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情感消费
icon
搜索文档
外资基金经理看“中国新消费”:女性情感消费推高估值,持续创新力是未来
第一财经· 2025-06-11 18:59
中国新消费崛起与IP经济 - 未来十年是中国IP的"黄金十年",中国新消费主题引领港股行情,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等公司获得高估值 [1] - 新消费崛起主因是新一代女性情感消费偏好,女性越喜欢的产品或公司估值越高 [2][3] - 女性投资者偏好个性化与情感驱动型产品,美国女性愿为高品质服装支出额外15% [3] - IP消费本质是"移情"行为,消费者购买的是情感投射而非功能导向 [3] 情感消费与IP经济特征 - 独生子女成长背景的孤独感与网络孤独本质共同推动情感消费需求 [4] - 泡泡玛特等中国IP开始走向东南亚和欧美市场,2024年一季度东南亚收入同比增长3.7倍,欧美增长4.3倍 [7] - 泡泡玛特计划2025年在东南亚开设90家门店,澳洲新增25家直营店 [7] - 名创优品、52TOYS、老铺黄金、霸王茶姬等代表新消费不同细分领域 [4] 新消费估值方法 - 成长股常用PEG估值,若PE为100倍而未来3年EPS复合增速68%则PEG为1.4 [6] - 情感价值、用户黏性、IP生命力等"软指标"应纳入估值考量 [6] - IP经济生命周期取决于创造力与持续输出能力 [6] - 部分新消费公司静态PE和TTM PE已逼近或超过100倍 [5] 高毛利率与创新力关系 - 研发投入每增加1个百分点,毛利率会增加1-2个百分点 [8] - 泡泡玛特2024年综合毛利率达66.8%,老铺黄金41.2%,百济神州84.44%,中际旭创33.8% [9] - 高毛利率企业通过自有IP、技术创新、产品差异化摆脱低附加值模式 [8] - 研发投入有望将中国公司整体毛利率提高到30%,改变市场现金流和利润水平 [9] 行业前景与趋势 - 2025年下半年消费板块预计继续跑赢大盘,潮流玩具、新型饮料等受益于Z世代消费行为转变 [4] - 中国IP所代表的"孤独感"和"个性表达"具有全球共通性,是出海文化基础 [7] - 未来十年最大看点是毛利率提高的故事,本质是科技和研发提高的故事 [9]
航司竞速“携宠出行” 从“机票+宠物”到“民航+万物”延伸
北京商报· 2025-06-10 23:02
行业趋势 - 2025年以来国内航司竞相布局"宠物进客舱"服务,单程票价最高达2000元,成为应对客运收益下滑的新手段 [1] - 宠物经济产业规模2023年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预计2028年达11500亿元 [13] - 行业从单一运输向情感消费拓展,"民航+宠物"服务推动产业链向检疫、保险、旅游等上下游延伸 [1][13] 航司布局 - 海航、南航、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上市航司试点或升级"宠物进客舱"服务 [3] - 海航2018年率先推出服务,2025年新增成都天府等站点并推出"宠物占座"服务 [3] - 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为试点推出,南航和海航则扩大服务范围 [3] 市场需求 - 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达3002亿元,携宠出游成为新热点 [3] - 小红书"宠物进客舱"相关笔记达37万篇,用户关注度高 [4] - 传统宠物托运存在应激、分离焦虑等痛点,"宠物进客舱"精准满足需求 [4][5] 收益表现 - 东航收费1288元/航段,南航1299-1499元/航段,海航1430元/航段,吉祥1500元/航段,春秋999元起 [7] - "宠物占座"服务收费更高,南航叠加后可达1899-2099元/航段 [8] - 2024年三大航客运收益下降12.41%-13.66%,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10% [8] 产业链延伸 - 服务推动宠物粮、航空箱等领域发展,上游促进检疫标准化,下游带动宠物友好酒店、旅游等 [13] - 未来可能推出全舱宠物友好航班、跨境宠物旅游、"一键携宠出行"平台等 [14] 运营挑战 - 对宠物大小、品种有要求,相关制度标准尚不完善 [15] - 需平衡养宠旅客与其他旅客需求,如过敏、恐惧等问题 [15] - 需做好疫苗、宠物箱等安全保障,限制每航班携宠数量 [15][16]
焕新“千年商都” 重塑消费活力
广州日报· 2025-06-09 03:02
消费的战略地位 - 消费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稳定器和提振社会信心的强心剂,在当前外需市场收缩压力加剧的背景下,消费作为内需核心引擎的战略地位空前提升 [1] - 激活消费市场既能对冲外部风险,又能为中小企业注入流动性,形成需求拉动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良性循环 [1] - 广州需抓住消费升级的突破口,深度融合千年商贸基因和地方特色资源,提速消费这驾马车 [1] 特色经济的发展 - 哈尔滨、淄博、天水、西安等城市通过打造经济IP,将地域符号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消费场景,实现从流量到留量的转变 [2] - 这些经济IP以文化为魂、体验为核、产业为链,借助社交媒体实现爆点营销,从单一景点向"吃住行游购娱"全方位拓展 [2] - 广州拥有"花城""食在广州""广交会"等城市名片,但2025年第一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不够明显,亟需激活千年商都基因 [2] 空间规划的创新 - 广州可重塑珠江"黄金水岸带",实现空间规划的"三段联动":珠江西段聚焦历史文脉,开发"城市级水岸剧本游";珠江中段建设"数字水岸"和"智慧水街";珠江东段发展"生态科创水岸" [3] - 具体措施包括在沙面、太古仓等码头设计"穿越式"沉浸剧情,联动广交会建设全球首个"无人船配送商业区",串联黄埔军校、长洲岛都市农业公园推出"江海联游"低碳航线 [3] 花城经济的转型 - 广州需实现从"卖花"到"卖情怀"的路径转型,借助早茶文化IP推出花卉主题限定套餐,实现"花卉+早茶"的跨界融合 [4] - 开发"花城漫游数字日志"小程序,整合游客消费轨迹生成专属纪录片,并通过区块链技术生成限量版数字藏品 [4] - 联动广东省博物馆和相关企业开发文创盲盒,将文化符号植入消费品 [4] 多级消费网络的构建 - 在国际层面,依托南沙自贸区政策优势打造"南沙国际消费枢纽",引入免税购物、跨境医疗等高端业态,联动海南自由贸易港探索"保税展示+跨境电商"模式 [5] - 在区域层面,深化粤港澳大湾区消费协同机制,以"广佛肇消费走廊"为载体串联长隆文旅综合体、佛山祖庙文化街区、肇庆生态康养基地 [5] - 在社区层面,激活"银发经济+小店经济"双引擎,打造"5分钟便民消费圈",整合社区团购自提点、老年助餐食堂、家政服务站等设施 [5]
股价暴涨5.4倍!谁在布局泡泡玛特?
第一财经· 2025-06-08 21:16
