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固态电池

搜索文档
恩捷股份(002812) - 2025年5月19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20 23:34
公司固态电池材料布局与进展 - 2021 年 12 月成立控股子公司湖南恩捷前沿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硫化物路线全固态相关材料,有高纯硫化锂、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电解质膜三款产品,高纯硫化锂建成中试百吨级产线,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纯度和电导率满足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性能指标,硫化物电解质膜实现卷对卷、连续化生产 [2] - 在云南省玉溪市推进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材料中试产线项目,设计产能约 1000 吨,分阶段投建 [2] 公司半固态材料布局与合作 - 2021 年 11 月与北京卫蓝新能源、溧阳天目先导合资成立江苏三合电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有 2 条生产线生产半固态电池隔膜,多家国内电池厂正在验证 [3] - 2025 年 1 月上海恩捷和北京卫蓝签定《采购框架协议》,北京卫蓝将自身需求材料的 80%采购份额定点向上海恩捷及其关联公司采购用于半固态和全固态电池的相关材料,2025 - 2030 年预计下达半固态及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隔膜订单不少于 3 亿平方米,全固态电池的电解质订单不少于 100 吨 [3] 公司产品技术指标与进展 - 全固态硫化锂产品用碳热还原法,纯度达 99.9%,产能达百吨级,粒径大小控制好,保证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活性和烧结程度 [4] - 全固态电解质通过微纳化技术,粒径从 15um 以上减小到 300nm,离子电导率从 11ms/cm 保持在 6ms/cm 以上,固态电解质粉体已建成吨级产能,正在推进千吨级产能建设项目 [5] - 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将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等制成浆料涂到 PET 膜上辊压成膜,厚度可做到 30um,离子电导率可做到 3ms/cm 以上 [7] 技术原理与行业知识 - 减小全固态电解质粒径能减小固固界面阻抗,提高电池堆积密度,减小电解质孔隙率,提升电池能量密度,减少锂枝晶发生,满足快充性能 [6] - 全固态电解质膜孔隙率最好控制到 5%以下,预防锂枝晶发生 [8] - 全固态电解质制备方式有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公司用固相法,更安全环保,制成的固态电解质电导率更高 [9]
全固态0.2GWh中试线已落地,但国轩高科称5年内是半固态的天下
第一财经· 2025-05-19 08:44
国轩高科固态电池技术进展 - 公司全固态电池进入预量产阶段,设计产能达0.2GWh [1] - 首条全固态实验线贯通,核心设备国产化率100%,良品率达90% [2] - 金石全固态电池单体容量提升150%,预紧力下降90%,通过多项严苛安全测试 [2] - 已规划建设12GWh准固态电池产线,G垣准固态电池能量密度300Wh/kg,续航达1000公里 [1][2] 新产品发布 - 发布G行重卡电池,单包116kWh,能量密度175Wh/kg,支持12年10000次循环及120万公里零损耗 [4] - 推出乾元智储20MWh储能系统,单舱容量全球最高,设计寿命25年,已获超6GWh订单 [4] - 储能系统集成专利将向全社会公开 [4] 技术路线与行业展望 - 首席科学家认为五年内半固态电池将主导市场,全固态仍处成长初期 [1][5] - 全固态电池技术路线未定,硫化物路线可能性较大,需优化生产工艺和供应链体系 [6] - 行业预计2030年全球锂电池需求达3800GWh,其中电动汽车领域占3500GWh [6] 政策与行业动态 - 工信部2025年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及加快全固态电池标准研制 [6] - 宁德时代创始人曾毓群称全固态电池量产需8-10年,短期内难大规模应用 [6]
314Ah半固态电池产品首次量产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03-28 16:53
