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企业并购
icon
搜索文档
龙旗科技:全资子公司拟收购惠州龙和100%股权
快讯· 2025-04-24 21:27
龙旗科技(603341.SH)公告称,公司全资子公司惠州龙旗拟以自有资金5,776.54万元收购上海利龙持有的 惠州龙和100%股权。惠州龙和是一家以实业投资、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为主的企业,拥有位于惠州 市仲恺高新区的一宗工业用地及其上的房屋建筑物。此次收购有助于将该地块纳入惠州龙旗制造基地统 一规划运营,增加生产建设配套设施。交易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
分众欲83亿“吞”新潮,梯媒双雄变一家独大?
IPO日报· 2025-04-21 16:25
分众传媒收购新潮传媒交易 - 分众传媒计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新潮传媒100%股权 新潮传媒预估值83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传媒全资子公司 新潮创始人张继学拟出任公司副总裁兼首席增长官 [2] 新潮传媒发展历程 - 新潮传媒前身为2003年创立的《新潮》周刊 2013年转型为电梯广告运营商 [6] - 2016年进军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 2018-2019年累计获得百度、京东等超50亿元投资 [6] - 2018年公开向分众传媒宣战 提出"打一场千亿级的仗" [6] 市场竞争策略 - 新潮传媒2018年印发《关于全面争夺分众亿元级客户的通知》 对分众大客户提供广告资源赠送和五折优惠 [7] - 新潮传媒业务主要布局三四线城市社区 服务中小企业 采取低毛利率扩张策略 [9] - 分众传媒重点布局一二线城市高端写字楼 服务大型企业 保持高毛利率 [9] 经营数据对比 - 截至2024年9月30日 新潮传媒74万个点位对应20亿元收入 单屏收入约2700元 [10] - 分众传媒60万个智能屏点位对应36亿元收入 单屏收入约6000元 [10] - 分众传媒2024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达39.68亿元 2016-2023年仅三个年度出现下降 [10] - 新潮传媒2022-2024年累计亏损超7.5亿元 其中2022年亏损4.69亿元 2023年亏损2.79亿元 [13] 估值变化 - 新潮传媒估值从2018年20亿美元(146亿元)升至2022-2023年210亿元 2024年降至180亿元 [13] - 本次收购预估值83亿元 较峰值缩水超60% [13] 行业影响 - 收购被视为梯宇媒体行业重新洗牌 可能结束两家公司长期竞争 [14] - 合并后分众传媒与新潮传媒在户外广告市场合计份额为17.2% 其中分众14.5% 新潮2.7% [17] - 行业存在德高中国、兆讯传媒等竞争者 合并后形成绝对垄断可能性较低 [17]
2024中国9000亿资金流向:中国船舶千亿并购大单领跑;北京1389亿登顶并购之都丨睿兽分析并购年报
创业邦· 2025-04-10 18:19
以下文章来源于睿兽Pro ,作者Bestla 睿兽Pro . 创业邦旗下横跨一二级市场的科创数据平台。实时投资数据、追踪产业创新。找数据、做分析、链资源,就上睿兽分析。 2024年睿兽分析监测到并购交易2595个,涉及交易金额8941.80亿元人民币,交易数量与去年基本持平。从首次披露时间来看,2024年 首次披露并购事件2309个,涉及交易金额6480.21亿元人民币;从事件进行状态来看,2024年宣布已完成事件829个,涉及交易金额 3172.84亿元人民币。 2024年监测到的2595个并购交易中,主要为传统行业(469个,18.07%)、智能制造(296个,11.41%)、企业服务(229个,8.82%) 等热门行业。在首次披露并购交易中,传统行业、智能制造、企业服务为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在已完成并购交易中,传统行业,智 能制造、医疗健康为排名前三的热门行业。 | ■ 制造业 | | ■ 高端制造设备 | ■ 传统能源 | ■ 金属材料 | ■ 金融机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石油矿采 | ...
