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6G
icon
搜索文档
InterDigital(IDCC) - 2025 Q1 - Earnings Call Transcript
2025-05-01 22:00
财务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EBITDA)和非GAAP每股收益均超过指引上限,总营收达2.11亿美元,高于Q1初始最高指引1.16亿美元和更新后的最高指引2.06亿美元 [5][13] - 2025年第一季度年化经常性收入(ARR)同比增长30%,达到创纪录的5.03亿美元 [14] - 第一季度调整后EBITDA近1.6亿美元,同比增长22%,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76%,较去年的49%增加27个百分点 [15] - 非GAAP每股收益同比增长18%,达到4.21美元,超过上调后的指引3.66 - 3.9美元/股 [16] - 第一季度运营现金流和自由现金流为负,流出分别为2000万美元和4700万美元,公司预计2025年自由现金流将较2024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16][17] - 重申2025年全年营收指引为6.6 - 7.6亿美元,预计调整后EBITDA在4 - 4.95亿美元之间,非GAAP每股收益为9.69 - 12.92美元 [19] 各条业务线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智能手机业务 - 智能手机业务收入同比增长超一倍,公司已与全球前十大智能手机厂商中的七家达成授权协议,覆盖近80%的全球智能手机市场 [5][6] - 朝着2027年智能手机业务实现5亿美元ARR的目标取得重大进展,智能手机收入增加了1.2亿美元 [15] 消费电子和物联网业务 - 与惠普签署新的多年授权协议,将其个人电脑授权使用公司的WiFi和视频解码技术,至此公司已授权超50%的PC市场 [7][8] 各个市场数据和关键指标变化 - 智能手机市场方面,公司授权市场份额从约50%增长到约80% [15] - PC市场方面,通过与惠普的协议,公司授权市场份额超过50% [8] 公司战略和发展方向和行业竞争 - 公司战略基于长期稳定的授权协议,超90%的收入来自长期固定费用协议,以此为平台进行研发投资、通过授权分享创新成果并为股东创造价值 [6] - 资本配置优先事项包括维持强大资产负债表、进行有机业务投资、探索无机增长机会以及通过股票回购和股息向股东返还多余现金 [17] - 公司是无线、视频和AI基础技术开发的领先者,工程师参与6G早期阶段,有望在2030年代推动多领域增长 [11] 管理层对经营环境和未来前景的评论 - 管理层认为目前宏观地缘政治环境和关税情况未对公司业务产生影响,公司业务围绕基础技术,通过全球标准流程分享并主要通过长期固定费用协议授权,受季度发货量波动影响较小,但会密切关注动态 [30][31] - 第一季度的进展为公司执行战略和实现长期增长奠定坚实基础,有望实现全年目标,有信心实现ARR的两位数复合年增长率,朝着2030年超10亿美元的目标前进 [6][15] 其他重要信息 - 公司将参加多个第二季度的投资者活动,包括芝加哥的William Blair Growth Conference、纽约市的Baird Consumer Tech and Services Conference、旧金山的Bank of America Tech Conference和伦敦的ROTH Conference [20] - 公司将于6月11日下午2点举办虚拟年度股东大会 [20] 问答环节所有提问和回答 问题1: 第二季度指引是否仅基于现有合同,未考虑新协议或仲裁结果 - 公司确认第二季度指引基于现有合同,不包括可能签署的新协议或仲裁结果 [27] 问题2: 宏观地缘政治环境对与客户的讨论和合作时间线有何影响,可转换债券的预期情况及对收益的处理方式 - 目前宏观地缘政治环境和关税情况未对业务产生影响,公司会密切关注;可转换债券2027年春季到期,是否转换取决于股价和相关特征,通常在更深入实值时才会提前转换,公司会积极监测资本结构并考虑最佳措施 [30][32][33] 问题3: 三星仲裁的最新情况和时间框架 - 目前无新进展,仲裁小组自去年10月最后一次听证会后一直在审议证据并撰写决定,公司对案件有信心 [37][38] 问题4: 迪士尼诉讼的进展情况 - 2月提起诉讼,已确认法庭日期,通常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并延续至明年年初,公司受数据及时提交的鼓舞,期待在诉讼中证明案件合理性 [39] 问题5: 公司对无机增长机会的关注程度和市场情况 - 探索无机增长机会是公司资本配置战略的自然环节,并非为实现2030年财务目标所必需 [40] 问题6: 消费物联网业务今年剩余时间的最佳前景和重要里程碑 - 消费物联网业务采用多支柱策略,最大机会仍在智能电视领域,正在与LG、TCL等合作;已授权超50%的PC市场;物联网和非蜂窝领域也有机会;车联网项目通过Avanti平台取得进展,4G覆盖率超80%,上季度有超六家新的5G汽车厂商签约 [44][45][47] 问题7: 从EBITDA到EPS建模时的税率情况以及可转换债券对利息和股份的影响 - 第一季度税率较低,预计全年略低,主要因股票薪酬归属带来较大税收扣除;非GAAP EPS对可转换债券稀释进行分母调整,具体细节可参考脚注中的敏感性表格 [48][49] 问题8: 诺基亚与亚马逊的视频流交易对公司视频流业务、迪士尼诉讼及与其他流媒体服务谈判的影响 - 该交易对行业是积极发展,表明大型流媒体业务需获得相关知识产权授权,但公司授权计划基于自身专利组合价值,将通过谈判和执法程序展示价值 [53][54] 问题9: 实现智能手机业务5亿美元经常性收入目标的增长来源,是现有合同续约提升还是新增客户 - 主要目标是增加使用公司技术的新客户成为被授权方,续约时会综合考虑市场份额、产品组合变化等多因素进行公平谈判 [57][58]
世嘉科技(002796) - 2025年4月3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30 17:50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4月30日15:00 - 17:00举办2024年度网上业绩说明会,地点为价值在线网络互动,接待人员有董事长王娟、独立董事张瑞稳、董事会秘书康云华、财务总监周燕飞 [2] 分红与业绩相关 - 2024年度合并口径和母公司口径可供股东分配利润均为负数,不具备现金分红条件 [2] - 2025年一季度亏损,原因是涉及春节放假开工不足 [3] - 目前不存在被ST的情形 [3] - 本期盈利水平关注公司披露的公告 [4] 业务与产品相关 - 主营业务包括移动通信设备业务和精密箱体系统业务 [3] - 马来西亚子公司于2024年10月正式营业,处于正常生产中,有助于提升全球竞争力 [2][3] - 4 + 4 cable free绿色天线项目完成预研,因下游需求变化量产时间放缓;厚膜印刷陶瓷滤波器预计未来两年开始陆续批量生产 [3] - 具备滤波器和天线两大移动通信设备产品的研发及生产能力,二者研发与上下游协同开发新技术、新工艺以降本增效 [4] 发展战略与目标相关 - 未来持续专注精密金属加工领域,巩固电梯轿厢系统优势,拓展专用设备箱体系统份额,发展移动通信设备领域,尝试拓展医用耗材领域 [3] - 2025年工作重点包括优化资源配置、推进降本增效、建设智能化储能钣金工厂、利用海外制造平台拓展海外客户、加大研发、夯实现有业务拓展新业务增量 [4] 技术与研发相关 - 持续跟踪6G技术发展动态,做好6G相关产品预研及技术储备 [2][3] - 研发投入与技术创新通过“战略聚焦、产业协同、人才驱动”布局,具体规划为锚定前沿技术与场景化创新、产品研发与上下游协同、引入高端研发人才完善培养与激励制度 [3][4] 降本增效相关 - 通过“集团协同、技术降本、流程优化”实现成本管控与效率提升,包括集团物资采购集中化管理、引入智能制造系统、流程优化共享系统提高周转率 [4] 行业前景相关 - 行业发展前景乐观,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将6G写入未来产业布局,6G研发推进、新能源领域需求激增带动相关产品需求,但面临技术、成本及国际竞争等挑战 [5] 投资者利益维护相关 - 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并切实执行,经营管理层努力提升业绩、优化资源配置为投资者创造价值 [4]
天邑股份(300504) - 300504天邑股份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430
2025-04-30 15:48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 年度营业收入 176,731.38 万元,同比下降 30.81% [10] - 2024 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 -26,425,411.15 元,同比下降 126.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7,849,165.52 元,同比下降 129.60% [2][11][16] - 2024 年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金额为 4,983.47 万元 [2] 公司应对措施 - 持续加强与国内通信运营商合作,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研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增加市场竞争力 [2] - 通过强化应收账款管理,优化库存结构,缩短交付周期降低资金占用等措施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2][3] - 2025 