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低碳

搜索文档
专家:中国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域重要引领者
新华财经· 2025-07-05 13:24
能源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 - 低碳绿色产业已成为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力 中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步伐加快 成为全球能源转型领域的重要引领者 [1] - 绿色低碳已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动能 围绕绿色低碳的能源科技产业革命已到来 中国具备规模经济、完整制造业体系、完善基础设施、工程人才储备和适当产业政策体系五大条件 [1] - 需深化改革促进向新型电力系统转变 加快部署绿色低碳技术 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作用 鼓励新质生产力发展 [1] 碳中和投资与政策支持 - 为实现碳中和目标 2025-2060年中国需投资19 5万亿至36 2万亿美元 电力部门投资规模居首 终端部门聚焦节能技术增量投资 [2] - "十四五"时期中国新基建单位投资GDP乘数略低于传统基建 但单位能耗强度下降10 15% 碳强度下降10 94% 兼顾短期经济刺激与长期节能减排 [2] - "1+N"气候政策体系为绿色低碳转型提供保障 建议通过政策激励、商业模式创新及多元化融资解决投资挑战 如容量电价支持储能、买家效应推动绿氢项目 [2] 电网与能源系统创新 - 清洁化、低碳化、电气化、网络化、数智化成为能源转型共识 电网作为资源配置枢纽平台 成为能源发展转型关键核心 [3] - "十五五"时期是电网大投入、大创新阶段 需统筹电力绿色低碳转型与安全保供 突破重大技术和政策 为"双碳"目标及新质生产力发展注入动能 [3] 分布式光伏与新兴业态 - 分布式光伏建设带来"一增"(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一减"(减少土地资源制约)、"一拉动"(创造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3] - 推进绿色低碳转型需布局光热发电、压缩空气储能、绿电制氢氨醇等新业态 统筹基地型项目建设 实施"两海战略"(海外及海上项目开发) [4]
市政府召开第155次常务会议 研究推进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绿道系统建设、加装和更新电梯等工作
长江日报· 2025-07-05 10:48
政治学习与全面从严治党 - 学习贯彻6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 - 坚持从抓作风入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 一体推进学查改 持之以恒纠治"四风"顽瘴痼疾 持续推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1] - 着力推进议事协调机构规范管理 高效运行 更好发挥职能作用 [1]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 积极融入和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落实"五统一 一开放"要求 着力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 [1] - 发挥武汉综合交通枢纽优势 积极发展铁水联运 江海联运 前瞻布局深海等未来产业 为海洋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1] 生态环境保护 -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 市部署要求 坚决扛牢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 [2] - 全力以赴抓好中央和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问题整改 坚持台账化管理 清单化推进 项目化实施 聚焦卡点难点强力攻坚 [2] - 全力推进年度目标任务整改销号 重点湖泊水质持续改善 交办信访件加快办结 [2] - 突出常态长效 坚持"当下改"与"长久立"相结合 深入开展整改"回头看" 切实把整改成果转化为治理效能 [2] 绿道系统建设 - 坚持绿色低碳 以人为本 集约节约 因地制宜 全面统筹"山 水 路 岸 产 城"空间关系 [2] - 紧紧围绕市民实际需求 加强科学规划 实施"筑基 织网 提质 增色"行动 逐步完善绿道体系 [2] - 着力提升绿道服务管理水平 擦亮"江城绿道"品牌 让市民更有获得感幸福感 [2] 既有住宅加装和更新电梯 - 是提升居住品质 方便群众生活的民生工程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聚焦群众所急所盼 [2] - 优化配套政策 创新审批服务机制 促进工作流程化 标准化 规范化 [2] - 强化质量安全监管 加强多部门各层级协同 切实把实事办好 好事办实 [2]
