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集采
搜索文档
心脉医疗20250828
2025-08-28 23:15
公司概况 * 心脉医疗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7.14亿元,其中国内收入约6亿元,海外收入约1.23亿元[2][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15亿元,基本每股收益为2.55元[3] * 公司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3元,总额为1.57亿元(含税)[3] * 公司管理层对完成2025年股权激励计划设定的利润指标非常有信心,目标是达到6亿元利润[4][22] 财务表现与运营 * 2025年上半年整体毛利率为69%[11] * 销售费率约13%,管理费率约7%,预计全年将保持在该水平附近[11][12] * 预计全年研发投入占比约10%[4][11] * 尽管整体国内销售额下降,但国内产品销量增长约15%[10] * 按产品线拆分,大动脉条件收入同比下降约30%;术中条件收入同比增长10%左右;外周条件收入同比增长38%左右[10] * 国际业务收入同比增长接近翻倍[10] 研发进展与产品管线 主动脉介入领域 * Coretex分支型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在国内获批上市并顺利开展临床应用[2][4] * AG42腹主动脉覆膜支架系统完成上市前临床随访[2][4] * HACK胸主动脉多分支覆膜支架系统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2][4] * 主动脉阻断球囊导管顺利开展上市后的临床应用[5] * 公司已有9款产品获批进入国家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处于行业领先地位[5][7] 外周动脉介入领域 * 可解脱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处于国内注册审评阶段[2][6] * 膝下药物球囊扩张导管完成上市前临床随访[2][6] * 带纤维毛栓塞弹簧圈顺利开展上市后的临床应用[2][6] * 机械血栓切除导管处于国内注册审评阶段;血栓保护装置完成上市前临床随访;静脉支架系统、腔静脉滤器、外周球囊扩张导管顺利开展上市后的临床应用并加速入院[6] 肿瘤介入领域 * 经颈静脉肝内穿刺套件在国内获批上市[2][7] * Tips覆膜支架系统及两款载药微球处于国内注册审评阶段[2][7] * 载药微球预计将在2025年下半年拿到国内注册证书[2][14] 全球化战略与海外业务 * 2025年上半年海外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超过95%,占比提升至17%[2][9] * 海外增长主要受益于朗巴并表及海外业务自身增长[2][24] * 新增获得8张海外注册证书,累计拥有100余张海外注册证书,其中包括5张CE证书[2][9] * 公司持续推进欧洲、拉美、亚太等区域市场准入,并推动新产品在欧洲和日本的上市前临床试验[2][8][9] * 公司产品已进入全球45个国家,计划每年新增约10个国家,到2026年底预计覆盖60个国家[24][30] * 欧洲和拉美市场表现稳定,中东和亚太地区(如韩国、泰国、土耳其、厄瓜多尔)增长迅速[24] * 预计欧洲、南美、亚太等区域每年平均国际增长率可达40%-50%[4][30] * 新型分支支架Hater(推测为HACK)已获得欧洲认证并开始商业化,初步反馈正面,并计划推向美国市场[24][25] * 公司计划探索进入美国市场,预计在未来两到三个月内完成首例植入手术[31][32] 国内市场与渠道 * 国内市场累计进入超过2700家医院,覆盖全国31个省份及港澳地区[2][8] * 公司加大市场下沉密度及覆盖深度和广度,同时搭建学术交流平台[8] * 渠道和代理商关系紧密,99%的主流代理商选择支持公司,集采后经销商拿货意愿提升[17][18] * 外周产品备货积极,超额完成了上半年预期目标[18] 集采影响与政策展望 * 公司预计集采可能导致主动脉收入下降40-50%[4][27] * 预计明年主动脉介入大支架收入占比将降至50%以下[4][27] * 国家发出反内卷信号,沟通显示降价意愿没有以前强烈,未来集采可能更关注产品质量和创新,对创新性产品留出更高毛利[15][28][29] * 若外周药物球囊集采,预计降幅不会像之前那么大,若价格适当下降并维持佳绩,其体量将指数倍增长,从而弥补收入损失,公司目前市占率约为20%,未来有望进一步提升[16] * 集采将加速腹主病变手术量增长(目前国内占比约35%,欧美发达国家占比约70%)[30] 产品竞争力与市场反馈 * 产品符合人体解剖学特征,采用一体化设计,具有定位准确、抗移位力强、防鸟嘴、profile更小等优势[20][25][26] * Claudex新品国内挂网价不到10万元,临床反馈好,推广和入院进度超出预期[20] * Castor在欧洲已销售两三年,价格较国内高20%-30%,未来将重点推广操作更简单且稳定性更高的新产品Claudex[21] 未来展望 * 公司未来研发投入将进入相对稳定状态[4][23] * 公司将关注开发新的差异化产品,以降低集采风险并提高市场竞争力[4][29] * 公司计划未来一年内推出六七款重要的新产品[19] * 公司计划进一步加大海外资源投入,并不排除进行海外投资并购[30]
赛诺医疗(688108):业绩符合预期 期待颅内自膨载药支架国内获批
