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
搜索文档
A股何时上攻3900点?今天市场给出了明确信号!
搜狐财经· 2025-09-22 19:24
市场表现 -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涨0.22%,深证成指涨0.67%,创业板指涨0.55%,北证50涨0.71%,科创50指数涨3.38% [1] - 全天成交额21425亿元,较上日缩量2069亿元 [1] - 超2100只个股上涨,贵金属、消费电子、半导体、液冷服务器板块涨幅居前,影视院线、旅游及酒店、造纸、能源金属、白酒、农药板块表现不佳 [1] - 市场连续两天缩量,出现暂时止跌迹象 [1] 市场成交量分析 - 成交量是核心观测指标,连续多日保持较高水平是牛市根基,表明市场参与者众多、人气旺、资金充沛 [3] - 市场连续两天缩量反映出资金上攻意愿不强烈,即便有重磅新闻发布会也未能带动做多热情,成交量进一步缩量超过2000亿元 [3] - 若后续成交量不能放大,市场短期内很难发起新一轮上攻行情 [3] 成交量萎缩原因 - 节前效应使然,国庆小长假临近,投资者倾向于减少持股以规避系统性风险,导致交投清淡、成交量减少 [5] - 短期内缺乏新的重大消息刺激,美联储降息等重大事件已落地,新的驱动因素降临前市场难以上攻 [6] - 大盘技术形态出现阶段性顶部信号,上证指数双头格局基本确认,且120分钟级别顶背离结构已成,导致买盘力量衰减和市场观望情绪强化 [7] 短期市场展望 - 国庆假期前,市场不太容易向上发起新一轮进攻,大概率以震荡调整为主 [9] - 市场回调空间不大,在不跌破3735点附近的情况下,可视为箱体震荡整理 [9] 投资配置方向 - 大科技方向的主线地位很难被取代,建议关注AI算力、人形机器人、芯片半导体、国产软件等赛道,在流动性宽松环境中更具估值扩张潜力 [10] - 有色、证券等方向也可适当留意 [10] 中长期市场展望 - A股牛市格局和背后逻辑并未改变,后续整理充分后仍有机会继续挑战新高 [14] - 10月份召开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重要时间节点,将研究制定“十五五”规划的建议,届时明确的政策信号有望凝聚市场新一轮上攻合力 [14]
一图看懂历年国庆前后A股市场表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9-22 17:06
国庆前后A股市场表现规律 - 近十年国庆假期前5个交易日上证指数整体上涨概率仅30% [1][2][6] - 节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 [1][2][6] - 节后第一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 [2][6] - 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为60% [2][6] 具体年份市场涨跌幅表现 - 2024年节前5日涨幅达21.37% 为近十年最高 [2] - 2018年节后5日跌幅达-7.60% 为近十年最差表现 [2] - 2023年节前5日涨幅0.84% 节后5日跌幅-0.72% [2] - 2015年节后5日涨幅6.87% 表现最佳 [2] 行业轮动特征 - 2020年节前领涨行业为食品饮料 社会服务 国防军工 [4] - 2020年节后领涨行业变为纺织服饰 电力设备 美容护理 [4] - 2023年节前领涨行业为传媒 通信 计算机 [4] - 2023年节后领涨行业变为电子 汽车 医药生物 [4] - 2024年节前领涨行业为公用事业 银行 石油石化 [4] - 2024年节后领涨行业为电子 计算机 银行 [4] 机构观点 - 光大证券预计节前市场延续震荡格局 呈现"存量博弈下的结构平衡"特征 [6] - 配置关注三个方向:服务消费 TMT方向 反内卷与涨价主线 [6] - 招商证券指出融资盘呈现"节前收敛 节后迸发"规律 [7] - 建议关注固态电池 AI算力 人形机器人 商业航天等低渗透率赛道 [7]
吴清:“十四五”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9-22 16:13
9月22日,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 力明显增强,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较"十三五"下降了2.8个百分点。 ...