ST新潮: 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7-05 00:33
公司概况 - 山东新潮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5年,是一家以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采及销售为核心业务的能源企业,1996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600777)[9] - 公司已完成业务转型,成为总部位于中国、业务立足北美的国际化能源企业,是美国二叠纪盆地财务指标最健康的油气公司之一[10] - 2024年公司资产总额354.22亿元人民币,净资产223.46亿元人民币,资产负债率36.92%,较2023年下降3.20个百分点[5] 经营业绩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3.62亿元人民币,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0.36亿元人民币,扣非净利润21.94亿元人民币,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9.64%[5] - 油气生产当量创历史新高,达2,268.10万桶当量,同比增长1.88%,其中原油产量1,555.03万桶(占比68.56%),天然气产量42.72亿立方英尺(占比31.44%)[8]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2.33亿元人民币,货币资金及交易性金融资产余额36.57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增加12.52亿元人民币[5] 财务优化 - 2024年成功发行7.5亿美元高收益债置换存量债务,将高收益债余额从9.99亿美元降至7.5亿美元,预计每年节省财务成本约2,500万美元[6] - 有息负债占资产总额比例从2023年末的20.89%降至14.92%,杠杆率(有息负债/EBITDA)低于1倍[5][6]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每股净资产3.29元人民币,较2023年末增长11.15%[5] 核心资产 - 资产位于美国二叠纪盆地核心区域,包括Howard、Borden及Grenadier油田,具有开采成本低、储量丰富、油品轻质等优势[19] - 采用专业外包模式,结合自主地质研究,由油田服务商完成钻井、压裂等环节,通过采销商实现产业闭环[19] - 2024年获《Houston Business Journal》年度增长最快50家企业、《Oil and Gas Investors》美国私营石油作业者第9名等荣誉[8][21] 环境保护 - 2024年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288,467.02吨,主要通过废气减排和LDAR(泄漏检测与修复)计划实现[23] - 生产水循环系统累计节约超50亿加仑水,2024年完井作业用水99%为回收水[23] - 完成电力基础设施升级、管线材料更换等环保投资,全年未发生重大环境事故[21][22] 公司治理 - 建立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及专门委员会的分权制衡架构,2024年召开1次股东大会、5次董事会、3次监事会[11][12] - 2024年披露4份定期报告、54份临时报告,信息透明度提升[13] - 解决重大历史遗留问题,管理层合法性获法律认可,连续7年风险管理使公司成为资产质量扎实的页岩油企业[7] 安全生产 - 2024年实现零员工可记录伤害和零机动车事故,建立HSER(健康安全环境监管)管理体系[25][26] - 实施承包商管理计划,通过第三方评估承包商HSER绩效,每年召开两次承包商安全会议[27] - 员工100%完成年度HSER培训,设置安全委员会和机动车安全计划[26][27] 国际化运营 - 海外员工中国际雇员和本地雇员占比超90%,采用PetroSkills进行专业培训[31] - 美国子公司提供灵活工作时间及陪伴假期,建立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文化[31] - 财务管理结合国际油价预判运用套期保值工具,加强现金流管理和投资风险防控[20] 未来战略 - 持续深耕二叠纪盆地页岩油气业务,关注产业链并购机会及新能源领域创新[18] - 探索具有境内外协同效应的境内业务,提升公司市场价值及股东权益[18][32] - 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实现生产经营与环境和谐共生[32]
青岛市开展“无废城市”建设成效专题调研
齐鲁晚报网· 2025-07-04 22:37
