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规
搜索文档
小额包裹还是海外仓?跨境电商如何提高供应链抗风险能力
第一财经· 2025-08-17 20:13
跨境电商行业趋势 - 跨境电商行业面临国际关税政策变化和供应链抗风险能力提升的需求 [1] - 2025中国(广州)跨境电商交易会吸引1000多家供应链企业、40多家跨境电商平台和近200家生态链服务商参展 [1] - 关税和合规是参展企业和相关机构最关心的话题 [4] 关税政策影响 - 美国自8月29日起对价值≤800美元的非邮政进口货物征收关税,邮政包裹按从价税或从量税征收 [5] - 小额包裹关税政策对美妆和保健品影响有限,因生产成本优势和利润空间较大 [5] - 大家电品类受小额包裹关税政策影响较大,面临国际品牌竞争 [6] - B2B市场卖家多以货柜形式发货,受小额包裹政策调整影响较小 [6] 海外仓业务发展 - 海外仓业务增速显著,京东、顺丰、菜鸟等平台加大布局 [6] - 海外仓从储存发货扩展到贴标换标、售后配送、退修等增值服务 [6] - 海外仓作为前置化商流窗口,尝试前店后仓模式,提供产品认证和本地渠道服务 [7] - 海外仓未来需升级售后一体化服务,成为跨境电商企业的本地化分公司 [7] 合规需求变化 - 跨境电商企业从铺货模式转向品牌出海,对合规重视度提高 [8] - 知识产权合规是最大法律需求,电工类产品侵权风险较高 [8] - 合规焦点从平台合规扩展到境外消费者权益保护和恶意投诉处理 [8] 区域产业表现 - 广东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从2015年113亿元增至2024年7454亿元,年均增长60% [8] - 广东594家企业参展跨交会,广州美妆、佛山家电等18个产业带设立主题展区 [8]
Bitcoin Depot (BTM) - 2025 Q2 - Earnings Call Presentation
2025-08-12 22:00
业绩总结 - Bitcoin Depot在2025年第二季度的总收入为6.08亿美元[21] - 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的收入为172,108千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63,066千美元增长了6.3%[84] - 2025年上半年,净收入为24,499千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122千美元显著增长[85] - 2025年第二季度的毛利为30,864千美元,毛利率为17.9%[84]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EBITDA为18,512千美元,调整后EBITDA利润率为10.8%[85] - Bitcoin Depot的调整后EBITDA为2025年第二季度的1850万美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21] - 2025年第二季度的调整后毛利为32,726千美元,调整后毛利率为19.0%[84] 用户数据 - 自2016年成立以来,Bitcoin Depot完成的总交易量达到32亿美元,交易次数为390万次[21] - 用户调查数据显示,约三分之二的用户主要使用比特币进行汇款和在线购物[35] - Bitcoin Depot的用户在自助终端的中位交易金额为200美元[35] - 2025年,Bitcoin Depot在美国和加拿大的零售合作伙伴超过18,000个[78] 市场扩张 - Bitcoin Depot在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安装自助终端数量为9000台,覆盖49个美国州和10个加拿大省[21] - Bitcoin Depot在北美的市场份额领先,运营约8,978个自助终端,覆盖超过64%的美国人口[58] - 2025年,Bitcoin Depot在Circle K的合作中部署了900多个自助终端[65] - 2025年,Bitcoin Depot在纽约州的潜在市场机会可支持2,500至3,000个自助终端[58] 交易量与客户结构 - 2025年,Bitcoin Depot的交易量中,大型连锁店占比为18.9%,独立零售商占比为81.1%[38] - Bitcoin Depot在任何时候持有的比特币销售量通常少于70万美元[28] - 2024年,Bitcoin Depot的自助终端交易量年均增长率(CAGR)为15.2%[71] 合规与监控 - Bitcoin Depot的合规团队拥有超过100年的合规经验,积极监控和报告可疑活动[42] - Bitcoin Depot的移动应用程序使用户能够在不到1小时内完成比特币购买[32]
