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
icon
搜索文档
美国10月“小非农”超预期反弹 业界预计12月仍有望继续降息
中国经营报· 2025-11-06 22:43
美国10月ADP就业数据表现 - 美国10月ADP就业人数增长4.2万人,为2025年7月以来最大增幅,高于市场预期的2.8万人 [1] - 9月份总就业人数修正为减少2.9万人,此前为减少3.2万人,数据扭转了此前连续两个月的下滑态势 [1][2] 行业就业结构分化 - 新增就业主要集中在贸易、运输和公共事业部门,新增4.7万个岗位,以及教育与卫生服务业,增加2.6万个岗位,金融活动部门增加1.1万个岗位 [2] - 信息服务业就业减少1.7万个岗位,专业和商业服务减少1.5万个岗位,其他服务业减少1.3万个岗位,制造业减少3000个岗位 [2] - 行业分化反映出劳动力市场存在显著结构差异,新增就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领域,而知识密集型行业出现收缩 [2] 制造业岗位减少原因 - 经济放缓、需求疲软导致美国制造业PMI连续8个月低于荣枯线,消费电子、汽车等行业库存高企,企业被迫减产裁员 [3] - 制造业企业加速投资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等自动化设备,对制造业岗位形成冲击 [3] 劳动力市场整体趋势与服务业表现 - 尽管私人部门新增就业数据超预期,但招聘规模相比今年早些时候依然“较为温和” [3] - 贡献美国75%就业岗位的中小企业就业已连续六个月下降,薪资增长持续停滞,表明劳动力市场降温趋势没有变化 [3] - 美国10月ISM服务业PMI升至52.4,创下八个月新高,高于9月的50.0和市场预期的50.8 [3] 美联储未来货币政策预期 - 业界预期美联储在预防式降息基调下,12月仍有望继续降息,但并非板上钉钉 [4][5] - 美联储短期对就业的重视大于通胀,关税对通胀的推升作用在年内可能较为温和可控,经济下行风险暂时大于通胀上行风险,支持继续降息 [5] - 若后续通胀数据出现反弹,不排除12月暂停降息的可能性 [5] - 据CME“美联储观察”,美联储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为62.5%,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为37.5% [5]
Playtika(PLTK)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22:30
Playtika Holding (NasdaqGS:PLTK) Q3 2025 Earnings Call November 06, 2025 08:30 AM ET Speaker1Good day, and thank you for standing by. Welcome to the Playtika Q3 2025 earnings call. At this time, all participants are in listen-only mode. After the speaker's presentation, there will be a question-and-answer session. To ask a question during this session, you will need to press Star 101 on your telephone. You will then hear an automated message advising your hand is raised. To withdraw your question, please pr ...
DuPont(DD) - 2025 Q3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11-06 22:02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31亿美元,同比增长7%,有机增长6% [5][12] - 第三季度运营EBITDA为8.4亿美元,同比增长6%,运营EBITDA利润率为27.3%,同比下降约30个基点 [6][14]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09美元,与去年同期持平 [15] - 交易调整后自由现金流为5.76亿美元,转化率为126% [14]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运营EBITDA指引至16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指引至1.66美元,同比增长约16% [20] - 第四季度预计净销售额约16.85亿美元,运营EBITDA约3.85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0.43美元 [21]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公司第三季度净销售额18亿美元,同比增长5%,有机增长4% [15] - 工业公司运营EBITDA为4.65亿美元,同比增长4%,利润率25.9%,与去年同期持平 [16] - 电子公司第三季度净销售额13亿美元,同比增长11%,有机增长10% [16] - 电子公司运营EBITDA为4.03亿美元,同比增长6%,利润率31.6%,同比下降140个基点 [17] - 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有机销售额增长高个位数,多元化工业业务有机销售额增长低个位数 [14][16] - 半导体技术业务有机销售额增长高个位数,互连解决方案业务有机销售额增长低双位数 [17]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所有区域实现有机增长,北美和亚太地区增长7%,欧洲增长6% [14] - 医疗包装、生物制药、反渗透和离子交换业务表现强劲 [16] - 工业技术领域增长被建筑市场持续疲软所抵消 [16] - 汽车和航空航天等下一代移动出行领域出现改善势头 [101]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聚焦于驱动超越市场的有机增长、构建稳健的业务系统、部署平衡的资本配置模型并持续交付成果 [8] - 宣布初始季度股息为每股0.20美元,目标派息率35%-45%,董事会批准20亿美元股票回购授权 [7] - 成功完成CUNY分拆,获得约42亿美元现金股息,用于减少债务 [18] - 在中国收购反渗透制造产能,扩大本地化战略 [10] - 推动运营卓越和商业卓越,引入增强版关键绩效指标和管理标准 [9][45] - 目标到2026-2028年实现3%-4%有机增长、150-200基点利润率扩张、8%-10%每股收益增长及大于90%的自由现金流转化率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第三季度业绩表现稳健,超出此前指引 [5] - 人工智能技术需求推动电子业务增长,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持续强劲 [6] - 建筑终端市场持续疲软,但工业技术领域出现改善迹象 [16][101] - 公司对实现中期目标充满信心,预计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将保持约5%的有机增长 [32] - 预计公司税率将在25%-26%范围内 [21] 其他重要信息 - CUNY分拆完成后,公司将以新的部门结构报告业绩:医疗保健和水处理技术以及多元化工业 [18] - 公司正在积极推动行业分类变更,以更准确地反映其投资组合 [74] - 分拆导致约7000万美元的订单时间转移收益,第三季度有机增长因此提高,第四季度将相应下降 [13][29] - 分拆相关的系统切换活动导致客户将原定10月的订单提前至第三季度 [29] 问答环节所有的提问和回答 问题: 关于订单时间转移收益的性质和影响 [28] - 回答: 分拆涉及所有法律实体,客户因公司10月初系统黑户期而将订单提前至第三季度,这完全是客户驱动的行为,不改变下半年有机增长预期,但造成第三季度增长较高、第四季度增长较低 [29][30] 问题: 对2026年退出率和市场趋势的初步看法 [31] - 回答: 下半年退出有机增长率约为2%,符合全年预期,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预计符合中期目标约5%增长,建筑市场若恢复正常将对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32][33] 问题: 资产负债表计划和并购策略 [38] - 回答: 预计净债务与EBITDA杠杆率约为1.7倍,目标保持在2倍以下,将平衡股票回购和并购活动,近期完成中国水处理产能收购,将继续在医疗保健和水处理领域寻找机会 [39][40][42] 问题: 运营卓越计划的机遇和目标 [44] - 回答: 新聘运营负责人将强化现有运营框架,引入增强版管理标准和关键绩效指标,旨在建立持续改进的文化,追求年度净生产率提升机会 [45][46] 问题: 投资组合优化和修剪机会 [52] - 回答: 正在多元化工业业务中部署80/20框架以提高利润率,目标是将投资组合更多转向医疗保健和水处理等具有长期增长趋势的领域,理想比例是三分之二对三分之一 [53] 问题: 盈利预测上调的来源和并购渠道 [56] - 回答: 盈利预测上调主要来自利润率改善和运营表现提升,并购渠道在医疗保健领域更为丰富,水处理领域也存在超越现有过滤技术的潜在机会 [57] 问题: 市场对独立公司前景的误解和最令人兴奋的方面 [61] - 回答: 市场可能仍将公司视为化学公司而非多元工业公司,公司投资组合已显著转型,财务表现符合多元工业公司标准,预计估值将向该板块靠拢 [62] 问题: 水处理业务扩展战略 [63] - 回答: 战略将超越水过滤,可能涉及系统或其他过滤领域,但计量领域因估值过高暂不考虑,将利用离子交换树脂技术在食品饮料和微电子等领域寻找机会 [64][65] 问题: 现金余额和资产负债表变动 [66] - 回答: 