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自研芯片
icon
搜索文档
雷军扳回一城
虎嗅· 2025-05-23 07:38
小米自研芯片玄戒O1发布 - 小米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正式发布首款自研旗舰SoC芯片玄戒O1 [2] - 该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制程工艺,与苹果A18 Pro、高通骁龙8 Elite、联发科天玑9400相同 [8] - 芯片采用独特的四丛集十核CPU架构,包括2颗X925超大核、4颗A725性能大核、2颗A725能效核和2颗A520超级能效核 [8] 玄戒O1的技术特点 - 芯片设计采用"2+2+4+2"集群设计,区别于行业减少丛集的趋势,证明其为真自研 [10] - 通过2颗A520超级能效核处理息屏任务,能效表现接近苹果A18 Pro [10] - X925超大核主频达到3.9Ghz,高于ARM公版设计的3.6Ghz [14] - 芯片团队在标准Cell库基础上扩展了480多种额外的时序逻辑Cell和组合逻辑Cell [17] 玄戒O1的研发过程 - 芯片团队在不超过10个月时间内完成Cell重新设计 [19] - 从2023年底拿到ARM参考设计到2024年10月完成台积电流片 [18] - 流片后仅用3-4个月完成驱动开发和联调优化 [21] - 自研定制Cell使流片成本比使用标准库高20%-50% [18] 小米的芯片战略 - 未来将采用"玄戒+高通"双芯片战略 [24] - 玄戒O1将用于S系列机型和高端IoT设备如小米平板7 Ultra [26][28] - 小米平板7 Ultra起售价5699元,采用14英寸OLED屏幕,屏占比93.6% [28][29] 行业背景与影响 - 中国手机行业自华为海思蛰伏后首次出现自研SoC消息 [4] - 2024年一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7090万部,同比增长5% [31] - "国补政策"实施后一周内国内智能手机销量同比增长达65% [31] - 自研芯片被视为手机品牌差异化竞争的核心因素 [29]
今夜 雷军刷屏!
中国基金报· 2025-05-23 00:13
小米玄戒芯片发布 - 小米发布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在109mm²空间内集成190亿晶体管 [3] - 玄戒O1采用十核四丛集CPU架构,包含2颗Cortex-X925超大核(主频3.9GHz)、4颗Cortex-A725性能大核、2颗低频Cortex-A725能效大核和2颗Cortex-A520超级能效核心 [6] - 公司称玄戒O1整机CPU性能已进入第一梯队,目前实现量产并搭载于Xiaomi 15S Pro和Xiaomi Pad 7 Ultra [8] - 同步发布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集成小米首款4G基带,支持eSIM独立通信 [8] 芯片战略布局 - 公司芯片研发已持续11年,计划至少投资十年和500亿元 [9] - 截至2025年4月,芯片研发投入达135亿元,团队规模超2500人 [13] - 芯片业务从属于手机部,实现系统级垂直整合以提升用户体验 [13] - 玄戒系列发布补足了OS、AI、芯片三大底层技术拼图,是迈向硬核科技领导者的开端 [13] 市场影响与定位 - 小米成为全球唯四、国产唯二拥有核心自研芯片的手机品牌 [8] - 自研芯片有助于提升高端手机综合体验,为6000元以上高端市场提供基础要素 [14] - 旗舰SOC芯片发布被视为用户"破圈"机会,将增强公司在科技消费品领域的护城河 [14] 产品发布会信息 - 5月22日在北京召开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主题为"新起点" [4] - 除玄戒芯片外,还发布小米15S Pro等三款搭载芯片产品,并首次亮相小米汽车首款SUV车型YU7(未公布价格) [4]
今晚发布会,小米抛出这些王炸!雷军:后来者总有机会的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3:48