多家银行领超百万罚单,反洗钱违规成重灾区 合规之路如何走
北京商报· 2025-08-10 20:35
银行业反洗钱监管现状 - 8月以来已有8家银行因反洗钱违规收到高额罚单,包括上海银行、湖南湘江新区农商行、安徽长丰农商行等地方中小银行 [1] - 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年内也因同类问题受罚,显示反洗钱违规并非中小银行独有现象 [3] - 上海银行因多项违规被警告并处罚款2874.8万元,加上没收违法所得总罚单达2921.75万元,多名高管被追责 [2] 典型违规行为分析 -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报送大额/可疑交易报告、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问题突出 [3] - 珠海华润银行因反洗钱违规被罚334.75万元,4名高管连带受罚,个人最高罚款13.5万元 [3] - 广东紫金农商行、揭西农商行同期收到百万级罚单,均涉及反洗钱业务违规 [3] 银行内控短板与成因 - 反洗钱系统落后于现实需求,信息上报和客户评估准确性不足是根本问题 [4] - 大型银行分支机构管控困难,跨部门协作存在壁垒,基层考核重业务轻合规 [4] - "双罚制"将高管个人利益与合规挂钩,推动银行升级反洗钱系统和监督力度 [4] 监管政策动态与趋势 - 2025年1月新修订《反洗钱法》将实施,三部门联合发布《征求意见稿》强化客户尽职调查要求 [5] - 监管范围扩大至现金汇款5万元以上、外币兑换1万美元以上等场景,留存证件要求细化 [6] - 监管呈现全流程覆盖、要求细化、手段智能化、跨境联动深化等特征,严监管将长期持续 [6] 银行改进建议 - 运用大数据和AI技术多维分析客户行为,精准识别风险 [7] - 优化业务流程,对低风险业务简化处理,提高效率 [7] - 加强员工数字化反洗钱能力培训,将合规纳入高管核心考核 [7]
瑞幸咖啡美国漂流记:拒收现金引争议、五年三换审计师
创业邦· 2025-08-07 18:22
瑞幸咖啡纽约扩张与合规问题 - 瑞幸咖啡在纽约曼哈顿同时开设两家门店,与星巴克门店相距不足百米,采用0.99美元新人券和1.99美元特惠饮品的低价策略,迅速成为社交媒体上的网红打卡点 [7][8] - 纽约门店拒绝接受现金,仅支持官方APP或网站下单,触碰了纽约市《无现金禁令法》的合规红线,该法规自2020年11月起实施,旨在保障低收入群体等非数字支付群体的消费权益 [10] - 瑞幸回应称其是一家科技公司而非咖啡公司,引发当地消费者投诉,认为不能因为门店招牌上写着"科技"就可以无视法律 [10] - 纯线上交易涉及消费者个人信息,可能受到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法案关于不公平或欺骗性行为的限制,以及康涅狄格州、犹他州等关于隐私、消费者数据控制等方面的法律约束 [13] 瑞幸咖啡的合规历史 - 瑞幸咖啡曾聘请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负责其2017至2018年的财务报表审计工作,但在2020年1月做空机构浑水发布匿名报告直指数据造假后,安永拒绝在年报上签字 [16] - 2020年4月,瑞幸自曝高达22亿元的财务造假丑闻,股价单日暴跌85%,最终退出纳斯达克主板,关停40%门店 [16] - 财务造假事件后,美国国会通过《外国公司问责法案》,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国公司接受PCAOB检查,否则可能被禁止交易并从美国证券交易所摘牌 [16] - "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纷纷与瑞幸划清界限,迫使瑞幸转向中小机构及国内所合作 [17] 审计机构更换与合规问题 - 瑞幸五年间三次更换审计机构,合作周期最长3年、最短仅7个月 [18] - 