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搜索文档
“十四五”农业答卷:粮食产量创新高,多元化食物供给提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6 21:01
粮食生产成就 - 2023年全国粮食产量突破1.4万亿斤 较2020年增产740亿斤 [1][3]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 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和口粮绝对安全 [1][3]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10亿亩 "十四五"期间中央累计投入超7000亿元 [3] - 2023年大豆产量达2065万吨 自给率较2020年提高4个百分点 [4] - 油料作物产量3978.7万吨 食用植物油自给率提高近5个百分点 [4] 多元化食物供给 - 2023年底畜产品总量达1.75亿吨 较2020年增长18.8% [6] - 人均肉类年消费量72公斤 禽蛋25公斤 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6] - 水产品总产量7358万吨 较2020年增长12.3% 连续36年全球第一 [7] - 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 种植业设施面积达4000万亩 [7] - 人均奶类年消费量40.5公斤 较2020年提高2.3公斤 [6] 农业改革与经营体系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 家庭农场近400万个 [2] - 经营性服务主体110余万个 2023年服务面积超22.9亿亩次 [2] - 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扎实开展 [2] -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实现全国覆盖 [4] 质量安全与消费促进 -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合格率稳定在97.5%以上 [1] - 实施农业品牌精品培育计划强化品牌引领 [8] - 通过节庆市场、展会聚集和赛事联动拓展消费场景 [9] - 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实现产业价值跃迁 [8]
农业农村部:目前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已实现全国全面覆盖
期货日报网· 2025-09-16 15:46
粮食安全政策与支持措施 - 国家实施粮食安全战略 坚持产量产能 生产生态 增产增收一起抓 强化藏粮于地 藏粮于技[1] - 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完善 农业保险从保物化成本发展到保完全成本及收入保险 三大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现全国全面覆盖[1] - 完善粮食储备收购等措施 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合理水平 稳住农民种粮收益[1] 粮食生产形势与目标 - 夏粮稳产丰收 早稻增产 秋粮面积稳中有增 长势正常偏好[2] - 农业农村部派出18个调研组赴全国各地调研 秋粮大面积收获季节北方地区剩余不到20天[2] - 全力抓好田间管理和农业防灾减灾 确保秋粮颗粒归仓 全年粮食产量目标为1.4万亿斤左右[2]
农业农村部: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13:55
粮食安全与产能提升 - 2024年全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比2020年增产740亿斤 [1][4] - 人均粮食占有量达到500公斤,实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4] - 全国耕地面积达到19.4亿亩,比2020年增加2800万亩,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1][21] - 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超过10亿亩,2024年中央财政亩均投入标准提高至2000元以上 [6][22] - 2024年全国粮食亩产394.7公斤,比“十三五”末提高12.5公斤,单产对粮食产量增长的贡献率超过60% [12] 农业现代化与科技创新 -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5%,良种覆盖率超过96% [6] - 农作物自主选育品种面积占比超过95%,白羽肉鸡、华西牛等自主品种打破国外垄断 [35] - 全国已建成50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每年遴选推介主导品种、主推技术300项 [36] - 全国有农业科研院校800多家、科研人员12万多人,参与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的企业超过1000家 [34] 畜牧业与多元化食物供给 - 肉蛋奶等畜产品总量达到1.75亿吨,比2020年增加2778万吨,增长18.8% [1][26] - 人均肉类、禽蛋、奶类年消费量分别达到72公斤、25公斤、40.5公斤,均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1][26] - 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358万吨,比2020年增长12.3%,连续36年居全球第一 [27] - 