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

搜索文档
*ST奥维成立新公司 含多项物联网业务
证券时报网· 2025-09-15 10:53
公司动态 - 北方信创技术(辽宁)有限公司于近日成立 法定代表人为白利海 [1] - 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物联网技术服务 物联网设备销售 物联网技术研发 [1] - 该公司由*ST奥维(证券代码002231)全资持股 [1]
全球芯片,最新预测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5 10:14
行业核心观点 - 半导体行业正经历由人工智能进步、地缘政治变化和各国政府本土化投资推动的快速转型 [1] - 全球半导体市场预计从2024年的6270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的1.03万亿美元,复合增长率显著 [4] - 供应链动态因贸易政策、国家安全担忧和出口管制而重塑,技术主权和供应链韧性成为核心优先事项 [1] 需求分析 汽车领域 - 电气化、自动驾驶和软件定义汽车(SDV)推动汽车半导体需求激增,电动汽车预计2030年占汽车销量50% [7][8] - 功率半导体在电动汽车中占比超50%,碳化硅(SiC)和氮化镓(GaN)需求因高压环境而增长 [11][13] - 自动驾驶级别提升(L2级普及,L3级超10%)推动传感器、连接芯片和高性能计算芯片需求增长 [15][17] - 软件定义汽车采用区域架构,减少ECU数量但增加高性能SoC、AI加速器和高速存储芯片需求 [20] 服务器与网络 - 生成式AI推动数据量指数级增长,2030年服务器市场超3000亿美元,AI加速器需求占比达50% [27][35] - 数据中心功耗预计2030年翻倍,云服务提供商自研ASIC以降低运营成本 [32][34] - 5G/6G网络和Wi-Fi 7升级推动网络设备需求,但电信设备半导体增长温和 [39][45] - 氮化镓射频芯片在基站领域占比超50%,预计2030年达90% [48] 家用电器 - 人工智能和物联网推动家电智能化,AI处理器和电源管理集成电路(PMIC)需求增长 [56][61] - Matter标准促进设备互联,多协议连接集成电路需求上升 [63] - 可穿戴设备采用多种传感器(如运动、健康监测),推动专用SoC和处理器发展 [68] 计算设备 - AI PC和AI智能手机推动神经网络处理器(NPU)采用,边缘AI需求增长 [78][83] - 低功耗LPDDR DRAM通过代际升级降低功耗(LPDDR6较LPDDR5降耗50%),支持高性能移动计算 [85] - 图像信号处理器(ISP)因多摄像头模块和高分辨率传感器需求而升级 [89] 工业领域 - 医疗机器人手术占比从2010年2.1%升至2020年20%,推动MEMS传感器和GPU需求 [99] - 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从2016年900吉瓦增至2023年2000吉瓦,2030年预计达5500吉瓦,碳化硅功率半导体需求增长 [105][106] - 智能制造推动传感器、MCU和连接集成电路需求,工厂自动化向更高级别发展 [111][112] - 全球国防预算从2015–2022年平均2万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万亿美元,推动高可靠性半导体需求 [116] 供应分析 设计与制造 - 半导体设计成本因先进节点复杂性上升而激增,行业需超30万名工程师(现仅20万名) [128] - 专用芯片(ASIC/ASSP)需求增长,以弥补通用芯片在性能、能效和可靠性上的不足 [129] - 逻辑芯片产能向更小节点转移,7nm以下节点受益于AI和HPC需求,22–28nm节点可能供过于求 [161] - 2024–2030年全球晶圆厂支出超1.5万亿美元,相当于过去二十年总和 [153] 技术与材料创新 - 晶体管架构从FinFET转向全环绕栅极(GAA),CFET和Forksheet有望2030年代初商业化 [171] - 碳化硅和氮化镓宽禁带半导体因高效能需求增长,但供应受限于晶圆生产和外延工艺 [190][191] - 高带宽存储器(HBM)因AI训练和推理需求成为关键组件,供应链瓶颈可能持续存在 [178][181] 区域战略与产能分布 - 美国通过《芯片法案》补贴先进逻辑制造,中国聚焦成熟节点和DAO半导体自给自足 [153][168] - 韩国保持存储器领导地位,投资DRAM和HBM;日本重振半导体产业,专注汽车和功率器件 [168][176] - 封装技术成为性能提升关键,先进封装推动异构集成和Chiplet架构发展 [192]
2nm,不可或缺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9-15 10:14
公众号记得加星标⭐️,第一时间看推送不会错过。 来源 : 内容 编译自rapidus 。 半导体是当今数字社会的基石,它不断发展,以提供更快的速度和更强大的处理能力。这些进步背后 的关键驱动力是电路微型化——不断缩小晶体管尺寸,以便在单个芯片上容纳更多晶体管。如今,半 导体行业正在迈入2纳米(2nm)时代,这是迄今为止最先进的技术。 在半导体制造中,"工艺节点"一词指的是制造技术的代数,通常以纳米为单位。纳米数越小,表示处 理能力越强,能够绘制更窄的电路线。虽然这些数字过去直接反映晶体管的物理栅极长度,但现代结 构已将节点名称与实际尺寸分离开来。如今,像 2 纳米这样的节点名称大致反映了代际进步,通常每 代都会经历 0.7 倍的微缩趋势。节点微缩对性能、集成度、成本和功率效率有着显著的影响。更小的 晶体管缩短了电子的传播距离,加快了开关速度并提升了性能。更高的晶体管密度使每个芯片能够承 载更多功能,同时增加每个晶圆的芯片数量可以降低制造成本。此外,减小的栅极尺寸降低了开关所 需的电荷,从而降低了功耗——这对于电池供电设备和数据中心的能源效率来说是一个关键因素。 工艺制程的微缩提升了半导体设计的各个方面:性能、 ...
