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重两新政策

搜索文档
1—5月份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1%:关税成本叠加内需不足
搜狐财经· 2025-06-27 18:36
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1—5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跌1 1% 增速较4月下跌2 5个百分点 5月当月利润同比下降9 1% 较4月下降12 1个百分点 为去年10月以来最大跌幅 [2] - 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5 4% 高出整体增速6 5个百分点 成为工业利润增长主要贡献 [2] - 大型装备制造业利润率大幅增长 飞机 船舶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利润增长60%-120% [2] - 智能消费设备制造 其他家用电力器具制造 家用厨房电器具制造等行业利润分别增长101 5% 31 2% 20 7% [2] 企业类型表现 - 1—5月国有控股企业利润总额8709 5亿元 同比下降7 4% 股份制企业利润总额20170 7亿元 下降1 5% 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利润总额6856 8亿元 增长0 3% 私营企业利润总额7592 5亿元 增长3 4% [4] - 5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速-18 1% 私营企业增速0 8% 国有企业连续两个月两位数负增长 受关税影响更大 [3] 利润下滑原因 - 工业产成品周转天数20 8天 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超70天 均高于去年同期 显示资产周转压力大 [3] - 5月企业营收利润率对利润增速造成10 2个百分点拖累 表现为"量上价下 利润率负增" [5] - 关税导致企业成本上升 部分企业自行承担关税侵蚀利润 部分企业调整供应链产生成本 [6] - 下游行业中娱乐用品制造业 纺织服装业 食品制造业5月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27 0% -18 3% -7 0% 受关税和消费端价格弹性影响显著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两重两新"政策推动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增长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果明显 [2] - 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助力"两新"政策落地实施 [2]
中国2025年5月经济数据图景:投资边际放缓,地产持续承压
华泰期货· 2025-06-17 10:3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5月经济总体企稳,工业生产平稳增长,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但中美关税摩擦使中下游企业面临订单流失与成本攀升压力;PPI同比下降3.3%,CPI同比微降0.1%,结构分化显著;投资增速边际放缓,消费反弹,地产投资端承压加剧[3][4] - 内需凸显韧性,消费创年内新高,高端制造引领工业升级,外贸结构优化对冲外部风险,但全球分化加剧,需关注伊以战争对上游原材料传导影响[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增长:平稳增长 - 2025年一季度GDP总量达31.8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第三产业占比提升至61.2%;5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两重”“两新”政策驱动产业升级,但中美关税摩擦有影响[10][11] 通胀:持续承压 - 5月PPI同比下降3.3%,环比下降0.4%,受国际输入性压力和能源与原材料供需宽松影响;部分高端装备和消费品行业需求扩张支撑价格,生活资料价格同比降幅收窄;5月CPI同比微降0.1%,结构分化,能源和食品价格下降,服务价格上涨,核心CPI回升[22][23][45] 投资:边际放缓 - 2025年1 - 5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7%,增速回落,设备工器具购置投资为核心驱动力;第一产业投资增速大幅回落,制造业投资增长较快,基础设施投资增速降至5.6%,民间投资扣除房地产后增长5.8%[60] 生产:分化加剧 - 1 - 5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行业分化加剧,高技术领域产能利用率领先,下游需求改善,但上游原材料行业疲软与出口承压形成制约[65] 消费:政策显效 - 5月消费市场反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41326亿元,同比增长6.4%;以旧换新政策成效显著,线上渠道扩容,服务业与新型消费成新引擎,但居民消费信心待巩固[78] 地产:弱态分化 - 5月国房景气指数为93.72,较4月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10.7%;销售端区域分化,房价同比降幅收窄但环比普遍转跌;政策驱动下市场结构加速优化,但房企资金面仍承压[89][90] 附录:国家统计局发文 - 5月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工业生产、服务业、市场销售、固定资产投资、货物进出口等方面均有不同表现,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居民消费价格低位运行[112]
党外人士大调研丨更好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效能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台盟中央开展2025年度重点考察调研
新华社· 2025-06-03 17:41
政策背景与核心观点 - "两重"政策指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两新"政策指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是全方位扩大内需的重要抓手 [1] - 2024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 [1] - "两重""两新"政策是宏观经济治理的创新之举,对扩大内需的作用持续显现 [2] 广西调研发现 - 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生产线平稳运行,平陆运河马道枢纽建设加速,体现"两重"政策对项目建设的支持 [2] - 建议广西聚焦"投资于物"增强设备技能保障和项目储备,聚焦"投资于人"通过民生保障和居民增收增强消费能力 [2] - 广西作为中国-东盟合作前沿,建议培育符合自身需求和东盟市场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 [3] - 实地调研南宁国际铁路港、中国-东盟地理信息产业园等,强调发挥广西联结国内与东盟的禀赋优势 [3] 上海调研发现 - 上海耀雪冰雪世界开业后吸引大量游客,冰雪经济、首发经济、数字消费等新型消费蓬勃发展 [3] - 2024年上海GDP突破5万亿元,成为首个进入5万亿规模的城市 [5] - 建议上海发挥改革开放排头兵作用,探索更大力度促进消费的体制机制,综合运用财税、信贷等政策手段增加优质供给 [4] - 上海应坚持经济大省挑大梁,聚焦"五个中心"建设,深化长三角一体化,为扩大内需提供持续动能 [5] 政策实施方向 - 调研组建议两地结合"两重""两新"政策,立足补短板与长远打基础相结合 [2] - 强调通过内外联动(如东盟合作、长三角协同)为扩大内需拓展空间 [3][5] - 提出需加强设备更新政策支持企业创新,如南南铝加工案例所示 [2]
