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

搜索文档
是赌,不是骗
猫笔刀· 2025-04-23 22:14
庞氏骗局定义与黄金比特币分析 - 庞氏骗局核心要素是承诺保本+收益但实际无法实现 需用后期投资者资金支付前期投资者[1] - 黄金和比特币不属于庞氏骗局 因无人承诺保本且投资者明确知晓投机风险[1] - A股及正规P2P理财不属于庞氏骗局 因开户时已提示风险[1] - 部分山寨P2P平台和金融传销符合庞氏骗局特征[1] 黄金市场动态 - 黄金价格从3500回撤至3340 跌幅5% 24小时内完成 波动剧烈程度超过去年7%回撤(耗时一周)[1] - A股黄金板块单日下跌7.5% 领跌两市[1] - 黄金工业需求仅占年总量10% 价格主要由情绪和资金流动性驱动[1] - 3300以上黄金长线值博率低 不适合作为家庭主要资产配置[1]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最高触及3312后回落 距贸易战缺口3319仍有心理压制[2] - 中证500/1000/2000指数较贸易战前仍差3-4% 反映真实市场平均值[2] - 两市成交量1.22万亿 中位数涨幅+0.44% 表现超预期但未改变整体局势[2] 公司动态 - 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言论引发争议 称不用海归派因存在间谍风险 被指格局狭隘[5] - 摩根大通研报显示京东外卖市场份额2025年或达5%(依赖补贴) 美团当前市占率75% 竞争对短期利润有影响[5] 中美贸易关系 - 特朗普称关税将通过谈判降低但不会归零 美国拟对战略商品征100%关税 非战略商品征35%[5] - 华尔街日报报道35%关税可能是美国谈判底线 短期内达成协议概率较低[5]
符绩勋x杨晓磊:我们经历过泡沫,我们不畏惧泡沫
投中网· 2025-04-18 12:44
战略调整与品牌重塑 - GGV于2023年宣布拆分两地业务并弃用沿用18年的英文品牌"GGV",这一决策被描述为艰难但必要[3] - 2024年公司主动放慢投资节奏,重构能力模型,包括调整团队组织架构和拓展债权能力[3] - 经过一年战略调整后,公司已形成初步模型并准备启动新投资计划[4] - 原品牌"Granite Global Ventures"短期内不会回归,但未来存在可能性[7][8] 市场分化与全球化策略 - 2017年起全球资本流动和人才流动受限,中国市场面临美元募资和退出挑战,但工程师资源、供应链等优势依然显著[7] - 公司定位为"分化时代"的链接者,重点帮助中国企业出海,已布局东南亚、印度和日本市场[10] - 与日本Buyout Fund合作,并寻求主权基金、家族基金作为LP以支持企业海外拓展[10] - 东南亚市场存在文化割裂和关税不确定性,但物流企业如J&T极兔和消费品牌如霸王茶姬已成功出海[10] 行业趋势与投资方向 - AI领域存在泡沫但长期看好,公司未布局大模型但重点关注AI应用层,认为2024年是AI应用元年[18][19][20] - 具身智能领域已开始投资,看好工业场景商业化潜力,特别是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的人形机器人[21][22] - 材料、化工和合成生物学领域存在创新机会,中国正向上游技术突破而非简单复制[25] - 当前投资更强调商业闭环和科技壁垒,而非单纯追求规模扩张[25] 企业出海方法论 - 出海需匹配产业特性:半导体企业适合槟城,汽车供应链适合泰国/马来等具备配套生态的地区[11][12] - 关键成功要素包括寻找当地合作伙伴、理解政府政策诉求,避免文化/政治冲突[10][12] - 公司提供Know-How支持,通过亚洲资源网络帮助企业规避风险并实现本地化落地[13] 长期主义新内涵 - 在分化环境下,长期主义需坚持核心科技能力但转变发展方式,从"赢家通吃"转向合作共赢[15] - 政治正确成为跨国经营的必要条件,需同时符合国内和海外市场要求[25] - 企业需建立"合作心态",通过资源整合而非单打独斗应对全球化挑战[25]