设施农业面积达4000万亩,设施蔬菜年产量超2亿吨,食用菌年产量4200多万吨占全球85% [27] 农业绿色发展与资源保护 - 2024年农用化肥施用量4988.2万吨,比2020年减少262.5万吨,下降5%;农药使用量24.4万吨,减少0.38万吨,下降1.5% [2][43] - 农业用水总量逐年下降,平均每年农田用水总量减少36亿立方米 [2][43] - 农膜回收处置率达85%,秸秆综合利用率超88%,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79.4% [44] - 累计保护黑土地超4亿亩次,治理侵蚀沟3.3万条,酸化耕地治理720多万亩次后土壤pH值提高0.5、产能提升10% [24] 乡村产业与农民收入 - 2024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营收达18万亿元左右 [6][30] - 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311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2020年的2.56:1降至2.34:1 [7] - 累计培育农民合作社超200万家,家庭农场近400万个,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110多万个,年服务面积超22.9亿亩次 [7] - 休闲农业营业收入达9000亿元左右,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达2250家 [30] 农村建设与公共服务 - 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6%,生活垃圾收运处理行政村比例稳定在90%以上,生活污水治理率超45% [18] - 农村公路总里程超464万公里,自来水普及率达94%,行政村5G通达率超90% [19] - 累计建设农村互助性养老服务设施超14万个,农村敬老院超1.6万家,95%以上村卫生室纳入医保 [19] 财政金融支持 - “十四五”以来财政农林水事务支出达10.8万亿元,2024年支出2.7万亿元 [2][29] - 第一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达5.47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达53.19万亿元 [2][29] - “十四五”以来全国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达到10%以上 [29]
USDA月度供需报告点评:全球玉米及小麦需求缺口持续扩大,大豆供应宽松-20250713
招商证券· 2025-07-13 1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月USDA报告延续大豆丰产预期,小幅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预期,但较上年度仍有显著增产;需求逐步释放,新季全球玉米、小麦需求缺口进一步扩大、大豆供应仍显宽松,看好国际玉米&小麦价格走势 [15] - 在全球极端气候频发、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农产品供需存在区域及结构上不平衡背景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看好种植端及种业景气,重视粮食安全;转基因玉米产业化扩面提速,或将带动种业行业规模扩容、格局重塑,研发型龙头种企有望受益,推荐隆平高科、大北农、登海种业 [15] 各品类情况总结 玉米 - 全球需求向好,产需缺口较前值扩大,本月报告下修2025/26年全球玉米产量预期约232万吨至12.64亿吨,较上年度增加3.1%,较前值收窄约0.18pct;预计2025/26年全球玉米总需求将达创纪录的12.76亿吨,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1210万吨;预计2025/26全球玉米库销比约21.3%,较上年度下滑约1.3个百分点,较前值下滑约0.25pct;本月报告利好国际玉米价格 [2] - 本月报告下修美豆产需预期,贸易预期维持前值不变,预计25/26年美国玉米产量将减少1.15亿蒲式耳,较前值收窄约0.73%,较上年度增加约5.6%;下修2025/26年美国玉米总需求量约0.39pct至3.23亿吨(yoy+1.4%),下修饲用需求约0.85pct至1.49亿吨(yoy+3.1%);预计2025/26年美国玉米期末库销比约10.8%,较上年度扩大约2.02个百分点,较前值下降约0.55pct [3] 小麦 - 新季小麦预期增产,需求缺口持续扩大,预计25/26年度全球小麦延续增产,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全球小麦产量预期约4万吨至8.09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1.1% [8] - 消费方面,本月报告调增25/26年全球小麦总消费80万吨至8.11亿吨,较上年度增加约82万吨,同比增加约0.6%,对应产需缺口扩大至207万吨(前值为121万吨) [8] - 贸易方面,预计2025/26年度全球出口量为2.13亿吨,比上年度增加约647万吨;预计2025/26全球小麦库销比约32.3%,较上年度下滑约0.46pct,较前值收窄约0.19pct [8] 大豆 - 美豆国内需求向好,新季全球供应仍显宽松,本月同步调增全球大豆产需预期,供应仍显宽松,本月报告上调2025/26年乌克兰大豆产量预期,进而调增全球产量预期约86万吨至4.28亿吨,同比增加约1.4% [10] - 本月报告上修全球2025/26年度大豆压榨量预期值约110万吨至3.68亿吨,较前值扩大约0.31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出口量约80万吨至1.88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2pct;下修2025/26年度全球大豆进口量约80万吨至1.86亿吨,较前值收窄约0.43pct;预计2024/25年全球大豆期末库销比为29.7%,较上年度下滑约0.94%,较前值扩大约0.11pct [10] - 本月美豆产量及出口预期下降,压榨量预计增加,本月报告下调2025/26年美豆产量预期约14万吨至1.18亿吨(yoy - 0.7%),较前值下滑约0.12pct [11] - 需求端来看,本月报告调增2025/26年度美国大豆压榨量约136万吨至6913万吨(yoy + 5%),较前值扩大约2pct;预计2025/26年全球大豆总需求为7212万吨(yoy + 5.2%);预计2025/26年美豆出口量为4749万吨(yoy - 6.4%),较前值减少3.9pct;预计2025/26年美豆期末库销比约7.1%,较前值扩大约0.37个百分点 [11]
