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人工智能(AI)
icon
搜索文档
Altman描绘AI十年路线图:"智能即电力",任何软件秒生,10人公司也能年入10亿
美股IPO· 2025-09-11 00:06
Altman预计,十年后AI的成本会趋同于电力成本,算力与能源将成为价值核心;虽然AI将能胜任"几乎所有的智力工作",但那些需要深度情感连接和同 理心的职业——如教师、护士、长者照护——将变得更加珍贵,"生物程序设计是非常难以克服的。" 他建议投资者,不要花时间寻找下一个AI研究实验 室,要"把100%的时间用来投资于因AGI而成为可能的新物种"。 在与OpenAI早期投资人Vinod Khosla的最新对话中,OpenAI CEO Sam Altman勾勒了一幅未来十年人工智能(AI)发展的图景:到2035年,软件将 实现即时生成,10人公司年收入可达10亿美元,而AI的成本将趋同于电力成本。 这场与硅谷传奇风险投资人Vinod Khosla的深度对话揭示了AI技术将如何重塑商业格局,同时保持人类核心体验的不变性。 Altman预测,技术变革速度将"难以用现有框架去理解",但人类的生物性需求——社交、情感连接和家庭关怀——将保持恒定。这种矛盾将定义未来十 年的发展轨迹。 对话中最引人注目的观点是对传统软件行业的颠覆预测。Altman表示,"我们正走向一个世界,在那里你想要的任何软件都可以即时生成",这将彻底 ...
甲骨文暴涨42%,总市值达到9500亿美元,创始人埃里森超马斯克成全球首富
搜狐财经· 2025-09-10 23:10
媒体数据显示,如果能维持40%以上的涨幅,这将是甲骨文自1992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市值增长将超 过230亿美元,也是该公司历史上单日市值增长最多的一次。 此次市值增长本身就已超过Intuit公司或Booking Holdings公司的整体市值。截至周二收盘,甲骨文股价 今年以来已上涨45%,市值增长约2120亿美元。随着甲骨文周二大涨,甲骨文创始人兼董事长埃里森 (Larry Ellison)超越马斯克,成为全球首富,净值3930亿美元。 周三,甲骨文美股盘初涨幅一度扩大至42%,创1992年以来最大盘中涨幅,该公司盘中市值达到9500亿 美元,超越摩根大通、沃尔玛、礼来和Visa,成为标普500指数中第10大市值公司,直追巴菲特旗下伯 克希尔哈撒韦。 德意志银行分析师在周三的报告中称甲骨文的业绩"确实令人惊叹",并指出公司进一步巩固了其作为AI 基础设施领导者的地位。 RPO暴增359%,是市场预期的2.5倍 分析称,甲骨文此次之所以大涨,是因为其对云业务给出了激进的增长预期,并签下了多项利润丰厚的 合同,使"剩余履约义务"(RPO,remaining performance obligations)指标 ...
今夜,见证历史!全线暴涨!
券商中国· 2025-09-10 23:05
公司股价表现 - 甲骨文股价单日暴涨超41% 创1999年以来最大单日涨幅 [2][4] - 公司总市值单日暴增2635亿美元至9419亿美元 超越礼来、沃尔玛等巨头 [6] - 联合创始人拉里·埃里森财富单日暴增980亿美元至3930亿美元 成为全球首富 [2][6] 财务数据表现 - 剩余履约义务(RPO)达4550亿美元 同比暴增359% 远超市场预期的1800亿美元 [2][6][10] - 云基础设施收入达33亿美元 同比增长55% [7] - 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预期180亿美元 较2025财年103亿美元增长77% [8] 业务发展动态 - 与OpenAI、xAI、Meta等AI公司签订4份价值"数十亿美元"的云合同 [6][11] - 公司成为AI模型训练关键基础设施提供商 [6][11] - 将本财年资本支出指引上调至350亿美元以应对需求井喷 [8] 华尔街反应 - 10家投行集体上调目标价 最高目标价400美元对应市值1.12万亿美元 [10] - 分析师评价RPO数据"绝对惊人" 是AI业务的"重大印证" [10] - 市场认为甲骨文公布的积压订单数据堪称历史性表现 [10] 战略规划 - 公司将AI市场划分为训练和推理两部分 认为推理市场规模将远超训练 [11][12] - 通过"AI数据库"抢占推理市场高地 聚焦企业数据智能化应用 [11] - 技术护城河在于千兆瓦级数据中心训练AI模型"更快、更具成本效益" [13]
AI沉思录专题电话会:从智驾看AI Agent落地范式
2025-09-10 22:35
