贸易保护主义

搜索文档
棕榈油:宏观情绪推涨,基本面高度有限豆油:美豆天气炒作不足,缺乏驱动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7-09 10:1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棕榈油受宏观情绪推涨,但基本面上涨高度有限;豆油因美豆天气炒作不足缺乏驱动;豆粕因天气良好、美豆收跌或偏弱震荡;豆一现货稳定,盘面震荡;玉米震荡调整;白糖因巴西出口增加;棉花需关注美国关税政策及影响;鸡蛋需关注旺季现货兑现情况;生猪需关注新一轮投机兑现情绪;花生下方有支撑 [2] 各品种总结 豆油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棕榈油主力收盘价8644元/吨,涨2.10%,夜盘收盘价8642元/吨,跌0.02%;豆油主力收盘价7946元/吨,涨0.66%,夜盘收盘价7916元/吨,跌0.38%;菜油主力收盘价9598元/吨,涨0.52%,夜盘收盘价9548元/吨,跌0.52%;马棕主力收盘价4149林吉特/吨,涨1.94%,夜盘收盘价4174林吉特/吨,涨0.63%;CBOT豆油主力收盘价53.97美分/磅,涨0.20% [5] - 宏观及行业新闻:马来西亚种植及原产业部长表示,工业应用方面对马来西亚棕榈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长,2024年对北非的出口增长了63.5%,2025年前5个月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出口同比增长了26% [6] - 趋势强度:0 [9] 豆粕、豆一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DCE豆一2509收盘价4104元/吨,涨13(+0.32%),夜盘收盘价4106元/吨,涨16(+0.39%);DCE豆粕2509收盘价2935元/吨,跌13(-0.44%),夜盘收盘价2936元/吨,跌2(-0.07%);CBOT大豆11收盘价1017.75美分/蒲,跌3.0(-0.29%);CBOT豆粕12收盘价284.4美元/短吨,跌2.0(-0.70%) [10] - 宏观及行业新闻:7月8日CBOT大豆因天气良好、贸易政策担忧下跌,美国与主要贸易伙伴的关税争端可能损害美国农作物出口需求,未来几周极端高温天气将减少,缓解作物生长压力 [12] - 趋势强度:豆粕趋势强度为-1,豆一趋势强度为0(仅指报告日的日盘主力合约期价波动情况) [12] 玉米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东北收购均价未提供,锦州平仓价2370元/吨,华北收购均价未提供,广东蛇口价2450元/吨,较昨日跌10元;C2509收盘价2321元/吨,跌0.68%,夜盘收盘价2324元/吨,涨0.13%;C2511收盘价2277元/吨,跌0.65%,夜盘收盘价2278元/吨,涨0.04% [14] - 宏观及行业新闻:北方玉米集港价格2320 - 2350元/吨(挂牌),较昨日跌10元,集装箱集港2370 - 2400元/吨,较昨日持平;广东蛇口散船2430 - 2450元/吨,较昨日跌10元,集装箱新作报价2480 - 2500元/吨;东北企业玉米价格走低,华北玉米价格窄幅震荡 [15] - 趋势强度:0 [18] 白糖 - 基本面跟踪:原糖价格16.15美分/磅,同比-0.1;主流现货价格6040元/吨,同比-10;期货主力价格5747元/吨,同比-7;91价差158元/吨,同比2;15价差45元/吨,同比-2;主流现货基差293元/吨,同比-3 [20] - 宏观及行业新闻:巴基斯坦批准进口50万吨食糖;巴西中南部MIX同比大幅提高;印度季风降水高于LPA;巴西6月出口336万吨,同比增加5%;中国5月进口食糖35万吨 [20] - 趋势强度:0 [22] 棉花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CF2509收盘价13785元/吨,涨0.18%,夜盘收盘价13730元/吨,跌0.40%;CY2509收盘价19965元/吨,涨0.05%,夜盘收盘价19915元/吨,跌0.25%;ICE美棉12收盘价67.32美分/磅,跌0.80% [23] - 