云图控股(002539) - 002539云图控股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709
2025-07-09 09:24
复合肥业务 - 销售模式主要通过经销商渠道,深耕农村市场30年,有近6000家一级经销商、超10万家镇村级零售终端网点,在东南亚自建海外营销网络 [2] - 随着农业现代化,规模化种植和绿色高效肥料需求增长,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2][3] - 2024年我国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种植面积扩大,为复合肥提供长期支撑 [3] - 近几年行业整合加速,中小企业退出,市场份额向头部企业集中,公司有望提升市占率 [3] 磷酸分级利用产业链 - 依托磷矿资源和技术,建成湿法和热法磷酸两条产线,开发出系列精细化、高附加值产品 [3] - 2024年以来磷铵产品产销规模稳步提升,工业级磷铵需求强劲,为公司打开新增长空间 [4] 合成氨项目 - 分布在湖北应城和广西贵港,规划产能共计270万吨,应城70万吨项目主体完工,贵港项目在筹备 [4] - 投产后可弥补尿素产能缺口,实现氮肥原料自给,提升成本优势和抗风险能力 [4] - 贵港项目可填补华南产能空白,辐射周边市场,为复合肥扩张奠定基础 [4][5] 磷矿资源 - 在四川凉山州雷波县拥有三宗磷矿,资源总储量约5.49亿吨,采矿规划产能690万吨/年 [5] - 阿居洛呷磷矿和牛牛寨东段磷矿采矿工程推进中,牛牛寨西段磷矿推进“探转采”手续 [5]
小麦大规模机收需金融机构细致化支持
证券日报· 2025-06-30 13:32
农业机械化与金融支持 - 全国"三夏"小麦大规模机收已基本收官,除零星种植地块外基本实现机械化收割,联合收割机成为麦收主力军 [1] - 小麦机收资金需求具有"短、频、急"特点,银行创新推出"农机贷""夏收快贷"等专项产品,通过优化授信模型实现资金快速投放 [1] - 针对种粮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银行将更多资产纳入抵押范畴,结合种植面积、往年收益等数据构建"大数据信用评分",实现从申请到放款的"当日办结" [1] 金融科技应用 - 银行加速推进"数字人民币+农业"试点,农机手可通过数字钱包实时收取跨区域作业款项,规避现金交易风险 [1] - 农机经销商依托银行搭建的供应链金融平台,以未来订单为质押获取融资,保障农机零配件供应不断档 [1] 产业链金融协同 - 银行以产业链金融思维支持"研发—生产—流通—服务"全链条,向农机制造企业提供经营贷款支持智能化改造,提升高端农机国产化率 [2] - 针对农机维修、燃油供应等配套服务主体,银行推出"应收账款池融资"缓解小微企业资金压力 [2] 风险保障机制 - 银行联合保险公司开发"农机作业保险+信贷"产品,将自然灾害、机械故障等纳入保障范围,保险赔付可优先偿还部分贷款降低农户违约风险 [2] - "信贷+保险+科技"组合拳构建覆盖小麦大规模机收全流程的风险缓冲带 [2] 农业现代化转型 - 银行支持直接推动农业机械化率攀升,创新推出"农机+智慧农场"综合服务方案,引导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转型 [2] - 金融活水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壮大,加速形成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模式 [2] 金融服务路径 - 银行从田间地头的金融服务站到数字化农业金融平台,勾勒出金融支持农业现代化的清晰路径 [3] - 金融机构将持续深化场景化服务、强化生态化布局,支持乡村振兴战略推进 [3]
招商证券:新季豆麦预期丰产 全球玉米需求缺口收窄
智通财经网· 2025-05-14 14:36
全球农产品供需预期 - 2025/26年全球玉米产量预计下降至12.65亿吨,同比下滑0.66%,产需缺口约945万吨,但缺口较上年度显著收窄 [1] - 2025/26年全球小麦产量预计创纪录达8.09亿吨,同比增1.1%,产需盈余52万吨 [3] - 2025/26年全球大豆产量预计增长1.4%至4.27亿吨,供需格局宽松 [4] 玉米市场分析 - 美国、乌克兰和阿根廷玉米产量增幅最大,分别抵消坦桑尼亚和加拿大减产影响 [1] - 阿根廷玉米产量预计增6%至5300万吨,乌克兰产量增13.8%至3050万吨,巴西产量增0.8%至1.31亿吨 [1] - 全球玉米库销比预计21.8%,较上年度下滑1.2个百分点 [1] 美国玉米供需 - 美国玉米种植面积或达9530万英亩,为十多年来最高水平,单产有望达181蒲式耳/英亩 [2] - 美国玉米产量预计增6.4%至158亿蒲式耳,总需求量增1.1%至3.25亿吨 [2] - 美国玉米出口量预计增至27亿蒲式耳,但全球市场份额或下滑,期末库销比扩大2.4个百分点至11.6% [2] 小麦市场动态 - 欧盟、印度、俄罗斯等国小麦增产抵消哈萨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减产 [3] - 全球小麦出口量预计增687万吨至2.13亿吨,俄罗斯仍为最大出口国(4500万吨),欧盟出口增28%至3400万吨 [3] - 全球小麦库销比预计32.9%,较上年度下滑0.11% [3] 大豆产业趋势 - 巴西大豆产量预计创纪录达1.75亿吨,阿根廷产量减50万吨至4850万吨 [4] - 全球大豆压榨量预计增3.5%至3.66亿吨,出口量增4%至1.88亿吨 [4] - 中国大豆进口量预计增400万吨至1.12亿吨,全球库销比下滑0.7%至29.3% [5] 美国大豆前景 - 美国大豆产量预计减0.6%至1.18亿吨,压榨量增7000万蒲式耳至24.9亿蒲式耳 [6] - 美国大豆出口份额预计从28%降至26%,出口量减3500万蒲式耳至18.15亿蒲式耳 [6] - 美国大豆期末库销比预计下滑1.3个百分点至6.7% [6]