“一带一路”俄罗斯台灯市场消费结构分析及投资潜力评估预测报告(2025版)
搜狐财经· 2025-09-15 09:52
市场规模与增长:随着全球经济的稳步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台灯市场规模持续扩大。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台灯市场正以年均5%左右的速度稳步 增长。其中,亚太地区由于人口基数大、经济增长迅速,已成为全球台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力。 报告发布方: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专业权威编制服务机构(符合发改委印发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要求)-中金企信国际咨询:集13年项目编制服务经验为各 类项目立项、投融资、商业合作、贷款、批地、并购&合作、投资决策、产业规划、境外投资、战略规划、风险评估等提供项目可行性报告&商业计划书编 制、设计、规划、咨询等一站式解决方案。助力项目实施落地、提升项目单位申报项目的通过效率。 一、台灯市场概述 台灯,作为照明设备的一种,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学校等多种场景。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台灯的功能也从单一的照明向装饰、健康、智能等多元化 方向发展。尤其是护眼台灯,已成为家长和学生群体的新宠,其对于预防青少年近视、提供均匀光照、减少眩光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二、市场现状分析 数据整理:中金企信国际咨询 竞争格局:当前台灯市场品牌众多,竞争异常激烈。国际知名品牌如飞利浦、欧司朗等凭 ...
锐明技术20250912
2025-09-15 09:49
**锐明技术电话会议纪要关键要点分析** **一 公司财务表现与未来预期** * 公司2021-2022年因宏观经济不佳及国内疫情影响表现欠佳[2][3] * 2023年起公司生产和海外客户需求好转[2][3] * 预计2024年利润继续修复[3] 2025年利润达4亿元 同比增长近40%[2][4][11] * 对应2025年估值约20倍 在物联网或AI应用领域具吸引力[2][4][11] * 下半年增速预计为20%左右 较上半年稍慢[2][5] **二 市场战略与业务结构** * 公司国内外业务占比为五五开[2][6] * 未来重心倾向海外市场 因海外业务毛利率高达50%-60% 远高于国内业务的20%[2][6] * 国内业务近年来明显收缩[2][6] **三 行业背景与产品定位** * 商用车信息化发展分为四代 公司绝大部分收入来自第三代产品(AI 5G 高清视频)[2][7] * 第三代产品单价为300-2000美元[2][7] * 全球第三代产品渗透率不足4% 北美领先约18% 欧洲约4%[2][7] * 第四代产品引入AI大模型 提高识别准确性 目前贡献小部分收入[7] **四 核心业务与解决方案** * 全球商用车总量约1.9亿辆 其中货运车辆1.2亿辆 是最大细分市场[2][8] * 货运车辆解决方案占公司收入比重近一半[2][8] * 公司提供驾驶室行为识别 货箱外部辅助驾驶(如盲区检测) 货箱内部监测(如温湿度检测 防盗监测)等全方位解决方案[2][8] * 硬件软件均为标品 发货周期较快[8][9] **五 技术应用与竞争格局** * 第三代技术可事前干预驾驶行为以降低事故率 主流应用包括防碰撞 前车跟踪 盲区监测 行人防碰撞等[2][10] * 公司能提供自动驾驶和辅助驾驶技术[10] * 在中东及欧洲面临竞争对手如Mobai[10] * 公司全球出货量预计占10%-20% 排名领先 仅次于美国SamSara[4][11] **六 行业发展与公司价值** * 全球商用车信息化正从第二代向第三代演进 渗透率低但价值量提升显著[4][11] * AI大模型引入将进一步提升产品价值量[4][7][11]
守牢碳排放数据质量关
经济日报· 2025-09-15 06:35
中办、国办近日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对全面加强碳市场建设作 出系统性部署。多项措施聚焦提升碳排放数据质量,并明确提出"加强碳排放数据质量全过程监管"。 严厉打击弄虚作假。数据造假,利益驱动是主因。对企业而言,过多的碳排放需要更高的履约成本。从 以往造假案例看,第三方技术服务机构专业性和独立性缺失,也使数据质量大打折扣。此次《意见》明 确,加大违法违规行为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弄虚作假行为,释放出从严监管的信号。要继续加强机构资 质管理,让核查质量不过关、审核流于形式的机构退出市场。对弄虚作假保持高压严打,提高违法成 本,防止技术服务机构与控排企业形成利益合谋。 碳排放数据质量,关乎全国碳市场建设,更关乎绿色低碳转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只有每一份数据都真 实可靠,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才具备坚实的实践支撑。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碳排放数据的形成和归集,涉及排放单位、技术服务机构、相关主管部门等多个主体,《意见》提出加 强"全过程"监管,明确了各方责任和具体措施,将推动源头管理和事中事后监管协同,进一步强化碳排 放数据质量管理。各方应以此为契机,积极落实相关要求,持续完善碳排放数据质量 ...
