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
搜索文档
飞荣达跌2.03%,成交额2.68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50.41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14:07
11月19日,飞荣达盘中下跌2.03%,截至13:41,报27.95元/股,成交2.68亿元,换手率2.39%,总市值 162.63亿元。 资金流向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1650.41万元,特大单买入548.52万元,占比2.04%,卖出578.81万元, 占比2.16%;大单买入4588.51万元,占比17.09%,卖出6208.63万元,占比23.13%。 飞荣达今年以来股价涨45.71%,近5个交易日跌2.78%,近20日跌10.65%,近60日跌20.69%。 资料显示,深圳市飞荣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位于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玉塘街道田寮社区根玉路1215号飞 荣达新材料产业园(一照多址企业),成立日期1993年11月10日,上市日期2017年1月26日,公司主营业 务涉及从事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导热材料及器件的研发、设计、生产与销售。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 热管理材料及器件39.94%,电磁屏蔽材料及器件28.83%,轻量化等功能器件27.97%,其他(补 充)3.26%。 截至11月10日,飞荣达股东户数4.34万,较上期减少1.14%;人均流通股9107股,较上期增加1.15%。 2025年1月-9月,飞 ...
银轮股份跌2.02%,成交额2.81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944.14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14:05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32.58元/股,成交额2.81亿元,换手率1.07%,总市值274.86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944.14万元,特大单净买入963.78万元(买入1346.55万元,卖出382.77万元),大单净流出19.64万元(买入3833.66万元,卖出3853.30万元) [1] - 公司今年以来股价上涨75.15%,但近期表现疲软,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下跌2.34%、10.76%、14.71% [1] - 今年以来已3次登上龙虎榜,最近一次为9月18日 [1] 公司基本面与业务构成 - 公司主营业务为热交换器、汽车空调等热管理产品及后处理排气系统,热交换器业务收入占比高达88.73%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10.57亿元,同比增长20.12%,归母净利润6.72亿元,同比增长11.18%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红利6.3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45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4.39万户,较上期减少22.82%,人均流通股增至18067股,增幅30.95%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二大流通股东,持股1913.37万股,较上期大幅增加896.93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763.62万股,较上期减少8.26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汽车-汽车零部件-底盘与发动机系统 [1] - 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小鹏汽车概念、人形机器人、汽车热管理、汽车零部件、低空经济等 [1]
金力永磁涨2.06%,成交额5.26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入738.33万元
新浪财经· 2025-11-19 13:45
股价表现与资金流向 - 11月19日盘中股价上涨2.06%,报35.23元/股,成交金额5.26亿元,换手率1.34%,总市值484.62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入738.33万元,特大单买入2178.61万元(占比4.14%),卖出2317.32万元(占比4.41%),大单买入9459.71万元(占比17.99%),卖出8582.68万元(占比16.32%)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100.39%,近5个交易日上涨2.62%,近20日下跌8.02%,近60日上涨22.92%,今年以来已3次登上龙虎榜 [1] 公司基本面与财务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研发、生产和销售高性能钕铁硼永磁材料、磁组件及稀土永磁材料回收综合利用,主营业务收入构成为钕铁硼磁钢91.98%,其他8.02% [1]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53.73亿元,同比增长7.16%,归母净利润5.15亿元,同比增长161.81%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4.71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10.84亿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截至9月30日股东户数为13.40万,较上期增加35.31% [2]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4770.56万股,较上期增加4140.24万股 [3] - 易方达创业板ETF(159915)为第六大流通股东,持股1275.10万股,较上期减少222.13万股,南方中证500ETF(510500)为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1000.09万股,较上期减少21.51万股 [3] 行业与概念板块 - 公司所属申万行业为有色金属-金属新材料-磁性材料 [1] - 所属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稀缺资源、稀土永磁、汽车零部件、机器人概念等 [1]
