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特朗普再挥关税大棒,美国卡车市场或"震",全球贸易格局将变?
搜狐财经· 2025-10-08 02:16
特朗普又在关税问题上"放大招"了。这位特立独行的美国总统近日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上宣布,自2025年11月1 日起,将对所有进口至美国的中型和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这一决定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美国汽车行业掀起 轩然大波。 然而,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对等关税"和"芬太尼关税"正面临法律挑战。美国最高法院已定于11 月5日举行听证会,就特朗普援引《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实施关税的合法性进行辩论。此前,特朗普政府在美国国 际贸易法院和联邦巡回上诉法院均已败诉。美国财长贝森特等官员警告称,如果最高法院最终作出不利判决,特朗 普政府可能需要返还高达1万亿美元的关税。这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足以让任何政府财政陷入困境。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背后,反映的是其"美国优先"的执政理念。通过提高进口关税,他希望能保护美国产业,促进制 造业回流。然而,这种做法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支持者认为这是保护美国就业的必要措施,反对者则批评这会推 高物价,损害消费者利益,并可能引发贸易伙伴的报复。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正在重塑全球贸易格局。在全球化退潮的背景下,各国都在重新思考贸易政 策。特朗普的做法或许极端,但 ...
美国对进口木材及家具加征关税
商务部网站· 2025-10-08 00:03
关税政策核心内容 - 特朗普宣布对进口木材加征10%关税,对橱柜、浴室柜及软体家具加征25%关税 [1] - 新关税措施将于10月14日正式生效 [1] - 若相关国家未能与美国达成协议,自2025年1月1日起部分家具关税将升至30%,橱柜及浴室柜关税将大幅提高至50% [1] 政策实施依据 - 美国政府援引《1974年贸易法》第232条款实施关税,理由为进口产品削弱美国经济并威胁国家安全 [1] 受影响国家与行业 - 加拿大、墨西哥和越南等主要供应国将受到显著冲击 [1] - 加拿大木材业已面临约35%的附加关税,新政策将使其处境进一步恶化 [1]
美副总统万斯:股市只是经历了糟糕的一天 将迎来长期荣景
搜狐财经· 2025-10-07 20:12
政策声明与市场反应 - 美国副总统詹姆斯·戴维·万斯将2025年4月3日的全球股市大跌定性为短暂波动,并预期长远经济好转 [2] - 市场动荡的直接原因是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2日宣布的“解放日”关税计划,对加拿大、墨西哥和中国等国征收10%至60%不等的关税 [3] - 关税政策公布后,4月3日美股遭遇重挫,道琼斯指数狂泻1679点,创2020年6月以来最差单日表现,S&P500指数下跌4.5%,纳斯达克指数重挫5.2% [3] 全球市场影响 - 全球股市出现连锁下跌,欧洲富时100指数次日下跌近5%,加拿大TSX指数连续两日下跌超8% [3] - 亚洲市场反应剧烈,日本日经225指数触发熔断,单日下跌7%至三年低点,韩国KOSPI指数也下跌超5% [3] - 政策宣布后,S&P500指数从2月高点已累计下跌超10% [3] 政策目标与行业影响 - 政策核心目标是重振美国本土制造业,扭转四十年来制造业外流和工人薪资停滞的局面 [5][8] - 在政策影响下,制造业就业出现起色,4月后就业报告显示制造业新增职位2.2万个,远超预期 [5][11] - 部分生活成本出现下降,能源价格降低10%,蛋价下跌5% [11] 市场波动与企业回应 - 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警告关税可能推高通胀并给经济增长带来压力,导致股市再次下跌0.8% [6] - 科技股领跌市场,苹果和微软等巨头因供应链中断风险加大而股价拉锯 [6] - 企业领袖对贸易战升级表示担忧,怕拖累全球需求 [6] 政策调整与市场复苏 - 2025年4月22日特朗普宣布暂停部分关税90天,市场立即反弹,主要指数上涨超2.5% [6] - 到2025年5月2日,S&P500指数抹平4月全部损失,创下20年来最长连涨纪录,并于5月13日全年涨幅转正 [6] - 政策展现出灵活性,2025年5月4日宣布延长暂停关税至8月,到9月时道琼斯指数较4月低点上涨15% [11] 长期经济数据与投资趋势 - 尽管面临短期波动,2025年制造业投资增长15% [13] - 政策对通胀产生影响,2025年通胀率上升0.5% [13] - 亚特兰大联储在4月下调2025年第一季度GDP预测,从增长转为收缩 [8]