广州支砂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 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搜狐财经· 2025-09-15 05:20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广州支砂捕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陈顺强,注册资本2万人民币, 经营范围为专业设计服务;文艺创作;图文设计制作;礼仪服务;市场营销策划;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 动;企业形象策划;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互联网销售 (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广告发布;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动漫游戏开发;数据处理服务; 数字内容制作服务(不含出版发行);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物联网技术服务; 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字文化创意软件开发;网络与信息安全软件开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公共服务 平台技术咨询服务;网络技术服务。 ...
石家庄科林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9-15 04:57
行业背景与技术发展 - 智能电网行业受益于信息化和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 包括大数据 云计算 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广泛应用[1] - 智能电网实现精准数据采集 高效能源管理和优化电力调度 提升电网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和个性化电力服务[1] - 公司需加大研发投入 强化科技创新项目研究 积极探索人工智能 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技术应用[1] 研发活动与技术创新 - 在工商业储能和微电网系统开展虚拟同步机 降准降耗和智能调度等研发活动[1] - 在智能用电领域推进单三相电能表和AMI系统研发以提升电能表产品竞争力[1] - 在智能用电领域推进软硬件自主可控工程 逐步实现关键元器件国产替代[1] - 在电气设备领域研发高压快速开关成套设备相关核心技术 包括快速保护 选相分合闸 快速驱动 低压侧恒张力箔绕 铁心零应力支撑和高分子材料填充等[1] 资本结构与融资需求 - 公司融资以银行贷款为主 截至2025年6月末资产负债率为62.33%[1] - 本次发行将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降低负债水平 提高短期偿债能力并拓宽融资渠道[1] - 募集资金到位后公司资产总额和净资产额均增加 营运资金得到有效补充 资本实力提升 进一步增强偿债能力和抗风险能力[1] 发行方案细节 - 发行股票种类为境内上市人民币普通股(A股) 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9] - 采取向特定对象发行方式 在经上交所审核通过并获得证监会同意注册决定后的有效期内择机发行[11] - 发行对象为石家庄海信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共1名特定发行对象 以现金方式认购全部股票[13] - 定价基准日为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决议公告日 发行价格为16.19元/股 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16] - 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92,649,783股 且不超过发行前公司总股本的30%[18] - 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150,000万元[20] - 发行对象认购股份自发行结束之日起三十六个月内不得转让[21] - 发行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24] - 发行前公司滚存未分配利润由发行完成后新老股东按持股比例共同享有[26] - 发行决议有效期为自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相关议案之日起十二个月[28] 股权结构与控制权 - 截至目前海信网能持有公司140,907,834股A股股票 占比34.94% 并通过表决权委托合计控制公司44.51%表决权 是公司控股股东[3] - 海信集团控股公司持有海信网能92.64%股份 是公司间接控股股东 并通过海信网能控制公司44.51%表决权[3] - 按本次发行股票数量上限92,649,783股计算 发行完成后海信集团控股公司间接控制股份数量增加至233,557,617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47.09% 表决权数量增加至328,628,375股 占发行后总股本54.87%[3] - 公司控股权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有利于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并维护中小股东利益[3] 