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网红经济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青年大湾区创新智慧论坛暨阳东青企协第二届就职典礼成功举办
大湾区青年创新与交流合作 - 香港阳东青年企业家协会第二届就职典礼在香港举行 吸引150余位政府 学界 商界嘉宾及青年代表参与 [1] - 新任协会主席庄守堃表示将发挥桥梁作用 促进香港与阳江及大湾区青年交流合作 [1] - 中共阳东区委常委郑史生展现内地城市发展活力及与香港合作愿景 [1] 创新智慧论坛热点主题 - 香港特区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副局长胡健民等嘉宾发言体现对大湾区发展的高度重视 [2] - 高Sir强调网红经济作为新经济形态的潜力 可助力香港青年向上流动及突破发展瓶颈 [2] - 其他嘉宾分享标准推动创新 低空经济等主题 体现香港青年创新精神 [2] 合作项目启动 - 四大活动揭牌仪式包括粤港澳大湾区标准及创新协会 大湾区中医药技能培训计划 湾区体育节 粤港澳自媒体达人培训计划 [2] 协会委任与嘉宾阵容 - 高Sir被委任为香港阳东青年企业家协会专业顾问 承诺为青年创业就业贡献力量 [3] - 出席嘉宾包括香港特区政府官员 全国政协委员 企业创始人 立法会议员等各界人士 [3] 活动影响 - 活动搭建香港与内地城市青年交流平台 激发创新智慧与创业热情 [3]
创始人纷纷下场当网红带货,医疗领域也要出一个“雷军”?
36氪· 2025-06-07 09:57
医疗创始人直播带货现象分析 核心观点 - 医疗行业创始人高调直播带货成为新趋势,打破传统高管形象,背后反映业绩焦虑与流量红利争夺 [1][3] - 创始人IP带货效果显著,但面临科学伦理争议与监管风险,需平衡营销与技术价值 [14][15] - 雷军模式成为行业标杆,但医疗行业特殊性决定其难以完全复制"网红经济"路径 [16][17] 行业驱动因素 - **业绩压力**:科伦药业2025年Q1营收43.9亿元(同比-29.4%),净利润5.8亿元(同比-43%),集采政策加剧现金流压力 [7] - **流量红利**:中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2024年增2亿),网购用户占比88%,医美器械单日销量突破700万元 [8] - **品牌优势**:创始人带货增强消费者信任感,薇旖美通过小红书实现年营收超10亿 [8][9] 典型案例数据 - **短期爆发力**:众生药业董事长20分钟带货百万,鲁南制药双十一创3000万营收,东软医疗99.9万元CT产品售罄 [11] - **平台选择**:医美行业88%用户通过小红书获取信息,日活1.2亿用户形成精准流量池 [13] 潜在风险 - **科学争议**:华大基因益生菌、科伦药业麦角硫因胶囊被质疑缺乏科研验证 [14] - **监管处罚**:博瑞医药董事长因违规宣传未上市减重药遭证监会警示 [15] 雷军模式借鉴 - **IP打造**:雷军抖音粉丝4500万,小米SU7直播2小时获9万订单,通过持续内容输出(125条短视频)维持热度 [7][16] - **行业适配性**:消费型医疗产品(如医美、家用器械)更适合直播,创新药与高端器械仍需技术主导 [17][18] 长期发展争议 - **技术vs营销**:头部医疗企业成熟期需"去创始人化",过度营销可能削弱研发投入 [18] - **流量转化**:需将短期流量转化为制度与技术硬实力,方能实现行业周期穿越 [18]
无人记得江小白
新浪财经· 2025-05-27 09:40
公司发展历程 - 2012年横空出世,以100ml小瓶装、低度化瞄准年轻市场,打破传统白酒"重口""老气横秋"的刻板印象,立志成为"年轻人的第一瓶酒" [3] - 2013年至2019年营收从5000万飙升至30亿,翻了6倍,在小瓶酒市场抢下20%的市场份额 [5] - 2020年后市场份额暴跌至0.5%,不再公布销售数据 [5] - 2024年将集团名字从"江小白酒业"改名为"瓶子星球",转型为以低度新酒饮为主 [13] 营销策略 - 以微博、微信为主要阵地进行营销,各种伤痛文学式小金句引发消费者自发性传播 [3] - 2013年创始人陶石泉获得年度中国杰出营销人金鼎人物奖 [5] - 2025年梅见新年营销文案因"不尊重女性"引发争议,随后道歉 [8] 产品与品质 - 旗下所有白酒产品采用纯粮固态发酵酿造工艺,执行小曲固态法白酒国标 [11] - 网络评价多为"难喝""塑料酒精味""酒精兑水",风评较差 [12] - 40度100ml零售价约15元,性价比低于牛栏山、红星等竞品 [12] 转型与新业务 - 2019年推出果汁酒"果立方"系列和青梅酒系列"梅见",切中年轻人低度+果味喜好 [5] - 2024年低度新酒饮业务增长30%,"梅见"突破1个亿级销售城市、20个千万级销售城市 [13] - "果立方"在郑州、杭州等5个城市销售额破千万,核心城市增长超210% [13] 行业竞争 - 低度酒市场规模从2020年200亿元跃升至2024年超570亿元 [15] - RIO在2023年营收32.41亿元,江小白品牌力和产品力不足 [15] - 传统白酒巨头如茅台、五粮液、洋河纷纷推出低度酒新品,竞争加剧 [15] 挑战与前景 - 新酒饮赛道门槛不高,追求新鲜感是永恒主题,难以长久占据年轻人心智 [16] - 需以产品品质打动人心,而非依赖营销 [18] - 白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企业浮沉将继续 [18]
靠柴火气出圈的乡村面包店,还能火多久?