芯片研发与发布 - 小米发布自主研发的玄戒O1旗舰处理器,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包含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仅109mm²,安兔兔跑分超300万分,目标为"第一梯队旗舰体验"[3] - 玄戒O1已开始大规模量产,公司计划未来十年至少投资500亿元持续研发芯片业务[3] - 小米自2014年开始探索SoC芯片,2021年重启芯片业务以来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团队规模达2500人,预计2025年研发投入超60亿元[4] - 玄戒O1是中国大陆地区3nm芯片设计的一次突破,使小米成为全球第四家发布自主研发设计3nm制程手机处理器芯片的企业[4] 芯片商业化与挑战 - 大芯片生命周期仅一年,需在1-2年内销售上千万台才能生存,否则难逃亏损,3nm制程芯片每代投资约10亿美元,若只卖100万台则研发成本超1000美元[7] - 有观点质疑玄戒O1"套壳联发科基带",但外挂基带方案可规避5G专利交叉授权复杂局面并降低研发风险[6] - 3nm制程依赖台积电代工,在美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加剧背景下供应链安全存在隐忧[6]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发布首款SUV YU7,包含标准版、Pro版、Max版本,采用罗纳德车身架构并升级被动安全性能,使用2200兆帕超强钢加强侧横梁和防撞梁[9] - YU7全系标配英伟达700 TOPS的Thor芯片和激光雷达,提高暗光环境下障碍物识别能力[9] - 公司将内部高管驾驶培训课程面向全社会开放,优先面向小米车主和准车主[10] - 手机摄像头技术应用于YU7,提升夜间拍摄清晰度[10]
小米3nm旗舰芯片进入自家中高端产品线,会动到高通、联发科的“蛋糕吗”?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2 23:28
新品发布与市场反响 -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线上线下共吸引超3000名现场观众和超10万线上点赞,关注度极高[1] - 发布会推出三款搭载自研3nm芯片玄戒O1的产品:手机(5499-5999元)、平板(5699元起)、手表(1299元起),正式进入中高端产品线[1] - 小米15SPro作为纪念款机型搭载玄戒O1,起售价5499元跨越中高端门槛(4000元以上)[4][7] 芯片技术参数与性能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芯片面积109mm²,含190亿晶体管,实验室综合跑分超300万[7] - 配备16核GPU(G925),支持动态性能调度技术,单核/多核跑分分别为3008/9509,达到旗舰级性能[7] - 实际表现:应用启动响应缩短30.4%,手游120帧运行1小时温度40.5℃,TOP30应用启动耗时缩短8.04%[7] 生态布局与战略规划 - 公司宣布"人车家生态"战略形成完整闭环,未来5年将投入2000亿元研发核心技术[3] - 平板7 Ultra配备14英寸OLED屏(屏占比93.6%),支持PC级应用生态和Mac副屏功能[8] - 手表S4内置汽车App可操控小米汽车,实现生态互联[8] 芯片研发投入与挑战 - 芯片研发历时11年,近4年投入达135亿元,每代3nm芯片研发约需10亿美元[9][10] - 大芯片生命周期仅1年,需在1-2年内实现千万台装机量才能覆盖成本[2][10] - 设计能力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但制造/封装测试仍是瓶颈[10] 供应链与行业影响 - 自研芯片可能影响与高通/联发科的长期合作,高通刚宣布与小米达成多年合作协议[11] - 采用自研芯片可增强供应链谈判筹码,但代工环节仍受制于外部环境[10][11] - 业内分析认为自研芯片可能先应用于中低端机型替代联发科,高端机型短期仍依赖高通[11]
小米造芯不易
北京商报· 2025-05-22 23:20
芯片研发进展 - 公司推出首款3nm旗舰处理器玄戒O1和首款长续航4G手表芯片玄戒T1,其中玄戒O1研发历时四年,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在109mm²空间内集成190亿晶体管,CPU配置包括2颗Cortex-X925超大核、4颗Cortex-A725性能大核等 [1][4] - 玄戒O1已实现量产,搭载于Xiaomi 15S Pro和Xiaomi Pad 7 Ultra,玄戒T1则用于Xiaomi Watch S4"15周年纪念版",支持eSIM独立通信并提供9天续航 [5][6] - 公司芯片研发累计投入达135亿元,2025年预算超60亿元,未来十年计划投入500亿元,团队规模超2500人,硕士以上学历占比超80% [1][7] 芯片业务战略 - 公司2014年启动芯片业务,2017年推出澎湃S1后暂停SoC研发转向小芯片路线,2021年重启大芯片业务并同步推进造车项目 [7] - 