83亿,江南春买下对手
投资界· 2025-04-10 15:45
分众传媒收购新潮传媒交易分析 - 分众传媒拟以83亿元人民币100%收购新潮传媒,交易方式为发行股份及现金支付[3][5] - 新潮传媒将成为分众全资子公司,创始人张继学将担任分众副总裁兼首席增长官[5] - 新潮传媒历史融资总额超80亿元,最高估值达200亿元,本次交易估值较峰值折价58.5%[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分众传媒当前市占率:楼宇电梯电视95%,电梯海报超70%[5] - 新潮传媒2018年发起价格战,广告价格仅为分众一半,导致2022-2024年累计亏损8亿元[6] - 分众2015年回归A股市值超千亿,2018年获阿里150亿元战略投资应对竞争[6] 并购战略协同效应 - 分众可通过并购优化媒体资源密度结构,扩大线下营销网络覆盖[5] - 双方将实现市场共拓与技术共享,提升户外广告领域影响力[5] - 分众曾通过并购框架媒介(1.83亿美元)和聚众传媒(3.25亿美元)完成行业整合[9] 新潮传媒发展历程 - 2013年创立,专注社区电梯智能屏广告,目标覆盖1亿家庭2.6亿人口[6] - 获得百度(21亿元)、京东(近10亿元+4亿美元)等战略投资[6] - 2022-2024年收入表现:19.4亿/19.3亿/15亿元,亏损持续收窄至509万元[6] 行业并购趋势 - 2024年中国企业并购案例达2335起,上市公司为并购主力[9] - 2025年初已有35家A股公司披露重大资产重组,同比增长218%[9] - 产业资本现金储备充裕,并购成为未盈利资产重要退出渠道[9]
2025年0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同比下降53%;全球独角兽企业新增6家,其中中国新增2家丨投融资月报
创业邦· 2025-03-14 07:46
文章核心观点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融资事件和金额减少,热门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全球大额融资和独角兽企业有新增,投资机构参与数量下降,中国并购市场事件和金额也减少 [2][4][6][25][29] 中国一级市场投融资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发生融资事件565个,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53%;已披露融资总额530.86亿元,较上月减少36%,较去年同期减少3% [2][6] 行业分布 - 融资事件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企业服务,共383个,占比68%;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68.05亿元,占比88% [7] - 已披露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材料、汽车交通,涉及已披露总金额473.26亿元,占比89% [8] 智能制造细分赛道 - 2025年1月智能制造是最热行业,有138个投融资事件,集成电路赛道59个,为最热赛道 [9] 地区分布 - 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地区为江苏、广东、北京、上海、浙江 [3][10] 热门城市分布 - 投融资事件数量排名前五城市为北京、上海、苏州、深圳、南京 [11] 阶段分布 - 投融资事件早期最多,有421个,占比74.51%;其次成长期128个,占比22.65%;后期16个,占比2.84% [12] - 已披露融资金额早期390.75亿元,占比75.25%;成长期88.89亿元,占比17.12%;后期39.65亿元,占比7.63% [12] 全球大额融资及独角兽分析 大额融资事件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大额融资事件39个,已披露融资总额985.54亿元;中国新增9个,占23%,涉及融资总额355.98亿元,占36% [16] 新晋独角兽统计 - 2025年1月全球新增6家独角兽企业,中国新增2家;全球总计1877家,中国511家,占比27% [19][20] 投资机构分析 VC/PE机构 - 2025年1月中国一级市场参与投资的VC/PE机构532家,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52%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VC/PE机构为深创投、君联资本、比邻星创投、奇绩创坛、合肥国耀资本 [4][26] CVC机构 - 2025年1月参与投资的CVC机构51家,较上月减少33%,较去年同期减少65% [25] - 投资事件数排名前五的CVC机构为招商局创投、尚颀资本、广州无线电集团、美团龙珠、电控产投 [28] 中国并购市场分析 整体情况 - 2025年1月中国企业发生并购事件25个,较上月减少31%,较去年同期减少66%;已披露总金额26.21亿元,较上月减少34%,较去年同期减少85% [4][29] 并购事件行业分布 - 数量排名前五行业为传统行业、智能制造、能源电力、生活服务、材料 [30] - 交易金额排名前五行业为能源电力、医疗健康、材料、生物科技、汽车交通 [30] 并购事件区域分布 - 境内并购事件22个,占88%,排名前五地区为浙江、北京、上海、湖北、广东 [31] - 跨境并购事件3个 [32] 重大并购事件(交易金额前五) - 未名海济生物以8.08亿被圣湘生物并购 [35] - 南昌赣锋以5亿被江西金控投资并购 [36] - 常乐制药以2.02亿被联环药业等并购 [37] - 兴荆新能源以9569.81万被湖北能源集团新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并购 [38]
