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国产创新药
icon
搜索文档
3天涨超3倍!这只生物医药股,刚上市又迎利好
证券时报· 2025-08-13 20:30
中慧生物上市表现及核心产品 - 中慧生物于8月11日登陆港股,首日收盘涨幅达157.98%,成为2025年以来上市首日涨幅最高的港股新股 [1] - 上市后连续三日维持强势,8月12日涨幅31.31%,8月13日涨幅19.45%,股价达52.20港元/股,较发行价12.90港元涨超3倍,总市值突破200亿港元 [1] - 公司核心产品为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商品名慧尔康欣),是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同类型疫苗,于2023年5月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适用于三岁及以上人群 [7] 疫苗商业化进展及利好 - 慧尔康欣2023年收入5220万元,2024年快速增至2.60亿元,2025年一季度收入40万元(受季节性影响) [7][8] - 上市第三日(8月13日)公告称,该疫苗被纳入国家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初步审查名单,是唯一入选的疫苗产品,有望解决其高价导致的市场认可度问题 [9][11][12] - 公司正在开发适用于6-35月龄人群的同类疫苗,已于2024年4月完成III期临床试验,NDA于2024年6月获药监局受理,预计2025年第三季度获批 [12] 港股医药板块整体表现 - 生物医药为2025年港股表现最突出板块,Wind香港医药生物指数8月13日单日涨4.62%,年内累计涨幅超100% [3][13] - 2025年以来49家港股医药生物公司涨幅超100%,涨幅前十公司股价均翻数倍,其中北海康成涨幅达1155.64% [14][15] - 板块强势源于中国药企创新转型:2015年国产临床FIC药物仅9个(全球占比9%),2024年增至120个(全球占比31%),十年间实现从仿制到源头创新的跨越 [16] 创新药出海与行业趋势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原创靶点/药物开发及疗效提升,逐步具备国际竞争力,2025年一季度中国对外授权交易金额占全球60% [17] - 截至2025年5月底,中国创新药在海外MNC项目中首付款超5000万美元的比例达42%(2020年仅4%) [17] - 2025年至今创新药license out总金额超575亿元,已超过2024年全年;截至5月底完成16笔10亿美元以上重磅交易(2024年全年22笔),首付款超1亿美元交易达6笔 [18]
突破安全性困局,国产新药逆袭这个MNC忽视的市场
新浪财经· 2025-08-13 13:51
文章核心观点 - 国产痛风新药进入密集收获期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获批 三生制药和恒瑞医药提交新药上市申请 推动冷门痛风赛道焕发活力 [1] - MNC对痛风领域投入保守 源于市场规模限制和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 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约33亿美元 远低于糖尿病药物千亿美元规模 [3][4] - 现有痛风治疗药物存在显著安全性问题 包括肝肾毒性、心血管风险和黑框警告 临床存在未满足需求 [5][6][9] - 国产创新药以安全性为突破口 聚焦URAT1、IL-1β等已验证靶点 通过快速研发和差异化优势建立竞争壁垒 [14][16][21] MNC布局现状 - MNC对痛风领域布局意兴阑珊 主要因市场规模有限且患者治疗依从性不足 全球痛风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约33亿美元 而糖尿病药物仅司美格鲁肽单药年销售近300亿美元 [3][4] - 阿斯利康Zurampic获批5个月后即出售商业权利 体现MNC商业化动力不足 [4] - 肥胖问题更受社会关注 美国肥胖群体超1.2亿 新一代减肥药物显示降尿酸功效 进一步降低MNC开发痛风药物动力 [3] 临床需求与市场矛盾 - 全球痛风患者持续攀升 中国痛风患者约2600万人 高尿酸血症患者达1.8亿 全球痛风患者2025年约2.8亿 高尿酸血症患者超10亿 [21] - 现有药物存在严重安全性问题: 别嘌醇超敏反应发生率0.4% 致死率20%-30% 非布司他有心血管风险 苯溴马隆存在肝毒性 雷西纳德因急性肾衰竭退市 [6][9] - 欧美患者治疗依从性低 超半数患者在尿酸达标后6个月内停药 止痛药滥用降低就诊率 [3] 国产新药突破 - 金赛药业伏欣奇拜单抗为国内首款IL-1β抑制剂 采用IgG4/λ亚型全人源单抗 