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慧港口
icon
搜索文档
振华重工:全面提升智慧港口核心竞争力
证券日报网· 2025-10-31 21:42
证券日报网讯振华重工(600320)10月31日在互动平台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公司聚焦港口机械、海 工装备、钢结构核心主业,形成港机、海工、钢结构产品系列,全面提升智慧港口核心竞争力。 ...
宁波港:第三季度扣非净利12.66亿元增长13.79% 智慧化转型驱动提质增效
证券时报网· 2025-10-29 22:32
吞吐量屡创新高的背后,是宁波港综合服务水平的持续提升,其在港口调度效率、服务响应速度及结构 适配能力等方面不断优化提升。宁波舟山港相关业务负责人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公司持 续推进智慧化、绿色化转型,以技术革新与制度变革双轮驱动,让物流组织更科学、运营成本更可控、 资源配置更精准。 在港口项目建设方面,宁波港亦稳步推进。2025年10月,位于舟山佛渡岛西北侧的六横港区佛渡集装箱 码头项目一期工程正式开工。作为《宁波舟山港总体规划(2035年)》批复后浙江省首个开工的百亿级 码头项目,该工程是宁波舟山港规划建设的首个满堂式平面布置大型集装箱码头,可实现码头岸线与堆 场整体衔接,大幅压缩集装箱转运距离,建成后将与梅山、穿山港区共同构成宁波舟山港规模最大、影 响力最强的千万箱级集装箱泊位群。 10月29日晚间,宁波舟山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宁波港";股票代码:601018)发布2025年第三 季度报告。公告显示,宁波港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79.68亿元,同比增长7.86%;归母净利润12.78亿 元,同比下降31.69%。 据了解,宁波港今年第三季度出现净利润下滑,主要系上年同期公司处置太仓万方股权 ...
“数智改革者”厦门港务:向绿色+智能开放构建港口新质生产力
上海证券报· 2025-10-20 02:49
历史沿革与市场地位 - 厦门港历史悠久,现为中国沿海第7大集装箱港口,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达1225万标箱,全球排名第14位 [2] - 公司为全国首家政企分设的港口企业,自1998年推向市场后,不断优化码头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依靠竞争优势生存 [6] - 厦门市以福建省1.4%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省近一半的外贸进出口额,连续15年外贸依存度超100% [6] 改革与资本运作 - 早年通过税利分流改革实现“放水养鱼”,改革首年即盈利2000多万元,数年内累计盈利超7亿元 [5] - 2004年通过资产重组将港口资产与大桥收费权置换,2005年国际港务于H股上市,成为内地首家赴港上市的港口企业,形成“H控A”结构 [5] - 公司员工考核激励机制与业绩挂钩,拖轮公司利润从八九千万元增长至1.4亿元,业务拓展至泉州、福州、海南、广西及广东深汕合作区 [6] 重大资产重组 - 公司拟以约61.78亿元交易对价,向控股股东国际港务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其持有的集装箱码头集团70%股权 [8] - 集装箱码头集团2024年全年及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67亿元和1.54亿元,资产注入预计将对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及盈利能力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8] - 重组旨在响应新“国九条”等政策,推动公司从单一散杂货码头运营商转型为涵盖集装箱、散杂货及综合供应链的现代港口物流服务商 [9] - 重组事项已于2025年9月12日获临时股东大会表决通过,进入监管审核及注册流程 [9] 业务运营与“丝路海运” - “丝路海运”命名航线达148条,通达48个国家150座港口,累计开行超2.1万艘次,完成集装箱吞吐量超2480万标箱 [7] - “丝路海运”散杂货特色航线开行497艘次,吞吐量约2959万吨,贸易额达275亿元 [7] - 2024年上半年厦门港重箱进出口保持增长,反映出外贸良好态势 [7] 绿色与智能港口建设 - 公司累计投资上亿元用于智慧绿色港口建设,购置新能源拖车120台、新能源流动机械118台套、新能源拖轮1艘 [12] - 布设太阳能光伏发电设施20.90MW,实现散杂货泊位岸电覆盖率100% [12] - 集装箱智慧物流平台项目实现单证无纸化与电子化,采用区块链技术推动绿色转型,实现闸口无人化和网上营业厅全覆盖 [10] - 海润码头改造采用5G+北斗+激光导航技术,实现边生产边改造,项目获中国港口协会科技进步奖特等奖 [11] - 公司首创集装箱智能理货系统,通过图像抓拍自动获取箱号、残损等理货要素,创新服务模式 [11]