吴清:A股5年分红回购十万亿,科技板块市值占比已超25%
南方都市报· 2025-09-22 16:07
资本市场规模与结构 - A股市场总市值在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4]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5] - 目前A股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过四分之一,市值前50名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十三五"末的18家增至24家 [2][5] 上市公司股东回报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和回购派发"红包"合计10.6万亿元,比"十三五"期间增长超过80% [2][5] - 上述分红回购总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5] 市场制度建设与发展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后,中国证监会会同相关方面出台60余项配套规则,全方位重构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 [4] - "十四五"期间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较"十三五"期间下降2.8个百分点 [5] - 市场产品日趋丰富,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到157个,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4] 市场监管与执法 - "十四五"期间中国证监会对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较"十三五"增长58% [5] - 上述行政处罚罚没金额达414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增长30% [5]
吴清最新发声!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含“科”量进一步提升
新浪证券· 2025-09-22 15:49
法规制度建设 - 国务院出台新"国九条"并配套60余项规则 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全方位重构 [1] - 四梁八柱法规制度体系建构成型 为资本市场稳定发展打下制度基础 [1] 市场体系建设 - A股总市值于2024年8月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1] - 多层次股权市场结构完善 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并设立北交所 [1] - 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1] - 交易所债券市场快速发展 推出公募REITs科创债等创新品种 [1] 投融资功能 - 近5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总额达57.5万亿元 [2] -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 [2] - 科技板块市值占比超25% 高于金融地产板块总和 [2] - 市值前50公司中科技企业数量从18家增至24家 [2] 投资者回报 - "十四五"期间上市公司分红回购总额10.6万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80% [2] - 分红回购金额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2] 市场稳定性 -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2] - 协同政策资金预期三重对冲机制 防范市场大幅波动 [2] 监管执法 - "十四五"期间对财务造假等案件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较"十三五"增长58% [3] - 罚没金额达414亿元 较"十三五"增长30% [3]
吴清: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证券时报· 2025-09-22 15:37
资本市场制度建设 - 国务院去年出台新“国九条”并配套60余项规则 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和监管底层逻辑得到全方位重构 [2] - “十四五”期间证监会作出行政处罚2214份 罚没金额达414亿元 较“十三五”分别增长58%和30% [6][7] 市场表现与稳定性 - “十四五”期间A股市场韧性和抗风险能力明显增强 上证综指年化波动率为15.9% 较“十三五”下降2.8个百分点 [4] - 截至今年8月 A股市场总市值首次突破100万亿元 [8] 上市公司回报与融资 - 近五年上市公司通过分红、回购合计派发超过10.6万亿元 比“十三五”增长超过8成 相当于同期股票IPO和再融资金额的2.07倍 [3] - 近五年交易所市场股债融资合计达57.5万亿元 直接融资比重较“十三五”末提升2.8个百分点至31.6% [5] 多层次市场体系发展 - 多层次、广覆盖的市场体系更加完备 纵深推进科创板、创业板改革 高质量推进北交所建设 深化新三板改革 [8] - 交易所债券市场产品丰富 公募REITs、科创债、资产证券化等创新品种加快发展 [8] - 全市场期货期权品种达157个 广泛覆盖国民经济主要产业领域 设立广期所促进绿色发展 [8]
不对劲!A股在等什么?系好安全带了
搜狐财经· 2025-09-22 15:17
目前行情特别简单,部分资金从科技里面兑现了,但是没有形成合力,东边炒炒,西边炒炒。如果没有证券、白酒、银行这种权重行业带领的话,资金就是 一盘散沙。 A股在等什么? 下午3个点有个重要的会,大概率会有利好。大资金在等利好落地,这样就可以有理由拉升了。早盘就是反复波动,没有方向,谁都想涨,谁都涨不动。 市场又缩量1552亿了,个股是3431家普涨,不过指数是红的。大家想过没有,接下来无论指数涨跌,个股都没有行情。 指数牛,有时候真的不要参与股票就行了。大家有自己的策略就可以了,不需要那么多想法。股市就是认知的兑现,大概率会迎来触底反弹。 3800点为跳板,如果愿意拉升是可以突破4000点了,不过他们是不是愿意拉升,那需要看散户在场的情况了,一定是大家要么被套了,要么空仓了。 当下的位置,市场是没有方向的横盘,成交量也缩小了。主板如果不能反弹,大盘指数就难以继续上涨了,大家只需要管理好仓位,配置好资产…… 这个位置,市场在等重要的利好,一定是大级别的利好,足够让大家认可牛市的利好。目前,不相信牛市的人越来越多了,9月份没有盈利效应,这是事实 情况了。 系好安全带了 只能说,目前做好自己的交易计划就行了,我们散户的 ...
