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碳目标
icon
搜索文档
金风科技拟投189亿布局“风电+” 新增装机全球第一国际收入占29%
长江商报· 2025-09-12 07:33
重大投资布局 - 公司拟投资189.2亿元建设风电制氢氨醇一体化项目 项目位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 规划建设3GW风电 80%以上电力用于电解水制绿氢 年产绿色甲醇60万吨和绿氨40万吨 [1][2] - 投资目的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 拓展风电加绿色化工领域综合解决方案能力 资金来源为自有资金及银行贷款 [3] - 项目尚需政府审批或备案 公司将通过全资子公司乌拉特中旗金风润航新能源开展化工侧备案及投资承诺 [2] 风电主业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85.37亿元 归母净利润14.88亿元 其中风力发电机组及零部件销售收入218.52亿元 同比增长71.15% 占比76.58% [5] - 机组对外销售容量10641.44MW 同比增长106.60% 全球新增风电装机连续3年排名第一 [1][5] - 2024年营业收入566.99亿元 同比增长12.37% 归母净利润18.60亿元 同比增长39.78% 自2014年来年度盈利均超10亿元 [5] 新兴业务拓展 - 公司同步拓展风电+制氢、储能、混塔、能碳等新兴业务 构建未来产品与解决方案新竞争力 [1][3] - 2025年上半年风电服务业务收入28.96亿元 占比10.15% [3] - 混塔业务国内新签订单同比增长50% 交付量同比增长59% 获取国际项目3GW订单 实现混凝土自主制备技术突破 [6] - 储能业务国内新增订单量同比增长99% 海外产品Gold Block L200和L700实现规模化突破 [6] 全球化运营 - 业务遍布全球六大洲47个国家 在亚洲(除中国)和南美洲装机量均超2GW 在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均超1GW [6] - 2025年上半年国际销售收入83.79亿元 占比29.36% 同比上升5.71个百分点 [6] - 全球累计权益并网装机容量8651.70MW 权益在建容量3705.42MW 上半年新增权益并网容量709.04MW [1] - 建立全球研发布局和7大区域中心 拥有5个解决方案工厂和3个国际生产基地 [6]
用好“环境粮票”提高减排效率
经济日报· 2025-09-12 06:44
从强度控制向总量控制全面转型。我国当前采用的碳配额分配方法是基于强度控制的配额分配方法。这 种方法只控制产品的碳排放强度,但没有限制企业的碳排放总量。此举虽在制度初期避免了限制产量对 经济增长的影响,但其控制预期不明晰、减排约束力不够、碳排放资源稀缺性体现不足等局限性日益凸 显。 自2021年纳入发电行业,2024年新增钢铁、水泥等行业后,我国碳市场管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国总 量的60%以上,成为落实碳减排目标的主体。通过"配额总量控制与渐进收紧机制",将国家减排目标层 层分解至企业层面,是以科学、合理、公平的配额分配方式落实"双碳"目标、服务碳排放双控的必然选 择。 配额是碳市场建设中的关键要素。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明 确,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 何为"配额"?可以理解为"环境粮票"。政府发放给企业碳排放配额,如果企业碳排放控制得比较好,有 结余,就可以拿到市场上去卖。反之,把"环境粮票"用超了,就要付出额外成本去购买。 《意见》为配额分配方式调整规划了具体的时间表。具体来看,到2027年,对碳排放总量 ...
新能源汽车充电 也能“叫外卖”了
证券时报· 2025-09-12 06:29
破解充电困局,需要构建"场景适配+系统协同"的解决方案。政策层面,不能仅以固定车位作为新能源 指标申请前提,应针对老旧小区推出"电力增容+共享充电桩"组合政策,强制新建小区、公共停车场配 建充电桩,同时将移动充电车纳入城市应急补能体系。市场层面,需打破车企与运营商的数据壁垒,借 鉴高德地图的聚合模式,建立跨品牌、跨平台的智能调度系统——用户无需切换APP,即可实时查看充 电桩状态、预约移动充电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控制上,可推广昆山"光伏+储能+换电"一体化 驿站模式,通过清洁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反哺用户形成价格优惠。 用户体验的细节优化同样关键。当前充电流程中,预约超时、支付繁琐、故障报修难等问题,直接影响 使用获得感。车企可优化车载系统,根据剩余电量自动推荐附近充电桩或预约移动充电;运营商需建立 设备巡检机制,将充电桩离线率控制在5%以下;平台应规范电量标注与收费公示,对虚假信息实施惩 戒。北京"点外卖式"充电的优势在于便捷,但需进一步简化下单流程,比如通过车机系统直接发起预 约,无需额外下载APP,让服务真正贴近"外卖式"的即时性与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而充电便利度是决定这 ...
