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民币国际化

搜索文档
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有何影响?专家解读
搜狐财经· 2025-06-18 21:38
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八项政策举措中,提出要 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推进数字人民币的国际化运营与金融市场业务发展。 在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方面,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将 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等措施,这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 2025陆家嘴论坛今天(18日)上午在上海开幕。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 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这些举措有何意义?来 看专家解读。 在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方面, 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新举措,可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资金的融通效 率。 万联证券宏观首席分析师 徐飞:提升数字人民币在跨境金融中的使用率,能够简化跨境交易流程、减少交易成本,为跨境支付和国际贸易提供更安全便捷 的支付方式,同时也能增强人民币的国际影响力,提升人民币在全球金融市场中的重要作用。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将为跨境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更好地助力 外贸企业发展。同时,离岸债、自贸账户优化等政策,也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 (总台 ...
央行宣布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有助持续提升跨境贸易和投融资便利化水平
央视网· 2025-06-18 19:29
央视网消息:2025陆家嘴论坛6月18日上午在上海开幕,论坛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实施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宣布,将在上海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设立个人征信机构,在上海临港新片区开展离岸 贸易金融服务综合改革试点、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会同证监会研究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在上海"先行先试"结构性货币政策 工具创新。 专家解读:央行八项金融开放举措 有何影响? 央行宣布的八项金融开放举措有何意义?来看专家的解读。 在深化金融市场开放方面,发展自贸离岸债、优化升级自由贸易账户功能等新举措,可以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企业的融资渠道,提升跨境资金的融通 效率。 招联首席研究员 董希淼:尤其是在中美贸易政策尚不明朗的背景下,通过进一步深化跨境金融政策和服务将为跨境企业提供更多金融支持,更好地助 力外贸企业发展。同时,离岸债、自贸账户优化等政策也将吸引更多国际资本流入,短期内提振股市与债市信心。 在产品创新和风险防控方面,此次中国人民银行公布将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设立个人征信机构等措施,这可以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 此 ...
央行推出8项新政策 专家:质量引领提升市场开放
人民网· 2025-06-18 13:31
金融政策核心内容 -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8项金融政策,包括设立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数字人民币国际运营中心、个人征信机构等 [1] - 政策旨在提升人民币国际地位,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需求,如推进人民币外汇期货交易 [2] - 政策利用科技手段提升金融服务效率,包括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创新 [2] - 政策重视国际贸易和离岸金融业务,如上海临港新片区离岸贸易金融服务改革试点 [2] - 政策体现对绿色发展的承诺,如碳减排支持工具扩容 [2] 政策背景与意义 - 政策与全球经济一体化、金融开放、科技发展、国际贸易等背景紧密相关 [1] - 政策亮点包括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金融市场监管升级、个人征信体系完善等 [2] - 政策解决金融市场监管不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缓慢等问题 [2] - 政策标志着中国金融改革从"规模扩张"转向"质量引领" [3] 政策实施建议 - 政策落地需三步走:制度先行、技术赋能、市场引导 [3] - 制度方面需明确数字人民币跨境使用法律框架,制定科创债券风险分担工具负面清单 [3] - 技术方面需推动银行间市场交易报告库与央行数字货币系统对接,试点区块链+智能合约信用证清算 [3] - 市场方面需鼓励商业银行设立离岸金融事业部,吸引外资参与离岸债发行 [3] - 实施过程中需坚持"政策创新+技术驱动+市场协同" [3]
【首席观察】动荡金融世界的稳定币棋局
经济观察报· 2025-06-10 19:40