新浪财经· 2025-08-25 08:3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2.5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96.54% [1] - 2025年上半年扣非归母净利润0.08亿元,同比增长163.35% [1] - 2025年单Q2季度实现收入1.40亿元,同比增长13.86% [1] - 2025年单Q2季度归母净利润0.11亿元,同比增长110.56% [1] - 2025年单Q2季度扣非归母净利润0.07亿元,同比增长42.83% [1] 冠脉介入业务进展 - 冠脉支架及球囊产品持续参与国家及各省市集采,产品销量稳步上升 [2] - 全国大部分省市冠脉支架带量集采第二轮第三周期已完成落地执行 [2] - 冠脉球囊产品已完成全国大部分省市续采工作 [2] - 棘突球囊在除西藏外的京津冀"3+N"联盟省份完成落地 [2] - 冠脉药物洗脱支架系统在阿根廷、厄瓜多尔、越南等国家获得海外注册证 [2] - 冠脉球囊扩张导管在吉尔吉斯斯坦、秘鲁、马来西亚等国家获得海外注册证 [2] 神经介入业务突破 - 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3] - 该产品是美国FDA历史上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 [3] - 该产品是首个获得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的国产神经介入器械产品 [3] -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AUCURA于2025年5月获得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AUCURA于2025年4月提交欧洲CE注册被受理 [3] - 颅内取栓支架GHUNTER已进入欧洲CE注册审理流程 [3] 盈利预测调整 - 2025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0.91亿元下调至0.31亿元 [3]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从2.19亿元下调至0.58亿元 [3] - 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80亿元 [3] - 对应当前市值的PE分别为433倍、234倍、170倍 [3]
赛诺医疗(688108):业绩符合预期,期待颅内自膨载药支架国内获批
东吴证券· 2025-08-24 22: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实现收入2.40亿元,同比增长12.53%,归母净利润0.14亿元,同比增长296.54%,业绩符合预期 [9] - 冠脉介入耗材国内外推进顺利,产品持续参与国家及省市集采,销量稳步上升,海外注册范围扩大至阿根廷、厄瓜多尔、越南、吉尔吉斯斯坦、秘鲁、马来西亚等国家 [9] - 神经介入产品取得重大突破: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为全球首个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治疗产品及首个国产神经介入器械获此认定 [3] - 血流导向密网支架AUCURA™于2025年5月获中国医疗器械注册证,2025年4月提交欧洲CE注册被受理,颅内取栓支架GHUNTER进入欧洲CE注册审理流程 [3] - 盈利预测调整: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从0.91/2.19亿元下调至0.31/0.58亿元,预计2027年归母净利润0.80亿元,对应PE分别为433/234/170倍 [10] 财务数据与预测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573.42百万元(+25.00%),2026年745.45百万元(+30.00%),2027年969.09百万元(+30.00%) [1] - 2025年预计归母净利润31.41百万元(+1,997.13%),2026年58.18百万元(+85.21%),2027年79.90百万元(+37.34%) [1]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61.94%,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逐步提升至62.86%/63.43%/63.99% [11] - 2025年预计每股收益0.08元/股,2026年0.14元/股,2027年0.19元/股 [1] - 当前股价32.70元,市净率15.22倍,流通市值13,604.77百万元 [6] 产品与市场进展 - 冠脉支架及球囊产品在集采中销量稳步上升,全国大部分省市集采续约完成落地 [9] - 神经介入线加速出海:美国FDA突破性认定推动国际化进程,欧洲CE注册同步推进 [3] - 海外市场拓展:冠脉产品在拉美、东南亚等多国获得注册认证,销售网络持续扩大 [9]
机构扎堆调研4家A股公司!主要问了这些问题→