机器人还是“小朋友”水平?宇树科技直面泡沫论:“炫技”是为证明能跑会跳,离家庭保姆还差一个“大学”距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15 17:25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 - 公司展示国内首款量产人形机器人G1和智能机器狗产品,凭借超强互动能力成为消博会焦点 [1] - 人形机器人5年使用成本约150万元,相当于雇佣保姆费用,但未来价格将遵循"特斯拉式降价逻辑"逐步下降 [1][2] - 商业化将分三阶段推进:3-5年工业级应用→5-7年服务业渗透→家庭消费市场普及 [2] - 社区共享模式可能成为过渡方案,通过扫码租赁提供按小时家政服务 [2] - 工业场景规模化应用是降低成本关键,公司正通过工业应用积累经验为消费市场做准备 [2] 价格发展趋势 - 当前人形机器人价格较高,但预计5-10年内将实现"平民化" [2] - 价格下降路径类似特斯拉电动车和无人机发展历程,从高端产品逐步普及 [2] - 核心技术突破和产业链成熟将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工业设备向消费产品蜕变 [2] 行业技术发展阶段 - 行业处于"三四岁小朋友"阶段,但外界期待达到"研究生"水平,存在认知偏差 [3] - 当前技术展示反映机器人从"幼儿期"向"学龄期"过渡,已具备基础行动能力 [4] - 技术发展需经历完整成长周期,家庭服务需要达到"高中"或"本科"水平 [4] - 行业既需技术迭代提升硬件能力,又需海量数据训练认知系统 [4] 市场认知与行业泡沫 - 行业存在一定泡沫,但这是新兴技术发展必经阶段,类似互联网、自动驾驶早期 [3] - 泡沫将随技术进步和产业链协同发展被消化,行业终将迎来爆发式增长 [3] - 企业"炫技"是为展示基础能力,非单纯博眼球融资 [4] 公司战略布局 - 公司海外市场占比处于行业领先,通过多元化布局分散风险 [4] - 将继续推进全球化战略,不受关税问题影响 [4] - 对行业发展持乐观态度,认为机器人时代已经来临 [4]
达利欧:重要的不是关税,而是旧秩序的崩溃|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04-13 18:28
文章核心观点 - 当下正经历“一生仅见”的全球货币、政治和地缘政治秩序的系统性崩溃,投资者不应被短期市场波动分散注意力,应关注推动局势变化的五大根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 [1][12] 推动局势变化的五大根本力量 货币秩序的崩溃 - 当前货币秩序崩溃源于债务水平不可持续性,全球债务体系达临界点,债务国负债累累仍快速增加债务,债权国持有过多债务资产且经济依赖向债务国出口 [4] - 去全球化世界中,主要国家间无法相互信任,大规模贸易和资本不平衡不协调,当前货币系统模式将被迫变革 [4] - 美国政府债务规模及其增长速度不可持续,将对资本市场产生巨大影响并波及整体经济 [5] 政治秩序的动荡 - 政治秩序崩溃的原因是社会深层次不平等,右翼和左翼民粹主义者争夺国家权力和控制权 [8] - 政治极化导致民主制度崩溃,股市和经济问题会激化政治矛盾 [9] 地缘政治秩序的重塑 - 美国领导的多边合作世界秩序正被单边、“实力即规则”的方法取代,单边主义和“国家优先”原则抬头 [10] - 这种转变可能引发贸易摩擦、地缘政治冲突以及技术和军事领域的竞争 [10] 技术变革与自然灾害 - 自然灾害的破坏性日益增强,人工智能等技术变革将深刻影响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 [11] 对投资者的建议 - 不要被关税等戏剧性新闻分散注意力,应关注五大根本力量及其相互关系,当前发生的一切可能是历史的当代版本 [12]
《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戈登最新对话:特朗普的关税风暴,华尔街会陷入新一轮危机中吗?