新消费赛道表现 - 泡泡玛特股价近一年上涨544.32%至244.8港元/股,老铺黄金年内上涨277.62%,蜜雪集团年内涨幅85% [4] - 重仓新消费的基金表现亮眼,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年内回报65.18%,申万菱信乐融一年持有A回报58.05%,恒越匠心优选一年持有A回报54.49% [5] - 207只重仓泡泡玛特的基金中97%年内回报为正,17只产品收益超30% [5] 女性基金经理优势 - 重仓泡泡玛特且持仓超10%的39只产品中,女性基金经理占比近50%,显著高于行业27%的平均水平 [5] - 女性基金经理对消费趋势更敏感,通过沉浸式调研(如亲自试用产品)实现左侧布局 [9][10] - 恒越匠心优选宋佳龄连续4季度重仓泡泡玛特,南方香港成长熊潇雅连续5季度持有泡泡玛特 [6] 新消费公司核心逻辑 - 泡泡玛特本质是运营平台,通过多IP运营和海外扩张驱动业绩,而非依赖单一IP [8] - 新消费满足"悦己经济"需求,提供情绪价值,如潮玩、宠物经济、美妆等细分领域 [9][13] - 企业增长依赖精准定位目标人群痛点,实现持续复购,如泡泡玛特二手价溢价现象 [9] 市场分歧与调整 - 近期新消费板块回调,老铺黄金两日跌9.15%,蜜雪集团跌12.84%,泡泡玛特南向资金单日净卖出1.08亿港元 [12] - 毛戈平等公司即将迎来解禁潮,涉及2611.6万股,可能加剧短期波动 [13] - 基金经理认为调整是逢低布局机会,因下半年新品规划将验证业绩 [1][13] 长期投资价值 - 新消费处于成长中早期,港股龙头赚钱效应吸引传统消费资金和其他增量资金 [14] - 结构性机会存在于情绪消费、性价比、出海等方向,60%消费标的仍有价值挖掘空间 [14] - 需筛选认知差大的标的,避免蹭概念暴涨的过热个股 [14]
餐饮+毛绒玩具为何能火?核心商业逻辑全面拆解
搜狐财经· 2025-06-07 05:46
餐饮行业毛绒化趋势 - 西安曲江银泰百货商场"毛绒美食节"推出的40元"绒馍馍"半年狂卖几十万件,成为西安文旅新晋爆款 [2] - 海底捞"菜宝宝"、大龙燚"旷野鲜蔬"、全聚德"萌宝鸭"、北京稻香村"国潮食玩"、茉莉奶白"食髦登场"玩偶等餐饮品牌集体跨界毛绒文创 [2] - 餐饮品牌通过将食物转化为毛绒玩具,实现从舌尖到指间的多维竞争模式 [2] 消费群体与市场数据 - 2024年全球毛绒玩具市场规模突破百亿元,年增速15%,00后占比43%,90后占比36% [4] - 近三成年轻人因情绪价值消费,毛绒玩具成为情感寄托载体 [4] - 麦当劳"三小福"毛绒玩具利用餐饮废旧塑料制作,兼具环保与情感疗愈功能 [5] 社交与情绪价值 - 毛绒玩具通过可爱形象降低焦虑,如茉莉奶白"冻梨"套餐饮品搭配洗浴造型玩具增强消费体验 [5] - 高颜值毛绒玩具具备强社交属性,易引发拍照打卡和社交媒体传播 [6] - 全聚德"萌宝鸭"挂件获文创类奖项,北京稻香村"毛绒糕能天团"融入解压功能,成为"打工人精神搭子" [8] 国潮与文化IP融合 - 餐饮毛绒玩具搭乘国潮东风,如故宫文创、博物馆周边和老字号焕新 [7] - "北京烤鸭""天水麻辣烫""东北冻梨"等玩具将地方美食与地域文化结合,强化文化认同 [8] - 甘肃省博物馆推出"天水麻辣烫"主题玩偶及考古盲盒,扩展文化IP内容 [17] 行业挑战与建议 - 部分餐饮品牌存在蹭热点心态,需避免文化表达表层化,注重原创与在地性 [20] - 建议通过季节限定、城市限定款维持新鲜感,结合数字化增强用户黏性 [20] - 需建立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如甘肃省博物馆已形成可持续IP输出模式 [20]
经济低迷,不上班在家怎么挣钱养活自己,轻松简单
搜狐财经· 2025-06-02 07:07
高性价比消费 - 经济压力下消费者转向理性消费,从追求高端转向注重性价比 [3] - 拼多多、名创优品、蜜雪冰城等品牌通过极致性价比满足消费需求,蜜雪冰城单品均价控制在10元以内但品质不逊于20元价位竞品 [3][5] - 规模化供应链管理压缩成本,直播电商爆发式增长,头部主播单场销售额破亿,反映消费者对"省钱消费"的强烈需求 [6][7] 情感消费浪潮 - 经济压力加剧催生情绪疗愈需求,解压玩具、香薰蜡烛等"小而美"商品成为生活刚需 [8] - 线下体验式消费如密室逃脱、剧本杀热度攀升,2024年全国剧本杀门店突破5万家,参与人数同比增长30% [8] - 宠物经济兴起,2024年市场规模预计突破3000亿元,宠物零食、智能用品、医疗等品类爆发式增长 [9] 自我提升投资 - 职场不确定性推动自我提升需求激增,在线教育、职业培训等领域迎来发展机遇 [10][11] - 技能培训满足"安全感"需求,短平快学习模式对急需提升人群具吸引力,如编程、短视频制作等 [12][13] - 自我提升生态体系逐步构建,包括在线教育平台、个人IP课程、知识付费社群等 [14]