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成果 - 青岛市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 入选山东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名单91个 总投资超过1500亿元 [1][5] - 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68家 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7家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为0.24吨/万元 居全省首位 [5] - 新建民用建筑100%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建筑垃圾减量化实施方案成效显著 [5] - 入选国家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建设重点城市 节能环保产业集群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5] 循环经济与产业创新 - 莱西市海尔智家再循环双碳科普基地依托全球首座家电再循环互联工厂而建 年拆解规模达200万台 循环材料再生规模3万吨 [3] - 青岛海绿源循环科技有限公司在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 回收 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3] - 积极使用光伏等可再生能源 年碳减排量约1.7万吨 相当于种植155万棵树 [3] 生态治理与绿色发展 - 岳石矿坑—青山绣湖民宿项目体现生态修复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理念 [6] - 推进全部4A级以上景区开展"无废景区"建设 首次将"无废场景"融入第34届青岛国际啤酒节 [5] 社会共建与宣传推广 - 打造各领域"无废细胞"899个 围绕世界无废日 六五环境日等主题开展线上线下主题宣传活动110余场 [5] - 积极推广绿色建材一体化交易监管平台 平台交易额累计突破65.02亿元 [5] - 开展"无废城市"建设进校园 进社区 进企业等系列宣传活动 营造共建共治共享氛围 [5]
聚力环保科技,环保板材创新先锋千年舟开辟绿色发展新路径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7-04 20:17
科技创新驱动发展 - 公司以"科技创新"为核心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成立企业研究院、院士工作站,汇聚100余名研发人员(含5名高级工程师、1名博士、19名硕士),并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建"林木生物质低碳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 [2] - 通过智能制造构建工业4.0生产范式,布局五大智能工厂,引入德国辛北尔康普生产线等先进设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与自动化升级 [2] - 技术成果转化显著:首创杉木芯细木工板、免漆生态板,开发定向刨花板、光触媒抗菌板,升级锌效抗菌2.0系列,推出"石墨烯黑金板",并推进"以竹代木"研发 [3] 绿色低碳战略实施 - 公司启动"双碳五年计划",构建"ESG六绿体系"(绿色供应、智造、产品、公益、服务、管理),推动降碳减污与生态循环 [4] - 2018年提出"绿色健康家"战略,2019年发布《绿色人居白皮书》,2021年升级品牌理念为"为人民造一张好板",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并推出ENF级环保产品 [4] - 环保技术突破:自主研发零醛添加板材、抗菌防霉专利技术,革新阻燃/防潮/除醛技术,推出具备"五恒"环境的装配式木结构别墅品牌"智木艺墅" [5][6] 文化赋能产品创新 - 行业进入"文化价值驱动"阶段,公司构建"文明基因驱动型"模式,融合东方美学与现代设计,推出"国潮家居"、"纹艺觉醒"等文化IP [7] - 产品设计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开发"大师作"、"千年色"、"民族韵"等系列花色,覆盖人文西湖、宋韵、良渚等主题,形成技术内核与文化外衣的深度结合 [7][8] - 通过联合非遗传承人、高校设计大赛及纪录片制作,实现传统文化"破圈"与企业文化策略进阶 [7]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704
山西证券· 2025-07-04 09:04