年继续深化“大市场、大项目、大客户”战略布局,以项目管理为抓手,持续优化运营体系,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积极培育新的增长点,围绕国内运营商市场与国际市场,推进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 [8] - 2025 年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做好现有产品迭代,紧跟算力、卫星通信等行业发展趋势谋求创新发展 [8] 行业发展前景 - 万兆光网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升级演进方向,是新型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其发展对拉动有效投资等方面具有重要支撑作用 [4] 公司研发情况 - 基于光纤、无线等行业及产品技术底座,围绕运营商客户和海外市场进行产品研发,2024 年推出 FTTR 微分布产品等组网设备以及云计算设备 [6][7] - 研发将聚焦 AI 及 AI 与通信设备融合、50G PON 与 6G 通信技术预研、卫星终端等领域开展重点项目研发 [11] - 暂未参加其他公司 10G 宽带网络研发,在 6G、卫星互联网方面暂未与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合作,6G 方面暂无相关产品 [6][7][9] 其他问题回复 - 对投资者建议管理层集团暂停减持 3 年的建议会及时反馈给公司管理层 [5] - 运营商的三千兆宽带提速涉及多种千兆终端产品,进行了数批次大规模设备集采,产品形态多样化,千兆网渗透率逐步提升 [6] - 2024 年末和 2025 年一季度末分别对存货进行减值测试,对可能发生减值损失的存货计提了存货跌价准备 [7] - 公司出口业务比例较小,受关税影响不大,制定了国际化市场拓展战略,积极参加国际展会,加强海外市场本地化销售队伍建设,加大新兴市场开发 [9] - 2024 年 12 月 18 日发布减持预披露公告,拟减持原因是个人资金需求 [12]
锗价驱动2024年业绩暴增,云南锗业如何破解现金流负增长困局?
华夏时报· 2025-04-30 10:17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67亿元,同比增长14.2%,归母净利润5309.56万元,同比大幅增长661.28% [2] - 业绩增长主因是锗价上涨带动材料级锗产品、红外级锗产品、光纤级锗产品价格上涨,以及磷化铟产品销量占比提升,整体毛利率上升9.58个百分点 [4][5] - 2024年归母净利润超越过去十年利润总和,材料级锗产品营收占比46.11%,红外级和光伏级锗产品分别占比15.04%和13.76% [4][5][6] 产品与业务结构 - 公司主营锗矿开采及深加工,产品包括材料级锗产品(锗锭、二氧化锗)、红外级锗产品(毛坯、镜片等)、太阳能电池用锗晶片、光纤级四氯化锗 [4] - 化合物半导体材料营收同比增长66.16%,占比从7.57%提升至11.02%,公司战略重心向下游深加工领域转移 [6][7] - 锗作为战略资源应用于半导体、航天、光纤通讯等领域,公司是国内最大锗系列产品生产商,产销量全国第一 [5] 现金流与存货 - 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3117.15万元,虽同比增长79.09%但仍为负值,连续两年净流出 [2][3][8] - 现金流紧张主因锗价上涨导致原材料采购现金支出增加,叠加备货需求,2024年末存货达6.91亿元,占总资产21.76% [8][9] - 2023年存货增加5480.71万元,应收账款减少1.53亿元,导致净利润与现金流差额达1.59亿元 [11] 未来战略 - 公司将重点布局光伏级、红外级锗产品及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拓展航天光伏、人工智能、6G等新兴领域 [7] - 计划通过产品结构调整提高高附加值产品占比,优化库存周转和材料利用率以改善现金流 [11]
美利信(301307) - 2025年4月2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9 21:18
经营目标与战略 - 2025年核心经营目标包括聚焦主营业务、加强科技创新、深挖降本潜能、建设海外工厂 [3] - 未来盈利增长点包括募投项目及安徽/北美工厂产能释放、主业优势增强、外部资源整合 [3] - 公司对机器人、半导体、无人驾驶等高景气行业进行长远布局且有技术储备 [6] 财务表现与改善措施 - 2024年收入增长14.73%但净利润下降220.58%,主因通信客户基站建设放缓导致该领域收入大幅下降 [4] - 利润下滑还因新工厂投产导致折旧/人工费用增长(产能未完全释放)及资产减值计提 [4][5] - 现金流改善措施包括优化债务结构、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10] 产能与工厂进展 - 北美工厂正推进量产准备,具体投产时间表未披露 [7][9] - 安徽工厂与募投项目逐步投产但产能尚未完全释放 [4] - 汽车结构件领域2024年已开拓新客户(因保密协议未披露详情) [9] 技术研发与行业布局 - 核心技术涵盖高真空压铸、高导热材料研发等9大领域,部分技术达国际水平 [7] - 通信结构件收入下滑因5G投资收缩,但公司已布局6G技术并与爱立信等客户保持合作 [10] - 机器人领域正根据客户需求进行技术研发和送样 [6][10] 客户合作与保密信息 - 与特斯拉、华为汽车、小米汽车等合作因保密协议无法披露具体产品及销售额 [5][6][10] - 半导体业务进展及潜在客户信息同样受保密协议限制 [8][10]
