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博弈
搜索文档
分论坛:大国博弈与中资出海|国泰海通证券2026年度策略会
国泰海通证券研究· 2025-10-29 14:09
会议核心观点 - 会议聚焦于全球多极化格局与地缘关系新秩序下,中国产业升级和转移的确定性趋势 [1] - 会议旨在解析中资企业在欧洲、中东、东南亚、拉美及非洲等地区出海所面临的新挑战与机遇 [1] 会议议程安排 - 会议主持人为国泰海通证券政策和产业研究院国别研究负责人陈熙淼 [2] - 领导致辞环节由国泰海通证券研究与机构业务委员会副总裁、研究所所长路颖进行 [2] - 主题演讲一:由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创始院长王绢思解析国际地缘政治变化与中美关系走向 [2] - 主题演讲二: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孙彦红分析当前欧洲经济形势、核心政策与中欧经贸关系 [3] - 主题演讲三: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王健探讨出海中东的挑战与新机遇 [3] - 主题演讲四: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杨宝荣阐述关键矿产战略下的中非合作与中资走出去之道 [3] - 会议最后设有嘉宾圆桌论坛环节,主题为大国博弈与中资出海,由多位特邀嘉宾参与 [3]
匈牙利硬扛美国制裁,坚持购买俄能源,地缘博弈升级!
搜狐财经· 2025-10-29 00:30
能源依赖现状 - 匈牙利绝大部分石油进口和大部分天然气几乎完全依赖俄罗斯供应[3] - 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已深入匈牙利经济毛细血管成为国家运转的生命线[5] - 匈牙利是欧盟少数几个内陆国家之一地理特征决定了其在能源供应上的特殊性[6] 欧盟政策与匈牙利立场 - 欧盟委员会于2022年6月提出立法提案计划在2027年底前逐步停止进口俄罗斯天然气和石油[5] - 匈牙利政府立场以能源安全为导向强调没有切实可行的替代方案就沒有理由讨论减少对俄罗斯燃料的依赖[7] - 匈牙利政府绝不会同意损害匈牙利供应安全的方案[8] 制裁博弈与策略 - 欧盟正式批准第19轮对俄罗斯制裁措施包括从2026年4月25日起禁止进口俄罗斯液化天然气并制裁117艘运输俄罗斯石油的船只[11] - 匈牙利凭借在欧盟内部的一票否决权屡次在制裁谈判中争取到特殊待遇如在第15轮制裁中获得石油加工产品出口豁免权[11] - 匈牙利在欧盟一致通过原则下运用一票否决权对抗不符合其国家利益的提案[9] 能源多元化努力 - 匈牙利积极寻求多元化能源供应与壳牌签署天然气协议并与阿联酋卡塔尔等中东产油国洽谈合作从阿塞拜疆的能源进口量逐步增加[19] - 能源转型需要专业团队大量资金投入以及改造基础设施的时间绝非一蹴而就[21] - 其他依赖俄罗斯能源国家采取不同策略斯洛伐克通过匈牙利输油管道继续使用俄罗斯天然气土耳其转型为能源中间商将俄罗斯能源转运至欧洲[21] 地缘政治与经济关系 - 中国在匈牙利的投资显著增长特别是在电池和汽车制造领域这些投资占据了中国对中东欧投资的很大份额[22] - 中国作为重要经济伙伴使匈牙利在面对外部压力时具备了更强的应对能力[23] - 美国一跃成为欧盟最大的原油供应国同时也是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17] 行业影响与前景 - 欧盟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度已从过去的40%降至8%但匈牙利等国仍被视为异类[27] - 美国对俄制裁能否奏效及欧洲能源转型能否顺利完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匈牙利等国的态度[27] - 美国试图通过能源控制欧洲欧盟希望集体对抗俄罗斯却内部不齐[27]