一年两针长效治疗方案 定价约1万元/针 年费用2万元 [11][13] - 临床数据显示: 给药后6-72小时显示快速镇痛效果 单次给药后6个月内降低87%首次复发风险 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 对慢性肾脏病患者安全性显著 [12] - 恒瑞医药SHR4640为首个申报上市国产URAT1抑制剂 临床3期显示52.6%患者sUA<6mg/dL 优于别嘌醇组34.5% 仅出现轻度中度不良事件 [18] 研发管线进展 - 全球在研URAT1管线约22条 其中15条来自中国 主要企业包括卫材、恒瑞、一品红、新元素、信诺维等 [16][18][20] - 一品红AR882获FDA快速通道资格 股价2025年涨超200% 国内临床3期入组超50% 通过结构优化避免肝肾毒性风险 [18] - 通化东宝THDBH151为国内首个XO/URAT1双靶点产品 进入临床2期 丽珠医药YJH-012为全球进展最快siRNA痛风管线 [20] 商业化策略 - 伏欣奇拜单抗享有至少1年市场独占期 探索自费市场后可能通过医保降价换量 [13] - 产品适应症拓展至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2期)和全身型幼年特发性关节炎(3期) [13] - 国产创新药研发效率显著 伏欣奇拜单抗从IND到NDA仅用42个月 [14]
一个医药IPO开盘涨150%
投资界· 2025-08-11 16:27
公司上市表现 - 中慧生物今日登陆港交所,发行价12.9港元/股,开盘涨幅达155.81%,创今年港股新股涨幅纪录 [5] - 公司市值超130亿港元 [4] - 打新阶段获得约4000倍超额认购,认购金额超过2100亿港元,成为今年超购王第三位 [16]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创始人安有才58岁,早年从事工程行业,48岁辞职创业,瞄准流感疫苗技术空白 [7] - 首款产品慧尔康欣为中国首款且唯一获批的四价流感病毒亚单位疫苗,覆盖全国30个省份、1100家疾控中心 [7] - 公司研发管线还包括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等十多种疫苗 [8] 财务数据 - 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397.65%,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营业收入分别为0.52亿元、2.60亿元和41.3万元 [11] - 2023年、2024年和2025年1-3月净亏损分别为4.25亿元、2.59亿元和0.87亿元 [11] - 同期研发开支分别为2.83亿元、2.06亿元和0.47亿元 [11] 融资情况 - 公司完成3轮融资,共筹集人民币约9.9亿元 [8] - 2019年A轮融资1.3亿元,2020年A+轮融资1.7亿元,2021年B轮融资6.9亿元 [8] 行业趋势 - 港股医药板块表现强劲,恒生生物科技指数年内涨幅逼近90% [5] - 今年上半年约70%医疗企业股价上涨,超30家创新药企股价翻倍 [16] - 北海康成股价涨幅超10倍,和铂医药股价从1港元涨至10港元 [16][17] 区域经济 - 公司位于江苏泰州,该地区已形成医药产业集群,近六年超10家医药公司上市 [13] - 泰州医药高新区汇聚1300多家医药企业,包括14家跨国公司 [14]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交投活跃,近4日净流入超270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8-07 13:41
指数表现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HSSCPB)下跌4 06% 成分股中诺诚健华领跌9 00% 乐普生物-B下跌8 21% 康方生物下跌7 18% 信达生物下跌6 48% 石药集团下跌5 96% [3]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520690)下跌2 79% 报价0 98元 近1周累计上涨1 62% 涨幅排名可比基金1/2 [3] 流动性数据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盘中换手16 49% 成交5777 58万元 近1年日均成交7285 53万元 [3] - 近1周份额增长2800 00万份 新增份额位居可比基金1/2 最新资金净流出201 12万元 近4个交易日日均净流入688 26万元 [4] 公司业绩 - 百济神州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175 18亿元 同比上升46 0% 归母净利润4 50亿元 扣非净利润2 61亿元 