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身智能机器人

搜索文档
中信证券: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快讯· 2025-05-08 08:38
金十数据5月8日讯,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从投资思路来 看:1)看好具身智能机器人板块,并且认为该板块已成为2025年及未来5-10年的最重要的科技产业机 会之一;2)建议关注核心产业链环节具备高竞争壁垒的公司的投资机会,在产业革命中持续兑现业绩 消化估值并穿越产业浪潮起伏;3)建议关注新进入玩家及潜在颠覆性技术路径带来的估值拉动,不仅 包括新进入的科技巨头和主机厂的相关公司,还包括各零部件环节的玩家。 中信证券:2025年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的量产元年 ...
金融“工具箱”助力深圳硬科技起跳
中国新闻网· 2025-05-07 17:47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企业产融结合 - 深圳高新科技企业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下迎来产融结合新机遇 金融机构通过多样化金融工具支持"20+8"产业集群发展 [1] - 人形机器人企业优必选获中国银行深圳市分行1000万元普惠金融贷款支持 从初创期到上市获得多层次资本市场全程支持 [1] - 协作机器人企业越疆科技获中国银行首批贷款支持 关键零部件国产化产品销往80多国 出货量中国第一全球第二 [2] 科技企业融资需求与建议 - 科技企业需要股权市场提供更多耐心资本和长期资本 债权市场应增加对未盈利企业的包容性授信 [2] - 建议完善银行投贷联动机制 优化考核考评体系 形成对未盈利科技企业的可持续支持模式 [2] - 晶泰科技获2.5亿元贷款支持 港股上市后获得包括ESOP管理、跨境资金回流等综合金融服务 [3]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技术应用 - 晶泰科技将AI与机器人实验结合药物研发 实现药物分子快速筛选合成 提升研发效率并降低成本 [3] - 腾讯2024年研发投入706.9亿元 2018年以来累计3403亿元 覆盖AI大模型、云计算等前沿领域 [4] - 腾讯与中国银行战略合作 推动大模型技术在客户服务、风控合规等金融场景落地 尽调报告生成时间从1周缩短至几十分钟 [4] 企业国际化发展 - 越疆科技获得跨境金融服务支持 包括外汇工具、境外开户便利化等 助力全球化布局 [2] - 晶泰科技作为港股"18C"新规下首家特专科技企业上市 海外市场扩展获金融机构国际化服务支持 [3]
广和通(300638):AI终端及机器人有望贡献全新增长极
长江证券· 2025-05-07 08:1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行业层面DeepSeek通过算法与工程创新实现提质降本,大幅降低模型推理成本,DeepSeek - R1降低算力侧训练成本,大模型价格下降,AI产业链价值分配或变化,下游AI应用将获更大份额,模组受益于AI终端放量且价值量提升 [1] - 公司在AI玩具、具身智能机器人等AI终端领域有望从模组到完整解决方案转变,能力圈拓展可分得更多产业链价值量,剔除2024年锐凌无线影响,2025年营收利润同比仍增长 [1][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描述 - 2025Q1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56亿元,同比 - 12.59%,实现归母净利润1.18亿元,同比 - 37.30% [5] 事件评论 - 公司收入下滑主要因资产剥离,2023年孙公司Rolling Wireless(H.K.) Limited收入利润占公司整体比重高,全年维度2025年表观利润或下滑,季度上2025Q1 - Q2因锐凌无线利润贡献使2024年同期基数高,2024Q3有资产剥离后投资收益影响,2024Q4受影响小 [11] - 智能模组成新增长方向,相对传统蜂窝通信模组,其内置主控芯片和内存,可运行操作系统,有强大实时数据处理能力和丰富接口,是边缘计算需求新载体,价值量提升明显,已应用于多领域,公司2018年开发并量产智能模组,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推出多款产品,广通远驰2020年起推出多款应用于智能座舱域控制器的智能模组 [11] - 端侧AI带来新机遇,公司在端侧AI与机器人领域加大研发投入,实现模型系列操作及跨平台推理,推出扫雪机器人、开发AI算力一体机,打造生态,为智能硬件提供服务,2023年成立机器人产品线,以智能割草机细分行业为突破点,2024年推出全自动割草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交付首批订单,2024年3月推出具身智能机器人解决方案并交付样机 [11] - 展望2025年,公司在AI终端领域有望从模组到完整解决方案转变,能力圈拓展可分得更多产业链价值量,剔除2024年锐凌无线影响,2025年营收利润同比仍增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5.1亿元、6.7亿元、8.4亿元,同比增长 - 24%、32%、25%,对应PE估值为38x、29x、23x [11]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 利润表显示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81.89亿元、78.36亿元、93.75亿元、113.49亿元等多项财务指标数据 [15] - 资产负债表呈现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应收账款等多项资产负债数据 [15] - 现金流量表给出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等现金流量数据 [15] - 基本指标包含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每股经营现金流等指标数据 [15]
【公告全知道】人形机器人+AI智能体+算力租赁+华为鲲鹏+国资云+国企改革!公司拟超1600万元投建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
财联社· 2025-05-06 23:05
人形机器人及AI智能体相关投资 - 公司拟投资超1600万元建设具身智能机器人数据采集工厂 [1] - 超融合算力调度平台应用于多个智算中心的算力调度 [1] - 公司涉及人形机器人、AI智能体、算力租赁、华为鲲鹏、云计算、国资云及国企改革等多个领域 [1] 云计算与可控核聚变相关布局 - 公司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等领域 [1] - 已与优必选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 [1] - 业务覆盖人形机器人、云计算、可控核聚变、核能核电、华为及数据中心 [1] 国产芯片及半导体领域合作 - 公司拟参与设立合资企业 [1] - 合资企业主要从事高端封测设备国产化 [1] - 涉及国产芯片、半导体及国家大基金持股等概念 [1]
广东鸿图(002101) - 002101广东鸿图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6
2025-05-06 19:18
经营业绩 - 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80.52 亿元,同比增长 5.76%;归母净利润 4.15 亿元,同比减少 1.79%,受客户降价、原材料上涨、新产能投入影响;剔除新扩产项目影响,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3.92% [1] - 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0.99 亿元,同比增长 19.06%;归母净利润 4,513 万元,同比下滑 32.04%,收入增长源于国内自主品牌客户销量增长,利润下滑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先进制造业进项税额加计抵减同比减少以及美国加征关税影响 [1] 毛利率情况 - 公司毛利率呈下降趋势,原因是自主品牌收入占比提升,合资品牌和出口业务收入占比下降,车企降价压力传导,且原材料成本上涨 [3] - 行业竞争激烈,淘汰低产能、技术含量低的企业后,行业集中度提升,毛利率将回归正常水平 [3] 收入增长 - 2025 年一季度收入增长及全年收入增量主要来源于自主品牌 [3] - 公司将顺应市场变化,开拓客户以提高销售收入 [3] 海外布局 - 积极推进压铸及内外饰两大业务板块海外产能布局规划,包括东南亚、北美等地区,具体方案根据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变化论证 [4] - 海外业务收入总体占比约 18%,部分出口北美,加征关税总体影响较小,公司将通过多种方式缓解不利影响 [5][6] 业务布局 - 曾开展镁合金业务,因主机厂应用渗透率不高暂停,目前主机厂有尝试,公司已进行业务和技术布局并掌握一定工艺技术 [6] - 广州工厂有 4 台(套)大型压铸机,产能利用率较饱满,今年将根据一体化压铸产品情况新增 1 - 2 台 [6] - 汽车压铸一体化能提高生产效率、轻量化程度、节约成本,未来市场渗透率将逐步提升 [6] - 在低空经济领域拿到小鹏汇天和农用无人机项目定点,积极开展新兴领域行业研究 [6] 投资者活动 - 参与投资者关系活动的有中金公司、东吴证券人员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共 44 人(4 月 29 日 27 人、4 月 30 日 17 人) [1] - 活动时间为 2025 年 4 月 29 日 9:00 - 10:00 和 4 月 30 日 9:00 - 10:00,地点为线上交流,接待人员为副董事长兼董事会秘书廖坚 [1]
利元亨Q1扭亏为盈:现金流转正达1.18亿元,战略调整成效凸显