**AI与智能驾驶行业研究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涉及人工智能AI应用、智能驾驶、Robot Taxi、软件、云计算与IDC[1] * 公司提及特斯拉Tesla、华为、OpenAI、Waymo、SalesForce、腾讯、苹果[15][16][29][32] **核心观点与论据:AI商业化与货币化** * AI应用商业化落地拐点已逐步到来 市场因缺乏爆款应用和迟迟未兑现的商业化而存在分歧 ChatGPT问世三周年临近使其成为核心议题[2] * 海外AI货币化开启的先决条件是O系列推理模型和Agent产品形态 O系列模型支持多步骤思考链和模块化工具调用 使AI从演示模型转向系统能力平台 Agent形态则提升执行可靠性和工程化落地性[3][4][5] * AI货币化程度由人力替代程度决定 遵循非线性爆发规律 分为辅助阶段(可用与好用)和替代阶段(替代效应与新业态) 解决方案厂商成为产业价值分配核心[8][9] * Agent产品形态相比Copilot更利于货币化 Copilot仅提供辅助溢价且价值衡量不清晰 并引入41%更多错误 Agent采用目标执行架构 价值更易衡量 最贴近AINative应用[6][7] * 当前绝大部分AI Agent处于L2阶段 因O系列模型和A系列产品形态而具备模仿、学习、推理与决策能力 未来需多模态应用拓宽和记忆反思能力增强以迈向L4 L5[10] **核心观点与论据:智能驾驶发展** * 端到端大模型是智能驾驶L3成熟标志 打破任务模块界限 构建统一神经网络 实现从原始传感数据到车辆控制指令 带动城市OA出现和全流程覆盖[16] * 智能驾驶技术驱动交通行业智能化转型 分六个级别L0至L5 辅助驾驶1.0提供ACC、AEB等基础功能 2.0规则算法成熟使高速NOA成为可能 智驾功能成为高端与普通车分水岭[13] * 特斯拉采取自担硬件成本策略 硬件先行软件更新 通过数据飞轮效应推动智驾系统从应用到可用 FSD V12版本发布后行业向全流程厂商聚焦 价值分配从硬件转向解决方案[15] * 单车价值量从千元级向万元以上迈进 市场大幅扩容 产业价值量从硬件层向解决方案层蔓延[9] * Robot Taxi正从1.0迈向2.0 2025年有望实现商业闭环 整车BOM成本快速下降且法规完善 2026年替代效应大规模出现并引发新业态裂变[3][19][20] **核心观点与论据:投资机会与阶段** * AI应用投资需关注生产力革命带来的供给变化和产业裂变 战略清晰且快速转型者更具优势 应关注Token调用率及用户渗透率 预计四季度至明年上半年边际加速[1][18] * AI应用落地分三阶段 L1~L2落地为王供给变化场景拐点 L3数据飞轮全流程打通行业向头部集中 L4 L5规模经济人力替代成本下降新业态出现[11] * 智能驾驶投资机会变化 辅助驾驶1.0阶段聚焦核心零部件但利润低 后续解决方案厂商占据更强势地位 引领迈向无人驾驶和新商业模式[14] * 软件行业受AI冲击最大 AI coding成熟提升供给侧效率 数据成为核心竞争力 软件Infra构成变化将重塑智驾发展历程[21] * 海外推进速度快于国内 核心原因在于UP值(单体APP值)更高 对人力替代推进更快 海外某些初级岗位如码农已开始被替代[12] **其他重要内容:国内市场与细分领域** * 国内模型能力预计很快将超越O3 成本下降到足以替代人力阶段 今年底到明年上半年国内产值进入良好投资阶段 需关注云与IDC环节[22][28][38] * 云计算拥有大模型厂商 在Coding及AIGC内容生成等领域竞争优势明显 推理端芯片ASIC化趋势使云厂商获取更多价值量 是首选投资对象[26][27] * 垂类场景中深度垂直一体化非常重要 具备行业know-how积累的玩家有优势 通用大模型厂商难以消灭场景型公司[30] * 税务、教育、医疗等领域可能诞生垂类深度一体化运营公司 成为后续投资核心 与新时代流量入口相关[33] * 终局运营阶段核心是流量入口构建以及垂类Agent运营垂直一体化 如腾讯或苹果可能像华为一样切入市场[32]
美股异动|博通涨超8.5%创新高,CEO预计AI收入将在两年内超过其他收入总和
格隆汇· 2025-09-10 22:27
支撑这一野心的是一份新提交的"Tan PSU Award"高管激励计划,该方案为CEO设定的最高业绩目标 是,到2030财年公司AI年收入达到1200亿美元。而这一数字与高盛对博通2025财年200亿美元AI收入的 预测相比,增长了整整五倍。(格隆汇) 消息面上,博通总裁兼CEO陈福阳(Hock E. Tan)在近日举行的高盛Communacopia + 科技大会上明确表 示,满足少数核心客户的AI计算需求是公司的首要任务,并预计"博通的AI收入将在未来两年内超过软 件和非AI收入的总和"。这标志着AI将从一个高增长业务单元,转变为整个公司的绝对核心支柱。 博通(AVGO.US)涨超8.5%,报365.458美元,创历史新高。 ...