证券时报网· 2025-08-17 08:11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 深证成指涨4.55% 创业板指涨8.58% [1] - 非银金融行业以7.07%涨幅领涨 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 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弱势 [1]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 [1] 机构调研 - 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 [1] - 海能技术涨超42% 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 冠石科技涨超25% [1] - 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和180家机构调研 [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营收15.65亿元同比增长17.36% 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海外营收同比增长45% 海外营收占比提升至58% [2]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 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 [4] 安杰思 - 上半年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 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4] - 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下降 主要因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 [5]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同比增长10.50% 积极拓展渠道客户营销网络体系应对集采 [5] 金橙子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 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互补 [5] - 萨米特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体系优势及客户资源优势 收购后可提升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竞争力 [7] 新强联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4亿元实现扭亏为盈 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8] - 毛利率提升措施包括实现锻件等自供减少外采 优化生产工艺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 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 [9]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 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9]
国产内镜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 机构投资者扎堆“登门”
证券时报· 2025-08-16 01:38
A股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全周涨1.69%,收报3696.77点;深证成指涨4.55%,创业板指涨8.58% [1] - 申万一级行业涨跌各半,非银金融以7.07%涨幅领涨,电子、电力设备、有色金属等行业涨幅居前;银行、钢铁、国防军工等行业表现相对弱势 [1] - 稳定币、PEEK材料、光模块(CPO)、金融科技等题材轮动明显,表现突出 [1] - 约七成机构调研公司周内实现正收益,海能技术涨超42%,飞龙股份、长城证券、浙江华业股价涨超30%,冠石科技涨超25% [1] 机构调研情况 - 共有67家上市公司披露机构调研记录 [1] - 南微医学、安杰思、金橙子、新强联等4家公司接受百家以上机构调研 [1] - 南微医学和安杰思分别接受183家机构、180家机构调研,为本周机构参与调研最多的两家公司 [1] 南微医学 - 上半年实现营收15.6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36%;实现归母净利润3.63亿元,同比增长17.04% [2] - 海外业绩亮眼,营收同比增长45%,海外营收占比已提升至58% [2] - 主营业务为微创医疗器械的研发、制造与销售,主营消化内镜、肿瘤介入、微创神经外科三大产品体系,产品覆盖全球90多个国家和地区 [2] - 海外本土化团队超400人,并购是未来增长动力之一 [2] - 泰国工厂年底投产,定位供应欧美,成本比国内低 [2] 安杰思 - 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02亿元,同比增长14.56%;实现归母净利润1.26亿元,同比增长1.26% [3] - 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涵盖止血闭合类、EMR/ESD类(单/双极)、ERCP类及诊疗仪器类,并延伸至呼吸内镜、耳鼻喉内镜、泌尿内镜和妇科内镜等五大领域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毛利率为67.58%,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主要是国内高毛利产品止血夹受集采影响,销售单价有所下降 [3] - 上半年国内销售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0.50% [3] 金橙子 - 接受166家机构调研 [4] - 拟收购萨米特55%股权,本次交易后将在产品品类、客户资源、技术研发等方面形成积极的互补关系 [4] - 萨米特长期从事精密光电控制产品的研发创新工作,具备技术优势、产品体系优势以及资质及客户资源优势 [4] - 收购后可协同开发、技术迁移、提升在高端精密振镜领域的竞争能力 [4] 新强联 - 接受162家机构调研 [4] - 主营大型回转支承及精密轴承的研发与制造,是国内率先使用无软带淬火技术研发生产大兆瓦风机双列圆锥滚子主轴承的龙头企业,实现风电主轴承国产替代进口 [4]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亿元,去年同期亏损1.01亿元 [5] - 通过子公司圣久锻件、海普森产品的上下游协同效应,实现锻件、滚动体、保持架的自供,减少外采,降低采购成本 [5] - 优化生产工艺、提升设备利用率;加大研发投入,增强高毛利产品竞争力 [5] - 提高核心零部件自产率,减少外购依赖,发挥产业链协同降本效应 [5] - 调整产品结构,聚焦高附加值产品业务 [5] - 风电轴承业务进展良好,产能利用率高,2025年客户需求旺盛,在手排产订单充足 [6] - 盾构机轴承和海工装备轴承等领域业务一直保持稳定 [6] - 未来将紧跟风电大型化趋势,优化产品结构,提升高附加值产品占比 [6]
三鑫医疗20250812
2025-08-12 23:05
三鑫医疗2025年上半年电话会议纪要总结 **1 公司及行业概况** - 公司名称:三鑫医疗[1] - 行业:血液净化设备及耗材[2] **2 财务表现** - **营收及利润** - 2025年上半年营收7.6亿元(+10.83%),归母净利润1.15亿元(+8.35%),扣非净利润+9%[4] - 剔除股份支付后归母净利润+13.6%,扣非净利润+15%[4] - **产品结构** - 血液净化类产品营收6.26亿元(+20%),占比82%[4] - 给药器具类营收8240万元(-15%),占比11%[4] - 心胸外科类营收3500万元(+0.7%),占比4.6%[4] **3 核心业务表现** - **国内市场** - 血液透析设备营收7000多万元(+70%),透析器营收1.3亿元(+20%),市占率提升至8%[7] - 透析膜销量超100万束(超2024年全年),透析液粉市占率25%(行业第一)[7] - 管路销售1500万套(市占率20%,收入+16%)[7] - **海外市场** - 出口收入1.87亿元(+67%),血透设备及耗材占比88%[4] - 东南亚市场占比70%,透析设备销量+130%[8] - 印尼、墨西哥、秘鲁已准入,计划拓展巴西、土耳其、印度[5][8] **4 战略与规划** - **可转债发行** - 募集资金5.3亿元(产能建设4亿元,流动资金1.3亿元),用于透析膜、透析器及透析管产线扩建[6] - **新产品布局** - 湿膜透析器(首个国产注册证)重点推广,计划纳入集采[9][10] - 人工血管等创新产品进入临床试验[6] - CRT设备预计2028年上市[23] **5 行业动态与政策影响** - **患者需求** - 2024年底规范治疗人数102.7万,未来增速预计10%+[11] - 平均透析龄52.2个月(较2011年延长21个月)[11] - **政策支持** - 国家医保局CA扣息项目收费改革提升行业积极性[12] - 特性留置针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但短期推广受收费改革影响[13] **6 竞争与市场格局** - **国产替代** - 透析器国产化率提升,进口品牌份额受冲击,公司市占率从5%~6%增至8%[15][16] - **海外竞争** - 东南亚市场对手为国际品牌(如贝恩、威高),本地生产商缺失[17][18] **7 风险与挑战** - **集采压力** - 国内集采覆盖多数地区,价格联动影响收入增速(科兴业收入增长<10%)[7][15] - **盈利展望** - 2025年收入目标+10%,但利润受折旧、股份支付及产能投入拖累[21] **8 其他关键信息** - **毛利率** - 海外业务毛利率提升(规模化效应),国内外价格差异不大[19][22] - **股东回报** - 中期分红预案提出,全年股利支付率70%[25] **9 未来展望** - 重点拓展东南亚、中东、非洲市场,暂不主攻欧美[18] - 血液净化领域长期需求明确,公司目标挑战全球CR5巨头[25]
医疗器械 ETF(562600)四连阳收涨1.81%,资金净流入态势延续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12 16:34