Heritage (HGBL) - 2024 Q4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3-14 05: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4年全年现金流为900万美元,第四季度EBITDA为200万美元 [3] - 2024年第四季度,工业资产部门运营收入为8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160万美元;金融资产部门总运营收入为190万美元,经纪业务运营收入为170万美元,2023年第四季度为270万美元 [9][10] - 2024年第四季度,合并运营收入为15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60万美元;调整后EBITDA为210万美元,上年同期为490万美元;公司净亏损2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亏损0.01美元,上年同期净利润为490万美元,即摊薄后每股收益0.13美元 [12]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股东权益为6520万美元,高于2023年12月31日的6110万美元,净营运资金为1850万美元 [13] - 2024年公司利用手头现金在公开市场回购约130万股股票,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根据计划还有约300万美元的剩余股票回购额度 [15] - 第四季度后,公司签订了一份410万美元的新公司总部抵押贷款协议 [15]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工业资产部门在2024年第三和第四季度工业供应不足,但仍保持盈利并扩大了业务管道 [4] - 金融资产部门受益于高违约量带来的消费者冲销稳定流,市场活跃且增长,定价稳定,买家增多 [5]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自2月1日以来,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已有1.4万名工业工人被裁员,食品加工、汽车、运输等行业宣布了一波关闭潮 [5] - 2024年末,信用卡冲销和逾期率达到十多年来的最高水平,汽车贷款情况类似 [7]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扩大仓库规模和员工数量,升级ALT的库存,积极开展并购工作,已有多个潜在目标 [4][5] - 公司希望抓住拍卖市场机会,利用强大的现金流和低债务优势,实现可持续增长 [5] - 行业处于拍卖商市场,需求旺盛,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有利 [5]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2024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但公司各业务部门全年保持盈利,对未来充满信心 [3] - 进入2025年,公司在各方面都有巨大的上升空间,有望实现创纪录的一年 [17]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在2024年第二季度对贷款准备金进行评估,此后保持稳定,税收估值备抵的变化与2024年实际业绩和2025年预测有关 [21][22] - 公司认为目前股价被低估,主要是因为未被市场充分认可,随着业绩增长,股价有望得到提升 [43][44] - 公司管理层薪酬基于业绩表现,具有可变性 [58]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 贷款准备金是否增加,与税收资产调整有无关系 - 公司未大幅增加或减少贷款准备金,税收估值备抵的变化与2024年实际业绩和2025年预测有关 [21][22] 问题: 应计状态是否在年末受到严格审查 - 审计团队每年都会对全年情况进行审计,自2023年初实施信用损失准备金以来,每季度都会关注该问题 [23] 问题: 金融资产业务增长需要什么条件 - 违约最终会导致冲销,过去一年违约数量创纪录,预计未来6 - 24个月市场上会有更多产品供应,公司对此持乐观态度 [25] 问题: 工业资产部门是否有州或联邦层面的业务,如何应对相关趋势 - 