雷军强调芯片是硬核科技公司的必经之路,但大芯片需在1-2年内实现千万级销量才能盈利,3nm芯片单代研发成本约10亿美元,100万台销量下单片研发成本超1000美元 [7][8] - 分析师指出小米在手机芯片领域仍为追赶者,量产成功仅是开始,后续将面临市场竞争和产品体验考验 [8] 新能源汽车发布 - 公司推出豪华高性能SUV小米YU7,基于SU7重新设计,提供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等版本,最高续航835km,搭载96 3kWh磷酸铁锂电池和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5分钟补能620km [9] - YU7车身尺寸为中大型SUV级别(车长5米/轴距3米/车宽2米),雷军明确价格高于19 9万元但未公布具体数字 [9] 其他产品更新 - 发布会同步推出手机、Pad、手表新品及冰箱、空调等智能家电 [10]
小米YU7发布!雷军:19.9万元是不可能的
证券时报· 2025-05-22 23:20
小米首款SUV发布 - 小米在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上推出首款SUV车型小米YU7 [1] - 小米SU7系列已累计交付258000台 4月交付超28000台 [1] - 小米YU7价格未公布 雷军表示19 9万元不可能 [3] - 小米YU7定位为"豪华高性能SUV" 全系标配多项高端配置 [3] 产品性能与配置 - 小米YU7最大马力690PS 零百加速3 23s 最高时速253km/h [3] - 搭载V6s Plus小米超级电机 [3] - 全系标配超长续航 标准版835km [3] - 全系标配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 15分钟最快补能620km [5] - 搭载2200MPa小米超强钢 50项+被动安全性能开发测试验证 [5] - 采用4nm工艺制程第三代骁龙8移动平台 [5] - 搭载英伟达Thor车载计算平台 最高算力700TOPS [5] 市场预期与产能 - 分析师预计小米YU7 24小时订单有望突破15万台 [6] - 交银国际预测2024年交付量13 7万台 2025/2026年达38 9/57 3万台 [6] - 预计2025年三季度首次盈利 全年扭亏为盈 [6] - 预计2025/2026年ASP稳步提升 保持近200%产能利用率 [6] 附加服务 - 推出小米汽车高阶驾驶培训 定价1999元 首批10000人免费 [6]
小米芯片、首款SUV发布!雷军:YU7价格19万9不可能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56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玄戒O1芯片,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制程,集成190亿晶体管,芯片面积109mm²,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 [5] - 该芯片已应用于小米15 SPro(起售价5499元)和小米平板7 Ultra(起售价5699元) [5][7] - 玄戒O1使公司成为全球第四家、国内第二家具备自研SoC能力的手机厂商,填补国内5nm以下先进制程设计空白 [8] 芯片研发战略 - 公司2014年启动芯片研发,曾暂停SoC大芯片研发转向小芯片路线,4年前重启大芯片研发 [8] - 截至2025年4月底累计研发投入超135亿元,研发团队超2500人,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超60亿元 [8] - 未来5年计划投入2000亿元研发资金,制定了至少投资十年、500亿元的长期计划 [8] 小米YU7 SUV车型 - 公司首款SUV车型YU7首次亮相,定位豪华高性能SUV,计划2025年7月上市 [9][11] - 推出3款车型:超长续航后驱版/四驱版/高性能四驱版,最大马力690ps,最高时速253km/h,标准版续航835公里 [11] - 采用溜背造型设计,配备激光雷达和双零重力座椅,预计售价30多万元 [11][13] 汽车业务进展 - 小米SU7系列累计交付258000台,2025年4月单月交付超28000台 [9] - 公司推出高阶智驾培训课程,包含加速变线/绕桩/低附着路面驾驶等实操训练 [13] 行业影响 - 兴业证券认为YU7凭借智能互联优势和小米品牌影响力,有望吸引智能化需求消费者 [13] - 国金证券指出玄戒O1对国内芯片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8]
雷军发布自研大芯片,小米手机告别「组装厂」
搜狐财经· 2025-05-22 22:08
