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具身智能
icon
搜索文档
天奇股份联手浙大共探具身智能前沿!机器人ETF(562500)盘中震荡企稳,结构性强势股支撑下呈现韧性整理格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4:00
机器人ETF市场表现 - 截至13:44,机器人ETF(562500)最新价0.976元,较昨日收盘价微涨0.52% [1] - 早盘沿分时均线震荡上行,午后高位回落,在均线附近获得支撑,整体维持偏强震荡格局 [1] - 持仓结构方面,47只成分股上涨,26只下跌,结构性亮点仍在 [1] - 高景气机器人产业链个股保持活跃度,宏英智能、海目星、景业智能等多只成分股强势上涨 [1] - 盘中成交保持活跃,换手充分,买卖力量均衡 [1] - 机器人ETF(562500)是全市场唯一规模超两百亿元的机器人主题ETF [2] 行业动态与公司进展 - 天奇股份已为多家客户提供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解决方案,场景覆盖汽车整车制造、零部件制造、锂电池制造、3C制造、无人零售、城市文旅等 [1] - 2025年9月,天奇股份与浙江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与仪器科学学院合作共建具身智能联合实验室,共同开展工业多模态数据采集方法、大模型预训练与落地实践、机器人灵巧操作与技能学习等前沿技术研发 [1] - 10月31日,由天奇股份主导建设的"无锡市具身智能机器人工业数据采集与实训中心"正式投入使用,采用"数据工厂+实训基地+创新引擎"三位一体的运营模式 [1] - 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特斯拉、小鹏、乐聚智能等公司先后发布新款人形机器人 [2] 机器人产业链分析 -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整体可分为"大脑—身体—整机集成"三大环节 [2] - 上游集中于AI芯片、算法与运动控制系统 [2] - 中游涵盖传感器、电机、减速器、丝杠、轴承、结构件等核心机械零部件 [2] - 下游由整机厂完成软硬件集成、算法训练与应用落地,覆盖制造、物流与服务等场景 [2] - 产业链价值主要集中于中游核心部件环节,而上游算法系统构成未来差异化竞争的关键 [2] - 机器人ETF成分股覆盖人形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等多个细分领域,帮助投资者一键布局机器人上中下游产业链 [2]
头部的具身公司,正在投资其它公司了......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1-13 13:46
点击下方 卡片 ,关注" 具身智能 之心 "公众号 编辑丨具身智能之心 智元机器人这几年可谓是一边准备上市,一边也在不断参与投资,据工商显示智元机器人对外投资了近 30+公司,从上游关键技到产品供应链,再到下游市场都在积极布局。 不得不说,把各类关键技术和供应链掌握在自己手中,确实更加安全。 银河通用 前面6月份就关注到了银河的投资信息,一家新公司:揽月动力,从事工业物流机器人。 星海图 最近星海图也参与投资了一家公司:简智新创(北京)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提供"数据+部署"落地一 站式服务。 本文只做学术分享,如有侵权,联系删文 >> 点击进入→ 具身智能之心 技术交流群 更多干货,欢迎加入国内首个具身智能全栈学习社区 : 具身智能之心知识星球 (戳我) , 这里包含所有你想要 的。 具身智能是一个集硬件、软件、数据和系统为一体的产业,上下游密集。很多公司一边在发展自己的核心 业务,一方面也在不断收购、投资各类创业公司,期望能够掌握核心技术在未来竞争中取得优势。下面带 大家一起看看领域比较知名的几家具身公司参与投资的情况。 智元机器人 逐际动力主要参与投资上海舞肌科技,负责生产研发高性能电机、灵巧手; 松 ...