2024年第三和第四季度许多项目推迟,现在管道中的项目开始推进,预计今年业务繁忙 [26] 问题: 工业业务的服务能力有何变化 - 公司收购新建筑以增加资产搬迁空间,扩大了资产分析和收购团队,提前布局预期增长的市场 [30][31] 问题: NLEX业务预计积累哪些资产,时间如何 - 关注信用卡和汽车贷款的违约情况,违约率上升将带来更多冲销产品,公司第四季度表现良好,预计第一季度也不错,市场上卖家增多 [32][33] 问题: 并购业务的规模和垂直领域重点 - 过去一年半并购交易在价格方面存在困难,现在有更多卖家定价合理,最接近的目标在生物领域,有望扩大公司在ALT的业务 [34] 问题: 并购交易的规模、支付方式 - 交易将采用债务和股权结合的方式,公司目前信用额度为1000万美元,银行现金超过1500万美元,不会以当前股价大量出售股票 [41] 问题: 公司股价为何未反映业务价值 - 公司认为股价被低估,未被市场充分认可,其他拍卖公司市盈率为40倍,而公司仅为7 - 8倍 [43][44] 问题: 若出售公司能获得什么价值 - 管理层是建设者而非出售者,对公司未来发展有信心,相信市场最终会认识到公司价值 [45] 问题: 未计提利息的贷款金额、对账面价值的影响、准备金金额、收回可能性及对股价的影响、解决时间 - 未计提利息的贷款约为2200 - 2300万美元,账面价值按摊销基础减去贷款准备金计算,准备金约为140万美元,公司认为收回可能性较高,这是股价折扣的原因之一,但相信市场最终会认识到公司价值,具体时间无法确定 [49][50][51] 问题: 管理层薪酬方式是否仍按销售额百分比计算 - 管理层薪酬基于业绩表现,具有可变性,公司希望支付行业最高薪酬以留住优秀人才 [58][59] 问题: 2024年除基本工资外的奖金金额 - 公司根据合同支付奖金,但不打算披露具体金额,奖金发放公平合理,公司保持盈利且未流失员工 [62][63] 问题: 工业业务是否有联邦层面的业务机会 - 公司有与政府合作的历史,正在寻找机会参与相关业务,预计将从政府行动中受益 [67][68] 问题: 公司是否利用现金获取更高利息收入 - 公司利用短期工具获取利息收入,本季度有利息收入而非利息支出,目前更倾向于将现金投入业务,但也会关注利息收入机会 [73] 问题: 股票回购授权的剩余额度 - 股票回购计划始于2022年,总额从400万美元增加到600万美元,计划于6月结束,过去三年已花费约300万美元,2025年前六个月还有300万美元可用于回购 [74]
嘉必优拟高溢价并购欧易生物
IPO日报· 2025-03-10 18:37
公司概况 - 嘉必优成立于2004年,2019年12月在科创板上市,是国内较早从事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企业之一 [3] - 主要产品为ARA(花生四烯酸)、藻油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健康食品等领域 [3] - 客户包括雀巢、达能、嘉吉、飞鹤、伊利、君乐宝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3]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5.55亿元(同比增长25.06%),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增长35.25%) [4]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3.51亿元(+8.55%)、4.33亿元(+23.44%)、4.44亿元(+2.3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29亿元(-1.54%)、0.64亿元(-49.94%)、0.91亿元(+41.95%) [5] - 2023年上半年净利润3484.7万元(同比下降30.34%),境外收入6004.29万元(同比下滑25.65%) [6] 参股公司风险 - 2022年因参股公司法玛科存在破产风险,计提减值准备4489.50万元,导致净利润下滑 [7] - 2023年3月法玛科因运营资金短缺面临破产清算风险,但截至年报未实际破产,处于现金流紧张状态 [8][9] 收购欧易生物 - 拟以8.31亿元收购欧易生物63.2134%股权,标的评估增值率441.23%(评估值13.16亿元 vs 净资产2.43亿元) [10] - 欧易生物2022-2024Q3营收分别为2.68亿元、3.08亿元、2.68亿元,净利润分别为-983.21万元、3062.67万元、4318.56万元 [11] - 业绩补偿覆盖率为77.40%,若业绩不达承诺存在补偿不足风险 [12] 行业与供应链风险 - 欧易生物核心设备依赖Illumina、华大智造等供应商,2025年Illumina被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可能影响设备采购 [13] - 组学行业上游设备市场集中度高,主要供应商包括Illumina、Thermo Fisher、华大智造等 [13]
JBT Marel (JBT) M&A Announcement Transcript
2024-06-20 23:00