核心观点 报告涵盖市场走势、行业评论和公司评论,新材料板块本周上涨,生物航煤价格持续上涨,骏鼎达新设山东基地完善布局且业绩表现优异 [4][5][7] 市场走势 - 2025年7月4日国内市场主要指数中,上证指数收盘3461.15,涨0.18%;深证成指收盘10534.58,涨1.17%;沪深300收盘3968.07,涨0.62%;中小板指收盘6604.69,涨1.42%;创业板指收盘2164.09,涨1.90%;科创50收盘984.95,涨0.24% [4] 行业评论(化学原料:新材料周报) 二级市场表现 - 本周新材料板块上涨,新材料指数涨幅为5.12%,跑输创业板指0.57% [5] - 近五个交易日,合成生物指数上涨2.30%,半导体材料上涨4.09%,电子化学品上涨5.20%,可降解塑料上涨2.93%,工业气体上涨3.03%,电池化学品上涨9.13% [5] 产业链周度价格跟踪 - 氨基酸中缬氨酸14200元/吨,周环比涨0.35%;精氨酸25500元/吨、色氨酸46500元/吨、蛋氨酸22700元/吨价格不变 [5] - 可降解材料中PLA(FY201注塑级)17500元/吨、PLA(REVODE 201吹膜级)16700元/吨、PBS17800元/吨、PBAT9850元/吨价格不变 [5] - 维生素中维生素A62500元/吨,周环比降1.57%;维生素E72500元/吨,周环比降3.97%;维生素D3230000元/吨价格不变;泛酸钙43500元/吨,周环比降4.40%;肌醇26000元/吨,周环比降7.14% [5] - 工业气体及湿电子化学品中UPSSS级氢氟酸11000元/吨、EL级氢氟酸5600元/吨价格不变 [5] - 塑料及纤维中碳纤维83750元/吨价格不变;涤纶工业丝8800元/吨,周环比涨2.33%;涤纶帘子布5月出口均价16641元/吨,周环比降0.91%;芳纶8.84万元/吨,周环比降3.69%;氨纶27000元/吨、PA6616200元/吨价格不变;癸二酸5月出口均价28388元/吨,较上月涨0.71% [5] 投资建议 - 欧盟拟耗资13亿欧元补贴绿色航空燃料,若政策落实,补贴规模相当于全球SAF年产量约15%,将提振SAF需求 [5] - 2025年6月SAF价格快速上涨,截至6月27日,SAF欧洲FOB高端价格超2200美元/吨,预计2025H2价格维持较高水平 [5] - 建议关注嘉澳环保、卓越新能、山高环能 [5][6] 公司评论(骏鼎达) 新增山东子公司 - 6月27日骏鼎达新增山东骏鼎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对外投资,投资占比100% [7] - 设立山东子公司有助于对接山东客户,实现就近生产,缩短交付周期,公司国内已有七大生产基地,产业布局完善 [7] 业绩表现与市场前景 - 公司从事功能性保护套管,下游以汽车为主,国内市场约80亿,公司市占率不到10%,国产替代下有上升空间 [7] - 公司积极布局新兴领域,盈利能力强(40%+),增速高(25%+),估值低(对应26年15倍) [7]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10.55/12.85/15.39亿元,同比增长22.0%/21.8%/19.7% [7] - 预测2025 - 2027年公司分别实现归母净利润2.14/2.73/3.36亿元,同比增长21.4%/27.8%/23.0%,对应EPS分别为2.73/3.48/4.28元 [7]
科德宝:推动全产业链低碳升级,加码投资中国
国际金融报· 2025-07-04 07:19
公司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可持续发展战略与中国高质量发展方向高度契合,聚焦绿色低碳、产业升级与创新驱动 [1] - 中国市场是公司全球第三大市场,对集团战略至关重要,已深耕30年并持续加码投资 [1] - 2024年中国区销售收入达107.3亿元,同比增长5.9%,成为全球业绩亮眼增长点 [1] - 公司长期战略聚焦移动出行转型、数字化、可持续发展三大领域,与中国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产业高度契合 [3] 研发与技术创新 - 以长三角为核心布局研发中心,包括无锡、南通、上海青浦、杭州等地 [2] - 持续加大本土研发投入,推进高科技设施升级与自动化改造,强化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 [2] - 旗下多家业务集团设立技术中心,如恩福中国技术中心、威巴克亚太区技术中心等 [2] 绿色低碳实践 - 杭州工厂启用1200平方米光伏项目,预计年发电20万千瓦时,年减碳118.8吨 [3] - 上海嘉定新工厂将投运359.9千瓦光伏系统,预计年发电39万千瓦时 [3] - 苏州工厂2024年采购160万千瓦时绿电,可再生能源使用比例提至41%,单位销售额碳排放较2020年下降23% [3] 汽车业务发展 - 公司超40%销售收入来自汽车业务,将新能源汽车视为核心发力点 [4] - 深度匹配中国客户在移动出行变革中的需求,与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爆发式增长趋势一致 [4] -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6月零售107.1万辆同比增长25%,1-5月出口85.5万辆同比增长64.6% [3]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上海探索低碳产业未来之路
中国证券报· 2025-07-04 04:32