证券时报网· 2025-05-06 10:5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 15亿元 归母净利润1282万元 成功扭亏为盈 [2] - 经营性现金流净额达1 18亿元 实现转正 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同比分别下降22 37%和41 17% [3] - 销售毛利率同比提升17 46个百分点 环比飙升27 1个百分点至34 84% [4] 研发与技术突破 - 研发费用率保持在12 26% 通过精准研发策略优化资源分配 [4] - 在锂电设备领域持续获得批量订单 智能仓储业务拓展至金融 医疗等新兴场景 [4] - 建成-50℃露点干燥环境的全固态实验室 完成干法电极 固态电解质压制转印等核心设备样机研发 [4] - 与国内头部车企合作落地首条硫化物固态电池产线 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5] 业务布局与战略 - 构建"3+2+2"全球制造网络 国内以惠州三大基地为核心 海外布局波兰 加拿大及德国研发服务中心 [6][7] - 积极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 eVTOL等新兴领域的技术应用 [7] - 2025年将聚焦锂电设备及智慧整厂解决方案 加大固态电池 钙钛矿 移动机器人 AI算力产线设备等领域的投入 [8] 行业机遇 - 固态电池预计2027年装车验证 2030年量产 2025年为工艺研发与设备定型关键期 [5] - 万亿级市场的崛起对电池性能提出更高要求 为公司技术转化带来新机遇 [7]
未知机构:【研选】我国首个专门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的规范性文件发布,卫星应用有望提速;公司定位为“汽车+机器人Tier1”,新订单持续突破,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20250506
未知机构· 2025-05-06 09:5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商业航天、汽车、机器人 [1][2][4] - **公司**:均胜电子、中国卫星、上海瀚讯、信科移动 [2][4]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商业航天行业** - **核心观点**:2025年将是我国两大星座规模组网发力之年,地面终端应用环节有望在今年迎来重大变革,产业进度加持下确定性强,节点明确,看好商业航天板块 [2] - **论据**:2025年4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管理规定》,这是我国首个专门就终端设备直连卫星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对促进和规范我国终端设备直连卫星服务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预计2025年6月1日起施行 [2] - **均胜电子** - **核心观点**:公司定位为“汽车 + 机器人Tier1”,加速拓展至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下游,打造第二增长曲线,看好公司发展 [4] - **论据**:2025年2月为人形机器人研发了嗅觉传感器;2025年4月7日与智元机器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围绕核心技术攻关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2025上海车展推出机器人的动力电池管理系统等解决方案;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157亿元 [4] - **投资建议**:预计公司2025 - 27年EPS分别为1.14/1.60元,给予2025年18倍PE,对应目标价20.52元 [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商业航天行业风险**:卫星发射进程不及预期,火箭技术发展不及预期,商业航天产业应用不及预期 [3] - **均胜电子风险**: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海外业务恢复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新产品进度不及预期 [4]
出租人形机器人:没有回头客的生意
阿尔法工场研究院· 2025-05-05 21:56
人形机器人租赁市场现状 - 2025年央视春晚后宇树机器人成为"顶流",租赁需求爆发,2月第一批租赁商以1.5万元/天价格出租,供不应求,一周回本,半月盈利超20万元[1] - 3月后市场明显萎缩,某租赁商3-4月仅达成3-4单订单,5月预订单稀少[1] - 4月租赁价格从2月的8000-15000元/天降至5000-8000元/天,回本周期延长[9] - 二次开发机型(如宇树G1-U2)仍保持2万元/天高价,五一假期价格翻倍至4万元/天[5][6] - 典型租赁商4月平均每周仅出租2天,闲置率高达71%[10] 行业融资与资本市场表现 - 2025年1-3月机器人赛道融资102起,同比增36%,其中人形机器人融资超20起,同比翻倍[6] - A股人形机器人板块(BK1184)2025年前4月上涨32.3%[6] - 众擎机器人成为继宇树后第二家电商平台上架人形机器人产品的公司[17] 技术开发现状与商业化挑战 - 春晚"扭秧歌"表演需3-4个月排练,简单动作如扫堂腿仍需数周调试且成功率有限[16] - 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中普遍出现"平地摔"、失控等技术问题[17] - 当前主要应用场景为商场引流、展会站台等营销用途,复购客户仅限展会需求[7] - 二次开发公司可实现基础功能定制(跳舞、握手、送稿等),但复杂动作仍无法实现[5][6] 行业参与者观点分歧 - 投资人质疑商业化前景,指出当前主要客户为高校、竞争对手和央企展示用途[17] - 创业者坚持技术革命叙事,预测"五年内无处不在",将当前视为改变世界的机遇[18] - 租赁商普遍采取短期策略,既利用热度赚快钱,也保持技术研发投入[10][13] 行业发展趋势 - 新鲜感消退导致引流效果递减,形成"普及度提升→关注度下降"的悖论[12][13] - 从业者预计未来市场将转向软件/功能研发驱动,类比移动应用与手机关系[13] - 当前行业面临商业化步伐滞后于资本热情的挑战,需平衡理想与商业理性[18]
