同期为1150亿元 [1][2] - 亚投行7月10日发行15亿元熊猫债,初始发行金额15亿元,上限20亿元 [2] - 历史上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的年份包括2016年1300亿元、2021年1064.5亿元、2023年1544.5亿元及2024年1948亿元 [3] 发行主体结构 - 发行主体包括6家国际开发机构、8国政府机构、34家境外金融机构及71家境外非金融企业 [4] - 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今年发行占比提升至17.79%(180亿元/14只),2024年占比16.32%(318亿元/19只) [4] 市场驱动因素 - 2022年11月央行新规允许熊猫债募集资金自由汇出境外,提升资金使用便利性 [5] - 当前低利率环境下发行利率优势显著,如拜耳3年期票面利率1.98%、5年期2.23% [2] - 中外利差倒挂背景下熊猫债融资成本优势持续,欧美高利率强化吸引力 [5] 市场前景 - 人民币国际化与熊猫债市场发展形成双向促进 [5] - 监管制度完善叠加货币政策宽松,预计市场将延续扩容趋势 [5]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
证券时报· 2025-07-11 19:21
熊猫债市场概况 - 今年以来熊猫债发行规模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2亿元,但较去年同期的1150亿元减少138亿元 [1][2][4] - 亚投行7月10日发行15亿元熊猫债,初始发行金额15亿元,上限20亿元 [1][4] - 熊猫债市场自2016年以来快速发展,每年发行规模不低于500亿元,2022-2024年迭创新高 [4] - 历史上发行规模超1000亿元的年份包括2016年(1300亿元)、2021年(1064.5亿元)、2023年(1544.5亿元)和2024年(1948亿元) [5] 发行主体结构 - 熊猫债发行主体包括国际开发机构(6家)、外国政府类机构(8国)、境外金融企业(34家)和境外非金融企业(71家) [7] - 今年以来外商独资企业和外资企业发行占比提升至17.79%(180亿元),高于2024年的16.32%(318亿元) [7] - 拜耳公司发行2只熊猫债,3年期票面利率1.98%,5年期2.23% [4] 市场驱动因素 - 2022年11月政策明确熊猫债募集资金可汇往境外,提升资金使用便利性 [8] - 中国低利率环境使熊猫债融资成本优势凸显,与欧美利差倒挂持续 [8] - 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与熊猫债市场发展形成双向促进作用 [8]
【财经分析】“吸金”能力持续增强 熊猫债市场“声量”渐起
新华财经· 2025-07-11 17:01
熊猫债市场概况 - 熊猫债是指境外机构在中国境内发行的以人民币计价的债券,推动债券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具 [2] - 2024年银行间市场熊猫债年度发行量约1858亿元,市场规模近3000亿元 [2] - 2025年6月全市场发行15只熊猫债,合计融资规模达230亿元,环比增长198.70% [2] 市场发展历程 - 熊猫债发行始于2005年《国际开发机构人民币债券发行管理办法》出台,2015年后发行量开始增加 [2] - 2022年末《关于境外机构境内发行债券资金管理有关事宜的通知》推出,提供制度便利 [2] - 2023年和2024年发行量连创历史新高 [2] 市场结构特征 - 中资企业境外实体占主要份额,外资信用债发行占比仅1/4左右 [3] - 外资信用债行业集中在多元金融、汽车、银行,汽车行业占外资信用债发行额近50% [3] - 近期巴斯夫爱尔兰DAC发行30亿元人民币熊猫债,为首支外资企业发行的5年期熊猫债 [3] 投资价值分析 - 人民币融资成本优势显著,美中利差扩大 [4] - 信用类熊猫债换手率持续提升,2023年中资信用类熊猫债换手率达228% [5] - 外资信用类熊猫债换手率稳步抬升,2025年6月与中资信用类熊猫债换手率差异不足10% [5] 市场驱动因素 - 人民币国际化深入,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6] - 境外投资者入市便利度提升,债券通服务费下调60% [7] - 人民币投融资货币功能强化,央行深化与境外央行货币合作 [7] 投资者关注点 - 外资类熊猫债相对境内信用债仍有收益率挖掘空间 [9] - 首次发债主体存在信用利差,宝马、奔驰等最新发债利差较首次压缩10BP至15BP [9] - 建议关注中高等级、中长久期熊猫债的投资机会 [9] 外资持债规模 - 外资持债规模从2020年3.5万亿元增长至2025年5月4.35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速约12% [8] - 截至2025年5月,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吸引全球70余个国家与地区的1169家国际投资者 [8] - 通过债券通参与的境外投资者达835家 [8]
