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合规
icon
搜索文档
中泰期货成功举办“五要五不”专题文化宣讲会议
期货日报网· 2025-11-17 10:05
会议要求,厚植"合规、诚信、专业、稳健、担当"的期货行业文化,深入贯彻落实中泰证券文化理念, 牢固树立"一体中泰"意识,调动各方力量、发动全体员工参与到文化建设这项系统工程中来,把践行文 化理念落实到各单位、各条线以及每一名员工身上,为打造忠诚、合规、创新、美美与共的一流金融企 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为积极响应中泰证券关于开展"五要五不"专题文化宣讲活动的工作要求,持续加强公司文化建设,以文 化建设赋能公司高质量发展,11月10日,中泰期货成功举办"五要五不"专题文化宣讲会议。会议采 取"现场+直播"的形式召开,中泰期货全体员工参会。中泰期货党委书记、董事长吕祥友作了题为《厚 植文化根基 践行"五要五不"》的专题宣讲。中泰期货党委委员、纪委书记韩锦主持会议。 会议指出,中国特色金融文化的价值意义主要体现在五个必然要求,一是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 的必然要求;二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必然要求;三是有效防范化 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体系稳健运行的必然要求;四是破解金融领域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的必然要求;五 是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必然要求。 会议强调, ...
合规与增长两难:出海企业如何突围?业内人士谈破局关键
新浪财经· 2025-11-13 20:44
出海核心挑战 - 企业出海面临合规门槛抬高、资金流动受限、本土化运营受阻等多重挑战,合规与增长协同推进成为核心命题 [1] - 资金跨境流动效率与安全性是制约增长的关键瓶颈,新兴市场资金供应不稳定、临时资金需求难快速满足是企业普遍痛点 [1] - 地缘政治与监管政策动态变化加剧出海复杂度,ODI备案审核已从文件完整性核查升级为全流程实质审查 [3] 合规资金解决方案 - 通过多元化交易设计破局资金困境,例如在墨西哥市场采用当地租赁、融资租赁等方式盘活资产,并建立弹性资金储备机制 [1] - 金融机构将ODI审批登记、37号文审批登记等复杂流程标准化、专业化,覆盖从基础登记到架构搭建、资金流一体化合规审批的全链条 [2] - 升级财资管理系统,通过全球司库功能实现全球资金可控、可视、可调,并推出创新金融工具如境内母公司授信为境外子公司开立分离式保函 [2] - 提供跨境直贷、跨境固贷、海外并购贷款等灵活融资安排,满足企业海外资金需求 [2] 出海隐性风险 - 不同国家金融规则差异易被忽略,例如巴西雷亚尔禁止海外交易,部分国家存在税收返程类投资要求 [3] - 税务合规领域存在隐性差异,例如马来西亚SST税种名称与增值税相近但不具备抵扣功能,导致企业税负超预期 [3] - 墨西哥等国对间接转让规则规定严格,若初期股权架构设计不合理,后期调整可能面临25%-35%的高额税率 [4] - 实务中存在企业未办理ODI备案即开展经营,后续无法补登记,导致原有海外主体无法获得资金支持,造成严重商业损失 [4] 未来十年出海趋势 - 人民币跨境结算与融资需求将持续攀升,成为出海金融服务的新增长点,例如PHP澳洲矿工与中国矿业资源已实现人民币跨境结算 [5] - 企业出海从广撒网转向精准布局,结合各国产业优势进行专业化投资,如依托马来西亚在半导体产业的基础设施与人才优势布局区域性研发与生产基地 [5] - 企业海外布局从简单设立分支机构转向深度本土化运营,本土化运营与精准选址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5] - 未来出海呈现三大核心转变:合规从后台支撑升级为核心竞争力、市场策略关注广度和深度以建立地方护城河、出海模式从单打独斗转向协同作战 [5]
聚焦合规专业创新 北京证监局召开2025年辖区公募REITs监管工作会议
新华财经· 2025-11-11 16:42