36氪· 2025-05-23 14:23
乡村窑烤面包店行业现状 - 乡村窑烤面包店成为新晋网红餐饮业态,主打欧包和咖啡饮品,人均消费30-50元,并开设烘焙课堂和研学活动以增强体验 [1] - 门店多选址于依山傍水的乡村风景区,装修风格以田园风为主,叠加情绪价值吸引城市消费者 [4][7] - 典型门店案例:湖南郴州河边边窑烤面包屋开业半年即生意火爆,高峰期座无虚席;彭州友人森林面包店2024年接待超万人次;襄阳白云村窑·远面包房客户回购率达50%,日均营业额近万元 [1][5] 产品与运营特点 - 窑烤面包采用土窑柴火四五百度高温烘制,形成外皮焦脆、内部蓬松的独特口感,并自带柴火气差异化卖点 [7] - 产品主打"现制""纯天然""无添加"健康标签,原料选择注重天然属性以强化竞争力 [7] - 部分门店结合咖啡、围炉煮茶等业态,并通过小程序配送服务延伸消费场景 [5] 市场挑战与风险 - 性价比争议突出,部分消费者认为客单价过高(如4个面包100多元),且口感与宣传不符 [9] - 行业可复制性强导致竞争加剧,例如安吉县短期内新增4家同类门店,市场趋于饱和 [11] - 新鲜感消退后客流下滑明显,湖南郴州门店主理人指出"旅游式消费"难以形成长期粘性,需探索场景创新 [12]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需通过持续产品迭代和场景创新(如丰富户外休闲生态)将"网红经济"转化为"长红模式" [13] - 核心挑战在于平衡乡村场景的稀缺性与产品力,避免因同质化竞争陷入价格战 [11][12]
网红与MCN机构,注定相爱相杀
新京报· 2025-05-22 20:54
网红与MCN机构纠纷现状 - 网红经济蓬勃发展背景下,网红与MCN机构在利益分配、内容控制、IP归属等问题上矛盾频发,成为行业焦点 [1] - 典型案例包括李子柒与微念的IP归属纠纷、董宇辉与东方甄选利益分配博弈、隋坡与毫末MCN的公开对战 [1] - 裁判文书网显示以"主播"和"合同纠纷"为关键词的诉讼文书近万份,解约、跳槽、违约、赔偿是高频争议点 [3] 纠纷核心矛盾点 - **利益分配不均**:网红商业价值提升后,原有分配机制未能及时调整,创作者贡献与回报不对等(李子柒案例中微念侧重长期运营收益,李子柒主张IP创造者权益) [2] - **合同条款失衡**:MCN主导的格式合同常含模糊宽泛条款,2024年上海案例显示某网红被索赔200万违约金最终被法院认定过高 [3] - **IP运营冲突**:MCN"去人格化"商业运营与网红个人品牌化需求存在根本矛盾(隋坡新账号反超原账号证明用户追随人格化IP) [4] 纠纷对行业影响 - **对网红影响**:职业发展受限、经济赔偿压力、声誉受损风险 [6] - **对MCN影响**:品牌价值受损(微念因李子柒纠纷承受舆论压力)、运营成本增加(法律诉讼资源消耗)、业务受直接冲击(董宇辉离开导致东方甄选需培育新IP) [6] - **行业生态变化**:引发信任危机促使网红加强合同审查,MCN强化背景调查与风险评估 [6] 行业改进路径 - **合作模式创新**:探索IP共有化、阶梯式分成、会员制等模式,推动MCN从"流量中介"向"内容服务商"转型 [7] - **合同机制优化**:明确利益分配/IP归属/竞业限制等关键条款,保持合同灵活性以适应市场变化 [7] - **分配机制改革**:引入第三方评估网红商业价值,平衡个人贡献与机构运营成本 [7] - **法律监管完善**:需相关部门健全法规制裁不合理条款与恶意诉讼行为 [7] 行业发展趋势 - 当前纠纷是创作权与商业化矛盾的必然过程,未来需通过权利义务再平衡推动内容产业良性变革 [8]
粤开市场日报-20250522
粤开证券· 2025-05-22 16:39
报告核心观点 - 2025年5月22日A股主要指数多数收跌,个股跌多涨少,沪深两市成交额缩量,申万一级行业除部分外全部下跌,部分概念板块涨幅居前 [1] 市场回顾 - 指数涨跌情况:沪指跌0.22%收报3380.19点,深证成指跌0.72%收报10219.62点,科创50跌0.48%收报990.71点,创业板指跌0.96%收报2045.57点;全市场4451只个股下跌,882只个股上涨,77只个股收平;沪深两市成交额合计11027亿元,较上个交易日缩量707.55亿元 [1] - 行业涨跌情况:申万一级行业除银行、传媒、家用电器外全部下跌,美容护理、社会服务、基础化工等行业领跌 [1] - 板块涨跌情况:涨幅居前概念板块为银行精选、智能音箱、多模态模型等 [1]
一年连关三家,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为什么不红了?