【美股盘前】马斯克:特斯拉正在敲定Optimus V3设计;4550亿美元订单震撼市场,甲骨文涨近30%;诺和诺德计划裁员9000人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9-10 18:40
股指期货表现 - 道指期货跌0.21% 标普500指数期货涨0.16% 纳指期货涨0.11% [1] 中概股盘前行情 - 拼多多涨0.25% 网易涨0.52% 携程涨0.76% 腾讯音乐涨0.55% 百度涨2.81% [1] 诺和诺德重组计划 - 诺和诺德计划裁员9000人 预计年节省开支80亿丹麦克朗(约12.6亿美元) [1] - 公司股价涨0.36% [1] Figure公司IPO动态 - 稳定币发行商Figure上调IPO股价区间至20-22美元(原18-20美元) [1] - IPO发行股数增至3150万股(原2600万股) [1] 谷歌云服务政策调整 - 谷歌取消欧盟和英国多云平台工作负载的数据传输费 [1] 特斯拉Optimus机器人进展 - 特斯拉正在设计Optimus V3版本 重点提升手部灵活性与AI大脑功能 [2] - 马斯克称该版本有望实现量产 [2] - 特斯拉AI5芯片性能较AI4提升40倍 [2] - 公司股价涨0.35% [2] 台积电销售表现 - 台积电8月销售额3357.7亿元台币 同比增长33.8% 环比增长3.9% [2] - 1-8月累计销售额2.43万亿元台币 同比增长37.1% [2] - 公司股价涨1.9% [2] 谷歌云业务前景 - 谷歌云未履行订单价值达1060亿美元 [3] - 预计未来两年内至少55%(580亿美元)将转化为实际营收 [3] - 收入有望实现翻倍增长 [3] 甲骨文业绩展望 - 甲骨文盘前股价涨29.4% [3] - 预计2026财年云基础设施营收达180亿美元(同比增长77%) [3] - 未来四年云营收预计分别攀升至320亿/730亿/1140亿/1440亿美元 [3] - 未实现履约义务达4550亿美元 同比增长359% [3] 经济数据发布 - 美国8月PPI数据将于北京时间9月10日20:30公布 [3]
AI会不会颠覆生产关系?解剖一个小案例
观察者网· 2025-09-10 18:12
2021年,《华尔街日报》的一篇社论在企业界炸开了锅。 在题为《是时候砍掉IT部门了》的文章里,MIT斯隆管理学院的首席研究科学家乔·佩帕德(Joe Peppard)抛出了一个观点:作为"独立组织 架构的IT(信息技术)部门"已经过时了,因为旧的理念和架构让IT部门无法满足数字优先(digital-first)时代的需求,"人们需要IT,但不 需要IT部门。" 乔·佩帕德认为,在旧的观念里,IT部门被人们视为独立的技术组织,它是业务部门的"合作方"或者"供应商"。这种合作伙伴参与模式 (partnership engagement model)看上去很理想,但它实际上意味着技术和业务的各方面脱节,甚至变成孤岛。"人们希望IT(部门)更快、 更灵活,但如果各个部门各自为政,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将所有拥有IT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员工集中到一个组织单元的想法不再合理" 报道截图 乔·佩帕德认为,这种孤岛状态甚至会影响员工心态。"大多数人从事IT行业并非因为他们热爱制造业、保险业或银行业,而是因为热爱科 技。如此一来,独立的IT部门只会强化这种心态,加剧文化差异。先有技术,再有业务。但这完全是错误的:如今业务就是 ...