转型、服务、开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向新阶段
新华财经· 2025-10-19 14:24
新华财经上海10月19日电(葛佳明)国产绿色甲醇加注全链路贯通、国际航运碳足迹标识协会成立、北 外滩国际法律服务港实体枢纽落成启用、上海港单昼夜集装箱吞吐量不断刷新历史纪录……2025年上海 的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步履不停,《新华·波罗的海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指数报告》显示,上海与排名前两 位的新加坡和伦敦的差距持续缩小。 10月19日,第五届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在上海北外滩开幕,本届论坛主题为"协作共促全球航运可持续 发展", 来自航运业界及产业链专家再次聚首共商国际航运发展新路,发出航运界"上海声音",助力上 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迈向新阶段。 上海方案:引领航运业绿色智慧"三化"转型 航运业承担全球超过80%的贸易运量,同时也带来巨量碳排放。国际海事组织(IMO)数据显示,航运 业每年排放约10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二氧化碳总排放量的3%。 这一碳排放大户正在迎来"减碳"大考。2025年4月,IMO批准了全球航运净零排放法规——《防止船舶 污染公约》(MARPOL)附则VI的修正草案,首次将航运业强制性减排目标与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 要求航运业2030年碳排放较2008 年减少至少20%,2050年左右实现净零排放。 ...
我国已建自动化码头数量达60座
新华社· 2025-10-17 19:47
2025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新闻发布会10月17日在上海举行。记者从发布会了解到,我国已建自动化码头 数量达60座,智慧港口建设继续领跑全球。交通运输部水运局二级巡视员高海云在发布会上介绍,过去 一年我国航运经济运行稳中有升,港口货物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连续多年位居世界第一。今年前8个 月,全国水路货运量达65.6亿吨,同比增长3.8%;港口货物吞吐量120.3亿吨,同比增长4.4%;集装箱 吞吐量约2.3亿标准箱,同比增长6.3%。我国航运新质生产力同步加速发展。除自动化码头的规模化发 展,智慧航道建设也加快推进,全国电子航道图发布里程已突破1万公里,船舶岸电全年使用量预计突 破2亿度,基于区块链的港口电子放货和海运电子提单应用范围也不断拓展。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也 迈上新台阶。上海市交通委员会主任于福林表示,"十四五"以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由"基本建成"迈 向"全面建成"。据介绍,2024年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5150.6万标准箱,成为全球首个突破5000万标准 箱的港口。今年前9个月,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4153.6万标准箱,国际中转600.4万标准箱,核心运 行指标均达预期。"今年是北外滩国际航运论坛 ...
青岛港跌0.92%,成交额1.59亿元,近5日主力净流入-1515.28万
新浪财经· 2025-10-15 15:50
核心观点 - 公司股价于10月15日出现小幅下跌,成交额1.59亿元,总市值558.88亿元 [1] - 公司具备中韩自贸区、高股息、一带一路、华为智慧港口等多重概念 [2][3]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营业收入94.34亿元,归母净利润28.42亿元 [6] - 主力资金近期呈净流出状态,筹码分散,技术面显示股价接近压力位 [3][4][5] 市场表现与交易数据 - 10月15日股价下跌0.92%,换手率0.34% [1] - 当日主力资金净流出1914.44万元,近多个时间段主力资金均为净流出 [3][4] - 主力持仓未控盘,筹码分布非常分散,主力成交额占总成交额4.19% [4] - 筹码平均交易成本为8.05元,当前股价靠近8.67元压力位 [5] 业务概况与战略定位 - 公司是世界第七大港青岛港区的唯一综合运营商,为百年老港 [2] - 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的装卸及配套服务、物流、金融服务等 [2][6] - 主营业务收入构成:装卸及相关业务56.72%,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36.96% [6] - 公司是“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地处东北亚港口沿线中心位置,受益于中韩自贸协议 [2] 财务业绩与分红 - 2025年1-6月营业收入94.34亿元,同比增长4.04%;归母净利润28.42亿元,同比增长7.58% [6] - 近三年股息率分别为4.80%、4.74%、3.45%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28.18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56.87亿元 [7] 股东结构 - 截至2025年6月30日,股东户数为3.57万户,较上期增加14.46% [6] - 南方标普中国A股大盘红利低波50ETF联接A为新进第八大流通股东,持股2262.29万股 [8] -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十大流通股东,持股1928.39万股,较上期增加2.01万股 [8]
青春华章 | 水运江苏 向智向新
环球网· 2025-10-08 21:30
本文转自【央广网】; 央广网南京10月8日消息(记者栾永胜 吕倩媛)江苏,全国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大江、大河、大湖和大海的省份,也是全国水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水运优 势得天独厚。连日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在江苏大地火热开展。记者走进南京港口,倾听他们以青春热血,书写的一 个个关于创新的故事。 "智慧大脑"操控"无人码头"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位于长江南京段龙潭水道,码头岸线长2310米,是长江沿线单体规模最大的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南京地区国际集装箱进出口的重要 通道。 南京港龙潭集装箱码头(央广网记者 栾 永胜 摄) 段昌尉表示,现在的码头已经告别了传统的运转模式,变得越来越智能。"我们构建了以自研TOS(码头生产管理系统)为底座的'六个一'智慧港口体系,实 现装卸作业单证电子化率100%;实施堆场自动化改造,实现无人化作业,形成22台自动化设备、21片重箱堆场、年作业能力超200万TEU的自动化堆场;研 究建设数字孪生系统,加速港口运营从'经验管理'向'智慧管理'转变。" 今年上半年,南京港龙潭集装箱有限公司完成集装箱量174.42万TEU,同比增长5.4%。作为内河首家 ...
大连港跃升全球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第四
科技日报· 2025-09-30 16:40
全球港口绩效排名 - 世界银行与标普全球联合发布的《集装箱港口绩效指数(CPPI)2020—2024》报告显示,2024年中国共有七个港口进入全球十强,其中大连港排名跃升至全球第四 [1] 指数方法论与覆盖范围 - CPPI指数由世界银行和标普全球市场财智共同编制,聚焦船舶在港时间、集装箱吞吐量等关键运营指标 [4] - 本期指数覆盖全球403个港口,基于超过17.5万次船舶停靠数据和2.47亿箱集装箱操作量进行评估 [4] - 评估指标包括船舶周转时间、货物装卸作业、基础设施质量和数字化集成等 [4] 大连港排名提升驱动因素 - 自2022年起,报告通过整合评估指标对港口进行统一排名,大连港排名在三年间从第42位(2022年)升至第14位(2023年),再跃升至第4位(2024年) [4] - 排名稳步上升得益于自动化码头覆盖率提升、信息技术应用以及口岸单位、物流企业数据互通带来的协同优势 [4] - 大连港集装箱码头作为辽港集团的外贸集装箱枢纽港,围绕"两枢纽、一中心"核心任务,推动发展质量和运营效率提升 [4] 航线网络与吞吐量表现 - 辽港集团大连港集装箱码头共有集装箱航线106条,航线覆盖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个港口 [5] - 实现对RCEP成员国核心港口的全覆盖,集装箱吞吐量连续4年保持快速增长 [5] 智慧港口建设进展 - 公司于2022年12月完成"大窑湾·智慧港口2.0"项目建设,创新性地提出"智能操作、智慧运营、智链生态、智感环境"的智慧港口2.0理念体系 [5] - 此举是公司积极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抢占新赛道、孕育新动能的具体举措 [5]