公司经营与财务影响 - 本次发行后公司资本实力与资产规模提升 抗风险能力增强 有助于提高综合竞争力和市场地位 促进长期可持续发展[2] - 发行完成后公司主营业务范围和结构不会发生重大变化[2] - 公司总资产与净资产规模同时增加 财务结构进一步优化 资产负债结构更趋合理[2] - 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得到改善 偿债能力增强[2] 公司治理与程序事项 - 公司第五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于2025年9月14日召开 应出席董事7名 实际出席7名 由副董事长史文伯主持[5] - 会议审议通过12项议案 包括符合发行条件 发行方案 预案 论证分析报告 募集资金使用可行性分析报告等[6][9][31][33][35] - 所有议案均获通过 其中10项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5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 关联董事陈维强和史文伯回避表决[7][10][12][15][17][19][22][25][27][29] - 股东分红回报规划和召开股东大会议案表决结果为同意7票 反对0票 弃权0票[45][53] - 议案尚需提交公司股东大会审议[8][30][32][34][37][39][43][45][51] - 公司定于2025年9月30日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52] - 公司不存在向发行对象提供保底保收益承诺或财务资助补偿的情形[57] - 公司最近五个会计年度不存在通过配股 增发 可转换债券方式募集资金的情况 前次募集资金到账时间已超过五个会计年度 无需编制前次募集资金使用情况报告[40][58]
实探第十九届榆林国际煤博会:煤炭行业逐“绿”向“智”
证券日报· 2025-09-15 00:13
行业智能化转型进展 - 煤炭行业加速迈入无人化智能时代 涵盖巡检、掘进、支护等38种类型机器人[1] - 全国智能化煤矿由不足200处增至近千处 智能化采掘工作面由494个增至1806个[3] - 超过1.6万个固定岗位实现无人值守 煤矿智能开采产能占比超过50%[3] 区域智能化建设成果 - 榆林市建成智能化矿井31处 智能化采煤工作面85个 智能化掘进工作面70个[3] - 涉及年总产能近4.46亿吨 智能化产能占生产矿井总产能78.7%[3] - 榆林煤矿智能化建设走在全国前列[3] 企业技术应用案例 - 伯特利智能拣矸机器人每小时抓取6000次 可处理600mm粒度物料 最大抓取重量100公斤[1] - 曹家滩矿业构建"11431"智慧矿山体系 涵盖116个子系统[4] - 通过六代智能化迭代实现采掘支破运一体化掘进作业[4] 智能设备应用场景 - 特玛斯派克井下防爆安装机器人用于风水管路作业 避免高空作业风险[2] - 中煤陕西灭火机器人支持1公里远程操作 执行拖拽水带灭火任务[3] - 陕西能源凉水井煤矿投运19个智能化采煤工作面 实现24处固定场所无人值守[4] 通信技术升级 - 陕西能源赵石畔煤电采用5G SA独立组网 网络时延低至1毫秒[5] - 支持百万级终端设备连接 将成为陕西首个全厂5G覆盖发电企业[5]
司南导航(688592):高精度上游引领者 新兴业务加速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9-14 20:30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1亿元 同比增长41.82% 较去年同期增加5028.38万元 实现两年连续上涨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72.34万元 同比下降218.32% 若扣除885.68万元股份支付影响 净利润为613.34万元 同比增长166.48% [1] - 2024年全年营收4.13亿元 同比增长0.28% 归母净利润-3305万元 同比下降179.03% 主因毛利率下降 销售及研发费用增加 以及对土默特右旗曼巧沟矿业等大额应收账款计提近1900万元信用减值 [1] 业务构成 - 产品涵盖高精度GNSS芯片(包括QC7820、Quantum III、Quantum-IIIA等型号) 核心板卡/模块(包括K901、K902、K922等) 接收机等数据采集设备终端(包括鲁班系列如Lu8/Lu5、T系列如T80/T60AR、N系列如N9/N1 RTK接收机及专用数据采集终端)以及系统解决方案(包括智能驾驶与数字施工系统、形变与安全监测系统等) [2] - 在无人机领域推出K8、K9系列模块 以更优性能、更小尺寸和更低功耗支撑植保、物流等领域精准飞行市场拓展 [2] - 在智能驾驶领域开发K802A、K902A车规级模块及M900组合导航接收机 满足复杂环境下高精度定位需求 已融入上汽等整车企业生态链 保障智能重卡超700万公里运营 [2] 增长驱动 - 营收快速增长得益于高精度卫星导航定位产业市场拓展与业务模式成熟 [1] - 2024年中标1.45亿元(含税)GNSS/MET水汽观测站采购项目并签合同 预计利好2025-2026年业绩 [1] - 依托自主高精度北斗/GNSS技术及产品 为物联网领域万物互联移动终端提供全产业链高精度PVTA传感器支撑 [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6/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4亿元、6.9亿元、8.5亿元 [3] - 预计2025/2026/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92万元、4317万元、6242万元 [3] - 预计2025/2026/2027年EPS分别为0.19元、0.54元、0.78元 对应PE分别为259倍、89倍、62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