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消费

搜索文档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开展“抵制过度包装 共享绿色端午”社会监督活动
搜狐财经· 2025-05-30 10:54
抵制商品过度包装社会监督活动 - 长春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市场监管部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抵制过度包装 共享绿色端午"主题活动 [1] - 活动聚焦粽子、茶叶等礼盒商品的包装层数、材料和空隙 重点检查是否符合国家强制性标准 [3] - 国家标准要求食品包装层数不超过3层 包装成本不超过商品售价20% [3] 活动实施方式 - 市场监管人员通过现场讲解示范、测量和数据比对等方式核对商品包装合规性 [3] - 大学生消费维权志愿者从新时代视角理解限制过度包装的意义 并在高校传播绿色消费理念 [3] - 活动旨在推动经营者减少奢华包装营销 回归产品质量和服务 倒逼上游产业链优化设计 [3] 行业影响 - 过度包装造成木材、纸张等资源浪费 产生大量难以降解的包装垃圾 [3] - 活动倡导拆掉"面子"浮华 回归"里子"真诚 用绿色消费为传统节日注入新时代文明内涵 [3] - 大学生志愿者既是过度包装监督者 也是绿色消费理念传播者 [3]
中国“双碳”转型勾勒绿色消费新图景
消费日报网· 2025-05-29 10:55
□ 本报记者 张丽娜 北京的环京可再生能源圈点亮万家灯火,成都街头每三辆汽车就有一辆"喝电不喝油",深圳近七成电力 来自清洁能源……这些悄然改变生活的绿色细节,勾勒出中国城市"双碳"转型的鲜活图景。中国环境科 学研究院与公众环境研究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双碳指数》第三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从气 候雄心、低碳状态和排放趋势三个维度对110个重点城市的"双碳"进展态势开展了系统评价。北京以突 出的气候雄心与低碳状态表现排名榜首,成都、宁波、深圳分列第二至四位,昆明、上海、广州等城市 跻身前十。海口、上海、常州等城市在新能源消费、充电基建等领域崭露头角,一场关乎你我日常的绿 色变革正加速落地。 绿色消费场景加速落地 能源转型支撑消费升级 本期指数评价期内,我国能源转型又迈上新的台阶,可再生能源装机继续领跑全球。截至2024年底,我 国可再生能源装机达到18.89亿千瓦,同比增长25%,约占我国总装机的56%,再次超越火电装机,为居 民绿色用电提供充足保障。消费侧同步呈现爆发式增长:全球超半数电动车行驶在中国,充电桩数量 较"十三五"增长60倍。深圳电网清洁能源占比近七成,成都通过"以电代煤、代油"行动推动居 ...
论道金融如何扩内需促消费
北京商报· 2025-05-28 23:57
金融扩内需促消费政策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1] - 金融监管部门配合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消费,未来可进一步提升政策力度[4] - 人民银行推出5000亿元服务消费和养老再贷款工具,重点支持住宿餐饮、文体娱乐、教育等领域[4] 消费信贷发展趋势 - 信贷是提振消费重要一环,需解决额度不足、手续复杂、实际利率过高等问题[3] - 银行消费贷利率呈现"先降后稳"趋势,未来竞争焦点转向服务升级与场景创新[9] - 金融机构需利用大数据提高营销精准度和风控准确度,拓展中高风险客群市场[3] - 预计将有更多银行降低准入门槛,借款人将获得更多低息高额消费贷款机会[3] 保险业创新方向 - 保险业构建"生态"体系,围绕客户全生命周期需求提供场景化服务[6] - 生态权益成为激发投保意愿重要因素,与传统风险保障形成互补[6] - 针对不同年龄段客户提供差异化保障方案,如年轻人侧重身价保障,中青年兼顾家庭责任与教育储备[6] - 险企通过重资产自建养老社区、轻资产合作等方式形成"保障-产业-消费"生态链[7] 消费金融场景创新 - 银行探索"无感授信"模式,实现消费场景与金融服务无缝衔接[10] - 绿色消费领域潜力巨大,可将消费信贷与个人碳账户、减碳积分结合形成闭环生态[10] - 消费贷智能化发展方向包括贷中引入调额调价机制,动态调整授信条件[9] 消费类REITs投资价值 - 消费类REITs具有定期强制分红优势,每年至少分配可供分配金额的90%[12] - 投资门槛低至几百元,流动性强可二级市场交易,交易成本仅需佣金[12] - 主要投资购物中心、百货商场等消费基础设施,与居民消费需求直接关联[12] - 在成熟REITs市场中,消费类资产潜在市场规模较大,有望成为产权类REITs最大板块[13]
