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转型
搜索文档
吉利汽车午后涨超4% 极氪9X上市13分钟大定突破万辆
智通财经· 2025-09-30 14:18
股价表现 - 吉利汽车午后股价上涨4.03%至19.38港元,成交额达16.2亿港元 [1] 产品发布与市场反应 - 极氪9X正式上市,推出四个版型,官方零售价范围为46.59万至59.99万元起 [1] - 超级置换权益后限时售价为45.59万至58.99万元起 [1] - 新车上市13分钟内大定订单突破1万辆 [1] 机构观点与业绩预期 - 大和更新对吉利汽车的估值模型,上调2025至2027年销量预期至300万至380万辆,原预期为190万至230万辆 [1] - 机构看好公司成功的新能源车转型 [1] - 预期2025至2027年更多增长将来自海外扩张 [1]
新能源占比超50%的企业,利润都实现了增长
36氪· 2025-09-30 11:20
行业格局转变 - 新能源汽车企业普遍实现利润增长,在所统计的15家企业中,所有新能源占比超过50%的车企均实现净利润增长,包括比亚迪、赛力斯、理想、小鹏、蔚来、零跑、北汽蓝谷 [1] - 传统燃油车主导的企业利润普遍下滑,例如上汽集团净利润同比下滑9.21%至60.18亿元,长城汽车净利润同比下滑10.21%至63.37亿元,北京汽车净利润同比大幅下滑81.80%至3.6亿元 [2] - 燃油车的利润空间因价格战被挤压殆尽,销量下滑使其不再是车企的利润支柱,而新能源车随着销量增长和规模效应显现,开始进入成熟的盈利阶段 [3] 主要车企财务与运营表现 -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达3713亿元,同比增长23.30%,净利润为155.1亿元,同比增长13.79%,销量为214.6万辆,同比增长33.04%,新能源渗透率为100% [2] - 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为29.41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1.03%,尽管营收同比微降4.06%至624亿元 [2] - 零跑汽车上半年营收为24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15%,净利润为0.33亿元,同比激增101.49%,销量为22.2万辆,同比增长156% [2] - 吉利汽车上半年营收为1503亿元,同比增长26.51%,若扣除2024年出售股权带来的70多亿元收入,其2025年上半年靠卖车实现的净利润同比增长102% [2] - 小鹏汽车上半年营收为340.9亿元,同比增长132.51%,净亏损收窄56.95%至11.42亿元,销量为19.7万辆,同比增长279% [2] 国际车企对比与挑战 - 德国车企上半年利润普遍大幅下滑,奔驰税后净利润为26.88亿欧元,同比下滑55.8%,宝马税后净利润为40亿欧元,同比下滑29%,奥迪税后净利润为13.46亿欧元,同比下滑37.5% [4] - 大众集团上半年营收为1584亿欧元,同比微降0.3%,税后净利润为44.77亿欧元,同比下滑38.36% [4] - 跨国车企在中国市场销量下滑,奔驰中国市场销量为29.32万辆,同比下滑14%,宝马中国市场销量为31.8万辆,同比下滑15.5% [4] 成功企业的战略路径 - 比亚迪通过规模效应实现业绩增长,上半年出口量翻倍,首次突破40万辆,境外收入同比增长50%至1354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36% [6][7] - 零跑汽车坚持规模优先和贴近成本定价的策略,上半年实现盈利,每卖出一辆车仅赚100元,成为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7][8] - 吉利汽车在转型初期愿意牺牲部分利润以扩大市场份额,其银河系列的销量崛起使新能源板块摆脱亏损,进入正向发展期 [7] 市场环境与竞争逻辑演变 - 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连续6个月超过50%,成为市场绝对主力 [9] - 燃油车为保住销量不得不降价,同时因销量下滑导致规模效应减弱,部分企业出现亏损,例如广汽本田上半年亏损4.1亿元 [10] - 合资品牌失去过去溢价能力,价格必须下调以应对竞争,即使是BBA等豪华品牌也不得不通过配置下放或具有竞争力的定价来应对市场内卷 [10][12] - 长城汽车策略发生变化,重启欧拉纯电品牌的新车规划,反映出对规模和市占率重要性的重新认识 [9] 行业盈利现状与趋势 - 今年1-7月,国内汽车行业的利润率为4.6%,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9%的平均值,且单月同比和环比仍处于下降趋势 [13] - 多种能源形式并存并取代燃油车的主导地位已成为行业大势所趋 [14]
至境L7上市,16.99万起能否撑起别克转型大旗?