第三季度末现金包含新杜邦和CUNY两部分,分拆后新杜邦现金约为10亿美元,在股票回购和分拆成本支付后,年底可能持有少量商业票据,芳纶业务处置收益将于2026年第一季度到账 [67][68] 问题: 宏观需求疲软下的利润率扩张机会 [69] - 回答: 利润率扩张部分依赖于收入增长,但 stranded costs 移除和生产率提升是可控因素,团队在成本控制方面表现良好,预计基础利润率将持续改善 [70] 问题: 行业分类变更进展和财务报表 [73] - 回答: 行业分类变更持续取得进展,但需等待公开文件提交,公司估值更取决于持续业绩表现而非分类,已提交包含模拟信息的8-K文件,年底10-K将按新结构重述历史数据 [74][75] 问题: 医疗设备业务表现和前景 [78] - 回答: 医疗保健业务整体增长强劲,生物制药和医疗包装表现突出,医疗设备领域也呈现增长,新聘医疗保健业务领导人将进一步加强该业务 [79][80] 问题: 建筑市场展望 [82] - 回答: 庇护业务(与建筑市场相关)2024年表现相对平稳,但2025年预计有机下降约4%,目前处于较低水平,预计2026年将略有增长,但幅度有限 [82][83] 问题: 工业公司业务细分表现 [85] - 回答: 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报告增长高个位数,调整时间转移影响后为中个位数,多元化工业业务报告增长低个位数,调整后大致持平 [86] 问题: 建筑业务具体下滑幅度 [87] - 回答: 第三季度庇护业务下降约2%,第四季度预计下降3-4%,全年下降4%主要受上半年更大跌幅影响 [87] 问题: 对2026年3-4%收入增长目标的信心 [90] - 回答: 不预期需要填补缺口来实现中期目标,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符合5%目标,庇护业务拖累若消除将带来增量,工业技术业务低个位数增长即可支持目标达成 [92][93] 问题: 建筑业务对利润率的影响 [94] - 回答: 尽管销量下降,但团队通过生产力和成本控制保持了良好利润率,为市场复苏时的增长做好了准备 [94] 问题: 中国反渗透收购的战略理由和水市场增长 [97] - 回答: 收购主要为增加中国本地膜生产能力,满足当地对本地化偏好,不涉及新技术获取,中国水处理市场呈现增长 [97][98] 问题: 多元化工业业务超预期表现的原因 [100] - 回答: 超预期主要源于时间转移,全年预期仍为2%,汽车和航空航天领域出现改善势头,特别是北美市场,电动汽车相关业务表现良好且存在份额增益机会 [101][102] 问题: 行业分类不变情况下的可比公司 [105] - 回答: 分类变更非易事,但业绩将驱动估值,现有特种化工同行不具可比性,应参照多元工业同行进行比较 [106][107] 问题: 水处理业务并购优先级 [110] - 回答: 将机会性增强水过滤能力,但该领域已较整合,将更广泛关注系统或服务领域,并购将偏向医疗保健和水处理业务,确保获得预期回报 [111][112]
专访安永吴晓颖:未来3-5年,AI将重塑医械产业格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1-06 20:00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特别是生成式AI正从提升效率的工具转变为驱动医疗器械产业升级的核心能力,帮助企业应对集采和支付改革等结构性压力,实现从产品提供商向价值解决方案伙伴的转型 [1][2][12] 行业结构性变化 - 医疗器械行业正经历结构性重塑,政策端带量采购影响细分品类且监管趋严,需求端医院对诊疗效率和服务质量要求上升,竞争端从单一产品转向技术创新和整体解决方案的全方位竞争 [1] 政策支持与导向 - 国家药监局于2022年发布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3年发布AI辅助检测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5年初国务院办公厅提出优化医疗器械标准体系并研究组建人工智能等前沿医疗器械标准化技术组织 [2] AI的应用价值与场景 - 生成式AI在研发环节可快速生成设计方案并完成模拟验证,缩短研发周期并减少试错成本;在临床端可对影像结果进行标注以提升医生体验和医院运营效率;在经营管理方面可自动化数据处理任务 [5] - 生成式AI最可能率先规模化落地的场景是影像报告生成,因其数据标准且需求直接,可量化提升诊疗通量并减轻医生负担;其次是企业内部的AI for BI,帮助销售和财务等部门快速取得业务数据 [6] - 企业选择AI应用优先级应找既有真实痛点、又有数据支撑且合规可控的切入口,先做出可感知价值再延伸至更长链条的应用 [6] 数据挑战与解决方案 - 医疗数据高度敏感和分散,跨机构共享面临隐私合规、授权机制和接口标准等挑战,例如AI影像算法训练因缺少统一标注和可追溯治理体系导致模型训练效果不佳 [7][8] - 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健全的数据合作机制如联邦学习和隐私计算,让数据不出医院也能参与AI训练;并将数据治理作为企业核心能力而非仅技术部门任务 [8] AI实施的误区与治理体系 - 常见误区是将AI视为单点项目而非系统工程,缺乏明确场景牵引和治理机制导致成为技术展示;另一问题是治理缺位,未建立从数据采集到使用的完整责任体系 [9] - 有效AI治理体系需确保算法决策可追溯、数据流转合规且管理嵌入业务流程,例如设立由研发、法规、临床和法务共同参与的AI伦理与安全委员会进行模型审查 [9] 系统性AI布局战略 - 企业系统性规划AI布局需从四方面考虑:将AI置于整体战略中明确目标;判断场景的痛点可量化性、数据可用性及对业绩的实质影响;让AI成为组织共同任务而非单一部门职责;将合规作为起点而非补救措施 [10][11] - 生成式AI在未来3-5年将从辅助工具转变为核心能力,融入产品开发、临床沟通和服务运营全过程,成为组织学习和决策的基础能力 [12] - 行业竞争格局将从拼设备性能和渠道覆盖转向拼数据积累、算法与业务结合的持续优势,对临床理解强且能整合AI至日常运营的企业将脱颖而出 [13]
台积电北美子公司CEO换帅,半导体行业多项高层变动
美股研究社· 2025-11-06 19:48
台积电北美子公司人事变动 - 台积电北美子公司总经理Sajiv Dalal当选为首席执行官,自2026年1月1日起生效 [5] - 现任执行官David Keller将退休,其于1997年加入台积电,拥有超过30年半导体行业经验 [7] - 接任者Sajiv Dalal于2000年加入台积电,累计工作近25年,2017年至2021年担任北美子公司资深副总经理,2022年1月起升任执行副总经理 [7] - 台积电北美子公司负责美国本土的晶圆代工、先进封装、技术合作及客户支持,运营重点包括亚利桑那州的3座晶圆厂以及在加州、德州等地的技术中心 [7] - 行业分析认为此次交接标志着北美业务的老一代交接,预计新CEO将继续深化本土产能布局、加速AI与先进封装的商业化 [8] 新思科技首席营收官离职 - 新思科技宣布首席营收官里克·马奥尼即刻离职,公司已启动继任者招聘 [10] - 里克·马奥尼在半导体制造与封装领域有近30年经验,于2022年加入新思科技任首席营收官 [12] - 新思科技是全球领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软件供应商,业务覆盖前端设计、后端实现、验证、IP授权和系统仿真 [12] - 公司2025财年第三财季收入为17.40亿美元,同比增长14%,但未达市场预期;GAAP净利润2.425亿美元,同比下降43.06% [12] 香农芯创董事长变更 - 香农芯创董事长范永武因个人原因辞职,仍保留董事及专门委员会委员身份 [14] - 选举董事、联席董事长黄泽伟为新任董事长,黄泽伟为香农芯创持股5%以上股东,直接和间接控制公司10.31%股份 [17] - 范永武于2021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期间推动公司从传统电气机械制造向电子元器件分销及半导体业务转型 [17]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92.76亿元,同比增长6.58%;归母净利润2.02亿元,同比下降3.11% [17] - 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264亿元,同比增长59.9%;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同比下降1.36% [17] ASML任命新任首席技术官 - ASML任命毕慕科为执行副总裁兼首席技术官,其拥有超过25年公司经验 [19][21] - 在出任CTO前,毕慕科负责产品应用部门,推动光刻设备在不同工艺节点的落地 [21] - ASML计划在2026年股东大会任命毕慕科为管理委员会成员,并再次任命首席财务官和首席运营官 [21]
香港数码港:当好内地企业“出海”跳板,年内新增10家上市公司
第一财经资讯· 2025-11-06 19:28
据介绍,香港数码港从2004年落成至今,已从最初的资讯科技聚集地,成长为涵盖金融科技、AI、 Web3.0等多元领域的创新生态枢纽。数码港每年培育初创企业120余家,累计培育及支持2300多家初创 企业及科技公司,其中入驻园区企业37%来自中国内地及中东、东南亚、日韩等海外地区,成为科创生 态的超级枢纽和国际跳板,其所形成的跨区域创新合力,亦为香港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建设注入强劲动 力。 11月6日,2025数码港创业投资论坛(CVCF)在香港数码港开幕。数码港主席陈细明在接受第一财经 记者采访时透露了上述信息。 在充满挑战的全球创投环境下,人工智能(AI)领域的投资仍保持强劲动能,带动香港数码港累计融 资462亿港元,并在过去一年增加10家上市企业及2家独角兽企业,累计13家上市企业及10家独角兽企 业。 融资规模逆势上扬 数码港是香港最大的金融科技社群、区块链及数字资产基地,汇聚了超过430家金融科技企业、400家人 工智能和大数据企业,还有300家区块链及数字资产企业入驻。 在充满挑战的创投环境下,数码港在过去一年仍有强劲的融资表现。2024年10月至2025年9月期间,数 码港企业融资总额近34亿港元,累 ...