麦楷博平会计师事务所因审计中存在"信息技术一般性控制缺陷"被解聘,香港中正达会计师事务所接手后被美国PCAOB永久吊销注册资格并处以7.5万美元罚款 [18][19] -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瑞幸2021年后的财务报告,但其自身合规记录不理想,2022年11月因龙力生物审计失职被证监会处罚,2025年2月一周内被三地证监局约谈或警示 [23] - 2025年至今,立信被罚没金额已超1500万元,反映出其可能存在系统性缺陷 [24] 业绩表现与资本市场反应 - 2021年至2024年,瑞幸净收入同比分别增长97.5%、66.9%、87.3%和38.4% [25] - 美国资本市场对上市企业的要求以"合规可信"为先,而非仅"业绩高增" [25] - 多家审计机构的合规瑕疵削弱了瑞幸财务数据的可信度,成为其被困于粉单市场、转板之路受阻的核心障碍 [24]
圆桌对话:技术之变局,如何为全球化布局提供“确定性”?| 2025出海大会
36氪· 2025-07-31 14:10
大会概况 - 2025出海大会于7月25日在杭州举办 聚焦全球化与出海领域 涵盖消费、科技、电商、金融、新能源等热门领域 包含10余主题演讲和5场圆桌对话 [1] 全球化多市场布局策略 - 企业需摆脱单一市场依赖 关注本地市场和区域市场潜力 例如泰国人均GDP从2005年2800美元预计增至2025年7500美元 [5][6] - 亚马逊全球20个站点中 墨西哥、欧洲等新兴市场增长迅速 中国卖家在欧洲市场实现三位数销售额增长 [6] - 华立集团在泰国、墨西哥、乌兹别克斯坦建立工业园区 建议企业采用标准厂房模式替代自建厂 6个月即可投产以降低投资风险 [5][17] 人才全球化与雇主品牌 - 企业出海初期需通过本地化团队降低成本 后期需解决文化融合问题 例如国央企通过培训当地学生实现管理效率提升 [7][8] - 雇主品牌需关注薪酬、晋升机会等要素 领英平台拥有12亿会员数据可辅助全球招聘 但AI工具短期内无法替代资深招聘官判断力 [7][12] - 华立集团鼓励员工长期扎根海外 例如泰国员工驻留超20年 通过本地通婚促进文化融合 [9] 技术赋能与合规风险 - 亚马逊通过AI工具赋能卖家 新客户经理可快速获取经验 部分新卖家在一年内实现年营收千万美金 [11] - 企业使用AI工具面临知识产权和数据合规风险 需建立法务合规体系 云服务商与律所形成协同服务模式 [9][10] - 合规难度分三级:欧美最高 东南亚次之 对中国友好国家较低 数据合规需本地律师 交易并购需中国律师牵头 [13][14] 品牌建设与市场机遇 - 中国卖家在产品能力和供应链实力上超越海外竞争对手 定价中高端的品牌在亚马逊获得更多流量支持 [15][16] - 庭院机器人、泳池机器人等细分品类存在结构性机会 中国企业通过智能制造降低海外投资风险 [16][17] - 抱团出海模式可降低建厂成本和提高响应速度 契合《中国制造2025》政策导向 [17]
中小券商密集召开半年度会议,下半年布局多关注这个方向
贝壳财经· 2025-07-30 18:25
行业动态 - 多家券商密集召开半年度经营工作会议,深入分析当前形势并部署下半年重点工作 [1] - 已有十余家券商召开半年度工作会议,包括财通证券、华源证券、国元证券、开源证券、浙商证券、华福证券、东吴证券、上海证券、中泰证券、诚通证券等 [2] - 券商高管普遍对公司上半年发展给予肯定,各项业务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 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东吴证券上半年交出历史最好成绩单,营收、利润、ROE等各项指标稳步提升,市值重回500亿元以上 [2] - 诚通证券上半年各项业务指标基本实现"时间过半、任务过半" [2] 下半年重点工作 - 多家券商强调目标导向及"十五五"规划编制,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改革发展目标任务 [3][4] - 开源证券要求经营"提速",确保完成全年目标,并科学编制"十五五"规划 [4] - 诚通证券要求各业务条线制定较高发展目标,将规划数字分解到年、落实到部门 [4] 数字化转型与AI应用 - 财通证券将以"AI赋能升级"为驱动,深化"数智财通"建设,加快完成数智财通三年规划 [6] - 国元证券要求聚力打造人工智能新生态,助推业务智能化突破 [7] - 上海证券强调扎实推进数智化转型,发挥金融科技牵引作用 [8] - 浙商证券指出"数智化"是未来核心趋势,要全面推进"大投行""大财富""大经纪""大投资"四大改革 [8] 业务发展战略 - 华源证券计划通过深耕区域市场、强化研究赋能、创新业务模式,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8] - 研究所要发挥智库专业优势,财富管理要实现转型升级,投行业务要聚焦区域和重点行业 [8] 资本补充与合规管理 - 多家券商提及再融资需求,东吴证券强调要做好再融资工作,壮大资本实力 [9] - 中泰证券要求积极推进资本补充,全面提升资本配置效率,扩大公司规模实力 [10] - 开源证券强调合规"提能",要重新审视合规生命线,强化合规监督与处置效能 [10]
关于全球化,中国企业最该知道的三件事——专访霍尼韦尔前CEO高德威
搜狐财经· 2025-07-29 19:13
公司战略与业绩 - 高德威2002年接任CEO时公司营收223亿美元,2017年增长至405亿美元,市值从200亿美元增至1200亿美元,股东回报达800%,是同期标普500涨幅的2.5倍 [2] - 提出"赢在当下、赢在未来"战略,平衡短期业绩与长期投资,保持固定成本不变实现增长 [2] - 2002年美国市场占营收60%,2017年降至55%来自美国以外,其中23%来自中国、印度等高增长市场 [3] - 中国业务从年销售额3亿多美元增长至30亿美元,员工从不足1000人增至1.3万人,利润率超过美国 [3][9] 全球化与本地化 - 全球化采用"慢而稳"的内生性增长策略,拒绝并购和合资模式,强调业务标准与企业文化一致性 [3] - 在中国实现100%本地化,1.3万名员工中仅75名外籍人士,所有业务领导者均为中国人 [10] - 通过每半年一次的业务评审推进本地化,在"设计权"等十个维度评分,逐步下放权限 [19][20] - 合规成本不能削减,必须通过优秀本地员工理解法规,避免因违规造成更高代价 [14][15][16] 组织与文化 - 提出"一个霍尼韦尔"理念,三年内更换一半高管,结束内斗打造高绩效文化 [3] - 建立MRR流程管理外派人才,确保优秀员工外派并回国后获得更好职位 [23][24] - 2008-2009年经济衰退期采用停薪休假替代裁员,保留员工能力加速复苏 [35] 制造业与供应链 - 供应链安全需平衡全球化与本地化,关键行业保持自给能力如国防,非关键领域可依赖可靠供应国 [22][28][29] - 美国制造业回归需考虑行业特性,纺织等低附加值产业无意义,科技行业需保障供应稳定 [29][32] - 劳动力成本占30%-40%是美国再工业化主要障碍,AI可能部分缓解但难根本解决成本问题 [33] 领导力 - 领导力三要素:动员能力(5%权重)、方向选择能力、组织执行能力,后两者可通过培训获得 [35][36][37][38][39] - 客户第一,平衡股东与员工利益,危机时采用创新方案如停薪休假分摊压力 [34][35]
危机之下的充电宝行业众生相:谁在“扑火救急”,谁在逆势“兜底”?
36氪· 2025-07-23 08:34
民航局3C认证新规影响 - 中国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旅客携带无3C标识、标识不清晰或被召回的充电宝乘坐境内航班 所有在中国境内流通的移动电源必须清晰标示3C标志 否则无法通过航空安检 [1] - 新规导致大量存量充电宝面临尴尬局面 强制3C认证前购买的产品无法在航空场景使用 引发消费者安全焦虑和厂商合规压力 [1] 行业应急响应与召回行动 - 部分品牌启动应急召回计划 多平台官方旗舰店关闭 全球召回总量累计突破186万台 [2] - 品牌紧急加固电池安全防线 绿联、安克、倍思等品牌表示在售充电宝不再使用安普瑞斯电芯 转而采用ATL、力神、亿纬锂能等可靠供应商 [2] - 跨界玩家如追觅科技计划入局充电宝赛道 首发产品使用固态电池技术 目前处于合作洽谈阶段 [2] 以旧换新活动与品牌响应 - 绿联于7月初推出充电宝以旧换新活动 通过真金白银补贴帮助用户更换合规产品 解决出行困扰 [4][6] - 活动获得用户积极反馈 社交媒体涌现大量正面评价 用户认可操作流畅性和及时发货 并解决老旧产品处置难题 [6][7] - 活动提升品牌口碑 顺电联合多个品牌推出安全焕新计划 根据充电宝状态返券20至30元不等 [10] - 闪极推出"登机无忧计划" 提供100元优惠券 京东在北京与杭州机场为持机票用户提供免费换新服务 每天限量400个 [11] 行业重建与政策规范 - 