稳定币监管与全球金融格局 - 稳定币监管元年到来,全球主要经济体通过立法将稳定币纳入监管框架,如美国《GENIUS法案》、欧盟MiCA法案、香港《稳定币条例》[2][7][9] - 稳定币分为四类:法币抵押型(如USDT、USDC)、加密资产抵押型(如DAI)、算法型(如已崩盘的UST)、混合型(如USDV)[2] - 2024年稳定币总交易额达27.6万亿美元,首次超越Visa和万事达卡年度交易总额(25.5万亿美元)[10] - USDT和USDC市值之和超2100亿美元,占全球稳定币市场86%[10] 稳定币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美元稳定币通过锚定美债并在链上高频流通,已对美债收益率产生实质性影响,USDT/USDC单日资金流动波动2%可引发3个月期美债收益率浮动2.5个基点[11] - 稳定币正形成"影子美联储"效应,逐步替代传统银行间系统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12] - 加密资产在新兴市场渗透率高,如巴西每100雷亚尔外国证券投资中有25雷亚尔进入加密资产[5] 香港的稳定币试验与人民币国际化 - 香港通过《稳定币条例》建立亚洲首个稳定币法律框架,吸引京东、渣打银行等参与稳定币发行人"沙盒"[9][17] - 香港支持多币种稳定币(尤其人民币-港币双锚定),为数字人民币国际化铺设"混合过渡轨道"[10] - 香港金融管理局启动"Project Ensemble"沙盒,与巴西、泰国央行研究跨境代币化结算机制[16] - 渣打银行等机构筹划推出离岸人民币稳定币方案,需等待监管指引落地[15] 稳定币的技术与制度竞争 - 稳定币背后的驱动力来自国力、货币地位与金融主权的博弈,而非表面技术创新[3] - 欧盟MiCA法案对非欧元稳定币设定"100万笔/2亿欧元"交易上限,保护欧元区货币主权[10] - 香港通过"监管闭环+市场传导"分层架构,借鉴2003年个人人民币账户试点经验推动稳定币跨境支付[22][23]
慧博研报炼金之研报头条精华:美元“ 稳定币”未必“ 稳定”
慧博智能投研· 2025-06-03 00:00
美元“稳定币”相关 - 美元稳定币体量压倒性领先,USDT和USDC占稳定币市值86%,国际支付体系中美元占比49.68%[8] - 美国和中国香港稳定币法案有储备要求等4个共同方向,但在监管要求等多方面存在不同[16][18] - 稳定币机制分中心化、去中心化和算法稳定币,Luna币失败表明信心和监管很重要,USDT和USDC靠美元资产信用背书获稳定生态[23][24][29] 稳定币本质与投资价值 - 稳定币分法币抵押型、加密资产/商品抵押型和算法稳定币,当前主流是法币抵押型,USDT和USDC市值占稳定币市场总市值2512亿美元的85%左右[51] - 稳定币用途包括交易媒介、去中心化金融、新型金融基础设施和资产配置与财富保值工具[60][61][62][63] - 稳定币未来影响国债市场、重塑国际货币体系,相关投资机会有稳定币基础设施公司和链上去中心化应用服务提供商[68][69][70] 美国经济库存情况 - 2025年初以来美国累库幅度弱于商品进口,月度数据显示进口增速远超库存增速[74][78] - “消失”的库存原因一是一季度内需不弱,特别是投资需求,二是库存增速滞后进口增速约3个月[80][85] - 美国90天关税暂停期结束后“抢进口”动能大概率衰减,库存累积、内需走弱也可能抑制进口需求,但“安全”库存水平受贸易政策不确定性和通胀水平影响[91][92][95] 行业投资策略 - 社会服务及商贸零售行业推荐高中扩容、AI + 主题和低估值个股等投资方向[102] - 房地产行业推荐A股开发、港股开发和物管公司等投资标的[104] - 家用电器行业从确定性和边际修复弹性维度给出投资建议[105]
连续上涨之后跨境支付概念股回调,新晨科技、青岛金王、海联金汇还会再涨吗?
华夏时报· 2025-04-25 21:47
跨境支付板块回调与政策背景 - 跨境支付概念板块近期出现回调,前期因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刺激板块走强,涉及青岛金王、海联金汇、新晨科技、拉卡拉等多只股票 [2][3] - 政策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及跨境支付体系合作,为数字人民币跨境应用场景奠定基础 [8] - 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意见间接推动跨境支付发展,全球贸易格局变化(如美国关税政策调整)为国内供应链企业创造市场空间,利好跨境支付及物流 [8] 相关公司业务布局 青岛金王 - 主营业务为新材料蜡烛与香薰(75.45%收入来自境外,2024年境外收入13.53亿元),通过境内外银行结算跨境业务 [4] - 越南工厂自2006年投产,产品需求刚性受宏观经济波动影响较小 [4] 海联金汇 - 拥有跨境人民币支付许可及香港MSO牌照,提供综合支付服务及跨境结算 [5] - 近期股价异常波动但经营正常,未披露具体跨境支付业务数据 [4][5] 新晨科技 - 开发金融科技解决方案(如区块链BaaS平台、大数据平台),已落地AI技术在银行场景的应用并完成DeepSeek技术适配 [5] - 认为AI技术可提升银行业运营效率并降低成本,未回应跨境支付相关提问 [5] 拉卡拉 - 综合支付解决方案覆盖跨境支付场景,外卡收单业务与万事网联合作,累计服务超9万家跨境商户 [6] - 2024年半年报显示正推进跨境支付国际化布局,但未披露最新外卡业务进展 [6] 行业发展趋势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功能增强,网络覆盖提升,支持跨境贸易及投融资服务 [8] - 全球跨境支付可能向四大路径发展:SWIFT体系延伸、本国支付体系扩展、第三方独立网络、区块链数币体系 [9] - 美国关税政策或推动以人民币为核心的新结算体系,中国跨境支付企业受益于人民币国际化份额提升 [9]
跨境支付体系合作深化 多家机构积极行动
证券日报· 2025-04-23 00:45
政策文件发布 - 中国人民银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进一步提升跨境金融服务便利化行动方案》,支持在沪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1] - 《行动方案》从提高跨境结算效率、优化汇率避险服务、强化融资服务、加强保险保障、完善综合金融服务等五方面提出18条重点举措 [1]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项目 - 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由国际清算银行(香港)创新中心、泰国央行、阿联酋央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和香港金管局联合建设 [2] - 该项目致力于打造以央行数字货币为核心的高效率、低成本、高可扩展性且符合监管要求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 [2] - 银行将扮演"节点运行者"和"创新应用者"双重角色,承担人民币数字钱包与其他国家CBDC对接的系统测试任务 [2] 项目进展与案例 - 2025年2月交通银行陕西省分行落地陕西省首笔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跨境支付业务 [3] - 2025年4月农业银行深圳分行联合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落地首笔大宗商品交易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支付业务 [3] - 这些案例可为上海数字人民币运营试点银行参与项目提供经验 [3] 项目意义与影响 - 有助于解决多币种转换的技术瓶颈,提升跨境结算效率 [1] - 依托区块链技术可带来跨境支付效率的几何级提升与成本结构下降 [4] - 有利于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重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的全球辐射力及金融安全 [4] - 释放稳步扩大金融双向开放信号,促进跨境资金流动更加规范、高效、透明 [4] - 推动数字人民币国际化,深化跨境支付体系合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