三星亮相第八届进博会,以AI创新引领未来生活
经济网· 2025-11-06 17:06
在展台上,三星展示了一系列从显示技术到家电、再到移动通信的创新产品。例如,三星115英寸 Micro RGB电视凭借微米级RGB LED背光源技术,能呈现出更为明亮、真实的色彩,带来影院级的视觉 冲击。而三星大规模量产的裸眼3D游戏显示器G90XF,则通过内置的眼球追踪摄像头与视图映射技 术,能够让用户无需佩戴3D眼镜即可享受沉浸式3D体验。 此外,三星还展示了其人工智能家庭解决方案——AI Home。AI Home由Bespoke AI、Vision AI和 Galaxy AI三大模块组成,全面提升家庭生活的智能化水平。通过SmartThings应用程序,用户可以轻松 管理家庭中的家电设备,实现设备间的无缝连接与智能互动。 2025年11月5日,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正式开幕。三星电子在本届进博会上展示了其 在人工智能(AI)领域的最新成果,带来了一个全面而前瞻的智能生态系统。通过一系列创新产品和 技术,三星展示了如何利用AI提升生活品质,推动智能家居、移动通信、显示技术、物联网等多个领 域的创新与进步。 编辑:侯隽 除了家庭与娱乐,三星在移动设备领域的创新同样令人瞩目。此次展出的心系天下三星W26 ...
AI或大幅拉动美电力需求关注相关电力设备出口机会:美国电力需求点评
华源证券· 2025-11-06 16:48
行业投资评级 - 对电力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 并维持该评级 [3] 核心观点 - AI发展可能大幅拉动美国电力需求 关注相关电力设备出口机会 [2] - OpenAI计划到2033年部署超过250GW的算力中心 仅此一家新增负荷就超过美国当前全国最高用电负荷820GW的四分之一 [4] - 美国电力供给紧张且建设滞后 预计气电和核电将是解决缺电的主要手段 储能和SOFC有望弥补短期缺口 [4] - 英伟达发布下一代AI电源架构白皮书 提出800V直流架构 固态变压器迎来发展机遇 [4] 美国电力需求分析 - 美国2022-2024年最高用电负荷在820GW上下 负荷备用率仅20% [4] - 根据Grid Strategies预测 到2029年美国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947GW 相比2024年增加128GW 其中AIDC是主要拉动因素达90GW [4] - 美国最大ISOs PJM预测显示到2030年最高用电负荷将达到184GW 相比2025年增长19.3% [4] 美国电力供给与建设 - 美国当前稳定电源约1000GW [4] - 到2030年前 美国计划内并网的电源装机约260GW 其中天然气发电仅38GW 另有约67GW电化学储能 [4] - 退役机组容量约94GW 其中主要为煤电等可靠电源 [4] - 美国电网老旧问题严重 当前电网投资主要用于替换和可靠性加强 [4] 主要解决方案与市场动态 - 气电设备制造商GEV 2024年燃气轮机订单20.2GW 同比增长113% 2025年前三季度订单19.6GW 同比增长39% 订单量加速上升 [4] - 核电方面 目标到2050年装机规模提高到400GW 但建设周期较长 [4] - 储能成为平抑AIDC负荷波动及解决电力缺口的必需和应急手段 [4] - SOFC需求由海外主导 BloomEnergy计划在2026年底前将SOFC产能从1GW提升至2GW 并与多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4] - 英伟达800V直流架构相比415V交流 相同线径下可提升约157%的功率 [4] 投资分析意见 - 固态变压器方向建议关注四方股份 中国西电 新特电气 特锐德 伊戈尔等公司 [4] - 电网设备出口方向建议关注思源电气 华明装备 神马电力 金盘科技等公司 [4] - 储能方向建议关注阳光电源 阿特斯等公司 [4] - SOFC方向建议关注Bloom Energy 三环集团 壹石通 密封科技 中鼎股份 顺络电子 振华股份等公司 [4]
怒涨8.71%!Q3业绩远超预期!医药大牛安进(Amgen) 能否迎来再次爆发?(附Q3财报电话会议全文及PPT)
美股IPO· 2025-11-06 16:43