玛莱美芙引领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新浪潮 助力2025年提振消费战略
搜狐财经· 2025-05-28 22:40
政策驱动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消费作为经济工作首位任务 通过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和县域商业体系建设 [3] - 2024年消费品以旧换新直接带动消费超1 3万亿元 2025年政策进一步覆盖手机和智能设备等科技产品 [3] - 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成为政策重点 公司成为政策红利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3] 公司创新实践 - 构建线上线下融合的全渠道场景 以"体验式消费+个性化定制"为核心 通过区块链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提供个性化资产配置方案 [6] - 创新推出"绿色消费积分"模式 消费者可通过环保行为积累积分兑换商品、服务或股权 响应共同富裕政策 [8] - 依托AI与大数据技术精准捕捉需求 推出环保可持续产品 个性化定制服务减少资源浪费 [9] 行业趋势 - 2025年县域商业体系成为政策重点 公司通过线下体验店网络和数字化物流体系加速渗透县域市场 [10] - 聚焦优质供给 以高性价比产品和创新服务(如积分返利、会员权益)激发消费潜力 印证"品质为王"的市场逻辑 [10] 未来展望 - 银发经济规模预计2035年达30万亿元 公司正探索适老化智能产品与服务 开发药食同源和健康管理场景 [12] - 持续深化区块链技术应用 推动消费数据透明化与资产安全 树立行业可持续发展标杆 [12] 公司定位 - 公司作为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先行者 创新模式与国家政策高度契合 成为提振消费赛道中的标杆企业 [1] - 在数字经济与绿色消费双轮驱动下 公司为消费者创造更高价值 为中国消费市场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4]
广发银行北京分行祁巍:银行消费贷竞争焦点转向服务升级与场景创新
北京商报· 2025-05-28 18:47
消费贷款利率趋势 - 银行个人消费贷款利率呈现"先降后稳"趋势 目前已进入相对稳定区间 [1][3] - 广发银行消费贷平均利率从2022年6.4%降至2023年5.3% 2024年进一步下探至5%以下 [3] 消费贷服务优化 - 申请流程全面线上化 实现从申请到审批的分钟级响应 [3] - "随借随还"功能普及 支持按实际使用天数计息及随时提前还款 [3] 贷款期限政策调整 - 监管将个人消费贷最长期限从5年延长至7年 减轻还款压力刺激消费 [4] 智能化发展方向 - 计划引入动态调额调价机制 根据借款人资信变化实时调整额度利率 [4] - 探索贷中环节的定期信用重评估系统 [4] 场景金融创新 - 消费金融公司在细分垂直领域取得突破 银行可借鉴其经验 [5] - 开发"无感授信"模式 在消费订单生成时同步触发贷款申请 [5] 绿色消费生态构建 - 消费贷可与绿色出行、智能家居等场景结合 嵌入碳账户积分系统 [5] - 形成"减碳-授信消费-再减碳"的闭环生态 助力双碳目标 [5]
当“打卡”变成“入戏”:解码文旅融合时代的消费新密码
搜狐财经· 2025-05-23 13:44
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中国消费市场交出了一份耐人寻味的成绩单:文旅部数据显示,全国国内旅 游出游人次同比增长7.6%,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游客人均消费支出较2019年同期增长14.2%。这 组看似矛盾的数据背后,正悄然孕育着消费升级的深层变革——当传统观光游逐渐退潮,以文化体验为 内核、以生态价值为底色的新型消费模式,正在重塑区域经济的增长逻辑。 传统旅游模式过度依赖资源消耗的发展路径已难以为继。某知名山水景区曾创下单日10万游客的纪录, 但留下的却是日均30吨垃圾和满山遍野的塑料瓶。反观茶陵的生态实践,通过建立"游客碳账户"体系, 将交通出行、住宿选择、消费行为转化为可量化的碳积分,积分可兑换农产品或文旅项目优惠券。这种 游戏化机制不仅降低了环境负荷,更创造了新的消费场景——为了获取稀有文创产品,游客主动选择低 碳出行方式,形成正向循环。 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种绿色转型正在催生新质生产力。狮山市集的建筑群采用装配式木结构,活动结束 后可整体迁移至其他景区循环利用;夜游使用的灯光系统全部接入城市智慧能源管理平台,根据人流密 度自动调节亮度。这些创新举措使单场活动的碳排放量较传统展会降低67%,却创造了更 ...