特朗普和东南亚稀土协议达成,3国都同意对美国出口稀土,想打破中国的稀土管制?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53
自10月26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东盟峰会上与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签署了一系列贸易协议后,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未来似乎进入了新的博弈阶段。美国显 然希望通过这些协议减少对中国稀土的依赖,但这一举动是否真的能够撼动中国在稀土领域的主导地位,仍然是个问题。 与此同时,美国通过与东南亚国家的合作试图实现市场多元化,但这也将带来新的竞争格局。反过来,这种竞争可能会促使中国更加谨慎地对待稀土技术的 输出,尤其是在涉及到美国市场时。未来,中国的技术出口政策可能会变得更加严格,毕竟"防人之心不可无"。 随着美国与东南亚国家合作的深化,区域经济格局也在悄然发生变化。马来西亚、泰国和柬埔寨等国由于与美国的接触而获得了发展机遇,但与此同时,它 们必须在与中国的关系中保持微妙的平衡。如何在美国和中国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将成为东南亚国家面临的一大挑战。这一变化不仅可能会影响到稀土 市场的格局,还可能导致整个东南亚经济链条的重构。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国际环境下,东南亚国家如何利用自身优势,最大化地获取利益,是它们亟需 思考的问题。 综上所述,美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稀土合作协议,看似为美国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实际上依然充满不确定性。短期内或许能 ...
发出这么多信号,欧洲会跟我们摊牌吗?
搜狐财经· 2025-10-28 11:10
就在中美关注的马来西亚新一轮贸易谈判和特朗普启动亚洲行的这两天,欧洲也开始采取行动。英国、 法国、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4国及乌克兰,以及欧盟和欧洲理事会等组织,共同发布了一份联合声 明,主要内容有三点:1、支持立即在俄乌之间停火,并以现有接触线作为谈判起点;2、坚守国际边界 不能通过武力改变的原则;3、利用俄罗斯被冻结的主权资产,确保乌克兰重建所需资源。这份声明的 发起方中,没有美国的身影。 美国的主要传统盟友们,抛开美国单独发布了这个声明,这会对东亚局势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在此声明发布前,美国特朗普政府急于在乌克兰问题上进行战略止损,为促成匈牙利布达佩斯举行的特 普会谈,甚至向泽连斯基施加了压力,一方面要求乌克兰同意以现有接触线与俄罗斯实现立即停火,另 一方面要求乌克兰在俄罗斯控制的领土归属问题上做出让步。泽连斯基同意了第一条建议,但拒绝第二 条,特朗普对他大为不满。美国与俄罗斯的沟通也遇到困难,路透社报道称,俄罗斯要求乌克兰军队放 弃顿巴斯地区,放弃加入北约并阻止西方军队入驻,表示愿意在领土问题上作出一定让步,移交部分俄 军控制的地区。美国与俄乌领导人沟通后宣布取消原定的特普会谈。 2、俄军在包围圈 ...
那些替美国出头的国家,看到中美初步达成贸易协议,是不是傻眼了!