北京公募REITs市场发展现状 - 截至2025年10月末北京已上市15只公募REITs募集资金规模达380亿元 [1] - 上市只数募资规模和资产多样性均居全国首位覆盖租赁住房仓储物流消费基础设施等7种类型 [1] - 已上市产品经营总体稳健二级市场表现稳中向好形成良好市场示范效应 [1] 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主要问题涉及基金管理人履职尽责部分项目运营管理能力估值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1] 未来发展方向与监管要求 - REITs参与各方需围绕合规专业创新三方面重点发力 [1] - 合规方面要求牢固树立合规意识提高规范运作水平 [1] - 专业方面要求加强尽职调查运管协同与投研体系建设 [1] - 创新方面要求研究探索新类型资产健全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推进首发+扩募双轮发展 [1] - 各方需凝聚共识协同发力共同构建辖区REITs市场健康生态 [2] - 基金管理人要切实扛起责任将公募REITs用活用好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2] - 各方要精诚合作携手打造REITs市场独具特色的首都品牌突出优质可持续 [2] - 需强化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北京区位优势资产优势转化为市场发展优势 [2]
聚焦合规专业创新 推动北京辖区REITs市场高质量发展——北京证监局召开2025年辖区公募REITs监管工作会议
证券时报网· 2025-11-11 10:33
会议概况 - 北京证监局于11月7日组织召开首次辖区公募REITs监管工作会议 [1] - 会议总结市场发展成效,通报突出问题,并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 [1] - 证监会债券司、辖区公募REITs基金管理人及原始权益人代表共30余人参会 [1] 市场发展成效 - 截至2025年10月末,北京已上市15只公募REITs,募集资金规模达380亿元 [1] - 资产覆盖租赁住房、仓储物流、消费基础设施等7种类型 [1] - 上市只数、募资规模和资产多样性均居全国首位 [1] - 已上市产品经营总体稳健,二级市场表现稳中向好 [1] 当前市场问题 - 会议从四个方面通报了当前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 [1] - 问题涉及基金管理人履职尽责、部分项目运营管理能力、估值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1] 市场参与方讨论 - 华夏基金、嘉实基金、中金基金、中航基金等基金管理人代表参与交流 [2] - 首创集团、京东集团等原始权益人代表围绕运管协作、资产类型拓展等议题提出建议 [2] - 中信建投基金、创金合信基金、金隅集团、明阳智能集团等其他单位也进行了交流发言 [2] 下一阶段发展重点 - 参与各方需围绕“合规、专业、创新”三方面重点发力 [2] - 具体包括提高规范运作水平,加强尽职调查与投研体系建设,以及研究探索新类型资产 [2] - 推进“首发+扩募”双轮发展,健全多层次REITs市场体系 [2] 市场生态建设要求 - 要求各市场参与方凝聚共识,共同构建辖区REITs市场健康生态 [3] - 基金管理人需切实扛起责任,为首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活水 [3] - 各方需精诚合作,携手打造具有“优质”和“可持续”特色的REITs市场“首都品牌” [3] - 强化与监管部门的常态化沟通机制,将北京的区位和资产优势转化为市场发展优势 [3]
【直播预告】2026大限将至:两轮电动车的“生死局”与“新王座”
艾瑞咨询· 2025-10-23 08:06
新机遇 - 新国标重塑行业赛道 以合规为起点开启新竞速 [3] - 行业竞争转向品质化与智能化 [3] 新挑战 - 企业需在标准与需求之间寻求平衡 [3] - 企业正经历从拼速度到拼科技与体验的转型阵痛 [3] 新需求 - 用户选择从能跑多远的单一维度转向全方位体验 [3] - 用户新需求涵盖安全 智能 有颜等多个方面 [3]
AUS GLOBAL澳洲环球:国际视野下的合规领导者
搜狐财经· 2025-10-21 20:25