工信部正就《移动电源安全技术规范》新国标公开征求意见 新标准将提高安全门槛 要求电池通过针刺、挤压等破坏性测试 并在过充、高温下保持安全 [14] - 新规将对充电宝设计、材料、锂电池生产及组装等关键过程实施严格规范 从源头消除隐患 [14] - 合规成本高昂 头部品牌凭借资源优势快速适应 但中小厂商及杂牌工厂面临淘汰风险 行业加速净化 [18] 消费者心智与行业趋势转变 - 用户选购逻辑从关注容量和价格转向关注安全性和合规性 "能否带上飞机"和"是否安全可靠"成为硬性标准 [18] - 用户开始高度关注品牌召回机制、售后保障政策和兜底能力 绿联、安克等品牌的责任举措成为评价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尺 [18] - 行业正式步入以安全、合规、长期价值为导向的新发展阶段 缺乏担当和合规能力的企业将被淘汰 [19]
李佳琦直播间:以合规之力护航消费,引领行业规范发展新征程
搜狐财经· 2025-07-22 23:54
合规经营理念 - 公司始终坚守"为所有女生服务"的初衷,将合规经营深植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1] - 合规被视为公司生命线,从选品到直播、售后到行业标准制定均体现极致追求[3] - 通过"合规游园会"等创新形式强化员工合规意识,涵盖虚假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等核心概念[3] 合规体系建设里程碑 - 2019年成立行业首个选品和质检团队,严格审核上播产品[4] - 2020年参与起草国内首部全国性《直播营销服务规范》团体标准[4] - 2021年与上海市质检院、SGS等权威机构合作完善产品合规体系[4] - 2021年参与审定互联网营销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强化主播职业素养[5] - 2022年参编《直播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蓝皮书,贡献实践经验[5] - 2023年参与发布上海首个《电商主播直播用语规范》团体标准[5] - 2024年续签《互联网平台协作共治备忘录》,强化内部合规管理[5] 行业引领举措 - 公司作为唯一直播机构参编2021-2022年行业蓝皮书,合规实践被纳入行业参考[5] - 2023年联合发布《直播电商行业高质量发展报告(2022-2023)》,持续输出合规经验[5] - 计划2026年参与发布上海直播电商行业首份自律公约,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6] 近期合规活动 - 7月16日举办线下"合规芝士"品鉴游园会,设置知识闯关、消防演练等互动环节[3] - 7月30日将开展合规知识PK赛,8月1日进行"合规积极分子"评选表彰[4] - 活动设计强调"稳守底线"(叠瓶子游戏)、"精准合规"(投沙包)等核心理念[3] 未来发展方向 - 公司将持续完善合规体系,坚守服务初心,为消费者打造更优购物体验[6] - 以合规为基础引领直播电商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6]
陈春花:工作是一种修行
经济观察报· 2025-07-16 18:24
工作与修行的关系 - 工作被视为修行的场所,通过持续完善和认真做事来实现修行目的 [1][5][6] - 修行能带来内心安静,提升个人面貌和效率,实现快速进入工作状态 [3][5] - 修行强调内求,让人意识到工作是为自己而做,而非他人 [4] 工作修行的具体表现 - 持续改善工作表现,每次进步一点点即为"精进",类似禅修的开悟方法 [7] - 工作中管理目标和预算即管理欲望,合规和遵守流程是战胜欲望的修炼 [8] - 工作品质体现人格完善,每次有价值、有品质的输出提升人格厚度 [9] 工作修行的实践方法 - 每小时专注完成一件事,实现高效工作,类似禅定的"吃饭时吃饭,睡觉时睡觉"原则 [5] - 接受工作挑战和变化,调整自我并超越欲望,达成修行目的 [8] - 尝试不同工作领域作为修炼场所,将难题视为修行挑战 [9] 人生态度与工作结合 - 将人生视为旅行,用欣赏态度对待同事和工作,提升心态 [10] - 工作场所的约束、家庭责任和旅行享受是三种不同境界,建议以享受角度看待困难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