泉果基金调研美湖股份,紧抓机器人产业机遇,贯彻落实智能化升级战略
新浪财经· 2025-11-13 13:12
调研机构概况 - 泉果基金于2025年10月29日至11月7日对美湖股份进行调研 该基金管理资产规模为237.87亿元 旗下最近一年表现最佳的基金产品近一年收益为33.25% [1] 公司业务总体情况 - 公司是国内最早生产发动机泵类产品的企业之一 产品线已从泵类扩展至电机类、压铸件类、金属冶金制品零部件类及机器人零部件类 [3] - 应用领域从商用车拓展至乘用车 从传统油车扩展至混动、纯电动、氢能等新能源车 客户覆盖国内国际头部企业 市场占有率行业领先 [3]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且自制比例高 近十年每年净资产收益率均保持在10%以上 [3] 2025年三季度财务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24亿元 同比增长9.64% 但归母净利润为1.29亿元 同比下降10.66% [4] - 收入增长主要得益于电子泵业务的快速增长 利润下降主要系募投项目投入较大且尚未达产以及研发费用增加所致 [4] 2025年前三季度新增业务定点 - 新产品定点项目广泛 包括混合动力机油泵项目(客户如东风日产、上汽大通、吉利、奔驰、理想等)和变速箱油泵项目(客户如日本丰田、日本爱信、弗迪动力等) [5] - 电子油泵项目(客户如弗迪动力、日本爱信、东风日产等)和电子水泵项目(客户如康明斯、佩卡等)亦取得进展 [5] - 具身智能核心零部件项目已与腾讯、杭州头部机器人厂商Y公司、银河通用、蚂蚁等十余家头部机器人客户展开合作 [5] 机器人业务布局 - 公司于2025年9月设立机器人事业部 整合内外部资源以探索新增长点 [6] - 现有谐波减速器产线设计产能为5万套/年 关节模组已实现配套 [6][7] - 西南基地规划谐波减速器产能为10万套/年 关节模组产能为10万套/年 公司将根据市场开发进度实施新增产能布局 [7] PEEK材料应用与新材料布局 - 公司已为飞行汽车头部企业的油泵实现peek材料齿轮的小批量供货 [8] - 2025年9月联合国际化团队及产业方投资设立湖南美湖诺维新材料有限公司 专注高性能聚醚醚酮(PEEK)材料研发与精密零部件制造 [8] - 新公司聚焦机器人、新能源汽车、消费电子、航空航天及医疗器械等领域 致力于提供从材料设计到制造的一体化轻量化解决方案 并开展改性挤出、注塑成型等研发工作 [8] 董事及高管变动 - 近期董事、高管变动为正常人事安排 原董事、总经理许腾先生因个人原因辞任 后继续担任公司顾问 [9] - 公司聘任副董事长秦谯先生担任总经理 聘任魏彪先生担任副总经理 体现公司用人制度的专业化和年轻化原则 [9] - 补选夏国喜先生为公司董事 夏先生为子公司美湖传动总经理兼公司机器人零部件事业部总经理 熟悉公司业务和治理机制 [9]
又一个万亿级赛道 马斯克说只有特斯拉和中国企业能主导 专家:目前人形机器人以概念炒作为主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13 12:50
公司动态与产品发布 - 小鹏汽车于11月5日科技日发布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具备82个自由度仿生结构,步态误差控制在2毫米内,并配备3颗自研图灵芯片提供2250TOPS算力 [1][4]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在11月7日年度股东大会上宣布,人形机器人Optimus V3版本将在2026年投产,并称其看起来像人穿着机器人服装 [1][8] - 小鹏汽车计划在2026年底实现人形机器人IRON的规模化量产,并为其设置了男性和女性两种性别,采用骨骼、肌肉和皮肤三位一体仿生结构 [1][6] - 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通过一镜到底视频回应外界对IRON机器人拟人步态的质疑,证明其内部没有真人操作 [1][2] 市场前景与行业共识 - 人形机器人被普遍认为是万亿元级别的市场,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预测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20万亿美元,超过汽车产业(10万亿美元)[2] - 行业专家认为人形机器人是继PC、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之后的第四代智能终端,未来市场比汽车更大,其通用性将覆盖千行百业 [2][15] - 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称人形机器人Optimus将是史上最庞大的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 [1] - 资本市场对机器人领域反应积极,机器人指数ETF(560770)连续13日获得资金净流入,累计近5.7亿元,截至11月7日规模达24.5亿元,创上市新高 [1] 技术发展与核心挑战 - 实现高度拟人化步态的关键在于机械结构、传感器和控制算法的突破,小鹏IRON机器人通过谐波关节实现1:1人手尺寸,具备22个自由度以执行精细抓取 [4][6] - “灵巧手”被视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的核心障碍,目前面临成本高昂(造价约8000美元)和性能不足(负载能力弱、寿命约6至8个月)两大问题 [11][12] - 小鹏汽车认为“手”的量产难度远高于造车,但公司全力以赴,期待明年看到量产成果 [12] - 真正的具身智能需拥有“人形”身体并实现智能与身体的深度协同进化,软件和硬件的结合是整体进步的关键 [6][16] 商业化路径与当前应用 - 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路径被认为应从高端制造等需要灵活操作的服务场景入手,再进入半开放的公共服务领域,最后走向复杂多变的家庭场景 [11][15] - 在进入家庭场景前,租赁展演市场是当前主要应用,例如宇树G1、U1、U2机器人单日租金在3000至5000元,用于婚礼、展销会才艺展示和引流 [14] - 小鹏IRON机器人将优先进入导览、导购、导巡等商业场景,专家预计机器人正式进入人类生活成为伙伴可能需要5至10年时间 [11] - 行业强调务实落地,认为机器人企业应抓住具体落地场景发力,通过真实应用获得反馈以驱动硬件形态和优化方向的进化 [16] 产业链协同与车企布局 - 智能汽车与人形机器人在软硬件底层技术、供应链体系、生产环节有高度协同,产业链重合度达到60%至70% [14][15] - 除小鹏和特斯拉外,奇瑞汽车、广汽集团、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主机厂也通过自研、投资或合作方式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14] - 车企进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的优势在于硬件供应链可复用,以及其在电子电器、硬件和三电系统研发量产方面的人才和经验储备 [15] - 人形机器人业务被视为车企探索全新盈利赛道和开辟新增长曲线的一大举措,智能汽车厂商未来可能同时也是智能机器人厂商 [15]
95后AI才女,官宣加入小米!雷军千万年薪挖人
搜狐财经· 2025-11-13 12:20
雷军去年开出千万年薪挖角的95后AI才女,如今终于官宣入职小米。 2024年12月底多家媒体报道,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出面,想用千万年薪招揽,曾在国际顶会发表8篇论文、DeepSeek-V2关键开发者之一的罗福莉,领导 小米AI大模型团队。 但在那之后,双方都没给出官方消息,罗福莉也因为不想被过度打扰,慢慢淡出了公众视野,"我不是天才少女,只想安安静静做难而正确的事情。" 她到底有没有加入小米,也成了谜。 直到11月12日,罗福莉发了条朋友圈,正式确认已经加入小米。 尘埃落定 加入Xiaomi MiMo团队 虽说这是罗福莉的正式官宣,但她与小米之间早已有了不少羁绊。 今年2月,罗福莉的家属曾透露她已到新岗位上班,但当时小米的员工系统中并未出现她的名字,这让她的去向多了一层悬念。 9月,罗福莉在知乎上评论了小米语音大模型开源的帖子,直言"小米开源了一个语音大模型,非常强!建议马上实装"。 到了10月,她的名字出现在小米论文中,以通讯作者身份位列作者最后一位。 这篇论文由"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多媒体信息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以及"小米大模型核心团队"联合署名,却并未标注罗福莉所属团队。 因此外界推测她可能是合作研究, ...
小鹏成“最像特斯拉的中国公司”?
第一财经· 2025-11-13 12:09
以下文章来源于新皮层NewNewThing ,作者吴一凡 新皮层NewNewThing . 关注AI,提供洞察。 2025.11. 13 本文字数:4836,阅读时长大约8分钟 作者 | 新皮层NewNewThing 吴一凡 封图 | 何小鹏 上个月,小鹏汽车的市值短暂超过了理想汽车,成为国内市值最高的造车新势力公司。然而「汽车」这个词,是两家公司都想快速甩掉的。 小鹏想要甩掉它的速度比理想还要快。 11月5日,小鹏汽车在广州举办科技日,slogan从去年的「未来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的AI汽车公司」,升级为「物理AI世界的出行探索者,面向全球 的具身智能公司」——仅仅是汽车的AI化已不足以满足这家公司对自身战略和市值的渴望。科技日中,小鹏汽车发布了第二代VLA模型,以及包括 Robotaxi、第二代IRON人形机器人和飞行汽车在内的三大具身智能产品。 何小鹏认为,继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数字AI时代后,数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融合将催生「物理AI」,机器将逐步拥有理解、交互和改变世界的能力。在 这个概念下,小鹏汽车的业务涵盖物理AI时代的技术底座,从模型到芯片,从基础设施到上层终端,比如汽车、Robotaxi、人形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VLA模型首个通过具身智能国标测试
贝壳财经· 2025-11-13 12:05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韦博雅)11月11日晚,据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公众号消息,11月7日,由 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基于编制中的国家标准《人工智能具身智能大模型系统技术要求》正式发布 了"求索"具身智能测评基准EIBench,同时邀请了多家国内顶尖具身智能团队参与了首次测评。在本次 测评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XR-1模型成为唯一一个通过测试的VLA模型,获得CESI-CTC- 20251103具身智能测试证书,也成为全国首个通过测试的VLA模型。 据介绍,"求索"具身智能测评基准EIBench聚焦数据格式、具身智能大模型、安全及可信赖度等,形成 基于国家标准的测评指标体系。该标准在模型侧主要面向VLA和VLM两类具身智能大模型。在模型方 面,EIBench形成了"三个一"的测评准则,包括一条标准化流程,实现可复现的公平评测,建设了评测 任务确定-训练数据采集-模型定向训练-任务真机测试-测试结果分析的标准化流程;一个综合任务库, 覆盖多维度复杂场景;一套测试指标,量化模型综合性能。在安全方面,建立了包括可控性、鲁棒性、 可问责性、隐私保护、功能安全、韧性等14项一级指标。 在测试中,XR-1共在天 ...