股指结构牛,债市持续震荡
长江期货· 2025-09-22 13: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A股或延续震荡上行,但需警惕短期波动,后市风格或更趋均衡,建议配置偏防御,重点关注科技板块高低切换、高股息及周期板块机会 [6] - “看股做债”主导短期交易,债市震荡偏空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股指策略建议 - 上周A股分化行情明显,代表大盘蓝筹的上证指数和上证50指数下跌,金融、地产等权重板块走弱是主因;成长风格板块韧性较强,深证成指、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上涨,新能源、半导体等成长赛道获资金青睐 [6] - 美联储7月降息预期升温,美元走弱支撑人民币汇率,对A股形成利好;国内居民“存款搬家”初现端倪,叠加机构资金持续流入,为市场提供支撑 [6] - 上周市场延续分化格局,双创板块偏强运行,上证50延续弱势,其余宽基指数多震荡;量能层面,7月29日见地量反弹后,上周四放量下跌超万亿元,与6月末上涨放量形成背离,周五量能显著收缩 [6] - 合理控制仓位,关注政策及板块轮动节奏 [6] 国债策略建议 - 上周债券市场整体震荡运行,资金面受税期扰动,流动性未明显转松;市场传闻央行或重启买债操作,美联储如期开启降息周期并宣布降息25bp,对市场形成一定支撑,利率整体窄幅波动 [9] - 央行虽呵护流动性,但隔夜及7天回购利率仍维持较高水平;二季度货政报告删去“择机降息降准”并强调“防资金空转”,叠加美联储温和降息25bp落地,市场对央行“双降”及资金价格进一步下行的预期降温 [9] - 国内股市虽一度突破近十年高点,但近期成交缩量,上证预计围绕3200 - 3400点震荡,慢牛预期升温或强化股市“吸金效应”,显著压制债市看多情绪 [9] - T合约K线震荡上行,收于阳线,MACD黄白线缠绕,绿色阴影增量边际递减,BOLL线三条轨道线依然保持向下张口形态 [9] - 债市震荡偏空,建议及时降低仓位 [9] 重点数据跟踪 PMI - 7月制造业PMI回落至49.3%,弱于市场一致预期和历年同期季节性变化 [13] - 供需两侧双双转弱,外需回落趋势更明显,企业生产放缓,备产意愿下降 [13] - 反内卷带动上游有色、钢铁景气改善,外需回落压制下游出口链景气 [13] 通胀 - 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持平,环比上涨0.4%;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3.6%,环比下降0.2% [16] - 7月物价有积极变化,CPI、PPI环比数据均有改善,核心CPI同比涨幅连续3个月扩大,但CPI同比、PPI同比整体仍较低迷 [16] 工业增加值 - 6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回落至5.7%,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下滑至5.8% [19]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下滑主要受出口链拖累,汽车、电子、纺服、电气机械等出口型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速显著回落 [19] 固定资产投资 - 6月估算固投同比增速由正转负至 - 5.2%,制造业/狭义基建/地产投资当月同比增速分别下滑至 - 0.3% / - 5.1% / - 17.0% [22] - 固投同比增速转负成因复杂,包括短期极端天气和统计方法错位影响、中期出口预期下滑和“反内卷”政策影响、长期地产投资收敛 [22] - 6月建筑安装工程同比增速续降至 - 6.0% [22] 社零 - 6月社零同比增速回落至3.7%,限额以上零售同比增速回落至2.8% [25] - 餐饮同比增速持续低位震荡,6月餐饮收入同比增速仅小幅回升至1.1%,1 - 6月餐饮收入累计同比增速下滑速度快于服务业零售额累计同比增速 [25] - 国补资金下达较慢,国补品类销售转弱,汽车、家电社零同比增速均回落,两者对整体社零贡献率回落至29% [25] - 地产链消费随成交转弱下滑,6月家具、建材等后地产周期消费品同比增速受地产偏冷景气影响走弱 [25] 社融 - 6月社融新增1.2万亿,人民币贷款新增 - 232亿;6月末,社融规模存量同比增长9.0%,M2同比增长8.8% [28] - 6月数据冰火两重天,信贷新增为负、创有数据以来新低,但在财政支撑下,社融、M1、M2增速均有改善 [28] - 基数效应、政府债仍将对社融产生一定支撑,但Q4政府债将面临同比少增,社融增速或将触顶回落 [28] - 未来政策或相机抉择,货币工具年内仍有降准降息窗口,财政工具Q3主线是加速存量政府债发行,未来关注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落地及是否有新增政府债额度 [28] 进出口 - 6月我国出口3217.8亿美元,进口2235.4亿美元,贸易顺差为982.4亿美元 [31] - 6月进、出口表现均显著强于市场预期,缘于美国政府威胁加征关税背景下的“抢”特性,半导体相关企业加快备货,国内企业加快对医药材及药品商品的进口 [31] 周内关注重点 - 关注美国第二季度核心PCE价格指数环比折年率终值、季调终值等多项经济数据 [33]
高位震荡后A股会如何走?