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投产 - 广东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在珠海投产 全球首次量产大容量314Ah半固态电池产品 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在新型储能领域实现技术产业化落地[2] - 产线由广东能源集团与北京卫蓝新能源共同组建的广东卫蓝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推动 依托中科院物理所固态电池技术产业化平台[8] - 珠海市计划整合本地企业资源 构建以半固态电池制造为核心 带动隔膜材料、生产设备等配套企业协同发展的产业链格局[4] 314Ah半固态电池技术特性 - 电池热失控起始温度显著提升 触发热失控测试时间比传统电池延长40%以上 安全性能达行业领先水平[6] - 产品兼具长循环寿命与高安全性能 热稳定性和循环稳定性增强 适应极端环境运行[6] - 应用场景覆盖源网侧储能、5G基站、数据中心、新能源商用车、电动船舶等 尤其适合城市用户侧储能[6] 广东省储能产业布局 - 广东省将新型储能列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全省储能产业链完善度居全国前列[4] - 此次产线投产强化广东在半固态及固态电池前沿技术的研发实力 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打造世界级储能产业集群[4] ESIE 2025储能国际峰会 - 第十三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5)将于2025年4月10-12日在北京举办 展览面积超16万平米[10] - 预计吸引800+头部企业参展 发布500+新品 专业观众超20万人次 同期举办40+主题论坛[10] - 论坛主题包括AI及大模型在储能电池应用、新型储能与电力市场、短时高频储能等[13]
锂电隔膜迎“量价齐升”
高工锂电· 2025-03-14 18:52
干法隔膜市场复苏 - 干法隔膜产品价格普遍上涨超过20% 标志着行业低迷期或将告一段落 隔膜企业盈利能力有望修复 [1] - 2024年干法隔膜价格下滑超过10% 一度跌破成本线 主要由于行业产能过剩导致激烈价格竞争 [1] - 部分干法隔膜企业在长期亏损压力下出现减产停工 电池制造商暂停进一步压价以保证稳定采购量 [1] - 新电池技术快速发展为干法隔膜带来新需求增长点 比亚迪第二代刀片电池及固态电解质膜开发倾向于采用干法隔膜 [1] 湿法隔膜与新兴市场需求 - 湿法隔膜市场尚未明显涨价 但呈现积极增长态势 传统应用领域对高性能隔膜需求持续增长 [2] - 4C及以上倍率快充电池 314Ah及以上容量储能电芯需要更薄 性能更优异隔膜 具备更高溢价空间 [2] - 半固态电池和数据中心锂电UPS等新兴市场对电池安全性要求极高 为芳纶涂覆隔膜带来巨大市场机遇 [2] - 半固态电池电解液含量减少 要求隔膜与电解液浸润性更好 芳纶浸润性优于无机陶瓷 且有助于延长电池使用寿命 [2] - 国产芳纶涂覆隔膜在数据中心UPS领域达到20%成本优势 有望率先抢占海外市场份额 [2] 芳纶涂覆隔膜应用进展 - 星源材质与泰和新材合作开发的芳纶涂覆隔膜已成功应用于问界M9搭载的麒麟电池 [3] - 两家公司芳纶涂覆隔膜生产线预计2025年投产 有望实现商业化 [3]
超17亿元三元材料大单“落地”
高工锂电· 2025-03-04 18:52
当升科技与SK On合作 - 当升科技与SK On签订供应合同 约定2025-2027年供应1 7万吨高镍及中镍锂电正极材料 并优先分配中国及芬兰工厂产能 [2] - 双方还约定对2026-2028年额外11万吨非约束性供应进行协商 潜在订单规模可观 [2] - 以当前超10万元/吨价格计算 1 7万吨订单将带来超17亿元营收影响 [2] - 近三年SK On在当升科技营收占比逐年下滑至0 28% 新订单有望提升其占比 [2] 三元正极材料市场现状 - 三元正极材料出货规模增长但市场占比受磷酸铁锂挤压 国内三元与磷酸铁锂电池装机占比从4:6降至2:8 [3] - 三元需求放缓主因下游中低端新能源车 PHEV及储能市场增长 这些领域更多使用磷酸铁锂 [3] - 三元材料价格较磷酸铁锂更坚挺 因技术门槛高 产能扩张少 国际客户多分散风险 [3] - 行业呈现磷酸铁锂企业增收不增利 三元企业营收放缓但利润稳健的分化格局 [3] 三元材料未来增长点 - 三元材料增量取决于高能量密度 高续航 高快充领域需求 如VR/AR设备 人形机器人 航天飞行器等 [5] - 固态电池 半固态电池 大圆柱电池等新技术路线中高镍三元材料受青睐 [5] - 新兴应用场景仍处培育阶段 但终端成熟后将释放三元材料增量 [5] 产业链价格修复预期 - 高工锂电分析2025年产业链价格走上修复通道 将影响正极材料企业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