一项技术减少5%粮食损失,金龙鱼“藏粮于技”
国际金融报· 2025-04-29 17:41
国家粮食安全战略 - 我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 [1]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远超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 [1] 技术创新减少粮食损耗 - 金龙鱼推出"6步鲜米精控技术",从"鲜割"到"鲜食"6个环节严格把控,其中"鲜割"可减少约5%田间损失 [3][5] - 采用"鲜割"模式可减少北方一作区约235万吨水稻损失,相当于2100万人一年的大米消费量 [5] - 加工过程中采用稳定温度技术减少碎米产生,未达标的碎米可作为其他食品原料,提高粮食利用率 [5][6] 现代农业与营养健康 - "鲜存""鲜碾"技术能更大程度保留大米表层营养物,提升口感和营养价值 [6] - 稻谷加工副产品如米糠可提炼稻米油,稻壳可作为燃料,稻灰可提炼高附加值产品如白炭黑和活性炭 [10] 品牌价值与农业推广 - 金龙鱼赞助《种地吧》节目旨在传递农业价值,节目爆火后提升年轻观众对农业的认知和粮食尊重 [7] - 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推动优质原料订单种植基地建设 [11] 全球供应链布局 - 贸易摩擦对公司影响有限,通过全球供应链布局降低对美国依赖,保障粮食安全 [10] - 公司将现代农业科技辐射至全产业链,最大化利用稻谷、大豆、小麦等农产品价值 [10]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有朋友打电话,问了我一个问题”
北京青年报· 2025-04-28 15:50
粮食安全与供应 - 中国坚持"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 [3] - 2024年中国粮食产量首次达到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500公斤,远高于国际公认的400公斤安全线 [3] - 来自美国的粮食进口量占国内消费比重很低,主要是饲料粮,可替代性强,国际市场供应充足 [3] - 国内粮食储备资源充足,即使不采购美国饲料粮和油料,对粮食供应没有影响 [3] 能源安全与供应 - 中国形成煤、油、气、核及可再生能源多轮驱动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 [4] - 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产量连续八年增量超百亿立方米 [4]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接近总装机的60%,能源储备体系完善 [4] - 美国在中国能源进口中占比很低,减少或停止自美进口对国内能源供应没有影响 [5] 经济表现与展望 - 一季度出口逆势增长6.9%,大模型创新全球瞩目 [7] - 春节和清明假期国内出游人次、消费额快速增长 [7] - 中国智能全景相机、国潮产品在国内外热销,部分店铺出现凌晨排队抢购现象 [7] - 中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社会信心持续提振 [7]
发改委等多部门表态 对实现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信心满满
央视网· 2025-04-28 15:28
稳就业稳经济政策措施 - 国家发改委表示对实现2024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 [1] - 稳就业稳经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五大举措包括支持就业、稳定外贸发展、促进消费、扩大有效投资和营造稳定发展环境 [3] - 支持就业具体措施包括鼓励企业稳定就业、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力度、加强就业公共服务 [3] - 促进消费具体措施包括扩大服务消费、强化失能老年人照护、推动汽车消费扩容 [3] 人民币汇率与外汇储备 - 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运行在7.3元左右 [5] - 外汇储备投资组合实现有效分散化,单一市场或资产变动影响有限 [5] - 美国加征"对等关税"违背经济规律,冲击国际贸易规则 [5] 粮食安全保障 - 2024年粮食产量首次突破1.4万亿斤,人均占有量500公斤远超国际安全线 [7] - 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粮食储备资源充足 [7] - 2024年美国粮食进口占国内消费比重很低且主要为饲料粮,可替代性强 [7] 能源供应保障 - 能源自给率保持在80%以上,形成多元化供应保障体系 [8] - 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亿吨以上,天然气年增量连续八年超百亿立方米 [8] - 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接近60%,能源储备体系完善 [8] - 2024年美国能源进口占比极低,减少进口不影响国内供应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