国际金融报· 2025-09-29 22:52
品牌与产品发布 - 别克“至境”品牌首款车型至境L7于9月28日正式上市,推出5款车型,指导价17.39万元至21.99万元,10月31日前限时售价16.99万元至21.59万元 [1] - “至境”品牌第二款车型为新能源MPV,计划于一个月后面世,第三款车型为新能源SUV,计划于明年初发布,届时将完成轿车、MPV和SUV三大主流细分市场的覆盖 [2] 产品技术规格 - 至境L7车身尺寸为5032mm/1952mm/1500mm,轴距3000mm,尺寸超越现款别克君越 [2] - 车机系统搭载SA8775P芯片,NPU算力达72TOPS,采用“逍遥智行”辅助驾驶系统,并首发搭载基于端到端的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 [2] - 动力系统搭载“真龙”增程系统,包括1.5T混动专用发动机(最大功率115kW,最大扭矩230Nm)、后置永磁同步电机(最大功率252kW,最高转速22000rpm)和奥特能2.0增混专用高性能电池 [2] - 在增程系统加持下,至境L7百公里综合油耗0.5L,纯电续航302km,综合续航超1400km,零百加速5.9s,最高车速200公里/小时 [2] 公司市场表现与挑战 - 2025年8月别克品牌销量为3.55万辆,其中GL8家族贡献1.05万辆,占比近三成 [3] - 别克GL8销量持续下滑,2022年至2024年销量分别为12.68万辆、11.09万辆和6.47万辆 [3] - 2025年8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比达52.2%,连续两个月突破50%,而别克主力车型如君越、昂科威仍以燃油版为主 [4] 行业背景与公司战略 - 新能源汽车在行业中的渗透率持续提升,已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4] - 公司正加速向新能源转型,至境L7的推出被视为通过技术整合试图重返主流市场竞争的关键举措 [4][5]
汽车视点 | 别克“不躺平”:至境首款新车上市,传统合资步入智驾第一梯队
中国金融信息网· 2025-09-29 13:28
产品发布与定价策略 - 别克高端新能源子品牌“至境”首款量产车型至境L7于9月28日正式上市,指导价17.39万至21.99万元,限时权益价16.99万至21.59万元 [1] - 公司内部在上市当天下午经过激烈讨论后,最终确定了“一步到位”和“不破不立”的定价策略,旨在实现“入门即豪华”,重新定义高配置高性价比的B级车标杆 [2] - 新车定位20万元级主流新能源市场,公司认为高端化不仅意味着高价格,更需要对用户需求进行精准把握 [1] 公司战略与转型决心 - 从4月品牌发布到9月产品上市仅用五个月,这种“别克速度”在传统合资车企中非常罕见,传递出公司迫切转型、全力冲刺的信号 [1][7] - 公司选择在当月近30款新车上市的竞争环境中发布,体现了“不进则退”的背水一战决心 [1][8] - 未来8个月内,至境品牌计划推出5款新能源新车,覆盖轿车、SUV和MPV全品类,以快速构建完整产品体系 [7] 产品差异化与技术优势 - 至境L7避开竞争激烈的增程SUV市场,切入增程轿车这一相对蓝海的领域,公司认为该市场存在空白且消费者有需求 [4] - 新车基于“逍遥”超级融合架构研发,该架构具备“3+3+3”多元拓展能力,能实现三种车身形式、三种新能源技术和三种驱动方式,由中国团队100%自主定义和研发 [4] - 搭载的“真龙”增程系统采用252kW增程单电驱和1.5T混动专用发动机,实现302公里纯电续航和1420公里综合续航,亏电状态下加速差异少于0.1秒,发动机介入噪声小于0.5dB [5] 智能化能力提升 - 通过与智能驾驶公司Momenta战略合作,至境L7成为首款搭载Momenta R6飞轮大模型的车型,公司宣称其辅助驾驶能力已进入行业第一梯队 [5][6] - “逍遥智行”技术赋能下,新车具备“无断点”城市NOA功能,可应对加塞、鬼探头等高风险场景,并能识别潮汐车道和ETC杆位,实现自主泊车和过闸 [5] - 公司表示已成功将智能化这一传统短板转变为长板 [6] 品牌定位与市场布局 - 至境品牌承担着提升别克品牌定位的重任,通过上海车展亮相的百万级MPV“世家”展示高端化方向,而以至境L7布局主流市场,形成“主流+豪华”的产品策略 [7] - 至境品牌的成功被视为将验证合资品牌在新能源时代的发展路径,即全球造车底蕴与中国创新智慧的结合 [7] - 该品牌是公司在合资2.0时代重新确立自身位置的关键举措 [1]
汽车经销商的新能源战局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29 09:30