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彰显工业强大韧性和抗冲击能力
金融时报· 2025-05-28 09:4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恢复态势 - 1至4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43.44万亿元同比增长3.2% 利润增长1.4%较1至3月加快0.6个百分点 [1] - 4月单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增长3.0%较3月加快0.4个百分点 [1] - 政策效应释放、市场需求回暖、销售增长及资源高效利用推动工业企业经营持续改善 [1] 工业生产增长表现 - 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为去年以来较高增速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实现增长 [2] - 1至4月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8.6%较一季度上升1个百分点 高出整体工业利润增速7.2个百分点 [2]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为代表的新动能行业利润增长较快 [2] 装备制造业与高技术制造业表现 - 1至4月装备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11.2%较1至3月加快4.8个百分点 拉动工业利润增长3.6个百分点 [3] - 装备制造业8个行业中7个实现两位数增长 6个行业增速较1至3月加快 [3] - 高技术制造业利润同比增长9.0%较1至3月加快5.5个百分点 高于工业平均水平7.6个百分点 [3] 政策驱动行业增长 - 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带动专用设备、通用设备行业合计拉动工业利润增长0.9个百分点 [3] - 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推动家用电力器具、厨房电器等行业利润实现两位数增长 [3] 行业资金周转与外部环境 - 1至4月工业产成品周转天数21天 应收账款回收期超70天均高于去年同期 [4] - 国有控股企业营收和利润增速均有所下降 [4] - 中美贸易谈判积极信号有望带动工业生产和出口增长 [4]
政策"组合拳"显威 工业经济韧性和潜力凸显
中国产业经济信息网· 2025-05-28 07:53
工业生产增长 - 4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是去年以来月度增速中较高水平 [1][2] - 1-4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4%,环比增长0.22% [2] - 制造业增长6.6%,采矿业增长5.7%,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1% [2] - 41个大类行业中36个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增长面87.8% [2] - 623种主要工业产品中341种产量增长,增长面54.7% [2] 装备制造业表现 - 4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7个百分点 [2][4] - 装备制造业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5.9%,占工业比重36.3% [4] - 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电气机械、电子行业分别增长17.6%、13.4%、10.8% [4] 高技术产业与创新动能 - 4月份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增速高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9个百分点 [7] - 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分别增长14.9%、13.6% [7] - 前4月高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3.9%,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收入增长33.6% [6] -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同比增长9.7%,企业采购数字技术金额增长9.4% [6] 智能化与绿色化转型 - 4月份规模以上数字产品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智能设备制造增长20.2% [8] - 服务器产量增长近2倍,机器人减速器、工业机器人产量分别增长81.0%、51.5% [8] - 新能源汽车、汽车用锂离子动力电池、太阳能电池产量分别增长38.9%、61.8%、33.4% [8] - 生物基化学纤维、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稀土磁性材料产量分别增长27.6%、16.2%、10.0% [8] 投资与政策效应 - 1-4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8.8%,消费品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13.4%、8.2% [5] - 设备购置投资增长18.2%,对全部投资增长贡献率达64.5% [10] - 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同比增长11.3%,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投资分别增长17.6%、40.6% [8] - 设备更新政策带动农产品初加工机械、包装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1.5%、11.3% [9] 市场需求与价格变化 - 4月份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价格上涨3%,飞机制造价格上涨1.3% [12] - 集成电路封装测试系列价格上涨2.7%,服务器价格上涨1% [12] - 家用洗衣机、新能源乘用车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0.3和0.2个百分点 [12] -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价格同比降幅分别收窄1.4和1个百分点 [13] 外贸表现 - 1-4月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4%,4月份增长5.6%,出口增长9.3% [14]
2025年党外人士调研行 | 台盟中央:发挥“两重两新”政策效能 扩大国内需求
央视网· 2025-05-26 16:45