公司合规理念与战略定位 - 公司将合规视为企业发展的生命线,并以战略性眼光主动引领行业合规趋势 [4] - 公司展现出卓越的国际视野和合规精神,致力于建立超越行业标准的严格合规体系 [1] - 公司成功将全球统一的严格合规标准与对当地市场特点的深刻理解及灵活适应相结合 [8] 监管资质与遵循标准 - 公司持有多个全球权威金融监管机构的牌照,包括澳大利亚证券与投资委员会(ASIC)、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以及塞浦路斯证券交易委员会(CySEC) [4] - 公司遵循最高国际合规标准,具体实践包括严格的资本充足率要求、客户资金隔离存放机制以及定期的审计审查 [4] - 公司致力于在全球各个运营区域达到甚至超越当地的合规门槛 [4] 内部合规管理体系 - 公司将合规精神渗透到公司治理、客户服务、风险控制、反洗钱(AML)以及了解你的客户(KYC)等每一个业务环节 [7] - 公司内部建立了由经验丰富的合规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持续监控法规动态并完善内部控制流程 [7] - 公司为所有员工提供系统性的合规培训,确保每位成员都深刻理解合规重要性并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 [7] 科技赋能与风险管理 - 公司运用先进科技手段开发高效合规工具和风控系统,能够对海量交易数据进行实时监测和深度分析 [7] - 其风控系统可智能识别异常交易模式,对潜在风险(如市场操纵、欺诈行为、洗钱嫌疑等)进行预警和干预 [7] - 科技赋能极大提高了风控的精度和效率,增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维护市场公平秩序的能力 [7] 市场影响与客户价值 - 公司通过坚实的合规壁垒为数以万计的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安全、透明、可信赖的交易环境 [1][10] - 公司的合规领导力是其稳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并持续为全球投资者创造价值、引领行业健康发展 [10] - 公司始终将客户资产安全与权益保障置于首位,赢得了市场的广泛赞誉 [10]
从领跑到受阻,马上消费IPO“迷途”何去何从?
搜狐财经· 2025-09-28 18:59
公司发展历程与业绩表现 - 公司于2015年成立,以科技切入消费金融市场,业务模式为线上化、场景化 [3] - 资产规模从2016年不足百亿元增长至2025年上半年的680.99亿元 [3]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87.34亿元,同比增长12.96%;净利润达11.54亿元,同比增长8.07% [3] - 公司于2020年启动IPO辅导,由中金公司担任辅导机构,但进程屡次延期 [3] 合规风险与问题 -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超过7万条投诉,涉及高息贷款、暴力催收、违规扣费、个人信息泄露等问题 [5] - 实际贷款年利率在7.2%至36%之间,部分高风险客群综合利率成本接近监管红线 [5] - 合作催收机构存在违规行为,第二大股东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信盟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催收行为备受质疑 [5] 商业模式挑战 - 通过向股东提供高息存款以确保资金来源,引发利益输送质疑 [6] - 第一大股东重庆百货从公司获得的利息收入占其净利润比重高 [7] - 目标客群定位为下沉、高风险的长尾人群,导致更高的不良贷款率和催收成本 [7] 公司治理结构缺陷 - 董事会中独立董事人数长期少于三分之一,不符合上市公司规定 [8] - 股权结构分散,无任何一家股东持股比例达到监管新规要求的50%以上 [9] 未来发展建议方向 - 在合规方面需规范贷款利率和催收行为,加强内部管理和消费者权益保护 [11][12][13] - 在商业模式上应优化客群定位,降低对高风险人群依赖,并利用科技加强风险管理 [14] - 在治理结构上需增加独立董事比例,并通过股权调整形成相对集中的股权结构 [15]
金融监管总局一周开出近2.7亿元罚单,广发、恒丰两家银行“占比”超四成
新浪财经· 2025-09-16 08:53