2025-09-22 08:59
高位震荡后 A 股会如何走?20250921 摘要 近期市场调整主要受美联储降息幅度不及预期及宽松预期兑现担忧影响, 但美国经济数据韧性及未来降息预期支持市场,当前降息应被视为利多 因素的开始。 当前市场情绪虽热,但已部分回落,高位融资风险有所减轻,监管意在 防止过热而非强力打压,短周期内大幅调整风险较低,中长期监管对股 市慢牛意愿较强。 预计短周期内 A 股维持偏震荡走势,但总体持谨慎乐观态度。历史经验 表明,类似高位强势震荡后,上证综指大概率在一个月内继续上涨,尤 其是在牛市中。 高位强势震荡结束并继续上涨的核心因素是政策和外部事件对风险偏好 的影响,以及流动性的影响。积极政策刺激和宽松流动性将推动市场上 涨。 当前国内外环境偏积极,国内稳增长政策预期增强,中美关系短期改善, 美联储重启宽松预期,均有助于提升风险偏好,预计后续政策措施将加 速落地实施。 市场情绪过热是否会引发大幅调整? 当前市场情绪确实比较热,从 9 月 5 日至 11 日融资净流入达到了 1,243 亿元, 融资余额接近 2.4 万亿元,成交额突破 3 万亿元。但我们认为这种过热情绪已 经部分回落,目前成交额已回落至 2.3 万亿元左右 ...
中金:A股“长期”、“稳进”的四大条件
中金点睛· 2025-09-22 07:54
历史上涨行情特征分析 - 过去三次A股上涨行情持续时间均达2-3年 整体涨幅明显 增量资金入市推动成交显著放大 行情启动点均为历史大底时期(2005年6月 2013年6月 2019年1月)[2] - 上涨过程中伴随数次震荡回调 市场波动率逐渐加大 投资者行为分化 2024年9月A股从大底回升后经历波折调整(如2024年10月 2025年4月)[2] - 驱动因素包括宏观经济或流动性改善结合关键产业景气上行 2007年受益工业化与全球景气周期 2015年受益经济转型与货币宽松 2021年受益科技制造国产化与新能源渗透率提升 2024年本轮上涨由成长风格主导[3] 资本市场改革作用 - 历次上涨均伴随资本市场制度改革 2004年"国九条"推动2005-2007年行情 2013-2015年创业板再融资放开及双融条件宽松 2019-2021年科创板设立与注册制推进加速机构化趋势[4] - 本轮行情中新"国九条"推动"1+N"政策体系完善 2024年下半年市值管理 中长期资金入市 公募基金 并购重组等领域新规落地 金融政策重点关注科创企业[4] 盈利与估值表现 - 2005-2007年盈利与估值共振 2006-2007年A股盈利维持高增长 2013-2015年行情更多由估值推动 2019-2021年初期估值修复后期盈利改善[5] - 2024年9月底政策转向推动风险偏好改善 估值修复带动指数回升 预计2025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增速结束四年连降 整体增速转正至3.5% 非金融业绩增速或超8%[5] 板块轮动特征 - 2005-2007年周期和金融板块涨幅突出 大小盘均有表现 2013-2015年TMT板块(传媒 计算机 通信 电子)表现突出 2014年下半年金融地产阶段性表现[6] - 2019-2021年消费 科技和制造等成长龙头轮动驱动 2024年9月至今AI产业链 创新药 高端制造 新能源等成长风格为主线 有色 券商行业有相对表现[6] - 主线行情普遍具备政策红利 产业趋势明确 基本面改善预期 领涨行业涨幅多数实现翻倍 主线板块上升途中可能伴随超过20%调整但中长期趋势未破坏[7][8] 本轮行情特殊性 - 相较历史阶段 本轮行情更具备长期稳进条件 政府对资本市场重视程度强于以往 资本市场在十五五及2035年远景目标中作用提升 拥有超2亿股民 7亿基民[9] - 全球货币体系重塑过程中中国资产重估处于初期阶段 美元资产安全性下降推动人民币资产重估[10] - 2025年A股上市公司盈利结束四年连降 成长风格业绩显现高景气 指数权重行业反映重要产业景气上行[10] - 当前沪深300指数PE(TTM)14倍 处于过去20年历史分位数65% 横向比较低于标普500指数(29.4倍) 日经225指数(19.2倍) 印度SENSEX30指数(23.5倍) 英国富时100指数(19.8倍)[11] - 沪深300股息率2.5% 相比十年国债收益率仍有吸引力 A股总市值超100万亿元 与GDP比值在全球主要市场中处于中等偏低 A股总市值/M2约34%处于历史60%分位[11] 当前配置建议 - 成长风格呈现扩散(科技成长至创新药 高端制造 军工 新能源)及轮动(强势板块交替)特征 预计后市延续[12] - 临近三季度末投资者对三季报业绩关注度抬升 重要政策时点前关注新质生产力建设 绿色发展 扩大开放等领域 红利风格为阶段性表现[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