聪明投资者· 2025-04-11 21:48
近日,《伟大的博弈》作者约翰· S. 戈登与资深媒体人李翔进行了一场深度对谈,他们指出了" 2008 年危机的责任不在市场,而在华盛顿",历史的周期性或许还在上演。 戈登是美国作家和经济历史学家, 1944 年生于纽约 , 其祖父和外祖父均在纽约股票交易所拥有席位, 他于 1966 年毕业于范德比尔特大学,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这本书 1999 年出版,就获得各界广泛关注,也被国内金融圈人士列为必读书籍之一。自该书首版以 来,已经重印了 84 次。目前的第三版为全新增订版,更新到 2019 年。 这话对话中,围绕金融市场的历史纵深来透视当代的资本博弈,讨论了华尔街的周期性危机、金融市场 与实体经济的关系、市场与政府之间的关系等,也分析了特朗普在历史上将扮演什么角色、人工智能兴 起是否会引发一轮新的金融泡沫等。 非常精彩,以下是对谈的精华内容。 特朗普实施的 " 对等关税 " 政策,掀起了新一轮的关税风暴,对全球资本市场和经济秩序造成了严重 的冲击,美股持续下跌,两天之内蒸发了 6.6 亿元,创下了 2008 年金融危机以来的历史新低,引起 了华尔街强烈的忧虑。 隐藏福利:在评论区分享 " 如何看待新秩序下的危与 ...
高盛:2025科技泡沫破裂 25 周年:经验与教训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11 01:04
科技泡沫历史回顾 - 1995年至2000年初纳斯达克指数飙升五倍 市盈率一度达到200倍 远超日本股市泡沫顶峰时日经指数70倍的市盈率 [2] - 1999年高通股价一年内上涨2619% 另有13只大盘股涨幅超过1000% 7只涨幅超过900% [2] - 2000年3月泡沫破灭后 纳斯达克指数一个月内损失34%价值 到2002年10月市场触底时已从最高点跌落近80% [3] - 泡沫破灭导致大量公司倒闭 世通公司破产创下当时历史上最大的股市失败案例 [3] 当前科技市场状况 - 2025年初"七巨头"综合预期市盈率远低于2000年泡沫时期水平 相对于标普500指数其他成分股的估值溢价达到近年最低点 [4][5] - "七巨头"过去十年盈利能力远远优于标普500指数其余公司 拥有强大技术壁垒和成熟商业模式 [8] - 2022年加息周期中 头部科技公司表现出比2000年更强的抗风险能力 [8] 当前科技市场风险 - "七巨头"市值在标普500指数中占据前所未有的权重 美国最大10家公司市值占全球股指总市值20%以上 [10][11] - 科技公司对AI研发和基础设施投入天文数字般资本 资本支出计划自疫情以来已翻倍 可能导致投资回报率被摊薄 [13] - 新竞争者不断涌现 可能利用开源模型等方式绕开现有巨头技术壁垒 [14][15] 科技投资策略 - 科技发展呈现周期性 需理解当前所处阶段及潜在驱动因素和风险点 [16] - 基本面分析是投资决策基石 需关注盈利能力、现金流、资产负债表健康状况及估值合理性 [16] - 多元化投资是应对不确定性有效手段 建议在科技板块内部和外部进行多元化配置 [16] - 需保持对人工智能、云计算、生物科技、新能源等领域创新趋势的敏锐洞察 [17]
高盛:2025科技泡沫破裂 25 周年:经验与教训报告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2025· 2025-04-11 01:04
" 欧米伽未来研究所 " 关注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研究人类向欧米伽点演化过程中面临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将不定期推荐和发布世界范围重要科技研究进 展和未来趋势研究。( 点击这里查看欧米伽理论 ) 2025年的春天,距离那场席卷全球的互联网科技泡沫宣告破灭,已经过去了整整二十五年。那是一个狂热与梦想交织的时代,也是一个幻灭与阵 痛并存的时代。当年的硝烟早已散尽,但历史的钟摆似乎又一次摆向了相似的位置——科技股,尤其是以美国"七巨头"(Magnificent 7)为代表 的科技巨头,在经历了近年来的辉煌增长后,于2025年初也遭遇了显著回调。这不禁让人发问:我们是否又站在了新一轮泡沫的边缘?历史会简 单地重演吗?高盛集团在科技泡沫破裂25周年之际发布了一份深度报告,试图剖析两次科技浪潮的异同,并从中汲取经验教训。本文将基于这份 报告,带您回顾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审视当下的科技格局,并展望未来的机遇与风险。 第一章:那一场席卷全球的狂热与幻灭 二十世纪末,互联网的商业化浪潮以前所未有的力量席卷全球。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数字世界展现在人们面前。".com"成为了时代的 最强音,似乎只要与互联网沾边,就意味着拥有了点石 ...
