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制药
icon
搜索文档
医药板块强势崛起 小微盘股分化
上海证券报· 2025-05-24 03:32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市场5月23日午后主要股指回落 上证指数下跌0.94%收报3348.37点 深证成指下跌0.85%收报10132.41点 创业板指下跌1.18%收报2021.50点 [2] - 全市场成交11826亿元 较前一个交易日放量429亿元 [2] - 领涨板块集中在医药 汽车产业链和可控核聚变等领域 微盘股持续调整 红利股冲高回落 [2] 医药板块 - 创新药龙头企业恒瑞医药登陆港交所 港股股价涨逾25% 推动创新药产业链站上风口 [3] - A股医药板块逆势大涨 海辰药业 众生药业等涨停 华森制药 诚达药业 红日药业等跟涨 港股昭衍新药大涨超7% 泰格医药涨超8% [3] - 多家创新药企业将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上展示创新药物研究成果 [3] - 三生制药与辉瑞达成双抗新药授权合作 放大市场对国产创新药出海的预期 [3] - 2025年一季度中国药企达成41笔海外授权交易 总金额达369亿美元 接近2023年全年水平 [3] - 2015年至2024年中国原研创新药累计数量全球第一 [3] - 截至2024年底中国企业研发的活跃状态创新药数量累计达3575个 [4] - 2015年至2024年中国企业开展临床试验数量迅速提升 全球占比逐年提高 [4] 小微盘股 - 微盘股本周初表现亮眼 随后持续调整 高位人气股内部分歧依旧 [5] - 王子新材受可控核聚变概念提振 5月23日再度涨停 收获6天5板 实现翻倍 近3个交易日换手率均在60%以上 位居A股第一 [5] - 小微盘风格占优是今年以来A股市场鲜明特征之一 小盘风格超额收益呈现均值回归属性 微盘股指数呈现更强超额收益趋势 [5]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概念涨1.31%,主力资金净流入这些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8:18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3日收盘,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概念上涨1.31%,位居概念板块涨幅第4位,板块内89股上涨,多瑞医药、海辰药业等20%涨停,众生药业、海森药业、海翔药业等涨停,阳光诺和、科源制药、华海药业等涨幅居前,分别上涨12.55%、8.03%、7.45% [1] - 跌幅居前的个股包括*ST苏吴、润都股份、海南海药等,分别下跌4.98%、3.94%、3.62% [1] - 今日主力资金净流入2.95亿元,54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0股主力资金净流入超3000万元 [2] 资金流向 - 海辰药业主力资金净流入1.79亿元,众生药业、华海药业、千红制药分别净流入1.77亿元、1.43亿元、4987.45万元 [2] - 资金流入比率方面,海森药业、众生药业、多瑞医药流入比率居前,分别为65.59%、42.93%、27.71% [3] - 主力资金净流入率较高的个股还包括一品红(5.01%)、红日药业(6.11%)、信立泰(6.70%) [3][4] 个股表现 - 海辰药业今日涨幅20%,换手率39.86%,主力资金净流入1.79亿元 [3] - 众生药业今日涨幅10.02%,换手率3.92%,主力资金净流入1.77亿元 [3] - 华海药业今日涨幅7.45%,换手率7.28%,主力资金净流入1.43亿元 [3] - 阳光诺和涨幅12.55%,但主力资金净流出2429.90万元 [9] - *ST苏吴跌幅4.98%,主力资金净流出2459.02万元 [9] 行业对比 - 可控核聚变概念涨幅2.38%居首,CRO概念、细胞免疫治疗概念分别上涨1.51%、1.35% [2]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3.52%居首,中韩自贸区、快手概念分别下跌3.07%、2.89% [2] - 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概念今日表现优于创新药(0.97%)、光刻胶(0.94%)等板块 [2]
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3.07%,主力资金净流出13股