宏观及行业新闻:国内棉花现货交投大多冷清,整体基差保持平稳;纯棉纱市场维持清淡,价格稳中上涨但高价难成交,纺企库存压力增大;美棉因生长状况良好、全球棉花消费前景不乐观缺乏上涨动能 [24] - 趋势强度:0 [25] 鸡蛋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鸡蛋2508收盘价3445元/500千克,跌1.32%,成交变动-172371,持仓变动-8043;鸡蛋2510收盘价3368元/500千克,跌0.21%,成交变动-18943,持仓变动1289 [29] - 趋势强度:0 [29] 生猪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河南现货价15080元/吨,同比100;四川现货价14450元/吨,同比0;广东现货价16540元/吨,同比-100;生猪2509收盘价14275元/吨,同比30;生猪2511收盘价13685元/吨,同比0;生猪2601收盘价13735元/吨,同比-45 [32] - 市场逻辑:现阶段盘面进入预期交易阶段,收储预期带动政策底情绪形成,7 - 8月一致看涨预期带动近端情绪,现货持续走强,盘面进行基差修复,但盘面价格给出套保利润,博弈增加;一季度集团外售仔猪量较大,7月开始出栏,后续关注现货表现;本轮去库影响路径复杂,需结合多因素判断,注意止盈止损;短期LH2509合约支撑位13000元/吨,压力位14500元/吨 [34] - 趋势强度:0 [33] 花生 - 基本面跟踪:前一交易日,辽宁308通货价9000元/吨,价格变动0;河南白沙通货价9460元/吨,价格变动0;兴城小日本价8900元/吨,价格变动0;苏丹精米价8900元/吨,价格变动0;PK510收盘价8120元/吨,涨0.17%;PK511收盘价7926元/吨,涨0.41% [36] - 现货市场聚焦:河南皇路店地区白沙通米4.7 - 4.75左右,开封地区鲁花8通米4.4左右,产区余货基本见底,上货量小,多以库存交易为主;吉林、辽宁、山东等地部分地区价格平稳,部分地区稳中偏弱 [37] - 趋势强度:0 [40]
中诚信国际一季度主权信用级别调整:新兴市场国家阶段性风险缓释,特朗普关税冲击再添变数
中诚信国际· 2025-07-08 22:14
全球经济形势 - 2025年一季度全球经济增长动能趋弱,受贸易摩擦、货币政策和地缘政治影响,波动显著加大[1] - 特朗普4月2日全面加征对等关税加剧全球经济贸易不确定性,新兴市场国家或面临双重冲击[2] 主权评级行动 - 中诚信国际完成12次主权评级行动,包括8次评级或展望调整、2次新评定、2次级别及展望维持[3] 评级或展望负向调整国家 - 法国因政府和议会矛盾、财政赤字和债务问题加剧,主权信用等级下调[3][7][8] - 德国受俄乌冲突影响经济衰退、政治稳定性下降,主权信用等级下调[3][12] - 泰国因制造业和出口疲软、政治稳定性不足,主权信用等级下调[3][16] - 比利时经济增长趋缓、财政赤字扩大、地缘政治风险提升,展望调至负面[3][24] 评级或展望正向调整国家 - 土耳其反通胀进程提速、外部流动性压力降低,主权信用等级上调[3][10][11] - 塞尔维亚通胀缓解、经济恢复增长、财政状况良好,主权信用等级上调[3][13][14] - 埃及因外资流入、财政流动性改善,主权信用等级上调[3][19][20] - 斯里兰卡通胀下降、经济复苏、财政赤字率和债务负担下行,主权信用等级上调[3][22] 其他情况 - 维持阿联酋和英国主权信用评级,新评定科威特和卢森堡[4]
特朗普做两个决定,14国收到战书,中国稳坐钓鱼台,美国老底全露
搜狐财经· 2025-07-08 22:04
特朗普关税政策 - 特朗普对14国发出公开信函加征新关税,其中日韩、马来西亚等国被加征25%,缅甸、老挝高达40%,南非30%,孟加拉国、塞尔维亚35% [1] - 特朗普签署行政命令将所有"互惠"关税日期从7月9日延长至8月1日,多给其他国家20天谈判时间 [1] - 14个目标国家此前尚无一家接受美方条件,巴西总统在金砖峰会上点名美国表示"美国无权干涉他国的自主选择" [3] 各国反应 - 日本首相未公开回应,内阁官房长官暗示"正在评估反制方案"并表示"将继续与美国建设性对话" [3] - 韩国贸易部强调"韩美同盟不会因关税动摇" [3] - 欧盟试图用"阶段性协议"锁定10%关税上限,以汽车和葡萄酒豁免权换取喘息空间 [5] - 