【民生冷暖】 新能源汽车充电 也能“叫外卖”了
证券时报· 2025-09-12 06:25
用户体验的细节优化同样关键。当前充电流程中,预约超时、支付繁琐、故障报修难等问题,直接影响 使用获得感。车企可优化车载系统,根据剩余电量自动推荐附近充电桩或预约移动充电;运营商需建立 设备巡检机制,将充电桩离线率控制在5%以下;平台应规范电量标注与收费公示,对虚假信息实施惩 戒。北京"点外卖式"充电的优势在于便捷,但需进一步简化下单流程,比如通过车机系统直接发起预 约,无需额外下载APP,让服务真正贴近"外卖式"的即时性与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支撑,而充电便利度是决定这一进程的关键变量。从北京社区 的"点外卖充电"到昆山的"秒级换电",创新实践已勾勒出补能便利化的可能,但要让这种便利覆盖更多 场景、惠及更多车主,还需政策持续发力破除壁垒,市场主体协同优化服务,技术创新降低成本。当每 一位新能源车主都能在需要时快速补能,无需为充电排队、找桩焦虑,绿色出行才能真正融入日常,为 城市可持续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在北京部分社区,新能源车主已能体验"点外卖式"充电服务:手机端下单选择充电量,待移动充电车抵 达指定位置后,远程开启充电口即可等待车辆满电。目前这类服务正处 ...
【民生冷暖】新能源汽车充电也能“叫外卖”了
证券时报· 2025-09-12 02:08
黄鹤权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破解充电困局,需要构建"场景适配+系统协同"的解决方案。政策层面,不能仅以固定车位作为新能源 指标申请前提,应针对老旧小区推出"电力增容+共享充电桩"组合政策,强制新建小区、公共停车场配 建充电桩,同时将移动充电车纳入城市应急补能体系。市场层面,需打破车企与运营商的数据壁垒,借 鉴高德地图的聚合模式,建立跨品牌、跨平台的智能调度系统——用户无需切换APP,即可实时查看充 电桩状态、预约移动充电服务,减少信息不对称。成本控制上,可推广昆山"光伏+储能+换电"一体化 驿站模式,通过清洁能源降低运营成本,反哺用户形成价格优惠。 用户体验的细节优化同样关键。当前充电流程中,预约超时、支付繁琐、故障报修难等问题,直接影响 使用获得感。车企可优化车载系统,根据剩余电量自动推荐附近充电桩或预约移动充电;运营商需建立 设备巡检机制,将充电桩离线率控制在5%以下;平台应规范电量标注与收费公示,对虚假信息实施惩 戒。北京"点外卖式"充电的优势在于便捷,但需进一步简化下单流程,比如通过车机系统直接发起预 约,无需额外下载APP,让服务真正贴近"外卖式"的即时性与便利性。 新能源汽车普及是实现双碳目标 ...
官宣!2025(第五届)非粮生物质高值化利用论坛(11月27-29日 杭州)
DT新材料· 2025-09-12 00:04
非粮生物质论坛 | 2025论坛官宣 近年,国家已发布一系列关于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的方案,致力于打造基于大宗农作物秸秆、竹子等非粮生物质资源利用的生物质能源和生物基材 料体系。 非粮生物质利用产业未来 3-5年的发展趋势?可商业化的路径?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技术团队和企业?从产业链角度和技术角度的挑战和解决 方案? 一系列问题待剖析,一系列的产业机会也正被挖掘。 DT新材料旗下 【 生物基能源与材料】长期致力于生物基和生物制造产业的科技服务平台,拥有 5万多 产业上下游数据, 是行业最重要的资源和信息 枢纽之一 。 DT新材料 将 联合 生物基运输燃料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 将于 202 5 年 1 1 月 27-29 日 在 浙江 ·杭州 举办 " 202 5 (第 五 届)非粮生物质高 值化利用论坛 ( NFUCon 2025 ) ",将邀约业界上下游代表性企业与专家,探讨生物质绿色预处理、非粮糖、生物质基化学品和材料、生物质能 (甲醇、燃料乙醇、生物沼气、可持续航空燃料( SAF))等重要方向,共同推动非粮生物质大规模应用,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01 组织机构 / NFUCon 2025 主办单位 : 宁波德 ...
“绿色中国·零碳园区创新发展主题活动”成功举办
商务部网站· 2025-09-11 22:27
唐颂副局长在致辞中表示,零碳园区作为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载体,横跨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多 领域,涉及理念、技术、管理等多方面的系统性变革,零碳园区生态共建需要多方共同参与。投资促进 局将充分发挥平台作用,促进"源网荷储"各建设要素的资源高效匹配、务实对接,为零碳园区创新发展 注入新动能。 於俊杰副主任表示,零碳园区建设是深入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任务,需要园区企业和社会各界积极 参与。环发中心将持续加强绿色低碳领域基础研究和关键技术攻关,加大低碳技术的转化推广力度,积 极助力零碳园区创新发展。 康艳兵副主任以"建设零碳园区,加快绿色发展"为主题进行了主旨演讲,他从为什么建设零碳园区、怎 么建设零碳园区、怎么建好零碳园区三个方面深入剖析了零碳园区建设的核心要点和实施路径。 2025年9月9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和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联合主办的"绿色中国·零碳园区创 新发展主题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成功举办。活动以"零碳园区生态共建"为主题,旨在整合建设零 碳园区的多方资源,推进零碳园区创新发展。 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副局长唐颂、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副主任於俊杰、国家节能中心副主任康艳 兵出席活动。施 ...