半导体与PCB已密不可分
半导体芯闻· 2025-09-10 18:11
行业趋势与市场前景 - 全球算力规模预计从2021年615EFLOPS增长至2030年56ZFLOPS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65.1% [3] - AI应用对PCB提出高频、高速、高密度、高可靠性及低能耗的严苛要求 推动PCB技术升级 [2] - PCB产业台湾企业产值占全球35% 但在台湾生产仅占11.9% [4] 技术发展与创新 - 高阶IC载板、高阶HDI/MSAP类载板、HLC厚大板等不同制程需整合以实现效能突破 [2] - 公司展出28层高阶载板、138x138mm超大载板及专为AI伺服器打造的HLC+HDI技术 [2] - 半导体与PCB技术已密不可分 PCB承担支撑高效能应用的关键任务 [3][4] 公司战略与竞争优势 - 公司定位为半导体产业链重要推手 从PCB领导者转型为AI应用发展注入能量 [2] - 专注高阶产品 与国际大客户结合 技术及ESG标准均符合高标准要求 [4] - 通过持续技术创新拉大与大陆厂商技术差距 满足甚至超越客户需求 [4]
上市公司“链”成记②|上市16年营收翻19倍!成都这家公司粘住千亿产业
搜狐财经· 2025-09-10 17:24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公司是中国有机硅密封胶行业龙头企业 主营高端有机硅密封胶、热熔胶、硅烷偶联剂、硅碳负极材料四大业务板块 [3] - 产品广泛应用于建筑 汽车 电子 新能源 医疗等领域 被称为"工业味精" [1] - 公司是创业板首批上市企业 上市16年营收增长近19倍 从2009年1.70亿元增长至2024年31.59亿元 [3] 财务表现与增长数据 - 2024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7.07亿元 同比增长47.36% [3] - 工业胶产品2024年销售重量同比增长22.66% 实现销售收入8.27亿元 同比增长17.45% [7] - 电子电池板块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7.88% [7] 研发创新与技术实力 - 每年研发投入超亿元 拥有行业首个国家企业技术中心 CNAS检验中心 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4][5] - 2021年被工信部评为"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 拥有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3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 [5] 业务拓展与市场应用 - 汽车用有机硅密封材料是行业"隐形冠军" 产品应用于所有国产新能源汽车 在电池 电机 车身粘接等领域广泛应用 [7] - 防雾车灯用有机硅密封胶占据行业第一地位 [7] - 客户包括比亚迪 宁德时代 中兴通讯 华工科技 禾赛科技 大疆无人机等头部企业 [7] 行业环境与区域发展 - 成都新型材料产业2024年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2% 实现营收1949.4亿元 [8] - 2025年产业规模有望突破2000亿元 规模稳居全国前十 [8] - 成都新型材料产业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952家 保持5年连续增长 平均增速8.8% [8] 发展战略与未来规划 - 将依托成都在电子信息 生物医药等产业优势 拓展有机硅材料在新领域的应用 [9] - 开发电子级有机硅材料等新产品 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 [9] - 看好新能源汽车 储能等产业发展带动的有机硅材料 锂电池材料需求增长 [8]
Evercore ISI Reduces PT on Yelp Inc. (YELP) to $37, Maintains ‘In Line’ Rating
Yahoo Finance· 2025-09-10 16:51
核心观点 - Ken Fisher将Yelp Inc列为14只建议立即出售的科技股之一[1] - Evercore ISI维持"In Line"评级但将目标价从44美元下调至37美元 主要因宏观逆风和服务部门承压[2] - 公司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超预期 但下调2025年收入指引因服务和餐饮零售部门增长放缓[3] 财务表现 - 第二季度收入实现8%的同比增长 略超市场预期[3] - 调整后EBITDA达到1亿美元 利润率增长10% 双双超过预期[3] - 尽管季度业绩积极 公司仍下调2025年全年收入指引[3] 业务构成 - 平台连接消费者与本地商家 覆盖餐饮、购物、家庭服务、美容、健康和专业服务等多个类别[4] - 服务和餐饮零售及其他部门增长出现放缓迹象[3] 分析师观点 - Evercore ISI认为管理层预测偏向保守[3] - 投资机构警告增长预期疲软将对长期预测产生压力[3] - 宏观逆风对公司服务部门造成冲击[2] 投资建议 - 被列为科技股卖出标的[1][4] - 尽管承认投资潜力 但认为某些AI股票具备更大上行空间和更低下行风险[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