板块表现与资金流向 - 医疗器械板块持续走强,医疗器械 ETF(562600)连续四个交易日上涨,8月12日收涨1.81% [1] - ETF持仓股表现突出,麦澜德涨超18%,三鑫医疗、翔宇医疗、迈普医学等涨超10% [1] - 资金连续四日净流入医疗器械 ETF,近5日累计流入1571万元,市场交易活跃 [1] 行业贸易数据 - 2025年1-6月中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额382.5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0.09%) [1] - 出口额217.94亿美元,同比增长4.78% [1] - 进口额164.62亿美元,同比下降5.87% [1] 行业基本面与前景 - 高值耗材领域集采影响逐步边际出清,部分品种有续标受益逻辑 [1] - 行业进入集采下半场,集采降价阵痛出清,带量效果逐步显现 [1] - 部分品种在集采续标时中标价格较首次集采有所提升,有望迎来量价齐升的边际优化 [1] - 高值耗材、IVD等行业一次性业绩影响逐步消解,行业在2025年下半年有望重回稳健增长轨道 [1] ETF产品概况 - 医疗器械 ETF(562600)追踪中证全指医疗器械指数,选取100只代表性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 [2] - 指数覆盖医疗器械、医疗服务、医疗信息化等核心医疗领域 [2] - 指数中医疗器械行业占比高达89.34%,集中度突出 [2]
今日启动!两大耗材联盟采购
思宇MedTech· 2025-08-11 17:08
核心观点 -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启动腔静脉滤器及消融电极类医用耗材信息维护工作,涉及20多个省(区、市),规范行业集采流程[2] - 信息维护工作对医疗器械企业至关重要,关系到产品市场准入、定价和竞争力[2] - 全国价格联动机制下,腔静脉滤器和消融电极价格或将进一步探底并辐射全国市场[2] - 集采推动市场重塑,促使行业走向透明与高效的价格体系[17] - 企业需采取精细化布局应对集采,包括产能评估、成本控制、市场策略调整[18] - 技术创新与成本优化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行业集中度提升[19] 腔静脉滤器市场 - 2023年国内肺血栓栓塞症登记患者超过1.7万例,美国每年有症状病例达57~63万[9] - 2022年鲁普冀豫联盟集采中,腔静脉滤器均价从2.3万元降至9000元,降幅58%[10] - 中国每年腔静脉滤器植入量约6万个,先健科技Aegisy产品市场占比56%[11] - 已获批进口腔静脉滤器8款,国产17款,市场竞争激烈[11] - 国产产品多为中低端水平,回收期短于进口产品(国产14天vs进口165天以上)[14] - 进口产品回收成功率可达97.3%,国产产品有较大进步空间[14] 消融电极市场 - 消融电极广泛应用于心律失常、肿瘤治疗和疼痛管理等领域[15] - 2023年豫南片区联盟集采中,消融电极(针)平均降幅53.86%[15] - 亿高医疗射频等离子消融电极价格从6000元降至2480元,降幅58.7%[15] - 2024年安徽省集采中,微波消融针平均降幅65.48%,射频消融针平均降幅31.01%[15] - 2024年全球一次性消融电极市场规模21.42亿元,中国6.48亿元[16] - 已获批进口消融电极8款,国产近200款,国产替代空间巨大[16] 企业策略 - 企业需精准评估产能,确保中标后供应[18] - 成本控制成为关键,需优化生产工艺、降低采购成本[18] - 积极参与集采规则制定,争取有利规则[18] - 加大研发投入,开发高性能、低副作用产品[19] - 通过精益生产、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19] - 行业集中度提升,市场份额向技术优势和成本控制能力强的企业倾斜[19]
安杰思: 安杰思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07 20:10
行业概况 - 全球医疗器械市场规模2023年为5,184.6亿美元,预计从2024年的5,422.1亿美元增长到2032年的8,868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6.3% [4] - 中国医疗器械市场规模由2016年的3,700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0,328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6.12% [4] - 2023年全球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为60亿美元,中国内镜诊疗器械市场规模达到约156亿元,预计到2025年将增长至约220亿元 [5][6] - 行业具有高技术门槛、资金门槛、法律门槛、市场门槛和人才门槛等壁垒 [7] 公司主营业务 - 公司从事内镜微创诊疗器械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主要产品应用于消化内镜诊疗领域 [7] - 产品按治疗用途分为GI类、EMR/ESD类(单、双极)、ERCP类和诊疗仪器类 [7] - 报告期内主要业务及产品未发生重大变化 [8] - 盈利模式主要通过销售内镜诊疗器械、诊疗仪器及配套耗材取得销售收入与生产成本及费用之间的差额 [8] 财务表现 - 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02,427,366.64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56% [3] - 主营业务收入300,194,900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4.38% [10] - 境内市场销售收入137,462,600元,同比增加10.07%;境外市场销售收入162,732,200元,同比增加18.29% [10]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018,864.01元,同比增加1.26% [3][10] - 