调研速递|凯发电气接受众多投资者调研,聚焦业务发展关键要点
新浪财经· 2025-09-11 21:53
运营成本与效率 - 上半年运营成本同比下降15% 除原材料价格回落因素外 数字化供应链管理系统带来结构性降本效应[1] - 铁路供电自动化系统业务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提高2.8个百分点 通过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提升附加值 推行项目预算管理降低执行成本[6] - 采用票据结算方式提高资金使用率和收益[15] 业务发展与市场表现 - 城市轨道交通供电业务上半年营收占比提升至35% 市场开拓及服务无区域性限制[8] - 营收增长但业绩大幅下降 因管理销售费用增加及研发投入加大 成本费用增长超营收增长[14] - 德国汉堡地铁改造项目进入调试阶段 与境外子公司推动供应链融合和技术共享策略 积累可复制经验[7] 研发投入与技术布局 - 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同比显著增长 资源聚焦符合国家"十四五"智能交通专项政策的技术方向[9] - 轨道交通行业国产化率要求从75%提升至85% 公司将系统自主可控作为技术研发目标 不存在关键技术或核心元器件卡脖子风险[3] - 在"新基建"与"双碳"目标驱动下 行业向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储备核心技术[11] 新产品与增长领域 - 积极开拓新利润增长点 今年有望在智能电网绿色能源等方面形成新利润增长极[10] - 轨道交通智能运维市场预计2026年规模突破500亿元 公司研发的智慧运维系统已在多条线路推广应用[13] - 业务专注于轨道交通牵引供电领域 不涉及信号系统[4][15] 战略发展与竞争能力 - 核心技术自研 产品体系完备 产业链完整 具备可持续竞争优势[15] - 目前无并购设计院补强工程总包能力计划 无将天津生产基地柔性制造能力复制到雄安新区等重点区域计划[12] - 在人才竞争加剧环境下 通过培养人才 良好业绩和发展前景吸引优秀人才 确保核心团队稳定性[15]
新能源企业齐聚鹭岛 共同探讨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
搜狐财经· 2025-09-11 21:48
近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绿色中国·新能源国际产供链对接主题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活动以"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为主题,旨在 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境内外园区、企业对接交流,进一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世界500强企 业、行业龙头及投资促进机构代表参会。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闫婧 陈铭 记者 杨烨)近日,由商务部投资促进事务局主办的"绿色中国·新能源国际产供链对接主题活动"在厦门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活动以"新能源产业国际合作"为主题,旨在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加强境内外园区、企业对接交流,进一步助力实现"双碳"目标。本次活动吸引了来 自1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近30家世界500强企业、行业龙头及投资促进机构代表参会。 此外,在专题对话环节,空气产品中国区副总裁李曙胜、斯凯孚中国及东北亚区副总裁赵庆涛、威立雅政府事务总监张啸渤、松下电器机电(中国)有限公 司电池事业部高级经理刘亚琦等跨国企业代表就新能源产业集群建设、服务企业出海等分享经验和建议。湖南永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周润润就园区优惠政 策、产业资源和投资服务等优势进行了深入介绍。 本次活动 ...
聚焦气候变化,气象服务助力能源转型加速
北京商报· 2025-09-11 21:25
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人类面临的最严峻挑战之一,面对气候变化,当下全球能源体系正加速向以可再生能 源为主的低碳模式转型。9月11日,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系列主题论坛之一——第四届气象 经济论坛正式举行,论坛以"气候变化与绿色能源发展"为主题,秉持开放协作理念,吸引了来自政、 研、产、协多方人士参与,共同探讨气候变化对能源领域的影响及对策。其核心关切在于,一方面,气 候变化倒逼能源转型加速,另一方面,向可再生能源转型还需要更好的气象服务。 气候变化并非遥远的预警,而是每个人切身的体验。 联合国曾多次强调全球进入气候紧急状态。体现在数据上,ECMWF2025年报告指出,至2024年全球平 均气温较工业化前已升高1.57℃,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增暖更显著,"北极放大"效应加剧,且伴随着气温 的升高,极端天气事件频次、强度双升。 种种挑战下,技术端已开始寻求答案。光储龙头企业阳光电源(300274)推出了针对极端环境的全场景 解决方案。经实地测试,该系统可覆盖极高温、极低温、高风沙、高海拔等严苛场景,在保障性能的同 时强化安全防护,表现出了极强的环境适应性。 通过对多源气象数据建立风光电力系统模型进行研究,清华大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