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主要受益于百悦泽® 安进授权产品及百泽安®销售增长 [3] 行业动态 - 国产创新药海外加速获批 2024年共6个国产创新药首次在海外获批 2023年临床试验登记数据全球第一 FIC创新数量全球第二 泽布替尼 AK112等产品海外头对头临床成果显著 [4]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8 31% 包括百济神州 信达生物 药明生物等 [5] 产品特性 - 港股创新药精选ETF管理费率0 50% 托管费率0 10% 为可比基金最低 今年以来跟踪误差0 173% 跟踪精度最高 [4] - 该ETF紧密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 覆盖港股通创新药研发生产公司 [5]
ETF盘中资讯|“AI制药第一股”拿下470亿大单!晶泰控股高开15%,创新药“新势力”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续涨逾1%
金融界· 2025-08-06 10:14
8月6日,港股小幅低开,创新药延续活跃,高人气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早盘续升,场内价格现 涨1.37%,冲击日线3连阳。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两日图 | 现价 | 涨跌 | 涨跌幅 | | --- | --- | --- | --- | --- | --- | --- | | 1 | 2228 | 晶泰控股 | | 7.410 | 0.810 | 12.27% | | 2 | 2157 | 乐普生物 - B | | 10.060 | 0.510 | 5.34% | | 3 | 1951 | 锦欣生殖 | | 3.320 | 0.100 | 3.11% | | 4 | 2359 | 药明康德 | 3.50 | 105.300 | 2.000 | 1.94% | | 5 | 0867 | 康哲药业 | Warre | 13.360 | 0.240 | 1.83% | | 6 | 0013 | 和黄医药 | - 31 | 29.000 | 0.540 | 1.90% | | 7 | 6966 | 诺诚健华 | Victor MILLA | 19.560 | 0.320 | 1.66% | ...
大反攻!创新药“新势力”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涨2.73%,成果多点爆发,康方生物续刷新高!
新浪基金· 2025-08-05 20:15
港股创新药板块表现 - 港股市场高开走强 创新药板块领涨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场内价格收涨2.73% 全天成交额超8亿元 交投活跃 [1] - 板块个股大面积上涨 30只成份股中22股涨幅超过2% 乐普生物-B涨14.78% 亚盛医药-B涨13.36% 康诺亚-B涨12.53% [2][4] 重点公司动态 - 康方生物涨超7% 续刷历史新高 其自主研发的全球首个双抗药物依沃西单抗启动III期临床研究 新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3] - 信达生物涨超6% 摩根大通报告指出BD成为生物制药行业重要推动因素 公司有望显著受益 [3] - 三生制药收涨5.97% 完成向辉瑞配售股份 所得款项约7.85亿港元 其中80%将用于丰富产品管线及改善生产设施 [3] 行业数据与政策支持 - 国家药监局数据显示上半年共批准创新药43款 同比增长59% 接近2024年全年48个的总量 [4] - 2025年上半年我国药企对海外授权总金额达608亿美元 已超去年全年 [4] - 国家医保局明确"新上市药品首发价格机制" 对高水平创新药设置五年价格稳定期 期间不纳入集采且挂网价格自由度高 [5] 指数表现与投资工具 - 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年内至7月31日累计上涨101.58% 较恒指(23.50%)和恒科指(22.05%)分别超额78.08和79.53个百分点 [8] - 港股通创新药ETF(520880)是全市场首只跟踪恒生港股通创新药精选指数的ETF 该指数精准聚焦创新药产业链 成份股以创新药研发企业为主 龙头优势显著 [6] 行业前景与趋势 - 中金公司表示看好创新药长期产业发展趋势 国内工程师红利、丰富临床资源和支持性政策多边加持下 国产创新药已从跟随时代走向引领创新 [5] - 创新药企盈利能力提升 在研管线数据优异 大额BD持续达成 未来10年国产新药将深度参与全球市场 [5]
稀缺!绩优+滞涨,7股被盯上!这个行业,热度空前
证券时报· 2025-08-02 12:17
