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电子化学品

搜索文档
环球富盛理财给予兴福电子买入评级: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在建项目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4 09:16
公司评级与目标价 - 环球富盛理财给予兴福电子买入评级 目标价格为39 05元 [2] 评级理由 - 公司为国内湿电子化学品龙头 [2] - 技术引领未来为战略导向 [2] - 在建项目为公司发展奠定基础 [2] 行业地位 - 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处于龙头地位 [2] 发展战略 - 公司以技术引领未来作为战略导向 [2] 项目进展 - 公司在建项目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
商道创投网·会员动态|润晶科技·完成3.5亿元新一轮融资
搜狐财经· 2025-07-11 21:36
公司融资情况 - 润晶科技完成3.5亿元新一轮融资 由海科集团战略投资部领投 昆桥资本 国投创合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尚颀资本 福建省产业股权投资有限公司等跟投 [2] 公司业务与客户 - 润晶科技专注于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研发 生产 销售及服务 服务于半导体 显示面板等高端制造业 [3] - 公司客户包括三星 京东方 华星光电 惠科 台积电 长鑫存储等全球头部企业 [3] - 核心竞争力在于先进的技术研发体系和多元化的股东资源 致力于成为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3] 融资用途 - 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技术研发与创新 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 满足高端制造业对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的严格要求 [4] - 资金将用于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开拓新客户和新市场 巩固行业核心地位 [4] -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生产效率 更好地服务全球客户 [4] 投资原因 - 润晶科技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技术实力和市场地位是吸引投资的关键因素 [5] - 公司拥有强大的研发团队 与全球头部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 - 多元化股东资源和清晰的战略规划 使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具备显著优势 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5] 行业观点 - 润晶科技本轮融资是湿电子化学品行业的一次重要战略布局 [6] - 半导体和显示面板行业快速发展 对高纯度湿电子化学品的需求持续增长 [6] -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高端制造业发展的政策 为相关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6] - 润晶科技凭借技术实力和市场优势 有望在行业中脱颖而出 [6] - 本轮投资方均为行业内知名机构 其投资决策体现了对润晶科技的认可 也为创投生态圈注入信心 [6]
制造衬底科创点睛 “苏”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篇章丨从资本市场看地方高质量发展·江苏篇
证券时报· 2025-06-04 12:29
江苏资本市场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突破700家 科创板、北交所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数量均为全国第一 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2][6][8]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 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 国家5G工厂累计210家 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14个 均为全国第一 [5][6][26] - 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累计达2215家 2024年新增独角兽及潜在独角兽企业数量全国第一 [6][9][26] 政策与规划 -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目标:2025年底市值百亿元以上上市公司达150家 千亿元以上达15家 累计新增并购重组金额2500亿元以上 [7][13] - 重点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及制造业隐形冠军 支持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培育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领域产业链"链主"企业 [3][13] - 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 健全科创企业上市精准培育机制 区域性股权市场建设专精特新专板 [9][12] 区域发展特征 - 苏州A股上市公司221家全国第五 科创板57家全国第三 总市值1.79万亿元 80%为科技型企业 [20][21][28] - 上市公司呈现"铺天盖地"特征:覆盖全省82%县域 78个县(市、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 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5% [12] - 制造业上市公司占比近八成 覆盖"1650"产业体系 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赛道集中 [12][13] 典型案例 - 国芯科技:依托苏州数千亿元汽车电子产业链 形成产业集群效应 带动上下游协同发展 [10] - 晶瑞电材:通过三轮并购巩固湿电子化学品龙头地位 灵活运用现金收购、股权增发等工具 [13][14] - 徐工机械:通过"混改+整体上市"穿越行业周期 投资产业链优质项目推动集群智能化转型 [18] 金融服务体系 - 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0.1%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增速达33.7% 新增贷款连续三年全国第一 [16] - 元禾控股构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体系 直接投资培育上市公司114家(科创板48家) 生物医药领域培育16家上市企业 [16][21][23] - 苏州实施"参天计划":支持上市公司集聚高端资源 开展一体化整合 打造综合服务体系 [23]
制造衬底科创点睛 “苏”绣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篇章
证券时报· 2025-06-04 02:41
江苏资本市场概况 - 江苏境内上市公司数量突破700家,科创板、北交所和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公司数量均为全国第一,上市公司县域覆盖率达82% [1] -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4年全国第一,两化融合发展水平连续10年全国第一,国家5G工厂累计210家数量居全国第一,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累计14个总数全国第一 [3] - 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数量居全国第一,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市公司家数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 [3] 上市公司培育与支持 - 江苏重点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小巨人"以及制造业隐形冠军、新型服务业领军企业,支持其通过资本市场发展壮大 [2] - 建立企业上市直通车服务机制,健全"挖掘—分层—培育—管理"科创企业上市精准培育机制,并推动交易所加强在地化服务 [4] - 针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区域性股权市场高标准建设专精特新专板,为资本市场输送后备资源 [4] 制造业与科技创新 - 制造业上市公司占全省上市公司比重近八成,已覆盖江苏省"1650"产业体系 [7] - 省内最新上市的100家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占比达25%,集中于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等科创属性突出的赛道 [7] - 苏州拥有科创板上市公司57家,位列全国第三,仅次于沪、京 [4] 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 《江苏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形成以先进制造业集群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为特征的资本市场"江苏板块" [3] - 力争到2025年底,市值百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达150家左右、市值千亿元以上的上市公司达15家左右,累计新增上市公司并购重组金额达2500亿元以上 [8] - 晶瑞电材通过三轮并购,灵活运用现金收购、股权增发、配套融资等多种形式,巩固了公司在湿电子化学品领域的龙头地位 [9] 金融支持与产业协同 - 截至一季度末江苏省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速10.1%,高出同期全国增速3.2个百分点,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速33.7% [10] - 元禾控股直接投资培育上市公司114家,其中科创板48家,构建了从初创期到IPO后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 [10][11] - 徐工机械通过"混改+整体上市"方式,反向吸收合并徐工有限,成功穿越行业下行周期,并助力产业集群"补短板"和智能化转型 [12] 区域发展与政策响应 - 江苏省委金融办会同省发展改革委、江苏证监局以及地方政府,常态化开展上市公司走访,稳步推进资本市场金融科技创新试点 [8] - 江苏省委金融办、江苏证监局召开全省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凝聚力量维护资本市场健康稳定运行 [13] - 江苏资本市场始终致力于融入全国资本市场大局,与全国资本市场同呼吸、共发展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