中国、欧盟、印度等贸易巨头未收到新一轮"战书",显示这些国家和美国谈判进展较好 [5] 中美贸易关系 - 中美24%关税暂停期在8月初到期,特朗普可能自行延长谈判期 [5] - 美财长贝森特表示"中美谈判进展顺利",希望"未来几周内会面" [7] - 中国未恢复对美稀土出口4月前规模,美国军工生产线可能受影响 [7][9] - 2025年第一季度美国GDP萎缩0.5%,第二季度预测不乐观,华盛顿急需中国这个最大贸易顺差国"拉一把" [9] 行业影响 - 稀土和半导体是中国在中美谈判中的终极筹码 [11] - 日本若在零关税问题上松口将引发国内制造业连锁反应 [7] - 韩国面临"经济安保"与"战略自主"的两难抉择 [7] - 东盟正在抱团商讨联合反制措施 [7]
美盟友跳反,特朗普紧急发声!日本前首相:中日韩团结的时刻到了
搜狐财经· 2025-07-08 21:05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从美东时间7月4日开始向各国发送关税信函 具体说明对美出口商品将面临的关税税率 并计划从8月1日起实施新关税 [1] - 7月9日是美国暂缓执行所谓对等关税的最后期限 特朗普表示不考虑延长谈判截止日期 [1] 各国反应与影响 - 韩国总统李在明强硬表态"跟美国谈不拢" 欧盟主席冯德莱恩声明"7月9日前达成协议不可能" 日本首相石破茂公开反击汽车关税威胁 [5] - 日本车企将面临25%的对美关税 欧洲车企损失预计超210亿欧元 [5] - 新加坡副总理颜金勇警告美国关税政策可能延续至特朗普任期之后 企业需做好长期应对准备 [3] 亚太地区合作趋势 - 日本前首相鸠山由纪夫呼吁东亚国家摆脱对美依赖 建议加强中日韩三国合作 特别是以2025年APEC会议为契机 [3] - 日韩与中国联手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 韩国总统呼吁改善中韩关系 日本坚持不向美国关税政策妥协 [8] 美日贸易摩擦 - 特朗普就日本粮食供应问题施压 要求日本购买美国大米 引发日本国内广泛讨论 [6] - 日本官房长官林芳正明确表示不会在贸易谈判中牺牲农业利益 [6] 全球经济格局变化 - 特朗普政府推行全球关税战以缓解财政困难 同时美国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战略收缩 [5] - 日本失去维持十多年的"世界第三经济大国"地位 被德国超越 [5]
欧盟“拉网式”设限中国商品,中国被迫反制,中欧贸易战开始了?
搜狐财经· 2025-07-08 17:43
中欧贸易摩擦现状 - 中欧贸易摩擦频繁升级,欧洲对中国商品采取"拉网式"限制措施,中国商务部启动对欧盟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1] - 中国明确表示将对欧盟医疗器械进口实施反制措施,电动汽车关税谈判尚未定论[1] - 法国财政部长警告中国商品在欧洲市场份额已接近50%,工业部长称中国资金涌入欧洲是"定时炸弹"[5] - 法国等国家使用《国际采购工具》针对中国新能源汽车、风电设备、光伏板等产业[5] 欧洲立场与担忧 - 欧洲认为与中国的贸易关系损害其经济利益,担心中国廉价商品挤垮欧洲制造业[2][5] - 法国经济学专家称欧洲制造业是"命根子",法国官员表示需要改变游戏规则应对中国商品冲击[5] - 欧洲对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感到压力,特别是中国高端核磁共振设备即将进入欧洲医院[11] - 西门子、飞利浦等欧洲公司在中国高端医疗市场占据垄断地位,年出口额超200亿美元[20] 中国应对策略 - 中国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是基于国内产业申请和严格调查程序,符合世贸组织规则[14] - 中国反制措施旨在保护市场公平竞争环境,而非重创欧盟,通过实际行动传递信号[15] - 中国医疗产品年出口欧盟近170亿美元,同时中国每年进口超600亿美元商品[20] - 中国贸易反制措施被外界评价为"系统且成熟"的"外科手术",快速精准且致命[22] 中欧经贸关系演变 - 过去中欧经贸关系以互惠为主,德国汽车和法国白兰地在中国市场占据重要地位[9] - 随着中国高端制造业发展,物美价廉商品大举进入欧洲市场,打破原有平衡[11] - 