Barrington Research Sees 15% Upside in Universal Technical Institute, Inc. (UTI)
Insider Monkey· 2025-10-07 08:09
文章核心观点 - 人工智能是巨大的投资机会,但其发展正面临能源危机,这为能源基础设施领域创造了关键的投资机遇 [1][2][3] - 一家未被市场充分关注的公司,因其独特的业务定位、稳健的财务状况以及与AI能源需求的多重关联,被视为极具潜力的投资标的 [3][6][8] AI行业能源需求 - AI是历史上最耗电的技术,每个支持大型语言模型的数据中心耗电量堪比一座小型城市 [2] - AI的能源消耗正将全球电网推向极限,行业领袖发出警告,AI的未来取决于能源突破 [1][2] 目标公司业务定位 - 公司拥有关键的能源基础设施资产,定位为AI能源需求激增的受益者 [3][7] - 业务覆盖核能基础设施、大型复杂EPC项目以及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处于多项宏观趋势的交汇点 [7][14] - 公司在特朗普“美国优先”能源政策下,将从美国制造业回流和LNG出口增长中获益 [5][7] 公司财务状况与估值 - 公司完全无负债,并持有相当于其市值近三分之一的巨额现金储备 [8] - 公司估值低廉,剔除现金和投资后,交易市盈率低于7倍 [10] - 公司还持有一家热门AI公司的重大股权,为投资者提供间接的AI增长敞口 [9] 投资主题驱动因素 - AI基础设施超级周期、关税驱动的制造业回流、美国LNG出口激增以及核能领域的独特布局,共同构成公司的增长动力 [14]
突发!特朗普宣布:25%关税!
中国基金报· 2025-10-07 07:29
【导读】特朗普称美国将于11月1日对重型卡车进口征收关税 特朗普又有关税的新动作。 10月7日,特朗普表示,美国将自11月1日起对中重型卡车征收25%的关税,这是其为保护美国产业而不断扩大的关税体系的最新举措。 这项关税将使本已受到钢铝关税和更严格环保法规影响的行业面临更多压力。新的进口税可能推高广泛行业所使用车辆的价格,包括航运、建 筑和市政服务等领域。 据知情人士透露,Stellantis NV(全球第四大汽车集团)已敦促美国政府豁免或放宽可能影响其在墨西哥生产的中型Ram皮卡的关税。竞争对手 通用汽车和福特则对此表示反对,称这会让Stellantis相较于已含受关税进口零部件的美国本土装配卡车获得成本优势。 但支持者认为,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加强国内制造业。特朗普上周在宣布关税的社交媒体帖子中称,此举"有必要保护我们伟大的重型卡车制造商 免受不公平的境外竞争"。 在特朗普宣布后,美国保护主义组织"美国繁荣联盟"的尼克·伊亚科韦拉表示,计划中的重型卡车进口关税"对美国工人和伟大的美国制造商来说 是一个巨大胜利。这一行动将强化这一关键行业,并保护其免受不公平的外国竞争"。 该提议一直受到底特律传统车企的强力游说 ...
中产消费和美国“霸权”:我们要如何超过美国?
搜狐财经· 2025-10-06 16:16
美国霸权的经济基础 - 美国霸权的核心根基是其庞大中产阶层组成的消费市场,而非仅依赖军事实力或美元 [1][5] - 美国中产阶层约占总人口的50%-60%,家庭年收入在52200美元至156600美元之间(以2021年三口之家为例) [8] - 美国中产的消费重点在于教育和医疗等具有刚性需求的领域 [10] 美国中产阶层特征 - 美国中产多为办公室职员、技术人员、教师、护士等职业,多数拥有住房但可能背负房贷或车贷 [8][9] - 不同地区中产标准差异巨大,加州中产门槛为家庭年收入19.1万美元,而密西西比州仅需3.6万美元 [13] - 中产通过信贷维持较高生活水平,其消费模式为经济提供持续内需动力 [8][9] 消费市场的霸权转化机制 - 美国2023年商品进口额达3.2万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进口国,其市场准入可作为谈判筹码 [15][16] - 美国通过"301调查"等工具对所谓不公平贸易行为国家实施制裁,过去十年罚款超3400亿美元 [6][17] - 美国消费文化输出价值观,中产生活方式通过媒体传播全球,塑造"美国梦"形象 [18] 消费市场对全球的影响 - 美国需求变化直接影响全球供应链和贸易格局,许多国家经济表现依赖美国市场 [14] -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通过紧密经贸联系导致全球震动,体现其市场体量的全球影响力 [14] - 美国贸易保护政策(如加征关税)能对全球主要经济体造成巨大影响 [14] 超越美国的路径分析 - 中国拥有14亿人口优势,超越美国的关键在于提升人均消费量,扩大内需市场 [19] - 美国未来风险主要来自内部,如金融危机或AI泡沫可能引发周期性衰退 [19] - 美国霸权稳固性依赖其中产消费市场,该市场同时也是其经济命脉所在 [19]