传统消费升级与新型消费扩容双轮驱动,消费板块“低估值+高分红”凸显吸引力
搜狐财经· 2025-05-28 23:40
消费板块整体格局 - 促内需消费政策力度空前,形成"传统消费升级"与"新型消费扩容"双轮驱动格局 [1] - 消费板块具备"低估值+高分红"双重吸引力,中证消费指数PE为20倍(近十年分位数2%),股息率3.41%(近十年分位数98%) [4] - 消费板块平均股息率4%,市值200亿以上公司股息率中位数5%,显著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2] 高分红对消费板块的影响 - 高分红率为投资者提供稳定收益预期,为板块估值提供安全垫 [2] - 持续稳定分红吸引养老基金、社保基金、险资等长期投资者,社保基金持仓占比达28% [4] - 高分红传递公司财务状况健康信号,增强投资者信心并推动估值溢价 [3] 消费升级核心领域 - 新能源汽车2024年销量突破1500万辆,占新车销售比重超35%,政策支持最高补贴2万元 [6] - 智能家居市场规模2025年将突破8000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25%-30%,AI赋能推动全屋智能升级 [7] - 智能穿戴领域依赖政策补贴及技术迭代,消费电子补贴政策将持续至2025年底 [8] 上游产业链机会 - SOC芯片因AI发展需求激增,具备高性能、低功耗、多场景渗透特征,技术门槛形成深护城河 [9] 节日消费预期 - 端午节与618叠加将形成2025年上半年最大消费热潮,消费电子实际支付价格降幅达20%-30% [10] - 文旅大省非遗相关消费占比25%-40%,文化消费从短期引流转向长期价值沉淀 [10] 需求不足领域 - 奢侈品需求下滑,国际品牌在华增速放缓,二线品牌出现闭店潮 [11] - 燃油车面临新能源替代压力,15万元以下车型受比亚迪等品牌直接竞争 [11] 新消费估值逻辑变革 - 情感消费与体验消费重构估值框架,需关注用户复购率、情感依赖度等非财务指标 [12] - 投资评估从"标准化财务导向"转向"个性化用户导向",强调情感共鸣与体验创新的软性护城河 [12] 投资机遇聚焦方向 - 政策与基本面共振,智能穿戴、智能家居、三胎母婴消费等具备升级潜力 [13] - 新消费场景如盲盒经济、宠物经济创造增量市场空间 [13]
为“未知”付费:这届年轻人为何爱上开盲盒
中国青年报· 2025-05-26 07:11
盲盒消费市场概况 - 68.25%受访者有过盲盒消费体验,其中80.32%年消费300元及以下,11.03%年消费301-500元,8.64%年消费501元及以上 [2] - 潮玩盲盒购买率最高达78.23%,其次为文创盲盒56.16%,食品盲盒19.78%,机票/火车票盲盒15.41%,美妆和服饰盲盒均为15.21% [1][6] - 盲盒已从潮玩产品演变为泛消费领域的营销方式,覆盖商品与服务多个品类 [2] 消费者行为分析 - 购买动机前三位:享受开盒惊喜感69.78%,喜欢产品本身63.52%,联名IP/明星35.19% [3] - 典型消费场景包括情绪调节(拆盒减压)、社交礼物(解决选择困难)、游戏化体验(隐藏款收集) [3][5] - 火车票盲盒以9元低价刺激"买长乘短"行为,机票盲盒198元价格显著低于海南离岛常规票价 [7] 产业链与产品创新 - 行业形成文化产业(IP设计)+制造业(生产)+平台(销售)的完整产业链 [4] - 产品创新方向包括:传统文化元素(考古盲盒商皿方罍模型)、环保公益主题(珍稀动物保护套系)、游戏化机制(隐藏款概率) [5][6] - 