三旺通信2024年实现营收3.57亿元 深耕工业互联网加大关键技术研发投入
证券时报网· 2025-04-29 18:30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净利润3282.42万元 [1] - 2024年年度权益分派预案拟每10股派1.6元,合计派发现金红利1765.84万元 [1] - 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078.56万元,同比增长7.01%,净利润797.27万元 [1] 业务板块表现 - 2024年智慧能源行业实现营业收入1.91亿元,同比增长8.10% [2] - 智慧交通、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其他行业板块分别实现营业收入6130.16万元、3659.51万元、2705.42万元、4062.35万元 [2] - 工业交换产品、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解决方案类产品分别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5721.40万元、831.21万元 [2] - 工业网关及无线产品较上年同比增长9.52% [2] 公司战略与技术布局 - 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互联解决方案和服务商 [2] - 将持续加大工业通信、TSN、HaaS、工业AI、6G、工业控制等关键技术领域的研发投入 [2] - 深入研究AI技术融入工业通信产品,实现网络故障智能预测与快速修复 [2] - 积极布局6G、WiFi7、星闪等前沿通信技术研究 [3] - 探索6G技术在工业通信超低时延、超高可靠性场景中的应用潜力 [3] - 开发适用于工业场景的WiFi7产品,提升工业无线通信速率和稳定性 [3] - 参与星闪技术产业生态建设,推动其在工业设备互联中的应用 [3] 市场拓展计划 - 深耕智慧能源领域,挖掘新能源发电、电网智能化改造等细分市场需求 [3] - 持续加大成长市场和海外市场拓展力度 [3] - 积极开拓机器人、储能等新兴市场 [3] - 为机器人生产企业提供机内外通信系统 [3] - 为储能项目提供全周期高效安全通信方案 [3]
20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26.89% 信维通信新业务多点开花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44亿元,同比增长15.85%,归母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26.89% [1] - 2025年第一季度业绩受战略投入和海外布局影响阶段性承压,预计从第二季度开始逐步改善 [1] - 公司上调股份回购方案,回购资金总额由2-4亿元调整至3-6亿元,回购价格上限由25元/股上调至30元/股,截至3月31日已回购1510万股,成交金额2.68亿元 [1] 商业卫星通信业务 - 商业卫星通信成为公司第二大下游应用领域,业务规模持续扩大 [2] - 公司是卫星领域重要供应商,提供基于LCP材料的高性能毫米波天线解决方案,已成功向北美大客户供货 [2] - 高频高速连接器在服务器和汽车领域取得突破,预计2026年在工业、航空领域实现新突破 [2] 智能汽车业务 -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被政府工作报告列为新一代智能终端,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出台试点政策推动产业发展 [3] - 公司取得部分国内外主机厂及Tier1供应资质,在车载天线、无线充电、连接器等产品达成明确合作方向 [3] - 预计未来2-3年智能汽车业务将为公司成长提供支撑 [3] 智能家居业务 - 2024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达1558亿美元,2017-2024年复合增长率21.52%,中国未来3-5年有望翻倍增长 [4] - 公司依托天线、无线充电等核心产品布局智能家居领域,已开拓智能安防、智能音箱等重要客户 [4] - 高精密结构件产品取得新进展,为客户提供轻薄不锈钢电池壳 [4] 战略布局 - 公司持续深耕消费电子、商业卫星通信、智能汽车行业 [4] - 前瞻性布局6G、7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领域 [4]