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 - 发布会核心产品为小米15S Pro手机和小米YU7汽车 [2] - 玄戒O1芯片成为发布会最大亮点,标志着公司正式进入"硬科技"企业行列 [2][4] 玄戒O1芯片技术规格 - 采用台积电二代3nm工艺,集成190亿晶体管,性能对标高通骁龙8 Elite [2] - 十核心四丛集CPU架构(2超大核+4大核+2小核+2超小核)搭配16核GPU [8] - 安兔兔跑分达3004137分,图形性能优于A18 Pro且功耗低35% [6][11] - 多核性能超越A18 Pro但单核性能仍有差距 [10] 芯片研发战略与投入 - 2021年重启芯片计划后累计投入超135亿元,计划未来10年投资500亿元 [16] - 研发总投入将达2000亿元,短期难盈利但可迁移至车机/智能家居等生态 [16] - 首款4G基带芯片玄戒T1亮相,应用于Watch S4纪念版 [16][18] 市场竞争与产品策略 - 玄戒芯片不会完全替代高通,未来旗舰机将采用双平台策略 [21] - 小米16系列仍将搭载骁龙处理器,形成差异化产品线 [21] - 自研芯片使公司摆脱对高通单一代工依赖,掌握供应链主动权 [23] 产品定价信息 - 小米15S Pro顶配版(16GB+1TB)售价6799元,纳米柔光屏版加价600元 [26] - 小米Watch S4 eSIM纪念版定价1299元 [26]
小米玄戒O1,五个争议问题与解释
远川研究所· 2025-05-22 21:24
芯片产业链全球化分工 - 芯片生产分为设计、制造、封测三大环节,每个环节由不同国家/地区的公司协作完成,形成高度全球化分工模式 [4] - 设计环节依赖EDA工具(新思科技、Cadence、西门子EDA)和IP授权(ARM),制造环节需要光刻机(ASML)、刻蚀设备(应用材料)等设备,封测环节由日月光、长电科技等主导 [4][5][8] - 一台EUV光刻机包含数万零件,核心部件如蔡司镜片和Cymer光源技术受美国出口限制 [5] 手机SoC研发挑战 - 研发周期长达18-36个月,涉及架构设计、IP集成、流片等复杂流程,任一环节延误将影响整机上市 [14] - 流片成本极高(6nm ISP单次4000万美元),2024年首次流片成功率仅14%,失败可能导致项目终止 [15] - 先进制程需与代工厂深度协作(如苹果提前获取台积电3nm技术细节),非头部公司难以获得同等支持 [16] 自研芯片的商业逻辑 - 终端厂商自研SoC可提升软硬件协同效率(如苹果定制AMX单元使AI性能提升8倍),突破第三方芯片通用性限制 [19] - 特斯拉因Mobileye芯片无法满足算法迭代需求转向自研FSD,印证专用芯片对体验升级的关键作用 [19] - 平台化战略要求芯片迭代稳定(如苹果A系列),以支撑手机、平板等多硬件产品矩阵的IP复用 [20] 小米造芯案例研究 - 澎湃S1耗时3年投入10亿元,因技术(依赖联芯科技平台)和市场问题仅存活6个月,S2因流片失败流产 [14][15] - 玄戒O1采用ARM公版IP,现阶段未实现市场验证,需长期迭代才可能复刻苹果A系列的成功路径 [11][20] - 公司二次布局SoC的背景是手机全球前三地位及AIoT业务年收入超1000亿元的财务支撑 [20] 行业竞争格局 - 头部厂商(苹果、三星、华为)通过硬件矩阵分摊研发成本,高通曾因自研Kryo核心失败回归公版IP+定制模式 [12][13] - 集成电路产业壁垒极高但市场空间广阔,新进入者需承担长期技术积累和财务风险 [21]
刚刚,小米玄戒芯片发布!性能反超iPhone最强芯片,雷军:面对这一仗,我们别无选择
搜狐财经· 2025-05-22 21:00
芯片发布 - 公司正式发布玄戒O1和T1两款芯片及三款产品 [2] - 玄戒O1采用第二代3nm工艺,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配备十核心四丛集CPU架构(2颗超大核+4颗大核+2颗小核+2颗超小核)及16核GPU [2] - 玄戒O1将应用于小米15S Pro和小米平板7 Ultra,玄戒T1用于小米Watch 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并集成自研4G基带 [2][4] 性能对比 - 玄戒O1在CPU多核性能及GPU跑分上超越苹果A18 Pro芯片,实际场景中机身温度更低 [3] - 公司称玄戒O1性能与能效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4] 研发投入 - 公司四年累计投入135亿人民币研发玄戒芯片,计划未来十年投资500亿元,研发总投入将达2000亿 [4] - 公司强调芯片领域战略布局的必要性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