红杉中国加码机器人
上海证券报· 2025-11-19 12:48
融资信息 - 公司完成C轮超亿元人民币融资 由红杉中国领投 珠海科技产业集团跟投 距离上一轮亿元级融资仅隔3个月 [1] 公司技术与市场地位 - 公司是六维力传感器龙头 产品性能达到国际领先水准 包括0.1%FS高精度和10kHz高频响应 [3] - 公司六维力传感器在国内人形机器人出货占比达80% 关节力矩传感器市场占有率超95% [3] - 公司核心团队源自顶尖机构 并搭建了涵盖弹性体设计、嵌入式硬件、解耦算法及同步校准的全栈技术平台 [3] - 公司将客户需求响应周期压缩至3—4周 远快于国际竞品2—3个月的迭代速度 [3] - 公司产品成功打破美国ATI等巨头的市场垄断 解决了国产机器人"触觉不灵敏"的痛点 [2][3] 行业背景与市场需求 - 六维力传感器国内市场国产化率仅为27% [3] - 2025年以来 人形机器人行业迎来订单爆发式增长 核心零部件需求激增200% [5] - 中信证券预测 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空间将达1.6万亿美元 [6] 产能扩张与成本目标 - 公司在广东新建1万平方米生产基地 国内首条机器人力传感器全自动生产线已正式投产 [5] - 新产线设计年产能达关节力传感器100万套 末端六维力传感器20万套 投产后整体产能将提升3至4倍 [5] - 公司旨在通过规模化生产降低单位成本 让国产传感器价格从万元级向千元级迈进 [5] - 公司连续三年实现销售收入翻倍 [3] 客户与应用场景 - 公司是智元机器人、小米机器人、优必选等头部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3] - 公司产品覆盖人形机器人、协作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等多元场景 国内主流人形机器人机型几乎都搭载其传感器 [5] - 产品正赋能机器人从工业产线的精密装配到消费级场景的服务交互 走进更多真实场景 [5] 发展战略与资金用途 - 公司明确"技术迭代+全球拓展"双战略 以巩固国内市场优势并参与全球产业竞争 [6] -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三个方向:研发下一代轻量化、高集成度传感解决方案 持续扩大产能 以及加大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6] - 公司已在欧洲市场形成一定体量 凭借"航天级技术+国产化成本"优势与国际品牌展开正面竞争 [7] - 公司坚持"有限场景切入、螺旋迭代发展"的路径 力求在行业成熟后稳居领先地位 [7]
3个月斩获近10亿元融资!清华“姚班”天才、旷视五剑客携手入局具身智能机器人赛道
Robot猎场备忘录· 2025-11-19 12:19
融资情况 - 公司于2025年11月14日完成数亿元A+轮融资,由阿里巴巴独家投资 [2] - A轮融资于2025年8月27日完成,由蔚来资本领投,正景基金、洪泰基金、联想创投和锡创投跟投,老股东君联资本超额追投、九坤投资、启明创投追投 [2] - 天使轮融资于2025年3月26日完成,融资金额为2亿元,投资方包括君联资本、九坤创投、启明创投、渝富基金和常盛投资 [3] - 在9个月时间内,公司累计完成近12亿元的三轮融资 [3] 公司背景与团队 - 公司全称为原力灵机(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于2025年3月6日在重庆注册成立,北京主体公司于3月17日注册成立 [5] - 核心创始团队为旷视科技早期核心技术骨干,包括范浩强、周而进和汪天才,公司可称为旷视科技早期创始团队的再创业 [5][6] - 联创兼CEO唐文斌为旷视科技联合创始人及公司法人 [6] - 研发团队兼具顶尖学术背景以及超过10年的AI原生产品落地经验,是少有的同时具备CV和大模型经验创始团队的具身智能初创公司 [7] 技术与产品 - 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软硬件技术研发与落地,是行业内少有的能够实现大模型技术与机器人场景深度融合的具身智能公司 [5] - 打造了完整的具身智能技术栈,拥有自主研发的端到端多模态具身大模型(MMLA) [8] - 在2024年底基于自研VLA模型在RLBench的跨任务测试中成为中国首个上百种任务平均成功率超90%的具身智能公司 [8] - 在2025年全球机器人视触融合挑战赛(ManiSkill-ViTac 2025)上拿下「纯触觉操控」和「触觉传感器设计」两个赛道金牌 [8] - 于2025年10月开源基于PyTorch的VLA工具箱Dexbotic,并推出机器人开源硬件产品DOS-W1 [10] - 公司联合Hugging Face发布全球首个具身智能的大规模真机评测平台RoboChallenge [13] 行业定位与路线 - 公司采取具身智能大模型(机器人"大脑")和人形机器人本体同时涉及,在软硬件上全栈推进的路线 [15] - 拥有"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在软硬件上全栈推进 [7][15] - 具备行业稀缺的"算法+硬件+场景"复合基因,在算法研发、硬件研发、数据管理、工程创新、场景落地方面都具有丰富积累 [7]
交银国际:料小鹏汽车-W销量有望维持高位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 2025-11-19 12:11
交银国际发布研报称,小鹏汽车-W(09868,XPEV.US)今年第三季受惠于服务及技术收入占比提升与规模 效应,集团综合毛利率录得20.1%,创历史新高。该行维持对小鹏汽车目标价134.69港元及"买入"的投 资评级。 随着新车换代、一车双能平台量产以及智驾功能的全面普及,该行预计集团销量有望维持高位增长,第 四季盈利具可实现性。该行同时预计,小鹏汽车今明两年平均单价及毛利的改善弹性将优于同业。集团 亦在AI晶片、自主智驾、低空经济、RoboTaxi及人形机器人方向持续布局,提升估值中枢与长期增长 性。 ...