证券时报网· 2025-05-23 18:16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表现 - 截至5月23日收盘中韩自贸区概念下跌3.07%位居概念板块跌幅榜前列 [1] - 板块内连云港*ST锦港跌停青岛金王青岛港日照港等跌幅居前 [1] - 中韩自贸区概念板块获主力资金净流出4.54亿元 [2] 概念板块涨跌幅排名 - 可控核聚变概念涨幅居首达2.38% [2] - 兵装重组概念跌幅最大为-3.52% [2] - CRO概念细胞免疫治疗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分别上涨1.51%1.35%1.31% [2] 中韩自贸区概念资金流出明细 - 青岛金王主力资金净流出2.60亿元今日跌幅6.88%换手率26.28% [2] - 连云港主力资金净流出1.15亿元今日跌停换手率12.50% [2] - 日照港辽港股份主力资金分别净流出2934.61万元1306.32万元 [2] - 13只个股获主力资金净流出其中6股净流出超千万元 [2]
阳光诺和(688621)每日收评(05-23)
和讯财经· 2025-05-23 18:00
阳光诺和688621 时间: 2025年5月23日星期五 56.16分综合得分 较强 趋势方向 主力成本分析 50.59 元 当日主力成本 47.31 元 5日主力成本 45.12 元 20日主力成本 44.18 元 60日主力成本 周期内涨跌停 过去一年内该股 涨停 1次 跌停 1 次 北向资金数据 | 持股量81.87万股 | 占流通比0.73% | | --- | --- | | 昨日净买入7.23万股 | 昨日增仓比0.065% | | 5日增仓比0.021% | 20日增仓比-0.016% | 技术面分析 47.61 短期压力位 44.95 短期支撑位 47.91 中期压力位 37.50 中期支撑位 股价突破短期压力位,短线有望走强; 股价突破中期压力位,中线有望走强 ★出水芙蓉★ 见底回升 资金流数据 2025年05月23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 | 主力资金净流入14438.86万元 | | --- | | 占总成交额24% | | 超大单净流入6433.01万元 | | 大单净流入8005.86万元 | | 散户资金净流入22.02万 | 关联行业/概念板块 医疗服务 1.17%、CRO 2.08 ...
5月23日涨停分析
快讯· 2025-05-23 15:15
5月23日涨停分析 今日共41股涨停,连板股总数10只,25股封板未遂,封板率为62%(不含ST股、退市股)。焦点股方面,可控核聚变概念股大涨,其中中超控股15天9板, 王子新材10天6板;化工化纤板块表现亮眼,其中苏州龙杰11天7板,永安药业8天6板;此外,并购重组叠加固态电池概念的滨海能源晋级5连板,成为市场 高度板。 | 2025年05月23日 | | | | | | --- | --- | --- | --- | --- | | | 财联社大涨股解读 | | | | | 1 化工 | | | | | | | | 归因: 近期, 部分化工产品价格出现较大波动, 相关公 | | | | 司受到市场关注。 | | | | | | 股票名称 | 板数 | 涨跌幅 | 涨停时间 | 上涨逻辑 | | 苏州龙杰 | 11天7板 | 10.03% | 10:01 | 化纤+军 | | 603332 | | | | | | 永安药业 | 8天6板 | 9.99% | 14:30 | 牛磺酸 | | 002365 | | | | | | 汇得科技 | 3天3板 | 10.00% | 09:43 | 化工 | | 603 ...
5月23日午间涨停分析
快讯· 2025-05-23 11:40
5月23日午间涨停分析 智通财经5月23日电,今日午盘全市场共33股涨停,连板股总数6只,17股封板未遂,封板率为66%(不含ST股、退市股)。焦点股方面,机器人叠加核电概 念的中超控股15天9板,牛磺酸龙头永安药业8天6板,并购重组的滨海能源晋级5连板。 | 股票名称 | 板数 | 涨跌幅 | 涨停时间 | 上涨逻辑 | | --- | --- | --- | --- | --- | | 海森药业 | 2天2板 | 10.01% | 09:25 | 原料药 | | 001367 | | | | | | 众生药业 | 首板 | 10.02% | 09:25 | 创新药 | | 002317 | | | | 上市 | | 多瑞医药 | 首板 | 20.00% | 09:38 | 感冒药 | | 301075 | | | | | | 誉衡药业 | 首板 | 9.84% | 10:02 | 医药 | | 002437 | | | | | | 新天地 | | 18.13% | | 感冒药 | | 301277 | | | | +CRO | | 森萱医药 | | 15.07% | | 感冒药 | | 830946 | ...