36氪· 2025-05-19 17:20
曾经,网红书店都是各个城市的打卡目的地,不少年轻人都会把约会地点选在网红书店,甚至网红书店成为了一众文艺青年们最喜欢的地方,然而就在最近 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就接连关门,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一、一年连关三家的网红书店? 据21世纪经济报道的消息,曾红极一时的网红书店,又一家门店正式闭店!2025年4月,在经历三个月的停摆后,茑屋位于上海静安MOHO商场的书店 TSUTAYA BOOKSTORE正式宣布闭店,让许多人叹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来到位于江宁路699号的静安MOHO商场,发现该商场目前几乎处于半停摆的状态。商场地下两层至地上四层,约半数店铺空置,客流 稀疏,只有一楼的服务台前坐着客服人员。许多买手店和潮流品牌店都已关停,所剩不多的餐饮店冷冷清清。 原先茑屋书店所在的三楼大半平层,已经被新开业的网红健身房Change健身中心占据——与整座商场的冷清形成对比,这里反而是人气高地。 茑屋书店在日本文化消费市场不啻传奇般的存在。成立40余年,茑屋书店在日本开枝散叶,顶峰时门店超1400家,会员覆盖超半数国民。 首创书籍区与星巴克融合模式的六本木之丘TSUTAYA TOKYO ROPPONGI,创造集超美大型 ...
京津冀企业携16个前沿项目来汉“育种”
长江日报· 2025-05-16 11:46
乡村振兴与文旅产业 - 返乡村民杨和平在武汉江夏区湖泗漍海洋村经营民宿,家乡的螃蟹、莲藕成为网红产品,体现武汉的磁吸效应带动乡村经济转型 [1] - 北京武汉企业商会会长杨驰升追加7.3亿元投资武汉阳森·湖泗漍海洋生态谷二期项目,计划年底动工,结合有机农业与乡愁经济 [2] - 光束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计划通过文旅部武汉市网红经济实践基地项目,三年培育万名农副产品直播人才,推动湖北名品通过网红经济出圈 [2] 跨区域产业协同 - 京津冀30多家企业参与武汉行座谈会,带来16个"金种子"项目,探索"需求牵引+场景验证+政策护航"的跨区协同模式 [2] - 寒序科技(北京)计划在武汉设立磁概率计算芯片研发基地,依托本地产业集群解决芯片封装关键需求 [2] - 上海磐易科技将在武汉建立研发基地,服务机场高铁安防,并与本地车企合作开发运输场景,已获多个武汉客户意向 [2][4] 产业集群与招商引资 - 座谈会项目精准对接武汉"965"产业集群,覆盖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七大领域,技术转化率超80% [4] - 武汉市投促局围绕"51020"现代产业集群开展专题招商活动,聚焦区域协同发展,推动资源要素集聚 [4]
北美消费市场,正在发生哪些变化?