美妆盲盒出现"C位产品"定制化设计,平衡随机性与确定性 [7] 市场问题与监管动态 - 质量风险:服饰盲盒存在滞销款充数现象,美妆盲盒出现假货混杂问题 [9] - 价格乱象:热门IP盲盒溢价达20倍(如拉布布系列炒至5000-6000元),游戏皮肤盲盒炒至上万元 [10] - 监管措施推进:《盲盒经营行为规范指引(试行)》要求公示隐藏款概率,建立备案制度 [11] 行业发展趋势 - 产品开发更强调文化内涵,需融合传统文化审美与现代设计 [12] - 企业需完善售后体系(如"换娃"服务),优化概率公示机制(62.35%消费者关注) [10][11] - 行业准入门槛将提高,政府拟制定负面清单管理特殊领域(如宠物盲盒) [11]
产业“强”、消费“旺” “新”消费热潮涌动 催生经济新动能
央视网· 2025-05-22 15:55
经济整体表现 - 中国4月份工业和消费同比增速放缓,但经济整体仍表现出强劲韧性 [4] - 消费新动能发展壮大,经济持续向好的态势明显 [1] 政策与工业增长 - 宏观调控政策持续发力,对经济发展起到明显提振作用 [4] - 在"两重""两新"政策推动下,4月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接近56% [4] 入境旅游消费 - 2024年中国入境游客近1.32亿人次,同比增长60.8%,消费总额达942亿美元,同比增长77.8% [7] - 2025年第一季度入境游客人数同比增长19.6%,政府通过降低退税门槛、提高现金退税限额等措施进一步激发外国游客消费 [7] 线下演出市场 - 2024年全国演出市场总收入超过796亿元,音乐演出成为吸引游客的亮点 [10] - 超六成观众前往异地观看线下演出,带动交通、住宿等多领域消费增长,综合消费超2000亿元 [10] Z世代消费趋势 - Z世代(1995-2010年出生)形成强劲的"情感消费"潮流,在兴趣爱好和个性化商品上大手笔消费 [13] - 这一消费模式带动相关企业营收和股价快速增长,给中国经济注入新活力 [13]
2025深蓝智库 | 航司竞速“携宠出行”:“民航+宠物”向保险、旅游等延伸
北京商报· 2025-05-20 16:29
行业趋势 - 2025年以来国内航司竞相布局"宠物进客舱"服务,单程票价最高达2000元,成为应对客运收益下滑的新手段[1] - 宠物经济产业规模2023年达5928亿元同比增长20.1%,预计2028年达11500亿元[12] - 携宠出行需求激增,2024年城镇犬猫消费达3002亿元,小红书相关笔记达37万篇[3][4] 航司动态 - 海航、南航、东航、吉祥航空、春秋航空等上市航司试点或升级"宠物进客舱"服务[3] - 海航2018年率先推出服务,2025年新增成都天府站点并推出"宠物占座"服务[3] - 东航、南航、吉祥航空收费标准在1288-1500元/航段,春秋航空999元起[8] - 南航"宠物占座"叠加费用后最高可达2099元/航段[8] 经济效益 - 2024年三大航客运收益下降12-13%,经济舱平均票价同比下降超10%[10] - "宠物进客舱"服务相当于多卖一张机票,提升客票收益[8][10] - 宠物主消费能力强愿为服务溢价买单,可优化客源结构提升客座率[10] 服务创新 - 从托运货舱到客舱同行,解决宠物应激和主人焦虑问题[6][7] - 推出"人宠同行""人宠共融"概念,打造情感消费体验[3][7][11] - 每航班限制2-4只宠物,需提前锁定名额并指定座位区域[14] 产业链延伸 - 推动"民航+宠物"产业链向检疫、保险、旅游等上下游延伸[1][12] - 可延伸至宠物粮、航空箱等领域,形成完整经济生态[12] - 未来可能推出全舱宠物友好航班和跨境宠物旅游服务[13] 运营挑战 - 对宠物品种、体型有要求,相关制度标准尚不完善[14] - 需平衡养宠旅客与其他旅客需求,解决过敏等问题[14] - 需确保宠物疫苗齐全、运输设备安全,避免飞行中打开[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