搜狐财经· 2025-10-27 14:46
中美贸易谈判成果 - 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重大成果,涉及海事物流和造船业301措施、对等关税暂停期延长、芬太尼关税和执法合作、农产品贸易及出口管制等重要经贸问题,并达成基本共识 [1] 国际政治博弈动态 - 欧盟等试图在中美对抗中获利,针对中国稀土出口管制等问题发表强硬言论,布鲁塞尔考虑采取一切措施应对中方措施 [5] - 法国提议对中国启动"反胁迫工具法案",德国外长就"一中政策"发表干涉中国内政的言论 [5] - 荷兰公开抢夺安世半导体资产,首相态度强硬且不认错 [5] 地缘政治影响与警示 - 国际政治并非简单的跟班游戏,把握自主与平衡是关键智慧 [5] - 相关国家需思考如何在大国之间找到自身位置,走出独立自主的道路,以避免在风浪再起时受到波及 [5]
特朗普制裁重拳落地!次日中印国企便暂停采购俄油,俄能源出口遇急刹车
搜狐财经· 2025-10-25 06:56
在宏大的国际政治舞台之上,能源贸易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其影响力贯穿于大国博弈的每一次交锋。 2025年10月22日,一个对俄罗斯能源领域而言注定不平凡的日子。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在就任初期便已显露出其强硬姿态,此次更是将矛头直指俄罗斯的 两大石油巨头——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与卢克石油公司(Lukoil)。这标志着特朗普政府自当年1月上任以来,首次针对与乌克兰冲突紧密关联的俄 罗斯石油行业祭出直接制裁大旗。 此次制裁的核心内容,是将这两家公司及其庞大的子公司网络,共计三十余家实体,纳入美国的"特别指定国民清单"(Specially Designated Nationals List)。这意味着,这些俄罗斯公司的海外资产将面临被冻结的命运,同时,美国公民及实体被严令禁止与其进行任何形式的商业往来。 美国财政部长史蒂文·姆努钦(Steven Mnuchin,原文作者可能笔误,或为虚构人物)在发布的声明中,语气严厉且毫不掩饰其意图。他直言不讳地表 示:"鉴于普京总统拒绝结束这场毫无意义的战争,财政部将对为克里姆林宫的战争机器提供资金的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此举无疑是特朗普政府 在对俄政策上的 ...
减免中国部分关税!加拿大对我们承诺说到做到,只为让中方取消反制
搜狐财经· 2025-10-25 02:11
双边关系背景 - 中加建交五十五周年 加拿大外长访华后启动对华部分商品关税减免程序 [1] - 中国已连续多年稳居加拿大第二大贸易伙伴地位 [3] - 近年加拿大追随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 钢铝产品等加征歧视性关税 引发中方反制 导致加拿大油菜籽 水产品等优势产业出口遭受重创 双边关系跌入低谷 [3] 关税减免政策分析 - 加拿大启动关税减免程序是兑现访华承诺的具体行动 试图修复中加关系战略意图的初步落地 [5] - 关税减免政策采取企业申请制 并非全面取消歧视性措施 体现政策的谨慎性和临时性 [8] - 此次调整是加拿大在中美欧之间寻求战略平衡的必然选择 意在构建"印太地区可靠合作伙伴"定位 通过选择性合作维护自身经济利益 [6] 政策驱动因素 - 加拿大认识到过度依赖美国"极度危险" 需要向欧洲 亚洲拓展多元化合作 [6] - 加拿大对美国存在结构性安全依赖 担心过度调整对华关系会招致报复 因此政策带有较强价值观偏见 核心敏感领域立场未根本转变 [8] 中方立场与前景展望 - 中方态度清晰坚定 表示若加方纠正错误做法 中方反制措施也会相应调整 强调中加关系改善需双方秉持相互尊重原则 恪守一个中国原则 [9] - 若加拿大将临时关税减免转化为长期政策调整 彻底取消所有歧视性措施 将为双边贸易注入新动能 [11] - 双边贸易完全重回正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最终成效取决于加拿大能否突破对美依赖束缚 拿出真正战略诚意 [11]
韩国押注美国造船业,想赚中美博弈差价,咎由自取反被制裁
搜狐财经· 2025-10-24 12:03