绿色消费为经济发展积蓄发展后劲
经济日报· 2025-05-22 08:13
绿色消费发展现状 - 绿色消费是贯彻绿色低碳理念的消费行为,覆盖吃、穿、住、用、行等最终消费领域,对经济拉动和资源环境保护作用明显 [1] - 绿色消费能够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动态平衡,为经济发展积蓄强大后劲 [1] - 绿色消费已取得积极成效,但在生产消费回收成本、市场供需匹配、政策标准体系等方面仍存在问题 [1] 绿色技术创新与应用 - 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区块链技术实现产品碳足迹全程追溯 [2] - 推动数智化赋能绿色供应链,优化物流组织配送方式,减少包装物浪费和污染 [2] - 强化生产者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环保责任,提升绿色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 [2] 绿色消费场景创新 - 拓展绿色消费场景,推广"以旧换新",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 [2] - 建设"逆向物流"体系,推动社区二手交易平台与再生资源回收网络融合 [2] - 发展绿色商场、智慧社区等新业态,推动数字技术赋能绿色消费体验 [2] 绿色消费制度标准建设 - 建立健全绿色标准、认证、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和服务标准 [2] - 建立全国统一的绿色标识制度,完善审核体系,提升绿色标识公信力 [2] - 推动绿色产品认证与国际接轨,提升"中国能效标识"等认证的影响力 [2] 绿色消费激励措施 - 出台财政、金融、价格等支持政策,支持中小企业绿色转型 [2] - 制定节水、节能、回收等财政补贴政策,推动银行开发绿色消费信贷产品 [2] - 推行绿色消费积分制度和采购补贴,提高消费者绿色消费积极性 [2]
发改委:4月份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5%
快讯· 2025-05-20 11:15
新能源车行业 - 4月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量达到90.5万辆 同比增长33 9% [1] - 新能源车零售渗透率达到51 5% 同比提升7个百分点 [1] 高技术制造业 -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0% [1] - 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 0% [1] 相关产品增速 - 充电桩产量增速为43 1% [1] - 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速为38 9% [1] - 电动自行车产量增速为35 9% [1] - 平板电脑产量增速为11 7% [1] 消费需求趋势 - 绿色 智能 高品质产品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1] - 设备更新推动企业生产效率持续提升 [1]
2025国民消费创新案例征集启事
人民网· 2025-05-19 11:02
文章核心观点 - 人民网财经研究院启动"2025国民消费创新案例征集"活动 旨在挖掘政策落实与市场创新举措 以响应国务院《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政府工作报告中"大力提振消费"的核心任务 [1] 征集范围 - 面向各级政府单位 征集政策支持、消费环境改善、居民增收与消费能力保障等领域案例 [2] - 面向食品快消、3C电子、汽车交通、医疗健康、文化旅游等十大行业企业 征集产品、品牌、营销及模式创新案例 [2] 征集内容分类 - 政策赋能类:地方政府落实消费提振政策的实效性举措 [3] - 消费更新类:推动汽车、家电等大宗消费品绿色智能化升级及二手商品流通创新 [3] - 科技赋能类:通过技术驱动消费场景转型与质量升级 [3] - 创新消费类:线上线下多业态融合与人工智能消费场景应用 [3] - 产业迭代类:通过技术创新打造市场革新性产品及政产学研协同案例 [3] - 品牌引领类:培育国货潮牌与传统文化IP产品设计 [3] - 服务消费类:餐饮住宿、养老托育、文旅体育等服务品质提升与场景创新 [4] - 口碑产品类:市场销量与消费者体验双优的迭代产品 [4] - 绿色消费类:家装、出行、旅游等领域绿色低碳技术应用 [4] - 健康消费类:健康饮食、运动旅游及养老消费领域的创新实践 [4] 案例要求 - 需保证数据真实性 案例主体无违法违规记录及重大负面舆情 [6] - 内容需包含案例概述、背景、做法、成效及启示五要素 [6] - 篇幅要求2000-3000字 需提交WORD版本及辅助材料 [6][7] 推广应用 - 案例将通过人民网、人民优选APP等多平台展示 并配套专家访谈与实地调研活动 [8]
坐公交可抵贷款!这样的“碳福利”多多益善
广州日报· 2025-05-18 14:07
碳普惠机制创新 - 武汉碳普惠平台"武碳江湖"已为超150万市民建立个人碳账户 记录地铁公交出行 新能源车使用等低碳行为产生的碳减排量 [1] - 平台支持碳减排量兑换打车券 购物券等福利 形成常态化激励机制 [1] - 全国首个个人碳普惠减排量抵扣银行贷款利息闭环在武汉落地 覆盖11类低碳场景 可实时兑换利息红包抵扣各类贷款利息 [2] 碳减排激励模式 - 武汉市民案例显示 4.5万克碳减排量可抵扣90元贷款利息 2万克可兑换葡萄酒 3000克可兑换超市5折券 [1][2] - 北京市联合津冀推出《低碳出行》标准 市民可用碳减排量兑换公交卡 代金券 [2] - 创新机制将碳减排与消费场景结合 既减轻还贷压力又促进绿色消费 [2] 碳普惠发展趋势 - 碳账户制度通过权威平台支撑和宣传引导 正推动低碳行为成为健康生活方式 [1] - 多地探索将体育锻炼 步行等更多低碳场景纳入碳福利体系 [3] - 开拓绿色消费场景成为提振消费新活力的重要方向 需要更多城市加入创新实践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