转型,一个被汽车经销商老生常谈的话题,却在部分先行者身上产生化学反应,并给这个正在经受残酷洗礼的行业带来些许慰藉和希望。 近年来,国内汽车经销商持续承压,面对业绩的"跌跌不休",是金蝉脱壳还是另辟蹊径,勾勒企业发展的第二增长曲线,成为行业人士不得不思考的问 题。 其实早在几年前,一些经销商集团就预判到汽车电动智能化时代即将到来,未雨绸缪地在新能源产业链上进行了纵深布局。而今,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 的节节攀升,一些经销商集团副业的增长性已远超主业,并为其构筑了一道抵御行业风险的墙。 传统经销模式遭遇瓶颈 燃油车占比大幅下降,还卖一辆亏一辆;卖电动车能保证销售利润,但长远看,售后产值和整体利润不尽人意。汽车4S经销模式在中国高效运转了30年 后,遭遇了瓶颈。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中国汽车经销商发展报告》,2024年百强经销商的营收总产值同比下降了2.5%,为17213亿元;资产投入同比减少 6.7%,为7876亿元;受到燃油车销量下降的影响,累计新车销量为652万辆,同比下降0.2%。值得欣慰的是,虽然百强经销商新车毛利率同比下降了 22.6%,不过总毛利率则同比上升了3.2%,达到6.7%。 2 ...
今日新闻丨腾势N8L、吉利银河星耀6、smart精灵#5 EHD开启预售!沃尔沃XC70上市!北京现代增资80亿加速新能源转型!
电动车公社· 2025-09-28 21:51
沃尔沃XC70上市 - 新车推出4款车型 限时售价26.99-34.99万元[1] - 定位中型插混SUV 车身尺寸4815/1890/1650mm 轴距2895mm[3] - 搭载120kW 1.5T发动机+3挡DHT+电机插混系统 两驱版最大功率234kW 四驱版最大功率340kW[9] - 两驱版CLTC纯电续航116km 四驱版CLTC纯电续航212km[9] - 采用全域800V高压平台+域集中式EE架构 基于SMA架构打造[9] 别克至境L7上市 - 新车推出5款车型 售价17.39-21.99万元[10] - 定位中大型插混轿车 车身尺寸5032/1952/1500mm 轴距3000mm[12] - 搭载真龙增程系统 1.5T增程器最大功率115kW 电机最大功率252kW[16] - CLTC纯电续航302km 综合续航1420km WLTC亏电油耗5.89L/100km[16] - 配备高通8775P芯片 27扬声器音响 激光雷达辅助驾驶方案[14] 腾势N8L开启预售 - 新车推出2款车型 预售价31.98-34.98万元[17] - 定位中大型SUV 车身尺寸5200/1999/1820mm 轴距3075mm[19] - 搭载易三方技术 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52kW 匹配560kW三电机系统[23] - 零百加速时间3.9秒 CLTC纯电续航230km[23] - 配备50英寸AR-HUD 20扬声器帝瓦雷音响 云辇-A系统[21] 吉利银河星耀6开启预售 - 新车推出5款车型 预售价8.58-11.88万元[24] - 定位紧凑级插混轿车 车身尺寸4806/1886/1490mm 轴距2756mm[26] - 搭载雷神AI电混2.0技术 1.5L发动机最大功率82kW 匹配120kW电机[30] - 入门版CLTC纯电续航60km 长续航版CLTC纯电续航125km[30] - 配备7nm龍鹰一号芯片 Flyme Auto智能座舱[28] smart精灵5 EHD开启预售 - 预售价18.99万元起[31][32] - 车身尺寸4705/1920/1710mm 轴距2900mm[35] - 搭载雷神电混2.0技术 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20kW 匹配200kW P3电机[40] - CLTC纯电续航120/252km 综合续航1450/1615km[40] 北京现代战略转型 - 中韩双方股东共同增资80亿元[41] - 提升北京/烟台/上海三地本地化研发能力 构建本地供应链[41] - 计划4-5年内推出20款新产品 2027年后密集投放新能源车型[41] - 研发成果将反向输出全球[41]
【乘联会论坛】从市场销售看车企低碳转型现状---解析1-8月TOP10批发与零售
乘联分会· 2025-09-28 16:39