AI医疗概念走高 贝瑞基因涨停
快讯· 2025-05-23 10:40
贝瑞基因封涨停, 塞力医疗、 创业慧康、 泰格医药、 安必平、 美年健康、 华大基因等跟涨。消息面 上, AI制药企业英矽智能(Insilico Medicine)首席执行官Alex Zhavoronkov表示,首批完全由人工智能 构思的药物或将于2030年上市。 ...
华纳药厂20250522
2025-05-22 23:23
纪要涉及的公司 华纳药厂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4 年营收 14.13 亿元,制剂业务 10.52 亿元下滑约 5%,原料药业务 3.46 亿元增长约 20%,净利润 1.64 亿元同比下降约 20%,因研发费用增加超 50%;2025 年第一季度收入 3.36 亿元,制剂业务 2.57 亿元,原料药业务 0.76 亿元[2][3] - **生产情况**:老厂满负荷生产,2024 年及之前规划 230 亩新原料药基地,用于现有 60 多个原料产品大部分及未来创新药产业化产能布局[2][5] - **仿制药布局进展**:采用集群化、原料制剂一体化拓展品类,2024 年以来获 9 个仿制药品制剂批件和 11 个原料转 A 类批件,申报 23 个仿制药产品或 MAH 变更及 13 个原料备案申请[2][6] - **创新药布局进展** - **前清颗粒**:筹备三期临床,针对特定病症疗效显著,可替代濒危动物材料[2][7] - **小分子化学创新管线**:ZG001(中重度抑郁症)二期临床,ZG002(中重度自免性疾病)一期临床,规划透皮、气雾剂、纳米晶等改良型新管线[2][6] - **风热感冒药物**:基于湖南经典名方开发,进入三期临床试验,预计 1 - 1.5 年完成,2027 年左右商业化[8] - **智根 001**:设计考虑成瘾性问题,动物实验显示与阿司氯胺酮作用强度类似但无麻醉或依赖副作用;选口服剂型因患者便利性和依从性,与吸入氯胺酮药物浓度达峰效果基本一致;二期临床分 2A 和 2B 阶段,2025 年完成 2A 阶段 60 例目标后开始 2B 阶段,预计 1 - 2 年完成;海外对标产品利安隆全球销售额约 10 亿美元,市场峰值预测 30 - 50 亿美元[4][9][10][11][12] - **中重度银屑病药物**:基于市场在研产品数据优化设计,定位 Best - in - Class 产品,临床前数据优异,一期临床[4][13] - **研发费用**:2024 年约 1.5 亿元,仿制药板块研发费用增幅约两三千万元;2025 年预计 1.5 - 2 亿元;未来两三年研发开支显著增加,澳至尊两项目推进临床开支大增,主院 2025 年研发预算在 2024 年基础上增长几千万[4][15][17] - **子公司情况** - **智根**:有独立上海团队,公司控股参与管理,计划增资稀释股权独立发展,财务报表以投资损益体现;引入战略投资者,是否未盈利独立上市依项目进展决定[17][18][19][20] - **天玑**:作为项目管理平台进行临床前研究,由北京药物研究所负责,中试阶段由华北大药厂承担,公司有优先权,项目进展明确后考虑纳入上市公司[19] - **集采应对措施**:现有产品进入国采和联盟采购占比超 60%,琥珀酸亚铁片、磷霉素氨丁三醇散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部分未进国采,获批新产品将推动进国采或争取续标[21] - **医保政策看法**:国家层面政策缓和,续标、新竞争等规则调整,行业认为基础用药基本覆盖集采,新政策稍宽松利于企业适应市场[22] - **公司远期成长规划**:医药市场为主体平台确保现金流和报表;河南药厂仿制药业务扩品类及产能配套成医药孵化平台;用利润探索创新药投资如智根平台;推动天基珍稀项目在濒危物种保护领域发展[2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新药具有全新化合物结构,具体化学结构未详细审查[14] - 各子公司 2025 年研发费用分配:某公司预计 1.2 亿元,志丰约 2000 多万元,天基以投资损益体现,2024 年花费约千万,未来临床阶段费用可能更高[16] - 智根平台自 2022 年进入 PCC 阶段,在精神类领域研发三年取得明确良好进展[24] - 天基珍稀项目自 2023 年相关政策逐步明确,支持该细分赛道发展,公司作为先行者继续推动[25] - 华纳整体业务布局含仿制药和创新药,研发在小分子精神类和濒危物种保护领域投入大且进展好[26]
用好ETF工具,做好中国资产投资|六十余位机构投资人代表与会研讨有共识!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3:00