速递|蔡崇信预警或成真,微软突然叫停多个在建数据中心,正重新评估AI战略
Z Finance· 2025-04-05 11:20
微软数据中心战略调整 - 公司暂停或推迟在印度尼西亚、英国、澳大利亚以及美国伊利诺伊州、北达科他州和威斯康星州等地的数据中心项目谈判 [1] - 战略调整反映出对人工智能和云计算基础设施规划的重新评估 [1] - 威斯康星州33亿美元投资项目仍按计划推进,预计明年投入运营 [2] 市场反应与行业影响 - 战略调整导致英伟达等芯片制造商股价承压 [1] - 微软股价下跌2.3%至373.32美元,年内累计跌幅达9% [1] - 取消的欧美数据中心项目总发电能力约2千兆瓦,可能预示供应超出需求 [4] 具体项目调整细节 - 退出英国伦敦和剑桥地区的场地租赁谈判,原计划部署英伟达芯片 [2] - 终止芝加哥周边数据中心的谈判 [2] - 暂停雅加达近郊数据中心园区的部分建设工作 [2] - 威斯康星州芒特普莱森特扩建计划搁置,前期已投入2.62亿美元 [2] 行业分析与观点 - 中国初创企业DeepSeek的AI研发成果显示,先进AI服务可能不需要庞大计算资源 [3] - 阿里巴巴董事长蔡崇信警示数据中心建设速度可能超过AI实际需求,存在泡沫风险 [4] - CoreWeave首席执行官认为调整反映微软与OpenAI合作关系变化,而非行业普遍趋势 [4] 未来战略方向 - 本财年保持约800亿美元数据中心建设预算 [4] - 下一财年放缓新建速度,重点转向现有设施的服务器配置优化 [4] - 优先推进建设周期短、见效快的项目 [4]
总有人觉得VC不配谈真问题 |Findme
投中网· 2025-04-04 14:36
东四十条资本 . 聚焦股权投资行业人物、事件、数据、研究、政策解读,提供专业视角和深度洞见 | 创投圈有趣的灵魂 将投中网设为"星标⭐",第一时间收获最新推送 以下文章来源于东四十条资本 ,作者董师傅 价值观哪去了? 作者丨董师傅 来源丨东四十条资本 各位好,findme更新一期。刚才看见傅盛发视频支持朱啸虎,推荐大家看看,里边有几句话讲得挺好的,就是机器人公司把"做人形","具身智能"当成 任务了,不做就混不下去,但实际的场景,没有人做啊,连瓶水都拿不稳,估值炒这么高,有啥好处呢? 我忽然想起来去年投中年会他俩那个panel,结束的时候我说明年甭管混得好是不好,两位都回来坐坐,咱再聊一期,他俩也答应了,但眼看4.16号今年 大会要开了,阴差阳错可能凑不成局,可惜了的。 但这话题远远没完。我今天再谈它,主要是觉得,"人形机器人的泡沫"它是"真问题",就是跟所谓"假问题"相对的"真问题",从商业价值还是公共价值 上,它都值得大谈特谈,但很多人基于社会角色,认为VC不配谈这种问题。 你看投中网评论区就知道了。遍地是喷子,有一个很蠢的说法,就是认为朱啸虎是做投资的,即便你笃定你说的是真话,你也没权利说。这话非常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