全球稳定币战局:美元霸权续命 vs 人民币破局
36氪· 2025-07-11 16:58
稳定币的定义与市场现状 - 稳定币是一种与法定货币或其他资产挂钩的数字加密代币,其价值相对稳定,区别于比特币等波动性较大的加密资产 [2] - 目前流通的稳定币中87%由法定货币支持,算法稳定币占比不足0.2% [2] - 稳定币主要用于加密资产交易、跨境支付和抵御本币波动,2024年稳定币年度交易总额达15.6万亿美元,相当于Visa交易量的119% [3] - 主要稳定币包括USDT(市值1425亿美元)、USDC(市值539.8亿美元)和DAI(市值70.4亿美元) [4] 稳定币的金融应用与创新 - PayPal在2025年4月宣布向持有PayPal USD稳定币的用户支付3.7%利息,Visa正在开发银行代币发行平台 [3] - 投资者越来越多使用稳定币而非现金进行加密资产交易,因其在交易所的便捷性和速度优势 [3] - 部分骗局利用稳定币概念包装低价值资产进行非法集资,但这类行为与真正的稳定币投资有本质区别 [4] 美国的稳定币政策与美元战略 - 美国通过推动私人发行的美元稳定币维持金融影响力,特朗普政府2025年1月发布行政命令禁止央行数字货币但支持美元稳定币发展 [5] - 2025年6月美国参议院通过《GENIUS法案》规范稳定币,众议院审议的《STABLE法案》争议点包括限制政客发行稳定币的条款 [6] - 美元稳定币占全球稳定币主导地位,但大规模赎回风险可能冲击金融市场并削弱美元信心 [6] 中国的稳定币探索与香港角色 - 中国科技巨头阿里、腾讯和京东支持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计划,蚂蚁国际考虑在全球申请稳定币牌照 [1][7] - 香港《稳定币条例》将于2025年8月生效,香港金管局推动电子港币试点和mBridge多CBDC跨境支付项目 [7] - 经济学家认为香港监管环境可能使人民币稳定币比美元稳定币更具稳定性优势 [8] 人民币国际化的稳定币路径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提出将数字人民币和稳定币作为跨境结算替代方案,释放政策调整信号 [7] - 人民币稳定币可整合至支付宝、微信支付等现有系统,专注于跨境贸易和外国直接投资场景 [8] - 与数字人民币挂钩的稳定币可能成为挑战美元主导地位的战略工具,推动中国在数字金融领域的领导力 [8]
外交部:中方支持二十国集团在加强多边主义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快讯· 2025-07-11 15:25
G20会议 - 中方支持二十国集团作为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平台 [1] - 中方期待G20在加强多边主义、完善全球治理、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1] 人民币国际化 - 记者提问中方是否会提出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倡议 [1] - 外交部建议具体问题向中方主管部门了解 [1]
互联网券商、稳定币爆发,指南针涨超15%!软件50ETF(159590)强势涨超3%!金融软件有何催化?机构解读
新浪财经· 2025-07-11 13:45
互联网金融与稳定币概念 - 互联网金融持续走强 稳定币概念飙涨 软件50ETF(159590)涨超3% [1] - 上海市高层会议强调创新驱动 加强对数字货币的研究探索 推动区块链技术在跨境贸易、供应链金融等领域的应用 [1] 软件50ETF成分股表现 - 指数成分股多数大涨 指南针涨超15% 大智慧涨停 同花顺涨超6% 用友网络涨超4% 恒生电子、润和软件涨超3% 中国软件涨超2% 金山办公、拓维信息涨超1% 三六零微涨 [3]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新规 - 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征求意见稿)》 修订六章三十一条 强调参与者管理和业务操作细则 [3] - 新规则转向原则性监管 提升灵活性 推动CIPS扩容 加速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金融IT行业迎来新机遇 [3] 金融科技与区块链融合 - 传统金融与区块链技术持续融合 Robinhood在欧盟推出基于以太坊Layer-2网络的股票代币化产品 支持200+美国股票及ETF交易 [3] - CIPS新规与稳定币政策推进 新一轮金融创新周期开启 [3] 基础软件与工业软件发展 - 高层组织企业基础软件及工业软件人才特训班 强调提升技术能力与生态构建能力 解决数据互信和软件开发实际问题 [4] 云服务市场数据 - 2025年Q1中国大陆云基础设施服务支出达116亿美元 同比增长16% 阿里云市场份额33% 华为云18% 腾讯云10% [5] 软件50ETF指数构成 - 跟踪中证全指软件指数 覆盖AI软件、互联网券商全产业链 67%权重为应用软件 15%以上为AI相关领域 [5]