虎嗅· 2025-05-14 17:22
泡泡玛特北美市场表现 - 泡泡玛特旗下LABUBU 3 0玩偶在洛杉矶引发通宵排队抢购热潮[1] - 公司2024年营收达130 4亿元 市值突破2300亿元[3] - 美洲市场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895%至900%[3] 北美消费市场格局变化 - 传统零售巨头梅西百货计划2025年关闭65家门店 三年内共关闭125家门店[3] - Forever 21于3月18日宣布破产 全球最大连锁药店沃博联以不足巅峰市值十分之一价格被收购[3] - Dollar General Food Locker Party City Big Lots等传统零售商宣布大面积关停[3] 新消费品牌崛起案例 - 医疗健康品牌Hims Hers估值较IPO时暴涨230%[4] - 个护品牌Native通过场景化产品矩阵实现品类破圈[4] - Kylie Cosmetics通过社交资产货币化实现百亿估值 W Labs以Z世代叙事重构个护品牌形象[4] Hims Hers商业模式分析 - 2024年营收14 77亿美元 同比增长69% 毛利率达83%[9] - 订阅用户数220万 用户年均复购率68% 长期订阅用户占比81%[9] - 通过仿制药平价策略 药品价格比常规渠道低30%至50%[17] - 订阅收入占比超90% 订阅式健康管理服务推出6个月内用户占比达57%[20] Hims Hers发展策略 - 2017年以男性性健康和脱发治疗切入市场 首年营收2700万美元[22] - 2018年推出女性健康品牌Hers 拓展痤疮治疗 心血管健康和心理健康等垂直方向[23] - 2024年Hers用户增长48% 新增生殖健康和更年期管理服务 预计2025年收入贡献超15%[24] - 通过快速新增Zepbound Mounjaro和利拉鲁肽仿制药应对司美格鲁肽短缺危机 股价较2023低点上涨150%[26] Native品牌发展路径 - 2017年被宝洁以1亿美元收购 年营收突破1亿美元 复购率超50%[29][34] - 以天然成分除臭剂切入市场 定价12-15美元填补中端市场缺口[30] - 通过小批量试产试销验证市场 消费者搜索量年增25%背景下天然除臭剂市场渗透率不足5%[31] - 加入宝洁后产品覆盖沃尔玛门店 实现48小时全美配送 产品线延伸至洗护防晒品类[37][38] 网红经济模式演变 - Kylie Cosmetics首款产品48小时内售罄 品牌估值达12亿美元[41] - W Labs通过多元化合作弱化单一网红绑定 塑造男子气概品牌形象[43][44] - Old Navy通过素人博主穿搭视频带动日韩销量增长35%[48] - Glossier通过定制化内容使官网访问量一周激增40%[49] 华人创业者案例 - 电动自行车品牌Velotric独立站销售额超1500万美元 获两轮融资[5][52] - 放弃价格战策略 通过深度用户访谈(团队400小时 创始人200小时)优化产品服务[57] - GrubMarket疫情期间转型B端供应链服务商 为农场提供数字化采购系统[58] - Tatcha品牌将内涵从"京都艺妓秘方"转向"现代东方智慧" 2024年营收逆势增长23% Z世代用户占比41%[59]
庄稼被踩踏,垃圾扔麦田,谁在“暴力打卡”?
央视网· 2025-05-13 10:31
核心观点 - 成都环城生态区的麦田景观因社交媒体传播成为网红打卡点,吸引大量市民前往,但导致农作物踩踏和垃圾遗留问题 [1][2][3] - 网红打卡现象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冲突在全国多地出现,包括四川绵阳、安徽池州、广东阳江等地,引发公众争议 [4][5][8][9] - 管理方尝试通过增设游览通道、观景平台、加强宣传和人员管理来平衡流量与农业生产,同时呼吁公众文明打卡 [16][17] 行业分析 网红经济与农业冲突 - 成都环城生态区133平方公里范围内有10万亩粮油产业带,至少20个"野生"网红点位因农作物景观走红 [1][3] - 四川绵阳帽儿山麦田因游客踩踏导致明显破坏,可能影响收成,当地政府考虑与承包户协商补偿 [5][7] - 安徽池州"孤独的树"麦田景观走红后,大量游客涌入导致周边农田损毁 [8] - 广东阳江稻田因游客踩踏拍照引发村民不满,强调拍照不应破坏庄稼 [9] 管理措施与规划 - 成都环城生态区计划在热门打卡点增设游览通道和观景平台,并增加安全管护人员、环境维护人员 [17] - 管理方安排垃圾清理人员,增设宣传标语和科普告示牌,特别是在农作物花期或采收期加强管理 [17] - 环城生态区主要打造了7个农业示范区,人流量较大,但10万亩连片农田本身具备网红打卡潜质 [3][16] 社会影响与公众行为 - 有游客凌晨4点花费50元打车前往网红麦田打卡,显示网红景点的高吸引力 [3] - 游客遗留气球等垃圾,踩踏出小道,甚至无视"禁止踩踏"警示牌 [2][5] - 公众被呼吁尊重农业生产,避免在流量狂欢中破坏他人利益 [17][18] 公司动态 - 成都天府绿道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环城生态区农业项目,回应网红打卡点问题并制定管理方案 [1][3][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