机构资产配置研讨会核心观点 - 研讨会聚焦全球秩序重构下的投资变局,汇聚60余位行业代表探讨政策红利把握、资产配置优化及责任投资实践 [1] - ETF凭借高效透明低成本优势成为穿越牛熊的重要资产类别,被视为资产配置"关键基础设施" [3] - 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关键期,需应对房地产调整、消费动能转换与社会融资收缩三重挑战 [8] - 2025-2027年将实现温和杠杆转移,预计2028年中国经济开启新周期并解决社会债务问题 [9] - 下半年市场结构性机会显著升温,成长股在AI/内需消费/自主可控/工程机械等领域机会明显 [13][23] 宏观经济与政策展望 - 全球经济经历百年大变局,中美深度调整,半导体产业脱钩完成,医药钢铁领域持续重组 [8] - A股ROE连续13季度下滑后于2024Q1现拐点,企业盈利改善或为资本市场注入新动能 [8] - 美联储降息与人民币走强将推动国内流动性宽松,股债相对平衡格局形成 [9] - 90天关税窗口期出口冲量、中美利差收窄及美联储降息预期构成市场筑底有利条件 [9] - 债券市场单边牛市结束,股票市场或迎长周期结构性牛市 [9] ETF市场发展前景 - 2025年国内ETF规模绝对量将稳步增长,增速取决于外部动荡程度 [11] - 指数化投资因市场有效性提升和费率优势成为大体量资金重要选择 [11] - 债券ETF总规模突破2000亿元,投资者结构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16] - 未来ETF整体规模有望达8万亿,种类丰富将使其成为量化策略工具集合包 [27] - 债券ETF五大应用场景包括轮动策略/利差交易/趋势择时/多策略融合/现金管理 [16] 重点配置方向 - 自主可控科技线(科创综指ETF/半导体ETF/国防ETF)与促内需方向(食品饮料ETF) [11] - 5年期地方债收益率较同期限国债和政金债分别高出20BP和10BP,估值波动率更低 [17] - 恒生科技估值20倍出头,纳斯达克约30倍,A股人工智能企业具较高配置性价比 [26] - 电解铝/港股高分红股票/黄金被看好,科技类ETF可通过"一键布局"高效捕捉赛道机会 [23][26] - 有色板块因全球宽松货币政策环境具备强投资价值,大宗商品配置机会显现 [27] 投资策略与工具创新 - 私募行业面临募资收窄/业绩不稳/策略迭代慢等挑战,需强化绝对收益产品与合规经营 [19] - 量化机构拓展多元对冲工具,期权对冲因风险可控等优势表现突出 [29] - 债券配置建议关注利率债套利/信用债波段交易/"债券+"策略组合 [30] - 城投债化债后机构转向特许经营权REITs/偏债可转债等类固收资产 [30] - 混合中性策略可动态切换IC/IH/IF/IM等期货品种,模型算法替代人工决策 [29]
全球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市场前10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
QYResearch· 2025-05-22 16:38
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是一种不含动物血清成分的专用培养液,用于在低温条件下长期保存各种细胞类型。相 比传统含血清的冻存液,无血清冻存培养基具有成分明确、批次稳定性好、降低免疫原性和污染风险等优点。 该培养基通常含有适量的渗透保护剂(如 DMSO )、碳源、缓冲剂和细胞保护因子,能够有效维持细胞在冷 冻和复苏过程中的活性与生存率。广泛应用于干细胞、免疫细胞和肿瘤细胞等在科研和临床研究中的保存。 据 QYResearch 调研团队最新报告"全球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市场报告 2025-2031 "显示, 预计 2031 年全球 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市场规模将达到 4.1 亿美元 ,未来几年年复合增长率 CAGR 为 8.3% 。 全球 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 市场前 12 强生产商排名及市场占有率(基于 2 024 年调研数据;目前最新数据以 本公司最新调研数据为准) 无血清细胞冻存培养基市场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细胞治疗、再生医学和生物制药领域的兴起。传统含血清 的冻存液存在批次差异大、潜在病原体污染以及伦理争议等问题,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和企业倾向于选择成分 明确、安全性更高的无血清培养基。此外,随着监管政策趋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