绿色产业网络建设 - 上海近期举办以"节能增效,焕'新'引领"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系列活动,展示绿色产业最新成果 [1][2]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通过废水处理系统打造生态景观,再生水源水质超过上海市三级排放标准 [2] - 特斯拉储能系统Megapack单台储能规模超过3.9兆瓦时,已出口数百台至欧洲、大洋洲 [3] 储能技术发展 - 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参与40亿元网侧独立储能电站项目,投产后可为上海电网提供调峰调频服务 [3] - 纬景储能展示锌铁液流电池技术,标准电堆由30片单元电池堆叠而成,技术研发历史超过40年 [3] - 纬景储能在杨树浦电厂旧址打造零碳智慧综合能源中心,为超大城市新型储能应用提供示范 [4] 工业节能技术突破 - 碳之衡能源科技推出高效数智化热泵直膨转轮除湿机组,采用系统能量梯级利用技术 [5][6] - 上海电气核电集团累计实现36项可控核聚变关键技术突破,形成四大核心制造能力 [6] 政策支持与设备更新 - 上海市推出《工业通信业用能设备更新专项扶持实施细则》,支持无门槛申报零星设备改造 [7] - 首批用能设备更新资金补贴申请项目投资额超800万元,黄浦等三区及7个集团已实现落后设备清零 [7] - 上海将持续推进淘汰落后产能与设备升级,推动工业通信领域高效低碳转型 [8]
以形势任务宣讲凝聚奋进力量 书写油田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央视网· 2025-07-03 20:54
公司发展历程与战略定位 - 公司作为中国石油工业的重要力量,6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已将盐碱滩建设成集石油及天然气勘探、开发、原油加工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油气生产基地[1] - 近年来在油气勘探、技术创新、绿色低碳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推动传统能源与新能源协同发展[1] - 公司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贡献"大港力量",并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1][2] 战略部署与执行机制 - 勘探开发研究院采用"全局重点讲、科研精准讲、岗位互动讲"三位一体模式系统传递战略部署[1] - 领导班子将年度重点任务细化为六大核心板块,通过专题解读和月度例会常态化宣贯,形成"上下一盘棋"工作格局[1] - 通过系统化宣讲体系将战略转化为全员共识,构建"思想引领—创新驱动—全员参与"的高质量发展生态[2] 技术创新与人才管理 - 充分发挥专家技术优势,组织高级专家、一级/二级工程师开展精准宣讲[2] - 青年科研骨干通过"说我所做、做我所说"提升业务水平,基层党支部针对稳产上产的堵点问题开展大讨论[2] - 干部员工通过技术攻坚和岗位实践突破发展瓶颈,以绿色低碳重塑产业格局[2] 运营管理与企业文化 - 员工通过听、说、学、思、悟强化履职能力,全身心投入科研生产[2] - 基层联动机制促进作风建设,员工积极提建议出对策,形成全员参与的发展合力[2] - 公司以宣讲凝聚奋进力量,贡献"大港智慧"实现高质量发展[2]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炎炎夏日送服务 竹企生产电无忧
中国能源网· 2025-07-03 17:21
电力服务优化 - 国网邵武市供电公司主动走访福临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开展迎峰度夏专项用电检查,确保竹制品企业生产用电安全可靠 [1][3] - 公司通过面对面交流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用电负荷及规划,并协助检查漏电保护器、配电箱等设备 [3] - 推出"e慧竹"专属服务,设立服务网格和专属客户经理,为竹企提供"管家式"智能用电方案,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用电报装"零投资" [6] - 科学制定用电方案,指导企业调整生产班次、避开高峰,帮助节约成本 [6] 竹制品行业概况 - 邵武市是"中国竹家居之都",拥有292家竹制品加工企业(其中规上企业27家),竹筷产量占全国市场60% [5] - 福临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为竹家居用品制造商,产品涵盖竹日用品、文创礼品等,远销全球100多个国家 [3] - 邵武市是全国唯一兼具竹快消品和竹家居完整产业链的县域 [5] 企业生产动态 - 盛夏为竹制品企业生产旺季,高温导致用电量显著增加,电力供应对产业稳定生产至关重要 [5] - 福临日用品厂长表示供电公司的专业检查保障了订单高峰期的用电安全 [5] 未来发展方向 - 邵武市供电公司计划持续探索服务竹企用电新路径,构建绿色低碳模式,优化电力营商环境 [7] - 公司响应南平市打造竹产业千亿集群和邵武市"以竹代塑"政策,深化竹产业、科技、工艺及文化服务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