研发费用共计34,457,805.59元,同比增长32.17%,占营业收入比例11.39% [11][25] 研发创新 - 研发人员数量达187人,较上年同期增长47.24%,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达40.11% [17] - 报告期内申请专利54项,其中发明专利31项,实用新型专利19项,外观设计4项,新申请国际PCT专利5项 [13] - 获得专利授权10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截至2025年6月30日累计申请421项专利,有效授权专利102项 [13][25] - 双极回路技术、夹子辅助组织牵引技术、可换装技术、连发技术等核心技术取得进展 [23][24][25] 产品注册与市场准入 - 报告期内共获得新注册证45张,新增境内外产品注册证26张,其中境内NMPA2张,境外注册证24张 [13] - 产品符合MDSAP五国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法规要求,获得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市场准入资质 [16] - 公司产品已经成功销往六大洲超过90个国家和地区 [15] 市场拓展与销售 - 覆盖终端医院超2540家,三甲医院覆盖率稳步提升,建立有效合作渠道450家 [14] - 举办和参与国内各类专业会议达105余场 [14] - 欧洲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8.28%,亚洲地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9.05%,南美洲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8.95% [22] - 境外销售以ODM贴牌为主,同时加大自有品牌销售 [9][15] 生产与供应链 - 采取国内备库、海外接单生产两种模式,根据订单预测和以销定产的方式制订生产计划 [8] - 积极推进关键物料国产化,缩短交付周期,削减物流与库存成本 [20] - 泰国生产基地项目稳步推进,建成后将成为数字化工厂,提高整体产能和综合实力 [15] 质量管理体系 - 通过ISO13485:2016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满足中国《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法规及标准要求 [16] - 产品符合MDSAP五国(美国、日本、加拿大、巴西、澳大利亚)及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法规要求 [16] - 报告期内顺利通过产品注册体系核查及客户体系审核共计3次 [16] 发展战略 - 秉持"创造、坚持、分享"的核心价值观,为患者和临床医生提供更安全、更高效的内镜微创诊疗器械 [7] - 实施"销售一代、研发一代、探索一代"的产品研发和市场销售策略 [8][12] - 通过"三棵树"研发理念推进高端诊疗设备布局,推动行业向智能化、便捷化、安全性更高的手术方案转型 [18] - 深化全球化布局,探索海外本土化经营策略,在美国和欧洲设立子公司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 [15]
【大涨解读】医疗器械:创新药之后,医疗器械也悄然在爆发,龙头公司获认证后20%涨停
选股宝· 2025-08-07 11:16
行情表现 - 医疗器械板块8月7日大涨 多股涨停包括科华生物、赛诺医疗、大博医疗等 [1] - 赛诺医疗最新价17.03元 涨跌幅+20.01% 换手率1.99% [2] - 尚荣医疗最新价4.22元 涨跌幅+9.90% 换手率5.15% [2] - 科华生物最新价7.95元 涨跌幅+9.96% 换手率9.65% [2] - 中红医疗最新价16.21元 涨跌幅+19.99% 换手率7.33% [2] - 利德曼最新价9.77元 涨跌幅+20.02% 换手率21.28% [2] 公司动态 - 赛诺医疗子公司COMETIU自膨式颅内药物涂层支架系统及COMEX球囊微导管获美国FDA突破性医疗器械认定 [3] - 科华生物为老牌体外诊断公司 拥有约850张境内外注册证 覆盖免疫诊断、生化诊断、分子诊断、POCT四大板块 [2] - 中红医疗为国内最早生产PVC手套和丁晴手套的企业之一 业务涵盖健康防护手套、安全输注器械及创新医疗器械 [2] - 利德曼为国内生化试剂产品最全的体外诊断企业之一 产品涵盖诊断试剂、仪器及生物化学原料 [2] 政策环境 - 国务院明确集采中选不再以最低价为参考 要求报价最低企业公开说明合理性 [3] - 国家药监局发布公告优化全生命周期监管 支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发展 [3] - 创新医疗器械领域获得全链条政策支持 覆盖研发、生产、使用和支付环节 [5] 行业趋势 - 高值耗材大部分品类已被纳入集采 国产化率较高的骨科、冠脉支架等品类随着集采规则优化 价格竞争趋缓 基本面有望迎来拐点 [4] - 低值耗材国内终端进院逐步恢复 集采价格压力缓解 海外订单稳定增长 [4] - A股医疗器械指数过去4年持续下跌 2025年初至今有所反弹 政策缓和及集采出清推动业绩和估值修复 [5] - 港股医疗器械公司创新性强 多家企业即将扭亏为盈或业绩快速释放 部分18A公司因产品上市和技术突破 年初至今涨幅超过翻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