江苏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持续提速
新华日报· 2025-09-28 10:35
港口智慧化绿色化转型进展 - 江苏主要港口包括太仓港 南京港 南通港 连云港和张家港港正加速推进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 涵盖堆场自动化 零碳建设 功能优化和智能理货系统等领域[1] - 太仓港四期作为长江岸线首个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已投用 三期启动零碳港口建设 南京港码头功能优化工程进入验收阶段 南通港实现一键过闸智慧服务 连云港E港通平台中标落地[1] - 张家港港专注于件散货智能理货系统研发 其作为长江流域专业干散货码头 年散货吞吐量近5000万吨 作业场景复杂[1][4] 自动化技术提升运营效率 - 太仓港四期码头28台吊机仅需三四人在控制室远程操作 相比传统一机配四人模式 人员减少80%以上 效率提高20%[3] - 自动化轮胎吊改造在二期三期码头推进 虽精准性略逊于轨道吊 但通过有效利用堆场装卸资源 整体装卸效率预计显著提高[3] - 张家港港干散货码头通过远程操控门机 封闭皮带机流程线和AI监测装置实现无人巡检 构建智能协同体系推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4][5] 绿色技术降低能耗与排放 - 张家港港煤炭水水中转比例超过85% 即煤炭直接从大船分装至内河小船 大幅降低能耗并提升作业效率[5] - 太仓港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堆场作业效率提升15% 单箱能耗持续下降 绿色岸电和电动集卡为出口产品提供低碳保障[8] - 零碳港口建设和粉尘治理等绿色举措在太仓港三期和镇江港等港口实施 支持区域产业升级和环保要求[1][11] 服务升级支撑产业出海 - 港口功能从简单装卸工转变为赋能产业出海的高效服务平台 支持新能源汽车 锂电池 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出口[7][8] - 太仓港前8个月新三样出口超50万标箱 同比增长45% 货物装载时间从8小时缩短至5小时 提升出口价格竞争力[8] - 南京港 南通港 连云港等港口开辟整车 储能系统 工程车辆等新出海路径 其中连云港完成1400余台车辆装船作业 包括1263台新能源车通过数字化平台监控压缩通关时间[9] 智慧物流与供应链优化 - 港口通过实时数据 优化算法和远程控制能力主动参与供应链优化 如定制全程物流方案和动态调整国际班轮与内支线衔接[11] - 连云港E港通平台打通港口 航运 铁路 海关等节点数据 实现跨境物流全链条管理 推动从单点智能迈向群体智能[11][12] - 未来2—3年AI 具身智能 无人机在港口应用将更成熟 旨在完善海陆空铁联运网络 为长三角和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提供物流支撑[11][12] 产业结构与港口协同发展 - 散杂货港口如张家港港适应产业升级 减少附加值低的粗重黑散货 吸引高价值特型货类 融入区域产业升级大潮[10] - 港口作为区域经济发展晴雨表和助推器 与绿色产业和智能制造协同发展 例如以绿色港口服务绿色产业 以智慧物流承载智慧制造[10] - 港口竞争从泊位与吞吐量比拼转向供应链组织能力较量 港口从区域经济基础设施升级为全球产业链战略资产[11]
江苏港口智慧绿色转型和改造持续提速枢纽连片升级,跨境物流“重新定义”
新华日报· 2025-09-28 07:21
在长江岸线首个堆场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太仓港四期持续焕新投用后,近日太仓港三期又将启动零碳 港口建设。 相隔近百公里的张家港港,同样在智慧化、绿色化的道路上全力奔跑。不过,它与太仓港的"主 业"不同:太仓港作业目标主打标准化的集装箱,而张家港港则拥有长江流域专业的干散货码头,作业 目标是煤炭、矿石等形态各异的散货。 相比于集装箱,干散货码头实现智慧化的难度更大。因其货种特性差异大、作业流程灵活,每一步 升级都是挑战。作为华东地区贸易煤炭集散基地、长江进口矿石中转基地,张家港港每年散货吞吐量近 5000万吨,作业量庞大、作业场景复杂,如何高效转运这些货物?答案藏在江边的"智能流水线"里。 工作人员指向江边一排高耸的门机解释道:"操作人员在散货全流程智能操作中心远程操控门机, 将矿石抓取至封闭的皮带机流程上,便可直达堆场。"这条皮带机流程线犹如港口的"动脉",沿线布设 了巡检机器人和骨传导声音监测装置,通过AI算法实时监控皮带机运行状态,实现"无人巡检"。 煤炭是张家港港的另一大货类。依托自动化门座起重机、斗轮堆取料机、装船机等设备,这里的煤 炭"水水中转"比例超过85%——即煤炭在不上场的情况下,直接从大船分装至内 ...