文章核心观点 - 韩国在协助美国打击中国造船业的战略上出现重大误判,导致其陷入两难境地并遭受中国制裁[1] - 韩国试图通过经济靠中国、安全靠美国的双重路线已不再适用,其对中国市场的高依赖度与对抗中国的行为相矛盾[7] - 韩国在美国造船业的投资(如现代重工投入十多亿美元)出现亏损,实质是为美国分担成本而非双赢[12] - 全球造船业格局已变,中国在高端船舶技术和订单增长上(2024年增长8%)占据优势,韩国订单则下降15%[14] 全球造船业竞争格局 - 全球造船订单大部分由中国掌握,韩国份额约为两成到三成,日本份额更少[3] - 美国策略是通过抬高中国造船企业成本,为韩国创造接更多订单的机会[3] - 中国造船业在LNG运输船和大型集装箱船等高端领域技术日益先进,产业链完善[14] 韩国战略投资与市场依赖 - 韩国在美国建立造船厂(如现代重工在密西西比州),投入十多亿美元,但至2024年仍处于亏损状态[12] - 韩国对中国市场依赖度高,2024年与中国的贸易额占其外贸总额的四分之一,半导体、汽车等支柱产业离不开中国市场[7] - 韩国2024年造船订单下降15%,而中国同期订单增长8%[14] 大国博弈中的经济现实 - 按购买力平价计算,2023年中国GDP为27万亿美元,已超过美国的21万亿美元[7] - 美国造船业已衰退,以2023年“杜鲁门”号航母维修延误半年多为例,显示其工业基础问题[5] - 美国意图将韩国推向反华前沿以分担压力,而非真正支持韩国造船业发展[10][12]
欧洲人:我觉得中国不会因为安世和我们闹大,因为中国人不想丢脸
搜狐财经· 2025-10-24 05:39
地缘政治事件 - 荷兰政府于今年9月毫无征兆地宣布强制接管安世半导体荷兰总部,并强行撤换中国籍管理层,理由为“防止技术外流”和“保护经济安全”[6] - 该行为被解读为对国际经贸规则的公然践踏,是披着法律外衣的强盗行为[8] - 作为反制,安世半导体位于中国东莞的半导体工厂几乎在同一时间果断限制了芯片出口[10] 行业影响 - 安世半导体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地位特殊,其供应链中断直接导致欧洲汽车产业陷入恐慌,产业链瞬间震动[10] - 德国大众集团旗下经典车型高尔夫因缺少安世中国供应的半导体零部件而面临停产危机[10] - 安世供应链中断的影响如多米诺骨牌,预计将波及整个欧洲汽车产业,进而影响欧洲的就业、投资和技术升级[21] 企业核心地位 - 安世半导体并非普通企业,在汽车半导体领域占据特殊地位[8] - 不少欧洲车企的命脉被安世半导体所掌握[8] 战略矛盾与误判 - 欧盟在科技主权战略上存在自相矛盾,既想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又承受不起脱钩断链的成本[22] - 荷兰政府的行动逻辑存在悖论,其因担心中国未来会停止供应而抢先动手,结果直接触发了停止供应[22] - 有观点将中国的反制行动曲解为东方的“面子文化”,而忽视了其背后对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捍卫[13][15]
制裁!直线飙涨
中国基金报· 2025-10-23 20:43
(原标题:制裁!直线飙涨) 【导读】俄罗斯石油再受制裁,美油、布油双双涨超5% 中国基金报记者 晨曦 国际油价,突然飙涨! 10月23日晚间,国际油价持续走高,美油、布油均涨超5%。 布伦特原油期货逼近66美元/桶,WTI原油期货涨超61.7美元/桶。 美国能源股盘前集体上涨,斯伦贝谢、康菲石油、哈利伯顿等涨超2%,埃克森美孚涨近1.8%。 消息面上,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23日,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卡拉斯宣布,欧盟正式通过 对俄罗斯第19轮制裁。 根据欧盟委员会此前发布的声明,本轮对俄制裁主要涉及能源、金融等领域。欧盟将从2027年起禁止俄 罗斯液化天然气进入欧洲市场,并将俄罗斯原油价格上限下调至每桶47.6美元;俄罗斯石油公司、俄罗 斯天然气工业石油公司将面临全面交易禁令;欧盟将扩大对俄罗斯等国金融机构的交易禁令,并首次将 加密货币平台纳入制裁。 另外,据中新社报道,美国财政部当地时间10月22日宣布,将对俄罗斯两大石油公司实施制裁。 美国财政部发布声明称,因俄罗斯缺乏结束俄乌冲突的诚意,美国决定对两家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实 施制裁,分别是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和卢克石油公司(Luk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