通宇通讯20250428
2025-04-28 23:33
纪要涉及的公司 通宇通讯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经营成果** - 2024 年营收约 11.94 亿元,同比降 7.71%;归母净利润 4138.51 万元,同比降 49%;扣非净利润约 -165.63 万元,同比涨 91.59%;经营现金流净额从 -4240.31 万元改善至 -151.63 万元;毛利率从 20.17%涨至 22.21%;费用减 1295 万元;海外业务收入从 3.36 亿元增至 4.3 亿元,同比增 20.27%;卫星通信业务收入达 4280.02 万元[2][3][4] - 2025 年一季度营收约 2.5 亿元,同比增 6.08%;归母净利润 1118.2 万元,同比增 128%;扣非净利润 386.81 万元,同比增 157%;海外收入占比达 53%创历史新高[2][4] - **市场表现** - 国内市场因运营商投资缩减业务下滑,但研发与降本增效缓解不利影响[5] - 海外市场受益于“一带一路”国家业务拓展,卫星通信业务增长,交付多个地面终端项目[5] - **卫星通信进展** - 2017 年布局,2024 年显成效,交付 12 个地面终端项目,2025 年预计交付更多[6] - 高铁动车、星载相控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进入样品或小批量交付阶段,低轨相控阵终端产品达行业先进水平[2][6][7] - 承担卫星载荷天线研制任务,入围上海云信卫星应用终端项目[7] - **发展战略** - 创新驱动,稳抓传统业务,聚焦 5G 和 6G 核心技术突破[8] - 拓展海外市场,加强气象天线领先优势[8] - 布局卫星通信全产业链,构建天地一体化网络,抓低空经济机遇[8] - 加大研发投入,吸引人才,成全球通信领军企业[8] - **收入利润驱动因素及占比** - 一季度海外订单同比增超 25%,海外收入占比从 36%升至 53%,来自中东、东南亚和俄罗斯等市场,因 4G 基站需求、建设高峰期及高毛利产品出口增加,卫星通信业务贡献显著[8][9] - 国内业务因运营商投资放缓下滑 30% - 50%,降本增效和定制化天线维持毛利稳定[9] - **研发情况** - 2024 年研发投入约 9000 万元,占总收入近 10%,2025 年继续加大投入,集中在卫星通信领域,包括低轨与高轨卫星互联等技术,启动卫星通讯产业链核心技术芯片研发[2][9] - 在 5G - A 通感一体化天线方面加大投入,支持低空经济应用场景[9] - **卫星通信产业链布局** - 聚焦地面站、高轨地面站、低轨相控阵终端、共形天线、星载相控阵天线等环节,需突破有源部分[10][11] - 2024 年交付 12 个地面站,2025 年新增约 19 个订单并开始建设,预计参与国网信通几千颗低轨卫星发射计划,占 20%市场份额[11] - 参股蓝箭鸿擎合作整星制造,有望在其 1 万颗新发射计划中占较大份额[3][11] - **传统业务亮点及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 - 推出高效绿色天线,天线效率从 70%提至 90%,提升高端市场竞争力,加大欧洲市场推广,开发低成本产品拓展东南亚及“一带一路”国家市场[12] - 与中兴、大唐合作 5G 通感一体化天线业务,部分项目与爱立信前期研发跟进,加大南美和东南亚市场投入,预计低空经济政策落地带来增长机会,已交付 2000 面天线给中兴科,预计后续交付约 1 万面[12][13] - **卫星通信业务营收及毛利** - 2024 年卫星通信收入 4280.02 万元,2025 年一季度中标三个项目将陆续确认收入,已接到新需求处于样品交付阶段,预计今年爆发式增长[13] - 卫星通信产品毛利率可观,多数产品 30%以上,新型载波和终端产品 40%以上,整体预计约 40%[13] - **参股蓝箭鸿擎进展** - 蓝箭鸿擎申报 1 万颗卫星,完成新一轮融资,未来加速融资推进发射规划,涉及整星载荷及通信端协同合作[14] - **未来 3 - 5 年战略规划** - 开拓高端客户市场,布局海外子公司,投入低端市场降低成本,设办事处耕耘国际市场[14] - 布局卫星产业链,包括 6G 和低空领域,利用海外优势助国内卫星公司开拓国际市场,推广相控阵终端技术[14] - 投入武汉新麦项目系统,强化天线系统研发[15] - 双轮驱动,传统业务年增长率约 10%,创新业务为第二增长曲线,与国网、云信和蓝箭战略合作有订单交付[15] - 研发 Mark Wi - Fi 高铁全网通及机载产品,储备关键技术抢占 6G 市场先机[15] - 