中国汽车产业新能源转型现状 - 中国汽车销量占全球33-34%,新能源销量占全球65-70%,已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领域重要力量 [2] - "十四五"期间行业快速实现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转型,形成全球最完善新能源产业链体系 [2] 主流车企新能源化率排名(2025年1-8月批发数据) - 比亚迪汽车:批发量282.6万辆,新能源占比100% [3] - 特斯拉中国:批发量51.6万辆,新能源占比100% [3] - 上汽通用五菱:批发量65.5万辆,新能源占比73% [3] - 吉利汽车:批发量189.7万辆,新能源占比53% [3] - 长安汽车:批发量112.8万辆,新能源占比49% [3] - 长城汽车:批发量66.6万辆,新能源占比35% [3] - 奇瑞汽车:批发量166.2万辆,新能源占比27% [3] 完全新能源化车企分析 - 比亚迪连续四年稳居国内乘用车销量冠军,采用插混与纯电双技术路线,2024年销量达424.8万辆创历史新高 [4][5] - 特斯拉中国国产化6年间国内销售占比60-70%,2025年1-8月国内销售36.1万辆占其总销量70.1% [5][6] 高新能源化率车企进展 - 吉利汽车新能源化率从2024年40.8%提升至53%,进步12个百分点,通过新品密集上市(5款全新车型)和出口策略(出口占比15%)实现增长 [7][8] - 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化率达73%(零售端达85%),受益于"双新政策"推动小型电动车发展,产品矩阵以纯电和混动为主 [8][9] 传统车企转型差异 - 奇瑞汽车国内新能源化率36%(高于整体27%),出口业务以燃油车为主,近期港交所上市体现集团实力 [9] - 长安汽车国内零售新能源化率54%(高于批发49%),出口业务中新能源与燃油车占比基本持平 [9] - 长城汽车国内新能源化率49%(高于整体35%),出口仍以燃油车为主导 [9] 合资企业现状与展望 - 一汽大众、上汽大众、一汽丰田等合资企业新能源占比均低于15%,因外方拥有完整海外渠道导致无出口需求 [10] - 合资企业2026年将推出重量级新能源产品,燃油车目前仍贡献行业一半销量及主要税收,与新能源车形成互补关系 [10]
新央企长安汽车资源重构 阿维塔换帅欲破解销量困局
中国证券报· 2025-09-26 09:05
公司人事与组织架构调整 - 长安汽车集团完成内部人事重组 深蓝汽车CEO邓承浩升任董事长 由姜海荣接任CEO职位[1] - 阿维塔科技董事长朱华荣卸任 由王辉接任该职位[1] - 集团管理层呈现年轻化趋势 12位副总裁中有7位为80后 包括米梦冬 李名才 王辉 张法涛 王孝飞 贺刚 邓承浩[1] 战略资源整合与定位 - 阿维塔被定位为集团新能源转型核心载体 承担品牌向上使命[2] - 集团领导不再兼任三级企业职务 朱华荣专注集团战略统筹 仍以阿维塔工作研究委员会主任身份提供支持[2] - 集团承诺对阿维塔提供全方位支持 包括技术 机制和生态资源[2] - 新成立的中国长安汽车集团整合国内外一流资源 被形容为"航空母舰"级平台[2] 新任领导层背景与能力 - 王辉拥有20年长安汽车任职经历 覆盖研发 战略 合资合作及全球化业务等关键领域[3] - 曾担任长安马自达执行副总裁 海外事业发展部总经理等职 2022年9月晋升为副总裁[3] - 其跨领域经验将为阿维塔发展提供支撑[3] 销量表现与市场挑战 - 阿维塔2024年前8个月累计销量不足8万辆 仅完成22万辆年度目标的36%[4] - 深蓝汽车同期销量19.9万辆 完成年度目标40% 已将2025年销售目标从50万辆下调至36万辆[4] - 行业竞争加剧导致品牌差异化优势减弱 智能驾驶和豪华配置渐成行业标配[4] 新产品与竞争策略 - 阿维塔推出战略2.0 首款车型07 2026款定价21.99万元起 采用"入门即满配"产品策略[4] - 集团资源优势支持"价值竞争"路线 避免为生存牺牲配置 与农业银行等企业达成包含生态支持的战略合作[5] 长期发展规划 - 阿维塔设定2027年全球销量40万辆 2030年80万辆 2035年150万辆的战略目标[6] - 通过产品 技术 服务及全球化四方面升级实现目标 当前已连续6个月销量破万辆[6] - 计划逐步提升月销至1.5万-2万辆水平 为2025年更高目标奠定基础[6]
一汽奔腾悦意双子星“畅享版”低价上市,借续航、价格组合拳攻坚转型难题
经济观察网· 2025-09-24 09:27