物流行业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运输货物已突破50万标箱 [3] - 广西平陆运河马道枢纽项目、南宁国际铁路港、南宁吴圩机场存在多式联运衔接和港口物流服务堵点难点 [3] - 大宗货物运力不足和物流成本偏高问题亟待解决 [3] - 平陆运河预计2026年底通航将缩短西南地区货物出海距离并降低物流成本 [3] - 建议物流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促进现代物流与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实现深层次降本增效 [3] 消费行业 - 广西"以旧换新"政策已有250多万名消费者参与 [5] - "以旧换新"政策需优化流程、拓展参与方式并解决覆盖品类与区域不均衡问题 [5] - 文旅消费以门票经济为主二次消费占比偏低 [5] - 文旅融合新消费场景构建不足需激活文旅市场消费潜力 [5] 政策建议 - 建议发挥政策集成效应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良性循环 [6] - 建议激活消费新动能畅通国内大循环 [6]
国家发改委: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确保必要时及时出台实施
证券时报· 2025-05-21 03:35
政策落地时间表 -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举措大部分将在6月底前落地 [1] - 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坚持常态化开展政策预研储备 不断完善政策工具箱 [1] - 若干举措与去年9月增量政策形成接续 包括支持就业 稳定外贸 促进消费 扩大投资等内容 [1] 两重两新政策部署 - 今年已安排近5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 [2] - 力争6月底前下达完毕今年全部两重建设项目清单 [2] - 2025年第二批消费品以旧换新资金已下达 前两批总计超过1600亿元 后续还有1400亿元额度 [2] 资金使用优化措施 - 建立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直达快享机制 推出设备更新贷款贴息政策降低融资成本 [3] - 简化补贴申领流程 明确审核兑付时限 落实资金预拨制度 [3] - 深入研究两新领域增量和储备政策 适时按程序报批推出 [3] 市场竞争规范 - 整治企业低价倾销 制假售假等内卷式竞争行为 [3] - 因业施策化解重点产业结构性矛盾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3] - 具体措施包括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破除地方保护 优化产业布局 强化市场监管 [3] 低空经济发展 - 分类有序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推进低空旅游 航空运动 消费级无人机发展 [4] - 加强安全治理 压实监管责任 规范试点开展 打击黑飞行为 [4] - 引导产业合理布局 推动场景有序拓展 [4]
经济运行开局良好,宏观政策不断加力--宏观经济信用观察季度报(2025年一季度)
联合资信· 2025-05-19 12:40
宏观经济 - 一季度GDP为31.8758万亿元,同比增长5.4%,环比增长1.2%[3][4] - 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5%,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3%,占GDP比重61.2%[8][13] - 固定资产投资10.3174万亿元,同比增长4.2%;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降9.9%,降幅收窄[16][17]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4671万亿元,同比增长4.6%;服务零售额同比增长5.0%[23][24] - 货物贸易进出口10.3万亿元,同比增长1.3%;出口6.13万亿元,增长6.9%[28] 价格与就业 - CPI较上年同期降0.1%,PPI降2.3%,降幅收窄;3月末人民币汇率指数贬值2.4%,对美元升值0.14%[31][33][35] - 一季度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3%,就业形势总体稳定[38] 财政收支 -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6.0万亿元,同比降1.1%;支出7.3万亿元,同比增4.2%[40] - 政府性基金收入累计同比降11.0%,支出同比增11.1%[41] 宏观信用 - 3月末社融规模存量423.0万亿元,同比增长8.4%;一季度增量15.2万亿元,多增2.4万亿元[46] - 3月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分别为3.1%和3.6%,同比降0.35个百分点;新发放贷款加权平均利率约3.4%,同比降约0.6个百分点[52] 宏观政策 - 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安排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55][63] - 加力扩围“两新”政策,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提速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建设[56][58][59]
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转正,保持良好增长势头
新京报· 2025-04-27 18:42
工业企业利润表现 - 1-3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15093.6亿元 同比增长0.8% 3月单月利润同比增长2.6% [1] - 1-3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强劲增长6.5% 单月同比上涨7.7% 营收上行至3.4% [2] - 1-3月利润率累计录得4.7% 环比增加0.17个百分点 制造业利润率同比由负转正 从去年3.85%上涨至3.91% [2] - 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增速较2024年12月底回升4.1个百分点 3月较1-2月上升2.9个百分点 [3] 行业结构分析 - 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利润支撑作用明显 工业经济发展质效持续提升 [1] - 制造业利润率改善是关键 但价格继续拖累企业利润率 3月PPI同比下降2.5% 比前值扩大0.3个百分点 [2] - 私营企业利润增速较2024年底由正转负 工业产成品周转天数与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较去年同期均有增加 [3] 政策影响 - 2025年以来财政融资明显提速 "两重""两新"政策持续发力 带动工业增加值升至近一年最高水平 [2] - 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设立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 加快推动内外贸一体化 重点照顾受关税影响企业 [5] - 政策"组合拳"推动工业企业生产状况转好 国债及地方政府专项债发行保持畅通 [3][4] 未来展望 - 3月官方和财新制造业PMI均较2月进一步扩张 商品房去库延续 工业部门生产开工有望延续恢复势头 [4] - 4月开始对等关税对出口影响或显现 PPI仍处负值区间 企业回款周期延长可能影响供应链和居民消费 [4][5] - 外部环境冲击加大 部分外贸相关行业或将面临考验 但积极宏观政策和"两新"扩围有望提供支撑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