绿的谐波总经理张雨文:机器人正成为AI落地的重要载体,将从感知世界走向融入世界
新浪证券· 2025-11-13 11:48
文章核心观点 - 机器人被视为未来人工智能的重要载体,AI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是服务人类社会的关键[1] - 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的核心差异在于“空间关系”,机器人需进入空间内部并与环境动态互动,这是AI发展的重大挑战[3] - 行业已出现针对特定场景的专用机器人团队,通过数据积累实现模型泛化,AI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将开启智能制造时代[3] 机器人作为AI载体 - AI的语言交互已高度成熟,但服务人类社会仍需具备物理功能的实体载体,如自动驾驶汽车或具备自主移动、感知和决策能力的机器人[3] - 机器人的学习依赖于大量真实场景数据,目前工业与消费级场景中数据生成成本较高[3] - 未来两三年内,数据获取成本环节有望显著改善,国家和企业层面均在推动智能底座建设[3] 机器人学习与挑战 - 机器人的学习过程与人类相似,需经历“从小学到大学”的阶段[3] - 机器人与自动驾驶的核心差异在于处理“空间关系”,汽车识别外部立方体空间,而机器人需进入空间内部与人和物实时交互[3] - 机器人不仅需识别外部世界,更需具备与环境动态互动的能力[3] 行业发展趋势 - 针对特定场景的专用机器人团队通过数据积累实现模型泛化,部分已能在柔性作业中替代人工[3] - 不同形态的机器人将在硬件和算法上持续突破[3] - AI与具身智能的融合将开启真正的智能制造时代[3]
速递|经纬小米押注的04年CEO:和马斯克一起造一场具身智能的开源未来
搜狐财经· 2025-11-13 11:34
全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RoboParty(萝博派对)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种子轮由经纬创投、小米战投、银河通用及L2F 光源创业者基金联合投 资。据悉,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资本市场双足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最大的一笔种子轮融资,也是小米战投、银河通用等产业方在双足本体厂商的首次布局。 一个几乎从零起步的00后少年团队,闯进了最硬核的赛道,还选择了"全栈开源"这条最反传统的道路。 RoboParty是国内唯一从算法到硬件整机全栈开源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厂商,黄一希望提供一个通用的底层计算平台,撬动开发者社区的杠杆建立开放生 态,构建类iPhone的人形机器人生态底座。 马斯克曾于2014年开源特斯拉全部专利,其核心逻辑是:如果使命是改变世界,壁垒不是最重要的,扩张才是。人形机器人正是另一个需要"扩张而非封 闭"的赛道:要让算法、控制、动力链路与整机共同进化,必须让更多开发者参与。黄一给出的路线是——把底层打穿、把体系打开: RoboParty的使命是让机器人服务每家每户,当特斯拉把"开源"写进使命,电动车成为产业共识,萝博派对把"开源"写进人形机器人,具身智能开始有了 另一条增长曲线。 从实验室里自制机器人到拿下数千 ...
速递|经纬小米押注的04年CEO:和马斯克一起造一场具身智能的开源未来
Z Potentials· 2025-11-13 10:54
融资与行业地位 - 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融资 由经纬创投 小米战投 银河通用及L2F光源创业者基金联合投资[1] - 此次融资是国内资本市场双足人形机器人本体领域最大的一笔种子轮融资[1] - 此次投资是小米战投 银河通用等产业方在双足本体厂商的首次布局[1] 创始人及团队背景 - 创始人黄一出生于2004年 是市场上最年轻的人形机器人CEO[2] - 创始人2023年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 大一即在实验室自研"空中具身"并获全国大学生科技竞赛一等奖[2] - 2025年 在读大三的创始人带领近15名哈工大学子创立公司[2] - 创业初期 团队投入数百万资金 未融资即创立公司并启动产品研发[3] 公司战略与商业模式 - 公司是国内唯一从算法到硬件整机全栈开源的双足人形机器人厂商[3] - 公司战略是提供通用的底层计算平台 撬动开发者社区杠杆以建立开放生态[3] - 商业模式强调平台优先 不急于大规模出货 而是先打造可被开发者信任的底座[6] - 公司使命是让机器人服务每家每户 将开源写入人形机器人发展路径[3][6] 产品与技术路径 - 公司专注于全栈开源双足人形机器人 技术路径涵盖从机械 硬件 控制到算法的全栈开源[2][6] - 2023年底 创始人以1.5万元价格打造出AlexBotmini并进行全栈开源[2] - 技术发展逻辑强调通过开源让算法 控制 动力链路与整机共同进化 吸引更多开发者参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