9月23日,一汽奔腾推出悦意07与悦意03"畅享版" 车型,两款新车分别定位电混 SUV与纯电SUV,售价10.98万元和8.88万元,旨在以更低门槛满足消费者对 长续航出行的需求。 悦意03畅享版则聚焦纯电市场,565km续航较同价位车型高150km以上,可满足一周通勤需求,且电池符合新国标。空间上,2750mm轴距带来78%得房率, 后备箱容积415L-1601L,兼顾家用与储物。值得注意的是,该车提供无门槛整车及三电终身质保,优于同级质保政策。 推出双子星"畅享版"上市,一汽奔腾希望通过续航、价格与服务的组合,进一步提升产品竞争力,破解当前"销量高增但盈利承压"的转型难题。尽管2025年 1—8月其新能源销量达10.1万辆,同比暴涨233.9%,但过度依赖奔腾小马这款A00级微型车的隐患已凸显。该车占新能源销量超7成,却因单价低、毛利薄 难以支撑盈利,导致企业亏损加大。 品牌层面,奔腾虽有央企背景加持,却因早期战略摇摆、产品迭代迟缓,在比亚迪、吉利等竞品挤压下缺乏鲜明记忆点。此前悦意03、07初代车型销量未达 预期,核心症结在于"高不成低不就":技术认知度不及头部品牌,价格优势又弱于五菱等对手。而新的" ...
无锡振华(605319):加快新能源转型,业绩快速增长
财通证券· 2025-09-23 14:53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基于公司加快新能源转型和业绩快速增长预期 [2][7]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汽车冲焊和电镀专家 通过收购无锡开祥切入选择性精密电镀领域 形成冲焊业务与电镀业务双轮驱动格局 [7][11]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9亿元 同比增长15.2% 归母净利润2.0亿元 同比增长27.2% 毛利率提升至29.0% 净利率提升至15.6% [7][22] - 新能源客户拓展成效显著 2024年来自特斯拉中国 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的收入占比分别达12.55% 10.42%和9.57% 合计贡献收入占比33% [26][29][31] - 发行5.2亿元可转债强化对小米汽车配套能力 廊坊振华全京申汽车零部件项目达产后将具备年产50万台套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能力 [7][35] - 电镀业务毛利率稳定在80%左右 净利率高达60% 并获取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开拓镀镍镀银第二增长曲线 [7][20][49][53] 业务分析 冲焊业务 - 冲压零部件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8.54亿元 同比增长41% 毛利率提升至20.27% [32][34] - 配套小米汽车的子公司廊坊全京申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52亿元 净利润2352万元 净利率达9.3% [32] - 分拼业务2024年受上汽销量下滑影响毛利率下降20个百分点 但随着2025年上汽集团销量复苏(1-8月销量275万辆同比增长18%) 盈利有望修复 [37][39][41] 电镀业务 - 子公司无锡开祥是联合电子在精密镀铬工艺领域国内唯一合格供应商 市场份额超过50% [45][48] - 2023年并表以来业绩稳中有增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微降主要由于毛利率同比微降 [51] - 已获取上汽英飞凌功率半导体电镀底板产品定点 拟投资1.05亿元建设年产200万套新能源汽车用功率半导体组件项目 [53] 财务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8/36.6/40.9亿元 增速分别为21.8%/18.9%/11.6% [6][58]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96/5.86/6.69亿元 增速分别为31.3%/18.2%/14.1% [6][7]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8/2.35/2.68元 对应PE分别为17.8/15.0/13.2倍 [6][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27.1%/27.1%/27.7% 其中电镀业务毛利率预计分别为62%/56%/53% [59][60] 相对估值 - 可比公司瑞鹄模具 博俊科技 多利科技2025-2027年PE平均值分别为16.7x/13.4x/11.2x 公司估值与可比公司相当或更佳 [6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