传统业务保持研发预算,加大卫星通讯产业链布局投入[15]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成本管控**:主要用铝材制天线,铜仅用于接口和部分电缆外皮,推进绿色天线项目用铝替代铜电缆,铜用量少,关注铜价波动并提前与供应商布局[16] - **相控阵天线竞争格局**:市场由原国企体制内人员创办的新公司及雷电系公司主导,传统基站天线企业进入少,公司在品牌、技术、资金和上市等方面有优势,相控阵天线上天门槛高,竞争激烈[17][18] - **卫星业务回款周期**:卫星业务收入确认需建站、验收和客户签收测试结果,回款周期 2 - 3 个季度,长于传统业务[18] - **新产品情况** - Micro Wi - Fi 与国外大学联合开发,与当地卫星运营商合作解决村庄信号覆盖问题,与 Starlink 竞争,有十多个客户测试样品,开发后台管理系统处于软件测试阶段[18] - Mark Wi - Fi 3 月在巴塞罗那通信展展示,修改 Wi - Fi 协议,针对低端市场,吸引 C 端用户,兼容星链和宽带连接,印尼已认证,俄、加、芬通过测试,预计年底量产[20][22] - 新产品小批量发样品测试,预计下半年批量生产,三季末或四季上量[21]
卓胜微(300782)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21:46
公司基本信息 -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为电话会议,时间是2025年4月28日,地点在公司会议室,接待人员有董事长兼总经理许志翰和董事会秘书刘丽琼 [2] - 参与单位众多,包括长信基金、农银汇理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东海证券、国信证券等多家证券公司,以及浙江伟星资管、上海世诚资管等多家资管公司 [2] 业绩与财务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营业收入7.56亿元,同比减少36.47%;净利润 - 4,662.30万元,同比下降123.57%,预计下半年业绩好转 [3] - 2025年第一季度毛利率为31.01%,受前期芯卓产线固定资产投入后折旧费用增加、12英寸产线转固后财务压力大、产能爬坡初期成本高等因素影响 [3] - 2025年一季度研发投入1.78亿元,占营收比例的23.49%,预计全年研发费用相对稳定 [4] 产品进展情况 - L - PAMiD产品是全国产供应链系列产品,已在所有品牌客户验证或导入,部分客户小批量交付,预计下半年起量,今年收入贡献少 [3] - 第二代SOI工艺进展顺利,将提升相关产品竞争力,使产品性能达国际领先水平 [4] - WiFi FEM产品进展良好,WiFi7模组产品已在智能手机终端规模出货,将加强市场推广,争取在路由器等终端市场获更好份额 [5] 行业趋势与公司战略 - 从技术看,6G、卫星通讯等需求促使射频前端芯片能力提升;从竞争格局看,全球市场主要被国外大厂占据,本土中低端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差异化、集成化、高端化需求旺,规模大、产品线完善、供应链调节能力强的企业更受青睐 [4] - 公司加速芯卓资源平台技术突破,深耕高效资源平台业务模式,构建高端差异化能力,把握国产替代机遇 [3] - 公司构建特色工艺制造能力,赋能不同市场群体个性化需求,增强客户合作粘性 [3] 专利与诉讼情况 - 公司坚持自主研发和合法合规经营,构建专利壁垒,本次诉讼仅涉及两款型号滤波器产品,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低,对利润影响小,其他产品无系统性专利风险 [5] - 案件已立案未开庭,公司不认可原告诉求,将积极应诉,未来加强关键技术和工艺专利保护 [5][6]
美银:台积电(TSM.US)先进技术与制造持续发力 维持“买入”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4-28 21:45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美银证券维持台积电"买入"评级 重申220美元目标价 [1] - 分析师认为公司技术研讨会强化了对其技术领先和卓越制造的积极看法 [1] 技术领先与市场定位 - 台积电持续为客户提供可靠技术路线图 支持AI创新 [1] - 公司在高性能计算(HPC/AI)、汽车、尖端AI和物联网领域保持相关性 [1] - 台积电正在为半导体需求大幅增长奠定基础 预计2030年市场规模超1万亿美元 [1] 业务发展前景 - 人工智能数据中心发展势头强劲 将持续推动前沿节点和先进封装发展至2025年 [1] - 尖端AI领域快速崛起 包括XR眼镜、可穿戴设备、物联网和射频转向FinFET类逻辑 [1] - 汽车业务短期疲软但长期结构性增长 平台向N5A、N3A升级 [1] 长期发展趋势 - 台积电将人形机器人、6G和WiFi 8视为长期发展趋势 [2] - 公司硅解决方案2024年为美国公司创造2500亿美元价值 预计2030年翻倍至5000亿美元 [2] 技术路线图 - 台积电正在推出A14技术 计划2028年投产 [2] - 开发A16技术 专注于AI/高性能计算 计划2026年下半年投产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