市场活跃度 - 上证指数7月累计涨幅达3.74%,创近5年同期最高水平 [1] - A股日均换手率和日均成交额分别为3.84%和1.63万亿元,均创3月以来新高 [1] - 融资客7月净买入1329亿元,创今年月度新高且连续3个月净买入 [1] - 北向资金成交额达4.45万亿元,为6月的1.5倍,创今年月度新高 [1] 行业评级分布 - 7月60家机构进行1482次"买入型"评级,覆盖720股 [3] - 电子、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10个行业获机构集中关注,个股数量均超20只 [3] - 电子行业以99只个股居首,申万电子指数7月涨幅6.59% [5] - 医药生物行业个股超70只,申万医药生物指数7月涨幅近14% [6] 电子行业 - 半导体公司业绩反转,机构预计2025年营收同比增长9%至9175亿元,近5年累计增长100% [5] - 净利润预计达513亿元,同比增长9%,近5年累计增长45% [5] 医药生物行业 - 国产创新药进展显著:百济神州与安进合作的CD3/DLL3双抗药物提交国内上市申请 [6] - 广生堂乙肝创新药GST-HG141完成III期临床试验首例给药 [6] - 医保目录与商保创新药目录扩容推动板块反转 [6] 个股评级 - 64股获5次及以上"买入型"评级,11股获不低于10次评级 [7] - 东鹏饮料以34次评级居首,药明康德18次居次席 [7][8] - 科沃斯获14次评级,7月涨幅36.72% [9] - 工业富联7月涨幅65.05%,获11次评级 [9] 绩优滞涨股 - 103股被推荐为8月金股,东鹏饮料、沪电股份等6股获多家机构推荐 [10] - 东鹏饮料7月跌幅9.23%,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7.22% [11][13] - 江丰电子7月跌幅6.98%,上半年净利润增幅中值59.5% [11][13] - 大金重工上半年净利润增幅中值超210%,创2011年以来同期新高 [11][13] - 西部矿业7月涨2.41%,上半年矿产铜、铅、金产量同比分别增长7.65%、24.63%、32.67% [12][13]
恒瑞医药最多可超120亿美元的大单带热医药股;礼来GLP-1药物替尔泊肽获批新适应证丨医药早参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9 07:02
恒瑞医药与GSK合作协议 - 恒瑞医药将HRS-9821项目的全球独家权利(不包括中国)和至多11个项目的全球独家许可的独家选择权(不包括中国)有偿许可给GSK [1] - GSK将向恒瑞支付5亿美元的首付款,潜在总金额约120亿美元 [1] - 恒瑞医药A股当天涨停收盘,股价报62.04元/股,市值重回4000亿元大关 [1] - 港股报84.750港元/股,上涨24.54% [1] - 创新药板块整体情绪被显著带动 [1] 礼来GLP-1药物替尔泊肽注射液新适应证 - 礼来替尔泊肽注射液获得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新增适应证 [2] - 新增适应证为用于在饮食控制和运动基础上,联合胰岛素(伴或不伴口服降糖药)治疗,改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2] - 与单纯增加胰岛素剂量相比,联合使用替尔泊肽可显著改善血糖控制、减少胰岛素用量、降低体重,且不增加低血糖风险 [2] 热景生物基孔肯雅病毒检测试剂盒 - 热景生物研发了基孔肯雅病毒IgG/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胶体金法) [3] - 该试剂盒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通过检测血液中基孔肯雅病毒IgG/IgM抗体,实现15分钟快速定性检测 [3] - 适用于疑似病例排查、密切接触者监测、大规模筛查 [3] - 该试剂产品尚未取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注册证 [3] - 热景生物股价上涨6.88%,报194.39元/股 [4] 药明康德2025年上半年业绩 - 药明康德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07.99亿元,同比增长20.64% [5]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1亿元,同比增长101.92% [5] - 公司计划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人民币3.5元(含税) [5] - 公司上调2025年持续经营业务收入增速从10%~15%上调至13%~17% [5] - 预计全年整体收入从415亿元~430亿元上调至425亿元~435亿元 [5] - 来自中国客户收入31.5亿元,同比下降5.2% [6]
大盘3600点了,为什么还有人没赚到钱?