中欧经济关系从互依互赖变成博弈武器,贸易争端墙壁迅速加高[22] - 欧盟内部对华政策出现分歧,经济界希望维持合作,政治精英倾向对华遏制[17] 外部影响因素 - 美国贸易政策影响欧盟决策,跨大西洋安全关系使欧盟对华政策受华盛顿影响[24] - 俄乌冲突给中欧贸易摩擦增添地缘政治色彩,欧洲不满中国在俄乌问题上的立场[25] - 欧盟曾是美国贸易大棒受害者,但未选择与中国合作应对共同外部压力[24] 未来展望 - 中欧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需要共同绘制新的"互惠地图"[25] - 欧盟需停止无端指责和单边制裁,回到世贸组织框架下平等对话[26] - 中国愿在相互尊重基础上与欧盟探索更广阔合作空间[26] - 欧盟面临选择:合作共赢或对抗孤立,结果掌握在欧盟自己手中[28]
华安基金:“大美丽”法案通过,关税暂缓将到期
新浪基金· 2025-07-08 16:48
黄金行情回顾 - 伦敦现货黄金收于3337美元/盎司,周环比下跌1.9% [1] - 国内AU9999黄金收于772元/克,周环比下跌0.9% [1] - 中东局势缓和导致金价回落,但美国关税复燃风险可能再度提振避险需求 [1] 美国关税政策动态 - 4月2日特朗普推出高额对等关税,4月9日给予90天谈判缓冲期,期间执行10%税率 [1] - 7月9日缓冲期满,美国计划对未达成协议国家实施10%-70%新关税,8月1日起生效 [1] - 关税前景反复可能影响市场避险情绪 [1] 美国财政与货币政策 - "大美丽"法案签署通过,涉及提高债务上限、延长减税等,未来十年将增加联邦债务3.4万亿美元 [1] - 高债务+高利率导致美债偿付压力达历史高位,拖累美元指数 [1] - 6月失业率4.1%低于预期,新增非农14.7万人超预期,但结构依赖政府部门和教育医疗 [2] - 利率期货显示美联储年内或仍降息2次 [2] 黄金中长期配置价值 - 美债和美元信用危机推动全球央行持续购金 [1] -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和央行购金支撑黄金新周期 [2] - 未来需关注贸易谈判进展和中国人民银行购金情况 [2] 人民币计价黄金表现 - 截至2025/7/4数据显示人民币计价黄金与国际金价走势比较 [3]
美国大哥靠不住,马克龙也想访华,交投名状后,王毅当场把话挑明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59
法国面临美国关税压力 - 美国对法国奶酪、红酒和汽车等关键出口产品加征关税 对法国农业和制造业造成直接冲击 [1] - 法国农民、酒庄和汽车工人面临生存压力 对政府解决危机抱有高度期待 [1] 中法外交互动分析 - 中国外长王毅访法时机巧妙 正值法国受能源危机和贸易争端双重压力之际 [3] - 马克龙在会谈中高调批评"霸权行为"和"小圈子" 实质指向美国而非中国 [5] - 法国明确释放寻求新合作伙伴信号 中国被视为可替代美国的平等合作方 [7] 法国经济合作诉求 - 马克龙积极邀请中国加大对法投资 法国经济亟需外部资金注入复苏 [9] - 法国总统暗示计划访华 可能选择中国"九三阅兵"等重要时间节点 [9] - 访问若成行将被视为政治站队行为 具有超出常规外交活动的象征意义 [11] 中欧贸易摩擦焦点 - 欧盟近期对中国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 法国在其中扮演积极角色 [13] - 中国迅速启动对欧盟白兰地的反倾销调查 精准打击法国核心出口产业 [17] - 法国干邑生产商发起大规模抗议 行业压力迫使政府调整贸易政策 [19] 中国对欧合作立场 - 中国强调通过谈判解决贸易争端 白兰地纠纷最终达成协商解决方案 [25] - 明确要求欧洲提供公平营商环境 停止针对中国企业的歧视性调查 [29][31] - 提出建立长期战略互信 要求法国在华为等关键问题上展现实质性行动 [34][36] 投资环境建设要求 - 中国强调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 要求法国保障中国企业长期投资安全 [36] - 投资合作需建立在政策稳定性基础上 避免因美国压力导致反复 [32] - 重点考察法国能否在欧盟内部坚持独立贸易政策 抵制保护主义倾向 [34]
欧洲对华提要求,让中方理解欧盟贸易壁垒,话音刚落中国对欧征税