5月4日晚间央视新闻联播要闻集锦
央视新闻客户端· 2025-05-04 21:52
金融行业 - 一季度全国发放退役军人创业贷资金263亿元,支持退役军人创办4.7万个中小微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 [13] 交通行业 - 预计5月4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超2.7亿人次,同比增长7.9%,全国铁路计划加开列车1818列,多地增开夜间高铁等,公路采取高速智慧管理系统,海事部门以“无人机空中巡航 + 海巡船护航”模式确保客船航行安全顺畅 [9] - 5月4日沈白高铁全线铺轨完成,全长430.1公里,预计年内通车,届时沈阳到长白山最快运行时间将缩短约2个小时 [14] 文化行业 - “五一”假期文艺演出市场热度持续攀升,满足大众假期文化需求,构筑文旅消费新场景 [10] - 作为“中俄文化年”重要活动之一,总台精品影视节目俄罗斯展播活动在莫斯科启动,十余部节目将持续展播至9月底 [12] 科技行业 -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融入生产生活,开启人机协作新方式 [11] - 5月4日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在福州闭幕,首次发布数字中国发展指标体系,签约数字经济重点项目455个,总投资额达2280亿元 [15] 设计行业 - 第三届深港澳青少年创意设计大赛5月3日落幕,共收到6300多件作品,创历届新高,179个团队和个人获奖 [16] 体育行业 - 2025年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决赛5月4日在厦门进行,中国队以3比1战胜韩国队,第14次夺得苏迪曼杯 [17] 汽车行业 - 美国对进口汽车零部件征收25%关税措施5月3日生效,美媒称将导致美国消费者和车企利益受损,可能永久改变美国汽车行业 [18]
拓普集团(601689):一季度业绩承压 机器人平台化布局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5-02 16:34
文章核心观点 公司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微增但净利润下降 业绩阶段性承压 不过海外布局逐步完善 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 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预计未来营收和净利润将保持增长 维持“增持”评级 [1][2][3][4] 业绩简评 - 2025Q1实现营收57.68亿元 同比+1.4% 归母净利润为5.65亿元 同比-12.39% [1] - 2025Q1销售毛利率为19.89% 同比-2.5pct 环比+0.1pct 销售净利率为9.81% 同比-1.6pct 环比-0.7pct [1] 经营分析 业绩承压原因 - 下游客户出货不及预期 25Q1业绩阶段性承压 [2] - 2025Q1销售/管理/财务/研发费用率分别1.19%/3.30% /0.10% /5.93% 同比-0.2PCT/+0.5PCT/-0.6PCT/+1.4PCT 环比+0.6pct/+1.2pct/-0.5pct/+0.9pct [2] - 2025Q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8.88亿 同比+93.64% 主要系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增加所致 [2] 后续展望 - 公司积极优化全球产业版图 泰国、墨西哥、波兰工厂均在积极筹备扩大产能 海外布局逐步完善 泰国一期工厂占地185亩计划于2026年初投产 墨西哥二期项目已开始筹划 波兰工厂筹备扩大产能 [3] - 公司产品平台化战略持续推进 智能电动汽车八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 已拥有8大系列产品 单车配套金额约3万元 且产品线仍具备扩展空间 [3] - 公司成立电驱事业部切入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产品包括直线/旋转执行器等众多品类 绑定海外大客户 25年启动占地约150亩的机器人产业基地项目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分别336.53/417.98/505.13亿元 同比+26%/+24%/+21% 净利润分别35.87/45.84/57.08亿元 同比+20%/+28%/+25% 维持“增持”评级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