天天基金网· 2025-07-24 19:56
市场走势分析 - 上证指数在3500点上方企稳并一度突破3600点,接近去年10月高点3674点 [1] - 全市场成交温和放量,呈现量价齐升的健康走势,市场情绪稳定 [1] 投资者困惑 - 部分投资者账户收益仍停留在3000点水平,未能跟上指数上涨 [2] 宏观叙事变化 - 外围环境:关税预期钝化,地缘政治风险趋向缓和 [4] - 国内基本面:下半年出口回落,财政政策有升温预期 [4] - 资本市场:政策对资本市场的呵护力度空前,包括"国九条"和类平准资金引导长线投资 [4] - 产业创新潮:国产创新药授权出海、AI国产算力需求爆发、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4] - 国内流动性:低利率环境下,"资金盛"遇到"资产荒",权益市场赚钱效应将引领"存款搬家" [4] - 外部流动性:美联储降息渐近,流动性溢出预期利好A股和H股 [4] 关键投资机会 - 关键时机和关键板块是收益的重要来源 [6] - 今年以来几波上行阶段:2月DeepSeek国产大模型带动的AI行情,4月"TACO"填坑行情,6月结构性轮动行情 [7] - 各阶段领涨ETF包括恒生科技指数ETF、科创100ETF、恒生医药ETF、金融科技ETF、创业板ETF、5G通信ETF等 [7] ETF优势 - ETF仓位超九成,能快速跟上行情 [7] - 当个股涨停或投资者不符合参与条件时,ETF提供上车机会 [7] - ETF分散单一个股波动风险,资金门槛低、费率低且免印花税 [7] 行业轮动特点 - 3500点附近冲关行情中行业轮动快 [7] - 行业轮动本质是资金阶段性"高切低",围绕安全边际高的"高赔率"方向做多 [8] - 高赔率方向包括连续调整三年以上、接近"跌无可跌"、基本面触底反转或政策催化的低估值板块如券商、有色、基建 [8] 慢牛行情特征 - A股历史上慢牛行情中"消灭低估值"是必经阶段 [9] - 左侧守仓、持股待涨是更优策略 [10] 3500点焦虑症 - 基本面改善并非指数走牛的必要先决条件,历史上多次出现增量资金推动市场大涨的情况 [13] - "哑铃策略"有效:一端配置进攻类资产如AI算力、医药,另一端守防御类资产如红利、现金流稳定的行业 [14][15][16][17]
近千亿银屑病市场“变天”?丽珠医药炸场,但真正对手却不是诺华?
钛媒体APP· 2025-07-24 10:14
核心观点 - 丽珠医药控股附属公司开发的LZM012在Ⅲ期临床试验中击败诺华的司库奇尤单抗,验证了国产创新药的领跑潜力 [1] - LZM012是国内首个同时靶向IL-17A和IL-17F的双靶点生物制剂,通过差异化治疗机制实现疗效突破 [2] - 中国银屑病药物市场规模预计从2023年139亿元增长至2032年89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59.1% [5] 产品研发 - LZM012第12周PASI 100应答率达49.5%,显著高于司库奇尤单抗的40.2% [3] - 第4周PASI 75应答率LZM012为65.7%,司库奇尤单抗为50.3%,显示起效更快 [3] - 第52周PASI 100应答率LZM012 320mg Q4W和Q8W组分别达75.9%和62.6% [3] - 产品安全性良好,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对照组相当 [4] 市场竞争 - 司库奇尤单抗2024年全球销售额超60亿美元,但专利悬崖临近 [1][5] - 国内已有6款IL-17靶向药物上市,优时比的比奇珠单抗可能早于LZM012获批银屑病适应症 [5] - 司库奇尤单抗在中国价格从2998元/支降至870元/支,埋下价格战伏笔 [6] 公司经营 - 2024年营收118.12亿元同比下降4.97%,净利润20.61亿元同比增长5.5% [7] - 2025Q1营收31.81亿元同比下降1.92%,净利润6.37亿元同比增长4.75% [7] - 2024年销售费用从35.98亿元降至32.55亿元,研发费用从13.35亿元降至10.33亿元 [7] - 消化道领域产品营收同比减少11.6%,核心品种艾普拉唑市场份额萎缩 [7] 行业趋势 - 创新药行业呈现"跟跑-并跑-引领"发展路径 [1] - 药企需打通研发、生产、销售、支付全链条生态才能实现商业化成功 [9] - 差异化创新成为重新定义治疗标准的关键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