被Figure CEO质疑机器人量产视频造假,优必选一镜到底视频回应
搜狐财经· 2025-11-19 12:10
IT之家 11 月 19 日消息,优必选于 11 月 12 日在社交平台发布了人形机器人 Walker S2 量产交付视频,视频中展示了机器人方阵换电和列队行进等能力。 对于该视频,Figure 创始人兼 CEO Brett Adcock 在社交平台上声称,优必选视频中"前面的机器人是真的 —— 它后面的一切都是假的,如果你看到主机反射 出很多天花板灯光,那很可能是电脑特效"。 对此,优必选回应称,该指控不实,优必选官方后续发布了一镜到底原速原声视频,画面显示现场确实有大批人形机器人产品。 IT之家注意到,随着一镜到底视频的发布,又有网友 @Brett Adcock,这次他回应称:"我不想和他们争论 —— 只是想指出这个市场上的种种乱象已经失控 了。" 针对上述争议性问题,优必选 CBO 谭旻在接受蓝鲸科技采访时表示,"不少质疑的产生,源于对中国智能制造实力,以及中国供应链体系的协作与系统性能 力缺乏了解。他们应多来中国,亲身观察人形机器人行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深入产业链交流。""作为上市公司,我们公布的所有订单 —— 无论是历史最大 订单,还是累积至今的 8 亿订单,都向全体股东、公众负责。大家也期待下一次真 ...
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升破10万元/吨,石化ETF(159731)涨超1.5%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9 11:49
11月19日,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一度升破10万元/吨,为2024年6月以来首次,日内涨近6%。广期所最 新通知显示,自11月20日交易时起,碳酸锂期货LC2601合约的交易手续费标准调整为成交金额的万分 之一点二。此前11月17日,碳酸锂期货多个合约封涨停板,头部厂商预测若2026年需求增速超30%,价 格可能突破15万元/吨。 石化ETF(159731)及其联接基金(017855/017856)紧密跟踪中证石化产业指数,从申万一级行业分 布来看,基础化工行业占比为60.8%,石油石化行业占比为32.2%,有望充分受益于反内卷、调结构和 淘汰落后产能等政策。 申万宏源证券A股策略首席分析师展望2026年节奏如下:"1.0"阶段已处于高位区域,2026年春季前科技 成长至少还有一波机会,"1.0"至"2.0"的过渡阶段,高股息防御或占优;"2.0"阶段将"周期搭台,成长唱 戏",周期引领指数突破后,科技产业趋势和制造业全球影响力提升将成主线。三大结构线索值得关 注,分别是复苏交易(基础化工、工业金属等)、科技产业趋势(AI产业链、人形机器人等)和制造 业影响力提升(化工、工程机械等)。 石化ETF(159731 ...
交银国际:料小鹏汽车-W(09868)销量有望维持高位增长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11-19 11:45
财务表现 - 第三季度集团综合毛利率达到20.1%,创历史新高 [1] - 毛利率提升得益于服务及技术收入占比提高以及规模效应 [1] - 公司今明两年平均单价及毛利的改善弹性预计将优于同业 [1] 业务前景与增长动力 - 新车换代、一车双能平台量产以及智驾功能全面普及将推动销量维持高位增长 [1] - 第四季度盈利具可实现性 [1] - 公司在AI晶片、自主智驾、低空经济、RoboTaxi及人形机器人方向持续布局 [1] 投资评级 - 交银国际维持对公司134.69港元的目标价及"买入"投资评级 [1] - 公司布局有望提升其估值中枢与长期增长性 [1]
万凯新材跌2.02%,成交额6086.16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589.59万元
新浪证券· 2025-11-19 11:06
股价与资金流向 - 11月19日盘中股价下跌2.02%至17.47元/股,总市值101.17亿元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589.59万元,特大单和大单均呈现净卖出状态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73.81%,但近5个交易日和近20个交易日分别下跌3.64%和10.46% [1]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9月实现营业收入124.36亿元,同比减少5.43% [2] - 2025年1-9月归母净利润为7759.44万元,同比大幅增长183.4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发现金分红3.25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2.56亿元 [3] 股东与股权结构 - 截至10月31日股东户数为2.66万户,较上期减少5.78% [2] - 人均流通股为20578股,较上期增加7.28% [2] - 截至2025年9月30日,摩根新兴动力混合A类和华夏行业景气混合A退出十大流通股东之列 [3]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主营业务为聚酯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瓶级PET贡献主营业务收入的97.51% [1] - 公司于2022年3月29日上市,所属申万行业为基础化工-塑料-其他塑料制品 [1] - 公司涉及的概念板块包括人形机器人、机器人概念、增持回购等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