纪要涉及的公司 JBT和Marel(MREL),均为食品和饮料解决方案公司 [3][6][8]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交易概述** - **交易内容**:JBT拟自愿收购Marel全部流通股,交易预计2024年底完成,Marel股东可选择现金、股票或两者组合,整体对价约65%为股票,35%为现金,Marel股东将获约9.5亿欧元现金并持有合并后公司约38%股份 [3][15] - **交易进展**:2023年11月JBT公开收购提议,2024年6月19日冰岛金融监管局批准要约文件,冰岛发售招股说明书即将获批,已启动冰岛零售营销期,预计下周正式发起要约 [13][14] 2. **交易合理性** - **业务互补**:两家公司服务相似客户但处于加工价值链不同部分,Marel技术和售后能力主要集中于家禽、肉类、海鲜和宠物食品,JBT业务广泛,涵盖多个食品饮料细分市场,合并后可提供更广泛集成解决方案和更好价值主张 [8][9][11][17] - **客户受益**:结合双方领先技术和服务,解决客户痛点,提高运营效率,合理分配内部资源;增强客户参与度,提供更广泛集成解决方案和更好价值主张;提升客户服务水平,提供备件、维护和服务;提供数字生态系统,为客户提供更多洞察,支持正常运行时间和产出;支持客户可持续发展,减少食品和包装浪费,降低关键能源和水资源使用 [6][7][12] - **股东受益**:合并后公司规模扩大,有机会创造有吸引力的价值;预计实现显著成本协同效应和额外收入协同效应,提高盈利能力和股东回报;交易预计产生有意义回报,包括交易完成后第一年现金每股收益增值以及五年内实现两位数投资资本回报率 [11][12][27][30][32] - **员工受益**:合并双方有目标驱动的人才组织,为员工创造发展平台;合并后公司人才知识更丰富,有利于创新和吸引、培养、留住团队成员 [7][13] 3. **市场前景** - **消费增长**:蛋白质消费预计保持低至中个位数增长,家禽因多种优势将成为热门蛋白质;消费者生活方式和营养偏好变化推动方便食品、即饮和功能性饮料以及全球宠物食品市场中个位数增长 [18][19] - **公司增长**:客户需满足市场需求并改善自身加工运营,如应对消费者需求变化、提高运营效率和自动化、寻求更强合作伙伴,合并后公司可提供广泛解决方案和服务,目标实现中个位数增长 [19][20] 4. **财务预期** - **收入增长**:预计合并后公司收入从2023年约35亿美元增长到2025年约40亿美元,近一半收入来自备件和服务、设备租赁和翻新等经常性收入流 [27] - **利润率提升**:预计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率约为16% [27] - **成本协同效应**:预计交易完成后首12个月产生约7000万美元年度运行率成本节约,到第三年末增长至超1.25亿美元,包括商品销售成本和运营费用节约 [29] - **收入协同效应**:预计到交易完成后第三年末实现超7500万美元收入提升 [30] - **财务灵活性**:交易预计产生有意义回报,合并后公司预计实现超100%年度自由现金流转换为净收入,到2025年底迅速去杠杆至远低于3倍 [32][33] 5. **整合规划** - **成立内部整合办公室**:利用双方顶尖人才促进整合成功 [33] - **聘请咨询公司**:聘请波士顿咨询集团,其有成熟设计流程和成功大型工业整合记录 [34] - **建立联合执行指导委员会**:由JBT和Marel领导共同领导,指定全职高管级整合领导者,提供多职能支持 [34] - **制定整合计划**:采用定期行动和里程碑确保按目标推进,强调文化融合重要性 [3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监管审查**:目前预计无需剥离业务,美国反垄断机构未进一步调查,其他司法管辖区预计类似看待,虽需数月审查但公司有信心 [41][42] 2. **Marel利润率改善**:预计Marel在核心蛋白质市场复苏和自身努力下,利润率将持续改善,但2025年无法完全恢复到疫情前水平,尤其在鱼类和肉类业务方面需时间实现正常化 [44][45][46] 3. **售后市场机会**:7500万美元收入协同效应主要关注设备方面,未来将增强售后市场和客户服务机会,但未明确具体金额 [53][54] 4. **软件系统整合**:预计未来整合软件系统,为客户提供最佳工具,目前未提及成本和商业化时间 [61] 5. **现金流情况**:合并后公司现金流机会好,资本支出需求不大,营运资金状况良好,虽未提供2024年具体年度自由现金流运行率,但预计接近1亿美元 [64][65] 6. **协同效应构成**:首年7000万美元成本节约中运营费用占较大部分,但商品销售成本也有可观贡献;一般和行政费用节约中,公共公司成本约500 - 1000万美元,其余来自后台活动冗余消除 [68][69][70][71] 7. **市场策略**:在重叠和互补技术领域,尤其家禽业务,将整合销售团队,销售和营销成本节约主要在后端,以客户为中心设计市场策略 [72][73][74] 8. **竞争优势**:在禽肉和宠物食品市场,合并后公司产品独特,在产品广度、互补性和技术质量方面具有优势 [76][77] 9. **最新消息**:会议期间冰岛金融监管局批准纳斯达克冰岛招股说明书,完成监管流程,待签署文件并公开 [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