核心财务业绩 - 第三季度总收入达96亿美元,同比增长12%,远超分析师预测的89.7亿美元 [1] - 调整后每股收益为5.64美元,高于市场普遍预期的5.02美元 [1] - 公司上调2025年全年业绩指引,预计销售额在358亿美元至366亿美元之间,高于此前预测的350亿美元至360亿美元 [3] - 第三季度自由现金流为42亿美元,非GAAP营业利润率为47% [15] 主要增长产品表现 - 降胆固醇药物Repatha销售额达7.94亿美元,同比增长40%,年化销售额接近30亿美元 [3][32] - 哮喘治疗药物Tezspire销售额同比增长40%,达到3.77亿美元,年内累计销售已超过10亿美元 [5][37] -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Prolia销售额达11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9% [7] - 用于IgG4相关疾病和视神经脊髓炎谱系障碍的Uplizna收入达1.55亿美元,同比增长46% [6] - 生物类似药组合销售额同比增长52%,达7.75亿美元,年化销售额约30亿美元 [39] 研发管线进展 - 减肥药MariTide有6项三期临床在推进中,其慢性体重管理研究MARITIME-1和MARITIME-2已完成所有受试者入组 [8] - Repatha的III期VESALIUS-CV研究达到主要终点,显示可显著降低无心脏病发作或中风史高危患者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 [42] - 靶向Lp(a)的 siRNA药物Olpasiran的心血管结局研究OCEAN(a)顺利推进 [44] - 双特异性T细胞连接器平台药物IMDELLTRA在小细胞肺癌二线治疗中确立标准疗法地位,第三季度销售额1.78亿美元 [38][46] - 由于疗效不足,公司暂停了III期FORTITUDE-101研究,该试验评估bemarituzumab用于胃癌一线治疗 [50] 商业战略与运营 - 公司推出直接面向消费者的销售平台AmgenNow,以每月239美元的价格销售Repatha,比当前美国标价低近60% [33] - 2025年在美国的制造投资计划超过30亿美元,自2017年以来累计投资已超过400亿美元 [22] - 公司已提前恢复至收购Horizon之前的资本结构,预计2025年实现超过5亿美元的税前成本协同效应 [12] - 非GAAP研发费用同比增长31%,主要用于后期管线项目投资 [27] 管理层展望 - 管理层强调销量增长是核心动力,第三季度销量增长14%,共有16款产品实现两位数增长 [21][32] - 公司对MariTide和Olpasiran等即将上市产品的强劲势头充满信心,认为有能力保持长期增长 [12] - 预计2025年非GAAP研发费用将继续上升,同比增长中20%区间,资本支出预计为22亿至23亿美元 [14] - 公司在四大治疗领域均实现扩张,特别是在心血管、肥胖、炎症和肿瘤领域拥有强劲增长潜力 [24]
“十四五”答卷·科技支撑强国建设丨科技造就质量强国建设新标尺
科技日报· 2025-11-06 15:53
文章核心观点 - 科技创新正驱动中国制造业质量变革,通过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实现从过程可控到质量可信的升级 [1][5][6] - 中国制造业在高铁、大飞机等高端装备领域实现精密制造突破,关键指标达到或超越国际最严标准,支撑品牌全球化 [2][3][8] -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系统性协同发力,标准制定与制度创新为质量强国建设提供支撑,中国品牌国际影响力显著提升 [3][6][9][10] 精度突破与标准引领 - 中车戚墅堰所齿轮箱装配精度达微米级,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几十分之一,关键指标达到100%,全面超越国际最严标准 [2] - 国产大飞机C919项目建立覆盖设计、制造、测试全流程的超精密质量管控体系,质量追溯系统实现从一颗铆钉到整机翼梁全程可追溯 [2][3] - “十四五”期间中国批准发布国家标准1.3万余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079项,在全球产业规则制定中赢得更大主动权 [3] 数字赋能与过程可控 - 福建辅布司与华为联合AI质检系统基于昇腾AI平台,每秒处理60帧图像,实现蕾丝花边100%全检,大幅缩短巡检时间 [1] - 三一重工18号工厂依托树根互联“根云”平台,数千个传感器为每道工序动态匹配最优参数,9大工艺32个典型场景全面实现智能化作业 [5] - “5G+工业互联网”在数千家智能工厂落地,实现产品质量问题秒级追溯与闭环处理,关键工序不良率平均降低30% [6] 品牌崛起与全球信赖 - 比亚迪一季度全球新能源汽车交付量突破180万辆,海外市场同比激增240%,在德国海豹车型月交付连续3个月突破5000辆 [8] - 比亚迪刀片电池通过结构创新使空间利用率提升5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三元锂电池热失控起火安全隐患 [8] - 2024年入选世界品牌500强的中国品牌数量从2019年40个增至73个,其中制造业品牌达21个,国际影响力持续增强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