处罚规模与范围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九月初连续公布两批罚单 多家金融机构因各类违规行为合计被处罚约2.69亿元[1] - 9月12日公布的行政处罚涉及11家金融机构 合计被罚1.629亿元[1] - 加上9月5日公布的罚单 金融监管总局在一周内对17家机构开出近2.7亿元罚单[1] 银行机构处罚详情 - 八家全国性银行合计被罚1.487亿元 其中广发银行和恒丰银行领巨额罚单[2] - 广发银行因贷款、票据、保理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6670万元 相关责任人李工凡、陈卉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万元[3][4] - 恒丰银行因贷款、票据、理财等业务管理不审慎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6150万元 相关责任人王洋等四人被警告并罚款合计25万元 李勇等两人被警告[4][5] - 民生银行因系统使用管控不到位、基础软件版本管理不足等问题被罚590万元[6][7] - 光大银行因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不足及监管数据错报被罚430万元[7][8] - 建设银行因信息系统开发测试不充分及信息科技外包管理不足被罚290万元[8][9] - 招商银行因数据安全管理不到位被警告并罚款60万元[9] - 进出口银行因国别风险管理不到位及薪酬支付管理不到位被罚130万元[10][11] 理财与投资业务处罚 - 中信银行因理财回表资产风险分类不准确及同业投资投后管理不到位被罚550万元[13][14] - 信银理财因理财产品名称不规范及投资比例不符合监管要求被罚220万元[13][14] - 华夏理财因投资运作不规范、系统管控不到位及监管数据报送不合规被罚1200万元 相关责任人王涛、张志涛被警告并合计罚款10万元[14][15] 保险机构与人员追责 - 恒大人寿20名相关人员因保险资金运用严重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等问题合计被罚款282.5万元[16][17] - 恒大人寿原董事长梁栋被禁止终身进入保险业 陈堃被禁止10年进入保险业 朱加麟等三人被禁止5年进入保险业[16][17] - 深圳金融监管局因股东股权及印章管理违规对恒大人寿警告并罚款41万元 对赵冬梅等8人分别警告并罚款10万元 对熊秋秋警告并罚款1万元[18][19] 监管趋势与行业影响 - 监管机构强化机构和人员"双罚"原则 实行责任到人的穿透式监管[16] - 信贷、票据业务合规仍是监管重点 银行集团下属理财子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资金运作是处罚重灾区[21] - 监管数据报送合规性问题突出 多家机构因数据错报、报送不合规被追责[21] - 金融机构数字化转型初期面临技术投入不足、系统衔接不畅、合规意识滞后等挑战[22] - 监管科技水平成为衡量金融机构合规能力的重要指标 数据报送质量直接反映风险管理基础[22] - 金融监管部门保持严监管、强问责的高压态势 监管维度更趋精细深入[22] - 金融机构需加强技术合规能力建设 从被动罚单转向主动治理[22][23] - 数字化转型核心逻辑转向业务与技术深度融合 追求效率、合规、普惠三者平衡[23]
物联网企业出海必须关注的20+数据/网络安全/AI/可持续法规
36氪· 2025-09-05 21:30
法规对物联网企业的影响 - 法规合规已成为市场准入的前置条件 未能建立合规机制可能面临高额罚款与禁售风险并丧失进入关键市场的机会 [1] - 新法规或修订法规的采用正在加速 有4项即将出台的法规影响极高 包括《欧盟网络弹性法案》《欧盟数据法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和《欧盟CSRD》 [1] - 地缘政治背景下的监管趋严使合规成为差异化竞争力 提前适配新规能降低整改成本并在国际合作中抢占先机 [1] 数据法规 - 欧盟《通用数据保护条例》规范实体如何收集处理和保护欧盟境内个人数据 不合规处罚最高可达2000万欧元或年收入的4% [4][5] - 欧盟《数据法案》将于2025年9月12日全面实施 要求智能联网汽车设备等产品提供数据共享义务 违规处罚适用GDPR标准 [7][8] - 中国《数据安全法》规范境内所有数据处理活动 最高罚款1000万元人民币并可能被迫关闭业务 [12][13] - 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规范个人信息收集使用存储传输和披露 最高罚款5000万元人民币或年收入的5% [14][15] - 美国《加州隐私权法案》为加州居民提供更多隐私权 每次故意违规最高可处以7500美元罚款 [16][17] 网络安全法规 - 美国《关键基础设施网络事件报告法案》要求关键基础设施实体报告重大网络事件 需在72小时内报告重大攻击并在24小时内报告勒索软件支付 [19] - 美国《物联网网络安全改进法》要求制定联邦机构购买使用的物联网设备最低安全标准 禁止采购不符合NIST标准的设备 [20][21] - 中国《网络安全法》规范网络安全个人数据保护和关键信息基础设施 罚款50万至200万元人民币并可能责令暂停业务 [23][24] - 中国《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自2025年1月1日起施行 未履行国家安全审查义务可能导致实体1000万元以下罚款 [25][26] - 欧盟《网络弹性法案》已于2024年12月10日生效 不合规处罚至少1500万欧元或全球年营业额的2.5% [27][28][29] - 英国《产品安全和电信基础设施法案》于2024年4月29日强制实施 罚款至少1000万英镑或收入的4% [30] 人工智能法规 - 中国《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于2023年8月15日生效 要求使用合法来源数据并尊重知识产权 [32][33][34] -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自2024年8月1日起生效 风险分为四类 风险等级越高管控越严格 [35][36] - 美国第14141号行政命令要求使用清洁能源并遵守NIST标准 但于2025年7月23日被撤销 [37][38] 可持续发展法规 -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于2023年10月开始试运行 过渡期至2025年底 从2026年开始削减免费配额 到2034年实现全部取消 [40][41] -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于2023年1月5日起正式生效 2024年至2029年分阶段实施 要求披露可持续发展目标措施和风险 [42] - 欧盟《可持续产品生态设计条例》于2024年7月18日生效 要求产品满足定量和定性可持续性要求 [43][44] - 欧盟《企业可持续发展与尽职调查指令》于2024年7月25日起正式生效 适用于员工超过1000人且收入至少4.5亿欧元的公司 [45] - 欧盟《净零工业法案》于2024年6月28日公告并次日生效 设定到2030年欧盟本土净零技术制造产能至少达到部署需求的40% [46]
如果AI开始用钱:加密货币能接住吗?
虎嗅· 2025-08-19 10:01
传统支付与AI的冲突 - 传统支付系统未为AI和机器人设计入口 导致安全 合规 手续费 结算速度 拒付风险等问题 [1][2] - 信用卡支付行为仍指向持卡人本人 AI缺乏决策闭环和独立经济后果 与AI自洽经济体目标相悖 [3] - 支付行业标准PCI DSS严格限制卡数据存储 AI使用卡号存在合规风险 CVV不可存储于任何媒介包括大模型链路 [4][5] - 传统支付体验设计对抗机器人 如CAPTCHA 生物识别 页面差异 费率结构不适应AI高频小额交易 [6] 加密货币的适配性 - 数字货币不可撤销特性使AI支付与交付对等 赋予AI民事行为能力 [3] - AI原生服务与加密支付完美匹配 实现DvP(付款即交付) 按量计费模式优于传统订阅制 [7] - 计费单位可对齐 1 AI token=1 crypto token 支持微支付和链上自动结算 [7] - 机对机支付是原生数字场景 crypto天然适配 人机混合场景需法币桥接过渡 [8] 潜在落地场景 - 多Agent游戏经济 NPC间打赏 购买素材 智能合约自动结算 [9] - 自动化代码悬赏 机器人发布需求并按提交自动结算 [9] - 能源优化场景 AI订阅天气API自动控制用能 按API调用计费 [9] 技术实现路径 - 交易构造与签名分离 Agent构造交易包 本地离线设备签名保障安全 [10] - 流程与信用卡芯片签名同构 区别仅在于物理形态和加密算法 [11] - 链上钱包将签名权收回本地 通过code is law实现标准化账单和不可撤销委托 [13] 身份与法律基础 - 加密货币支付使AI行为具备数字世界独立身份 形成民事主体 [14] - 链上签名构成数字法律不可撤销委托关系 基础为code is law [15] AI能力局限性 - 大模型在支付等关键路径需引入签名和规则层约束 弥补推理不确定性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