近7年头一遭,美国遭致命危机!特朗普彻底失算,回旋镖扎回老巢
搜狐财经· 2025-10-05 16:06
上一次政府关门发生在特朗普任内,因移民问题双方激烈争论,最终政府关门长达一个多月,造成超过 100亿美元的损失。这次停摆则由资金问题引起,75万联邦政府员工面临被迫休假的局面,甚至有报道 指出,特朗普可能直接解雇这些员工。停摆的影响不仅限于政府部门的关闭,还将波及教育、环境等多 个行业,经济影响预计将迅速蔓延。 有分析认为,这次政府停摆与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密切相关。特朗普上任后频频对中国"挥棒",其采取的 贸易战和加征关税的举措,虽然一度旨在迫使中国"付出代价",但实际上却给美国经济带来了巨大的负 担。加征关税不仅使得美国企业和消费者承担了更高的成本,还打乱了供应链。许多美国公司依赖中国 的零部件和原材料,关税让这些公司面临生产成本上涨、利润缩水,甚至部分企业出现裁员和倒闭的情 况。 美国政府近日发生停摆,这已经是近七年来的首次。停摆的根本原因是两党无法就临时拨款法案达成一 致,导致政府资金短缺。特朗普与国会的最新会谈也未能达成共识,这意味着在10月1日凌晨,美国联 邦政府正式停摆。尽管这不是美国第一次经历政府关门,但此次停摆发生的时机和背景,仍让人关注。 这种经济压力进一步加剧了美国国内的政治矛盾。两党在经济 ...
2025年三边经济报告
搜狐财经· 2025-10-05 15:44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三边经济报告作为中日韩三国经贸合作的旗舰出版物,首次被纳入部长级会议官方合作项目,凸显三国在区域经济整合中的核心地位 [1] - 报告旨在勾勒东亚经济圈在全球不确定性中的韧性与机遇,并为深化三边合作提供政策建议 [1][6] - 在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产业链重构的背景下,报告强调中日韩三国需以开放姿态深化合作,以释放东亚经济圈潜力并为全球经济稳定做出贡献 [6] 经济规模与全球地位 - 2024年中日韩三国GDP合计达24.21万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7%,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4%以上 [2][40] - 三国人口总量15.84亿,接近全球总人口的20%,是全球最具潜力的消费市场之一 [2] - 2024年三国货物贸易额约8.93万亿美元,占全球贸易总量的18.8%,与东盟、欧盟、美国的贸易往来密切,成为全球供应链稳定的关键 [2][40] - 在RCEP框架下,中日韩贡献了该协定80%以上的GDP,2024年RCEP区域GDP总量达30.65万亿美元,占全球27.7% [2] 人口结构与劳动力市场 - 三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本65岁以上人口占比达30%,韩国为18%,中国接近14%,均远超全球10%的平均水平 [3] - 三国生育率触底,韩国仅0.7,日本1.2,中国1.0,人口负增长或停滞已成定局 [3] - 劳动力市场表现亮眼,日本劳动力参与率81.9%、中国74.7%、韩国70.9%,均高于全球67.4%的平均水平,低失业率与较高的女性劳动参与率为经济稳定提供支撑 [3] 经济增长前景与挑战 - 2024年全球经济保持3.2%的温和增长,但2025年美国推出的大范围关税措施给全球贸易带来冲击 [3] - 报告预测,受此影响,2025年东盟+3区域经济增速可能跌破4%,中日韩三国增速或从2024年的4.1%降至3.7% [3][40] - 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地缘经济碎片化、技术变革与气候转型四大趋势将重塑区域增长格局,预计到2050年,东盟+3与中日韩的潜在经济增速可能分别从2023年的4.0%和4.3%降至2.8%和3.0% [3][40] 区域经济整合与RCEP成效 - RCEP生效三年多来,在区域、国家、企业三个层面显现成效:2023年RCEP区域贸易额达13万亿美元,出口占全球30%,吸引绿地投资项目2340个,投资金额2430.9亿美元,较2021年大幅增长 [4] - 国家层面,中日韩作为RCEP核心经济体,2023年与其他RCEP成员国的贸易额占比合计达55%,在集成电路、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产业链协作更紧密 [4] - 企业层面,中国企业调研显示,45.8%的受访者认为RCEP拓展了出口市场,42.7%认可贸易便利化水平提升,超70%企业通过关税减免降低了成本 [4] 产业链协作与半导体产业 - 半导体产业的三边协作关键:韩国在存储芯片领域保持领先,中国快速追赶,日本垄断半导体制造设备与高性能材料市场 [5] - 当前三国半导体供应链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例如韩国对日本材料进口高度依赖,系统芯片领域面临中国台湾与美国的竞争压力 [5] - 报告建议建立三边半导体供应链对话平台、联合研发关键技术、制定统一技术标准,以整合日本的工程技术、韩国的制造能力与中国的生产规模 [5] 未来合作方向与政策建议 - 在经济整合上,加速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推动区域标准对接与监管协同,提升区域内贸易占比 [4][5] - 在产业协作上,除半导体外,可在电动汽车、可再生能源等新兴领域构建产业链联盟,打造韧性供应链走廊 [5] - 在可持续发展上,依托三国在锂电池、绿氢、碳捕集等技术优势,深化绿色经济合作,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实现 [5] - 建议三国加强协作,推广海关便利化最佳实践,利用RCEP规则深化数字经济与服务业合作,并推动协定扩容与条款升级 [4][43]
中方一单不买,还决定加税100%!加拿大高官公开表态要来中国,想当面求放过?
搜狐财经· 2025-10-05 12:18
热点新知 据报道,曾几何时,加拿大是美国的忠实跟随者,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近乎对立的措施。那时的加拿大 高官,不仅与美国同频共振,还曾自豪地认为自己站在了"正义的一方"。可如今,随着中国的反击波及 加拿大经济,加拿大高层的态度发生了急剧转变。从联合国大会期间,卡尼总理主动表达希望与中方对 话的言辞,到外长阿南德宣布即将访问中国,几乎一切都表明:加拿大终于意识到自己在与中国的经济 博弈中"输了"。 回顾过去,加拿大政府在美国的推波助澜下,对中国采取了一系列敌对措施。自2018年开始,特鲁多政 府开始与美国在"遏制中国"战略上密切合作。加拿大不顾中国的多次警告,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了 100%的关税,并且在钢铁和铝产品上也动了手。加拿大政府当时的逻辑很简单:既然美国做了,我们 就顺势而为,既能加强与美国的盟友关系,又能通过这些保护主义措施"保护"本国产业安全。 但加拿大低估了中国的反应速度与决心。中国的回击来得又快又准。在中国对加拿大菜籽油和豌豆等农 产品加征100%关税后,加拿大迎来了严重的经济冲击。中国一直是加拿大菜籽油的最大买家,而一旦 失去中国市场,加拿大西部的农民几乎面临破产的风险,油菜籽的价格暴跌,很多农 ...
为换美国一句话,欧盟要对华加税50%?德企急呼:别引火烧身
搜狐财经· 2025-10-04 18:46
欧盟应对中国钢铁进口的措施 - 欧盟计划将外国钢材进口配额削减至2024年水平的一半 [1] - 欧盟将大幅提高对外国钢铁的关税,最高可达50% [1] 欧盟成员国的立场分歧 -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11个成员国强烈支持该措施,认为可限制中国低价钢材以保护其市场份额 [3] - 德国态度矛盾,其汽车和机械制造行业高度依赖中国钢材,约60%的进口钢材来自中国 [3] - 波兰、捷克等东欧国家因产能低而依赖进口,波兰约30%的钢铁进口来自中国,倾向于维持25%的现有关税而非进一步提高 [7] 对下游行业及成本的潜在影响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警告,钢铁成本上涨将导致每辆车的生产成本增加约2000欧元 [5] - 欧洲汽车工业协会等机构指出,钢铁价格上涨将对汽车、建筑等下游行业产生连锁反应,成本最终由消费者和纳税人承担 [9] - 智库Bruegel研究显示,若欧盟钢铁进口量减半,将导致欧盟GDP下降约0.2% [9] 企业的担忧与潜在反制 - 德国企业如西门子和巴斯夫担心中国可能通过控制稀土等关键资源进行反制,影响全球供应链稳定 [5] - 德国汽车工业协会要求欧盟将关税措施设为临时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