银行业为“全球南方”共谋高质量发展积蓄力量
金融时报· 2025-07-11 09:52
全球南方经济地位 - "全球南方"经济总量占全球比例超过40% 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达80% [1] - 作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集合体 已成为带动世界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的关键力量 [1] 金融合作与基建支持 - 中国国家开发银行融资支持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改造 运量提升至改造前235% [2] - 中国进出口银行融资支持厄瓜多尔500千伏输变电项目 成为该国首个国家级超高压输电主干线路 [2] - 中国农业银行提出打造更具韧性的金融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体系 为"全球南方"发展创造空间 [2] 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 - 中国政府提供100亿美元贸易融资额度支持非洲出口 国开行和进出口银行分别设立3500亿元人民币融资窗口支持"一带一路"项目 [3] - 建设"全球南方"研究中心 继续用好200亿美元资金窗口支持发展中国家 [3] 经贸往来与项目合作 - 农业银行2024年为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贸易往来提供近千亿美元融资结算服务 支持百余家中资企业与40多个国家合作 [6] - 中国银行协助巴斯夫集团发行首笔熊猫债 筹集400亿元人民币银团贷款用于广东湛江100亿欧元石化项目 [5][6] 人民币国际化与金融创新 - 2024年人民币全球支付结算份额提升 金砖国家推出基于成员国货币的支付系统 [7] - 交通银行首创全流程跨境人民币业务模式 为国家电投巴西子公司提供首笔跨境人民币贷款支持水电站运营 [7] - 中信银行设计基于自贸区FT账户的跨境直贷方案 解决企业在南方国家设立机构的外资银行授信问题 [8]
“海湖庄园协议”下,中国金融体系的突破口在哪
新京报· 2025-07-11 09:26
"海湖庄园协议"的核心内容 - 美国通过高关税、美元贬值、债务置换与多边货币谈判、安全保护费等手段重构全球经济治理格局 [1] - 协议本质上是全新的全球金融与货币体系构想,体现美国从多边主义转向单边主义的全球治理方式变化 [2][4] - 核心措施是通过美元重新估值实现长期贬值,以解决美国贸易赤字与财政赤字的"双赤字"问题 [4] 美国金融战略调整 - 美国试图构建"以美国为核心的双边网络式胁迫安排",涵盖金融、关税与安全三要素 [4] - 推动"美元联盟"制度打包输出,包括货币安排、金融监管标准、主权投资方向等多层面 [5] - 通过货币协调、绿色金融联盟、审计追责制度等构建非对称壁垒,形成"非正式布雷顿森林3.0体系" [5] - 美国制定以美元为中心的金融产品标准和风险定价模型,强化制度路径单边设定 [6] 美元霸权的新动向 - 美国从货币发行权转向占据金融治理议程核心,意图成为全球金融制度的"平台国家" [6] - 通过规则输出重构金融信誉边界,战略性重塑全球秩序 [6] -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重新配置资产,回流美元资产趋势增强,为美元提供新稳定基础 [5][17] - 美国构建"美元+黄金+科技股"战略资产池,强化美元资产吸引力 [17] 人民币国际化的挑战与路径 - 人民币国际化需面对制度空间与平台竞争的结构性挑战 [9] - 短期应推进人民币"局部国际化",作为交易中介和结算工具逐步推广 [12] - 中长期需提升整体制度能力和综合经济实力,谨慎选择突破点 [12] - 通过亚投行、丝路基金等设立"人民币资产窗口",增强信用锚与流动支撑 [13] - 探索"人民币+"货币联盟机制,构建双边结算、区域支付网络 [13] 中国金融体系的应对策略 - 建立金融"战略缓冲区",加快产业升级与经济结构转型 [14][16] - 实施全球产业布局优化战略,包括海外产业园建设、中间品贸易拓展等 [16] - 将部分外汇储备转化为结构性投资基金,嵌入发展中国家基建项目 [17] - 推动金融监管标准、信息披露机制对标国际高标准,增强制度透明度 [19] - 构建涵盖储备策略、规则对接、平台布局的全链条风险管理体系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