搜狐财经· 2025-07-08 15:02
贸易壁垒与双标行为 - 美西方产品进入中国市场时倡导自由贸易 但对中国产品进入其市场时施加贸易壁垒 形成双标行为 [1] - 中国商务部宣布自7月5日起对欧盟白兰地征收反倾销税 引发欧盟国家"不公平"的舆论反应 [1] - 美国以"国家安全"为幌子设立贸易壁垒 并策动第三国非法拘禁中国高科技企业高管 暴露遏制中国崛起的意图 [1] 技术封锁与产业打压 - 部分欧洲国家以安全风险为由拒绝中国5G技术设备 延续美国"技术冷战"叙事 [3] - 欧盟2024年单方面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关税 试图削弱中国新能源产业全球竞争力 [4] - 欧盟对中国太阳能电池板采取类似措施 显示跨大西洋阵营在技术封锁与产业打压上的战略协同 [4] 中欧产业合作历史 - 20世纪80年代起欧洲企业在数控机床 工业自动化及化工机械等领域为中国提供技术转移 帮助构建现代工业体系 [6] - 欧洲汽车制造商通过合资企业实现技术本地化 引入精益供应链管理模式 提升中国汽车工业竞争力 [6] - 欧洲合作动机源于中国市场潜力与低成本劳动力 非无私慈善行为 [6] 欧洲对华战略转变 - 欧洲以防御性姿态重构对华经贸关系 通过关税和技术标准限制中国电动汽车 光伏及5G设备进入其市场 [7] - 欧洲产业界对技术更新与市场竞争存在深层焦虑 导致贸易保护主义升级 [7] - 欧洲希望维持产业优势 同时要求中国增加对欧投资 但不愿让出核心市场空间 形成"双重诉求"策略 [9] 全球化合作本质 - 中西方经贸合作基于市场规则与互利共赢 欧美日韩等经济体通过参与中国市场获得空前收益 [9] - 将合作曲解为对华经济援助违背经济常识 中国制造业成就源于自身努力 [11] - 欧洲应跳出保护主义舒适区 通过公平竞争实现制造业复兴 而非短期封闭排斥 [11]
特朗普发“最后通牒”,印度打算以牙还牙,中方8年前就已开始准备
搜狐财经· 2025-07-08 14:44
全球贸易战升级 - 美国总统特朗普计划从2025年7月4日起实施新关税政策,将汽车及零部件关税提升至25%,并可能扩大到木材、芯片等关键领域 [1] - 印度率先反击,向世界贸易组织通报计划对美国征收报复性关税,欧盟、日本和韩国也表态将采取反制措施 [1] - 特朗普的单边主义行动意外促使多国团结,全球贸易格局向多元自主策略转变 [1][8] 印度的战略应对 - 印度政府坚守农业和乳制品两大"红线",财政部长西塔拉曼强调保护农民利益是底线 [3] - 莫迪政府开启八天五国访问,高调宣称金砖国家是"全球南方"合作的引擎,以平衡美中关系 [3] - 印度在"原产地规则"谈判中力争将本土化附加值要求从60%降至35%,展现强硬态度 [3] 全球多国强硬回应 -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警告"所有反制手段都在考虑之中",日本首相石破茂强调"投资比关税更重要" [4] - 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重申"日本不会牺牲农业",韩国总统李在明誓言争取务实共赢结果 [4] - 各国不再被动接受规则,而是主动捍卫自身利益,贸易保护主义遭遇集体抵抗 [4][8] 中国的长期准备与表现 - 中国8年前开始未雨绸缪,将中美贸易依存度从20%以上降至12%左右,减少对单一市场依赖 [6] - 2025年一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长5.4%,5月出口增长6.3%,消费和投资持续向好 [6] - 《民营经济促进法》和全国统一大市场等措施为中国经济注入稳定性 [6] 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中国高铁实现100%国产化,船舶订单占全球超50%,工业机器人装机量过半 [7] - 中国制造业规模相当于美国两倍,出口结构从单一产品转向高科技领域 [7] - 外部限制刺激中国加速"补链强链",聚焦传统产业升级、七大新兴产业突破及未来技术布局 [7] 全球贸易格局重塑 - 特朗普的关税大棒促使印度、中国等新兴力量加速多元化策略 [8] - 中国8年准备、印度反击勇气、欧盟日韩强硬反制共同推动多极化未来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